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中国风险投资发展史 正文 本文移动端:中国风险投资发展史

中国风险投资发展史

2017-05-03 05:43:21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状况及问题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状况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目前每年省部级以上水平的科技成果大约有3万多项,每年产生专利约7万项,但是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并取得规模效益的比例和专利技术的实施率都仅为10%,这是巨大的浪费。其中的原因除了一些成果不符合生产需要或市场前景不佳外,一个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缺乏转化资金,缺少完善的风险投资体系和机制。如何解决目前我国风险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加快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据1996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国共计有13家专门从事高科技风险投资的机构,其中5家为事业单位,8家为股份有限公司。从机构性质上来看,这13家国内风险投资机构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另一类是从属于各省、市科委领导的事业单位。从资金实力上看,从几百万到几千万元不等,但是主要都来源于政府。

风险投资的概念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又被译为创业投资。根据美国全面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具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根据欧洲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风险投资是一种由专门的投资公司向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成长型、扩张型或重组型的未上市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并辅之以管理参与的投资行为;联合国经济和发展组织24个工业发达国家在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投资方式研讨会上认为,凡是以高科技与知识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的创新产品或服务的投资,都可视为风险投资;我国《关于尽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中认为,风险投资是一种把资金投向蕴藏着失败危险的高科技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领域,旨在促进高科技成果尽快商品化,以取得高资本收益的投资行为。

简单的说,风险投资是指由风险投资者提供风险资本,风险投资公司以风险企业为投资对象进行投资、管理、运作的一种融资过程与方式。风险投资是高科技产业的助推剂,它在高科技产业化的关键时刻切入,填补了高科技产业化过程中,研究与开发阶段的政府拨款或企业(个人)自筹与工业化大生产阶段的银行

贷款之间的空白,使高科技产业化的各个环节由于有了资金的承诺而成为可能,在促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风险投资自产生开始就与高新技术企业密不可分,二者的融合是源于彼此的内在需要、符合两者本质特性的自然结合,也正是这种互利的融合决定了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不仅仅是单向的,而是一种双赢的关系.所以完善和发展我国风险投资非常重要。

我国风险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1.风险资本供给不足

从理论上讲,我国存在大量潜在的风险资本供给,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民间资金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的数量极为有限。目前,我国风险资本的主要来源仍然是财政科技拨款和银行科技开发贷款。投资主体单一,由于科技拨款在国家财政支出中所占比例已由1985年的5.56%下降到1993年的3.98%,银行因控制风险也始终把科技开发贷款控制在较小规模,以致于我国风险资本增长较慢,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另一方面,现有风险投资机构资金实力薄弱,只有千万元甚至几百万元资本,连支撑一个大型科技项目都很困难,只能支持一些短平快、投资少、风险低的项目,不能体现出风险投资的真正意义。

2.相关市场的发育程度还很难适应风险投资的市场化要求

我国目前正处在转轨时期,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发育不平衡,市场机制不健全,远不能是真正满足科技进步的需求,科技还没有真正走上商品化和以市场为杠杆、以竞争求发展的道路,风险投资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市场机制发育滞后。研究者与生产者在商品化转移方面缺乏竞争,技术提供方之间为迅速技术商品的竞争不足,技术需求方之N1对新技术获得、占用和扩散方面竞争更显不足。另外,我国科技资源分布的重心在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企业尚未真正成为科技进步的主体。第三,产权市场不健全。风险投资运作机制的基础是存在风险企业产权或股权转让的市场,风险投资事业发达的国家都有非常健全的股票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而我国的证券、股票等产权市场刚建立不久,公众介入有限,产权流通不畅。

3.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

我国虽然对风险投资持支持态度,但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明确的发展计划和规范化的管理办法,为了促进风险投资的顺利发展,各国政府制定出许多优惠的风险投资政策,例如政府辅助、税收辅助、税收优惠、政府担保、为风险投资建立专门的“第二板股票市场”等.而我国仅有税收优惠和出口优惠的政策,扶持措施的力度远不如发达国家,还不能满足风险投资发展的需要。

