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浅谈和谐社会 正文 本文移动端:浅谈和谐社会

浅谈和谐社会

2017-04-27 07:09:00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浅谈中国梦与和谐社会建设

浅谈中国梦与和谐社会建设

****在中共十八大提出实现中国梦的构想,并认为中国梦是人民的梦,每个人都能享有人生中出彩的机会。我认为:中国梦与实现小康生活、建设和谐社会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同时,我认为:建设和谐社会不应该是个虚幻的概念。尤其是当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到一定程度我国社会各阶层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民主权利博弈加剧,社会矛盾突出,既得利益集团有可能阻碍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的时候建设和谐社会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即将进入改革的深水区。过去,我国的改革被人们形容为摸着石头过河。在过去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没有现存的改革开放经验的情况下大胆试错摸索前进是非常必要的。但现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三十多年的情况下,还像过去那样漫无目的地试错,来回翻烧饼就会瞎折腾。我认为:我国目前进行的一系列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紧紧抓住两条主线:一条是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一条是必须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也就是说我们的改革应该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正能量。离了这两条主线就会来回折腾,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发展滞后,社会矛盾不断加剧。比如: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本来面目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实现政企分开,减少人浮于事及庞大的公务员群体所带来的严重的财政负担。但实际情况是: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博弈,使得条条框框更多、行政审批更繁杂,各部门都不想轻易放弃手中权力吃一块唐僧肉。另一方面,吃公共财政饭的人员也更多,政企更加难以分开。又比如:我国推行的一系列涉及医疗、教育、住房等公共服务方面的改革,一系列涉及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改革,一系列涉及公民权利维护与政府行政执法实施方面的改革。由于偏离了这两条主线从而导致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某些地方政府滥用公权与民争利,三公消费节节攀升,公民权利屡被践踏,民怨不断,社会群发性突发事件屡有发生。

我们讲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是因为如果我们偏离了这条主线也会导致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比如:过去,我国在农村推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核心的经济改革,在极大地推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从而推动我国我国经济持续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农村的发展却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留守儿童,农村空巢老人,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土地荒芜,农村水利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等等方面的问题都日益严重。然而,同时在坚持以集体经济共同发展的华西村却并没有出现这些问题。相反在农田联片集约化经营,新农村建设,农民共同致富等方面有得天独厚

的优势。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否则,就会走弯路。

建设和谐社会是我国历代受传统儒教文化影响的政治家所追求的治国理念之一,我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治国理念是我党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和谐社会简单地理解就是:人人有口饭吃,人人都有平等说话的权利。而更深一层的内涵就是:各阶层社会矛盾相对平和,社会各成员之间平等互助、利益共享,经济与社会均衡发展,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干群关系融洽等等。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三十多年的改革也产生了一系列发展中的问题。比如: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各行业之间、各部门之间、各企业内部职工之间利益博弈加剧,某些行业、某些部门由于受某些特殊的改革措施的扶植不断扩大利益博弈的优势而形成垄断行业,某些企业高管在企业管理、企业改制等改革措施中独断专行、罔顾职工的民主权利,通过压低职工的收入分配、以谋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最大化。许多当初貌似合理的改革措施而推出的红头文件,由于过分强调经济效率而忽视社会公平,成了某些行业、某些部门、某些企业高管固化其利益的护身符,相反,某些改革措施也成了某些企业职工、某些特定公民群体利益受损、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弹簧。由于无法体现机会平等,权力平等和利益共享,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冲突。

所有这些发展中的问题,我们都必须加以重视,并必须要有拨乱反正的勇气。过去,我们摸着石头过河,难免会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出现偏差。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认识事物发展规律,并通过否定之否定提升这种认识过程,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原理。过去,安徽夙阳小岗村十八户农民坚决要求分田到户又坚决要求实现农田集约经营就反映了这种认识论的发展规律。同时,我认为:所有在改革和发展中一系列认识方面的问题都应该像这十八户农民一样有拨乱反正的勇气。

