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免费论文 > 党在我心中优秀征文 正文 本文移动端:党在我心中优秀征文

党在我心中优秀征文

2017-04-27 07:13:57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党在我心中优秀征文

  车子循山而下,太阳离我们越来越远,气温逐渐变得干燥,窗外是单调且略显荒芜的景象。此程的目的地是元江撮科,位于元江河谷,气候燥热,极其偏僻。一路颠簸,让人昏昏欲睡,但车内的氛围却随着海拔的降低逐渐升温,这是一场追忆的旅行,山河间贮存了外公的十年光阴。因为来到熟悉的地方,在青山绵延之中,岁月回溯,触景生情,外公的话匣子瞬间开启,讲起了曾经在元江的岁月年华。

  50年前,外公因为文革来到元江,住在红光农场,日夜劳作,最终在此立足成家。后来被调到八区工作,那是个被群山隔绝的地方,外公坦然接受,埋藏起对妻儿的牵挂,一个人,背着行李说走就走。这一走,便是重山层峦无觅处,只留羁绊与思念。八区环境恶劣路途遥远,能回家的次数不多,每次都要翻山越岭艰难跋涉。

  外公当时正值壮年,路途艰难不在话下,只是生活环境和思家之绪让人苦不堪言。我试图揣测那种未曾体验过的艰苦,外公这时开始给我讲那些往事:“以前我在八区工作,好歹每个月都有一定的米和肉,日子虽然艰难却有保障。而当地的老百姓,才是真的艰难度日。许多人来了待不了多久又离开,来来去去多少人,我却在了十多年。有人问我这种日子怎么过,我说当地老百姓连填饱肚子都困难却祖祖辈辈生活在那里,我每个月还有粮食。他们能在,我怎么就不能在!”

  “他们能在,我怎么就不能在!”外公的话虽已是岁月鹜过后的云淡风轻,却字字铿锵有力,刻骨铭心。十几年的光阴转瞬即逝,当年的八区,当年的外公,清贫如此,高风如此。君子不怨天尤人,摆平心态长此以往,无欲则刚。他把自己全身心融入工作中,与最底层人民一同苦尽甘来。这是作为一位党员和老一辈知识分子最珍贵的奉献精神与平和心,而元江八区,也正是有无数个外公这样的人,才能一步一步向前发展。

  窗外树木渐密,车子不时从一棵木棉花下呼啸而过。风景在向后奔跑,外公的话也似乎让时光后退,带我们领略他走过的那些艰难却也光荣的日子。

  他继续说,“以前在元江八区时,当地人生活极为困苦。春天,会有男人带上干粮,翻山前来寻野菜。男人们往返要两三天,而一个人仅靠双手能采多少菜,待到回家,又能剩余多少啊。”字里行间满是怜悯。而后又重复道自己当时的生活至少还有保障,每个月有米和肉,他们却什么都没有。能为八区人民做点事,他心甘情愿。哪怕他是因受到迫害才被迫从富饶之都来此地,但前因后果早已被他抛诸于脑后,心系人民是一个党员的初心和坚守,将汗水倾洒在元江八区的土地上,他无悔于此。

  毕竟,那是他工作了近十年的地方,那里有与他并肩生活近十年的人们。外公除了怜悯还有对于生活的感叹。人啊,为了生存而世代对自己贫瘠的土地不离不弃,这里有他们的根,这里是他们的家。生活不易,却也神圣。

  外公仍在回忆,侃侃而谈。我静静地听着,他的话语温和而蕴含时代感,厚重又不乏豁达与乐观。他诉说百姓的艰苦,诉说和家庭重逢的喜悦,唯独把自己的困苦掩藏,波澜不惊,似乎困难从未发生过。

  海拔越来越低,气温升高,车内气氛因厚重的故事更加热烈而浓稠。我无心留恋风景,而是在想外公的一生。毕业于高等学府,从四川来到云南,迫于政治在元江劳碌,举家至玉溪师院,直至儿孙满堂。其中种种坎坷不言而喻,他却始终乐观面对,勤于思考,到老也不愿虚度年华,著书学习,坦然面对生活。

  “他们能过的日子,我怎么就不能过!”外公的话如热烈的阳光一样久久萦绕。如今的元江八区,道路通达,产业优化,在红色精神的引领下早已没有了当年贫瘠的样子。曾经多艰难都已过去,但外公的那些岁月、那些记忆却永远留存在这片土地上,和曾经的人民、同事一起,历久弥新。

  时值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回望当年,老一辈人民用双手一砖一瓦创造出的事业,成为了今日美好生活最为坚实的基础。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现在拥有的日子里偶尔忆苦,更能思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党在我心中优秀征文》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3967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党在我心中优秀征文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