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试题答案 > 与朱元思书课文语段阅读题及答案 正文

与朱元思书课文语段阅读题及答案

2017-02-27 05:52:27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阅读题 Word 文档

[《与朱元思书》原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miǎo),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líng)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lì)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

(天空中),江面上的烟雾都消散尽净,天与远山都显现着同样的颜色。(我乘船)随水流漂浮游荡,任凭船儿随水漂去。从富阳到桐庐,大约一百多里,奇峭的的山奇异的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美景。

水都呈青绿色,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江底游动的鱼儿和细沙碎石,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大浪像狂奔的快马。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常绿的树木;(高山)凭借着山势,竞争着向上,相互比高远。(群山)互相竞争着高耸笔直的向上,形成成千成百无数的山峰。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清越的泉声。美丽的百鸟相向和鸣,唱出和谐动听的嘤嘤声。蝉儿长时间地叫个不停,猿猴也长时间地叫个不断。那些像老鹰飞到天上一样(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望见这里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平静下来;那些忙于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遮蔽在上面,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

[注释 ]

与朱元思书(1) 吴均

风烟俱(2)净(3),天山共色(4)。从流飘荡(5),任意东西(6)。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7),奇山异水,天下独绝(8)。

水皆(9)缥碧(10),千丈见底。游鱼细石(11),直视无碍(12)。急湍(13)甚箭(14),猛浪若(15)奔(16)。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17),负势竞上(18),互相轩邈(19),争高直指(20),千百成峰(21)。泉水激(22)石,泠泠作响(23);好鸟相鸣(24),嘤嘤成韵(25)。蝉则千转不穷(26),猿则百叫无绝(27)。鸢飞唳天(28)者,望峰息心(29);经纶世务者(30),窥谷忘反(31)。横柯上蔽(32),在昼犹昏(33);疏条交映(34),有时见日(35)。

(1)《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中华书局1982版)卷七。本文为作者写给朱元思讲述行旅所见的信。一作《与朱元思书》。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

江安吉县)人。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其作品收集在《全梁文》《艺文类聚》里。书:信函

(2)俱:全,都。

(3)净:消散。

(4)共色:一样的颜色。共,相同,一样。

(5)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浮移动。从,顺,沿。

(6) 任意东西: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东西:方向,在此作动词,向东向西。

(7)自富阳至桐庐:此句中的富阳与桐庐都在杭州境内,富阳在富春江下游,桐庐在富阳的西南中游。如按上文“从流飘荡”。则应为“从桐庐至富阳”。原文可能是作者笔下误。至:到。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

(8)独绝:独一无二。独:独特。 绝:妙到极处

(9)皆:全,都。

(10)缥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青绿色。

(11)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

(12)直视无碍: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这里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13)急湍:急流的水。

(14)甚箭:即“甚于箭”,比箭还快。 甚:胜过。 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于”字省略了。

(15)若:好像。

(16)奔:动词活用作名词,文中指飞奔的马。

(17)寒树:耐寒而常绿的树

(18)负势竞上:这些山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负:凭借。竞:争着。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这从下文“千百成峰”一语可以看得出来。

(19)轩邈(miǎo):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高。邈,远。这两个词在这里作动词用。

(20)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指:向,向上。

(21)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无数山峰。

(22)激:冲击。

(23)泠(líng)泠作响:泠泠地发出声响。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

(24)好鸟相鸣:好,美丽的;相鸣,互相和鸣。

(25)嘤(yīng)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嘤嘤,鸟鸣声。韵,和谐的声音。

(26)千转(zhuàn):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转,同“啭”(视版本而定),鸟婉转地叫。这里指蝉鸣。

(27)无绝:就是“不绝”。与上句中的“不穷”相对。

(28)鸢(yuān)飞唳(lì)天;出自《诗经?大雅?旱麓》。老鹰高飞入天,这里比喻在政治上追求高位。鸢,俗称老鹰,善高飞。戾,到达

(29)望峰息心:意思是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息:使??平息,使动用法。

(30)经纶世务者:处理政史事,这里指在仕途上苦心经营。

(31)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反:同“返”,返回。窥:看 。

(32)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木在上边遮蔽着。柯,树木的枝干。 蔽:遮蔽。

(33)在昼犹昏: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 昼:白天。犹:好像。

(34)疏条交映: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疏条:稀疏的小枝。交:相互。

(35)日:太阳,阳光。 见:看见

[字词归类分析]