但是,这种否定不是为了否定而否定,而是在充分认识事物发展规律基础上的否定。否则,改革就会成了来回翻烧饼,今天东一鎯头,明天西一鎯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作为国家层面的改革目标,必须要有顶层设计。在这种顶层设计中只有紧紧抓住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以及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这两条主线,只有这样打破各种利益篱笆,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否则,我们的改革将会受到利益集团的阻碍而停滞不前。

不可否认任何改革方案,都将涉及到利益受益群体和利益受损群体。在改革中抓住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这条主线,通过拨乱反正调整好各种利益群体的利益和权利格局。使这些改革方案真正体现机会平等,权力平等和利益共享;使这些改革方案真正惠及最广大的社会群体的利益,而不是只惠及某些小集团以及某些个人的利益。同时,也使那些少数在改革中由于体操和和制度的门槛而使其利益

严重受损的群体能得到公平的对待和合理补偿。在改革中调整好各种利益群体的利益和权利格局是需要我们有拨乱反正的勇气的。要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可采用“分”、“消” “散”、“泻”、“补”等五种方法进行调整。所谓“分”就是调整收入分配的改革和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及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使全体公民都能共同享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在国家治理和政策法规制定上要打破唯“精英论”使社会各阶层都能充分行使其民主权利和政治权力,使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底层民众在涉及其自身利益的问题上有平等发言的机会。所谓“消”,首先就是消除贫困,消除两极分化。其次是,消除某些公务员群体中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工作中专横跋扈,严重脱离群众,甚至贪污腐化、以权谋私等习气。再次是,消除那些不能体现机会平等、权利平等和成果共享的政策和体制篱笆。比如:在许多事业单位和国企中普遍存在着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现象。某些单位和部门的人事制度改革使某些人成为利益受益者,某些人长期成为利益受害者。如:几十年的农村“代课老师”工资极低且无社会保障、企业中几十年的“临时工” 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数千万城市农民工每天在全国各个城市辛勤工作,并向城市交纳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却无法享受城市的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及子女就读。许多城市农民工劳动工作环境极差,却不能享受国家的劳动保护和带薪休假的权力。又比如: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上强调工人不得转干,逢进必考。干得好不如考得好,考得好不如生得好。在强调干部年轻化时,有些单位又大搞造官运动。某些人一年数升,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官员晋升的人事考核制度,全凭长官意志决定决定。在这和氛围影响下,某些人官员一门心思搞形象工程,钻研晋升之道,工作中官僚主义严重,工作方法严重脱离群众。由于有些人实现其人生个人如此容易,有些人实现其人生个人如此艰辛,导致整个社会充满着既尊官尊富又仇官仇富的矛盾心态。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不能只强调某些个人、某些群体的利益,我们应该消除那些有失公正的政策和体制篱笆,还公平正义于社会。所谓“散”就是要使富裕群体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将富人的部分个人财富通过征收高额个人所得税和遗产继承税反哺于社会,并积极引导富人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树立正确的个人财富观,这是许多西方国家通行做法。中国传统观念讲究子承父业,荫及子孙,要使中国富人能像许多西方国家的富人一样反哺于社会既需要相应法律、法规制约,还必须通过一些舆论导向使富人们树立正确的个人财富观。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社会保障机制并未完全建立起来的国家显得尤为重要。所谓“泻”,就是要泻掉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邪火”、泻掉那些受到不公正对待的人士心中的怒火。一套制度完善的公民民主权力保障制度,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是十分重要。过去,许多上访人士“被精神病”暴露出我们某些领导干部群众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我党提倡执政为民的治国理念,群众工作做不好如何能够体现这种治国理念,群众工作做不好只会引发更大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给共产党脸上摸黑。所以,应该将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干部工作能力考核的指标之一,各级领导干部应该重新学习从群众来到群众去”领导方法,充分依靠群众,充分发动群众解决我

