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反课纲学生,你们欠台湾阿嬷一个道歉
反课纲学生,你们欠台湾阿嬷一个道歉
2011年9月1日,黄阿桃阿嬷永远地闭上了双眼。这一天,距离她从印尼逃回台湾整整过去64年了。作为第一位公开控诉日军暴行的台湾慰安妇,黄阿嬷曾经勇敢地站出来,才让那段不为人知的台湾慰安妇历史能够为后人所知。
但黄阿嬷不会想到的是,四年之后,台湾爆发了“反课纲运动”,学生们竟然同意陈水扁时期课纲中有关“慰安妇是自愿的”说法,反对微调后的“被迫”说法。若是泉下有知,不知道黄阿嬷会作何感想?她拼劲一生想要争取的“正义”,没想到就这样葬送在了台湾年青一代的手中。
黄阿嬷年轻照
阿嬷的故事:“我是被他们骗来的”
在生前回忆录中,黄阿嬷这样向人们讲述她的故事:
“那时候我还小,二十岁左右。因为穷没法上学念书,就在家里煮饭、帮忙照顾弟妹。一次看到一张到南洋做看护妇的布告,那时战争的关系,待在田庄也没有工作,男女都有可能被调到海外,有工作职缺时大家都很愿意去,我就报名参加了。”
大约一个星期后,黄阿桃和其他二十二名女孩子搭乘一艘军船,从高雄辗转到南洋,在望加锡(Makssar)登陆,后来又被带到巴厘巴板(Balikpapan)。黄阿桃还记得自己一下船,看到了一间一间隔开的房间,还有用砲弹箱钉成的床铺,当时还想“怎么会一人一间,是要做什么?如果是榻榻米式床,大家一起睡不是很好?”她不知道的是,这一间间的小隔间,就是慰安所。
直到一个星期以后,大家发现公司要“开业”,挂出的招牌竟然是“松之屋慰安所”,“那个时候我们全部都哭了。”当时这些女孩子年龄平均从17到20,年纪最大的护士长顶多也才23岁。大家哭成一片,妈妈桑就告诉她们“为了国家,为了政府,要打拼,要接受”。
按照规定,黄阿嬷们每天要接待20个士兵,除此之外还有额外的工作。“早上有士兵,晚上增加士官、军官来过夜,你也要接受,不接受也不行”,每天的生活就是卖票、接客,就像卖车票一样,“一个门、一个洞,士兵拿钱过去,单子给你,叫你的门牌号码”,没日没夜的接客,但她们从来没有看到过钱。为了摆脱这种生活,黄阿桃夜夜哭泣,还和妈妈桑动过手,几次逃跑也被抓了回来。
这种身体上的折磨远未结束。因为身处战争之中,
经常会受到炮火威胁。“一颗炸弹皮喷进去,最后我肚子中子宫都手术拿掉”,做完手术没几天,妈妈桑又强迫黄阿桃接客,“你也休息一二十天了,要为了国家服务”,阿桃只能躲在房间里哭,身处异乡又饱受欺凌的她当时绝望极了,“那时很想要死”。
离开台湾时,阿桃所签的契约是六个月,家人也满心以为她很快会回来。没想到,这一走竟然长达三年之久,直到日本战败,历经重重困难的她才辗转回到台湾,连家里的房子都不认识了,家人也以为她早已命丧他乡。
然而苦难并没有因为重返故里而结束。南洋那段慰安妇遭遇给黄阿桃带来了终生梦魇,在印尼她得过疟疾、盲肠炎开刀、右眼被炸弹碎片击瞎、腹部受伤子宫被拿掉。为了避免家人担心以及遭到白眼,阿桃一直将这些深深隐藏着心底。至于结婚的事情,她想都不敢想。“我的命这么苦,家里爸爸要逼我、妈妈要逼我,逼我嫁,可是我有苦衷不能结婚。”
不得已,阿桃又从家里出来到处流浪工作,先后到过到过台南、旗山、美浓,甚至还去帮人杀鸡、倒泔水。直到在朋友的帮助下,她嫁给一个外省老兵,还领养了一个孩子,才算过上了正常又清贫的生活。
黄阿嬷身上的伤疤
漫漫抗争路:“应该感到羞耻的是日军”
阿桃的故事只是众多台湾慰安妇中的一个。而在1992年之前,这些故事一直隐藏在当事人心中,从未公之于众,直到台湾妇女援救基金会的江美芬找到她。
