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诗歌鉴赏 > 评价秦始皇的诗句 正文 本文移动端:评价秦始皇的诗句

评价秦始皇的诗句

2017-07-05 05:20:36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毛泽东诗词评价自己

到目前为止国内已经出版了有关毛主席诗词的书籍有470多种,不算研究的,就光是毛主席的诗词和他的注释,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版本,在加上书写的谱曲等等,直接涉及到毛主席诗词的有470多种。国外呢?现在也有16种。50多种译本,影响传播如此的广泛。

沁园春【雪】一九三六年二月

〖原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鉴赏】

雪,冰清玉洁,是情趣的寄托,是人格的化身。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多以雪为题;诗坛文苑,多有咏雪之作。毛泽东对雪也有特殊兴趣,时有咏雪的佳词丽句。但专章一叹三唱,本篇却首推第

一。不独如此,本篇还是毛泽东最早传世的一首,也是引起唱和、争论最多最大的一首。最根本的是,这首词是毛泽东诗情才智第一次充分的展露,也是毛泽东丰富、崇高的精神世界第一次艺术的显现。集如此众多之第一于一身,这首词自然就举足轻重、众望所归了。

“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清沈德潜『说诗碎语』)。毛泽东此词,是古今咏雪诗词之绝唱,其胸襟气魄的雄伟浩阔,真可谓“横绝六合,扫空万

古”(宋刘克庄《辛稼轩集序》)。

这首词上片大笔挥洒,写北方雪景;下片纵横议论,评古今人物。上下浑融一气,构成了一个博大浩瀚的时空世界,铸就了一个完美独特的艺术整体,表现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开篇高唱而入,起笔不凡,总栝大半个中国的严冬雪景。诗人咏雪,眼光不仅仅停留在雪上,而是通过学来写祖国壮阔的山河,评述祖国悠久的历史,这就所见者大、所论者深。

第一句,劈头统摄歌咏的地域对象,一笔囊括了半个中国。

二、三句描写特征,点出题目。“千里”“万里”,承“北国”两字,从地下天上交错展开,极写范围广蒙深透;“冰封”“雪飘”承“风光”两字,一静一动互相映衬,勾画严冬的威猛雄奇。寥寥十二个字,构成了一幅包举天地、雄浑一气的画面,为下文的展开描写提供了巨大的艺术空间,而且豪情激荡,笼罩全篇。

接下来七句,用“望”字领起,分三层递出,具体描绘画卷上的冰封、雪飘的各个侧面,进一步抒写豪迈、激昂的情怀。 你看:南北纵横,“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是一片茫茫无边的积雪,呼应了“万里雪飘”

东西环顾,“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是一派寒威凛凛的坚冰,回应了“千里冰封”;上下远眺,则“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群山、高原是那么生气勃勃,充满活力,好象正“舞”向云宵,“驰”向天际,要跟雪云高压的天公一比高下!

这七句大笔如椽,写尽了东西、南北、上下、内外,笔力千钧。这七句,大处落墨,专写大河、长城,点染了中华民族千古文明的历史纵深感。 “欲与天公试比高”,更给本无生气的景物,赋予顽强的生命力和竞争意识。这是人格化的雪景,更是个性化的诗意。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统一,客体风景与主体心境相交融,只有毛泽东才有此高招!

诗人将眼前景象和联翩浮想交织起来,选取象征中华民族的长城和黄河纵横入画,从色彩(银、蜡)、形貌(蛇、象)、动作(舞、驰、比)等各个侧面描写山原,突出地刻画了祖国山河的伟大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北国风光”的壮丽奇观。同时,通过这种传神的艺术描写,也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山河无限热爱的激情,唤起了读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以银蛇飞舞状连绵之群山,以蜡象奔驰拟起伏之高原,不只形象跃然纸上,而且赋予群山高原以昂扬奋进的斗争精神,使人联想到自古以来生息、劳动在这块土地上的富于革命传统的中华民族。这种移情入景、力诱纸背的描写,也只有毛泽东才有此妙词!

眼前雪中的山川,是如此的生动、如此的壮阔,铺陈到此,已经淋漓尽致。然而诗人意犹未尽,又发挥丰富独特的想象,以充满浪漫主义的笔调劈出奇境:“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三句用拟人化的手法,在冰雪茫茫的浩大画卷上,想象雪霎天晴之时,红艳艳的阳光照耀在白雪覆盖的祖国山河,犹如一个红装素裹的少女,更加绚丽多彩、娇媚动人。

用“须”字转折,表达乐观期待的心情;“看”字承“望”,显示端详观赏的意态;“红装素裹”相映成趣,显得特别娇艳明媚,所以尾句说“分外妖娆”。这完全是诗人通过主观相象将自然景色人格化了的写法。以这样的奇想为上片作结,遂使所写的雪的场面,具有一种不饰雕作的妍新之美。诗人就是这样把祖国山河的壮美、精神摄出了。能够通过客观感受将自然的形态艺术地描绘出来,这即是古人所说的得“题中之精蕴”。