们在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化解矛盾和冲突,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提出一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改革方案。各级政府应该由主要负责领导同志轮流开展接待群众的活动,集思广益、广纳群言,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对接待那些上访人士,应由纪检和人大代表全程参与,并限期约谈当事责任双方(包括当事责任领导),相关当事双方不得推诿缺席,使相关当事双方有平等的讲道理、摆事实的机会。这样一方面可及时化解双方矛盾和冲突,一方面能及时了解下属的作风和工作方式,发现某些领导干部有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的行为能及时查处。同时,通过当面约谈可以保护某些作风正派的领导干部免受污陷。所谓“补”就是完善我们一些制度缺失。首先要完善干部管理制度的缺失,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某些领导干部以权谋私,权大于法,无法无天,就是因为他们手中有不受制约的权力。其次是要完善保护公民民主权利,特别是职工民主权利的制度。保护公民的民主权利,特别是职工的民主权利是能否建设好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之一,那些带血GDP也许能成为某些官员往上爬的所谓政绩,但无法给职工带来幸福和快乐。看看那些因无法忍受严酷管理制度和超长时间加班而跳楼职工,我们不禁要问某些人:难道GDP真的比人的生命还重要吗?答案显然是否定。失去了和谐社会这个根基,经济再怎么发展也不会使国人有幸福感,更谈不上有所谓“中国梦”,只有仇官仇富的社会生态屡屡萌生。

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特别是涉及到各社会阶层利益调整的改革措施不可能一措而蹴,受各种利益受益群体的制约必定困难重重。但如果我们在改革中能始终坚持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这一主线,就能在困难中负重前行,在改革中实现全体中国人民心中的“中国梦”。否则,如果偏离了这一主线,任何改革都难获得人民长久的支持而功亏一

篑。 湖南农业大学 廖兴华

篇二:和谐社会与心理学

和谐社会与心理学

摘 要: 和谐社会即构成社会的各个团体及个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 可以表现为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水平、个人行为方式以及个性特点等方面) , 但彼此之间又能够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包括保持自我和谐、人际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从心理学出发, 这三方面的工作除了物质、制度和政策层面的努力以外, 更重要的是确保这些努力能够被个体准确感知和把握。心理学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领域包括对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研究、对个人成长与成功的研究以及对团体动力学的研究。解决和处理好我国心理学研究中目前存在的问题, 对于顺利完成党XX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使命具有很好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和谐 心理学 自我和谐 人际和谐 和谐社会

一、和谐、心理和谐、和谐社会

关于和谐社会的特点已经有了许多的描述, 但和谐本身的含义是什么, 和谐社会的特征是什么, 以及从心理学角度如何看待和有效构建和谐社会, 仍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从字面上看,“和”与“谐”虽然是两个不同的中文字, 但它们的含义却有很大的相似点。把“和”与“谐”连在一起, 即“和谐”是指各组成部分协调地相互联系在一起, 即存在差别的各个成分可以相互协调地联系在一起。西周时期, 周太史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点, 主张在“不同”的多样化和谐中求稳定求发展, 断言单一性的“同”无助于事物的发展, 只有多样化和谐才是事物生生不息、蓬勃发展的源泉。具体来说, 和谐本身有两层含义, 一是组成一个整体的各个成分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 二是这些存在差别的各个成分之间又可以非常协调地整合在一起。实际上, 无论是心理和谐, 还是社会和谐, 最终都落实到个体能否接受存在差距这样的事实。心理和谐主要指个体能够接受自己在各个方面的实际表现与自己的期望之间的差距, 而社会和谐则还包括接受自己与他人之间存在的差距。因此,心理和谐即个体对自己各个方面表现与自己的期望之间的和谐。具体而言, 个体对自己各个方面表现的满意程度是不同的, 但均可以保持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畴之内。心理和谐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