对于这些慰安妇来说,要她们说出自己的故事,公开指认日军罪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人用尽一生,就是想忘记那段悲惨的遭遇,也不想被周围人知道自己曾有过那么一段不堪的过去。在江女士的不断开导下,勇敢的黄阿嬷也释怀了:“我想想,真的,是他们不对,他骗我们的,我们为何要哭给他们看,我们要坚强来抗议”,当年同去的姐妹死的死、伤的伤,
篇二:台湾历史成了政治砧板上的鱼肉
台湾历史成了政治砧板上的鱼肉
被称作今年地表最强台风的苏勒迪过境台湾,骚动一时的反课纲活动也因学生宣布退场划下休止符。然而这次反课纲所达成的结果,是否符合学生们的要求呢?这样的结果是否值得外,更代表陈年议题是新一世代不得不面对的严肃课题,尤其在两岸关系的发展上,未来社会的主人翁,如果是蒙牛眼过河,则以自戕为许的悲剧恐怕又将上演。
自去年太阳花学运后,台湾社会已经出现广泛反思历史的年轻声音,然而仔细聆听却会发现几乎都是既定立场的一种言论——台湾主体性。这种台湾主体性在解严后便已盛开,经国民党失去政权后更加灿烂,但在陈水扁政府时代的仇恨操作下又再度褪去,如今再次袭来。表面看来,是台独势力的扩大和向下扎根,但深层探究,便可发现是台湾人民在客观现实和主观感受的交互影响所致。
反课纲运动背后是台湾年轻一代对两岸议题的反抗
首先是台湾的国际竞争优势大不如前。
在二十世纪末举世流行的全球化思维下,亚洲区域成为全球化的下一个重心,但是台湾对于这个重心之核——中国大陆,却又丧失了开启和平对话的契机,也失去了深耕市场的机会。期间二十余年,台湾从亚洲四小龙之首沦落到位列末班,产业失去升级机会,整体竞争力不仅落后,也面对后方竞争对手的迎头赶上,当前的“红色供应链”便是台湾过去不思长进的丧钟。
除了在整体经济的表现较弱外,台湾内部的贫富差距也愈来愈严重,年轻人对于台北市等都会地带的
高房价感到愤愤不平,低薪工作使社会仇富声浪愈趋剧烈,反此种种都铺平了对现状的逆袭温床,滋养仇恨的台湾主体性意识。
再来是人民内部主观感受的矛盾加剧。
过去台湾的富裕带给台湾人莫大的自豪感,加上唯一华人地区的民主化带来的骄傲,更使台湾人有种优越意识。
但是随着经济成长减缓,台湾人的政治认同也受到许多政客的杠杆利用,在民进党执政时期的两岸关系进入冻结,便是相对于高经济成长的中国大陆,台湾的竞争优势慢慢减弱之故。这样的状况也导致了在台湾的中华文化遭受裂解,譬如2007年的一连串“去蒋化”行动,背后意涵是对中华文化的反弹。
另一方面,海峡两岸的政治敌视,使得外交攻防成为台湾主体性的新一波运动,表现形式为高举纳入“反共”于“反中”的大旗,这更使得两岸和平对话与经贸互动产生困难,反向加剧政治仇恨和经济失落的恶性循环。
在上述客观现实和主观感受的相互影响下,台湾主体性经过长期的积累,已经演化为台湾对抗中华的文化斗争。即使民进党执政时陷入贪污弊端后,国民党重赢政权,但是潜伏于社会的台湾主体性暗流却更
有机会散布在更广的青年族群上,从2008年反对海协会会长的野草莓学运开始,就可见此种“反中”意识的年轻化之端倪。
此外,老一辈的“台独”社团也透过提供资源的方式,在各界扩张联络网,诸如此次反课纲的重要团体“北社”,其成立宗旨便是“以促进台湾成为主权独立的现代国家为努力的方向”,成员遍布在教育界、文化界、媒体界和政治圈里。这类的社团也展开“传宗接代”的工作,类似的台派年轻团体(如黑色岛国青年阵线)在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打着反对台湾财富分配不均口号,并连结到马英九政府上台后的两岸融冰政策,使两岸经贸成为少数掮客和政商的禁脔之印象深植社会人心。
