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中国汉服 正文

中国汉服

2017-04-21 06:41:48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从汉族服饰演变看中国传统文化

从汉族服饰演变看中国传统文化 郭沫若先生说过:“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由此可以看出服饰与人类和社会的关系。服饰不仅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传统服饰体现的则是一种社会文化。汉族文化博大精深,经过长时间的演变,汉族的传统服饰成为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一系列服饰的集合。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取代奴隶制。与此同时,当时的诸子百家相互争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百家争鸣”中,也有对服饰制度的讨论。如儒家提倡“宪章文武”,维护西周社会的等级制度,主张一切衣著装束都必须“约之以礼”。墨家则提倡“节用”,主张衣冠服饰只求“尚用”,不必过于拘泥于繁缛的等级制度。到了汉代,服饰更为注重等级制度。但作为汉族人的传统服饰,汉族越来越体现出鲜明的特色。与其他民族服装相比,汉族服装的最大特点就是宽大的衣袖。宽衣肥袖不仅看起来飘逸,也十分实用。汉服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没有衣扣,而是用一根宽腰带把衣服束住。在当时,从一个人穿着的服饰就可以直接看出这个人的社会地位。直接从事体力劳动的普通百姓穿短衫,上身穿的叫“衣”,下身穿的才叫“裳”。而那些有钱有地位的人,或者不直接从事体力劳动的读书人,则穿长衫。那是一种上下身的衣服连在一起的袍服。从汉代起,一直到后来的唐、宋、明等各朝代,朝廷官员的正式服装都是采用了这种典型的宽衣肥袖和没有衣扣的典型的汉服款式。虽然由于官员的等级不同,服饰的细节方面有着更为繁复的区分,但是大致的发展方向就是这种右衽、宽袖、深衣的服装制式,在这一点上,从西周到明代,都没有根本上的变化。宽大的汉族服装,反映的其实是汉族人的生活观和价值观——追求闲适平淡的宁静生活。这种衣服不适合动作幅度较大的激烈运动,比如骑马或者打猎,但十分适合古代士子下棋赏花、吟诗作画的安逸生活。作为比较,我们可以看一下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中原周围的少数民族多穿窄袖紧身的衣服,因为这些少数民族喜欢骑射等动作幅度较大的活动。到清朝的时候,汉族服饰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并不是由于汉族人的审美观念突然的改变,而是由于社会文化与大背景的转变。清兵入关之后,满族入主中原,统治者开始强制推行剃发易服运动,强制推行满族人的紧身长袍马褂,禁止汉族男性穿戴传统的宽大衣服。从此之后,延续了两千多年汉族的宽衣大袍传统服饰彻底消失了,今天为人们所熟知的旗袍和马褂等都是在以满族服饰为主体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而汉族传统的民族服饰已经很少见了。这种强制性的由统治者站在政治的角度上进行的服饰转换,在历史上是十分少见的。辛亥革命之后,汉族人又重新关注起自己的民族服饰来。人们需要不一样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来表现新的社会景象。满族人的长袍马褂已经不适合了,可是全民都穿西装又有些不伦不类。而清朝以前的汉族服饰已经没人知道了,没有办法恢复从前的服装式样。于是,清末民初的时候,汉族的服饰纷纭变化。维新派在变法中把改变衣冠也作为学习西方文明和推行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虽然政治诉求不太相同,但是革命党人对于传统服饰弊端的认识与维新派是一致的。孙中山曾经提出服装制作四原则,在“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的基础上设计了中山装。其实在当时,传统汉服在当时面临着一个十分难得的复兴机遇。在此之后,在复杂的社会历史变化过程和近代西方文化的冲击下,重新推行传统汉服已经不可能实现了。需要强调的是,复兴汉服并不是一定要求每个人都身穿宽袍大袖的衣服,而是保留一种服装的形式,以此来象征着一个民族独有的服装特色。就好像人们一提起满族,就会联想到满族女子的旗袍和梳起的旗头。汉服是汉民族独有的标志,显示出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不同的文化色彩。民族认同也是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看出,汉族服饰的演变不仅直接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政治变革、经济发展和风俗变化,也折射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研究汉族服饰的变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也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继承其风华。

中国传统服饰变迁 服饰,即平时所说的“衣”有着广狭两义,狭义的衣仅指身上所穿的,而广义的衣则指的是一切蔽体的织品,包括头衣、胫衣、足衣等。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我们的祖先告别了猿猴时代,披着兽皮与树叶,艰难地进入了文明时代,知道了遮身暖体,创造了最早的服饰文化。但是追求美是人的天性,服饰的作用又不仅仅在遮身暖体了,同时也有着美化的功能。中国古代的先民从服饰起源之始,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融于日常生活的服饰穿戴之中,构成了服饰文化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内涵,开创了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先河。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是璀璨华美,丰富多彩的。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审美意识的演变。无论是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还是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人的审美倾向和思想内涵。但是一个时期的审美倾向、审美意识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产生于特定的时代的。

首先,中国古人的服饰审美意识深受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之精髓,是儒、道两大家都认可并采纳的哲学观,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深远的本质之源,这种观念把各种艺术品都看作整个大自然的产物,从综合整体的观点去看待工艺品的设计,服饰亦不例外。