同样, “和谐社会”的典型特征就是, 构成社会的各个团体及个人, 他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 可以表现为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的水平、个人行为方式以及个性特点等方面) , 但彼此之间又能够和谐相处。从心理学角度来看, 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 就是在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同时, 致力于:(1)通过政策、法律、市场等形式和机制确保社会各个阶层、团体、个人之间的差别, 特别是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福利待遇等方面的差别, 一方面符合公平、公正和正义的原则, 但同时又能够保持在一个能够被最广大的群体所接受的水平上,避免过分的两极分化;(2)社会能够保障每一个社会成员均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 不断提高或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3)通过对个人信仰、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的引导和教育, 培养个体的进取心和挫折承受能力, 从而提高增进自我和谐、人际和谐及与自然和谐相处力。 换言之,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社会与个人的共同努力。社会提供个体达到自我和谐、人际和谐及与自然和谐的物质和政策环境, 但这些方面的努力需要社会成员能够感知并调整其认识和社会行为。心理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努力应着眼于三个重要而又相互联系的方面, 即: ( 1) 澄清影响自我和谐、人际和谐及与环境和谐的影响因素, 并提出政策、规则、制度建设方面的建议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个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 2) 为政府制定政策

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明确的建议, 以确保政府和社会的努力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个人、团体的需要, 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 3) 廓清各种人际差异( 社会地位、收入、受教育水平等) 、团体差异( 资源占有、收入差距等) 对个人的影响, 总结人们对各种差异的耐受程度和影响因素。[1]

二、和谐社会的三个层次

就个体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而言, 每个人都生活在三个不同的空间里面,如下图所示。首先人生活在自然空间里面, 包括不同的物种和不同的物理环境。很多学科, 包括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对和谐社会的探讨都包含了同样的内容, 即人或者社会各个阶层同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万物存在差别, 但也需要与它们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和谐既涉及个人的生活方式, 也涉及社会的生产方式, 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前者更多受到个人因素( 如环保意识、个人需求) 的影响, 而后者则更多受到社会政策、法律、制度( 例如对企业生产方式、产品质量、环境影响的强制性约束) 的影响。

人除了要跟自然打交道以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跟他人打交道。把自我看作独立的个体,他一定跟其他人发生关系,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达到人际和谐? 从和谐的概念来讲, 人际和谐包含以下三种不同的含义: 首先, 个体与有着不同关系的他人( 如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等) 保持恰当的亲密程度及接受、合作的程度, 并且在各种不同的角色要求之间能够灵活协调。其次, 人际交往的双方在社会地位、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差距和差别能够被彼此所接受; 第三,人际交往双方可以接受彼此在社会地位、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变化。最后, 和谐社会最基本的单元就是个人自己内心的和谐。如果达到了和谐社会的状态, 但每个人的内心却充满冲突与不满, 那是不可想象的。而如果某个地方每一个人都很高兴、很和谐, 那么这个地方构筑和谐社会就有了重要的基础。内心的和谐指的是内心的需要、要求和目标已经实现, 或感觉到能够或即将实现, 对自己目前的状况是满意的, 能够接受目前的状况与自己的目标之间的差距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个人的内心和谐既是心理健康的标志, 也是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三、自我和谐的含义与影响因素

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就是自我和谐。影响自我和谐的个人因素很多, 包括精神追求、需要层次、思维方式、个性特点和行为方式等等。首先一个人要达到自我和谐, 要身体健康, 其次还要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现在有些地方的社会治安不好, 想在这些地方建立

和谐社会何其难也,因为人们基本的安全需要都没有得到满足。还有些地方人们的基本的温饱问题、住宿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最最基本的前提就是人们能够满足自己生理与安全的需要。

