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名人名言 > 有关人格尊严的名言 正文

有关人格尊严的名言

2017-02-10 06:55:33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tob_id_3486

- 1 - 第四课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第一框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一.教材分析

1.对教学目标的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增强维护人格权的法律意识,懂得珍爱自己的名誉、维护自己的尊严、增强自尊心的同时,自觉承担维护他人人格尊严的义务,提高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公民人格权的意识。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能正确区分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的具体行为表现;使学生关注自身尊严、关注他人人格尊严和名誉,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和他人的人格权利。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人格尊严权及具体内容,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明确侵 害公民人格尊严和名誉的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增强学生尊重、保护自己人格尊严和名誉的意识,引导学生尊重爱护他人的人格权。

2.对教学重点难点的认识

教学重点:人人享有尊严权,法律维护我们的名誉权。

教学难点:我们享有法律规定的名誉权的同时要履行维护他人名誉权的义务。

3.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本框“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主要围绕人格尊严权和名誉权而展开——首先,叙述了人格尊严的含义、平等性、与其他人格权的关系等。关于名誉权,则介绍了名誉权的含义与作用,法律确认名誉权的必要性,名誉权的内容,及侵害名誉权的表现形式和后果等。另外,本框还强调了在珍爱自己人格尊严权、名誉权的同时,尊重、关爱他人的人格权利。

二.学生分析

1.针对的问题: ①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老师及社会成员受封建传统思想、家长制遗风、错误教育观等影响,加之法律意识不强,常忽视未成年人的独立人格,侵犯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行为时有发生。 ②作为未成年学生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对人格尊严权认识不足,不能意识或分辨出一些行为已侵害了自己的人格尊严权,不懂依法维护自身人格尊严权的实现。 ③另一方面,由于受来自家庭、社会的某些不良教育影响,部分学生过分强调个人中心,自我意识过度膨胀,惟我独尊,不懂得尊重他人,造成人际交往上的障碍。 ④同学交往中,由于某些学生文明意识不强、行为习惯不良、心理品质和道德素质不够高,加之易冲动,常以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同学间的矛盾,说粗话脏话、诋毁他人名誉的行为时有发生。

2.学生的需要: ①从法律角度看,学生有学习、了解法律知识的需要,不仅有利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且懂得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利,不做违法犯罪的事。 ②从学生个人成长的角度看,全面了解人格尊严权及人格尊严对个人的重要意义,有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完善,保证身心健康成长。 ③从人际交往角度看,懂得自觉尊重并爱护他人的人格尊严、荣誉等人格权利,不仅是每个人道德的要求,而且也是良好人际关系形成的必要条件。

三.综合设计思路 ●○课前准备: 教师:①对学生进行一次关于“对待人格尊严问题”的问卷调查。②搜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有关维护或侵犯人格尊严的典型案例和素材。③根据调查结果和搜集的素材,请学生帮助绘制成漫画并制成课件。 学生:寻找发生在自己与同学之间的有关“人格尊严”的事例。收集并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图片故事 从“乞丐有尊严吗”说起 1、(事件背景介绍:广州白云机场有一乞丐在行乞时,有一个乘客鄙夷的将施舍的钱用力的扔在乞丐的脸上,该乞丐不满这种施舍态度,认为有伤他的自尊,他说:宁可饿死、冻死也不需要这种施舍。) 根

据这件事,许多网友发表了评论,请你以“乞丐有尊严吗”加入网评。 摘录或及时捕捉学生评论的思想火花 。如: 我心飞翔:我为乞丐要尊严喝彩 冰糖葫芦:生命诚可贵,尊严价更高。