[1] 1.通假字

①蝉则千转不穷 转:通“啭”(zhuàn),鸟婉转地叫。这里指蝉鸣声。例句:蝉则千转不穷。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反:通“返”,返回的意思。例句:窥谷忘反。 2.古今异义 ①许 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左右。例句: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今义:或许,应允,赞许等。 ②奔 古义:指飞奔的马。例句:猛浪若奔。 今义:奔跑,飞奔。 ③经纶 古义:筹划、治理。例句:经纶世务者 今义: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 ④戾 古义:至 .例句:鸢飞戾天者 今义:罪恶 3.一词多义 ①绝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绝美,绝妙) 猿则百叫无绝(断,停,消失) ②上 负势竞上(向上) 横柯上蔽(在上边) ③无 直视无碍(没有) 猿则百叫无绝(不) ④百 一百许里(十的倍数) 猿则百叫无绝(极言其多) 4.词类活用 ①任意东西(东西:名词作动词,向东或向西) ②猛浪若奔(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③负势竞上(上:名词用作动词,向上)

④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往高处或往远处伸展)

⑤望峰息心(息:动词使动用法,使??平息)

⑥横柯上蔽(上:名词用作状语,在上边)

⑦风烟俱净(净:形容词作动词,消散、散净)

5.特殊句式

①省略句

⑴(船)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主语省略)

⑵急湍甚(于)箭(省略介词“于”)

⑶(高山)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省略主语“高山”)

②倒装句

⑴后置定语

鸢飞戾天者

⑵互文

奇山异水

[《与朱元思书》阅读]

1、本文勾勒出富春江沿岸“,”的景色特点,再细致描绘了水之清、水之()、山之( )、山之( ),让人们充分领略富春江山水的雄奇秀美。

2、文中“鸢飞唳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一句抒发了作者(

)的情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 )的人生态度。

3、文章写景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请各举一例。写在下边。

篇二:与朱元思书练习题(附答案)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缥()碧 轩( ) 邈( ) 泠( )泠 千转() 柯() 鸢.......

( ) 飞戾( )天 经纶( ) 窥() 嘤( )嘤成韵( )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8分)

风烟俱净( )一百许( )里 猛浪若奔( ) ...

蝉则千转()不穷 窥谷忘反( )横柯( )上蔽 ...

经纶( )世务者 鸢飞戾()天者 ...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4、填空:

(1)《与朱元思书》的作者_________,是________代 家。字_________,吴兴故鄣人。

(2)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富春江的景色特点,概括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运用和的

修辞手法,抓住“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

紧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从 、 两个角度写景状物。(10分)

(3)本文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它属于 体;从文章的内容看,它属于 ;

从语言特点上看,它属于 。

5、《三峡》中与之异曲同工的语句是:

7、文章由景生情,因情明志,作者不由发出感叹的句子是 (用课文原句填空)

8、文中写出的富春江的特点是:

9、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

10、能暗示文中所写景色季节特征的一个字是: 从你积累的古词中写一个含有该字的句子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

色。

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12、文章理解:

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 的情态。在分写“异

水”时,用 一句夸张地表现了江水极深、极清的特点。在分写“奇山”时,通

过泉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的 的特点。之后,通过“鸢飞戾天者??

窥谷忘反”的抒情短论,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最后,文章别具匠心地描绘

了山中的又一奇景,突出了树多的特点,与前文一句 相照应。

13、“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

14、“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写出了江水的清澄宁静,《小石潭记》也有通过“游鱼”描写潭水清澈见底的句子,请默写出其中的一句。

15、本文是从 和 角度进行景物描写,体现从富阳至桐庐沿途 (用原文回答)的特点。

16、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

B、文中通过写水的“缥碧”、“直视无碍”、“急湍”这三个特点来表现富春江水之“异”。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出富春江山水巨大的诱人魅力,令人陶醉其中,流连不已。

D、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

17、用原文填空:

(1)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

(2)从侧面表现水清澈的句子, 。

(3) 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4)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

18、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向西。) ..

B.夹岸高山,??互相轩邈形容词作动词,往高处远处伸展。) ..

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动词使动用法,使??平息。) .

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词,奔跑。) .

(2)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3)下列与“猿则百叫无绝”中的“绝”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佛印绝类弥勒 C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D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9、结合文中的语句,简析作者的志趣和情怀:

(1)从“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中可以看出

(2)从“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和“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这两句中可以看出

20、本文的结构有何特点?

