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诗歌鉴赏 > 第一个字是我的诗句 正文 本文移动端:第一个字是我的诗句

第一个字是我的诗句

2017-07-07 05:43:53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怎么写诗词

一、总述:诗词那些事儿

二、什么是诗、什么是古诗

三、押韵、四声、平仄名词解释

四、为什么要有韵、有平仄

五、诗韵

六、关于新韵、平声韵

七、近体诗的格律

八、诗的对仗

九、关于词、曲和联

十、诗词之我见

***友情提示***

我根据从简单到复杂、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顺序,将全文重新排列了一遍。

初学者,看第七章“近体诗的格律”时,可以简单略过,先看完后文,然后重新再去深入理解这一点。

附:

《自命本志令》(半骈体)

题解:自,自己;明,声明;本,本来;志,意愿;令,短文。

大师有云:“治文先以骚选,则托体必高,摛词必雅,

精者求气韵,觕者猎藻缋,皆可名家。”

窃以为,所谓诗词文,皆有二要:一者曰形,二者曰神。

形,文字语言韵成格律之美也;神,应景应物而生胸中之臆也。

有形无神,势必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读之索然无味;

有神无形,便如有骨无皮、有气无力,观之少嫌不美。

由此思之,遂或有得焉:

过求于神,非矫揉造作必鄙陋粗野;过求于形,则晦涩难懂生僻不通也。

是故文之形神俱备,犹如画之迁想妙得。

然则纵有千般才华好名声,亦不及无德无行之一言。

故余虽愚,愿勤勉为学,存善纳德。肆意涂鸦之劣作,亦添规格于其后。

欲以传古之风、扶正视听。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吾之责也。

是愿可行乎?

二、什么是诗、什么是古诗

1【诗的种类】

什么是诗我就不多讲了,“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此乃文学之祖、艺术之根。就文学体裁而言,诗分为两大类:古典诗歌、现代诗歌,本文着重讨论的将是前者。古典诗歌简称古诗,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诗歌作品,准确的定义是:[以汉语言文言文为载体,以语言节奏的和谐性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说白了就是用文言文

写的诗的统称。

古诗又分两类,古体诗(又称古风)和近体诗(又称今体诗),近体诗也就是所谓的格律诗。由于初唐晚期,作诗才有了很多格律、声韵、对仗方面的严格要求(就像现在写记叙文的几个要素一样,也即是格律诗的官方定义),所以后人把唐代以前的诗以及后代继承汉魏六朝写法的诗都称为古体诗。

考虑到当下一些五花八门的诗作,格律诗完全是谈不上,就算是古体诗的要求也没能达标,但它又是用文言文写的,所以个人在本文中将添加一个类别:“自由诗”,有点类似于“打油诗”的意思。(按:打油诗虽也很自由,但有其本意,所以笔者为免误导他人,弃而不用之)

本篇将主讲近体诗,至于古体诗和自由诗,就是相对的要求越来越宽,笔者将作出简要区分。

2【古典诗歌的字数规范】

普及知识:一般一首古诗,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每个符号为一句,每两句为一联。每一联的前一句叫出句,后一句叫对句。四联分别叫做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首,头;颔,下巴;颈,脖子;尾,尾巴)。

2.1[古体诗]

[五言古诗]、[七言古诗]、[杂言古诗](杂言诗一般并入七言古诗)

[五言古诗]每句五个字,全诗句数不拘多少,但我所见过的都是偶数句,如李白《月下独酌》。

[七言古诗]每句七个字,全诗句数不拘多少,但我所见过的都是偶数句,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杂言古诗]参杂着五字句和七字句,甚至还有三字句、四字句、六子句、八字句、九字句,字数不拘多少。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篇幅有限,不具引)

2.2[近体诗(律诗、绝句)]