从社会方面来讲, 要想达到自我和谐, 有很多最基本的因素。社会要为个人提供基本的保障, 尊重个人价值选择, 各个阶层间相互开放, 平等进入。也就是说, 比较高的社会地位应该对所有的人都是开放的, 每个人应该有平等的进入的机会。社会公正及资源配置的原则应该有法制约束。这些都是从外部对自我和谐有影响的因素。另外还包括尊重个人价值选择。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观点, 就是人们之所以会出现心理障碍, 之所以会出现个人不和谐, 是因为他感觉到内心的需要没有办法得到实现, 或这些需要即使得到了实现, 也得不到社会的赞许。因此对每个人的选择的尊重程度越低, 要达到自我和谐的可能性也就越小。对每个人所做的个人选择, 只要不违法、不害人, 都尊重、接受。

四、人际和谐及人与自然和谐的含义与影响因素

和谐社会的第二个特点就是人际和谐。人际和谐的特点包括人与人之间能够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能够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 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能够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 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人际和谐或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 不仅能接受自我, 也能接受他人,悦纳他人, 能认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同时他也能为他人所理解, 为他人和集体所接受, 能与他人相互沟通和交往, 人际关系协调和谐; 能与所生活的集体融为一体, 既能在与挚友同聚之时共享欢乐, 也能在独处沉思之时而无孤独之感;在与人相处时, 积极的态度( 如同情、友善、信任、尊敬等)总是多于消极的态度( 如猜疑、嫉妒、畏惧、敌视等) 。因而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充足的安全感。

而对于与自然和谐, 从个人层面讲是个人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 从社会层面来讲, 主要是从政策、法规上进行保障。[2]

五、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学贡献

心理学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即揭示影响个人自我和谐、人际和谐及心理健康的因素,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同时, 直接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和人力资源方面的贡献。其中人力资源实际上就是帮助每一个人最大限度地获得事业上的成功、人际交往上的成功以及如何保持自我的和谐。同时,心理学还可以为各种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指导。心理学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至少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作出贡献。首先是对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个人的健康和幸福既包括个人的适应, 也包括对各种差距的接受与容忍, 因此是和谐社会的标志性特征。心理学研究应该揭示心理健康和幸福的内涵、影响因素、促进健康和幸福的方法与途径, 等等。[3]

心理学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二个领域涉及个人的成长与成功, 即不同的个体, 依据其个人素质( 包括能力结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 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职业( 学习什么专业) 最容易获得成功, 以及不同年龄、职业的个体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等。重视和尊重个体差异, 这是构建和谐社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不能说, 和谐社会中就不能有个性, 实际上我们讲的以人为本, 这个“人”就是有差异的人。以人为本的完整、准确的描述, 应该是“以各不相同的人为本”。即不是以某个人为本, 以某个特定的人为本, 而是以各个不同的人为本。[4]

心理学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三个领域涉及团体动力学, 即不同社会团体( 阶层) 的内部如何有效交流与沟通以及不同团体( 阶层) 之间如何有效交流和沟通的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构建和谐社会应该处理好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关系。以人为本实际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学基础, 自我和谐是个人心理健康的标志, 也会影响到与他人以及与自然间的关系, 即和谐社会的三种和谐——个人和谐、人际和谐、与自然和谐的基础, 其中最重要的是自我和谐及人际和谐。而且, 所有的社会进步和政府的努力都需要通过人的感知来

起作用, 都要通过受益者真切的感受而起到作用。[5]

参考文献:

[1] 金应中.构建和谐世界:持久和平 共同繁荣[N].解放日报

[2] 蔡守秋.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法学理论[J].新华文摘

[3] 王春福.构建和谐社会与完善利益表达机制[J].中共XX党校学报

[4] 叶汝贤.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N].光明日报

[5] 林崇德, 俞国良.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过程与道路[J].心理科学

篇三:中国孝道与和谐社会

中华孝道与和谐社会

孝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它起源于公元前十六世纪的商朝,兴盛于三千年前的西周,自春秋末年的孔子、曾子对其做过系统地理论上的阐述后,遂成为中国儒家伦理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发生过重大的影响,时至今日,对于建立和谐社会仍有其现代价值。

