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中国神话传说txt 正文

中国神话传说txt

2017-04-21 06:46:04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中国远古传说

中国历史大致可以分为:

一 神话时代

二 传说时代

三 半信史时代:夏、商、西周

四 信史时代:东周至今

神话时代

一 盘古开天辟地:

二、三皇: 天皇、地皇、人皇

三、五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

传说时代

一、 黄帝称雄:三个部落争霸

神农部落—姜榆罔阪泉决战,击溃神农

有熊部落—姬轩辕黄帝(姬轩辕)称雄 九黎部落—蚩尤涿鹿决战,灭掉九黎

二、 五帝:

(一)黄帝—姬轩辕:中华“人文始祖”(发明了房屋、衣服、兵器、车船、乐

器、阵法、器具、井田;嫘祖发明养蚕抽丝;仓颉造字;隶首发明算术等)

(二) 玄帝—姬颛顼

(三) 喾帝—姬夋

(四) 尧帝—伊祁放勋尧→舜→禹(姒文命)

(五) 舜帝—姚重华(禅让制)

中国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以及如何开始,我们不敢确定。

我们可以把中华人的活动历史,分为下列的四个时代:

一 神话时代

二 传说时代

三 半信史时代

四 信史时代

神话时代

每一个古老的民族都有他们的神话,作为上述的宇宙起源和民族起源的答案。中华人不能例外。

一 盘古开天辟地:

传说上古时代,在宇宙初始之际,天地混沌,浑为一体,形状非常像一个鸡蛋。就在蛋的内部,孕育了一个叫盘古的巨人,他醒来时,周围一片黑暗,想伸展一下筋骨都不行,鸡蛋紧紧裹着他,盘古大怒,于是他拔下自己的一颗牙齿,变成一把神斧,向四周劈砍。终于,一阵巨响过后,“鸡蛋”中一股清新的气体散发开来,飘飘扬扬升到高处,变成天空;另外一些浑浊的东西缓缓下沉,变成大地。从此,混沌不分的宇宙一变而为天和地。 天每日高一丈,地加厚一丈,盘古每日也高一丈。天越上升,地越加厚,盘古也越高大。可是四周却黑暗如故,伸手不见五指,大地寂寞而寒冷。盘古十分忧伤,他说:“这世界太可怕了,没有光、没有热、没有山、没有水,什么都没有。后代无法生存下去,我必须牺牲自己。”于是他死了。

盘古的死引起一连串新生命的诞生,世界在他死后大大的改变。他的右眼变成太阳,左眼变成月亮,血液变成江河海洋,发为星辰,毛为草木,呼吸变成风,汗流为雨泽,声音变成雷。欢喜时的笑容变成晴天;烦恼时的愁容变成阴天。而他的四肢,则变成五岳:头部变成东岳泰山;腹部变成中岳嵩山;左臂变成南岳衡山;右臂变成北岳恒山;双足变成西岳华山。盘古创造了一个美好的世界。

不过,中华人心目中的天上主宰,却不是盘古。这跟犹太人不同,犹太人认为创造世界的是耶和华,即主宰世界的耶和华。中华人的盘古,他的任务只在创造世界,而主宰世界的却是玉皇大帝。

二、三皇:

盘古的子孙绵延繁殖,大地一天比一天热闹。陆续出现了下列的三位伟大的神,称为“三皇”。“皇”的原始意义就是神,但神性稍次于盘古和玉皇大帝,我们可称之为第二级的神。

1、天皇:

天皇是盘古后裔中第一位最有卓越成就的领袖,寿命一万八千岁,有十二个儿子,帮助他治理日益增多的人民。这些人民虽都是盘古的后裔,但年代太久远了,分散四方,布满五岳,互相间早已生疏,有的还因利害的冲突,而成为仇敌,纠纷争执,层出不穷。天皇就把他们分为若干部落,每个部落推选或指定一位能干的人担任酋长。中华人自此成为一个有组织的民族,具备国家的雏形。

2、地皇:

天皇死后,经过若干万年,地皇在龙耳山(神话中的仙山)诞生,寿命也是一万八千岁,有十一个儿子。那时由盘古眼睛变成的太阳和月亮,以及由睫毛变成的星辰,运转的秩序忽然混乱。有时一连数天都是白昼,有时一连数天都是黑夜。而有些星辰又悬挂的很低,人们走路时,一不小心,头部就会撞伤。地皇用他无比的神力,逐项改善。他首先把太阳和月亮出现的时间加以固定,使他们作有规律的起落,昼夜才算分明。又规定三十天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使人们知道时间和年龄的计算方法。地皇又命所有的星辰上升,升到遥远的天空。星辰在那里当然非常无聊,地皇就特别允许他们白昼可以在家睡觉,而在晚上再出来探视他们留在地面上的老友。这就是我们白昼看不见星辰,必须晚上才看得见的原因。

