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诗歌鉴赏 > 青天有月来几时下句及全诗 正文

青天有月来几时下句及全诗

2017-01-19 06:25:44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上海市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

2015学年第一学期上理工附中高三月考一语文卷

阅读(共8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题。(17分)

①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包含着某种普遍性。 ②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如李白在《把酒问月》中写道:“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令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令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而三百多年后,苏轼作了《水调歌头》,他写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咏诵这些诗的时候,它们的相似之点和不同之处同样感动着读者。尽管李白、苏轼生活的时代和今天的社会已经完全不同了,但这些几百年乃至一千年前的诗歌在今天人们的心中仍然能够引发强烈的感情共鸣。

③同样,我们现在阅读莎士比亚的著作,或者观赏莎士比亚的戏剧,不论是原文或译文,也有着和几百年前英国的读者观众相似的情感共鸣。 ④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⑤科学,例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这种抽象通常被称为自然定律。定律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就越深刻。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却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

⑥在科学中,人们研究物质的结构,知道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原子又都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中子组成,质子、中子又由夸克组成等。人们认识了物质的基本结构,进而去认识世界和宇宙。

⑦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这就是科学的普遍性。在l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科学上有两个关键性的发现,它们看上去似乎有些神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无关。一个是迈克耳孙和莫雷在1887年做的光速实验,另一个是普朗克在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前者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实验依据,后者为量子力学奠定了基础。正是有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20世纪的科技发展,如核能、原子物理、分子束、激光、X射线技术、半导体、超导体、超级计算机等,才得以存在。因此,科学原理应用越广泛,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也越多样化。

⑧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不同于自然现象的普遍性,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适用于所有的自然现象。它的真理性植根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是这个外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也是外在的,植根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尽管科学的普遍性和艺术的普遍性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之间有着很强的关联。

⑨因此,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联的。对艺术的美学鉴赏和对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随后的感受升华与情感又是分不开的。没有情感的因素和促进,我们的智慧能够开创新的道路吗?而没有智慧的情感能够达到完美的意境吗?所以,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的,两者都在寻求真理的普遍性。普遍性一定植根于自然,而对自然的探

索则是人类创造性的最崇高的表现。事实上如一个硬币的两面,科学和艺术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

1.第④段中“反响”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2.作者在文中列举李白、苏轼的诗词,还举了莎士比亚的戏剧,其作用是(3分)

3.第⑦段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2分)

A.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变化B.科学原理应用广泛

C.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两个关键发现 D.科学原理的普遍性

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人类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情感是人类创造力的基础。

B.相对论与量子力学推动了核能等20世纪新科技的发展。

C.举李白、苏轼作品为例,表明体裁不同的作品也能引起人的共鸣。

D.科学的深刻性及其应用的广泛性,与其定律阐述的简单性成反比。

5.作者认为“科学的普遍性和艺术的普遍性并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3分)

6.纵观全文,科学与艺术具有哪些共通性?(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7-11题。(21分)

梧桐树

丰子恺

①寓楼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因为它们和我隔着适当的距离,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它们的主人,对于它们的局部状态也许比我看得清楚;但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恐怕始终没看清楚呢。因为这必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才看见。唐人诗云:“山远始为容。”我以为树亦如此。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②当春尽夏初,我看见新桐初乳的光景。那些嫩黄的小叶子 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注:按作者故乡一带的风俗,人死后须在尸场上靠近头的一端点起树灯,树灯是一种点着许多油灯的树形灯架),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植物的生叶,也有种种技巧。有的新陈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换青黄。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由秃枝变成绿叶。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

白。它们的枝头疏而粗,它们的叶子平而大。叶子一生,全树显然变容。

③在夏天,我又亲眼看见绿叶成阴的光景。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幛,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芭蕉叶形状虽大,数目不多,那丁香则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是数目很多。那猪耳

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上挂到树顶。窗前摆了几枝梧桐,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古人说“芭蕉分绿上窗纱”,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阶前窗下的所见而已。若登楼眺望,芭蕉便落在眼底,应见“梧桐分绿上窗纱”了。

④一个月以来,我又亲眼看见梧桐叶落的光景。样子真凄惨呢!最初绿色黑暗起来,变成墨绿;后来又由墨绿转成焦黄;北风一吹,它们大惊小怪地闹起来,大大的黄叶便开始辞枝——起初突然地落脱一两张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好像谁从高楼上丢下来的东西。枝头渐渐地空了,露出树后面的房屋来,终于只剩下几根枝头,恢复了春初的面目。这几天它们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我想起了古人的诗:“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现在倘要搜集它们的一切落叶来,使它们一齐变绿,重还故枝,恢复夏日的光景,即使仗了世间一切支配者的势力,尽了世间一切机械的效能,也是不可能的事了。回黄转绿世间多,但象征悲哀的莫如落叶,尤其是梧桐的落叶。落花也曾令人悲哀。但花的寿命短促,犹如婴儿初生即死,我们虽也怜惜它,但因对它关系未久,回忆不多,因之悲哀也不深。叶的寿命比花长得多,尤其是梧桐叶,自初生至落尽,占有大半年之久,况且这般繁茂,这般盛大!眼前高厚浓重的几堆大绿,一朝化为乌有!“无常”的象征,莫大于此了!