一、 孝敬父母天经地义

传为孔子指导,曾子作的《孝经》中记孔子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就是说孝道在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中,天经地义,人人应该也必须奉行。古人认为这一伦理观念绝对正确,毋庸置疑。

孔子、曾子为什么把这一思想推崇这么高呢?可从下面三点说起。

1、从社会伦理回报的角度来看

千万年来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劳动创造了世界和人的本身,思维使人类越来越聪明,合群劳动使人们在战胜自然中不断取得胜利。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一代生一代,一代教一代,一代传一代,人类才不断战胜自然,发展、前进。后人对前人的尊重,是对社会文化成果的尊重,是对自己生存条件不断改善、提高这一事实的尊重。前人开路后人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社会上的一切文化成果都是前人创造遗留下来的,没有前人一代代的努力,社会就会停滞不前,今人还处于蒙昧状态。仅只笼统地说对待那些披荆斩棘为后人铺路的前人来说,后人就应对其尊敬、爱护与奉养。这些前人如果正是自己的父母,他们更直接地为自身的生存发展铺好道路,那不更应该尊敬、爱戴与奉养吗?

2、从家庭伦理的亲情来看

父母生儿育女,绝对不等同于一般生物的繁殖后代,其最大的特点是亲情和爱。人与动物最大的不同是有思维。思维使人有了灵性,此灵性即指人的性、情。情产生爱。天下的爱有多种:大到对国家、民族的爱,小到对异性的爱。还有对亲朋的友爱,对世人的关爱,对事业的钟爱等。但是在一切爱中,最重要的是父母对子女的亲子之爱。子女出生后,父母在对子女抚养、教育到长大成人过程中,父母无不付出无怨无悔的劳动,最大的代价。对子女灌输以深厚、持久的爱。“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子女,父母可以忍受各种艰苦,爱护子女胜过爱护自己,

保护子女胜过保护自己。子女在父母的爱河中成长,父母对子女的爱表现在各个方面,自然应该换取子女对父母的爱。从思想、情感上的爱,到行动上的爱,表现为子女对父母的尊敬、爱戴与奉养。这便是子女对父母的孝。

3、从生态伦理发展观上来看

地环上自从有了生物之后,由低级向高级,由植物到动物。发展中分门别类,各自独立生存。以动物来说,他们生育后代以后,又不停地设法教育后代生存的手段。如鸟学飞,兽学走。小鸟逐渐变作成鸟,小兽变作成兽。他们的后代,有的成长后,也回过头来对自己的前辈奉养。如乌鸦反哺等。这是动物的本能。但此本能却是维系他们生存、发展的一种手段。这正好体现出社会上的生态伦理观。尽管这些动物不像人一样在社会上生活,但这些行为却体现出他们自身发展的规律,子女孝敬父母,自然也符合生物界生存和发展的规律。难怪有人说一个人如果不孝敬父母,他还达不到一般动物的水平。

二、孝道促进社会和谐

家庭是社会上最基本的单位,孝道是人际之间伦理关系最起码、最重要的规范。人际关系协调就能使社会和谐,因此孝道在社会和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1、孝源于自身和谐

“和”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不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上,相互和谐,便可稳定、安乐、发展向前。曾子总结孔子的主要思想是“忠恕”,就是和谐的具体体现。忠是尽力做好自己工作,恕是搞好周围的人际关系。把各种事情做好了,把各种关系处好了,社会便可安宁,生产就能发展。一个人要使社会稳定,首先自己要稳定,曾子所说的自身稳定,正是建筑在孝的基础上。自身稳定有两个方面,一是身体上,一是思想上。其一身体上,曾子认为“身体肤发,受之父母”,因而“不敢毁伤”,“身者,亲之遗体也。行亲之遗体,也不敬乎?”“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可谓全矣”。父母完整地生下儿女,儿子要把自己的身体,不受伤害地完整地归还父母,正是孝。其二,思想上,“孝子恶言死焉,流言止焉,美言兴焉。”孝子要远离坏话,不说没根据的话,多说有益的话。在社会生活中为坚持自己的正确意思,可以激烈争辩,顾不得什么方式等等。但从总的看来,曾子希望一个孝子在保全身体、搞好人际关系上的主张,对