2、总结:你可以不去施舍,但你决不因为施舍了别人钱物就有权利去侮辱别人的尊严。哪怕他只是一个乞丐,哪怕他在伸出乞讨的双手时已经自己轻贱了自己的人格与尊严,但是你,作为一个旁人,均无权因此而雪上加霜,去侵犯他仅剩下的一点人格尊严。因为——人人都享有人格尊严权。 (设置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场景,勾勒出“生活画面”,以增强学生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寻找问题、探求问题的兴趣,从而创设出良好的活动氛围。通过“乞丐有尊严吗?”的思索,引出对人格尊严权的学习与讨论。同时让学生以生活中喜欢的网络方式加入评论,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目的在于:1、引出“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它不分地位高低、贵富贫贱、年龄大小;2、明确人格尊严权的含义、地位及具体内容;3、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板书:<一>、人格尊严不可辱 1、什么是人格尊严权(定义、内容等) 第二步:活动:小光的案例分析 目的:通过对分析,使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人格尊严,都有受人尊重的要求。 要求:1、学生阅读材料(见教材 34 页),思考并回答问题: (1)小光父亲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2)班主任郭老师的行为侵害了小光的什么权利? (3)谈谈你对此事件的看法? (4)如果你是小光,会有什么感受? 2、教师指导,总结: 尊严,通常与人格的尊重相联,以相互间的尊重为前提。尊严,是人的一种情感需要,不容冒犯。拥有尊严的人,是做人有原则的人,是有骨气的人。他不因饥饿而食嗟来之食,不因位卑而委身于权贵,不因力单而为强暴屈服。维护尊严的人,都是自尊心、自信心极强的人。人和动物的区别之一在于人有思想,有自尊,有受人尊重的需求。 现代社会,法律赋予每个公民人格尊严权。任何人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人格尊严权。 人格尊严权是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它是作为“人”应该享有的最起码的底线权利。在现代社会中,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和权利,它集中体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人格尊严不可侮,侮辱者必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学生看“相关连接”的内容,了解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 宪法第38条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5条 板书:2.人格尊严权的具体表现

人格尊严权集中表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我们先学习名誉权。 多媒体显示: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宪法规定: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内容包括:公民的人身、名誉、荣誉、姓名、肖像等不被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法律保护:民法通则、刑法等。 板书:<二>、维护名誉是我们的权利 1、 名誉的定义 第三步:导读:P35有关信用审查制的小字资料。 教师:请同学们边看边思考,用自己的话谈谈人格尊严权中的名誉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学生:名誉就是名声,材料里是大家对市民信用信誉的评估,名誉越好,贷款越容易。申请信用卡、保险、贷款、找工作等。 教师:信誉是一方面,还有什么? 学生:还可以是品德、才干、声望等社会评价。 教师:那好,请同学们再看看书,给下个定义好吗? 1、什么是人的名誉 学生:人的名誉是对特定人的品德、才干、信誉等方面的客观的社会评价。

教师:很好。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或者也对他人进行评价,每个人一生中都处在这种评价中,而且,我们总是希望得到好的评价,如诚实、正直、善良、聪明等等,有了好的名誉,也就有了人的尊严,因为名誉集中体现了人格尊严。 公民享有名誉权的意义 问题一:名誉对一个人会有什么影响?(可联系小故事:袁隆平同志为什么被大家甚至世界所尊重,你能讲讲你所知道的他的事迹吗? 学生答略。 教师:袁隆平每年掌握着几千万元科

研经费,生活却极其简朴,他没有名车豪宅,没有海滨别墅,他就与50多名工作人员吃住在基地。基地坐落在三亚市东郊荔枝沟警备区农场,没有水泥公路,一条机耕路弯弯曲曲,坑坑洼洼,在这里没有职位高低,院士、研究员、博士、研究生一律下田。袁隆平的儿子、儿媳大学、研究生毕业,跟大伙一样,天天下地,默默工作。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袁隆平具有很好的人品。 教师:是啊,良好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良好品行和表现。同学们都希望自己有个好名声,这就取决于我们必须有良好的品行和表现。同学们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啊! 在日本打工的学生和卖瓜的小男孩:得出好的名誉能获得尊重和经济效益;坏的名誉使人寸步难行。)

