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改【毛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书报告(讲稿)【... 正文

改【毛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书报告(讲稿)【毅文】

2016-11-03 13:16:06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毛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

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毛泽东的名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次借作业认真阅读了这一名著,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处事态度和思维方式得到了很大的进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是中国的一句古话,意思是新生事物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前途是光明的。毛主席以此来比喻中国革命。他认为在中国的环境里革命的“星星之火”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因此,《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就成了中国革命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终取得彻底胜利的代表性表述。

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等一系列的革命暴动,效法苏俄的革命道路,进攻国民党占据的大中城市,但都已失败而告结束。党内出现了以“继续坚持城市武装暴动”的盲从主义和“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悲观论调,白色恐怖笼罩着城乡的中国,毛泽东同志针对党内出现的盲动主义和悲观主义思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用深入精辟的分析,纠正了部分同志对中国革命形势的错误估量,指引了全国革命前进的正确方向,坚定了全党全国群众争取伟大胜利的立场和信心。本文是毛主席为答复林彪散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的回信,在收录进《毛泽东文选》时,被命名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信中毛泽东同志指出要判断中国政治形势,需要认识四个要点。总结为:

一、 现在中国革命的主观力量虽然弱,反动统治阶级的一切组织(政权、

武装党派等)也是弱的。新生的革命力量虽然在开始的时候很弱小,但它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着未来革命发展的趋势。旧势力固然强大,但终究是要被新生事物所取代的,毛泽东同志认为,看事情必须要看到它的实质,而且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这个观点在大革命以后得了充分的证明。

二、 大革命剩下的革命力量的发展将是很快的,将具有“星火燎原”之

势。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式提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并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和概括。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党的工作重心要从城市转向农村,在农村中开展游击战争,深入进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把落后的农村变成先进的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以便在长期战斗中逐步锻炼、积累发展革命力量,逐步削弱敌人的力量,直到最后夺取城市政权,取得革命胜利。在文中毛泽东认为通过认识这些引起革命高潮的各种矛盾向前的发展,就知道了中国是处在怎样一种皇皇不可终日的局面之下,处在怎样一种混乱状态之下。就知道了反帝反军阀反地主的革命高潮,是怎样不可避免,而且是很快会要到来。中国是全国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指出“星火燎原”的话,正是时局发展的适当的描写。许多地方工人罢工、农民暴动、士兵哗变、学生罢课的发展证实了这个“星星之火”,距“燎原”的时期,毫无疑义地是不远了。

三、对反革命力量也要从本质上去估量,切不可产生政治上的盲动主义或悲

观主义。毛泽东在信中指出在反革命潮流逐渐低落的形势之下,党的战斗力组织力恢复一定很快,党内干部分子的消极态度也会迅速消灭。群众是一定归向我们的。屠杀主义固然是为渊驱鱼,改良主义也再不能号召群众了。群众对国民党的幻想一定很快地消灭。在将来的形势之下,什么党派都是不能和共产党争群众的。在大混乱的现局之下,只有积极的口号积极的态度才能领导群众。党的战斗力的恢复也一定要在这种积极态度之下才有可能。而奠定了群众基础就等同于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

的基础。

四、不可只观察当前表面现象不观察实质,将特殊的小的环境一般化扩大化起来。文章对当时中国革命的形势和敌我力量的对比以及社会各阶级的状况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后指出:党内出现的错误思想皆源于主观和客观的脱离,根子在于缺乏对国情的认识和了解。认识指导实践,如果我们在认识上或囿于条条框框,或先入为主,不对周围的情况作深入、全面的了解,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必将导致行动上的失误。

结合以上四点,毛泽东又充分分析了帝国主义相互之间、帝国主义和殖民地之间、帝国主义和它们本国的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的发展。指出帝国主义争夺中国迫切,帝国主义和整个中国的矛盾,帝国主义者相互间的矛盾,就同时在中国境内发展起来,促使中国各派反动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发展,产生军阀混战,促使赋税加重,令广大的负担赋税者和反动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发展。中国资产阶级和中国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随着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工业的矛盾日益明显。而地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伴随着帝国主义的商品侵略更加深刻化。

文章在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历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文章的发表也标志着中国革命从理论上放弃苏俄的“城市道路”,开始在理论上探索自己的道路,是马克思理论和中国实践成功结合的开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引申于今所能给我们带来的并不仅仅只是不畏强弱的积极乐观的向上态度,更多的是无数仁人志士用血书写的经验和教训的感动,遗留下来的永生不灭的民族进取精神,燎原之火正呼啸着中华的土地,燃烧着新一代人的激情,奔向民族复兴的新的征途!