21、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22、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答案

1、piǎo xuān miǎo líng zhuǎn kē yuān lì lún kuī yīng yùn

2、消净,散净左右,上下飞奔的马通“啭”,鸟叫声通“返”,返回

树木的枝干筹划,治理至

3、(1)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2)(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3)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会平息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4)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

4、(1)吴均 南朝 叔痒 (2)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比喻 夸张 清澈 湍急 山高、树多、景美 (3)书信 游记(写景)散文 骈文

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天下独绝 山 水

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8、清澈、湍急。

9、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10、寒 远上寒山石径斜。

11、D

12、从容出游,怡然自得;“千丈见底”;幽静(或:寂静、静等);鄙弃名利(或:淡泊功名、淡泊人生等);“皆生寒树”。

13、“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热衷于官场的人。

14、“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或“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15、视觉 听觉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16、B

17、(1)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

者,窥谷忘反。(4)“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18、(1)D (2)C (3)D

19、(1)作者对自由的渴望。(2)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歌颂。

20、先总后分

21、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2、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篇三:《与朱元思书》课文知识整理(含答案)

《与朱元思书》学案 钱文荣2013-2-21

南朝梁?吴均 《与朱元思书》课文研讨

一、整体感知

这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一封书信,但与一般书信不同,没有问候的套语和日常事务的叙述,而是一篇由清词丽句构成的写景小品文。

这本书在选辑作品时,往往是根据不同专题的要求进行摘录。因此,现在我们读到的《与朱元思书》,也许并非是吴均与朱元思信的全文,而仅是作者描绘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富春江上雄奇秀丽景致的一段。

课文中,作者先总叙了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风烟俱尽,天山共色”,富春江的美景就是在这样天朗气清的壮丽背景中展开。“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不仅写出了江流宛转,随山形而变,江上小舟,顺流而下,随流飘荡的情形,更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随意心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既是作者在百里富春江上的所见所感的概括,也可以说是本文所写山光水色的一个总体特点。下文自然就转入对山之奇,水之异的描写了。

平静的江面,水之澄澈,以至千丈深的水都能见底,游鱼细石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河段,水流又如疾箭,若奔马,势不可挡。夸张比喻中,水之异尽现。两岸峭壁,皆生寒树,层峦叠嶂,争相竞高,直入云天,动态比拟中,山之奇毕呈。然后从听觉写泉音、鸟鸣、蝉嘶、猿叫,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交响曲,令人神往。于是,作者不禁触景生情,自然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最后四句,仍结在写景上。清幽淡雅,余音缭绕。 二、问题研究 1.关于文章的体式

本文是一篇骈体文,全篇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骈体文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初期的骈体文,多数是偶句,亦称骈句,个别地方也有散句;有的偶句,字数整齐划一,但并非对仗。到后来发展成“四六文”(亦称“骈四俪六”),对字数和对仗的要求就变得严格起来。本文前两段中,“风烟”两句、“从流”两句、“急湍”两句以及“泉水”以下直至篇末,都是骈句;其余都不是,可以视为初期的骈体文。 三、《与朱元思书》译文

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课文学习

一、

解释重点字词

1.从.流飘荡 2.共色3.缥碧 4.甚箭 5.、猛浪若奔6.寒树7、负势竞上8.泠泠 形容水声的清越

9、.轩邈 轩 邈 10、直指、相鸣 12、.嘤嘤 13.、鸢 戾 14.、千转15、经纶世务者16、.经纶 17.反 18.、柯 19、无绝 20.、直视无碍 21、疏条交映

二、一词多义或同义

【绝】天下独绝 绝妙 猿则百叫无绝 消失 沿溯阻绝 断绝

绝山献多生怪柏 极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与世隔绝 哀转久绝 【自】自康乐以来 从自李唐来 从 余之游将自此始 从太守自谓也自已

自富阳至桐庐 从 自三峡七百里中 在 自非亭午夜分 如果 故自号曰“醉翁” 自己 【日】 夕日欲颓 太阳 隐天蔽日 阳光 有时见日 阳光 【奔】虽乘奔御风 飞奔的马 猛浪若奔飞奔的马【穷】千转不穷 穷尽 欲穷其林 穷尽 乐亦无穷 穷尽 【寒】夹岸高山,皆生寒树有寒意 林寒涧树 清凉 【负】负势竞上凭借 负者歌于途 背着

【上】负势竞上 向上横上柯蔽 在上边 苔痕上阶绿长(上) 【至】自富阳至桐庐 到 礼愈至周到每至晴初霜旦 到 至满井 到

至于夏水襄陵 到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到至舍 到 【直】直视无碍直接 争高直指 笔直

【许】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表约数 高可二黍许表约数

潭中鱼可百许头 表约数曳屋许许声 拟声词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地方杂然相许 【色】天山共色 颜色 色愈恭礼愈至 神色未尝稍降辞色 神情【指】争高直指 向,插不能指其一端 指出 手指不能屈伸 手指【奇】奇山异水奇特,奇异 能与其奇者 奇特,奇异

长约八分有奇零数 邑人奇之 以??为奇

【甚】急湍甚.箭 超过 可爱者甚.蕃 很、十分 渔人甚.