其次是“等级性”。这是阶级社会的标志,它对古人的服装审美意识的影响贯穿了古代社会的始终。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身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除能敝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这种功能还表现在服装的色彩上,历史上“白衣”、 “绯紫”、“黄袍”、“乌纱帽”、“红顶子”等等都是在一定时期内,某种颜色附于某种服饰而获得了代表某种地位和身份的例子,在每个朝代几乎都有过对服饰颜色的相关规定。

第三,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意识形态也直接影响到了服装的审美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由于七雄争霸,各自为政,造成了百家争鸣学术论战,不同派别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服饰美学思想中产生了多种的审美主张。魏晋时期是历史上经济、政治最为混乱的年代,但在精神上却是极自由解放,最热情的年代。文人意欲进贤又不得,只得自我超脱,除沉迷于酒乐之外,就是在服饰上寻找宣泄,以傲世为荣,故而宽衣大袖,袒胸露臂,披发跣足,以示不拘礼法。而唐朝的服饰则是对美的释放,对美的大胆追求,其服饰色彩之华丽,重装饰,女子衣装之开放是历代没有的,即使是现代人也为之惊叹不已,望尘莫及。唐代服饰的丰富多采富丽堂皇,风格独特奇异多姿,成为中国历史服饰中的一朵奇葩,世人瞩目。唐朝经济繁荣,手工

艺发达,对外交流频繁,博采众长,比以前朝代增加了新的审美因素和色彩。唐代前期转向后期的历史过程中,人们社会意识和精神状态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则是与当时唐朝由盛转衰的经济和举国上下兴颂佛法这一时代背景是密不可分的。宋朝时,宋人受程朱理学的影响,焚金饰,简纹衣,以取纯朴淡雅之美。而明代是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史上又一鼎盛时期,服饰华丽异常,重装饰。明朝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封建意识趋于专制,趋向于崇尚繁丽华美,趋向于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其服饰从质料到色彩到图案追求艳丽,形成了奢华的风气。清朝是以满族统治者为主的政权机构,满族旗人的风俗习惯影响着中原地区。几千年来世代相传的传统服制度,由于满族八旗兵的进关而遭到破坏。这种变革是中国传统服制的又一次飞跃,是历史上"胡服骑射"、"开放唐装"之后的第三次大转变。 历时数千年的宽袍大袖、拖裙盛冠、潇洒富丽、纤细柔弱,与衣身修长、衣袖短窄的满装形式,形成鲜明的对比。旗装以它用料节省,制作简便和服用方便,取代了古代的衣裙的繁复。而其中女子的旗装随时代的发展,经过加工而成了突出曲线修长秀丽的旗袍,现在已经形成了汉民族的服饰代表,显示了东方女性的温柔与内涵,具有着永恒存在的价值。

纵观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各朝各时期中国古人审美意识对服装的影响,服装从最早的功能性——遮羞、敝体,经过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演变,从等级制度的代言人,到后来标榜个性的象征物,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了解传统服饰文化,也是从一个侧面了解我国的历史,了解我国的发展,了解世界的脉搏

中国服饰的演变

五千年的发展使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也是博大精深,这足以使中国人引以为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标致性特征,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量。随着中国的科技与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素质不断提高使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

随着中国的科技与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素质不断提高,使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文化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就具备文化科学价值,服饰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代表,通过这次学习中华文明概览了解到了许多有关中国传统服饰演变的知识。 从某种意义上说服饰的演变,也可以看作是人类文化的发展的历史。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是人类物质文明的的结晶,并且它蕴含着人类文明精神的思想。早期的人类社会经过蒙昧、野蛮到到文明时代缓缓的进行了几十万年。我们的祖先与猿猴相别以后,开始用一些树叶与兽皮披在他们的身体上,帮助他们度过那些寒冷或者风雨暴雪的坏天气,终于他们艰难的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他们从那时开始懂得了遮身,知道了文明的思想,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创造出了物质文明。然而,追求美是人类的天性,美丽的外表让别人看上去会更加赏心悦目,也使自己的心情更加快乐自信,正如古话所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衣服的作用不仅在

遮身取暖,更有了美化的功能。几乎从服饰起源那天起,人们就已经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条件、环境条件、色彩、爱好,以及各种文化心态或者是宗教观念,都沉淀于服饰之中,构成了现代社会服饰文化的精神文明内涵。

服饰文化从远古时代就开始了,其中类多样性以及做工精美性都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表现,而且更反映了我国古代各时期的文化意识形态。中国的冠服制度,大约在夏商时期初步确立,至周代趋于完善。夏商周时期,冠服制度已成为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分别等级尊卑的东西,标志着权力和等级的冕服和官服以及各种饰品逐渐成为服饰发展的主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冠服制度进一步纳入“礼治”范围,成为礼仪的表现形式,充分反映着封建的等级制度。

