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墨子名言
墨子作文素材
1、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译文】兴天下的利益,除天下的祸害。
2、兼爱。
【译文】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
3、非攻。
【译文】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人类和平。
4、尚贤
【译文】不分贵贱地推荐、选拔、使用德才兼备的人。
5、尚同。
【译文】政令、思想、言语、行动等要与圣王的意志相同一。
6、节用。
【译文】反对奢侈浪费,主张勤俭节约。
7、节葬。
【译文】反对厚葬久丧,主张薄葬短丧。
8、非乐。
【译文】反对奢靡的音乐活动,提倡节约人财物力。
9、非命。
【译文】反对命运之说,主张强力从事。
10、天志。
【译文】天是有意志的最高主宰,天的意志是兴利除害。
11、兼相爱,交相利。
【译文】既爱自己也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
12、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
【译文】假如天下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和爱自己一样,还能有不孝的人吗?
13、今重不为不义攻国。
【译文】现在(您)重于攻伐别国,这样的行为是不义的。
14、备者,国之重也。
【译文】防备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
15、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
【译文】什么都忍让,是不可以的,譬如说自己受到伤害的时候不能忍让。
16、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译文】不正直的言行自然不会得到别人的信认,没有恩德自然不会有回报,你送给我桃子,我回报你李子。
17、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译文】君子不用水为镜子来照自己,而用别人为镜子来照自己。
18、万事莫贵于义。
【译文】天下万事中,没有什么比道义更可贵的了。
19、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译文】好名声不能轻而易举地得到,荣誉不能以巧诈树立,君子的荣誉是靠身体力行地得到的。
韩非子寓言选
1、自相矛盾 2、酒酸与恶狗3、郑人买鞋 4、讳疾忌医 5、子罕不受玉 6、三人成虎
7、螳螂捕蝉 寓意:目光短浅的人在追求眼前利益的时候,往往忽视了后面隐藏着的危险。
8、守株待兔 寓意:收获从劳动中来。不要因为一次偶然的收获,就放弃了勤劳的美德。
9、和氏之壁 寓意:世界上最悲哀的事,莫过于把宝玉当作石头,把好人当成骗子。
10、击鼓戏民 寓意:在事关重大的事情上,千万玩不得儿戏。如果拿原则问题开玩笑,就会失信于民,招致大祸。
11、鲁人搬迁 寓意:要发挥自己的专长,必须找到合适的地方。如果找错了地方,专长就会变成短处。
12、心不在马 寓意:无论办什么事情,都要把精力集中在所要办的事情上。如果分散了精力,就不能成功。
13、曾子杀猪 寓意:父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任何时候都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14、三虱相讼 寓意:不要因为争夺眼前的小利,而忘掉了维护共同的根本利益。
15、画鬼最易 寓意:胡编乱造,胡写乱画,这里最简单的事;但要真正认识客观事物,并恰如其分地表现它,就不是一件容易事了。
16、宋人疑邻 寓意:以亲疏来判断是非是非常有害的。生活中的一些误解和恩怨,就是由此而来。
篇二:初一年级第一单元测试
初一下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测试
班级 姓名学号得分
一、文言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18题(30分)
伤 仲 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
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一、解释句中加点词(4分)
1、未尝识书具2、忽啼求之 .
3、从先人还家4、泯然众人矣 ..
二、翻译(4分)
5、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6、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三、内容理解(7分)
7、《伤仲永》选自 ,作者是北宋的 (人名)(2分)
8、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的原因是 ,题目中的“伤”的意思是 ,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3分)
9、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人的天资与后天成才的关系。
B.本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了后天的学习和教育是天才成长的必要条件。
C.本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了家庭环境的好坏,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才的关键。
D.本文针砭了当时不重视人才培养的社会弊病。
E.本文强调了知识、才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天才只有勤奋努力,才能大有作为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
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一、加点字解释(4分).