[律诗]又分为五言和七言,五言律诗每句五个字,共八句,全诗四十个字;七言律诗每句七个字,共八句,全诗五十六个字。如: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村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绝句]相当于是律诗的上半部分,所以绝句也分为五言和七言,字数为相应律诗的一半,分别为二十字、二十八字。如:

王昌龄《从军行》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另外,还有一种五言长律(又叫五言排律)(七言长律非常罕见,算是特例),每句五个字,共十二句,或更多。其实可以说是三首(多首)同韵脚的绝句排在一起。

如:钱起《湘灵鼓瑟》(为篇幅所限,不具引)

三、押韵、四声、平仄名词解释

1)【押韵】也叫叶韵(音协)、协韵

所谓押韵,是指把同韵部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到同一位置上,一般都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简单的理解就是现代汉语里同韵母的字。

但凡是诗,都讲究押韵的,纵然是现代诗,没有定性要求,但大凡是好的、优美的现代诗,都有押韵。

如:徐志摩《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韵的作用是很明显的,它可以构成声音的回环,也就是形成一种音乐美,读起来很通顺。

不单是诗,很多相声里的段子、平常的顺口溜,还有一些格言里的句子,它都有押韵。

如:

打南边来了个喇嘛,手里提拉着五斤鳎犸。打北边来了个哑巴,腰里别着个喇叭。——《经典绕口令》(a韵)

人生就象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莫生气歌》(i、ü的韵)

当然了,韵也有严格与宽泛之分。在古诗里面,上诉的“来”和“彩”不能通押(通押:也就是互相押韵的意思),而近体诗对韵的要求又要比古体诗细致的多。至于没有押韵的文言文诗,那就只能列为自由诗一类了。

2)【四声】

古代汉语有四个声调: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现在的普通话里,入声已经消失,平声分

为阴阳,成为新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通俗的说就是:一声、二声、三声、四声,而原来的入声字则分别转入了后来四个声调里面去了。

所以在我们研读古代文人的作品或者学习古诗词写作时,一定要注意到这个声调的变化,有些我们现在读一声、二声的字,以前是入声。

(入声,短促、音调高,现下很多方言里都能体会,如:白、屋、月、读、夕等。)

如:杜甫《春夜喜雨》最后一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湿这个位置,是不能用平声字的,而湿字刚好就是古入声字。

3)【平仄】

所谓平,指的就是旧四声里面的平声(包括新四声的一声、二声);所谓仄,就是“不平”的意思,也就是上、去、入三声(新四声的三声、四声)。

比如五言绝句的一种句式:平平仄仄平。

这个意思是:这五个字必须先两个平声,再两个仄声,然后一个平声。

如:黄河入海流。

四、为什么要有韵、有平仄

这部分内容,我准备站在初学者的角度,以提问和解答的方式来阐述。

【问题】1:为什么要有韵呢,没有韵的话,写起来多方便?

在上一章里已经说过,这是为了形成一种回环美。至于要深究这个问题,这是属于声韵学的范畴。等学到最后,自然就能够体会到了。诗歌是一种美学的艺术,韵是最基本的,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初入此道而言,无法具体解释其中的道理,但是人对美都是有感觉的。所以历代文人,对这点,持疑问态度的不多,我也就不多讲了。

【问题】2:为什么要有格律,写诗不是为了抒发感情吗?能够将自己的真情写进诗词中,不就够了吗?

诗贵传意、词贵达境。诗词都一样,意境为先。情感,可谓就是一种意境。也正由于上诉问题,所以很多在意境上已颇有造诣的人,对格律往往不屑一顾。这是非常可惜的!格律的由来,自然有它的道理。

无论是文字还是歌唱等等,我们都会说有没有融入自己的真感情,而且用了感情的东西往往更美更动人。但是,并不是说这就是唯一。比如我说一句话:我很难过。而且是完完全全融入了真感情在里面的,可是别人能体会吗?未必。所以我们就会通过组织文字的方式,通过用艺术手法去加工,使其能更好地表达我们的感情。

