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作文大全 > 满分作文 > 采菱角的相关作文 正文

采菱角的相关作文

2017-03-31 06:55:06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金秋菱角香

金秋菱角香

星期日,秋高气爽,风和日丽,我和爸爸妈妈去乡下姥姥家玩。刚到姥姥家,就看见她正要拿着耙子去摘菱角呢!我连忙奔过去,缠着姥姥让她带我一起去采菱角。

来到河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挨挨挤挤的菱角叶,绿油油的叶子在阳光下闪着光泽,像涂了层腊。我睁大双眼正在寻找菱角呢,只见姥姥举起钉耙轻轻一勾再往上一提,呵,勾出了一串菱角藤。我顾不得哗哗流淌的水,一把扯下藤,扒开叶子一看,好家伙,藏着好几个菱角呢!只见一个个菱宝宝穿着翠绿的衣裳,两头尖尖的,远看像一个个菱形的翡翠。我一把抓住菱角,一不小心被尖尖的刺扎了一下,嗷嗷叫了起来,心想:“小菱角,小菱角,你敢扎我,今天晚上一定要把你们吃了。”姥姥在一旁笑道:“你这孩子急得像个猴似的,又没人不让你吃。”

就这样,姥姥勾藤我采果,不一会儿,篮子里已经沉甸甸的满是菱角了。姥姥挎着篮子,到河里把菱角洗得干干净净,泡完澡的菱角显得格外翠绿,格外惹人喜爱。

晚上姥姥把菱角倒入锅里,加入了一勺子水,开始煮菱角了。我可是家里的“火头军”,自告奋勇接下了烧火的大任。为了早些吃上菱角,我不断往灶里添柴。十分钟过去了,锅里直冒白雾,我连忙去揭锅盖,呀!一股热流向我迎面扑来,我正要挑一个菱角尝尝呢,姥姥快步跑过来说:“别掀开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老菱角要多烧多焖一会儿才好吃呢!”我连忙走回去,继续添柴。不知等了多久,姥姥揭开锅盖,喊了一声“行了”,菱角正式出锅了。

只见一个个菱角摇身一变,全都换上了浅褐色的外衣,散发着一股特有的香气。我顾不得烫,迫不及待地抓了一个,用力一扳,呀!怎么扳不开?妈妈说过“菱越老越硬,里面的菱肉也越饱满越香”,看来我手中的这个大个子菱角是菱角中的极品了。我向姥姥要了一把剪刀,把菱角用力一剪,“砰”的一下,菱角居然从剪刀口蹦了出去,气得我哇哇大叫。姥姥走过来说:“你别大材小用,吃菱角只要在牙齿上一咬肉就出来了。”我照着她的样子,把菱角放进嘴里,使足了劲儿“嘎嘣”一咬,菱角拦腰断开了,里面露出雪白细腻的菱角肉,又香又糯,还有一股特有的甘甜,说不出的好吃。我吃了一个又一个,不过一会儿,菱角已经被我消灭了大半,我摸着圆滚滚的肚子真是心满意足啊!

我爱这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更爱姥姥家的菱角。

篇二:2016届高考作文主题分类审题训练

2016届高考作文主题分类审题训练

文化类

(一)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我又不是人民币,怎么能让人人都喜欢我?!”

“鉴于国内油价不断上涨,国家决定成立新的产油企业以打破垄断遏制油价。现在共有四家成品油生产企业: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以及中地沟油。” 这是风靡荧屏、网络的“周立波语录”。语录主题分散、重心游移,“没有风格,只剩腔调”,“语不惊人死不休”。但是,这些靠庞大的幕后团队由网上流行的“段子”整合而成的语录,却因聚集当下周遭社会、生活、情感的一切“桥段”——调侃、恶搞、社会情绪、人间乱象、流言飞语、流行时尚、恶性事件而迅速“走红”。