10、潭中鱼可百许头11、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
12、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13、不可久居.
二、翻译句子(4分)
14、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5、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三、内容理解(7分)
16、《小石潭记》选自《 》,作者是唐朝著名文学家 ,字子厚,是““唐宋八大家”之一。(2分) 17、对第二段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段话虽然没有一个字写到水,可是通过对鱼儿、日光和影子这些具体东西的描
绘,真正写出了水的清澈。
B、作者写鱼先描绘出生动的画面,再加上拟人化的手法,虽只写动态,但描绘精细,呈现出一幅幅特写镜头。
C、末句把自己的喜悦心情跟鱼儿结合起来写,情景交融,意趣盎然。
D、这段话只用了40个字,就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了潭水和游鱼的美景。
18、从全文来看,作者“记之而去”的原因是 (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10分)
击鼓戏民
①②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
③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而击之也。”民皆罢。
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注释]①警:警报,紧急的情报。 ②戍:守成。 ③戏:开玩笑,闹着玩。
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使人止之() (2)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 ..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
21、造成“击鼓而民不赴”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2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二、现代文阅读(6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23——28题(26分)
航天员都吃啥
1961年,苏联航天员加加林成为了第一个遨游太空的地球人。在此后的40多年里,
先后有400多名航天员飞向太空,甚至登上了月球。航天员每天的工作十分繁重、紧张,
体力和脑力消耗都很大。为了保证航天员在噪声、振动、辐射等影响下能集中注意力工作,
在长期远离人群时能情绪稳定,在失重脱钙等情况下能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力,航天食
品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20世纪60年代
吃饭、喝水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来说是一件最平常不过的事了,但在失重环境下的
太空生活中,航天员的饮食却显得十分复杂且特别奇妙。在早期苏联和美国的航天飞行中,
航天员采取“嘴对嘴”的进食方式,就是将经过特殊加工的液体或半固体的食品装在类似
牙膏管的容器内,进食时通过一根导管将食品直接挤入口内。在60年代初,苏联和美国
的航天员都是食用铝管包装的肉糜、果酱类膏糊状食物。到了1965年,航天员才可以选.
择多样化的食物,包括虾、鸡尾酒、土耳其布丁、奶油鸡汤等。
20世纪70年代
70年代航天食品的包装要求是:保证在失重情况下使用,重量轻体积小。一般有罐
装(铝罐或双金属罐)、盒装(复水食品盒)和袋装(复水饮料袋、蒸煮袋、铝塑复合袋等)。
由于载人航天器上食品冷藏设备和加热装置的飞速发展,航天食品的类型和品种已接近地
面膳食。美国航天飞机上的航天员可吃到新鲜的蔬菜、水果和加热后的鲜汤等食品。“阿
波罗”l0号以后的食品有了很大的改进,主要是改进了食品的包装和增加了食品的花样,..
食用方式也改为用勺子吃。
20世纪80年代
进入80年代后,航天员吃的几乎和地球上一样丰富。已经达到了使航天员“满意的
水平”。航天飞机中安装了更为先进的“太空厨房”,航天员在飞行中按照菜单进餐,菜
单上的食品保证一周内不重样。此外,每天还有点心和零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为航天
员设计了74种不同的食物和20种饮料,确保了太空食品的多样性。在失重环境中,由于
体液上涌,鼻腔充血,导致味觉神经钝化,唾液分泌发生变化。如何促进航天员的食欲就
成了研究人员热衷于讨论的问题。为了能让航天员在太空也吃上水果,航天食品的研究员
们特制了“冻干水果”,在水分脱掉的情况下,仍然保持水果的风味,种类包括菠萝、水
蜜桃、哈密瓜、草莓等等,四季水果都有。
21世纪
2006年,研究人员针对太空食品首次提出了环保和绿色概念。太空食品 可
以在太空中加工制作,一些绿色蔬菜也可以在太空船的“厨房”里进行培育生
长和加工。一些著名的酒店和厨师,可以将自己的拿手菜和招牌菜送到太空,航天员可以
在太空船上摆宴会。现在的航天食物和太空进食方式与地面上差不多,只不过由于失重,
航天员可以只用嘴去吃浮在空中的东西,双手去干别的。为了防止食物产生碎
屑,食物都略带粘性,可以粘在盘子中。目前,美、俄各国正在加紧研究食品的生物再生
技术。美国国家航天局艾姆斯研究中心为航天飞机研制了一种“色拉机”,它可为航天员
提供莴苣、黄瓜、胡萝卜等新鲜色拉蔬菜。
23、最后一段横线上应填的关联词语是 (2分)
A. 不但而且此外 B. 不仅甚至而且 C. 不仅此外而且
24、第一段的作用是 。(3分)
25、说说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作用:(4分)
(1)到了1965年,航天员才可以选择多样化的食物。 .