3、人皇:

人皇,诞生于刑马山(也是神话中的仙山),寿命一万五千六百岁。有九个弟弟,都神通广大,法术高强。人皇把中国分为九个州,命他的弟弟们各当一州的州长。他自己则住在九州的中央,时常出巡。出巡时坐着像云一样可以在空中奔跑的车辆,驾车的人有六个翅膀,行动闪电般的迅速。

三 、五氏:

经过三皇的努力,世界已有长足的进步,但人们的生活仍很困难。最初只会爬到树上摘吃果实,后来从摘食阶段进步到渔猎阶段,但对于捉到的鱼虾和小动

物,也只能生吞活剥,跟野兽没有分别。大家本都住在山洞里,后来人多洞少,实在挤不下而终于被挤出山洞的人,只好向平原发展。平原无法抵御突然而来的野兽和风雨的袭击,而且包括山洞里的人在内,大家又都无法抵御因寒冷和生食所引起的疾病,结果引起大量死亡。

就在三皇之后,出现下列五氏:有巢氏 、燧人氏、 伏羲氏、 女娲氏 、神农氏。“氏”的原始意义也是神,不过神性比“皇”似乎更少,可把他们列入第三个等级。

1、有巢氏:

最先出现的有巢氏,教导人民不要住在地面上。他在树上用树枝树叶建造出简陋的篷盖,作为示范,这就是原始的房屋了,至少可以躲避野兽和洪水。人们都学习他,并且在建筑的技能上一天天进步,后来即令把它移到地面,也有同样的效能。

2、燧人氏:

其次出现的是燧人氏,他把天上最大的一个秘密泄漏给人类,那就是火”。火无所不在,但没有人知道如何才能得到它。燧人氏教人从木头里把它钻出来。人类有了火,就跟其他所有的动物,永远分道扬镳。人们因之改吃熟的东西,生活方式呈现划时代的突破。

3、伏羲氏:

伏羲氏是第三位出现的神祇。他教人如何用火烹饪;制作八卦,八卦是中国最早的计数文字,后来被星象家用来占卜;又设立官员,管理人民,官员身上都画着一条龙,表示他们的高贵身份;制定夫妇制度,必须经过结婚仪式才可以生孩子,以使下一代得到父母很好的教养;制造出渔网,教人捕鱼;教人驯养牲畜。

4、女娲氏:

女娲氏使这个由盘古辛苦缔造的世界免于被毁灭。她是一位美丽的女神,有传说认为她和伏羲氏一样都是蛇身。共工与颛顼争帝位,共工氏失败,他愤怒地发狂,用他的头猛烈地撞向不周山,不周山被从中撞断。不周山是天和地之间的主要支柱,支柱折断,天庭立刻裂开一条巨缝。大地失去平衡,向东南急剧倾斜。一霎时狂风暴雨,日月无光,人类奔走呼号,眼看就要滚落到地极的黑暗深渊里

去了。女娲氏不忍心这个浩劫,她采取山上的五色石头烧炼,炼好之后,用它把天上的裂缝补住。现在天际那些灿烂耀眼的红霞,就是女娲氏补上去的那些五色巨石。她又杀死一只神龟,用它的四只脚,当作四只支柱,重把大地支起。因天裂而漏下来的大水,女娲氏用芦草烧灰,把它吸干,这就是中原地区——华北大平原的成因,它们正是由芦草灰铺成,所以平坦而又肥沃。

5、神农氏:

当人类不再担心天塌地陷时,却又被另外两件事苦恼:一是不知道什么东西可以吃和什么东西不可以吃,一是对疾病不知道该如何治疗。于是有神农氏,他采集各种花草果实,一一放到口中咀嚼并吃下,藉以确定它们的性质功能。这种胡乱的什么东西都往肚子里塞的结果,即令他是一位神灵,有时候一天之内也会中毒七十余次。幸而他异于普通人类,总算没有被毒死。最后他终于分别出那些可以吃和那些不可以吃,以及那些可以作为药物。他撰写了一本巨书,定名《本草》,详细记载各种药物的性能。神农氏把一些可作为食用的若干植物,分别定名为“小麦”、“稻米”、“高粱”、“粟”等,教人种植。

也有把遂人、伏羲和神农列为三皇的。

传说时代

神话时代结束后,传说时代开始。

神话的虚构是一目了然的,传说则包含有部分事实成份。中国的传说时代,实际上就是由黄帝开辟的朝代。这个朝代中,出现五位有名的领袖人物,史学家称之为“五帝”,所以也可称之为五帝时代。 当然这个所谓的朝代和以后的王朝不同,所谓的“帝”实际上是部落联盟首领。