4.风险投资主体的单一性和错位

投资主体是指筹集资本进行投资决策的人或机构。我国现有的几十家风险投资公司或创业基金,其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国家和地方财政,国家为风险投资的主体。而这种单一的投资主体模式就使得资余的来源渠道狭窄、规模小,不利于其在支持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作用。这从我国只有1096"15%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大量专利技术、科技成果闲置的现状中可见一斑。同时,这种小的资金规模也不利于分散投资;从而会限制组合投资在规避风险方面的运用,最终造成国内风险投资风险性的加大。另外,政府担任风险投资的单一投资主体这一角色,也与风险投资的市场化特点相抵触。风险投资运转的三个阶段、投资风险的规避、高科技知识产权的保护无一不是要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若由政府主导风险投资,会把行政的因素强加给市场,因而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低效率。原因在于:其一,风险投资的投资选择过程要求风险投资家具有一定的管理、投资、余融及高新科技等多方面的知识。而政府机构的官员之中却较少有能胜任此职的人才。其二,政府主导风险投资将导致政府官员的兼职行为或政府机构的委托— 代理行为。而在我国国有资产所有权虚置,监督机制存在诸多漏洞的情况下,由于不必对自身的行为负责,必然造成政府官员的机会主义行为的产生,委托— 代理行为的道德风险加大.同时,因为政府官员需要对上级、代理人需要对政府负责,必然造成行政手段在资金投资方向选择上的干预,使风险投资按政府的意愿投放。而政府的非完全理性,以及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必然会加大风险投资的风险性。这种加大的风险性,正是政府角色的错位而导致了风险投资的非市场导向

性的、低效率运转的必然结果。政府在风险投资中所应发挥的是一种引导作用。在风险投资发展的初始阶段,由政府提供启动资金,通过兴办风险投资公司来吸引越来越多的社会资金。而我国资金渠道单一,没有充分利用包括个人、企业、金融和非金融机构等具有投资潜力的力量,来共同构筑一个有机的风险投资网络,投资的风险集中于国家一身而没有分担的渠道,这只会造成风险投资的低效率运转。政府作为单一投资主体而造成的行政影响更是使风险投资偏离市场导向。

5.风险投资的投资结构不合理

风险投资的投资选择,是众多没有或者有很少的经营记录的创业企业中,选择其认为最具有获利潜力的投资项目。这其中考虑的首要条件是,项目的科技含量以及创企业风险投资研究业者的素质。一项科技成果从最初的一种思想到最终的产业化,其间要经历大致4个阶段:首先,是种子阶段,这个阶段的投资主要用于制造雏形的样品和样机。其次,是创立阶段。是实现从“样品”到“现实商品”转变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需要的资金量大,因而资金投放的风险性很大。再次,是成长阶段。这一时期所需要的资金主要用于开发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以获得更多的利润。最后,是成熟阶段。这一阶段的企业已经逐渐发展成熟,所需要的资金主要用于“美化”企业的经营状况,以期提高社会知名度,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各项指标,以达到上市的标准。上述4个阶段中,第四阶段的风险性相对较小,因而在这一阶段企业可以通过金融机构、商业银行等渠道来进行融资。而前3个阶段的资金缺日则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风险投资。资料表明,前3个阶段的资金需求比例大致为1: 10: 100。从中可以看到,种子阶段资金需求相对较少,一般科研开发者可以自己解决,但若项目较大,则需要得到社会的资金支持;创立阶段的资金需求量大,单纯依靠科研工作者自己的力量,己难以完成,并且这一阶段面对的不确定性因素非常多,风险很大,注重投资安全性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不愿投入。所以这一阶段的资金缺口成为高新科技发展的真正瓶颈所在;成长阶段的企业因为己经有一定的

技术、市场的经验,具有一定的企业基础,因而,可以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支持,但由于其他渠道的贷款大多需要抵押、担保,所以,企业大规模的资金需求与其融资能力还存在着较大的缺口,需要风险资金的支持。在西方发达国家,风险投资在投资方向的选择上较多地偏向于前两个阶段,即种子阶段和创立阶段。目前。我国的风险投资资金更多地投资于企业的成长阶段,即投资于己具有一定基础的企业。这虽然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发展,扩大规模,但却不利于疏通高新技术发展的真正瓶颈,也难以改变我国大量专利技术闲置,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现状。而且从另一角度,投资于成长阶段的风险资金可能会因为急于退出获利而产生投机行为。特别是在我国资本、金融市场不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建立,法制不健全的情况下,风险投资机构可能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将企业包装上市,然后,通过股市上庄家的炒作来寻求退出机会,而不是如何从资金上给予企业支持,使其规模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为其进一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种投机行为的后果,只能是将并不具备上市资格的企业抛向市场,损害的是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也不利于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完善。这样,风险资金投资结构的不合理,使得风险资金从某种意义上成为投机资金,这不仅失去了风险投资的初衷,也构成了资本市场的一个不安全因素,加大了资本市场投资的风险性。