问题二:品行优良者一定会受到相应的评价吗? 2、 侵害名誉行为的危害 第三步:带着问题二分析案例但这里又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品行优良者并不总是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请看教材P36-37《大江的委屈》。 1、见书本:受冤枉的大江(组织学生利用材料针对问题二展开讨论) 老师引导学生分别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加以说明: 从理论上讲:品行端正是获得客观评价的前提 从现实中讲:品行端正不一定会受到相应的客观评价(要求学生分析得出原因:在现实生活中任意践踏他人名誉的行为依然存在着。然后在讨论中达成共识:在维护自身名誉的同时要维护他人的名誉。) 2、呈现相关的法律条文

- 5 - 民法通则第101条:通过熟悉法律条文要求学生明确:什么是公民的名誉权?法律是如何规定公民的这项权利的? 3、 名誉权的定义、内容 4、 侵害名誉权行为表现 导读:P35有关信用审查制的小字资料。 第四步:案例分析——君子动口不动手也违法吗? 小张和小林是同班同学,有一天小林自修课吵,被小张记下后受到老师的批评。于是小林怀恨在心,想寻机报复。碍于面子他既不敢和小张正面吵,又怕打架受处分,终于想了一个操作简单的万全之策:在网上臭骂小张。小林骂的解气,越骂越过瘾,可第二天小张难过了,面对同学们的指指点点,他是有口难辩,心灵受到很大的伤害,最终请病假在家休息。小张还得意的说:“我君子动口不动手,骂死了也不犯法。” 讨论:1、小林的做法和说法对吗?为什么? 2、如果你是法官,对这件事该如何判决?

3、你的身边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把有关内容填入下表 侵害名誉权的行为方式 具体表现 造成的危害 应承担的后果 1.侮辱 谩骂他人2 3 通过案例分析和表格填写使学生明确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侵害他人的名誉权要受到道德甚至法律的制裁。 .怎样对待同学之间的起绰号问题?(1)绰号并非都具有侮辱性,但故意给别人取不雅的绰号,不分场合随意喊别人的绰号,其实质是取笑别人,是一种不尊重人的表现,侵犯了别人的人格尊严。(2)起绰号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生活情趣,也反映了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心理素质和伦理道德等问题。 (3)给人起绰号,应慎之又慎。 3. 我们应如何尊重、维护自己的名誉?(1)一个人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名誉,首先自己要爱惜和尊重自己的名誉,还要学会尊重他人的名誉。 (2)诚信不仅是经商的道德基础,也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还是一个民族综合素质的体现,一个人有了信誉才能获得良好的名誉。6、侵害名誉权的后果(板书)侵害名誉的行为会给个人、集体带来危害 第五步:活动:“大江作弊”案的分析 目的;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人的名誉是受法律保护的,侵犯他人的名誉权,既违背道德。也违反法律。 要求:学生阅读P35、36页的材料,分组讨论: (1)在老师调查前,小明侵害大江名誉的行为会产生哪些影响?

- 6 - (2)品行优良者就一定会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吗? (3)面对不公正的评价你该怎么办? (4)你对大伟,小辉,小敏的观点怎么看? (5)你会采取大江的做法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

权利。品行端正不一定会受到相应的客观评价,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看重名誉的民族,我们要继承这一传统,做一个受人尊重和赞誉的人。良好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良好表现,而名人又有“名人”的烦恼。小明的侵害了大江的名誉权,小明应公开道歉,求得大江的谅解。而大江的看法独具一格,宽容大肚,但他还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名誉。 (3)名誉权的内容(板书) 提问:什么是名誉权?它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根据课本P38页的回答,教师指导学生划书。 活动:辩一辩目的: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给同学起歧视性、侮辱性外号的行为的危害及应承担的后果,它也是一种侵害名誉权的行为, 要求: (1)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自由发言。 (2)正方:起外号很正常,无可指责。反方:起外号是不道德的,应该谴责。 (3)教师注意引导:外号有善意的、褒奖的,也有歧视性的、侮辱性的,我们谴责的是后者。为了收到好的效果,教师可以课前个别指导。 教师指导总结:给同学起善意的、褒奖的外号,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给同学起具有歧视性的、侮辱性的外号,是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既不道德,也不合法,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那么,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把有关内容填入教材 38 页的表格中。第N步:课堂小结:任何人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即人格尊严权。人格尊严不可辱,我们在维护自身人格尊严和名誉权的同时,不得侵害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侮辱,诽谤等侵害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的行为,轻则违反道德受舆论的谴责,重则触犯法律,承担民事甚至刑事责任。