深衣作为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服饰,在我国服饰进化史同样占据了意义非凡的地位。此次的服饰与中国文化课程中,深衣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是我对深衣的一些看法与理解。深衣是我国文明时代最早的服饰之一。深衣流传时间长,影响自然更是十分的深远,以致现在的衣服都有深衣的影响存在。因此在我看来,研究深衣可以说是打开各个朝代历史大门的一把钥匙。下面系统的介绍一下,深衣又称长衣、麻衣、中衣。为古代诸侯﹑大夫等士大夫阶层家居便服,也是庶人百姓的礼服。 深衣有四种不同名称:深衣、长衣、麻衣、中衣。深衣是直筒式的长衫,把衣、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并且设计保守,因为“被体深邃”,因而得名。通俗地说,就是上衣和下裳相连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为边缘也称衣

缘,其特点是使身体深藏不露,雍容典雅。现代人文学者建议将深衣作为华夏民族的服装来推广,作为华夏服饰文化的代表。

深出现以后,加之纺织业的进步和发展,使服饰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与完善。由于社会制度社会制度的逐渐发展,阶级概念更加的明确,因此服饰的形式也是因阶级不同有所不同,做工也是日趋精美。从开始的简单的色彩与纹饰到后来更加精密的刺绣与设计精美的图案。安阳商代墓中曾出土一个玉人立像,头戴高帽,身穿深衣,腰部束带,腰带上更是有象征权威的图案,在衣领、袖口边缘等地方还绣有精美的几何纹饰图案,团因阶级不同而差异。帝王一般以龙、蝙蝠、祥云等图案为主,而妃嫔的服饰纹样主要是凤凰、花等,主要用来象征她的地位和人们当时心中的美好愿望。此时织花的技术也是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尤其是战国时期,不仅会出现平纹绢,还有提花、斜纹织花技术及暗花回纹四方连续图案。

西周时期,我国古代的纺织技术较之前有了进一步提高,而且根据古代文献以及出土的青铜器铭文的记载可知,丝织工艺有了许多方面的发展和提高,出了罗、纱、绢、绮等材质外,又出现了一种多彩的提花织物——棉。

北魏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等多方面的显著影响,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服饰史上第二次大变革。

唐代服饰承上启下,“法服”与“常服”同时并行,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服饰的第三次大变革。道家之法服大抵款式有两种:一为氅衣,一为对襟袍服。其中,氅衣多为高功所用,时下的经衣也大都用氅衣。其款式为对襟,长同身,不裁袖,方方正正。一般高功之绛衣之颜色有多种,就其本意当为红色,但后来又有紫色、蓝色等。其中大都刺绣以精美花纹,美妙绝伦。军人在平时和一般礼仪场合穿着的服装,意为平常时候穿着的军服。其主要特点是庄重、威武,能反映民族传统习惯和精神,适合日常穿着。与前两次南北向交流有所不同,这次的特点是东西向的服饰大交流。

宋代服饰大体上沿袭了隋唐旧址。但由于宋王朝长年处于内忧外患交并之中,加上程朱理学的思想禁锢等因素,这一时期的服饰崇尚简朴﹑严谨﹑含蓄。辽金元三代均为少数民族掌权;服饰既各具本民族特色,又表现出与其他民族相融合的特征。

明立国不久,就下令禁穿胡服,恢复了唐朝衣冠制度。清兵入关以后,为巩固其在中原的

统治,强制施行“剃发令”,并相继制定了官民服饰制度﹑服色制度等。结果导致传统服饰制度的最终消灭,形成满族服饰的统一地位,从而出现了中国古代服饰史上的第四次大变革。至武昌起义的枪声划破长空,辛亥革命发生,掀起了中国服饰史上又一次更大的变革,服饰的发展重新回到了一个更自由的状态。

中国现代的服饰文化可以说已经到了一个摩登时代。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人们除了在裁缝店加工服装外,已有条件购置成衣,服装加工业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而迅速地发展,市场上的服装品种、花色也越来越丰富,购买者越来越信任品牌服装所代表的品质和时尚品位。以几次大的流行趋势为例,不难看出中国人在着装方面是如何融入世界潮流的。喇叭裤,也叫喇叭口裤,是一种立裆短,臀部和大腿部剪裁紧瘦合体,而从膝盖以下逐渐放开裤管,使之呈喇叭状的一种长裤。这种裤型源于水手服,裤管加肥用以盖住胶靴口,免得海水和冲洗甲板的水灌入靴子。喇叭裤最初是美国颓废派服式,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末在世界范围内流行。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正值喇叭裤在欧美国家的流行接近尾声之际,中国的年轻人几乎一夜之间就穿起了喇叭裤,并迅疾传遍全国。与之相配的上装则是收身的弹力上衣,呈现为A字形的着装形象。与喇叭裤同时传入中国的还有太阳镜。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大城市就曾流行过戴“墨镜”,以茶晶、墨晶料做片,镜面小而滚圆,时髦人物趋之若鹜。20世纪70年代末,太阳镜再度传入中国时,流行的是“蛤蟆式”和“熊猫式”,镜面很大,形状类似蛤蟆或熊猫,时髦的戴法还包括将太阳镜架在头顶或别在胸前。许多青年人出于种崇洋心理,还特意保留镜面上的商标,以显示这是舶来品。从那以后,太阳镜的式样不断翻新,国际上流行什么样的,中国人就会戴什么样的。