。
(2)主要是改进了食品的包装和增加了食品的花样。 ..
。
26、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文中划线句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作
是 。(6分)
27、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8分)
A.在上世纪60年代初,航天员食用食品总类较少,主要食用铝管包装的肉糜、果酱类膏糊状食物。
B.在上世纪70年代,航天食品的类型和品种已接近地面膳食。航天员甚至可吃到新鲜的蔬菜、水果和加热后的鲜汤等食品。
C.在上世纪80年代,航天员吃的几乎和地球上一样丰富,航天飞机中安装了更为先进的“太空厨房”,能为航天员提供种类多样的食品。
D.21世纪,研究人员已经克服了太空失重的情况,航天员进食非常方便,太空食品可以在太空中加工制作,所有的绿色蔬菜也可以在太空船的“厨房”里进行培育生长和加工。
(二)阅读下文,完成29——28题(34分)
女儿的“遗产”
⑴那一晚,女儿仅吃了小半碗饭,就放下筷子说:“妈,我有点不舒服,想躺一会,你吃完先走吧。碗筷等会我来收拾。”当时,我并没有太在意,等我收完夜市回来,看到碗筷和剩菜还在桌上摆着,才想到女儿可能出事了。
⑵我推开她的房门,看见她在床上躺着,满脸通红,我上去摸了摸她的额头,吓了一大跳,她的额头烫得像一团火,眼睛眯成了一道缝,似乎睁开都很吃力。
⑶我将女儿抱了起来,说:“孩子,你发烧了,我们得去看医生。”但她却从我的怀中挣脱下来,说:“不用了,可能是感冒了,睡上一觉明天就会好的,妈,你去把碗洗了吧。”她的声音虚弱,但还是强睁着眼,冲我笑了笑。我知道她是在敷衍我,因为一去医院就意味着花钱,她怕。
⑷“不行,得赶紧去医院!”我果断地说,然后来到屋里开始找钱,尽可能地找。当我把所有能找到的钱连同刚从夜市上挣来的散币堆在床上清点时,心里十分酸楚。
⑸“妈,真的不用去医院,我明天就会好的??”我扭头看见女儿已靠在我的房门上,她显然已看到了我刚才的窘态,她穿得很单薄。
⑹“快去穿上衣服,我们马上打的去!”我胡乱地将钱塞进口袋里,搀着女儿的手说。 ⑺“不,你蹬三轮车去,医院反正又不远。”女儿说着就挣脱了我的手,踉跄地走向锁在院子里的三轮车。当我蹬着小三轮在寂静的街上急驶时,身后传来她微弱的呻吟声,以前我还从来没有听见她这么哼哼过,我有点怕了。3年前,丈夫身患绝症离我而去,接下来我又下岗失业,于是只得蹬着三轮车出摊赶夜市。那一年女儿还不到13岁。也正是从那一天开始,我发现她忽然长大了,开始真正懂得了什么是生活。
⑻赶到医院挂上急诊,接下来是检查、肌注、物理降温,忙碌了一阵后,女儿终于躺在病床上,挂上了吊瓶,我松了一口气。值班医生告诉我,眼下正流行病毒性脑炎,女儿的症状有些像,要待明天上班后做脊液检查才能确诊,今晚先做退烧观察处理。
⑼我的心又提了起来。夜深了,病房里就剩下我和女儿,我感到了疲倦。女儿突然示意我靠近她,说:“妈,我感觉很难受,浑身都痛,和以往不一样。医生的话我听见了,我很有可能是脑炎,我怕是不行了??”