于社会安定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2、孝亲可使家庭和睦

中国有句古语“家和万事兴”。“家和”主要表现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父母从来对子女慈爱,这是天性,兄弟之“悌”建立在孝的基础上,因此“家和”的主要内容、主导方面是子女对父母的孝。曾子在说到孝的三层含义中,最起码的是瞻养父母。高一层是不要以自己的行为给父母造成精神上的伤害,最高要求是继承父母的遗志,做出大的事业使父母受到世人的尊敬。孟子说不孝的表现有五种:第一,因为懒惰不劳动,不能养活父母。第二,经常赌博、酗酒,不养活父母。第三,贪财好利,听信妻子的谗言,不孝敬父母。第四,整日迷恋歌舞声色,不孝敬父母。第五,经常与别人打架斗殴,惹祸招灾。使父母受到危险和威胁。上述正面与反面对孝的论述,都在于使家庭稳定、和谐。不论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一个人孝亲的各种内容都体现家庭和谐。做子女的孝敬父母,自然会尊敬兄长、爱护幼弟,做到兄友弟恭。例如晋时的王祥,继母对他不好,仍然孝敬不违。继母生病要吃鲜鱼,时值三九严寒,王祥破冰求鱼,给继母食用。王祥的种种行为,教育了幼弟王览。王览对兄长尊敬、呵护,其故事也传为历史佳话。

3、孝亲可使社会和谐

《孝经》开头便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把孝当作一切道德的根本,说人们的教化从这里开始产生。孔子说,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孝和悌的话,这种人不会做出犯上的事,更不会在社会上作乱。就是说做到孝悌的人,能促使社会和谐,决不会成为社会上的不安定因素。接着又说,一个君子应努力做到为人最根本的事,为了这种根本,各种良好的道德因素就会生出来。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是仁,而孝正是仁的根本。正确的顺德、合理,就是从敬爱自己的父母开始。这又体现出孝为社会和谐的基础。人们常说一个家庭是整个国家、社会中最小的细胞,许多细胞组成人体,许多家庭组成国家。家中和谐了,社会便和谐了。所以“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事亲孝”、“事兄悌”,扩大到社会上,就可以忠、顺。在社会上、国家中,人人做到忠、顺,社会就稳定了、和谐了。《孝经》中说天子“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反之,君子成人之美,处理民间的事情十分慎重,能使社会和谐。

如前述孟子所说五种“不孝”表现为懒惰、赌博、酗酒、贪财、信谗言、迷恋声色、打架斗殴,都是一些不安定因素。孝亲的人不会那样,这又从另一方面证明孝能促进社会和谐。

孔子、曾子多次阐明通过孝可使社会和谐、稳定的道理。曾子引孔子的话说古代的“五刑”有三千种,“罪莫大于不孝”。最大是三种罪恶,一是不尊重君主,一是诽谤圣人,一是不孝敬父母,这三件事都是“大乱之道”。在过去,每逢年节、室内正中牌位上写着“天地君亲师”。这五项最受人间尊敬者,君”之下就是“亲”。尊敬他们,说明尊敬权威、尊敬他们,为了祈求社会和谐。孝不但促进社会和谐,曾子也曾在爱护自然方面作过比较。他说,树木应按时伐,禽兽应按时杀。如果滥伐树木,乱杀禽兽,肆意对自然界进以摧残,反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应该和不孝一样的罪过。

4、孝亲可使“民德归厚”

