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美国往事》一部以美国近百年历史为背景拍摄的三... 正文

《美国往事》一部以美国近百年历史为背景拍摄的三部著名电影之一

2017-01-23 07:05:11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美国往事》影评

《美国往事》影评

———励志的经典 电影《美国往事》的命运就如同它的主人公一样起伏跌宕,影片在美国上映时,不仅遭受了媒体的恶评,而且票房惨败,这甚至使导演莱翁内抱憾终生,郁郁而终。但在20多年后的今天,它不但成为了一部经典,成为了许多影迷的最爱,甚至成了许多导演最钟爱的电影,中国的姜文就曾经说他对《美国往事》的“每一个镜头都能倒背如流”。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美国往事》前后命运有如此巨大的差别呢?

虽然《美国往事》也得到了部分美国影评家的高度评价,被《洛杉矶时报》评为1984年10部最佳影片之首。但这并没有改变影片在美国叫好不叫座的现实,除了电影被美国片商肢解的因素,我想根本原因在于:这部以美国20至60年代城市生活为背景的电影显然在风格上让美国观众产生了欣赏上的不适。虽然导演莱翁内说过他对美国的东西很着迷,比如美国的通俗小说和美国电影等,在《美国往事》中确实经常能看到美国

文化的影响,但我认为这部电影同主流的好莱坞电影在精神气质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别。

虽然表面上看来,《美国往事》倒是符合好莱坞电影“白日梦”的性质――有人甚至认为整部电影就是主人公“面条”在烟馆的一场梦魇。但是无论是从主题还是艺术上,《美国往事》实质上并不那么“美国”。

美国观众的观影习惯是由“好莱坞模式”的类型片养成的。为了减少投资风险和最大程度地获得利益,好莱坞的类型片一般会沿用成功电影的故事类型,久之就形成了好莱坞的模式化的叙事规则,比如西部片的英雄救美,牛仔与恶徒,文明与愚昧,以及更为有名的大团圆结局等等。

而《美国往事》的主题和结局又是怎样呢?如果用一个词概括该片的主题,有人说是“背叛”,也有人说是“友谊”,我觉得一位美国影评家的回答更准确,他说是“失去”。女主人公黛布拉为了追求出人头地和珍贵的爱情失之交臂,另一位男主人公麦克斯似乎得到了他想得到的一切,最终还是觉得自己一贫如洗,竟然祈求“面条”亲手结束自己的生命。

而男主角“面条”更是一名生活的失败者:他的金钱被麦克斯

偷走,钟爱的女人被麦克斯夺走,最终甚至在愧疚中隐含的友谊的幻想也被麦克斯无情地打破。习惯了大团圆结局的美国观众又怎能容许自己认同的主人公落到如此的境地呢?

我注意到,国内的影迷出于对“面条”的同情,或者更微妙地出于对“面条”的扮演者罗伯特德尼罗的偏爱,倾向于认为“面条”是该片的正面角色,而詹姆斯伍兹扮演的麦克斯是反面角色,我认为这是不全面的。“面条”的悲剧命运当然值得同情,但是他生活的失败大多还是由他在性格上的缺陷造成的。

比如说在对黛布拉的爱情上,他不是主动的,勇敢的,而是幻想式的。他只会偷偷地透过墙上的洞窥视黛布拉的美妙舞姿,而当他终于有机会和黛布拉相聚,主动的还是情窦初开的黛布拉,“面条”却因为麦克斯的召唤而犹豫地离去,而在事后他又只会在内心中久久地折磨自己。在出狱后和黛布拉重逢时,他竟然在表白得不到回应时强奸了黛布拉,彻底撕碎了这段美好恋情的回忆,此时的“面条”甚至是丑恶的。

在黑帮事业中,他也没有麦克斯的远见,麦克斯早在“禁酒令”取消之前就预见到:以后要加强和政客的联系才会有出路,而“面条”始终是个想拿到现钱的“小混混”。在这里我倾向于认同这

种说法,“面条”和麦克斯是两个性格双向转化的主角,面条身上有正面角色的因素:豪放、朴实、重情重义、有正义感。麦克斯的冷漠、虚伪、贪婪无疑也令人反感,但“面条”身上的短视、懦弱、暴力也是他性格的负面,同时,麦克斯身上的成熟、果断、团队精神等也具有正面的效应。实际上,麦克斯和黛布拉所具有的生机勃勃的积极一面也是被美国在开拓西部的过程中形成的民族性格所肯定的因素。

如此复杂而微妙的立体化的性格,已经被“好莱坞模式”打磨得非常平滑的美国观众的趣味想必是无法领会的,《美国往事》在美国遭受的冷遇也就没什么奇怪了。

《美国往事》在美国不成功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剪辑,导演剪辑版为3小时40分钟的影片,被愚蠢的美国片商剪成了可怜的2小时30分钟,可以说已经是被剪得支离破碎,不但整部影片的节奏被完全破坏,甚至个别情节也变得不可理解了。