【审题提示】

这是一则现象类的新材料作文,需要对材料中提及的“周立波语录”迅速走红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要注意的是材料本身所具有的倾向性“语录主题分散、重心游移”,“聚集当下周遭社会、生活、情感的一切‘桥段’——调侃、恶搞、社会情绪、人间乱象、流言飞语、流行时尚、恶性事件”。可联系类似的现象,探究此类现象产生的根源、危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素材链接】

1、作文材料源自于2011年5月7日《人民日报》李舫的文章《从“娱乐至死”到“愚乐至死” ——“文化批评,我拿什么拯救你”》。

2、“周立波语录”代表的是一种文化批评,而文化批评水准的高低,关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观照、文化反思、文化发展的能力。

3、这一现象的产生与科技的高度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个个都是通讯社,人人都有麦克风”,科技的高度发展改变了信息的发布方式,让每个人平等地拥有了发布信息的权力,其中有一种不正常的倾向,就是某些文化批评不是以追求真理为目的,而是更多围绕某种需要而展开。一极是过度吹捧,一极是一味谩骂。过度吹捧,毫无疑问不足取。一味地谩骂,把批评等同于骂,打冷枪、出冷拳、打群架,同样有巨大的危害。

4、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认为“现在文化不仅表现为一种热热闹闹的浅层化,还存在着明显的文化被滥用的情况。当任何东西都可以冠上文化的时候,实际上,文化被消解得差不多了。”

5、当失语、乱语成为常态,评论也就逐渐失去了自身的独立品格,甚至“受雇”于商业利益,为人吆喝,变相炒作,抢夺眼球,制造卖点,文化不再是尊严的存在。

6、要警惕“群体盲思”和“信息茧房”。 如果信息聚合和文化判断失当,人们很快就会失去理性,人群很快就会变为暴徒。

7、在一个信息超负荷的时代里,人们对信息的随波逐流很容易使自己退回到信息封锁时代的偏见。

8、文化批评存在的价值在于它更关注人性、关注当下、关注实践,关注日常生活的审美判断和意义识别,关注文化工业、文化市场、大众文化以及中国现代化模式,这些标志着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意识与参与意识的重新凸显,标志着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参与意识。

9、人类文化上的每一小步,都是通向自由的一大步。历史上文化的昌盛也总是伴随着批评的活跃。文化兴盛,则言路畅通,批评健康的时代一定也是文化繁荣

的时代。与往昔相比,文化批评今天有了一个更宽容的空间,如何不辜负这个空间,主动维护文化和批评的纯净,主动抵制人情的诱惑、商业的诱惑、名利的诱惑,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10、积极健康的文化批评的价值在于,批评家们不应仅仅徜徉于文化舞台的聚光灯下,更应该跋涉于文化思想的边界、人类精神的顶峰。

11、今天的时代是文化走向繁荣和发展的时代,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我们对批评家的约束越严格、他们的自律性越高,就说明他们需要担负的文化责任越重大。

12、批评家应该通过跟文化作品、文化产品、文化环境的相互砥砺、相互应对和相互磨合,规范文化批评的法则和样式,预言中国文化未来的发展前景和路向。

(二)阅读下面两段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材料一:温家宝在同济大学对师生们的即兴演讲中讲到: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 材料二: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大门上的横幅上这样写道:只有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历史活着,这个国家才活着。

【审题提示】

这是一篇多则材料构成的新材料作文,材料一和材料二各自有着不同的深刻内涵,现在将两则材料放在一起,是希望能够将两者结合起来思考,揭示两则材料内在的深层次的联系。

温家宝的话告诉我们:民族的希望与未来与这个民族有一些仰望和关注天空,即能够放眼世界、瞩目未来、有远大理想的人密切相关。

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大门上横幅中的“活”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活着,就意味着文化和历史在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没有创新、没有发展,那样的文化是没有生命的,如同死了一般,如果这样,那么以文化和历史为支撑的国家也将不复存在。

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关心国家命运,继承、创造、发展着国家的文化和历史,这样国家、这样的民族才能坚实和牢固地立足于世界,并与世界一同走向美好的未来。