一 黄帝称雄:三个部落争霸。

纪元前二十七世纪时,仅黄河中游跟汾水下游一带,就有上万个小部落。其中以三个部落最为强大,一个是正在没落中的神农部落,根据地在陈丘,酋长姜榆罔(wǎng),是五氏之一的神农氏的后裔。一个是强悍善战的九黎部落,根据地在涿鹿,酋长蚩尤;他有九个儿子,都是万夫莫当的勇士,附近部落都臣服在他的控制之下。另一个是新兴起的有熊部落,根据地在有熊,酋长姬轩辕,他有很大的智慧和能力。

篇二:中国古代神话与西方神话的对比研究的文献综述

中国古代神话与西方神话的对比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摘 要

神话是指古代人类受生产力水平低下的限制,不能科学地解释外物和自身,便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社会现象拟人化或超自然化,以远古诗歌或散文为载体,用以说明世界起源、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和人生奥秘的故事和传说,在用文字记录成文之前,大多是通过民间长期的口耳相传。神话是人类最古远的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学的最初源头,也是原始民族观、信仰意识等精神文化内涵的主要载体,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雏形,对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神话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精神,制约着民族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影响着民族的精神性格、生存方式与文化走向及社会发展。对于中西神话作比较研究,探索两地先民对自然万物、社会生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的差异,探求蕴藏在神话中的潜质和依存在神话中的民族文化、民族意识、民族精神,对于增近了解、促进交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适应形势的要求,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正文

神话,在世界浩瀚的文学史上无疑是一朵奇葩。神话记载的是神的活动,反映的却是人类的思想和理念,因而它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虚拟和想象,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说的神话是“通过人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神的产生依赖于人的“自意识”的形成,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背景会有不同的文化和思想体系,因而也就会有不同的神话。

中国神话传说主要是指汉族的一些神话传说,道教的、佛教的以及远古的神话。而西方神话传说则主要包括古希腊神话和《圣经?旧约》。

1、主题上的相似

(1)神话都有十分相似的主题: 世界起源、人类起源、灵魂不灭、祖先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等等。如关于天地人类的起源,中国神话中盘古生于浑沌之中, 开天辟地。女娲补天,传土作人。古希腊神话中卡俄斯与妻子浑沌之中先创光与昼, 然后创天地,天地生神族,神塑土作人。圣经中,造天地和造人的都是上帝。这意在说明天帝或神族创造出宇宙及人类,人类的诞生与土地密不可分。 在《中国神话与“两希”神话比较》中宗凡滟从创世神话、造人神话、洪水神话、星宿神话、惩罚神话五大类型出发,对中国神话和“两希”神话进行了比较、分析,探索中西先民对世界认识异同的根源,从而发掘民族早期中西思想和民族精神的异同之处。

在《初探中西神话传说中的相似主题》中周含通过“创世造人”、“大洪水的传说”、“世界中心的山”、“天堂与地狱”这几个相似的主题进行比较,来探讨中西方在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共同之处。在《中西神话传说中的几组共同主题》中王颖认为在中西神话传说中, 存在着“ 创世造人”、“劫后重生” 、“塔树通天” 、“徒劳无功”等四个共同主题。在《从神话看中西文化异同———中西创世神话比较》中卢沁钰把西方的创世神话, 伊甸园神话, 挪亚方舟与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盘古开天辟地, 伏羲、女娲兄妹和女娲补天分别作的对比研究,反映

出中西文化的相似处和差异性。在《从神话看中西古代文艺观的差异》中江宁康从起源类型、洪水类型、太阳类型、火的类型、英雄类型五个方面阐释主题内容的同异:天帝或神族创造出宇宙及人类, 人类的诞生与土地密不可分;在自然灾害面前,中国的天帝法力失灵而人世的疏浚水利见效, 神与人君合一,西方的神族法力无边,人世仰仗神赐才得以再生;文艺受神的掌管,日神掌管艺术并给人间以光和热,文艺有激扬人心的作用;火是人类生存的必需,中国由人世实践取得了火,古希腊人相信火自天来, 非人力可为;平定人类社会的英雄,在中国是人世的君王,在西方是借助神力并最终变成神的神人之子。

(2)对自然现象的神化的解释

如有名的洪水神话,中国是大禹治水、古希腊是丢卡利翁和皮拉、希伯来是诺亚方舟,还有比如,打雷了,古人无法科学地认识和解释这种现象,便认为是天上的神仙在发脾气了。古希腊神话中掌管雷电的是天王宙斯,中国的古代神话中也有雷公。人们没有力量同大自然搏斗,把大自然当作神来顶礼膜拜,并演绎生成种种神奇、浪漫的神话。例如,希腊神话中有太阳神阿波罗、月亮女神阿耳忒弥斯、海神波塞冬,等等;中国的神话也有诸如水神共工,火神祝融,太阳神炎帝,等等。