上片极写祖国江山之壮丽,故下片自然引出无数英雄竞相对她折腰。

“江山如此多娇”极有吞吐之妙。它一方面承接上片所写的雪中“北国风光”而作一总束,一方面又从江山的美好引出倾倒于如此江山的无数英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接得不偿失劲挺,有异军突起之势。以

下七句,举大端而论,与上片的博大空间相照应,写出浩瀚的时间,纵贯几千年,通览中华文明史,从“无数英雄”中举出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等五位封建皇帝加以评说。一个“惜”字,,着笔传神,把表面上看来似无逻辑的人、事传接起来,组成一幅壮丽的历史长卷;“略输”、“稍逊”、“只识”三层贬意,以婉转含蓄的笔调,诙谐风趣的语气,客观而公允地评价了他们的短长。这几位人物杂历史上都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他们功业赫赫,雄视一代,不愧是历史的巨子。只可惜他们武功有余,文才不足,只图摄取,不思创新,因而都配不上如此美丽的大好河山。那么,就自然而然地推出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充满无限豪情的结尾。

清刘体仁《七颂堂词绎》曰:“词起结最难,而结尤难于起”,“须结得有‘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之妙”。此词结尾三句,正有这样的妙处。 第一句三字,先用一顿突转,象轻舟扬桨一拨,直转下二句。“往”字前大书一个“俱”字,如铁帚横扫历史上的“无数英雄”;“矣”字唱叹,富有感情色彩。二、三句在“数”与“看”两个动词之中,流露出对中国无产阶级的自信,充沛而动人,言有尽而意无穷。

历代英雄人物统统被滚滚的历史洪流席卷而去,只有今天的无产阶级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才是祖国大好河山当之无愧的主人,才能使祖国繁荣昌盛,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对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是全词最警策的地方,也是诗人的神光所聚。有了这一最精炼、最概括的结语,全词咏雪的“题外之远致”就洋溢纸上了。

沁园春【长沙】一九二五年

〖原词〗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鉴赏】古往今来,凡志趣超群、报负高远之士,常常览物抒情,慷慨言志。特别是在簦高放眼天地之间时,长时间积蕴的关于生活的艰辛、社会的忧患、天地之巨变等方面的感触,就找到了最佳的突破口,或诵于口头,或泻于笔端。

如曹操之『短歌行』,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

陈子昂簦上幽州台,万端感慨化成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名句;

杜甫簦高吟唱“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叹时运之不济、人生之短促。这类名篇佳作举不胜举。

毛泽东创作的这首词,与古人的佳作相比,境界梗为开阔,气势梗为恢宏,哲理梗为厚重,达到了美与力的最佳融合。词的上段,勾勒出无比壮美、充满生气的秋天图画。首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好似猛地推出的电影特写镜头:我站在橘子洲头,身躯被清寒凝重的氛围所笼罩,脚下是向北流去的湘江。既点明了时节、地点和环境,又为下文的描写作了非常自然的垫铺。

后面的词句由“看”字领起,连贯直下,一气呵成。远望:万山红遍;近看:漫江碧透;仰视:鹰击长空;俯察:鱼翔浅底。远近高低,全收眼底。 这是一幅充满了强烈动感、强劲力度、浓烈色彩的立体的秋色图。这是主客观的统一,更是独抒性灵的个性色彩的浓重铺染!一“争”一“击”一“翔”,充盈着剧变之动、拼搏之力。眩目的秋色也化静为动,透视着顽强的生命动力。

首先是程度之深,:山红是“红遍”,江碧是“碧透”;

其次是数量之多:山以万计,林以层数,舸以百论;

第三是情绪之烈:红绿两种颜色争辉,船只竞相前进,鹰与鹰较量,甚至连水里的鱼也要与雄鹰比试。当然,这是词人将自己的激情注入万物,使笔下的景物染上了作者的个性色彩。

特别是“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句,化实为虚,兼类而及,将意境升华为深邃莫测却又生生不息的宇宙意识,闪射出哲理的光辉。

文人对四季的变演极为敏感,但各人对同一自然现象观察的角度、观察的方式等等都千差万别,因此所发出的感慨也不一样。

历代文人对秋的描写大多是悲秋、伤秋的意蕴,唯独刘禹锡的《秋词二首》唱出了新意:“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然而相形之下,毛泽东这首词更其壮美,更其阔大。他不仅状写了秋色秋韵,更揭示了秋力求魂-到底是伟人。纵观全词就足以看出毛泽东学古不泥古,继承更超越的禀赋和情怀。走笔至此,词人的笔陡一转弯,化景物为情思;“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个问题你想过吗?他想过吗?其他的伟人想过吗?没有。但毛泽东想了,也问了,这是“天问”,是主宰历史命运的世纪之问,要知道,毛泽东当时仅32岁!