牛仔装也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传入中国的,穿着者的队伍不断壮大,从时髦青年扩大到各阶层和各年龄段。进入90年代后,不仅品种逐年发展到短裙、短裤、背心、夹克、帽子、挎包、背包等,颜色也不再限于蓝色,还出现了水洗薄面料等新质料。80年代初流行蝙蝠衫,这是一种在两袖张开时仿佛蝙蝠翅膀的样式。蝙蝠衫领型多样,袖与身为连片,下摆紧瘦。后来演变成蝙蝠式外套、蝙蝠式大衣和夹克等。有趣的是,这种款式在2004年的春夏流行趋势中竟以“复古”的面貌重新出现。

服饰文化就是这样总在发生着变化,不断的循环,也说不定哪一天服饰又会流行像古代的深衣等各类服饰,但是随着经济科技还有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在服饰上也是会发生变化和改良的。服饰既体现人们的世界观和审美情趣,也反映生活准则与社会伦理观,涵盖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就像木桶效应一样,社会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整体,个体的行为受其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从而理解服饰行为,揭示服饰文化意义,对现代社会历史文化的透视有着重要的作用。

篇二:从汉族服饰演变看中国传统文化

从汉族服饰演变看中国传统文化 郭沫若先生说过:“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由此可以看出服饰与人类和社会的关系。服饰不仅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传统服饰体现的则是一种社会文化。汉族文化博大精深,经过长时间的演变,汉族的传统服饰成为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一系列服饰的集合。

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取代奴隶制。与此同时,当时的诸子百家相互争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百家争鸣”中,也有对服饰制度的讨论。如儒家提倡“宪章文武”,维护西周社会的等级制度,主张一切衣著装束都必须“约之以礼”。墨家则提倡“节用”,主张衣冠服饰只求“尚用”,不必过于拘泥于繁缛的等级制度。

到了汉代,服饰更为注重等级制度。但作为汉族人的传统服饰,汉族越来越体现出鲜明的特色。与其他民族服装相比,汉族服装的最大特点就是宽大的衣袖。宽衣肥袖不仅看起来飘逸,也十分实用。汉服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没有衣扣,而是用一根宽腰带把衣服束住。在当时,从一个人穿着的服饰就可以直接看出这个人的社会地位。直接从事体力劳动的普通百姓穿短衫,上身穿的叫“衣”,下身穿的才叫“裳”。而那些有钱有地位的人,或者不直接从事体力劳动的读书人,则穿长衫。那是一种上下身的衣服连在一起的袍服。

从汉代起,一直到后来的唐、宋、明等各朝代,朝廷官员的正式服装都是采用了这种典型的宽衣肥袖和没有衣扣的典型的汉服款式。虽然由于官员的等级不同,服饰的细节方面有着更为繁复的区分,但是大致的发展方向就是这种右衽、宽袖、深衣的服装制式,在这一点上,从西周到明代,都没有根本上的变化。

宽大的汉族服装,反映的其实是汉族人的生活观和价值观——追求闲适平淡的宁静生活。这种衣服不适合动作幅度较大的激烈运动,比如骑马或者打猎,但十分适合古代士子下棋赏花、吟诗作画的安逸生活。作为比较,我们可以看一下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中原周围的少数民族多穿窄袖紧身的衣服,因为这些少数民族喜欢骑射等动作幅度较大的活动。到清朝的时候,汉族服饰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并不是由于汉族人的审美观念突然的改变,而是由于社会文化与大背景的转变。清兵入关之后,满族入主中原,统治者开始强制推行剃发易服运动,强制推行满族人的紧身长袍马褂,禁止汉族男性穿戴传统的宽大衣服。从此之后,延续了两千多年汉族的宽衣大袍传统服饰彻底消失了,今天为人们所熟知的旗袍和马褂等都是在以满族服饰为主体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而汉族传统的民族服饰已经很少见了。

这种强制性的由统治者站在政治的角度上进行的服饰转换,在历史上是十分少见的。辛亥革命之后,汉族人又重新关注起自己的民族服饰来。人们需要不一样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来表现新的社会景象。满族人的长袍马褂已经不适合了,可是全民都穿西装又有些不伦不类。而清朝以前的汉族服饰已经没人知道了,没有办法恢复从前的服装式样。于是,清末民初的时候,汉族的服饰纷纭变化。维新派在变法中把改变衣冠也作为学习西方文明和推行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虽然政治诉求不太相同,但是革命党人对于传统服饰弊端的认识与维新派是一致的。孙中山曾经提出服装制作四原则,在“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的基础上设计了中山装。

其实在当时,传统汉服在当时面临着一个十分难得的复兴机遇。在此之后,在复杂的社会历史变化过程和近代西方文化的冲击下,重新推行传统汉服已经不可能实现了。需要强调的是,复兴汉服并不是一定要求每个人都身穿宽袍大袖的衣服,而是保留一种服装的形式,以此来象征着一个民族独有的服装特色。就好像人们一提起满族,就会联想到满族女子的旗袍和梳起的旗头。汉服是汉民族独有的标志,显示出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不同的