⑽“别瞎想,你肯定不是。”
⑾“妈,你听我说,”女儿突然严肃起来,“你记住了,我家里床头柜的下层,最里面靠右角那儿藏有一个布袋,里面装有一些钱??那是我攒下的一些钱,留给你??”
⑿猛地一阵酸楚直冲我的鼻腔,我的眼睛 了。我抓住了女儿的手,“孩子??”
⒀女儿怔住了,她异样地、静静地望着我??好一会儿,我感觉到她抓住我的那只手有了力度,她攥住了我的三根手指头,紧紧地攥住,两颗晶莹的泪珠,从她的眼角滚落而下。
⒁待女儿睡着时,东方已经透亮。我来到门外,我想透口气,突然就蹲在地上号啕大哭。打丈夫去世后,多少年没有哭过了,此刻才体会到了一个无助女人动情时的哭,会是那么可怜。
⒂第二天上午,女儿做了脑脊液检查,显示正常。接着又做了胸片检查,确诊得的是一般性肺炎。医生说不要紧,住院两三天就可以出院。当我把这个结果告诉女儿时,她一下子就搂紧了我的脖子,搂得很紧。我们都哭了。
⒃回去后,我偷偷打开了女儿的床头柜,那里果然有一个小布袋,里面是13元钱,全是角票。眼泪再一次从我的眼角滑下来。
⒄事情已经过去三年多了,现在,女儿已经成了一名军医大学的学生。高考时,她的分数可以进北大清华,但她的第一志愿却是这所同样令人垂慕的军医大。用她的话说是不用交钱还管吃管穿,能免去我的负担。这是她真实的“第一志愿”。
⒅这些年来,我始终珍藏着女儿那只布袋,那是她曾经郑重留给我的13元“遗产”。它记录了我们母女间那段相依为命、刻骨铭心的经历。
29、改正下列词语中错别字(2分)
刻骨铭心
30、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本文所叙述的故事。(25字以内)(6分)
31、本文画线的两处都是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请说说它们的作用。(6分)
(13)段 (15段
32、文章以“女儿的遗产”为题,有什么作用?(9分)
(1)
(2)
(3)
33、从文中女儿身上,我们能感受到的可贵精神品质: 、 (3分)
篇三:文言文六篇
1、智①子疑邻
宋②有富人,天雨(第四声)墙坏③。其子曰:“不筑④,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第三声)亦云⑤。暮⑥而果⑦大亡⑧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fǔ)。
注释:
雨:下雨暮:晚上
亡:失去云:说
而:表修饰,限定后面动作的时间 动+而+动
其:代词.宋:宋国 坏:毁坏
智:以...为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父: fǔ:老头 (甫:对男子美称)
fù:父亲或和父亲同辈的人
译文
宋国有一个富人,因天下大雨,他的墙坍塌下来。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补它,一定有盗贼进来偷东西。”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可富人却不听他们的话。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的聪明,却怀疑偷盗的是隔壁的老人。
寓意:
它告诫人们,如果不尊重事实,只用亲疏和感情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就会主观臆测,得出错误的结论, 说不定害了自己。 从邻居家的老人这方面,告诉我们给别人提意见,要尽量用能让别人欣然接受的方式。 同样的事但发生在不同人身上却不同对待,这是不正确的。做人做事要公平,实事求是。
2、鲁人搬迁
《韩非子·说林上》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稿,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截止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译文:
鲁国有个人擅长打草鞋,妻子很会纺白绸。他想搬到越国去。有人对他说:'你到那里必定会变穷的。'这个鲁国人问:'为什么呢?'劝他的人说:'打草鞋是为了给人穿的,但越国人不
喜欢穿鞋,习惯于打赤脚走路;织白绸子是用来做帽子的,但越国人不喜欢戴帽子,而喜欢披着长发。你想到用不着你们长处的国家去过日子,要使自己不穷,怎么办得到呢?' 寓意:
要发挥自己的专长,必须找到合适的地方。如果找错了地方,专长就会变成短处。
3.和氏之壁