格律,就是一种更能表达感情、产生美的艺术加工。比如[平仄四声的适当交错,提供了音律协美的规范;再比如对仗的严格要求,保证了诗在建筑形式上的美观]。

打个比方:假如给你一张大小适中的纸,要求在其上写一段话。格律好比字的多少、字体的大小与布局,而意境则可以说是单个字的好坏以及这一段话的内容。不能只为了篇幅,而凑字数,这是对的。但如果能够做到每个字写得漂亮,而布局又美观,岂不是更好吗?所以说,格律其实就是一种能使得诗句更美的规范,如同排比和对偶等修辞手法一样。

一段没用修辞的文字,可能会比一段没用好修辞的文字要写得好。但如果修辞用好了,一定会更有艺术效果。这就是格律。

举例理解,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二字是下降的调,老树是上升,昏鸦又是下降(下句亦如是),这就是一种结构美。

再比如周总理的: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樱花红,三字是下,陌上是上,然后柳叶绿是上,池边是下。同理。再配上极为工整的对仗(这两句,任意哪个字或者多个字的组合都是对仗且平仄相反的),也就可称为佳作了。

然而,为什么现在很多人不愿意学格律呢?因为相比古人而言,这确实挺难的。我们已经丧失了那个语言环境,顶多只能用通顺不通顺来去品读一下,而且格律没用好,很容易适得其反。于是,当下很多人都排斥格律。但归根结底,【不是格律限制了我们,而是我们驾驭不了它】。

因此,初学诗,还是要多注重意境的,提高意境为先、为上,因为格律使用不当、或是太死,就变成一种窠臼了。(初学词,可以先不管词牌的深层感情,先选用一些小令再慢慢提高。)

而且,需要明白的是:

【并不值得为迁就押韵和格律而破坏诗句的自然;实在没办法的情况,偶尔出韵或是出律也是可以的。】

(除非参加科举考试~)

***友情提示***

这部分内容,有我自身见解在其中,但并非是个人臆造。

对于那些书面理论的理解,观者或许可以有自己的方式,其结果都将是共通的。

五、诗韵

1【近体诗的韵】

近体诗一定要押韵,而且只能用平声的韵,这是两个硬性条件。(仄声韵是非常罕见的特例,或者归入古体诗一类,后文第六章再有讨论)

篇二:2015尔雅中华诗词之美期末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下列选项中与《经》里的“风”无关的是()。

1.0 分

A、

风雅

B、

民间

C、

国风

D、

《桃夭》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2

《鹊踏枝》的词牌始于()。

0.0 分

A、

B、

C、

D、

明清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B

3

下列哪项不属于“四书”?()

0.0 分

A、

《孟子》

B、

《中庸》

C、

《大学》

D、

《礼记》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A

4

“诗言志”最早出自以下哪一本书?()

0.0 分

A、

《论语》

B、

《诗经》

《易经》

D、

《尚书》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C

5中国南北朝时期民间的音乐称为()。1.0 分

A、

雅乐

B、

清乐

C、

宴乐

D、

胡乐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6

《花间集》中共收录了()首词。

0.0 分

A、

100

B、

300

C、

500

D、

600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B

7“石韫玉而山晖,水怀珠而川媚”出自()。1.0 分

A、

《人间词话》

B、

《文赋》

C、

《礼记》

D、

《文选》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8《鹊踏枝》词牌名,又名()。0.0 分

A、

《黄金缕》

B、

《卷珠帘》

C、

《一箩金》

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A

9王国维的文学评论受哲学家()的影响。0.0 分

A、

黑格尔、康德

B、

黑格尔、叔本华

C、

叔本华、康德

D、

黑格尔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B

10

按照王国维的境界说,“沧海明月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属于()的诗句。 1.0 分

A、

造境

B、

写境

C、

叠境

D、

梦境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11“东文学社”由()主办。1.0 分

A、

王国维

B、

罗振玉

C、

田岗佐代治

D、

汪廉年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2以下不属于企业应对市场机会的三种策略的是()。0.0 分