《论语》中记曾子说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是说在孝敬父母上,对他们临终时,更要好好地孝敬。先人死后,应追忆、追念、祭祀。孟懿子向孔子问什么叫孝,孔子回答“无违”后,接着解释“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父母在时,按照一般人之常情,予以事奉,父母死后,依礼安葬,日后对父母按时祭祀。人们认为祭祀似乎是一种迷信举动,其实不然,祭祀是怀念先人的一种仪式,是怀念先人的事功,追忆先人的道德的举动。怀念先人正是要向先人学习,要继承先人的遗志,形成一种文化代代相传,道德代代相传的风气。时人学习先人的好道德、好作风,不就是“民德归厚”了吗?

孔子说“上敬老则下益孝,上尊齿则下益悌”。可知孝是双向的,这也正与孝可提高人们的道德相应。自古以来,孝敬父母的人,其儿孙对其必然孝敬,不孝敬父母的人,其儿孙也对其不孝。因为孝是一种世间伦理道德中最起码的品德,孝敬父母的人,自身做出榜样自然教育、影响了下一代,把这一好的道德品质传下去,将人民的素质有效地提高。

三、孝道的现代意义

中国古代的孝道,是奴隶制度及封建制度一切道德的根本。它体现子女对父母的爱,也明显地表现出宗法等级制的亲疏原则,是中国古代宗法制的基础。但它在中国历史上曾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时至今日,仍有其时代价值。具体表

现为:

1、孝亲体现人类“永恒的范畴”

俄国的列宁1884年在一篇文章中提出一个人的思想中有“阶级(历史的)的范畴”和“永恒的范畴”两方面的内容。例如生儿育女是“永恒的范畴”,但生下儿女后,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内容,什么方式教育儿女,却是属于历史的(阶级的)范畴。这种“永恒的范畴”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直到人类不存在才不存在,它不受历史阶段及阶级的制约。即父母对子女的亲情是永恒的。在子女来说,不但对父母孝的感情与生俱来,而且是父母死后也还存在。

子女对父母的孝,决不是一般的尽义务,儿女不应把父母当成包袱,而应当成财富,这可从几方面来说:其一,人类为了生存与延续,就要生儿育女。父母对子女的生育、抚养,一是付出精神代价,付出无私的爱心,一是付出经济代价,令其饱暖,才能成长、成才。随着岁月的流逝,父母老了,儿女理应对年迈的父母赡养、照顾,此乃事之常理。其二,父母抚育子女,不是只让儿女吃饱穿暖,就算了事,主要以一番爱心对子女的灵魂进行塑造。用各种方式教育、陶冶子女。要求与鼓励,批评与鞭策,都是父母对子女疼爱的方式。同样,子女对父母,也应从思想和态度上尊敬、尊重,此亦人之常情。其三,父母、长辈具备很多知识、技能,们饱经沧桑,积累了许多经验与教训。到了晚年,很愿意把自己的知识财富、经验体会传授给子女及晚辈,子女及晚辈应认真向他们学习。而这正是建立在父母、长辈生活可靠,受到尊重的基础上。其四,父母都是社会中的一员,他们都有一定的生活目的和理想追求。他们为此奋斗一生,也以此教育子女,希望子女继承他们的事业,不一定指具体行业,而是指理想、抱负。尽管他们的政治思想属“历史的范畴”,但在继承志愿这一点上却有共通性。其五,社会在发展、父母希望子女也象自己一样,甚至超过自己,有一番造诣或干出一番事业来,这不仅对社会有利,对父母也增添光彩。“人往高处走”是通常的规律做子女的应在父母前进的基础上更加奋力前进,更上一层楼。而不是坐吃山空,每况愈下。这不仅是父母的要求,也是社会的要求。

上述赡养、尊重、学习、继承、发扬几个方面,都体现出子女应该孝敬父母的道理也是一种“永恒的范畴”。

2、孝亲体现人道主义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浅谈和谐社会》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3939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浅谈和谐社会
相关文章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