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份子的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学习毛泽东同志的伟大思想,做到科学分析事情,客观看待事物,坚持事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充分运用毛泽东思想,充分发挥发挥毛泽东思想。

篇二:大学毛概作业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

事起于微

——读《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有感

1930年1月3日,朱德率领红四军第一、二、四纵队从古田出发,转战江西,当时,革命力量尚弱,革命政治影响力不足,所以党内以林彪为代表的很多革命者忧心忡忡,在这样的情况下,基于对时局的正确估计,时任红军党代表及前敌委员会书记的毛泽东写了一封信给林彪,回应了他的担忧,并陈述了自己对红军前途的估计和对革命的坚定信心。

首先,他指出了“中国是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相互争夺的半殖民地”这一事实,革命者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国民党反动派的阻挠,在内部混战的背后,还有帝国主义势力的渗透,在这样的内忧外患之下,农民起义仍然在很多地方得到了发展,红军和游击队甚至能够在白色政权之中形成小块的红色政权。这样的政权虽然在当下力量十分薄弱,但“天下事皆起于微”(明·贺逢圣 《致族人书》),小块红色政权的壮大和蔓延,必将一点点消磨掉白色政权的势力,工农民主政权也唯有在这样一步步地斗争中才有望实现。此外,国民党的主要力量控制了当时许多的大中城市,因而广大的农村地区成为了白色统治的链条上薄弱的一环,而农民仍是占全国总人口份额最大的一群人,因此,发动农民的力量所带来的力量,将会是不可遏止的。深受压迫的工农阶级,在战争中必定会彰显出极强的革命性,这种革命性对于推动革命大潮是绝不可或缺的。毛泽东同志明确地看到了这一点,因此指出,不能单纯地依靠游击战争去逐步扩大政治影响力,必须要有根据、有计划地建设政权,“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是经由乡赤卫队、区赤卫大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至正规红军这样一套办法的,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既认识到了红军发展要循序渐进,又对革命前景满怀信心,伟人的风范在那时便已展现。

其次,对反革命的力量,必须客观估计,如果轻视反革命力量,“犯了革命急性病”,只会走上盲动主义道路,革命的熊熊烈火势必危及自身;而如果妄自菲薄,夸大反革命力量,便容易裹足不前,士气萎靡。针对这一点,毛泽东同志指出,在判断中国政治形势时,一要看到双方皆弱,即红军现有政权力量的薄弱及反动派政权基础的薄弱;二要意识到“星星之火”的力量,对待中国的革命力量要运用发展的眼光,要充分认识到它广阔的发展前景,用现有的成绩鼓舞革命的信心;三要看清反革命势力的本质,不能把敌人看得“一钱不值”,也大可不必“十分动摇”、“恐慌万状”;四要透过现象看清红军客观状况,暂时的失败挫折不代表革命高潮不会到来,应该看到帝国主义争夺中国的迫切必将使矛盾激化,这种矛盾囊括了社会各个阶层,而

工农阶级受到的压迫越大,他们反抗的欲望就会越强烈,从而使无产阶级的革命性更强,各国无产者之间的联系也会更紧密。

再次,作者引用了自己1929年4月5日给中央的信,信中同样表达了自己对革命的坚信,并指出“群众是一定归向我们的”。因为共产党的主张符

合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的利益,他们终究会看到国民党反对派的真面目,能够争取到群众力量的必然只有代表群众利益的共产党。此外,部分同志担心太重视农村会致使城市的发展受到忽视,农民势力壮大使工人势力旁落,毛泽东同志认真分析了形势,结合历史上的工农斗争,解释说农村斗争的发展和农村政权的建立,对于工人运动的发展必定是有益而无害的,工人与农民的联系一直便是十分紧密的,农民大军的壮大加上工人阶级的有效领导,