巩固练习:

课后练习: 一、 单项选择题

1、 有些同学,利用他人的缺陷给他人起外号,这种行为实际上侵犯了他人的( B ) A. 荣誉权 B.名誉权 C.姓名权 D.生命健康权

2、 某学校一学生寝室丢失了物品,老师怀疑是本学校的学生所为,经过调查在毫无 结果的情况下,让同学在班级投票“选小偷”。这种做发( C ) A. 保护了同学的财产所有权 B. 能够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C. 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 D. 是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手段

2006年5月30日,杨某收到一条手机短信,内容充斥着侮辱、谩骂和恐吓,给杨某造成可极大的精神痛苦和刺激。通过调查发现短信发送人后,一些亲戚朋友建议杨某实施报复,而杨某则主张用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后来,经过法院审理、判决,其结果是短信发送人向杨某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500元。

据此回答3—4题:

3、 该短信发送人的行为( A ) (1)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 (2)是应该受到谴责的不道德的行为 (3)侵犯了公民的通信秘密 (4)是触犯刑法的犯罪行为 A.(1)(2) B.

(3)(4) C.(1)(2)(3) D.(2)(3)(4)

4、 该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D ) A..法律是解决矛盾纠纷的唯一手段 B.学习法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制裁他人 C.法律意识强的公民享有的权利就多 D.要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 某校初二学生张某和李某星期天去乒乓球馆打乒乓球,玩了三个小时后,他们付 了钱,交回乒乓球拍后准备回家。但是出门时被报案人员拦住,以两副昂贵的乒乓球拍丢失为理由,强行将二人脱去外衣,对其身体和背包进行搜查。你认为两位中学生应该( D ) A. 忍气吞声 B. 纠集朋友到乒乓球馆大吵大闹,使其无法正常营业 C. 对报案人员进行打击报复,使其付出代价 D. 寻求法律帮助,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6、 某中学为了方便管理,规定交费多的同学与交费少的同学穿着不同颜色的校服, 以区分“贫富”学生。对于学校的这一做法,你认为这一规定( D ) A. 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B. 体现了学生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C. 属于正当的学校保护 D. 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

7、 某村村民张某因为个人恩怨,购置高音喇叭、扩音器等广播器材,自命为“人民 广播站”,在村中以广播的形式,散布时任村委会主任李某贪污受贿、盗窃及村霸等“十大罪状”的谣言。对张某行为的评价,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张某的行为是在行使自己的权利 B. 张某的行为是在打击贪污等犯罪活动的有效方式 C. 张某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 D. 张某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

8、 某校班主任每周组织一次“最好”和“最差”学生的评选。热按后把表现最好的 同学安排在前排,而最差的则安排在最后的墙角边。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D )

(1)该做法有利于加强课堂管理 (2)该做法有损学生人格尊严,应坚决制止 (3)该做法不科学,但也不违法,不提倡,也不必禁止 (4)该做法属于违法行为 A.(1)(2) B.(3)(4)

C.(1)(4) D.(2)(4)

9、 下列行为不属于侵犯公民名誉权的有( C ) A. 王林和李明由于一件小事产生分歧,王林就对李明不满,故意在同学中 造谣说李明曾在书店偷窃书籍 B. 王某由于考试不及格,老师在班级队会上批评王某时说“你真笨,像蠢 猪” C. 法院对犯罪分子公开审理 D. 某校一学生寝室丢了东西,老师怀疑是本校师生所为,在查无结果的情 况下,让同学们投票“选小偷”