其实考察一下美国的主流电影的剪辑风格,美国的片商的粗暴也就可以理解了。进入80年代的好莱坞电影已进入了快速剪接的时代,观众也习惯了这种观影节奏。同样是1984年出品的《印第安纳琼斯与魔殿》,我们拿《印》剧中的“上海舞厅”段落和

《美国往事》中“杀死霸哥”一段做一下对比(因为同是打斗场面,更有可比性),面条杀死霸哥一段时间长度是3’57”,只用了47个镜头,平均一个镜头5秒;而《印第安纳琼斯与魔殿》中上海舞厅打斗一场只有2’30”,却用了84个镜头,平均一个镜头只有

1.7秒!这也难怪根本无法理解导演莱翁内的艺术风格的制片商要根据观众的口味而大动剪刀了。

实际上,在该段落中,大段的升格摄影给这个残酷的打斗场面添上淡淡的浪漫色彩,传达了少年“面条”回忆中对小伙伴死去的怀念之情。而在整部影片中导演有意为之的慢节奏剪辑,一方面符合影片时光流逝的隽永基调,另一方面也避免了观众在影片不断的时空转换时的理解迷失。

象老年“面条”35年后重返纽约和老友“莫胖子”重逢的开始的一段,莱翁内只用了一个长镜头就完成了,那种深厚的情意被这个悠长的移动镜头传达得淋漓尽致,这在好莱坞电影中也是极少见的。

直到今天,还有好多影迷对影片的慢节奏颇有微辞,我只能说,全球观众的趣味已经被强势的好莱坞电影左右,我们已经没有足够的耐心来品味艺术的微妙之处,这真是一种悲哀。

篇二:《美国往事》

篇三:《美国往事》分析视听语言

《美国往事》的视听语言分析

这是一部描写友谊与对立、忠诚和背叛等人性冲突的黑帮史电影,导演一改好莱坞传统西片的格局,以独特的视角塑造了美国黑社会人出生入死的人物形象。影片颇有气势,暴力的描绘有一种诗意。时间跨越40年,从经济大萧条、禁酒令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等重大事件均作为背景。影片只选取原作中的几个人物和几件事件,采用典型的好莱坞叙事结构。所不同的是,影片的时空结构处理颇有特色,通过主人公的回忆将故事逐渐展开。

《美国往事》有很多更深层的思想在里面,影片三个多小时的片长所容纳的是一段较长的历史,里面的厚重让我在看完影片后想了很多。《美国往事》蕴涵了很多沉重的东西,从人们反抗大环境到人性光辉的体现,从友情到爱情,有很多残酷的东西。

音乐在这部影片起着重要的作用。观众在欣赏影片的始终,无时不在感受音乐的力量。长迪吹出缓慢、哀怨的而略带怀旧的情调。无论是黛布拉舞蹈场面,穷孩子搞恶作剧的场面,还是抢珠宝店时面条对卡萝尔施暴的场面,无不伴随着优美的旋律,音乐的作用旨在阐释主题,用音符去述说一段值得回忆的往事。“上帝赐福美国”、“夏日时光”、“昨天”、“日日夜夜”等歌曲和配乐无不再现了叙事的年代,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感。 影片的摄影相当讲究,画面的明暗处理十分得体。回忆的镜头,多采用近似黑白的摄影,有些场景画面非常明亮,场面出人意料的豪华。

面条的自我逃避,如影片的首尾所暗示,他的一生就像鸦片,是场幻梦。

他一直在逃,却始终被过去追杀,被影子缠绕。鸦片馆里无人接听的电话铃声,让他想起向警居的告密,这告密把三个朋友送向了死亡;仇人的追杀,让他坐上离开家乡的列车,这列车把他送向了35年的逃亡;“贝利”部长的请柬,让他看到掩盖过去的面纱,这面纱几乎欺骗了他的一生;即使Max的出现使真相大白,他也仍然不愿承认35年前的一幕是场戏,仍然不愿承认眼前就是夺走他一切的曾经的挚友,他悲怆到欺骗自己。最后,年迈的面条仿佛又回到35年前的鸦片馆,他躺在床上,静静的等待那无人接听的电话铃声,但电话没有响。于是他面对镜头,露出了笑容。一切的悔愧和伤痛,被幻梦洗清。

幻象消灭是人生里命定的悲剧??转瞬间,或许,便已敛息了最后的焰舌,只留存有限的余烬与残灰,在未灭的余温里自伤与自慰。

没有哪部电影把友谊的忠诚与背叛写的如此沧海桑田。

一切都无法言说。

除了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彼此沉默着看到过去,仿佛面对远古的海洋,埋藏着人类最深沉的情感。


《美国往事》一部以美国近百年历史为背景拍摄的三部著名电影之一》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7626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美国往事》一部以美国近百年

    《美国往事》影评《美国往事》影评———励志的经典电影《美国往事》的命运就如同它的主人公一样起伏跌宕,影片在美国上映时,不仅遭受了媒体的恶评,而且票房惨败,这甚至使导演...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