(3)对古人原始生活的记述

神话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反映古人征服自然的愿望和壮举,记述部族起源、发展,以及部族战争的英雄神话与传说。比如,中国的古代神话“夸父追日”,反映了原始先民追求光明的精神。“精卫填海”中炎帝的女儿“游于东海,溺而不返”,她化作精卫鸟,衔石填海,这是古人颂扬锲而不舍精神的神话故事。《山海经:大荒北经》里记载了黄帝与蚩尤战争的一个片段:“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这其实是原始部族战争的反映。古希腊神话中关于特洛伊战争的众多故事实质上是历史附会神话的产物。古希腊神话也有众多的英雄传说,比如:大力神赫拉克里斯立了十二大功,被高尔基称为“人类最早的劳动模范”;伊阿宋为了个人荣誉,率领众英雄历尽千难万险,终于夺取了金羊毛;奥得修斯设计了木马计,帮助希腊联军在特洛伊战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希伯莱中的《出埃及记》等等。

关于神话起源方面,蔡恒在《中西上古神话比较研究》中认为,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都十分的有限。 他们在自然的力量面前, 显得无能为力。因此, 就把自然界各种变化的动力, 归之于神的意志和力量。他们认为, 这些变化莫测的现象, 都是一种超乎一切的神指挥着、控制着。于是, 在他们的心目中, 一切自然力都被形象化、人格化了。随后他们又在生产劳动中, 依照自己的英雄人物的形象, 创造了许多神的故事。

2、内容上差异性

(1)中国神话注重对女神的赞颂,西方神话中则是男性受到特别的尊崇。在人类起源上,中国的神话中说,女神女娲造人,独立创造了人类,之后炼五色石补天,除恶龙,逐猛兽,填塞洪水,使民众重新安居乐业。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从不表彰自己的功劳,也不炫耀自己的声誉,因而被尊为“功劳上达九天,下及黄泉”的慈爱、谦逊、伟大的人类母亲。此外,“精卫添海”的神话中,炎帝之女女娃被水淹死,化做一只精卫鸟,衔西山树枝、石子以填东海,表达了中国女子改造自然的渴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希腊神话则把创造人类的功劳归于男神普罗米修斯,所造之人也仅仅是男人,没有女人。而第一个女人潘多拉却是宙斯为惩罚男人由众神拼凑出来的。她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灾难、贫穷、饥饿、瘟疫、

疾病、战争和死亡。希腊神话中明显的反映的是扬男抑女的思想。(《中国古代神话与古希腊神话之比较》高红樱)

(2)中国和西方关于诸神诞生的神话有巨大的差异。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和英雄大多是因感生受孕而出生,如关于颛顼的出生是“瑶光之星如蜺,惯月正白,感女枢幽房之宫,生黑帝颛顼”;关于少昊出生据记载是“黄帝时,大星如虹,下流华渚,女节梦接,意感而生白帝朱宣”;女狄吞水中月精而生夏禹,姜嫄感巨人足印而生周人始祖后稷,庆都感赤龙而生尧。西方神话中却绝少此类似的感生神话。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和英雄多是神与神、神与人交媾衍生出来的。赫西俄德的《神谱》中的以宙斯为主神的奥林匹斯神统中诸神皆为宙斯的血亲。宙斯是名副其实的“万神之父”。

(3)中西方神话体系不同。古希腊的神话世界犹如人间,最高统治者是众神之神宙斯,在他的统治下,有大臣即各种各样的神。他们分工明确,血缘清楚,各司其职。如雅典娜是智慧的化身,专司纺织、雕刻、制陶等专业技术;太阳神阿波罗主管光明、青春、医药、音乐和诗歌;中国的神话世界虽然也有创世纪神盘古、女娲和后羿、夸父、禹、蚩尤等超自然力的神,但他们并没有形成一个血缘关系清楚、社会分工明确的神世界。

3、思想观念上的差异

在神话观念方面,希腊神话中的神与人是同形同性的。众神有着凡人所有的喜怒、好恶、欲望等情感,而且各自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如宙斯的风流、赫拉的极强嫉妒心,赫尔墨斯的虚荣等,众神并没有被塑造成抽象道德的化身。他们具有和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充满着凡夫俗子的种种感情欲望——恋爱、嫉妒、争斗等,真实全面地表现了人的品性和本性,有很强的世俗性。神与人的结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希腊神话更像是“人话”。中国神话中的“神秘”色彩则浓厚了许多。“神”在先民的心中庄严而又肃穆。对于“神”,他们是既恐惧又崇拜。具体到神的形象,也与人是不同的类别,中国神话中的“神”十分奇特,通常是与“怪”相联系,甚至从中能够追寻到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痕迹。例如,创造人类的女娲是人面蛇身,神农氏是牛头人身。这些神的形象,都是典型的鬼灵精怪,给人一种敬畏感。此外,中国神话中的“神”不像希腊神话中的众神那样具有人的情态和内涵,他们的个性大多平面化,而且与生俱来,恒定不变,有时还成为某种抽象道德的化身。例如,女娲的身上始终体现的是仁慈善良的母性精神,而开天地的盘古,逐日的夸父,则被赋予了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富有牺牲的精神。总之,在中国神话中的“神”身上缺少人的丰满的性格特征。