10、 某班级班主任想组织一次“民主测评会”,让学生不记名投票,在全班选出 “最不受欢迎的同学”。若你是班级中的一员,面对这种情况,你应该( D ) A. 按照班主任的要求认真填写选票 B. 在选票上写上自己不喜欢的或者认为有许多缺点和毛病的同学的名字, 这样还可以帮助他改正自身的缺点和毛病 C. 向法院耆宿,请求法院给予刑罚处罚 D. 即使劝阻班主任的做法,因为这样做有损班级同学的人格尊严,是一种 违法行为

11、某人到公司去应聘被拒绝,因为在他的档案中有一次考试作弊的记录。这件事 告诉我们( D ) A. 要保护自己的隐私权 B. 肖像权对我们很重要 C. 姓名权不能乱用 D. 要珍惜自己的名誉二、问答题 初二学生小李和小郑逛超市被怀疑偷东西而遭到保安人员非法搜身。请问保安人员的做法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商场的东西失窃,保安人员是否有权进行搜查?为什么?如果你遇到上述这种情况会怎样处理? 答案:(1)保安人员的做法是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和名誉权的违法行为。 (2)无权进行搜查。因为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或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任何搜查、拘禁和逮捕。司法人员在办案的时候需要搜查公民的身体,必须出事搜查证,并只能是为了收集证据或查获犯罪嫌疑人。保安并非执法人员。 (3)对保安人员的非法行为进行告诫,阻止其侵权行为的发生;可要求其赔偿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恢复名誉;必要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篇二:维护人格尊严

打清洁工视屏

【名师教案】第四课第二框维护人格尊严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姓名权、名誉权是一个人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法律对姓名权和名誉权的有关规定。

2.懂得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正确方法,培养提高依法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能力。

3.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增强权利义务相统一的观念,尊重他人人格。

[过程与方法]

1.学会一些正确对待同学之间的起绰号问题的办法。

2.当自己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学会用正确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尊重他人的优良品格,在社会交往中自觉尊重他人的姓名权、名誉权,学会平等地对待他人。

2.在社会生活中珍惜自己的名誉,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提高公民素养,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展现人格的力量。

3.不断增强公民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用自己的行动为法制建设和社会的文明进步贡献力量。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如何珍惜名誉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维护人格尊严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三、知识体系

1.什么是人格尊严?人格尊严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人格尊严权是指公民的人格依法受到尊重、不受非法侵犯的权利。人格尊严包括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荣誉权、名誉权等。

2.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我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依照有关法律规定,侵犯人格尊严权的,受害人有权要求侵权人或请求人民法院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3.如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1)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才能真正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2)我们应当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消除误会,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四、教 法:阅读讨论法、活动体验法、谈话法。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材料导入:《乞丐为什么而荣幸?》

有一次,一位作家走在街上,一位乞丐向他讨钱,然而他掏遍了所有的口袋,竟没找到一分钱,于是他无可奈何地对乞丐说:“兄弟,对不起,实在是没有钱了。”

正当他感到很无奈的时候,那位乞丐却说:“先生,您叫我‘兄弟’,您让我和您站在一条线上,这比给我金钱还叫我荣幸一万倍呢。”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乞丐在对待金钱和人格尊严问题上的鲜明立场,引出维护人格尊严应成为我们每个人最起码的价值追求。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乞丐在对待金钱和人格尊严问题上的鲜明立场,引出维护人格尊严应成为我们每个人最起码的价值追求。

一、人格尊严权的含义和内容

信息点击:人格尊严权,是指公民的人格有依法受到尊重、不受非法侵犯的权利。人格尊严权包括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荣誉权、名誉权等。

动画展示:《件件烦心事》

问 题:1、判断所呈现的现象分别属于哪一类侵权事件。

2、你身边还有类似的侵权现象吗?你能将他们归类吗?