【素材链接】

1、温家宝在上海对同济大学学生即席演讲时,他先引用一句哲言(黑格尔):“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然后深情地说:“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的人。”这席话,语重心长,令人感奋。

2、仰望和关注天空,就是要不局限和拘泥于个人或本民族的一己私利、一席之地。个人或单个民族与所处的世界总是相辅相成的,既是世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又在世界中发挥着积极和能动作用。要与世界和谐相处、携手共进,任何时候,就不能仅是关注、凝视鼻子底下的那么一小点、脚下的那么一小块。只有心胸开阔、目光远大,才是世界所共同崇尚和尊敬的。

3、文化部前任部长孙家正有一句名言:“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悄然无声。”

4、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远没能达到这个境界,没有与我们的物质产品一路同行。一般说来,发达国家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发展中国家主要是消费者;发达国家

是文化消费的引领者,发展中国家更多是扮演追随者。因此,在文化建设领域,我们面临着从世界市场走向世界工厂、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双重任务。

5、我们有长城、运河、兵马俑,举世闻名;我们还有京剧、昆曲和越剧,有口皆碑。但应该清醒地看到,这首先是祖宗的光荣,其次才是后人的骄傲。假如不能创造出同样灿烂的当代文化,我们的文化就有可能中断,变成一种博物馆的文化。只有创新才能赢得历史,赢得时代;只有创新才能赢得大众,赢得世界。

人生类

(三)约翰?堂恩曾说:“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一个人必须是这世界上最坚固的岛屿,然后才能成为大陆的一部分。” 对此材料你有何想法?请联系实际写一篇作文,要求不少于800字,诗歌除外。

【审题提示】

立意角度:可以强调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可以突出公民的责任感、普世意识。 对“最坚固的岛屿”的定义要明晰,然后阐明“成为大陆的一部分”的内涵,即强调两者之间的关系。

可联系现实生活中过分张扬个性的人生观,联系毕淑敏的《我很重要》来辩证分析;也可联系日本地震后有网友叫嚣“日本遭天谴”的谬论,指明日本的地震实质是全世界的灾难。

(四)“抑”是“向下压,压制”,也可以指一种抑制状态;“扬”是“高举,往上升”,也可以指一种昂举状态。音乐有抑扬,文章有抑扬,自然万物有抑扬,社会百态有抑扬,人生有抑扬??

关于“抑扬”,你有什么经历和见闻?有什么感受和体验?有什么感悟和见解?请根据上述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审题提示】

这是一个关系型的材料作文,首先要理解“抑”与“扬”的含义,材料第一段实际上已经有所交代。问题是这种阐释对考生而言是抽象的。考生必须把它具体化:把道理与自己的“经历和见闻”“感受和体验”“感悟和见解”联系起来。这是作文立意的核心所在。比如,社会要和谐发展,总是要惩恶扬善,总是要打击假丑恶,弘扬真善美;自然界花开花落,春荣冬枯,丽日晴空与雨雪霏霏,无不渗透着某种“抑扬”哲学;人生也是一样,有春风得意的时候,也有情志受挫的时候,对学生而言;父母的唠叨,老师的要求学校的规定很多情况下是“抑制”性的,也会与内心里张扬个性的愿望发生矛盾,所以人生就是正确处理抑扬面对抑扬的过程。从健康的角度将,人不能长时间处于被压抑被抑制的状态,也不能一直处于高度兴奋的高潮状态,而应该张弛有度,抑扬有律。

教育

(五)有个四五岁男孩,平时总爱反着穿袜子,父亲有时帮他把袜子好好地穿上,他还要自己脱下来,再翻个面穿上去。有一次父亲生气地问他:“你为什么总要反着穿呢?线头露在外面,多难看!”没想到他竟理直气壮地说:“袜子是我在

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翻过来!”