对于革命来说是如虎添翼的。因此,应该加大对农民革命力量的扶持和引导,不能因为建立了根据地会被反动派集中打击就放弃这种有利于扩大政权的努力,队伍分得太小制度必然不健全,更容易遭到毁灭性打击,要应付穷凶极恶的敌人,必须要集中力量,团结内部,实施有力有效的领导。因此,先把革命力量在农村集结,才能更有力地去对付处在城镇的敌人,才更有利于革命高潮的到来。

最后,回到是否争取江西这一问题上来:在以往的一段时间里,共产党一直以游击战为主,确实取得了卓越的战果,加之江西以封建经济为主,受资本主义力量侵蚀相较其他省份较小,又没有本地军队,都是外来军队组成的杂牌军,而且距离帝国主义的控制中心有一定距离,因此红军游击队在江西发展尤其迅速,因此争取江西其实是条件成熟下的一种必然趋势。以小见大,这也是革命高潮将要到来的一个迹象,借用原文所说,“中国革命高潮

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当时的中国社会如同一片枯黄的草原,喷薄欲燃,而像毛泽东同志这样的革命者们就是星星点点的火焰,散落在这片干枯的、亟待解救的草原上,顿时火光四起,革命的火焰照亮了黑暗的天空,破坏带来新生。纸上谈兵不能造就一个伟大的人,毛主席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提出了许多伟大的构想,更在于他是一个实践者,他把自己的构想付诸行动,并且在实践中证实了这些构想的正确性。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是毛泽东同志“农村包围城市”构想的发展,是他思想的闪光点,是立足于实际,能进能退的表现。这就如同太极的思想,避其锋芒,攻其不备,将敌人打过来的了顺势牵回到敌人身上。

这些思想即使在当代的情景之下,也仍然有着极重要的借鉴意义。

篇三:毛概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感

读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感

--------13级市场营销二班 30号 陈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在1930年1月,回复林彪同志征求关于红军意见的一信。毛泽东在信中批评了当时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不合实际过分悲观的思想。当时党内一部分同志缺少对革命和时局的正确认识。一部分同志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认为在距离革命高潮尚远的时期做建立政权的苦工是徒劳,他们希望先以动游击方式去扩大政治影响,等到全国各地争取群众后,再进行全国武装起义。他们没有认清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相争夺的半殖民地的事实,这种全国范围的内甚至一些小地方要先争取群众再建立政权的理论对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是并不适合的。而还有一些党员盲目自信过分主观看大了革命力量忽视了反革命力量,亦不可取。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中国一句有名的古语,它形容新生事物初生时力量虽小,但是发展却十分迅速,前途是无限光明的。毛泽东认为,看事情必须要看到它发展的实质。新生的革命力量虽然在开始的时候很弱小,但它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着未来和革命发展的趋势。旧势力固然强大,但终究要被新事物取代。在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以后,毛泽东便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来比喻中国革命。中国革命出生在艰难的环境里,但这革命的星星之火既然已经燃起,必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成燎原之势。毛泽东的这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当时复

杂的环境下及时安定了同志们的决心,鼓舞了革命的士气,坚定了革命信念,让所有同志上下一气,在认清革命现状的同时又对中国革命满怀激情与信心。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表现出一种不为强恶、积极向、勇于奋斗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展示了中华名族生生不息、永生不灭的名族进取精神。给人一种强大的鼓舞和鲜活的生命力。直到今天它依旧给我们以启迪,依旧触动人心。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共产主义。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强国认为我们是痴人说梦,极尽嘲讽打压,但是无可否认中国还有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在努力发展自身不断朝着这一伟大的目标奋斗,并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谁说就不可以呢,相信社会主义的星星之火可以发展成燎原之势,相信在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奋斗下那个充分自由平等富裕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终有到来的一天。同样的对我们个人来说,不论在生活、学习、工作上我们首先要对自己充满信心,不论困难多大多可怕也不要畏惧和逃避,要不断发展和开拓自己的优点优势,要用切实的努力和奋斗让希望的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大势。同时对于自身的缺点和不利的势头要能未雨绸缪防微杜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所以要将好的火种发光发热,将坏的火种扼杀在摇篮里。


改【毛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书报告(讲稿)【毅文】》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730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改【毛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毛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毛泽东的名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次借作业认真阅读了这一名著,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处事态度和思维方式得到了很...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