在《从炎黄战争和特洛伊战争神话中看中西神话的差异》中李瑞仙认为中国留传下来的神话, 是产生于上古时代的“原始神话”;而希腊神话传说,则是属于“文明神话”, 是古希腊进入文明社会之际, 经过进一步文学加工的上古神话传说。中国神话片段散乱,而且描写粗略。希腊神话完整, 情节丰富。中国神话人神异形异性,多是人面兽形,或由兽形幻化而成,具有高度神圣化特点。而希腊神话人神同形同性, 具有高度人格化特点。神中国古代神话神都是高高在上,几无七情六欲。希腊神话中的神外形与人多无差异,人间种种喜乐争斗也发生在诸神之间。特洛伊战争的原因,是由于帕里斯把金苹果判给了阿弗洛迪特,因为后者许他以天下第一美妇。

在《简析中西神话差异》中李翠萍从中西造人神话的差异、神的形象差异、人神对立和天人统一的差异、伦理道德和个性自由的差异四个方面反映中西民族精神和风貌的差异。

在关于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在神话体系、人生观、形象塑造等方面的差异及形成原因方面,杨姗姗在《略论中国古代神话与古希腊神话的差异》中认为,希腊神话体系表现为完备、丰富、具备逻辑性,而中国神话表现为短小、丰富、散乱。在人物形象方面,中国神话英雄不食人间烟火,正襟危坐,不苟言笑,注重品行与德操,。古希腊神不但集中了人类外貌美的诸多优点,而且完全按人的心理动机思考和行动。他们具有和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真实全面地表现了人的品性和本性,,有很强的世俗性。

关于中西神话差异的原因,杨则认为由地理因素、历史原因、民族心理因素、宗教、信仰的差别这几种因素引起。在《人的神话与神化的人——中西神话比较探析》中李娅菲认为,由于地理环境、心理结构和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差异, 造成了各自神话的变异和差别。在《谈谈中西神话不同的思想根源》中何鹏认为中西方神话的差异与中西方的地理环境、人民当时的生活方式、神话产生的时间,以及所有的哲学都是有关系的。

在审美情趣方面,中国神话与西方神话形成了庄严悲壮与活泼欢快的鲜明对比。人们熟知的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神话,鲜明地透视出远古生存环境的恶劣、艰苦。灾难与痛苦使中国先民成为“早熟的儿童”,他们在险恶的自然环境中历经了大悲大痛后,经过世代的遗传,以集体无意识的形式积淀在神话世界中,用幻想的方式记载了创世英雄们为生存与自然拼死搏斗的悲壮场面,使得中国神话天生具有悲剧色彩,庄严沉郁,令人压抑。古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天然的港口,富足的生活,使他们乐观向上、朝气蓬勃。其神话也处处呈现出儿童的天真活泼,神们都过着无拘无束、安居乐业的神仙日子,因而古希腊神话活泼明朗,很少有中国古代神话中沉重、悲壮的气氛。

4、民族文化的差异

在民族信仰方面,不同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的作用下,西方和中国神话分别体现出“崇力”与“崇德”两种神话特质。西方的神话中,赞美崇拜的不是救苦救难的“德者”,而是叱咤风云的“力者”。而“力”的最高形式是战争。王位都是通过战争取得的,而不是“禅让”。中国则是三皇五帝式的圣德。中国神话中的神为人们所称赞的是因为他们锲而不舍,救世拯民的努力以及熔铸在精神品质中的“德行”。中国神话中创世女娲、天辟神盘古、夸父、文化英雄神农、后羿、治理水的大禹,他们为了整体的利益毫无顾虑的做出自我牺牲,成为美德与贤能的化身。