文化色彩。民族认同也是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看出,汉族服饰的演变不仅直接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政治变革、经济发展和风俗变化,也折射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研究汉族服饰的变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也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继承其风华。

篇三:【新人入门】澄清汉服中的十个重大问题40种认识误区

澄清汉服中的十个重大问题40种认识误区

一、汉服一直是中国主流服装,“唐装”不是唐朝的服装

汉语、汉字是中国历朝历代的语言文字,汉服是中国历朝历代的主流服装。“汉服”虽因“汉朝”而得名,但它是从黄帝“垂衣裳而治”开始,最晚在商朝就已经确定,一直到清以前,都是我们的服装主流。中间尽管历经变化,但其最主要的形制,“交领右衽,上衣下裳”的特点却始终没有改变。所以,它始终是我国的传统服装,而不仅仅是汉朝的服装。西方国家把中国的“国学”称之为“汉学”,不是仅仅指“汉朝之学”,我们的汉语、汉字也不仅仅指汉朝的语言文字。

唐朝的服装仍然是以汉服为主流。时下流行的“唐装”,是借鉴了满清马褂而临时“设计”出来的,有唐之名而无唐之实。不澄清这个概念,是对国人的继续误导。

二、“凸显特色”不如“凸显传统”

某些设计师要设计有“中国元素”的服饰作为奥运礼服。我们认为不妥。与其“凸显中国的特色”,不如“凸显中国传统”。中国的服饰礼仪传统,是人类史上独一无二的,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如果要“凸显特色”,这就是最大的“特色”。

“传统”不是“设计”出来的,不是拼凑出来的,而是自然形成的。“中国传统”,是由中国的过去传到现在,又要从现在传到未来的那种统贯中国始终的“统”。因此,仅有“中国元素”不足以体现“传统”。我们无法用所谓的“中国元素”拼凑出“传统服饰”,就像无法嫁接出一种融合梅花、牡丹、莲花、菊花、兰花、月季等花卉的植物作为国花一样。因此,展现给世界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服饰”是最佳选择。从这个方面来说,中山装、旗袍、西服、“唐装”都不能足以体现这一点。

“设计——礼服”,这是把时装与礼服混同起来了。时装可以设计,而且必须要设计,因为它是随时变化、追求个性的;而礼服——比如,我们提倡的广义汉服中的“深衣”却不能设计,它的内涵是文化的历史积淀形成的。所以,它也不需要设计,只需要考证清楚加以制作,否则,不可能达到“还给世界五千年”的理想效果。

当前的服装设计专家一般侧重于时装知识,对“礼仪之邦”的礼制大多不清楚,对“华夏文化”的“经典”不清楚。有位专家所设计出来的礼服,竟然是“左衽”,就可见一斑。连《论语》中孔子所说的“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都不知道。他怎么去“设计”能体现传统的“礼服”出来?结果恐怕是令人失望的,相信难以得到民意的支持,稍有失误,反而会给奥运会的服饰礼仪留下无法消除的遗憾。

三、不要空谈“民族性”与“国际化”

关于礼仪服饰,有人提出要把“民族性”和“国际化”相结合。貌似有道理,其实不然。男女都是人,首先要男人像男人、女人像女人,不男不女不能叫做“人化”;同样道理,中国与外国都是国,中国要像中国,各国要像各国,不中不西的中国绝对不能叫做“国际化”。刻意去迎合外国人的欣赏品味,把自己打扮成不伦不类的样子有必要吗?我们不应该对自己民族的形象如此不自尊自信。

即使要“结合”,也不需要有意结合。在参加竞赛的时候,运动员身穿的是运动装,这是国际化的体现;奥运会发源于西方,如今在中国举行,而不是各自在自己的国家举行,也是国际化的体现。在运动场外,外国朋友见到的当今中国形象——那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满街流行的西服牛仔,宛然“美国第二”,又何尝不是国际化?我们身穿华夏传统服装,所体现出来的是自尊自信、热情好客,而不是自高自大、骄横跋扈,因此,这与国际化没有什么冲突。多元的世界,由每一个健全的“一元”构成,国际化更需要健全、弘扬我们“这一元”,而

不是把我们“这一元”丢掉!

四、深衣是历代相传的礼仪服饰,和服、韩服源自中国

深衣的产生,至少可以追溯到商朝,“五经”之一的《礼记》中有一篇专门的文章,题目就叫做《深衣》,这就与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深衣一直流传到明末,清初的黄宗羲有《深衣考》,清人江永有《深衣考误》,因此,深衣在满清虽然在生活中暂时不见了,却并非失传了。就在五四运动之后,章太炎、钱玄同先生还曾经穿过深衣。现在,很多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华夏同胞,也在身穿深衣与汉服举行着活动,还有平时生活中也穿着汉服的,其中体现着深衣与汉服的强大生命力。