《韩非子》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 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毙,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毙,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 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译文:
楚国人卡和在楚山中得到一块璞玉,拿来献给厉王。厉王叫治玉的匠人鉴定,匠人说:'这是块石头呀!'厉王认为卡和欺骗了自己,因而砍去了他的左脚。
等到厉王死去,武王登上王位,卡和又拿了那块璞玉来献给武王。武王叫治玉的匠人鉴定,匠人又说:'这是块石头呀!'武王也认为卡和欺骗了自己,因而砍去了他的右脚。
武王死了,文王登了王位。卡和便抱着那块璞玉到楚山脚下大哭,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直到流出血来。文王听说了,便差人去问他,说:'天下被砍去脚的人多得很,为什么独独你哭得这样伤心呢?'卡和说,我并不是为砍断了脚而悲痛啊!我悲痛的是把宝玉称作石头,把忠心耿耿的人叫做骗子,这是我所最伤心的呀!'文王便叫治玉的匠人整治那块璞玉,发现是一块真正的宝玉。于是把它命名为'和氏之璧'。
寓意:
世界上最悲哀的事,莫过于把宝玉当作石头,把好人当成骗子。
4、塞 翁 失 马
《淮南子.人间训》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译 文
靠近边塞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长推测吉凶掌握术数的人。一次,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们都为此来宽慰他。那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他。那老人又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种灾祸呢?”算卦人的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爱好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大腿。人们都前来慰问他。那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为一件福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健壮男子都拿起武器去作战。边塞附近的人,死亡的占了十分之九。这个人惟独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
5、陈太丘与友人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太丘长陈寔和朋友约好一同外出,约定中午出发,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来,陈寔不管他,自己走了,走了以后,那位朋友才到。当时陈寔儿子元方才七岁,正在门外玩耍。来客问元方:“令尊在家吗?”元方回答说:“家父等了您很久,见您不来,已经走了。”那位朋友便生起气来,说道:“真不是人呀!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扔下别人不管,自己走了!”元方说:“您是跟家父约定中午走的。到了中午还不来,这就是不守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人家的父亲,这是不讲礼貌。”那位朋友听了很惭愧,就下车来招呼他。元方掉头回家去,再也不回看一眼。
6、.击鼓戏民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译文:
楚厉王与百姓约定,如果遇到了敌情,就击鼓为号,召集大家前来守城。
一天,厉王喝醉了酒,胡里胡涂地拿起鼓槌猛敲。百姓们听到鼓声,都惊慌地跑了过来。楚厉王连忙派人制止,说:'我喝醉了酒,击鼓和身边的人闹着玩。这鼓打错了,请大家回去吧!'百姓们一听都回去了。过了几个月,敌人真的来入侵了,厉王赶紧击鼓发出警报。但百姓以为厉王又是在跟大家闹着玩儿,因而没有一个前来守城。厉王只好更改了原来的命令,重新申明了报警的信号,老百姓这才相信。
寓意:
在事关重大的事情上,千万玩不得儿戏。如果拿原则问题开玩笑,就会失信于民,招致大祸。
《击鼓戏民》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4233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