在人生观方面,中国神话与西方神话体现出“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不同倾向。中国原始初民生活在险象环生的恶劣环境之中,面对天塌地陷、洪水滔天、烈日炎炎、凶禽猛兽随时侵袭人的恶劣环境,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太单薄、太渺小了。为了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生存下去,原始初民不得不成群结伙, 协调动作,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去抗御自然,以维持起码的生存。勤劳勇敢、坚韧不拔、维护群体利益、坚信美好未来的民族个性熏陶和化育了中华民族并代代相传。因此,中国神话中受到讴歌赞扬的英雄也是牺牲个人利益、克己奉公的典范。盘古开天辟地,死后眼睛变为日月,手足、身躯变为大地、四极和五岳,血液变成江河,头发变成了星星,他把自己的一切完全彻底地奉献给人类;大禹新婚四天就离家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古希腊神话恰恰相反,它大力提倡的是个人主义,张扬个性,放纵原欲,尽情地享受现实世界生活,实现个人价值。宙斯虽是高高在上的天帝,却时常到人间寻欢作乐,美狄亚为爱情而背叛祖国,赫拉出于嫉妒而报复伊娥,帕里斯为女人而把金苹果判给阿佛洛狄特??这些在古希腊人眼中

都是正常的,值得称赞或是可以原谅的。这是因为古希腊人的海上生活刺激了独立不羁和追求自由的精神个性的形成,他们意识到独立、自由的价值,关心的只是如何发展自己以应付来自大海的挑战,因而推崇自我为中心的个性主义与原则。腊神话中尽管有的神具有英雄气质,但他们终归追求享受,注重自我实现,体现了个人主义倾向。

在自然观方面中西神话体现了“天人合一”与“天人对立”的差异。在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古代先民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生存问题。中华民族的祖先只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违农时,顺天行事,就可以得到生存的基本保障。和谐有序的农业文明,循环封闭的生存环境,使原始初民把大自然当作他们衣食住行的主宰和与他们息息相关的朋友。“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大自然幻化的诸神,不是某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而是可以和人类和睦相处的道德力量。古希腊神话多写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和人对神的抗争,希腊诸神常捉弄甚至三番五次地想毁掉人类。古希腊海洋文明孕育了驾役自然、征服自然的“天人对立”的思想。长期的海上冒险和漂泊不定的生涯,使古希腊人感受到大海的神秘和力量的巨大,惧怕大自然的威力,又不甘屈服于大自然的淫威,遂使古希腊人逐渐形成了人神对立的观念。

在《中西神话与中西文化传统》中何文祯从天人对立与天人合一、善恶同源与善恶分明、以美主善与以善主美三个方面阐释中西文化传统的对立。

在《从中西神话之异看文学民族特色的历史渊源》中刘长通过中西神话异质点的比较,得出“在神话的深层结构中, 深刻地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早期文化, 并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积淀在民族精神的底层, 转变为一种自律性的集体无意识,深刻地影响和左右着文化整体的全面发展”的结论。

在《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西方神话对比研究》中莫柠源从跨文化交际学角度,运用霍夫斯塔德的文化价值观理论分析了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得出“中国神话表现出的价值观为集体主义、高权力距离、较强的不确定性回避、女性化和很强的长期取向倾向。希腊神话表现出的价值观为个人主义、低权力距离、较弱的不确定性回避、男性化和较弱的长期取向倾向”的结论。

在《神话传说折射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中尹晓予论及中西民族文化差异:中国文化注重和谐,伦理至上;源于古希腊文明的西方文化注重个性,探究智慧。最后得出结论:希腊神话及西方民族文化得益于经济的、力量的、智慧的聚合力,中国的则得益于礼仪的、伦理道德的聚合力,从而构成典型的具有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两类神话和文化。

关于中国、西方神话之比较,学术界的看法:有的说崇实与求知、本善与原罪、尚性意识与两性禁忌、听命与由命。有的说,中国的神话传统和西方各国神话传统都产生在不可能正确地科学地解释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的幼稚时期,中西神话的创造都离不开人类的生产劳动与实践,中西神话传说都反映了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共同愿望,中西神话和英雄传说都具有戏剧性的因素,中西神话传说同样有着审美与道德价值同样升华读者的精神世界,同样有着永久的魅力,并同样成为人类的共同的文学财富,有的说中国与希腊神话存在神话的不同发展阶段、神际关系、神话的系统等差别。有的说有神人同形与人兽同体、女性崇拜与男性崇拜、神本与人本、崇力与崇德等差异。众说纷纭。

三、结语

中国和西方神话因都产生于人类的初始时代,都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发展自己

篇三:《大学语文》复习总汇

2014——2015学年度《大学语文》复习总汇

一、神话传说

1.了解神话与传说的区别,熟悉神话的基本特点。

(1)、神话与传说的同:A.上古传说与神话相交融,神话是传说的源头之一B.传说的人

物、情节也有一定的超现实因素C.传说继承了神话的“变形”手法和夸张叙事。

(2)、神话与传说的异:A.神话是先民无意识的、不自觉的创作,而传说却是有意为之。

B.神话的主人公是神灵,而传说的主角通常是人。C.神话更多地与宗教有关系,而传说则体现出明显的历史性质(参见教材p3)

