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夺去一半留一半 正文

夺去一半留一半

2017-04-21 06:49:48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谜语

谜语(三)

(一)借字法

即借用其他字交待谜底。这是字谜中采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类: 1、合成法:由两个以上的字合成谜底。

如:“一字十八口,一字口十八,十八中有口,口中有十八”。谜底为四个字,每字都由“十”、“八”、“口”三字合成,第一句合成为“杏”,其他三句分别为“呆”、“束”、“困”。

又如:“二山穿在一起,猜出没有道理”。前句是借“二”、“山”两字,“穿在一起”是说谜底由“二”、“山”合成,写出为“击”。后句是为排除误解而设。

合成法的特点是把所借来用以合成谜底的字,都在谜面上作了明确交待,有时采用一句话,有时采用一成语,有时只用两字,猜射起来较为省力。

2、加字法:交待谜底加上一字所组成的字,用以暗示谜底。

如:“见人就笑”。这是采用一句话揭示谜底,因此不能把它作为通常的话来理解。它的意思是谜底加上“人”字就成了“笑”字,由此得知谜底为“竺”。

再如:“有耳听不见”。是说谜底加一“耳”为“聋”,因此谜底应为“龙”字。

加字法的特点是谜底加上的字在谜面中作了明确交待,谜底加上一字后所组成的字,有的作了交待,有的只是暗示,尚需猜射者自己判断。

3、减字法:交待一字减去一字(或两字)即为谜底。 如:“夫人莫入”。即是“夫”字去掉“人”字,谜底为“二”。

再如:“一了百了”。意思是“一”字没有了,“百”字也就不存在了,因此谜底为“白”。 减字法的特点是谜底隐藏在谜面中,只需你把应减掉的字减掉,谜底就暴露了。 4、离合法:拆开两字(或几字)各取一部组成谜底。

如:“给一半,留一半”。意即拆开“给”、“留”二字,各取一半组成谜底。写出为“细”。

再:“彼此各有一半”。即是拆开“彼”、“此”,“各”三字,从中各取一部组成谜底。乃“跛”字。 离合法的特点是向你提供谜底的各组成部分。 5、暗示法:交待谜底匿于某字之中。 如:“走在上边,坐在下边,堆在左边,挂在右边”。意即谜底在“走”字的“上边”,“坐”字的“下边”,“堆”字的“左边”,“挂”字的“右边”,显示是个“土”字。

又如:“天没有地有,我没有他有”。是说谜底在“地”和“他”字里。谜底为“也”。 暗示法的特点是谜底较为暴露,易于猜射。

6、附会法:借用某个(或某几个)字,附会谜底字形,启发猜射者思路。

如:“左是山,右是山,上是山,下是山,山连山,山靠山,山咬山,不是山”。这里是借“山”字附会谜底字形,前两句是交待上下左右都有“山”,后两句又进而说明是“山”字“连”、“靠”、“咬”在一起,而不是“山”原来的字形,由此联想谜底为“田”字。

附会法的特点是要求猜射者按照谜面附会的字形,进行大胆想象,求得谜底。 7、笔划加减法:借用一字(或几个字)的笔划加减暗示谜底。

如:“心有余,力不足”。这里采用两句话说出了两个字,“心有余”,即“心”字多加一笔,谜底为“必”;“力”不足,即“力”字不出头,谜底为“刀”。这是借一字的笔划加减直接暗示谜底。

还有一种叫做间接暗示,即通过暗示组成谜底的字(因为有的谜底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成)的笔划加减来揭示谜底。如:“加上一直减少一点”。初看不知往哪儿加,在哪儿减,似乎无从下手,实际 问题就出在“上”和“少”两字上。意即谜底是由加在“上”上一直(止)和减去“少”中一点两个部分组成的,二者合成为“步”。

