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论石油能源的未来发展
论石油能源的未来发展
摘要 对中国而言,石油能源是关系到国家经济战略安全的重要物资,石油储备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着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需求的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未来中国石油能源的供应发展等问题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对此,需要我们制定长远、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石油能源发展战略。本文简要分析了中国石油能源的发展现状及在发展中面对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 石油能源;可持续发展;石油战略
1 中国石油能源的现状分析
1.1 中国石油能源的需求现状
自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使用今后石油以来,伴随中国国民经济的急剧增长,石油的需求量和进口量也在急剧增加。总体上看,目前中国正处于原油进口快速增长期。在2004年,中国的原油进口数量达到12 000万t,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进口依存度超过令人不安的40%,而在2010年,中国的原油进口数量达到了惊人的2.393亿t,比2009年增加了17.5%,进口依存度也将随之突破了50%。据预计到2030年,中国原油的净进口数量将增加到
4.9亿t左右,对外依存度也将激增到80%左右。对此,中国应将能源多元化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1.2 中国石油能源的产油现状
据相关资料显示,已探明油田的产油量服从发现到低产,由低产到高产,再由高产到衰减、枯竭的发展过程,中国是世界第五大石油生产国,自大庆油田建成投产,中国原油产量由1963年的643万t提升到1983年的10 607万t,彻底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然而从1993年开始,中国石油开采数量正常减缓,开采数量很难再实现大的突破。
2 中国石油能源未来发展面对的问题
2.1 石油战略储备体系还不够完善
中国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主要是为了防止石油供应中断、油价大幅异常波动,在一定时间内调节原油供需上的矛盾,减少对一国经济的损害,保持石油供给的稳定性。战略储备体系在中央政府近几年的筹备下,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还不够完善,这就使得中国石油的供给还暴露在很大的矛盾和高风险的威胁之下,尤其是近几年油价的大幅波动和原油突发性供应中断,给国家和人民的政治经济生活造成很大影响,例如油价的持续上升、“柴油荒”等,由于石油战略储备体系的不够完善,政府缺乏足够的应变能力和应对措施。除此之外,企业也应
篇二:石油重要性
1.1.1石油能源对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石油是黑色的金子,是现代工业的“血液”,不仅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商品,更是国家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对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国防安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无法改变的是,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总有枯竭的一天。那么立足现实情况来看,如何最大程度的将地下能源采出来转变成经济发展的助力剂显得尤为重要。这其中的根本就是如何提高油田采收率,所以提高采收率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关注。
国内外已开展了大量的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和试验,其中包括聚合物驱油、CO2驱油、深度调剖和调驱技术、生物酶驱油、空气泡沫
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换个角度想,是否还有提高的余地呢?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和发明新的、更先进的驱油理论和技术,才能更好的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
厚油层一般是油田的主力层位,虽开发时间较长,但剩余潜力依然较大。然而,这些厚层往往也是高含水层,底部水洗严重,厚层上部剩余油动用较差,常规水驱方法难以得到有效动用,挖掘难度大, 采收率低。为此,有必要针对目前油田面临的形势,开展提高采收率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努力实现控含水、保稳产、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篇三:石油石化行业能源消耗现状与对策分析
石油石化行业能源消耗现状与对策分析
摘要:对于石化行业而言,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分析了石化企业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与措施。一是优化炼油结构, 实现装置大型化。二是优化装置操作与联合。三是依靠科技创新, 不断推进企业节能减排。
关键词: 节能;减排;石化;技术;优化
伴随人们对全球能源状况、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深入了解和认识,节能减排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共同关注的问题。当前,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石油化工是高耗能高污染排放产业,相关企业在降低能耗指标和实现国家节能减排任务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尽快提高能源和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以及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前石化行业最迫切的任务。石化行业的节能减排离不开切实可行的措施和良好的技术支持[1]。
1 我国石油石化行业能源消耗面临的问题
1.1能源利用效率低
目前我国总能源利用效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约 10百分点。而且我国石油利用效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明显偏低, 我国每千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石油消耗为 0.26t, 比日本高 2.3倍,比美国高1倍,比印度高 0.2倍。同时一些资源约束问题、结构不合理问题、生产技术落后问题、产业体制问题等问题也一直困扰这石油石化产业[2]。
1.2节能管理基础薄弱
突出表现在管理体系建设方面, 各单位均很大程度地存在着节能管理组织不健全、职能不到位、体系不顺、力量薄弱等问题,各级节能管理和技术机构的力量亟待加强。同时,在基础管理方面,计量、定额、监测、统计等还相对薄弱,节能源头管理尚未落到实处,考核奖惩机制还不够完善, 全员节能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1.3石油石化产业节能降耗责任重大
在我国,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的石油石化产业,既是能源生产企业,也是能耗大户。在能耗方面,2009年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能源消费量为47192.5×104t标准煤, 占全国工业能源消费量的1/5以上,也就是说,有20%的能源让能源企业自身用掉了;能源利用效率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达15%。如果石油和化学工业能源消耗能够降低1 个百分点,那么,就意味着省出了几百万吨的石油。可见,石油和化学工业企业提高能效、节约能源是何等的重要!
《石油,石油能源》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3365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