上段写的是“今日之游”;描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下段则是回忆“昔日之游”,表述的是小“我”同一个激进的群体发生的关系。

一个人独游多少有点孤寂感,当年同朋友结伴来游,生活是多么充实多么丰富。长沙,在词人的人生旅程中,是社会生活的初始舞台,又是革命斗争的壮丽舞台。

“峥嵘岁月稠”正是对昔日学习、战斗审核的高度艺术概括。词人的注意力不在游戏山水,而在对历史使命的指点,在对当时革命形势的判断,对中国革命领导权的等问题的思考。

在忆起往昔岁月时,感情之水顿时形成了拍天的江潮,因而接下来是以“恰”字引起的六个短句:“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随着词句的展开,情感越来越激越,迸出了一句惊天动地、振聋发聩的强音:“粪土当年万户侯”!!

读到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词人的气慨多么的豪迈,气势多么的磅礴。而词的结尾则意味深长。“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一问句,呼应了上片的一问,也回答了上片的问题:正是这些“到中流击水”的英豪,代表着“主沉浮”的新生力量。全词至此,令人思索不已,回味无穷。

篇二:形容英雄的诗句

篇一:描写英雄人物的词语和句子

描写英雄人物的词语和句子

推荐神态:

神采飞扬、愁眉紧锁、垂头丧气、笑逐言开、昂首挺胸、谈笑风声、若无其事、没精打采、神态自若、眉飞色舞、神采奕奕、愁眉苦脸、容光焕发,眉清目秀 鹤发童颜 相貌堂堂 面红耳赤 骨瘦如柴 美如冠玉、 闭月羞花、国色天香、如花似玉

动作:

健步如飞、步履矫健、步履轻盈、大步流星、飞檐走壁、大摇大摆、定睛一看、目不转睛、凝神注视、怒目而视、左顾右盼、东张西望、挤眉弄眼、瞻前顾后、举目远望、极目了望、面面相觑、虎视眈眈

品质:

一视同仁、一清二白、大义灭亲、大公无私、义无反顾、正气凛然、正直无私、执法如山、刚正不阿、冰清玉洁、克己奉公、严于律己、两袖清风、忍辱负 重、奉公守法、表里如一、斩钉截铁、忠心耿耿、忠贞不渝、贫贱不移、高风亮节、涓滴归公、虚怀若谷、堂堂正正、深明大义、童叟无欺、谦虚谨慎、廉洁奉公、 毅然决然、豁达大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襟怀坦白、舍己为人、舍生忘死、舍生取义

语言:

能说会道、出口成章、巧舌如簧、语惊四座、能言善辩、娓娓而谈、滔滔不绝、妙语连珠、伶牙俐齿、口若悬河、浮文巧语、附耳低言、词不达意、低声细语、喋喋不休、对答如流、费舌劳唇、泛泛而谈、出言无忌、结结巴巴、

外貌:

眉清目秀、容光焕发、美如冠玉、出水芙蓉、冰肌玉骨、冰清玉洁、明眸皓齿、闭月羞花、沉鱼落雁、道貌岸然、秀色可餐、国色天香、粉白黛黑、靡颜腻 理、傅粉施朱、婀娜多姿、衣冠楚楚、亭亭玉立、雾鬓风鬟、鹤发童颜、鹤发鸡皮、短小精悍、面黄肌瘦、面如土色、面红耳赤、面有菜色、蓬头垢面、囚首垢面、 蓬头历齿、鸠形鹄面、铜筋铁骨、肠肥脑满、骨瘦如柴、药店飞龙、大腹便便

描写人的品质:

平易近人、宽宏大度、冰清玉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废寝忘食、大义凛然、临危不俱、光明磊落、不屈不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描写人的智慧:

料事如神、足智多谋、融会贯通、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才华横溢、出类拔萃、博大精深、集思广益、举一反三

描写人物仪态、风貌:憨态可掬、文质彬彬、风度翩翩、相貌堂堂、落落大方、斗志昂扬、意气风发、威风凛凛、容光焕发、神采奕奕

描写人物神情、情绪:

悠然自得、眉飞色舞、喜笑颜开、神采奕奕、欣喜若狂、呆若木鸡、喜出望外、垂头丧气、无动于衷、勃然大怒

描写人的口才:

能说会道、巧舌如簧、能言善辩、滔滔不绝、伶牙俐齿、出口成章、语惊四座、娓娓而谈、妙语连珠、口若悬河

含有人体器官的成语:

眼高手低、目瞪口呆、胸无点墨、头重脚轻、手足轻深、口是心非、手疾眼快、手疾眼快、耳闻目睹、头破血流、眉清目秀、袖手傍观、口出不逊、手无缚鸡之力

描写人物动作:

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心旷神怡、心平气和、目不转睛、呆若木鸡、眉开眼笑、愁眉苦脸、愁眉紧锁、目瞪口呆、垂头丧气、嬉皮笑脸

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

一身正气、临危不惧、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大智大勇、力挽狂澜、急中生智、仰不愧天、镇定自若、化险为夷

描写人物神态:

无精打采 容光焕发 愁眉苦脸 垂头丧气 神采奕奕

歌颂人物品质: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奋不顾身、 不屈不挠 舍己为人、拾金不昧、先人后己、助人为乐先人后己、舍己为人、永垂不朽、鞠躬尽瘁、忠于职守

表示批评指责:

守株待兔、掩耳盗铃、画蛇添足、亡羊补牢、刻舟求剑 骄傲自大、鼠目寸光 、不学无术 描写人多场面:

门庭若市、比肩继踵、车水马龙、人山人海、万人空巷 座无虚席、高朋满座

包含人体器官:

语重心长、明目张胆、赤胆忠心、刻骨铭心、触目惊心 狼心狗肺、张口结舌、鸡毛蒜皮、目瞪口呆、七手八脚、瞠目结舌篇二:描写英雄的好词好句

描写英雄的好词好句

1、司马迁说过:他爱马,爱美人,爱故交,最后自刎而死!这是一个十足的让人快意的英雄我想这是对项羽英雄之气的最好诠释吧!

2、1947年3月26日,毛泽东为刘胡兰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那恰恰又是中共中央刚刚从延安撤退的8天后,毛泽东正决定离开陕北以游击方式同国民党军周旋。在此紧要关头,全党的领袖在指挥全国战局的百忙中,为一个年轻的女党员写下这样的文字,正有着激励全党和全体解放区人民去英勇奋斗以赢得战争胜利的寓意。

3、西楚霸王项羽在鸿门宴中,本来有绝佳的机会刺杀刘邦,然而他优柔寡断,又反复延误,最终,纵虎归山放走刘邦,为以后埋下无穷后患。后来又因项伯的仁义之说,又一次放走处于劣势的对手,并封刘邦为汉王,引兵东归彭城,从而延误战机,刘邦的队伍因次强大起来。最终,四面楚歌之声将一带西楚霸王逼得洒泪与心爱的虞姬诀别,落个乌江自刎的悲惨结局。

4、我深深地体会到,我们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是无数个刘胡兰式的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因此做一个人,更要自尊、自爱、自立和自强。当遇到危险困难的关键时候,不能只顾自己的生命,不顾别人的安全。要想到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要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只有这样,才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

5、在我的眼里,项羽他重情重义,光明磊落。鸿门宴上,项庄舞剑时,只要他阻止项伯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只要他一个手势,甚至是一个动作,就能杀刘邦于宴上。但是他没有,这不是因为他不知道放虎归山的危害,而是他想与刘邦光明正大的决一雌雄罢了。这不是妇人之仁,而是君子之度。

6、千古的浪涛淘尽了多少英雄,埋没了多少豪杰,可是,可是不是还有一些永不消匿的东西吗?且不说上文提及的屈原,太白以及易安,不还有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会当凌绝顶的杜甫,起舞弄清影的苏轼吗?他们的精神不是鼓励了一代又一代的芊芊学子们吗?的确,这些人,这些精神,是永不消匿的,只会历史的更迭、时间的消逝而升华

7、项羽有胆有识、破釜沉舟,在无人当头的情况下当机立断,杀宋义,率领一批英勇之师冲锋在前,凭借着他们顽强的意志及坚定的信念,打败了强大的秦军,救出了赵国。而刘邦却每次都在项羽后院放火,以至于他忙不过来,最终失败。如果是正面交锋,哪次不是刘邦

焦头烂额?

8、在我的眼里,项羽是一位英雄。纵观这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英雄人物一生,抛开他的英雄气概不谈,我们也无不为他的魅力人格所赞叹,在当时那个人人谋富贵,人人谋利益的历史环境下,项羽便是一颗璀璨的明星。他是那么的光彩夺目,那么的鹤立鸡群。他的英雄和君子形象。恰恰烘托了刘邦的无赖和小人模样。

9、挺身而出 战无不胜 临危不惧 威震天下 面不改色 勇冠三军 骁勇善战10、在我的眼里,项羽泪别虞姬,演绎这缠绵排侧的儿女情长。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为了不拖累你而选择了自刎。当锋利的剑划过她雪白的脖子,项羽的你的眼里只有她散落的微笑,依旧倾国倾城。

11、项羽,楚汉争霸中我觉得最可悲的一个人,一身英雄之气,一付英雄之势,一片英雄之心,你失去了原本属于你的天下,输给谁?不是刘邦,而是你自己。

13、劫富济贫 天下无敌 百战不殆 百步穿杨 千锤百炼 志在四方 高瞻远瞩

14、是的,相对于永恒的自然界来说,个体的人确实极其脆弱,即使是英雄豪杰,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里也不过像一朵大的浪花,转瞬即逝,令人感喟不已。但爱却是长存的,它一直是人类使自己奋发和纯净的有力精神支柱之一,纵或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在爱的面前也不免有匍伏拜倒的一日,使人欢喜赞叹。《垓下歌》虽然篇幅短小,但却深刻地表现了人生的这两个方面。千百年来,它曾经打动过无数读者的心;其魅力大概就在于此吧!