有人担心,深衣与汉服是否能被今人接受,这是多余的担心。当前,因为深衣与汉服已经被迫中断了三百多年,平时就了解汉服的人就不多,但就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得到很高的支持率,也非常能够说明问题。从各个网站的调查来看,截止到4月18日中午12点,QQ腾讯中支持率达83.44%,网易新闻中支持率为79.0%,搜狐中支持率为64.9%,网易奥运中支持率为63.0%。这些数字体现着民意,值得我们重视。

有人说,穿上深衣与汉服会被认为是日本人、韩国人,更是多余的担心。日本的和服、韩国的韩服,都是从“汉服”演变而成的,其中体现出来的是东亚文化传统在历史上的密切联系。只能说和服、韩服像汉服,而不能说汉服像和服、韩服。谁会说某人的父母像他们的儿女?哪个父母会因为长得像儿女就羞于见人呢?因此,这样的担心,不仅多余,而且可笑。

五、用深衣和汉服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文化认同感

有一些不支持汉服的朋友认为,只要一提“汉服”这个词,就成了“民族主义”,甚至“极端民族主义”,这是极大的误解。华夏文化的礼仪就是尊重别人,深衣正是体现这种精神的礼服。汉服则是汉民族的形象视觉系统。

我们把深衣从广义的汉服之中凸显出来,目的就是要减少人们的误解。首先,因为深衣是产生并确立在56民族产生之前的服装,把它作为由56民族构成的代表国家形象的服装,与“刻意宣扬民族的东西”无丝毫关系,恰恰相反,这只能有利于56民族的团结。其次,我们沿用“深衣”这个传统的称谓,就像“纱丽”、“奥黛”、“和服”一样,不直接用族群的名称来命名,这样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稳固。其三,56民族是一个整体,不应该没有一种象征这个整体的代表服饰,就像我们出国的时候、在联合国的时候,不能说56民族各自都用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一样。最后,炎黄子孙并非仅仅局限在国内,而是遍布于世界各地,有了深衣更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

提倡“汉服”,能说就是“大 汉 族 主 义”吗?更不能!首先,我们不能说采用“汉语”、“汉字”作为中国语言文字的代表,不能说是“大 汉 族 主 义”;把56民族分化之前就有的广义的“汉服”中的“深衣”作为中国的代表服装更不是“大 汉 族 主 义”。其次,当前中国的56民族中,55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服装,我们尊重他们的服装,不需要我们再去倡议。因为惟独汉族还没有,所以我们倡议把“汉服”作为汉族的代表服装,也与“刻意宣扬民族的东西”没有任何关系。其三,在56民族中,汉族占全国人口的93%,这是历史自然形成的,如果汉族穿着西服,那么,56民族站在一起的时候,像外国人一样,这很不和谐。其四,华夏文化经典中向来提倡的是,各个民族首先自强不息、自尊自信,同时各民族之间又互相尊重,尤其是提倡“自正正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种“王道”精神,而不是“霸道”主张。

六、复兴不是复古,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有人说复兴汉服,就是主张复古,这是一种误解。不管人类想怎样,时间的脚步却是一直向前行的。我们也不可能、也不想回到历史上的某个时代去。华夏文化能够流传上下五千年而不断,成为世界上的唯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历来坚持“华夏文化传统”。我

们只能沿着华夏文化的传统继续走下去,并创造更辉煌的未来。也许我们因为外来原因一时偏离了华夏文化的正道,但是,未来的路还很长,如果能尽快地回归正道,那么,一切都还会好起来。当前,全国上下弘扬传统文化的呼声与行动越来越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是党和国家的政策。

有人说,仅仅靠穿上汉服就能复兴华夏文化吗?当然不是。华夏复兴,是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而且是长期的过程,服饰礼仪的复兴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奥运会即将在中国举行的时候,这个事情便是当务之急,因为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契机,由此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穿上汉服,当然不一定就能使华夏文化复兴起来,但是,不穿汉服,也不能复兴得更快。形式与内容本来是不可分的,形式却也可以促进内容。华夏复兴,少不了文化的复兴;文化的复兴,不可能没有承载它的形式。有人说“承继传统在乎其心而不在其表”,这是把内容与形式割裂了。牛羊之心有牛羊之表,人心也有人之表。《论语》中说过,如果虎皮和羊皮没有毛色的不同,也就无法区别虎皮和羊皮了。

七、礼服和常服不能混淆,汉服不是演戏作秀

很多人反对汉服的理由之一是,看到深衣、汉服的宽袍大袖,觉得不方便、不实用,这是将礼服与日常服装混同起来了。我们要问一句:当今盛行的西方婚纱是不是日常服装?是否方便实用?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愿意穿它?