A、

及时利用

B、

待机利用

C、

果断放弃

D、

分散消化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C

13“说桃不可直说破桃,须用红雨、刘郎等字”这句话出自()。0.0 分

A、

《人间词话》

B、

《乐府指迷》

C、

《典论·论文》

D、

《文选》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A

14

下列人物中,所处时代最晚的是()。

0.0 分

A、

皋文

B、

永叔

C、

飞卿

D、

子瞻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B

15叶先生2007年“口占绝句二首”,首章用了作品()的诗韵。1.0 分

A、

《鹧鸪天》

B、

《东下三旬苦于风土马上戏作》

C、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D、

《夜雨寄北》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6《咏柳絮词》“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出自()。1.0 分

A、

《冷斋夜话》

B、

《蕙风词话》

C、

《红楼梦》

D、

《文赋》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7

下列选项中,不在佛经“六根”之列的是()。

0.0 分

A、

眼耳

B、

手口

C、

身意

D、

鼻舌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D

18词被称为“小词”的原因是()。0.0 分

A、

不是言志的

B、

不是载道的

C、

可以歌唱的

D、

A和B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A

19

西方诗学中总结出来的形象与情意之间的关系不包括()。

1.0 分

A、

明喻

B、

转喻

C、

起兴

D、

象征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0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新帖绣罗襦”一句中的“襦”是指? 0.0 分

A、

长裙

B、

衬裙

C、

围嘴

D、

短袄

篇三:诗词初级入门讲解

《诗词初级入门讲解》

一、总述:诗词那些事儿

各位朋友好,我是晓寒。首先,你会来看我写的东西,证明你喜欢古典诗词,而且是个初学者。对于诗词这东西,我读过那么一两本书,知道些许皮毛。而自己,也经常在网上,看到很多所谓的诗词,说实话,有些不堪入目。

有感于自己的一点点爱好,也有感于现下的各种技术贴,层出不穷,是五花八门。于是乎,虽然不才,愿意仿效一下,讲一讲自己的浅见。我会用我自己的说话方式,力求讲得通俗一些,不至于那么死气沉沉。也以此,求教于方家、或者将那么点皮毛推广给连皮毛都不知道的初学者们。

学习诗词,最重要的是有耐心、忌心浮气躁。我希望能够看完本文(计1万4千字)的朋友,将会对格律诗词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起码能区分诗词的类别,知道为什么词牌不能乱用。不是只拿一首词仿写了几句话,就可以冠以这个词牌名了。

比如高中时期流传很广的一首《沁园春·考试》:

考试如此多娇,引无数考生尽通宵。

惜秦皇汉武,胆子太小;唐宗宋祖,不得不抄。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最后只把白卷交。

其实这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的附庸之作,不严格地讲,都不能命名为“沁园春”,但却为不知者津津乐道。

有鉴于此,笔者将分作10个章节,来讲讲诗词那些事儿。

一、总述:诗词那些事儿

二、什么是诗、什么是古诗

三、押韵、四声、平仄名词解释

四、为什么要有韵、有平仄

五、诗韵

六、关于新韵、平声韵

七、近体诗的格律

八、诗的对仗

九、关于词、曲和联

十、诗词之我见

***友情提示***

我根据从简单到复杂、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顺序,将全文重新排列了一遍。

初学者,看第七章“近体诗的格律”时,可以简单略过,先看完后文,然后重新再去深

入理解这一点。

附:

《自明本志令》(半骈体)

题解:自,自己;明,声明;本,本来;志,意愿;令,短文。

大师有云:“治文先以骚选,则托体必高,摛词必雅,

精者求气韵,觕者猎藻缋,皆可名家。”

窃以为,所谓诗词文,皆有二要:一者曰形,二者曰神。

形,文字语言韵成格律之美也;神,应景应物而生胸中之臆也。

有形无神,势必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读之索然无味;