(3)、神话的基本特点:叙事性、形象性、象征性、夸张性、虚幻性

2.熟悉中国古代的“四大传说”。 牛郎织女、白蛇传、梁祝、孟姜女

3.了解中国古代神话与西方神话相比最明显的特点。(农耕文明色彩)(1)、中华文明是典型的农业文明,而中国古代神话也与此相吻合,体现出了浓厚的农

耕文明的色彩

(2)、从不同的文化背景来看,中西神话肯定是有所不同的。这种区别,通过中国古代神话与希腊神话的简单比较可以窥见一斑。

A、从内容来看:

a.希腊中的神灵是谱系化的,中国的神灵缺乏这种系统性。

b.希腊的神是世俗的、人性化的,而中国的神则是神圣的、道德化的。

c.希腊神话中的神个性鲜明,而中国神话中的神却性格模糊。

d.中国神话保存了较原始的面貌,而希腊神话经过整理后已非原生态神话。

B、从保存来看:

a.希腊神话得到了系统而充分的整理和加工,而中国神话则相反;

b.中国古代神话被历史化,而希腊神话的历史化程度较小。

(1)、自然神话:洪水神话(大禹治水)、创世神话(盘古开天)、生命起源神话(女娲

造人);

(2)、人文神话:始祖神话(伏羲与女娲)、战争神话(黄帝战蚩尤)、创造发明神话(仓

颉造字、杜康酿酒)。

5.了解传说与历史的差异

(1)、传说是口头形式的,而历史是文字形式;

(2)、传说强调传奇色彩,而历史着重真实性(如哭塌長城);

(3)、传说在流传中经常发生变异,而历史相对较为稳定;

(4)、传说与历史还可以互相转化。一些传说中的人物或事件会进入历史记录,而历史

上的人和事也可能在传播中逐渐变为传说。

6.了解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价值。

(1)、承载民族的历史: 华夏的上古史大多是由神话、传说转换而来的。如五帝、三王中

夏禹等。

(2)、奠定民族精神: [1]深重的忧患意识

[2]崇德的文化传统

[3]不屈的抗争精神

(3)、开启华夏文明:[1]民间文学的发源地

[2]文人文学的素材库

二、诗骚传统

1.熟悉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

(1)、先秦诗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源头,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诗经》,一是《楚

辞》

(2)、《诗经》产生于春秋时期,以反映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北

方地区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性为主要内容。

(3)、《楚辞》产生于战国时期,以反映长江中游、汉水流域、洞庭湖畔 以渔猎为主要

生产方式的南方荆楚地区民风民俗、尤其是以巫祀文化为主要内容。

(4)、《诗经》以记录反映现实生活为主,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5)、《楚辞》以抒发理想,表现自我,赞美爱情的神话为主,从而形成我国古典诗歌的

浪漫主义传统。

2.熟悉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经》在先秦时期原称《诗》,或称“诗三百。” 汉武帝以后,称《诗经》

(1)、“六义”实际上分为两组:风雅颂 和 赋比兴

(2)、风雅颂:《诗经》中诗歌的分类:风 即“土调”,是各地方的乐调民歌;雅 是朝廷的

宫廷乐调;颂 有表演之意,即不但配合乐器,用皇家声调歌唱,还带有扮演、舞蹈的艺术。

(3)、赋比兴:《诗经》中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赋 的基本特征,一是“敷陈”——展开多

角度、多层次的描述或抒情;二是“直言”——直接表达而不用曲笔。比 就是用其他事物来代替本体,也就是比喻、比拟、借代等手法。兴 的基本特征,一是必定在章节之首,二是通常是对景物、事物的描写。

4.掌握《诗经》中的诗歌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

(1)、句法以四言为主,兼以杂言

(2)、章法灵活,常见重章叠句

(3)、词汇丰富,大量叠字及双声、叠韵词语的运用

(4)、修辞生动,手法多变

(5)、韵律自然

5.熟悉中国最早的著名诗人。

中国第一个正式意义上的诗人就是屈原!之前的《诗经》都是集体创作。屈原的楚辞是个人的创作。或者可以说,自屈原之后,中国才出现了“诗人”。

(1)、屈原的生平:[1]屈原的家世。屈原出身于楚国贵族,和楚王原本同姓“熊”(其祖

先屈瑕,是楚武王熊通的儿子)。因屈瑕被封于“屈”地,因以

地为氏。

[2]屈原的生年。屈原的生年,众说纷纭。现在较多人认同的说法,

是根据《离骚》中“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辰吾以降”一句,推

算出其生日为楚威王元年(前339)正月十四日。其卒年较少

异议,多认同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的说法。按此说法,

屈原享年62岁。

[3]屈原的史迹。少年得志(0-27岁)、中年遭贬(27-44岁)、晚

年流放(44-62岁)