15、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这种表现,恰恰是共产党的革命教育深入千千万万农民心中的结果。

16、百战百胜 冲锋陷阵 英姿焕发 奋不顾身 奋勇当先 顶天立地 昂首挺胸

17、冲锋陷阵 英姿焕发 奋不顾身 奋勇当先 顶天立地 昂首阔步 赴汤蹈火

18、刚正不阿 无所畏惧 气冲牛斗 气冲霄汉 气宇轩昂 正气凛然 龙骧虎步

20、刘胡兰,一个只有15岁的小女孩,表现出来的是对党的事业赤胆忠心,对人民、对其他革命同志忠心爱戴,面对敌人的屠刀脸不改色心不跳,最终献出了自已年轻的生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呕心沥血,死而后已。

21、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楚霸王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词。在这首词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以短短的四句,表现出如此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真可说是个奇迹。

22、气冲霄汉 气壮山河 气宇轩昂 气吞山河 正气凛然 龙骧虎步 百战百胜

23、大显身手 大显神通 大获全胜 义无反顾 久经沙场 谈笑自若 身先士卒

2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我还当是谁,原来是易安在念怀霸王项羽。易安,李清照,一朵绽放在乱世中的白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有着最单纯,最高傲的灵魂。在与夫离别时她发出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思念,感到梧桐更兼细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留下一个冷冷清清,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的身影。这就是易安,永远只会用淡淡的句表达心情的易安。

25、自缚成千古恨,替天行道,万众归心,帝王宝座非你莫属,然而只因自缚铸千古恨,函谷关亚父劝你强攻,你按兵不动,鸿门宴上亚父举佩玉抉,你却漠然不应,韩信要助你成霸业,你却视其庸人,乌江亭长劝你渡回江东,你那句天之亡我,我何渡为?笑乎?哭也!

26、坚贞不屈 路见不平 拔刀相助 血气方刚 不屈不挠 舍身取义 一身正气

27、镇定自若 慷慨就义 大智大勇 仰不愧天 力挽狂澜 光明磊落 化险为夷

28、驻足汨罗江畔,我无意瞥见一抹悲伤的影子,原来是楚夫子屈原。可是,没等我走过去,他便投身江中,只留下一句悲壮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以及一个无奈,郁郁

不得志的身影。屈子当年赋《离骚》,手中如持杀人刀,当然他没有真正离开,没有舍弃他的后人们,一部《九章》千年散发着淡淡的馨香,与污浊的历史对抗。他还在,他的精神还在

29、盖世无双 雄才大略 雄心壮志 文韬武略 大义凛然 智勇双全 神通广大

30、英雄一定可以造就一个太平盛世,你驰骋沙场,长矛一勾,秦人人头落地,巨鹿之战,怒斩宋义,二十万秦兵魂归故里,破釜沉舟,身先士卒,也只有你能拥有这英雄般气魄,秦关终归楚,成霸咸阳,子婴魂断国土,英雄何等辉煌?

31、身经百战 智勇双全 闻鸡起舞 勇往直前 视死如归 单枪匹马 所向披靡

32、在我的眼里,项羽并非是一个帝国的开创者或守业者。他残暴,但没有刘邦的阴险狡诈来的实用;他强悍,但没有刘邦手下多员虎将合起来、的力量强大;他出身高贵,也就少了市井之徒的谦卑和忍耐。

33、深谋远虑 德高行远 一马当先 一身正气 万夫不当 无所畏惧 气冲牛斗

34、项羽是一个奇才,在吴地看到秦始皇游行会耆时,自己说道吾固可取而代之。其叔父看他少有大志,非凡人也,很高兴。教他识字,他也不喜欢,他认为读书是为记住一个名字而已。但这一点确实是他的过错。识字可以研究史书,读史使人明理。他也不想习武,他也认为这只不过可以敌几人罢了。叔父项梁就教他祖先留下来的兵法,史书记载,他开始学,很认真,但后来就没太认真了。那这个司马迁的记载是否真实。篇三:关于男人励志的句子_败尽天下英雄_然后尝尽无穷寂寞

关于男人励志的句子---败尽天下英雄,然后尝尽无穷寂寞

不管男人经历过多少次爱的奇遇,但往往只有一位不可替代的女人永远留在他的记忆中。如果这种深情的爱不能实现,就可能造成他在性关系上的反常和轻率。反之,女人也是如此。 高楼大厦厦巍然屹立,是因为有坚强的支柱,理想和信仰就是人生大厦的支柱;航船破浪前行,是因为有指示方向的罗盘,理想和信仰就是人生航船的罗盘;列车奔驰千里,是因为有引导它的铁轨,理想和信仰就是人生列车上的铁轨。

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 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奇趁年轻少壮去探求知识吧,它将弥补由于年老而带来的亏损。智慧乃是老年的精神养料,所以年轻时应该努力,这样,年轻时才不致空虚。