有神无形,便如有骨无皮、有气无力,观之少嫌不美。

由此思之,遂或有得焉:

过求于神,非矫揉造作必鄙陋粗野;过求于形,则晦涩难懂生僻不通也。

是故文之形神俱备,犹如画之迁想妙得。

然则纵有千般才华好名声,亦不及无德无行之一言。

故余虽愚,愿勤勉为学,存善纳德。肆意涂鸦之劣作,亦添规格于其后。

欲以传古之风、扶正视听。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吾之责也。

是愿可行乎?

二、什么是诗、什么是古诗

1【诗的种类】

什么是诗我就不多讲了,“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此乃文学之祖、艺术之根。就文学体裁而言,诗分为两大类:古典诗歌、现代诗歌,本文着重讨论的将是前者。古典诗歌简称古诗,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诗歌作品,准确的定义是:[以汉语言文言文为载体,以语言节奏的和谐性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说白了就是用文言文写的诗的统称。

古诗又分两类,古体诗(又称古风)和近体诗(又称今体诗),近体诗也就是所谓的格律诗。由于初唐晚期,作诗才有了很多格律、声韵、对仗方面的严格要求(就像现在写记叙文的几个要素一样,也即是格律诗的官方定义),所以后人把唐代以前的诗以及后代继承汉魏六朝写法的诗都称为古体诗。

考虑到当下一些五花八门的诗作,格律诗完全是谈不上,就算是古体诗的要求也没能达标,但它又是用文言文写的,所以个人在本文中将添加一个类别:“自由诗”,有点类似于“打油诗”的意思。(按:打油诗虽也很自由,但有其本意,所以笔者为免误导他人,弃而不用之)

本篇将主讲近体诗,至于古体诗和自由诗,就是相对的要求越来越宽,笔者将作出简要区分。

2【古典诗歌的字数规范】

普及知识:一般一首古诗,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每个符号为一句,每两句为一联。每一联的前一句叫出句,后一句叫对句。四联分别叫做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首,头;颔,下巴;颈,脖子;尾,尾巴)。

2.1[古体诗]

[五言古诗]、[七言古诗]、[杂言古诗](杂言诗一般并入七言古诗)

[五言古诗]每句五个字,全诗句数不拘多少,但我所见过的都是偶数句,如李白《月下独酌》。

[七言古诗]每句七个字,全诗句数不拘多少,但我所见过的都是偶数句,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杂言古诗]参杂着五字句和七字句,甚至还有三字句、四字句、六子句、八字句、九字句,字数不拘多少。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篇幅有限,不具引)

2.2[近体诗(律诗、绝句)]

[律诗]又分为五言和七言,五言律诗每句五个字,共八句,全诗四十个字;七言律诗每句七个字,共八句,全诗五十六个字。如: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村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绝句]相当于是律诗的上半部分,所以绝句也分为五言和七言,字数为相应律诗的一半,分别为二十字、二十八字。如:

王昌龄《从军行》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另外,还有一种五言长律(又叫五言排律)(七言长律非常罕见,算是特例),每句五个

字,共十二句,或更多。其实可以说是三首(多首)同韵脚的绝句排在一起。

如:钱起《湘灵鼓瑟》(为篇幅所限,不具引)

三、押韵、四声、平仄名词解释

1)【押韵】也叫叶韵(音协)、协韵

所谓押韵,是指把同韵部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到同一位置上,一般都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简单的理解就是现代汉语里同韵母的字。

但凡是诗,都讲究押韵的,纵然是现代诗,没有定性要求,但大凡是好的、优美的现代诗,都有押韵。

如:徐志摩《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韵的作用是很明显的,它可以构成声音的回环,也就是形成一种音乐美,读起来很通顺。

不单是诗,很多相声里的段子、平常的顺口溜,还有一些格言里的句子,它都有押韵。

如:

打南边来了个喇嘛,手里提拉着五斤鳎犸。打北边来了个哑巴,腰里别着个喇叭。——《经典绕口令》(a韵)

人生就象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莫生气歌》(i、ü的韵)

当然了,韵也有严格与宽泛之分。在古诗里面,上诉的“来”和“彩”不能通押(通押:也就是互相押韵的意思),而近体诗对韵的要求又要比古体诗细致的多。至于没有押韵的文言文诗,那就只能列为自由诗一类了。

2)【四声】

古代汉语有四个声调: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现在的普通话里,入声已经消失,平声分为阴阳,成为新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通俗的说就是:一声、二声、三声、四声,而原来的入声字则分别转入了后来四个声调里面去了。

所以在我们研读古代文人的作品或者学习古诗词写作时,一定要注意到这个声调的变化,有些我们现在读一声、二声的字,以前是入声。

(入声,短促、音调高,现下很多方言里都能体会,如:白、屋、月、读、夕等。)

如:杜甫《春夜喜雨》最后一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湿这个位置,是不能用平声字的,而湿字刚好就是古入声字。

3)【平仄】

所谓平,指的就是旧四声里面的平声(包括新四声的一声、二声);所谓仄,就是“不平”的意思,也就是上、去、入三声(新四声的三声、四声)。

比如五言绝句的一种句式:平平仄仄平。

这个意思是:这五个字必须先两个平声,再两个仄声,然后一个平声。

如:黄河入海流。

四、为什么要有韵、有平仄

这部分内容,我准备站在初学者的角度,以提问和解答的方式来阐述。

【问题】1:为什么要有韵呢,没有韵的话,写起来多方便?

在上一章里已经说过,这是为了形成一种回环美。至于要深究这个问题,这是属于声韵学的范畴。等学到最后,自然就能够体会到了。诗歌是一种美学的艺术,韵是最基本的,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初入此道而言,无法具体解释其中的道理,但是人对美都是有感觉的。所以历代文人,对这点,持疑问态度的不多,我也就不多讲了。

【问题】2:为什么要有格律,写诗不是为了抒发感情吗?能够将自己的真情写进诗词中,不就够了吗?

诗贵传意、词贵达境。诗词都一样,意境为先。情感,可谓就是一种意境。也正由于上诉问题,所以很多在意境上已颇有造诣的人,对格律往往不屑一顾。这是非常可惜的!格律的由来,自然有它的道理。

无论是文字还是歌唱等等,我们都会说有没有融入自己的真感情,而且用了感情的东西往往更美更动人。但是,并不是说这就是唯一。比如我说一句话:我很难过。而且是完完全全融入了真感情在里面的,可是别人能体会吗?未必。所以我们就会通过组织文字的方式,通过用艺术手法去加工,使其能更好地表达我们的感情。

格律,就是一种更能表达感情、产生美的艺术加工。比如[平仄四声的适当交错,提供了音律协美的规范;再比如对仗的严格要求,保证了诗在建筑形式上的美观]。

打个比方:假如给你一张大小适中的纸,要求在其上写一段话。格律好比字的多少、字体的大小与布局,而意境则可以说是单个字的好坏以及这一段话的内容。不能只为了篇幅,而凑字数,这是对的。但如果能够做到每个字写得漂亮,而布局又美观,岂不是更好吗?所以说,格律其实就是一种能使得诗句更美的规范,如同排比和对偶等修辞手法一样。

一段没用修辞的文字,可能会比一段没用好修辞的文字要写得好。但如果修辞用好了,


第一个字是我的诗句》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5889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第一个字是我的诗句
相关文章
  • 第一个字是我的诗句

    怎么写诗词一、总述:诗词那些事儿二、什么是诗、什么是古诗三、押韵、四声、平仄名词解释四、为什么要有韵、有平仄五、诗韵六、关于新韵、平声韵七、近体诗的格律八、诗的对仗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