又如:“一个不出头,两个不出头,三个不出头,不是不出头,就是不出头”。这个谜面写得颇有味道,

乍看同样不摸头脑,只要你能仔细揣摩,就会从中找出关键。这里重点要抓住“不”字。“不”,出头为“木”,前三句话是交待谜底由三个“木”字组成,写出为“森”。后两句是对前三句的解释,也是进一步把扣子系得更紧,增加猜射的难度。

笔划加减法的特点是向你提供解开谜底的基本字形,掌握了这一点,猜射起来就更加有的放矢了。 以上七种方法间的相互结合使用就不谈了。借字法总的说来是借用其他字,揭示谜底的字形、构造,至于谜底字本身的含义则全然不顾。 (二)写义法

用叙述或同义词代替的方法揭示谜底或组成谜底的字(有时是组字部件)的含义。 1、直接写义法:写谜底的含义或特点。

如:“奇怪奇怪真奇怪,出个谜语给你猜,一家至少有一个,全国一共才几百”。这四句话的重点在后两句,它写出了谜底的特殊性。“一家至少有一个”的东西就多了,可是紧接着又加以限制“全国一共才几百”,这一提示告诉我们,上句乃不是指东西而言。谜底为“姓”。

又:“水边”。这是采用同义词代替的方法交待谜底。“水边”只能与“岸”字相对应,谜底为“岸”。 直接写义法的特点是提供猜射的对象只有一个。 2、间接写义法:写组成谜底的字的含义或特点。

如:“一边韧又软,一过硬又刚,软的可做鞋,硬的好盖房”。很清楚,谜底系由两字组成,其含义又各具特色。前两句交待的一“软”一“硬”,首先为我们猜射划定了大范围。第三句“软的可做鞋”暗示了个“皮”字,末句“硬的好盖房”暗示了个“石”字,二者合成谜底为“破”。 又如:“木乃伊”。同样是使用同义词代替的方法,谜面向我们暗示的意思是“古代的尸体”,谜底系由“古”、“尸”二字合成,写出来为“居”。

间接写义法的特点是或把谜底分做几个部分来描绘,以揭示组成谜底的字的含义;或把组成谜底的两字(或几字)的含义交待清楚,最后由猜射者自己合成谜底。 3、间接、直接结合法

如:“一半在河海,一半在天空,问它住哪里,老家在山东”。前两句交待谜底系由两字组成,“在河海”是暗示“鱼”字,“在天空”是暗示“日”字,末句则是一语道破谜底为“鲁”(山东的简称)。

间接、直接结合法的特点是既交待了组成谜底的字的含义,又交待了合成谜底后的含义,猜射起来较为省力。

写义法与借字法正好相反,它不在谜底字形和字形的构造上下工夫,而是着重描绘谜底或组成谜底的字的含义与特点,用以暗示谜底。 (三)笔划交待法

抓住谜底的笔划特点交待谜底。

1、具体交待法:对笔划一笔一笔的进行描绘。

如:“一勾一勾又一勾,一点一点又一点,左一撇来右一撇,一撇一撇又一撇”。这个字笔划特点是勾、点、撇,用以揭示一个繁体的“参”字。 2、抽象交待法:只讲笔划特点。

如:“一字有六笔,笔笔是斜的”。这儿的六斜笔用来揭示了一个“众”字。 笔划交待法的特点是一般揭示的谜底均为特殊形体字或有规律可寻的字。 (四)拟人法

把谜底形象化或人格化。

如:“髽髻冲着天,乌云挂两边,双脚盘腿坐,烟袋手上端”。谜面将谜底的字人格化。前两句交待了一个“宝盖”(宀),“髽髻”即为“宝盖”上的一点“冲着天”,“乌云”(头发)即为“宝盖”的一直一勾分“挂两边”;后两句揭示了一个“女”字,下边的两笔交叉为“双脚盘腿坐”,上边的一横一撇为“烟袋手上端”。句句有着落,谜底为“安”。