要求:①自选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800字。

【立意参考】

1.儿子角度(关键词:自知、适合自己、坚持自己的做法、亲身体验)

与儿子角度相关的关键语句是“袜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翻过来!”这应该是本次作文立意的关键句。审题的核心要素是如何看待自我行为,“自己”一词为立意的关键点。当然,对于表现出不健康思想的文章,即使紧扣“自己”这一角度,教师也要从严扣分。从另一个角度看,材料还有一个如何看待他人与外物的角度,这就给学生留下了辩证思维的空间。

解读此关键语句,可有以下立意:

(1)为自己而活(不必活在别人的眼光下);(2)坚持自己的正确判断;(3)勇于打破常规,选择适合自己的;(4)只要适合自己,就应该被尊重;(5)坚持符合自己发展的做法;(6)人生如人穿袜子,苦乐自知;(7)别人只是观众;(8)快乐的感受因人而异;(9)实践出真知,行不行要靠亲身体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10)人要根据需要去控制物,而不能成为物的奴隶。(物的价值在为人所用,而非为了好看。)

2.父亲角度(关键词:别人的感受、合乎习惯常规、站在孩子的角度)

与父亲角度相关的关键语句是“有一次父亲生气地问他:‘你为什么总要反着穿呢?线头露在外面,多难看!’”父亲想引导孩子照常规穿袜,孩子却不听从,父亲生气也是人之常情。但父亲也不能不尊重孩子感受,不能一味要求孩子按惯例做事。毕竟,孩子的做法是建立在真实感受上的,看似违反常规,却不违反常理,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作为父亲有必要予以尊重,这对培养孩子的个性很重要。孩子的童真不应该被扼杀,只要孩子的举动不违背常理,只要适合其成长轨迹都应该被理解、尊重、甚至引导、鼓励。因此,面对孩子的另类表现,家长怎样处理就是一门成长教育的高深学问。 解读此关键语句,可有以下立意:

(1)教育孩子时要尊重孩子的真实感受,因势利导;(2)人要努力适应、遵守社会规范(我们的行为举止要合乎习惯,顺乎常规。)(3)要多考虑他人感受。

3.综合角度

人既要保有本真,尊重自我;又要努力适应社会规范。

写作要求中明确规定,可以从材料中自选角度立意,因而可从男孩的角度切入立意,也可从父亲的角度切入立意,也可综合男孩及父亲的观点立意。对人物观点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言之有理即可。

(六)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

华东师大二附中应届毕业生孙恺文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面试时有一段精彩的问答——

问:列出上一年里你最喜欢的几部著作。

答:《论语》、《诗经》、《鲁迅短篇小说选》、《2000年民歌集》。

问:列出你经常阅读的印刷物或电子出版物。

答:《时代杂志》、《新闻周刊》、《维基百科全书》、《法国世界报》。 问:列出上一年里你最喜欢的电影、表演、展览会、音乐会及各种演出。答:《哈姆莱特》、两部易生戏剧、《超级笨蛋》、《埃及博物馆》、《卢浮宫》、《血钻》、《无间道风云》、《卢旺达饭店》、《阳光小美女》、《辛普森一家》、《越狱》。

材料(二)

“在我面试(复旦大学自主招生面试)的那一组,我问了所有学生一个共同的问题:读过些什么书?但他们给出的答案让我太失望!所有学生报出的书名要么与教材相关、要么是老师规定的、要么就是四大名著,只有一个学生的答案超出了四大名著的范畴:《悲惨世界》。”

【审题提示】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而且有两则材料,虽说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但作文立意的确定应以上述两段材料的共同的“意”为基础。材料(一)材料(二)形成鲜明的对照,且发人深思。中外不同的大学面试时所问的问题何其相似,可学生的回答却大相径庭。面试问题的接近,说明中外大学都十分看重学生的课外积累和经典的阅读,而学生截然不同的回答则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忽视经典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审题时应从这一现象出发,深入思考其产生的原因,然后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立意】