没有翻不过的高山,没有走不出的沙漠,更没有超越不了的自我。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弃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当一个人专为自己打算的时候,他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满足,而且决不是对己对人都有利。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一个男人应该引人注目的地方不是他的马,也不是其他的饰物,而是他的人品。人生是一条铺满荆棘的路,汗水是一把披荆折棘的剑。

生活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但绝不是无味的,我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我决不气馁。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败尽天下英雄,然后尝尽无穷寂寞。

彩虹,在大雨后出现;腊梅,在风雪中吐蕊;雄鹰,在险峰上空盘旋;人,在困境中弥坚。 虽然世界多苦难,但苦难都是能够战胜的。

昨天的辉煌已过去,今天的辉煌要争取,明天的辉煌需努力。

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不要放弃你的幻想。当幻想没有了以后,你还可以生存,但是你虽生犹死。

男士的美,表现在他专注于工作我看男士,不看外表,而是内在的男人味和亲切感。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成功之处并不在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在于自己的努力。就算没有人为你鼓掌,至少我还能够自己欣赏自己。

奇迹有时候是会发生的,但是你得为之拼命地努力。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认真的对待你的工作。工作也许不如爱情来的让你心跳,但至少能保证你有饭吃,有房子住,而不确定的爱情给不了这些,所以,认真努力的工作。 2

信念的力量在于即使身处逆境,亦能帮助你鼓起前进的船帆;信念的魅力在于即使遇到险运,亦能召唤你鼓起生活的勇气;信念的伟大在于即使遭遇不幸,亦能促使你保持崇高的心灵。 真正的男子渴求着不同的两件事:危险和游戏。

伟大人物的最明显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丝毫的改变,而终于克服障碍,以达到期望的目的。

不如意的时候不要尽往悲伤里钻,想想有笑声的日子吧。

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是跌倒最多的人。世界上最勇敢的人,是每次跌倒都能爬起来的人! 心有定见,而又善于宽容,一个人兼备了这两点,他就是一个出类拔萃的男子汉。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篇三:秦始皇为何要焚烧诗经

当秦始皇遇到《诗经》

---论秦始皇为什么要首焚《诗经》

史沙沙,王雁晴,王小琴,次旦卓嘎

(陕西师范大学 人文社科基础教学部 09级文秘教育)

摘要:《诗经》乃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我国诗歌的 优良传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诗人,我国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 对我国后世诗歌体裁结构、语言艺术等方面,也有深广的影响。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甚至于“不学诗,无以言”。这样一部文化经典为何到了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秦始皇面前却遭到了灭顶之灾,迎来了它前所未有的寒冬?本文通过对《诗经》内容、思想的认真解剖与研究以及史料的分析,总结了秦始皇为什么要首焚《诗经》。 关键词:秦始皇;焚书;《诗经》;内容

指导老师:程世和

始皇三十四年,置酒咸阳宫,博士仆射周青臣等颂称始皇威德。齐人淳于越进谏曰:“臣闻之,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支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患,臣无辅弼,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等又面谀以重陛下过,非忠臣也。”始皇下其议丞相。丞相谬其说,绌其辞,乃上书曰:“古者天下散乱,莫能相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所建立。今陛下并有天下,别白黑而定一尊;而私学乃相与非法教之制,闻令下,即各以其私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非主以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不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诸有文学《诗》《书》百家语者,蠲除去之。令到满三十日弗去,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有欲学者,以吏为师。”始皇可其议,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使天下无以古非今。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同文书。治离宫别馆,周遍天下。(《史记·李斯列传》)

被称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以其或诗化或锋利的语言深刻反映了殷周时期,尤其是西周初至 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诗经》可以说是一轴巨幅画卷,当时的政治、 经济、军事、文化以及世态人情、民俗风习等等,在其中都有形象的表现。孔子曰:“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甚至于“不学诗,无以言”。古代圣人给与如此高的评价,为何到了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秦始皇面前却遭到了灭顶之灾,成为首焚对象,迎来了它前所未有的寒冬?细细研读《诗经》,大致可以把其内容分为四类:

一:征夫思妇诗

这些以战争、徭役为背景描写夫妻离散的思妇哀歌,在《诗经》中占有大量的篇幅。如《王风·君子于役》以思妇的口吻抒发了对役政 的不满。黄昏时候,

牛羊等禽畜都按时回家,而自己的丈夫却不能回来,即景生 情,因情寓意,在田园牧歌式的农村小景中,渗透了思妇的无尽相思和悲哀。《卫风·伯兮》,即写一位 妇女由于思念远戌的丈夫而痛苦不堪,其第二章云: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女为悦己者容,所爱的人不在面前,梳妆打扮还有什么意义呢?率真质朴地 写出了思妇内心的相思哀痛。另外在《雄雉》、《殷其雷》、《有狐》、《卷耳》等诗中写的也都是是妻子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

《国风·唐风·鸨羽》中

肃肃鸨羽①,集于苞栩②。王事靡盬③,不能艺稷黍④。父母何怙⑤?悠悠苍天!曷其有所⑥?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⑦。王事靡盬,不能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⑧?