拟人法的特点是生动形象,可把死的东西写活,但猜射起来较为吃力。 (五)综合法

前面所讲的四种方法均是单一的、最基本的方法,但是通常在谜面中出现最多的还是综合法,即以上四种方法中的两种或三种方法的结合使用。

1、借字与写义综合:既借字交待谜底,又写谜底之含义。

如:“上而又小,别小看它,若论辈份,准比你大”。首句中的“上”、“又”、“小”是借字,可用以合成谜底;后句是写义,暗示合成谜底的范围是长辈。谜底为“叔”。

再如:“论文字一半是春秋,论年代一半在春秋”。前句是借字,暗示谜底乃由“春”、“秋”二字的部分部件构成;后句是写义,暗示谜底所处的年代有“一半在春秋”时期。通过双重暗示,我们得知谜底为“秦”。 2、拟人与借字综合:在把谜底形象化的过程中,又巧妙地运用借字揭示谜底。

如:“老大老二和小三,兄弟三人逗着玩,老大踩着老二头,剩下小的在下边”。这个谜面拟人与借字结合得十分成功。它既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饶有兴味的风俗画,又非常自然地借用了“大”、“二”、“小”三字,并按照书写顺序予以排列。合成后谜底为“奈”。

又如:“一人生得丑,一耳八张口”。谜面以字喻人生动有趣,在描绘相貌的同时巧妙地借用“耳”、“八”、“口”三字道破谜底为“职”。

3、拟人与写义综合:将谜底形象化,用以揭示其含义。

如:“家中一大将,长得粗又壮,既象关云长,又象楚霸王”。谜面以拟人手法暗示了组成谜底的两字的含义。“家”是“户”的同义语,头两句是说“户”下有一武将;后两句是说这员武将象“关云长”和“楚霸王”,由此带出个“羽”字(关云长名关羽、楚霸王名项羽),于是由“户”、“羽”二字合成谜底为“扇”。

又如:“一字生得奇,共唱四出戏:第一出霸王举鼎;第二出王婆骂鸡;第三出武松打虎;第四出吴汉杀妻”。谜面以拟人手法暗示组成谜底的四个部分的含义。依次解释:“举鼎”用“手”(扌),“骂鸡”用“口”,“打虎”用“力”,“杀妻”用“刀”(刂)。用来合成谜底为“捌”。谜面描绘生动,句句紧扣谜底,用心周到。 4、拟人、借字、写义综合

如:“莺莺红娘去上香,香头插在案几上,远看好象张秀才,近看却是一和尚”。谜面通过各种形象化的人、物去揭示谜底,这当中又借用了“香”、“几”二字,“香”的借用又转了个弯子,强调是“香头”(即为“禾”字),后两句又着重写义说“远看好象张秀才”,这只不过是虚晃一枪,暗示谜底类似“秀”字,“近看却是一和尚”,一语道破谜底为“秃”。

又如:“一人卧着一人站,背后藏刀把人满,整整呆了一个月,做事谁也看不见”。谜面在采用拟人法构画谜底的同时,前三句借用了“一”、“人”、“人”(亻)、“刀”(刂)、“月”五字对谜底进行揭示,末句则是写义,用以暗示合成谜底的范围。经过推敲可以断定谜底为“偷”。 5、拟人、借字、笔划综合

如:“夫人回娘家,头戴两朵花,住了一个月,骑马转回家”。拟人法以“夫人回娘家”为由交待谜底。行文中又借用“夫”、“月”、“马”三字。第二句“头戴两朵花”是交待笔划,即“夫”字“头”上一边一点,由此合成谜底为“腾”。所喻形象生动,谜底揭示准确。

又如:“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二十去买田,初八回家乡”。头两句是交待笔划,写出来为“广”,但这并非谜底;后两句是采用拟人法借字,借“二十”(廿),“田”、“八”三字进一步交待谜底,合成后为繁体的“广”字。