设计意图:通过flash动画呈现和学生列举,搜寻中学生常见的人格尊严权受侵害的现象,请学生判断个属于哪一类侵权事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并通过感性材料使学生进一步分清不同种类的人格侵权现象的区别。

漫画欣赏:《蚂蚁和大象》

问 题:大象和蚂蚁在什么样的天平上是平等的?

结 论:在质量的天平上不平等,但它们都有一个宝贵的生命,它们在生命的天平是平等的。

设计意图:通过漫画分析蚂蚁和大象作为两个生命体,在生命的天平上是平等的,进而过渡到人和人之间在人格上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信息点击:《宪法》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二、劳动者的人格

材料:纳达尔们要求休息权

为了争取一个合理的赛程,以纳达尔和穆雷为首的众多选手已经与ATP斗争了很长一段时间。在这些球员看来,ATP的赛程实在过于密集,导致他们得不到足够的休息,随之产生的恶果就是极容易出现伤病、影响职业寿命甚至退役以后的生活。“我爱网球,正是网球让我过上了美妙的生活。但是等到你结束职业生涯后,满身都是伤痛,这显然不是一件好事。”纳达尔坦言。不过,ATP方面似乎无动于衷:你闹你的,我比赛照办,你爱来不来。

视频:老清洁工被打

课堂讨论:(1)以上材料共同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

(2)如果你是面临“你闹你的,我比赛照办,你爱来不来”的选择时,你将如何选择?

学生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对这一事件的讨论,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的观念,使他们明白,劳动者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让学生从中体味到依法维权所蕴含的无穷价值。悍卫劳动者的尊严是每一个普通的劳动者都会面临的选择。作为初中学生,虽然还没有成为真正的劳动者,但在不久的将来走上社会后,同样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三、消费者的人格

动画材料:《商场一幕》

案例分析:该商场的做法是否妥当?为什么?(学生结合案例,对经营者的种种不妥做法进行讨论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我国相关法律对公民人格尊严权利的有关规定)

教师:超市无端怀疑消费者偷了商场的东西,进而将消费者强行拉到保安室,采取搜身的办法对消费者进行检查,这种做法是十分不妥的,他侵犯了消费者的人身自由权和人格尊严权。

如果我们遇到类似的情况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生讨论列举类似情况下解决纠纷的可行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明确维护消费者人格尊严的重要性,知道法律是维护人格尊严的有力保证)

教师:理直气壮地与当事人进行交涉,要求澄清事实、赔礼道歉,或找商场有关负责人要求恢复名誉,也可以直接诉触法律,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信息点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上有关消费者人格的规定。(为处理相关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

生活感悟:在商品和服务市场上,竞争使经营者越来越认识到顾客的重要性,“顾客永远是对的”、“顾客是上帝”成为许多经营者的理念。“顾客是上帝”体现的是一种对顾客的礼遇,是一种服务的心态。作为“上帝”的消费者理应受到足够的尊重,但尊重和礼貌都是双方的,顾客也不能违背顾客与商场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原则。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法律保护消费者的人格尊严,在消费生活中当自己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时,可以直接诉诸于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由此过渡到到人格尊严受侵犯时的通用的维权途径,即要求侵权人或请求人民法院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过渡:幽默一刻:《顾客永远是对的》

老板:切记,顾客永远是对的。

员工:真的吗?

老板:当然。

员工:昨天有位顾客说在这里开店的人是白痴。

问 题:你是如何理解“顾客永远是对的”这句话的?