我们在倡议书中说得很明白,是希望着在奥运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上,代表国家整体形象时穿深衣;在不代表国家形象时,提倡56民族同胞各穿自己的民族服装。我们没有说过让运动员在比赛的时候也穿上深衣、汉服。同时,我们说过,大家平时的服装是个人性的选择,代表国家或民族的时候却不再是个人性的选择;大家的日常服装当然由大家自愿选择,在重大、严肃、正规的场合应该穿上礼服。我们也提倡(而非强制)汉族的成员平时也穿汉服,但是,汉服之中也有礼服与常服之分,而且款式多样,并非所有的汉服都是长袍大袖的。我们的前人穿汉服修长城、开运河、建园林、种地、做工,不是穿着礼服去做这些事。更何况,我们今天要穿汉服,只要符合“交领、右衽、系带”等基本要求就属于汉服,并非所有汉服都是宽袍大袖。

有人说,汉服像戏装,所以,穿上汉服像演戏,这是肤浅的看法。戏装是因为历史上确实存在过,才会因为戏剧需要而穿上,而不是凭空虚构出来的。我们看到从有关先秦到明末的戏剧、电视剧中的服装都是汉服,尽管有些做得很不规范,甚至“凭空想象”,那是设计师的问题。我们并非按照戏装来做汉服,而是根据历代的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来制作汉服,与戏装有根本的区别。我们穿上汉服,是对华夏民族以及华夏文化的认同,而不是在演戏。 还有人批评穿汉服是“作秀”,这是对我们很大的误解。首先,我们是站在华夏文化的高度来对待汉服的,站在人类文化的高度来发出倡议的;其次,国内外广大的汉服爱好者,是凭着一腔热情,花费着自己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来宣传汉服、实践汉服,这与“作秀”有本质的区别。只有为了哗众取宠、邀功争利的做法,才能叫做“作秀”。另外,汉服的复兴,不是一时的事情,它是华夏复兴的一部分,所以,称之为“汉服热”也不恰当,因为它涉到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八、汉服是服装传统上的民族认同,是华夏文化认同的一部分

我们一直骄傲地自称为“华夏”,而这两个字却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传统服饰的全面系统,体现着“华”字的内涵;传统服饰的文化礼仪精神,体现着“夏”字的内涵。无根的是浮萍,无枝叶的是枯木;无灵魂的是行尸走肉,无形体的是鬼神妖怪。华夏文化是我们华夏民族的根与灵魂,汉服是华夏民族的枝叶与形体的重要部分。我们作为华夏民族的后代,不认可传统服饰,如何能自称为“华”?不认可传统礼仪,如何自称为“夏”?不认可“华夏文化”,我们

还有根和灵魂吗?不认可“华夏服饰礼仪”,嫁接出来的枝叶和形体还是我们自己吗?

任何一个民族的代表性服饰,首先涉及到的是民族文化认同问题,而不仅仅是审美问题。在西化很严重的当今中国,我们的审美标准也在很多方面采用了西方的标准,由此而导致了我们民族心理整体上的失去自尊自信。华夏文化的复兴必须解决这个认同错位的问题,这是“弘扬传统文化”之所必需。选择传统服饰作为礼服,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九、汉服与功利根本不能混为一谈

有人说:“如果说这种学究式的倡议带有利用奥运赛场以实现复兴汉服的功利目的,那我宁愿反对?深衣?踏进奥运赛场半步。”这种说法自相矛盾。首先,“学究”是不讲“功利”的,为了功利就绝不是“学究”;“学究”是不关注现实的,关注现实的就不是“学究”。倡议书的发起人和倡议者如果是关起门来读书的“学究”,也就没有倡议和签名的必要了。其次,如果说是要“利用奥运赛场”,要实现“复兴汉服”的目的,那么,莫非“复兴汉服”见不得人吗?倡议书主张占全国人口93%的汉族要穿汉服、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穿上深衣,究竟有什么“功利目的”?莫非汉族不需要有自己的民族服装?莫非中国就不应该有代表国家的礼服?照这个思路,我们是否需要取消国 旗、消灭汉语汉字呢?这样的心态难道是健康的吗? 有人说,此次倡议“是在一定程度上打着奥运的旗号赚取?眼球?,抢占商机”,照这个想法来说,是不是大家应该对奥运会服饰礼仪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才好?要知道,在北京举办奥运会,在国内是全国人民的大事,在世界上是人类的一次大事。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来为华夏民族做事。

所谓“抢占商机”,更是无稽之谈。在涉及到民族、人类、道义问题的时候,有人只从个体利益出发来压制、歪曲汉服的倡议,却不顾民族传统和民心民意,那才是“抢占商机”。当今,在全世界,没有一家做汉服的工厂,生产旗袍、马褂、西装的公司却数不胜数,某些相关的利益集团与其对汉服反感,何不转而生产汉服去打开市场呢?且不说发起人与签名者之中有没有自己生产、销售汉服的,就算是有,那又有何妨?人总是要穿衣服的,不论是西服牛仔,还是汉服。难道生产销售西服牛仔就不是“商机”,而生产销售汉服就成了“商机”了?更何况汉服复兴起来之后,谁都可以生产销售汉服,究竟谁最后“抢占商机”还不一定呢!

十、其它相关问题

第一,深衣有没有资格承载华夏文化内涵?

《礼记?深衣》讲得很清楚,它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使它有资格作为礼服,而且它本来就是传统的礼服。再者,有了它,体现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内容就不再困难了,而且连“谁来确认衣服上用哪些中国元素”,也不难了。既能体现传统风采、顺应民意,又能省事、省钱、省力,何乐而不为呢?