(2)、屈原的作品:,在《史记》本传中提到的有《离骚》、《天问》、《招魂》、《哀郢》、

《怀沙》五篇。其中《离骚》一诗为其代表作。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将其中二

十五篇列为屈原作品,这些作品是:《离骚》、《九歌》(十一篇)、《天问》、《九章》(九篇)、《远游》、《卜居》、《渔父》,而把《招魂》列于宋玉名下。可知对这二

十五篇中部分作品的归属和真伪,汉代就存在争议。大致说来,现代研究者多认

为《招魂》仍应遵从《史记》,视为屈原之作;《远游》、《卜居》、《渔父》,则伪

托的可能性为大。

6.了解“楚辞”一词的三个具体含义是什么。了解《楚辞》一书是哪一时期由何人辑录而成。

(1)、含义:a、指战国时期形成的具有楚语和楚音特征的、富于地方色彩和楚地民歌传

统的新兴文学样式。这是屈原在楚地民歌基础上加工发展而成的。

b、指用这种样式创作的富有南方民歌神奇迷离的浪漫精神的作品。因屈原

作品是此类创作的代表,而又与汉代的赋有渊源关系,故被称为“屈赋”(不

歌而诵 谓之赋);屈原的作品又以《离骚》为代表,所以此类作品又被称

为“骚体”,或简称为“骚”。

c、指汇集这类诗歌作品而形成的一部诗集。

(2)、西汉末,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汉代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书名即题

为《楚辞》。

7.熟悉楚辞体诗歌的基本特点。

(1)、浪漫的精神气质

(2)、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

(3)、鲜明的南方楚地特色

(4)、独特的语言风格

8.熟悉浪漫主义作品的主要表现。

(1)、感情的热烈奔放;

(2)、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3)、想象的奇幻怪特;

(4)、以幻想、神话创造出的瑰丽图景;

(5)、夸张的笔调。

9.了解儒家经典“十三经”的基本构成及“四书五经”的含义。

(1)、六经: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孔子整理过的六部

古代著作被奉为经典,史称“六经”,即:《诗》(《诗经》)、《书》(《书经》、《尚

书》)、《易》(《易经》、《周易》)、《礼》(《礼经》、《仪礼》)、《春秋》(《春秋

经》)、《乐》(《乐经》)

五经:约在汉代至魏晋期间,《乐经》散佚,“六经”只剩下五经。但请注意:此时

的“五经”与明清时期“四书五经”中的“五经”并不完全相同。

九经:唐代初、中期,用九部儒家经典作为科举考试的依据,儒家经典于是增加

到“九经”。这九经是:《经》、《书经》、《易经》和“三《礼》、”“三《传》。”

●“三《礼》”是指三部与礼仪有关的儒家典籍:《仪礼》、《周礼》和《礼記》。●“三《传》”则是指古人认为是注释《春秋》的三部著作:春秋末到战国初左

丘明的《春秋左氏傳》、漢代公羊高的《春秋公羊傳》和戰國谷梁赤的《春

秋谷梁傳》。

十二经:晚唐文宗时,在原来九经的基础上增加了《论语》、《尔雅》(解释儒家经

典中的词语的一部工具书)和《孝经》,儒家经典增加到十二经。

十三经:五代十国时期,《孟子》曾一度被后蜀列为儒经。南宋时,《孟子》被朝

廷正式列入儒家经典中,十三经正式形成,並从此固定了下來。即《易》、

《书》、《诗》、《周礼》、《仪礼》、《礼记》 、《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

《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2)、四书:宋代朱熹为两部儒家著作(《论语》、《孟子》)和儒经《礼记》中的两篇论

文(《大学》、《中庸》)作过集注,合称《四书章句集注》。

五经:指儒家的五部经典著作。不过,宋代以后所说的“五经”,与汉代所说的“五经”

(见上文“十三经”部分)并不完全相同。宋人把《礼记》列入五经之列,作

为“礼”经的代表,而代替了汉代五经中的《仪礼》。

三、史传散文

1.了解作为文体名称的“散文”概念出现于何时。

(1)、“散文”一词最早表示“文采焕发”之意。如晋木华《海赋》:“若乃云锦散文于沙内之际,

绫罗被光于螺蚌之节。(adj.形容词) ”


中国神话传说txt》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3391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中国神话传说txt
相关文章
  • 中国神话传说txt

    中国远古传说中国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一神话时代二传说时代三半信史时代:夏、商、西周四信史时代:东周至今神话时代一盘古开天辟地:二、三皇:天皇、地皇、人皇三、五氏:有巢氏、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