1、可以从应试教育的弊端及教育制度入手,谈经典阅读走进课堂的重要性。

2、可以从中外大学招生面试题目的共性出发,谈新型的人才观或中学通识教育的重要。

3、也可以从社会的大环境入手,从家庭教育入手,谈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的重要性。

4、还可以从学生自身出发,谈经典阅读应成为发自内心、提升素养的一种精神需求。

【素材链接】

1、面试结束后,一名经济学院的考官感叹:“可能学生负担太重了,他们的阅读范围真的很小。”

2、日常的语文教学也以应试为目的,大多是“速成式”的“短平快”,常常败坏了学生的读书胃口,塞满了自我学习的时间。表面上功课优秀,实际上与文学与文化名著绝缘,很多同学是高中毕业了,却仍然没有学会读书,没有读书的方法和审美意识。

3、在今天这个大众文化盛行的时代背景之中,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语境对传统语文教育尤其是经典阅读是一种冲击。

4、经典阅读可以增强语言感知、培养思维能力、提高写作能力、丰富人的心灵,提高人文素养。

5、 “经典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懂得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博尔赫斯)

公民意识类

篇三:关于我的一次冒险的经历600字相关作文三篇

我的一次冒险经历

每当想到鬼,我都会为我童年相信世界上有鬼引俊不禁,这和笑又令我想起童年那次的“鬼屋”探险?? 那一个夏夜夜阑人静,凉爽的风在不断地起舞,我、表哥与领居小孩约室集中在被人称 为“鬼屋”的门前,那一间屋子一年四

季都上了锁,出于好奇的我们希望能一探究竟。 我们从那个“狗洞”钻了进去,我们的心跳加快,警惕地环视四周——由于无人管理,后院已荒草丛生。“Come on”表哥虽然己打着牙架,但毕竟他是最年长的,就摆出一副“天不怕,鬼不怕”的样子,带领我们冲锋陷阵,忽然,前方的草丛锰地晃动了一下,“啊”惊叫一声打破了夏夜的寂静,我们不由自主地惊叫起来,有几个小伙子己被吓得魂飞魄散,目蹬口呆,忽然脚下生风,冲出了“鬼屋”那速度足以追得上刘翔了!而表哥却原地不动,如其说他威风凛凛,不如说他被吓坏了。而剩下的探险队员——我,杰杰头冒冷汗,扯了表哥的衣角,表哥好不容易才回过神来,用颤抖的手拔开草丛用照明灯一照,原来是一只蛤蟆,虽然如此,但表哥还是惊吓过度而“精神崩溃”分不出东南西北,一下子把我和杰杰跑一般拉到“鬼门关“(后院通向住宅的门)!” 顽皮的杰杰嬉皮笑面地把门推开,我们为了完成任务而闯了进去,我们小心翼翼地踮起脚,慢吞吞地前进着,表哥拿着照明灯到处查看。忽然,一只正在飘动的“鬼”(窗帘)下向我们移动。表弟一惊,把照明灯往后一扔,拨腿就跑,我和杰杰跟随其后,

忽然,不知什么把我绊倒在地,双腿在发软。吓得心惊胆战,无奈何地坐在地上,大哭起来——尊敬的鬼大哥,请你别杀我,我还有许多美好的岁月还没渡过呢!如果你不杀我,我一定会给你带来元宝蜡烛。可是一切都太迟了,一只硕大的鬼手抓住了我——咦?鬼怎么会有手呢?我的头脑突然间清醒过来,急中生智,拿起照明灯一照——天啊!?怎么会是三叔?经过一番的了解,我们终于明白过来——原来三叔听到了叫声,从家赶到此地探个

究竟?? 童年的“鬼屋”探险是那么的惊险刺激。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怕

鬼了!