总之综合法是字谜中使用较广的一种形式,这儿就不再一一列举了。对字谜的猜射除了要了解它的构造方法之外,还要了解它的语言特点。如:“要一半、扔一半”;“夺去一半,还剩一半”。这是两条字谜,各打一字。因此对它使用的语言我们就不能按照通常的习惯去理解,否则将无法猜射。这里采用的是借字中的“离合法”,一语双关,必须细细琢磨它的真正含义。再如:“字字去了盖,不当子字猜”;“一横又一直,不猜丁和十”。这也是两条字谜,各打一字。对这里的语言,同样不能光看它的表面。它们采用的是借字与笔划综合法,一字二义。要根据第二句的提示,找出它借字的关键。在此,倘使你放过了

“了”、“又”二字,就无从寻求答案了。又如:“左一个,右一个”;“又在左边,又在右边”。这两条字谜也各打一字。明明是很简单的,有时却觉得无从下手,被其使用的障眼法给罩住了,难以看穿。这里采取的是借字中的“合成法”,抓住“个”和“又”问题就解决了。凡遇到类似情况,均需猜射者仔细推敲,不能马虎从事,此外,还应注意到同义词代替(如:谜面上用“家”,可能暗示谜底的组成有“户”;用“阳”,可能暗示有“日”;用“站”,可能暗示有“立”等)、偏旁部首的运用(如:谜面上用“手”,可能暗示谜底的组成有“扌”;用“脚”,可能暗示有“足”旁;用“人”,可能暗示有“亻”等)、“天干”、“地支”的顺序(如:谜面上用“第一”,可能暗示谜底的组成有“甲”或“子”,用“第六”,可能暗示有“己”或“巳”等)、十二属相与“地支”的交替使用(如:谜面上用“丑”,可能暗示谜底组成有“牛”;用“猴”,可能暗示有“申”等),这都是字谜猜射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经典字谜)

1、长安日下雨丝斜 ( )2、白首尽是读书人 ( )3、把心贴着四化( )4、难分高低( )5、点滴积累方有为 ( )6、措手不及 ( )7、力争两点到 ( )8、节日之夜 ( )9、换米 ( )10、处处讲团结( )11、一直小羊 尾巴不长 坐在盆上 比谁都强 ( )12、嬉笑始终带邪气 ( )13、一间小偏厦,从未住一下。倒悬齐桓公,分开上与下 ( )14、背靠大树好乘凉 ( )15、人民币一大叠( )16、雨后山崩 ( ) 17、一举未成( )18、吃了大亏 受表扬 ( )19、麦积山( )20、九曲黄河( )21、你的锅( )22、掰腕儿( )23、童心 ( )24、太阳升起五百米 ( )25、批评 ( )26、齐心协力种庄稼 ( )27、皇上出告示 ( )28、昨日细雨洒扁舟( )29、北斗从容再排列 ( )30、您放心 ( )31、孔雀开屏 ( )32、元旦 ( )33、建设塞北靠打拼( )34、战后面圣得封土 ( )35、椒江多的是木工 ( )36、孩子走散马上找到( )37、听众( )38、交上去( )39、剑鞘 ( )40、进谏 ( )41、擎天一柱比天高 ( )42、一月二十日 ( )43、公鸡喊冤 ( )44、潮水早退落玉盘 ( )45、不足为外人道也 ( )46、早日腾飞为改革 ( )47、上头去上头,下头是下头 ( )48、领导令下,四方配合 ( )49、手拿钓钩( )50、梯田 ( )51、除夕接初一 ( )52、小狗忠臣守着洞 ( )53、做人一生低调点( )54、东西两个,虚心有节 ( )55、十一团聚兴致高 ( )56、一个小不点,北京献爱心 ()57、国庆节 记心上 ( )58、火大有围墙 ( )59、政从正出品自高 ( )60、明清前后 ( )61、桩前树后 ( )62、别离 ( )63、第二次进村 ( )64、落日是时衡山( )65、枕木被扣留 ( )66、南望藏羚羊( )67、中国古代人 (猜一个繁体字)( )68、闯王有,霸王没有,象棋中有,军棋中没有 ( )69、画中有,书中无,刘备有,孙权无 ( )70、业务上一两点长进 ( )71、头晕扶着走上去 ( )72、篱 ( )73、映 ( )74、版 ( )75、纺线夫人 ()76、有间房子真拥挤,里面住了十一人 ()77、一横考二竖,二横四不靠,二竖靠四横 ( )78、大门掩住汪先生 ( )79、一只小鸟得第一 ( )80、鸡毛不多,一人三根 ( )81、模样不同,口音一样,彼此惦念记心上 ()82、左右不一样,换位还是字 (打两单字) ( )83、一日写一字,二日写一字,四日同一字 ()84、夫人上擂台,头戴两只花,练得内家拳,出手在身下。()85、骡子是马该拉出来遛遛( )86、灯下先吟咏,屏前手点睛 (打二字词)87、床上有,席下无。席上有,床下无( )88、夫人有变化( )89、左邻右舍情相连( )90、堂前新月挂,湖边传箫声( )91、汗干了,公穿破衣( )92、看谁不黑 () 93、马云 ( )94、一人一张弓,一个女的在旁听 ( )95、清溪水潺寒冬引,玉树芽出初春临,目睹临海嫩叶翠,霖沐南国沃野( )96、五人并合不作伍,谜底巧用九笔书。三季皆空春自有,白天随存黑夜( )97、四十无余巧相连,八头均分占四边,上下颠倒黑未改,左右倾卧字不( )98、七曲枯河六折弯,晚宴城西穿行难,河东小虫噪鸣久,南岸草尽野牛( )99、清水粼粼冬渐去,芳草萌萌春再临.露宿深仰前朝相,功满汉室伴萧( )100、老头有病 ( )