探究:消费者如何做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篇三:尊 严

【 尊 严 】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2015年3月授课班级:四六班

授课人:谢昌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会不认识的字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

1、学习抓住人物神态,动作,和语言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2、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古今中外一些有尊严的人和事。3、体悟哈默的品格,明白"自尊者自立"的道理,受到情感的熏陶.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哈默坚持劳动后再接受食物的事,让学生懂得一个人(一个国家)必须有尊严,懂得尊严对做人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哈默的故事和古今中外一些有尊严的人和事,理解尊严的意思,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体味人物语言,行动,神态描写背后所蕴含的深意,得到人文思想的启迪。

〖教学过程:〗

一、引言:激发兴趣

上课之前,请同学们做一个选择题,假如你是一个饥肠辘辘、筋疲力尽的逃难人,有人将食物送到你面前,你会怎么做?(课件出示答案)有一个年轻人,他的做法让我们出乎意料,他究竟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学习他的事迹吧 !

课件:再现人物风貌

让学生观察,讲解画面内容.( 这位年轻人就是世界石油大王哈默,看,他容光焕发,大腹翩翩,正笑容可掬地和我们的伟人邓小平握手,哈默于1956年建立了一个石油王国,1979年,应邓小平的邀请,哈默成为第一个乘私人飞机访问西方的企业家,被邓小平称为"勇敢的人"。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走进课文,学习他成功的秘诀吧!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寒冷的冬天,在一群饥饿难忍的逃难者中,有一个年轻人,他坚持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食物,得到人们的赏识与接纳。)

二、深读,整体感悟,合作质疑:

1、自由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自读自悟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年轻人作为逃难人群中的一员,他与其他人相同的地方是什么?最大的不同是什么?画一画描写他表现的语句,写一写你读后的感想。

(2)、找出描写年轻人外貌、动作和语言的句子。

(3)、找出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三次对话,并用笔在书中标注出来。

A、找出年轻人作为逃难人群中的一员,他与其他人相同的地方,说说你的感受 ,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B、找出描写年轻人外貌的句子(说明了什么)

C、赏析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对话,深度了解年轻人。 ① "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 "

他的心里在想什么 (不干活就吃别人东西是接受施舍,因为自己有力气,却接受别人无偿的帮助,那就是接受施舍)引出:这样他就会失去尊严。板书:尊严

②"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点明:通过自己的双手去获取食物,通过自己劳动获取成果,我们把这个叫做什么.板书:自立

指导朗读第一,二句对话.读出坚定的态度来。

从"称呼"中深入感悟年轻人的品质。

出示杰克逊大叔的话:"我想起来了,我家确实有一些活儿需要您帮忙.不过,等您吃过饭,我再给您派活儿。"

指名说大叔讲话时是怎么称呼这个年轻人的.(您)让学生体会杰克逊大叔也对年轻人产生了尊敬之情.读好大叔的话。 ③"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年

轻人站起来说。

这句话中你又读懂了他怎样的想法 (必须先劳动,后得报酬,才能吃饭)板书:自强

D、理解杰克逊大叔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①指名读.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②出示课件对照两个时期的哈默,应验了杰克逊大叔的话-----百分之百是个富翁

交流:说说他为什么能成为石油大王,板书:尊严

三、拓展延伸,开阔视野

把你搜集的有关尊严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听

四、总结,深化主题

出示课件(知识聚焦)通过学习我知道了

尊严是礼貌:当你不小心踩到了别人的脚,一声诚恳的对不起显示出你的尊严.你也会让人领略到你的尊严.

尊严是意志: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他的事迹广为流传,他就有尊严.

尊严是毅力:当你在800米终点咬紧牙关,用力冲刺,为集体赢得了荣誉时,那你的尊严立即展现.全场对你肃然起敬. 尊严是勤劳:不白白接受他人的施舍,靠劳动换来食物. 尊严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尊严是一个人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精神.

尊严,就是以自尊赢得别人的尊敬.

出示有关尊严的名言同学们读读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哈默成为石油大王的秘诀就是因为他有尊严,在构建和谐校园的今天,希望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毅力,有信心,有爱心,有恒心,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在别人的心目中树立美好的印象,赢得无价之宝-----尊严 板书设计

尊严=富翁

先干活再吃饭

年轻人 不干活 不吃饭年轻人

维护尊严为人捶背 获得食物 获得成功

留在庄园 成为好手

资料卡故事:

(一)嗟来之食

战国时期,战争不断,田地干旱,穷人吃完了树叶吃树皮,吃完了草苗吃草根,眼看着一个个都要被饿死了.可是富人家里的粮仓却堆积如山.