第二,汉服不适合于炎热的天气穿着吗?华夏服饰的“设计”理念与西方的“设计”理念根本不同。它不以裸露肌肤求凉爽,而以宽松通气求凉爽;它不以裸露肌肤求美感,而以礼仪廉耻求端庄。倡议书的发起人和签名者很多是有亲身体验的。阿拉伯的长袍、佛教的袈裟可供参考。

第三,汉服与身份不符吗?

有人说:“汉服应该由大气、端庄、古雅气质的人来穿,而当今的礼仪小姐中,接受的更多是西方的礼仪方式,举止投足之间展现不了汉服的气质,难道要回古代找几个大家闺秀来当礼仪小姐?”那么,我们要反问一下:难道“礼仪之邦”的中国就永远“接受西方的礼仪方式”吗?难道中国当今的女性就没有“大家闺秀”吗?更何况,穿上华夏礼服之后,自然便会有一种心境的变化,只要体验一次就可以知道。

第四,旗袍已被认可为中国元素,甚至被应用于国外的时尚和服装设计,现在突然推出几百年未穿过的衣服,会不会过于唐突?

孔子说:“过而不改,是为过矣。”旗袍本来是满 族的服装之一,现在流行的旗袍又是西方化的,连满 族的都不是了,如何能体现华夏“五千年的传统”?“中国元素”拼凑不出“传统”,只能成为“杂凑”。“传统”的礼服,本来就不是“时尚的服装设计”,两者不能混淆。华夏民族的服装已有至少五千年的历史,而且还会继续延续下去,“未穿过”的那“几百年”,在华夏民族的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我们是应该有远见卓识,还是应该因袭错误? 第五,拱手作揖之礼是为难外国人吗?

任何事情都有个开端。试想,当初我们开始接受西方“握手礼”的时候,西方曾经强迫过我们吗?当我们到阿拉伯国家去行“贴面礼”的时候,我们觉得为难了吗?作揖只是两手一拱,有多么难学吗?我们为什么能够尊重别国的礼仪却不能有我们民族自己的礼仪呢?为什么只想到去尊重别的国家却不能有自己的礼仪以自尊自重呢?

第六,深衣汉服是被历史抛弃的吗?

有人说:“从古到今,时代在不断的发展,?深衣?为什么被历史抛弃?”这要弄清楚,它不是“被历史抛弃”的,更不是我们自愿放弃的,而是在满清因为政治原因被迫中断的,其中有一种隐含着的历史性屈辱。今天,汉服的复兴,是消除这种屈辱的一种方式。 第七,汉服能体现女性的曲线美吗?

有人说,穿上汉服之后,无法体现女性的曲线美。这种说法是受时尚潮流影响的产物。端庄比曲线更重要,尤其是礼服。换个角度来说,汉服不是不能体现人体之美,但它所体现出来的是与西方不同的另一种审美观。广义的汉服,是中国人根据自己的身材特点而设计出来的,更适合中国人自己穿著;它更能体现东方人灵动美、运动美,而非静止、呆板的人体之美;男性穿上,能够更加挺拔、潇洒;女性穿上,更加清秀、雅致。修长的衣服加上束带,使男性显得更加挺拔俊雅,使女性显得更加亭亭玉立;不仅如此,能够具有完美曲线的女性,在现实中毕竟只有少数,在此情况下,汉服反而能够掩盖曲线的不足。

第八,代表国家形象的礼服不需要创新吗?

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思潮,深深地影响着人们,认为一切都可以“创新”,而且形成了一种“创新至上”的情结,这是一种不恰当的做法。器物能够创新,技术需要创新,制度和学说可以创新,但是,传统却不是靠创新而来的,它只需要传承。礼服是传统与文化的体现,而不仅仅是器物、学说、制度,更不是技术,不能“一刀切”。我们应该对得起我们的前贤,还要对得起我们的后人,我们在这中间起着一个中间纽带的作用,“创新”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第九,我们没有可以“真正代表中国的服装”吗?

要代表中国,既要代表历史上的中国、现在的中国,还要代表未来的中国,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注重“传统”;要在服装上有代表中国的,也必须到“传统”中去寻找。离开了这个“统”,那么,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真正代表中国的服装”。深衣是两千多年不变而且是除了满清之外的历代的礼服,它本来就是“真正代表中国的服装”。

汉服的十个重大问题和40种误区》,是对三年来批评汉服者之总回应。它像一道闪电划破夜空,照亮了汉服前进的道路,同时也刺伤了一些愚昧的眼睛,沉重打击了洋奴和西化分子对传统文化的糟蹋。

文章彻底堵住了反汉服阵营的嘴巴,也给继续反对者预设了无以言表的绝望。

此文的发表标志着汉服启蒙阶段结束了!


中国汉服》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3366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中国汉服
相关文章
  • 中国汉服文化

    中国文化概论课外活动中国传统汉服文化研究报告中国文化概论课外活动中国传统汉服文化研究报告专业:行政管理组员:***、****、***一摘要:“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饰,唯独汉...

  • 中国汉服

    从汉族服饰演变看中国传统文化从汉族服饰演变看中国传统文化郭沫若先生说过:“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由此可以看出服饰与人类和社会的关系。服饰不仅能体现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