肃肃鸨行⑨,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艺稻粱。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⑩?”

全诗三章首句均以鸨鸟反常地停集在树上比喻成群的农民反常地生活——长期在外服役而不能在家安居务农养家糊口。[这是一种隐喻的手法,但正是诗人独具匠心之处。王室的差事没完没了,回家的日子遥遥无期,大量的田地荒芜失种。老弱妇孺饿死沟壑,这正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争、战乱频仍的现实反映,所以诗人以极其怨愤的口吻对统治者提出强烈的抗议与控诉,甚至呼天抢地,表现出人民心中正燃烧着熊熊的怒火,随时随地都会像炽烈的岩浆冲破地壳的裂缝喷涌而出,掀翻统治阶级的宝座。另外在《陟岵》、《杕杜》、《蓼莪》、《四牡》等诗中也有类似的反映。

这些诗歌牵涉到的关系概括起来说主要是夫妻关系以及父母与子女关系,而这两种关系又是社会的基本组织构成---家庭,社会乃是无数个家庭构成的,家庭的和谐与稳定是社会秩序有序进行的保证,反之,家庭如果乱了散了,那么整个社会的安定有序的秩序也就不复存在了。《诗经》作为儒家经典,以大量征夫思妇之作,表明了儒家将旷夫怨妇视为民生重大问题的人道立场;《诗经》将民生真相告知受教育者,先儒将夫妇同室欲望的满足、供养孝敬父母视为寻常百姓的真实幸福,视为日常人伦之根基而建立王道的必要条件。

当时间进行到秦始皇时代,征夫怨妇不但未减少反而因秦朝沉重的徭役兵役而增多,百姓读了他们一直信奉的《诗经》联想到自身的境遇,能没有感慨没有怨恨没有反抗吗?而始皇大帝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歼灭了六国,日夜梦想着他的始皇、二世、三世乃至万世梦,当然不容许百姓的这种思想的存在,更不想看着大好江山毁在一本书手里。

二:讽政诗

在讽政诗上,以《硕鼠》为代表: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硕鼠》把奴隶主剥削阶级比作贪婪可憎的大老鼠、肥老鼠,不但形象地刻划了剥削者的丑恶面目,而且让人联想到“老鼠”之所以“硕”大的原因,正是贪婪、剥削的程度太大了,从而激起对剥削者的憎恨。从“无食我黍”“我麦”到“我苗”,反映了奴隶们捍卫劳动成果的正义要求,对于压迫者来说,没有什么比觉醒更可贵的了,而这首诗恰恰是觉醒的被压迫者的歌。另外在《七月》中农奴吃的“采荼薪樗。食我农夫。”住的“窒熏鼠,塞向墐户。 而且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打来的猎物收获的庄稼都得要献给贵公子“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取彼狐狸,为公子裘。”它所叙述的内容反映了当时奴隶们一年到头的繁重劳动和无衣无食的悲惨境遇,所以把它看作是反剥削反压迫的诗篇。

正是由于《诗经》中带有这些反抗压迫的诗歌,能促使人民思想上的觉醒,敢于为争取自身的基本生活和境遇的改变而付出反抗行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威胁了秦朝统治的稳定,给秦朝的政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为了防患于未然,秦始皇决定焚烧《诗经》,以愚百姓,麻痹他们的思想,让他们从潜意识方面放弃反抗的念头。

三:颂歌

颂歌主要是赞美周王朝王侯的“盛德”,赞美周代的礼制和贤明君王,向神灵报告王侯的公德,赞扬他们以德治国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其中这类诗歌以《维天之命》为典型的代表:

维天之命、于穆不已。

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

假以溢我、我其收之。

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

这首诗反映了典型的周人敬天保民的思想。他们一面宣扬天命,一面鉴于殷商灭亡的教训而认为天佑明德。于是他们便着力宣扬周朝的奠基人——文王有明德、有天命,才享有天下,并承诺继承文王的善道而笃诚实行。此诗虽是歌功颂德然而真实地反映了周人进不得政治思想,这是很可贵的。周人这些美好的德行和秦朝的暴政统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人们对现状及其不满,更怀念周朝的统治。这些思想倾向一方面和秦朝的政治思想相违抗,不利于秦的统治,另一方面不易于秦的正常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因为在人民反抗情绪高涨的情况下,他们是不可能安下心来从事任何生产活动的。