6.没有有效的监控机制,风险投资存在退出难题

风险投资的成功与否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是否有有效的监控机制和灵活的退出机制。如果没有有效的监控机制,不能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势必为风险投资家的机会主企业风险投资研究义行为的产生提供条件。在我国由风险投资主体单一性而引起的软约束,为政府官员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温床”,由此造成的低效率和不公平竞争就不必再多说了。同时,如果没有灵活的退出机制,风险投资不能随时通过退出来控制风险,必然会增加投资的风险性,同时对风险企业家也难以形成约束机制。退出机制的不完善,将会造成“投资— 收回— 再投资”的循环链断裂,从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资金无以为继,更无法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具体而言,风险资本的退出大致有4种途径;一是公开上市,

篇二:中国风险投资市场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

中国风险投资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风险投资取得了一些实质性进展,促进了国家整体增长和技术创新,增强了国际竞争力,但同风险投资发达的国家相比尚处于起步阶段,规模较小,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现实问题需解决。

一、风险投资的涵义 风险投资是指由风险投资者提供风险资本,风险投资公司以风险企业为投资对象进行投资、管理、运作的一种融资过程与方式。风险投资是高科技产业的助推剂,在促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风险投资自产生开始就与高新技术企业密不可分,二者的融合是源于彼此的内在需要、符合两者本质特性的自然结合,也正是这种互利的融合决定了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是一种双赢的关系.所以完善和发展我国风险投资非常重要。

二、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历程

(一)兴起阶段(1985-1997)

1985年3月,中共中央在《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对于变化迅速、风险较大的高技术开发工作,可以设风险投资给与支持。”标志着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开端。1985年8月,第一家全国性风险投资机构----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成立。此后,一些地方和个人也相继成立了以科技融资为主要业务的各类投资公司,如广东技术创业公司及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公司等。但由于观念及体制上的障碍,科技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不配套,融资渠道不通畅、资本市场欠发育、契约关系不健全、分配制度不合理及知识产权不明确等原因,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极为缓慢。

(二)快速发展阶段(1998-2000年)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经济浪潮席卷世界,风险投资在推动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作用日显突出。各级政府也相继推出各项鼓励风险投资的政策和措施,一些大型工业公司和证券公司也涉足风险投资行业,境外投资风险机构开始进入中国。国内风险投资数量和规模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2000年全国新增风险机构110家,超过了以往风险投资数量总和,机构总量达206家,资本总量超过436亿。

(三)调整阶段(2001-2002年)

随着美国互联网经济泡沫破灭以及国际风险投资退潮的影响,从2001年开始,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也进入了调整期,风险投资几机构和风险资本总额的增长幅度急剧下降,新增资本额远远低于1999年和2000年。

(四)新一轮的快速发展(2003年至现在)

从2003年开始,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增长周期,中国的风险投资业再度繁荣,风险投资的资金规模每年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更多专门针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海外风险投资基金纷纷成立,并迅速募集了大量资金不断涌进中国开展投资业务,2006年我国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总量达到143.64亿元人民币,较03年增长286.65%,资本总额达583.85亿元人民币,增幅高达79.46%。

缺乏条成本较低的风险投资退出渠道,是限制我国风险投资也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我国近年来只有将近一半的退出案例是通过首次公开上市的方式进行的,而且上市地点也大多不在我国境内。中小企业在上市方面存在阻碍因素:(1)风险企业上市门槛过高。中小企业遵循的法律与主板市场相同,即上市公司股本总额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这样的要求对于刚刚步入扩张期收益尚未稳定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是难以逾越的障碍,限制了有潜力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融资。(2)风险企业股份转让的限制。《公司法》规定,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之内不得转让。公司董事、监事、高管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这样就限制了股份的及时退出。

篇三:风险投资事业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我国风险投资的现以及发展方向

内容摘要:

风险投资起源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本文从风险投资的概念、特征、主体、发展风险投资的条件及其阶段划分入手,对风险投资的基本知识做了较为细致的介绍,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通过对介绍了风险投资在中国十几年来的发展历程,以时间为线索,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为切入点,客观的分析了风险投资在中国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约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因素,从风险投资的入口、出口、人才,发展环境和运营管理四个方面做出了阐述,进而,提出了几点建议,最后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谈了风险投资在中国的发展机遇。中国风险投资的未来还是很机会和发展的,我们需要通过创业型投资等多种渠道发展中国的风险投资。

关键词:风险投资 创业投资 中国 发展

一 风险投资概论

(一)什么是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在我国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其实把它翻译成创业投资更为妥当。广义的风险投资泛指一切具有高风险、高潜在收益的投资;狭义的风险投资是指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投资,即高科技风险投资的简称。根据美国全美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具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一种权益资本。

(二)风险投资的特征1:

1、高风险性

2、高收益性。

3、高投入、低流动性。

4、高技术性。

(三)风险投资的四个阶段:

一项高新技术的产业化,通常划分为四个阶段:

1. 种子期;

2. 创业期;

3. 扩张期;

4. 成熟期。

每一阶段的完成和向后一阶段的过渡,都需要资金的配合,而每个阶段所需资金的性质和规模都是不同的。

(四)风险投资的主体

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基金,是风险投资主体中的主导性机构。其主要服务对象是高新技术企业及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功能是吸收各类投资者的创业资本,为高新技术产业化,提供资本金,经营管理及其他方面的支持;主要成员是专门从事风险投资的专家型人才;资本运作的主要方式是“战略投资”方式,还可以采用股权投资,可转换证券等多种方式进行投资。

风险投资公司是以风险投资为主要经营活动的非金融性企业,其主要业务是向高新技术企业及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投资,转让由投资所形成的投权,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融资咨询,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等。风险投资公司采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形式并积极探索新的运作模式

风险投资基金2是专门从事风险投资以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种投资基金。为适应风险投资的特点,风险投资基金应采取私募方式,向确定的投资者发行基金份额。其募集对象可以是个人、企业、机构投资者,境外投资者,应拓宽民间资本来源;同时对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应有一定要求。

(五)发展风险投资需要的条件

由于风险投资是一种随着高科技发展而产生的在原有传统投资、融资机制基础上的更高一级的投资机制。因此一国风险投资业的形成和发展应该具备一定的经济技术等基础和适宜的外部环境。根据美国等国风险投资业几十年的发展经

验,风险投资业的形成发展应该具备以下一些主要条件:

1.高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大批高科技成果、高技术创意的涌现以及社会对高科技产品的迫切需要,形成了市场上高技术供需两旺的状况,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科技新创企业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成为高科技企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条件,这也是风险投资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2.政府的重视和扶持是风险投资业存在发展的第二个重要条件。

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对第一生产力的首要决定因素——高科技的发展,不仅直接出资参与风险投资,而且还以贷款贴息提供担保,以政府采购政策的形式帮助筹资、融资,并承担部分投资风险,同时通过税收减免、政策扶持等优惠措施鼓励风险投资的发展。

风险投资是一项高风险事业。据英国资料显示,失败率达70%,完全失败达20~30%,成功率则只有5~20%,尤其是在风险投资公司初创时期,由于经验的缺乏和众多的不确定性,风险会更大,因此这时筹集风险资本比较困难3。所以政府应采取减免所得税办法鼓励投资。税率调整对于促进风险投资是很有效的。

3.风险资本本身运行与管理的日趋成熟则是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内在条件。风险投资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降低风险,获得最大投资收益。风险投资管理的关键是选择项目、决定投资方向。英国风险投资家把市场吸引力、产品的新颖性、管理能力、环境的阻碍和企业的年龄这五个方面作为评估潜在对象考察的因素。当然,对于风险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考察重点也会有所不同。

4.风险投资运作的良好环境是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外部条件。

多渠道的资金来源,不仅解决了风险企业各发展阶段的资金来源问题,而且也形成了分散投资风险的体系。同时,完善的证券、股票市场和产权市场法制化的市场管理,发达的信息系统网络和技术、金融咨询服务机构,使风险投资得以高效顺利运行。

当今世界上一些风险投资业较发达的国家都已拥有了一大批掌握先进科学技术且富有创新和冒险精神的风险创业家和精通高科技投资和市场营销管理的金融界风险投资家。他们之间的密切合作大大减少了风险企业的管理风险。成功企业的示范作用对于风险投资业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促进效应。英特尔(Intel)、苹果(Apple)、微软(Microsoft)、雅虎(Yahoo!)等一批高科技创