篇二:2013灯谜

《聊斋志异》(打一成语)

( 好一猜象根用一柱品

座子)

小许亭多子梁,,用没它有挡门雨窗遮没太有阳墙。,

3333355555(打一成语)

色一,间十小字药画房中央,药(品打里一面日藏常。用房品子)

3-8,3-13(打一成语)

(

还一猜装件用月东品

亮西)

十大二无个边,,它能换装衣三服百过多新个年天。

7+8=1000(打一成语)

(

新一猜旧件用厚物品

薄儿)

无三所张谓口,,没富有贵不贫能贱见人朋人友有。

999:999(打一成语)

(一打一棵日麻常,用多品枝)

。雨一淋,就开花。

篇三:猜字谜

猜字谜

1. 走在上边,坐在下边,挂在右边,堆在左边。 ()

2. 一口锅,炒黄豆,一粒锅里跳,两粒蹦外头。 ()

3. 头尾是一,身腰也是一,听来都是一,其实不是一。 ()

4. 一个白天跑,一个夜里行,两个碰一面,才能看得清。

5. 说千不是千,两撇挂两边,日头落地上,够你猜半天。

6. 上不在上,下不在下,人有它大,天没它大。

7. 千里一线穿。

8. 一日一里分上下,一根棍子腰中插。

9. 草下可藏人。

10. 只有姐姐妹妹和弟弟。

11. 一口咬掉多半截。

12. 夺去一半留一半。

13. 画时圆,写时方,有它暖,没它凉。

14. 多出一半。

15. 太阳西边下,月亮东边挂。

16. 太阳下边一横长,里字下面放。

17. 一排小朋友,个个背着手,一排变两排,看看没有手。

18. 很字两人离,木棍旁边立。

19. 一口咬断牛尾巴。

20. 一个石头,两个石头。

21. 一棵树 ,两棵树。

22. 一张口,两张口。

23. 一个人,两个人。

24. 一个太阳,两个太阳。) ) ) ) ) ) ))))))))))))))) ( ( ( ( ( ( (( (( ((((( ((( ( ((


夺去一半留一半》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3413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夺去一半留一半
相关文章
  • 夺去一半留一半

    谜语谜语(三)(一)借字法即借用其他字交待谜底。这是字谜中采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类:1、合成法:由两个以上的字合成谜底。如:“一字十八口,一字口十八,十八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