四:婚恋诗

反映婚姻爱情生活的诗作,在《诗经》中占有很大比重,不仅数量多,而且 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反映男女相慕相恋,相思相爱的情歌,也有反映婚嫁场面, 家庭生活等婚姻家庭诗,还有表现不幸婚姻给妇女带来痛苦的弃妇诗。这些作品 主要集中在“国风”之中,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精彩动人的篇章。 《诗经》中的情诗,广泛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欢乐和挫折痛 苦,充满坦诚、真挚的情感。《周南·关睢》就是写男子对女子的爱幕之情,这种爱慕发展为两情相悦,便有了幽期密约,如 《邶风·静女》描写男女幽会: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主人公的感情表现得细腻真挚。《郑风·子衿》则写女子对男子的思 念,这个女子在城阙等待情人,终未见来,便独自踟躇徘徊,“一日不见,如三 秋兮”的咏叹,把相思之苦表现得如怨如诉,深挚缠绵。这种对爱情的执著专一, 在《郑风·出其东门》中,则由男子直接说出: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尽管在东门之外,有众多的美女,诗人却并不动心,想到的仍是自己所爱的 那个素衣女子。

正是由于《诗经》中抒情主人公对爱情如此热烈执著,因而一旦爱情遇到挫 折,就感到特别痛苦。在《诗经》时代,男女爱情虽还不像后代那样深受封建礼 教的压制束缚,但已是“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齐风·南山》)了。有时对婚姻自由的追求,也会受到父母的干涉。如《鄘 风·柏舟》即是写一个女子要求婚姻自主遭到父母干涉时所发出的誓辞: “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这个女子如 此顽强地追求婚姻爱情自由,宁肯以死殉情,呼母喊天的激烈情感,表现出她在 爱情受到阻挠时的极端痛苦和要求自主婚姻的强烈愿望。

然而,到了秦始皇的面前,他是绝对要批判禁止的,在他的眼里,女子从嫁就应该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符合立法规范和伦理道德,才是一个女子应该遵守并且成为一个符合要求的妻子,那些要求爱情婚姻自主、男女平等的想法与作为与自己实行的一系列愚民政策是根本相违背的,所以秦始皇决定不可能给《诗经》以发展的空间的。

另外在男女不平等的夫权社会,并不是所有的夫妻都能温情缱绻。婚姻的幸 福对妇女来说,常常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诗经》表现婚姻不幸的哀歌, 为数不少。《邶风·绿衣》中那位“心之忧矣,曷维其已”的妇女,因妾得宠而 失位,无可告诉,只能在痛苦中煎熬。这类诗反映的是还维持着婚姻的形式和夫 妻的名义,处于失宠、幽闭状态的不幸妇女的命运。另一类则表现婚姻破裂后妇 女被夫家休弃的悲惨结局,抒发弃妇的愤懑不平。《卫风·氓》和《邶风·谷风》 ,充满了对负心人的控诉,怨恨和责难,是《诗经》弃妇诗的代表作。《谷风》 中那位妇女初来夫家时,家境贫困,经过辛勤劳作,逐渐富裕起来,而其丈夫却 变了心,另有所娶,竟将其趕走。《氓》以一个普通妇女的口吻叙述自己从恋爱、 结婚到被弃的过程。

有了这么多的弃妇怨妇,出现了如此多离散的家庭,人们肯定会思考到底是什么让她们成为了别人的弃妇、人们眼中的笑料、讽刺说笑的对象,是什么呢?毫无疑问,肯定是要追溯到是什么成全了这一桩婚姻-----礼法制度!而所谓的礼法规范是支撑社会存在的重要支柱,秦始皇肯定不愿意让这支顶梁柱倒下,所以首先会拿诋毁他的顶梁柱的《诗经》开刀。

结语

从以上《诗经》内容可以看出,无论从哪一类诗来说都足以证明《诗经》思想内在本质的可贵性,尤其是从人类的最本质需要出发,最真实的写出了民生的真相,特别是始终把民生疾苦,寻常百姓的日常幸福放在首位,它可以促使百姓关注自身生存状况,使知识分子关注民生疾苦,怨刺上政,为百姓鸣不平。秦始皇的一纸诏书把《诗经》投于大火之中,或许正是慑于诗可以兴观群怨的魄力,兴之联想、观之体察、群之交流、怨之表达,哪一点都与秦皇时代的愚民政策相违背。始皇妄图想把他的人民圈养在他早已围拢好的专政牢圈里,企图通过所谓的愚民政策来控制大众的思想、归顺他们的行为,梦想着通过焚烧《诗经》可以

避免人民口口声声的以古论今来掩饰他所创制的一系列旨在控制压制人民的种种措施,有了这样一部百姓忧乐的代言之作,他的梦想注定不能成真。这样一部不利于秦始皇统治的作品注定会遭到灭顶之灾。

【参考文献】

【1】:程俊英 译注

【2】:王秀梅 译注

【3】:李家声 译注

【4】:司马迁 著

【5】:司马迁 著

1985 :10186 《诗经》 中华书局 1985:978 华文出版社 2002:5075中华书局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 《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诗经全译全评》 《史记·李斯列传》


评价秦始皇的诗句》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5844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评价秦始皇的诗句
相关文章
  • 评价秦始皇的诗句

    毛泽东诗词评价自己到目前为止国内已经出版了有关毛主席诗词的书籍有470多种,不算研究的,就光是毛主席的诗词和他的注释,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版本,在加上书写的谱曲等等,直接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