我的一次冒险经历

记得有一次五一长假,我们去道恩湖公园去玩,有一个游戏让我觉得

非常的可怕,但也觉得好玩,那就是鬼屋。

我们去玩鬼屋之前,就曾经听到几个同学说:“太可怕了,实在是无法形容!”我想打退堂鼓,但好奇心还是驱使我要看个究竟! 来到鬼屋门口,里面黑洞洞的,不知道有什么惊险等待着我。我战战兢兢地走进了鬼屋。只见里面摆放着骷髅和绿色霓虹灯,给人的感觉像是从天堂一下坠入了地狱。我飞快地跑了出来。这时,一个大姐姐过来对我说:“小妹妹,别害怕,你在前面走,我在后面保护你。”这时我好像吃了一颗定心丸,壮起胆子走了进去。忽然,一个鬼用双脚踢我的腿,我的心里虽然清楚这是假鬼子,但还是极度紧张,心跳异常地快。唯一值得我安慰的是,后面还有保护我的大姐姐。我一边尖叫,一边不顾一切的一拳打了这个鬼魂,它马上缩了回去,这下知道对付鬼的方法了,就是要“以暴制暴”,我继续的往前走,大约走到5米左右时,三个鬼一起向我进攻,而且很凶猛,我就像刚才一样向它们猛力打拳,它们也打我,可我一点儿也不痛,但是它们的样子却怪吓人的,甚至有些青面獠牙,我知道它们是“假鬼子”!所以也就努力跟它们搏斗,但我的心还是蹦嘣嘣的跳!我不顾一切的往前冲,我跑了大约20米,一个大棺材从天而降,棺材突然打开了,一个大鬼飞了出来,我被吓了吓呆了,我不理它了,闭着眼睛往前冲,在不知不觉中跑出了“鬼门关”!这时,我不禁为自己的勇敢而骄傲,更为那

位大姐姐的一路保护而感激。

出了门,我站在旁边静静等待那位姐姐,想跟她说声谢谢。“O(∩_∩)O哈哈~”忽然,身后传来了一阵笑声。我猛地回头一看:原来是保护我的那位姐姐在捧腹大笑。我奇怪地望着她,刚想跟她说声O(∩_∩)O谢谢,只见她笑道:“傻妹妹,我刚才根本没有跟进去。怎么样?鬼屋好玩吗?”我不禁愕然:原来慰藉自己的不是那位姐姐,而是自己

勇往直前的勇气。

我的一次冒险经历

去年暑假,我与爸爸、杜伯伯、杜博姐姐到北京游玩。由此引发了我

的一次冒险经历。

在旅馆里,杜伯伯对我们说:“明天我们去北京原始森林动物区吧!”

我一听,高兴地合不拢嘴。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跟着旅游团出发了。经过一个多小时,我们终

于到达了目的地。

进了大门,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出现在面前:绿树成荫,小草遍地,野

花盛开,不时还有几只蝴蝶在飞舞。

导游小姐对我们说了些注意事项,让我们别单独行动,然后就带着我

们走进了林子里。

我们在林子里走着,不时传来阵阵鸟鸣,让人感到这个原始森林动物

区很阴森。

又往前走了一阵,我听见了“咕咕”的声音,我顿时心跳加速,好像有

一只冰冷的手揪住了我的心,我觉得心头的阴暗。

我与爸爸,杜伯伯一行人边走边看看有没有什么动物,因此找不到旅游团,脱离队伍了。我们只好原路返回了。走着走着,我突然看见前方不远处有一条小蛇,我便让爸爸停下来,商量怎样走过去,这时这条小蛇慢慢地逼近我们,我有些心慌意乱了。爸爸说:“这种蛇是无毒的,没事的。”说完,爸爸在地上拾起一支干木棒,赶走了小蛇。 一会儿,我们听到了一些野兽的叫声,我的心怦然一跳。爸爸也知道


采菱角的相关作文》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1744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采菱角的相关作文
相关文章
  • 采菱角的相关作文

    金秋菱角香金秋菱角香星期日,秋高气爽,风和日丽,我和爸爸妈妈去乡下姥姥家玩。刚到姥姥家,就看见她正要拿着耙子去摘菱角呢!我连忙奔过去,缠着姥姥让她带我一起去采菱角。来...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