新企业的惊人发展正吸引着投资家去参与风险投资。

二 中国风险投资现状如何

(一)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历史极其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风险投资起步较晚。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长期实行一切科研和开发经费由政府的财政或行政主管部门层层分配的管理体制,科研与生产尤其与商品生产相脱节,加上当时的企业和金融机构也不是独立的经济实体,因此,生产、金融部门一直没有对技术开发投资的热情,就更谈不上风险投资,因而使大量科技发明成果不能及时推广转化为商品。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省部级以上的科技成果超过一万项,专利申请每年达两万余项,而其中能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还不足2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同时,我国高科技产业产值仅占工业总产值的8%,大大低于发达国家30—40%的水平;科技进步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仅为20—30%,而发达国家则为60—80%4。

1985年9月,由国家科委和中国人民银行支持,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了我国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中国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CVIC)。1991年,国务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若干政策的暂行规定》出台,这表明高科技风险投资在我国已开始受到政府高度重视。

直到1995年国务院(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以及1996年国务院(关于“九五”期间策划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再次强调了要发展高科技风险投资,才掀起了一股进行风险投资考察、调研、尝试的浪潮。近几年来,各种风险投资公司、中心、顾问公司等大批涌现,据统计,全国22个省市已创建的各类科技信托公司。然而科技投入用于高科技产业的很少,用于成果转化中的更少,长期“师出无名”。由于研究开发经费紧张,很多好设想未能入选,即使被选中的,也由于科技经费不足,只能做到样机鉴定而被迫终止,根本无力进行二次开发、中间试验,技术不成熟、不配套从而不能转化为生产力,难于商业化、产业化5。

截止到1998年,我国已经拥有了数十家从事风险投资的公司,它们也仅仅是对高科技产业进行股权投资;另外,投资的对象也不是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创业初期,而是已发展到一定阶段,刚刚从项目投资中脱胎出来,不是完整的创业性投资,因此也就谈不上自始至终地参与企业的科技开发、成果转让、人才引进及

其它的高科技企业管理,因而,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风险投资。

(二)近几年来,对于中国风险投资市场来说,也出现了较为积极的因素

一方面,高新技术交易风头正劲

被认为是中国技术市场“风向标”的北京技术市场,仅仅一两年时间,高新技术成果一跃成为技术交易的主流。

上市公司逐渐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交易的主力军,资本优势快速推进高新技术交易增长。上海2001年上市公司技术产权交易量大增,占技术产权交易所总交易量的55%,其中高新科技交易占了相当的比重。

同时,风险投资开始大举介入技术交易市场。业内人士认为,高新技术投资是高风险和高利润产业,没有风险投资的介入难以取得重大突破。交易所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资金退出和套现渠道的不断拓宽,将使拥有强大实力的社会资本真正成为高新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发展和国有资本战略性调整的动力源泉,高新技术将不可避免地成为风险投资家追逐的对象。

外资研发机构大举进入技术市场,也是促进中国高新技术交易急剧增长的因素之一。2000年,外资研发机构仅有7项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合同成交额为12.62亿元,而2001年外资研发机构有55项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合同成交额达到26.59亿元,同比增长111%。上海作为中国另一个重要的技术交易市场,涉外技术产权交易也获得迅速发展,外资介入技术产权交易主要集中在网络、计算机、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

另一方面,风险投资公司迅速增加

最近一两年来,国内的创业投资也迅速崛起,创业投资的高风险、高收益、高增长潜力的特性,已逐渐为国人所认识,许多机构包括政府、券商、上市公司、外资金融机构等纷纷介入创业投资。

据统计,截至2003年11月30日,深圳全市共有登记注册的创业投资公司197家,比2000年增长了410%。其中创业投资公司85家,创业投资管理公司83家,中介机构19家,外资代表机构43家。随着行业规模的迅速扩大,深圳创业投资的资本实力也显著增强。目前深圳创业投资资本(含管理资本)已达125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223%,成为国内创业投资资本聚集力最强的地区之一6。


中国风险投资发展史》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4238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中国风险投资发展史
相关文章
  • 中国风险投资发展史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状况及问题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状况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目前每年省部级以上水平的科技成果大约有3万多项,每年产生专利约7万项,但是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并取得...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