然而更主要的是,文化上的拒中(华)现象,成为政治“仇中”和反马的深层原因,使台湾内部对于两岸情感陷入了现实与未来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多重矛盾之中。
自乙未割台后,台湾人的意识形态开始发生变化,台湾人起初不愿接受日本管辖,掀起了最早的“台独”运动,历时150天的抵抗虽然失败,但是却反映了当时台湾人心向中原的执着。在日本五十年的统治下,面对日本采用更符合现代管理学的殖民政策,台湾人的
两岸意识一部分被日本皇民化,一部分仍对中国心向往之,从当时的议会请愿先驱人物—林献堂—写下的“本是同根,今成异国,沧桑之感,谅有同情”可见一斑,台湾新文化运动之父蒋渭水更曾加入中国国民党台湾分会,其对台湾的贡献影响至今,被誉为“台湾的孙中山”。
在日本据台后期,由于日本发动对亚洲的全面侵略,战争机器的动员下,加速对台湾人进行皇民洗脑,家家户户都得取日本姓名、限制说日语、效忠日本天皇,以利于广泛运用台湾资源,甚至出现台籍日本兵与国军交战的同室操戈。至日本全面败亡前,台湾人使用的语言、融入的文化已普遍存在日本的“菊花与刀”精神。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来台接收,但是面对已截然不同的台湾,日本文化如鬼魅般仍可现于当时台湾人的言行举止,再加上语言不通,军队纪律因战争胜利的骄傲而松弛等因素,社会上逐渐出现军民间的冲突,并扩大为外省与本省之间的矛盾,最后以鲜血作为历史教训的“二二八事件”便剧烈爆发,在台湾的中国认同中刻下了一个过不去的门坎,影响至今。
尽管如此,国民党运用党政机器重新灌输台湾人的中国意识做法也因经济发展,逐渐获得成效,以经
篇三:编织课纲谎言 台湾名嘴批蔡英文“双面人”
7月27日电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台湾反课纲学生闯入“教育部长”办公室,蔡英文要求吴思华不得提告,名嘴黄智贤今日在脸书表示,民进党与蔡英文是民主的双面人,先对孩子说课纲的谎言,鼓励、资助未成年上街抗议,从事野蛮行为,却要求不得提告,根本是口说民主,却践踏民主。
针对课纲微调争议,蔡英文认为,台当局遇到问题、质疑时应该要沟通。但黄智贤指出,“教育部”一再说明、退让,同意新旧课纲并存,争议的部分不考,“教育部长”吴思华更亲自与学生座谈。唯一不愿意沟通的,是躲在未成年背后,坚持“台独”教科书的民进党和战友们。
黄智贤说,台“教育部长”是对闯入者提告,不是对“抗议者”提告,是对“侵入公署”和“毁损公物”提告。吴思华必须告诉学生,是与非,对与错,否则对不起他的职位,任何人也都可以藉“抗议”理由入侵公署,毁损公物。
蔡英文担任台“行政院副院长”时,“教育部”也在没有任何沟通与民主的情况下推出“5000不当用词”,逼迫小学到高中教科书,不可出现不符合“台独”意识型态的字眼。例如,不可以讲台湾光复、大陆等。由此看来,黄智贤痛批蔡英文,根本是民主的双面人。
《台湾学生反课纲怎么回事?课纲到底是什么?台湾学生为什么反课纲...》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1322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