异之 很、十分

三、 翻译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译

2、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译 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译 3、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 4、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译: 5、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译: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译:7、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 四、内容理解: (一)填空

1、文中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一句成为全文的总领句,概括了富春江山水的总体特点。文章的主体部分围绕着 异水 和奇山 具体展开,因而文章采用的是 总分结构。 234

5、作者描绘异水清澈时,采用了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手法。文中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6

7、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水清澈、湍急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征。 8、写山\'奇\'的句子: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910、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那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 )问答

1、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4分) (1)从\'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句中表现作者对自由的渴望;

(2)从\'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句中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歌颂;

(3)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句中表现作者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重点)(向往自然、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积极心态) 2、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好在哪里?

这句运用于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动写静,写出了山之多山之高,突出了山之奇。(以动写静,使静止的景物富有动感,更能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两岸山势的陡峭与壮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3、文章在描写山的奇特时,写了山中各种声音,有何作用?

以动写静,反衬出山林的幽静,也增添了山林的勃勃生机,从侧面表现突出山之奇。 4、文章以写景结尾“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有何妙处?

一是起了反复渲染的作用。写树木遮空,昼夜不分,既照应前面对寒树的描写,又给富春江山水增加奇异色彩。二是使结构更加严谨完美。5、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从听觉和视觉多层次多角度展示富春江两岸群山之美,使景物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6、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概?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这些感慨从侧面衬托,强化了富春江山水的诱人力量,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 3、在你所积累的名人雅士中,你认为还有哪些人与作者有相似的志趣?陶渊明、刘禹锡 五、延伸

1、作者抒写了:“鸢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看到富春江奇异的景色以后“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的感受,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也写了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之后的种种“览物之情”,他们写这些感受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本文作者写这两类人观景后的感受是一种设想,以此来烘托富春江山水的的魅力,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范仲淹以迁客骚人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 ”来表达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博大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个句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你如何评价作者这种思想?

这句话触景生情,自然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2 )对于这种思想评价,可以从积极或消极方面来谈,但只能围绕一个方面来谈,要求观点鲜明,言之有理。、

3、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参照你乘船或坐车时的体验,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

以动写静,写出了山之多山之高,突出了山之奇。(以动写静,使静止的景物富有动感,更能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两岸山势的陡峭与壮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4、本文是一篇山水小品,请同学们开动脑筋,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各写出一句写\'山\'和写\'水\'的诗句。

写\'山\'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写\'水\'的:\'4、能暗示文中所写景色季节特征的一个字是:\'蝉\'或\'寒\'(秋季)。从积累的古诗词中写一句含有该字的句子:

语段阅读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啭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鸢飞戾天者 戾( 到 )垂髫() 2、.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自: 自富阳至桐庐 并怡然自乐。 B.从: 从流飘荡从口入C.绝: 猿则百叫无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日: 有时见日 日光下澈 2、翻译句子:蝉则千啭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知了长久不停地叫,猿猴接连不断地啼、

3、选文甲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势的,《三峡》一文也有一处是写水势的,与

它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个句子是: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4、选文乙中可以看出陶渊明厌倦尘世,向往田园生活(乡村生活)的思想,他的《饮酒》(之五)中“ 采菊东篱下(1分 悠然见南山(1分 )。两句集中体现了这种思想。

5、选文甲描写富春江的美景是,抓住了山奇(高、险)水异(清急)的特点,反映出作者沉缅山水(寄情山水,热爱山水)(1分) 的生活情趣;选文乙通过描绘桃花源美丽的自然风光,来表现桃花源人安宁、闲适(1分)的生活,反映出作者的社会理想。、 6、从写景方面看,甲文的写景顺序是怎样安排的?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景物的? (1)从高到低 由远及近 由视觉到听觉 (2)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写景~、

7.本文有从视觉方面描写景物的,也有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请分别找出两方面的对偶句各一组,并说说他们的表达效果。

这样写能加深感受,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与朱元思书课文语段阅读题及答案》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9663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与朱元思书课文语段阅读题及答

    阅读题Word文档[《与朱元思书》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