有一个富人名叫黔敖,看着穷人快要饿死了,他反而幸灾乐祸.他想拿出点粮食给灾民们吃,就把做好的窝窝头摆在路边,.每当过来一个饥民,他便丢过去一个窝窝头,叫着:"叫花子,给你吃吧!"有时候,过来一群人,他便丢出一个窝头让饥民们争抢,他在一旁嘲笑地看着,十分开心.这时,有一个瘦骨嶙峋的饥民走过来,只见他满头乱发,衣衫褴褛,鞋子用草绳绑在脚上,用破旧的衣袖遮住面孔,摇摇晃晃地迈着步. 黔敖看见这个饥民的模样,便拿了两个窝窝头,对饥民吆喝到:"喂,过来吃!"饥民没有理他.黔傲又叫道:"嗟(jiē),听到没有 给你吃的!"只见那饥民瞪大双眼看着黔敖说:"收起你的东西吧,我宁愿饿死也不愿吃这样的嗟来之食!"

黔敖万万没料到,饿得这样摇摇晃晃的饥民竟还保持着自己的人格尊严,顿时满面羞惭,一时说不出话来. 本来,救济,帮助别人就应该真心实意而不要以救世主自居.对于善意的帮助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面对"嗟来之食",倒是那位有骨气的饥民的精神,值得我们赞扬.

(二)中国留美女学生曲小雪维护人格和祖国尊严的故事:

四年前,曲小雪留学美国,到一个老太太家勤工俭学,在多次受到了侮辱之后,她决定辞工.而老太太的儿子银行家蛮横地拦住了她说:中国人,穷叫花子,我家给你这么多钱还不满意 曲小雪

不卑不亢地说:"请不要污辱我们中国人,中国人比你们强,我们班有50个读硕士学位的,可47个都是中国人.而你的同胞只有3个,而且还是倒数三名,但我们没有看不起他们."这位银行家母子恼羞成怒,竟对小雪进行毒打,致使曲小雪得了严重脑震荡.小雪病好后用了四年的时间把美国银行家告上了法庭.法官被迫宣判被告5250美元,并当场向小雪赔礼道歉.曲小雪半接过支票,向全场抖了抖,义正词严地说:"你们以为中国人是想要钱吗 你们错了,我打这场官司,是为了讨回我做人的尊严!尊严!美元,在我的尊严面前一分不值.见鬼去吧!美元."说完,曲小雪把五千多美元的支票一点一点地撕碎,抛向法庭的上空. 在这里,曲小雪讨回的不仅是个人的公道,还有一个拥有12亿人口,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伟大民族的尊严!

(三)一元钱买走了中国人的尊严

2005年11月15日 北京的一辆无人售票车上的司机和乘客吵了起来.乘务人员说乘客少投了一元钱,而乘客坚持说没有.就是为了这一元钱,双方互不退让,眼看就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程度,就在这时坐在车厢中部的一位蓝眼睛的外国友人站起来,直接走到最前面,轻轻地在投币箱里投了一元人民币.然后径自走回自己的座位,对自己的女伴微微一笑,轻轻摇了摇头坐下了.这时吵架的人们目瞪口呆了,在座的人也不知所措地看着这位外国朋友.突然有一位女乘客掏出一元钱要还给外国人,外国人说什么也不肯收.就这样中国的一场口角之战让外国人给平息了.同时中国人的尊严也被外国人一元钱买走了.作为中国民族的一元,我们为这件事感到悲哀啊!提高中国民族素质,维护祖国尊严已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刻不容缓的问题.


有关人格尊严的名言》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8355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有关人格尊严的名言
相关文章
  • 有关人格尊严的名言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tob_id_3486-1-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第一框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一.教材分析1.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增强维护人格权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