⑤但它们的主人,恐怕没有感到这种悲哀。因为他们虽然种植了它们,拥有了它们,但都没有看见上述的种种光景。他们只是坐在窗下瞧瞧它们的根干,站在阶前仰望它们的枝叶,为它们扫扫落叶而已,何从看它们的容貌呢?何从感到它们的象征呢?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

7.第②段写梧桐树的生叶时,文中说它“技巧最为拙劣”,其中“拙劣”一词用得是否恰当,为什么?(4分)

8.第③段画线句有何作用?(4分)

9.全文自始至终表露了作者鲜明的感情色彩,请具体说明作者情感的变化。(3分) 10.对本文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春尽夏初时,梧桐树的生叶与其他植物相比显得丑陋不堪。

B.“芭蕉分绿上窗纱”改为“梧桐分绿上窗纱”,凸现作者的欣喜之情。

C.面对落花和梧桐落叶,作者都产生了同样浓重的悲哀。

D.写梧桐落叶时,作者沟通了树与人、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内在联系。

E.文章结尾处,作者表达了对邻人的羡慕,羡慕他不必像自己一样感到落叶的悲哀。 F.本文运用了说明、描写、议论等方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梧桐树四季的变化。

11.文章结尾说“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你怎么理解?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

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6空)。(6分)

12.?,悠然见南山。

? 吴宫花草埋幽径,。

? ,病树前头万木春。

④ ,关河冷落, 。

⑤ 山光悦鸟性,。

⑥醉里挑灯看剑, 。

⑦ ,燕然未勒归无计。

⑧,草色遥看近却无。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3-16题。(9分)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注]本文作者是宋代词人贺铸。《宋史·文苑传》载贺铸"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虽贵要权倾一时,少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人以为近侠。??竟以尚气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

①回塘:意即曲折回环的池塘。 ②别浦:即江河支流的水口。

13.首词的词牌应是( )。(1分)

A.声声慢B.水调歌头 C.踏莎行 D.雨铃霖

14.这首词咏叹的事物是□□ ,词上片描写的环境特点是□□ 。(2分)

15.对作品赏析最恰当的一项 (2分)

A.前两句中用“杨柳”、“鸳鸯”来渲染,岸上、水中,一绿一红,色彩鲜艳。

B.因为“涨断莲舟路”,所以美丽不能被人发现,诗人以此暗指自己不被重用。

C.“依依似与骚人语”用了拟人的手法,“骚人”特指创作《离骚》的诗人屈原。

D.诗歌借景抒情,寄托个人身世的感叹,抒写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苦闷。

16.文中的画线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特点?请结合全诗进行鉴赏。(4分)

五、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7-21题。(16分)

娄师德,弱冠进士擢第。上元初,吐蕃强盛,诏募猛士以讨之,师德以监察御史应募。高宗大悦,授朝散大夫,专总边任。前后四十余年,恭勤接下,孜孜不怠,而朴忠沉厚,心无适莫。

狄仁杰入相也,师德密荐之。及为同列,颇轻师德,频挤之外使。师德知之而不憾。则天觉之,问仁杰曰:“师德贤乎?”对曰:“为将谨守,贤则臣不知。”又问:“师德知人乎?”对曰:“臣尝同官,未闻其知人。”则天曰:“朕之用卿,师德实荐也,亦可谓知人矣。”仁杰大惭而退,叹曰:“娄公盛德,我为其所容,莫窥其际也。”当危乱之朝,屠灭者接踵,而师德以功名终始,识者多之。 ①①②

初,师德在庙堂,其弟某以资高拜代州都督,将行,谓之曰:“吾少不才,位居宰相,汝今又得州牧,叨据过分,人所嫉也。将何以终之?”弟对曰:“自今虽有唾某面者,亦不敢言,但自拭之,庶不为兄之忧也。”师德曰:“此适为我忧也。夫前人唾者,发于怒也。汝今拭之,是逆前人怒也。唾不拭将自干,何如笑而受之?”弟曰:“谨受教。”师德与人不竞,皆此类也。(刘肃《大唐新语》)

【注】①适莫:指用情的亲疏厚薄。

17.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颇轻师德 ?识者多之?此适为我忧也 ④是逆前人怒也 ....

18.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均相同的一组是(2分)

A.诏募猛士以讨之/师德以监察御史应募B.师德密荐之/朕之用卿 ....

C.师德知之而不憾/而师德以功名终始 D.庶不为兄之忧也/我为其所容 ....

19.翻译句子:(5分)

?娄公盛德,我为其所容,莫窥其际也。

?唾不拭将自干,何如笑而受之?

20.狄仁杰“大惭而退”的原因是(2分)

21.联系全文,对娄师德的性格特点作简要评价。(3分)

六、阅读下面语段,完成22-25题。(11分)

游凌云图记

刘大櫆

①知者乐水,仁者乐山,非山水之能娱人,而知者仁者之心常有以寓乎此也。

②南方固山水之奥区,而巴蜀峨眉尤为怪伟奇绝,昔苏子瞻浮云轩冕,而愿得出守汉嘉,以为凌云之游。古之杰魁之士,其纵恣徜徉而不可羁縻以事者,类如此欤! ③吾友卢君抱孙以进士令蜀之洪雅,地小而僻,政简而明,民安其俗,从容就理。于是携童幼,挈壶觞,逶迤而来,攀援以登,坐于崇岗积石之间,超然远瞩,邈然澄思,飘飘乎遗世之怀,浩浩乎如在三古之上。于时极乐。既归里闲居,延请工画事者,画《卢公载酒游凌云》也。古今人不相及矣;昔之人所尝有事者,今人未必能追步之也。乃子瞻之有志焉而未毕者,至卢君而遂能见之行事,则夫卢君之施泽于民,其亦有类于古人之为之邪?于是为之记。

[注释]①轩冕: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借指官位爵禄。②汉嘉,蜀地名。凌云山,蜀中名山之一。

22.文中与“卢君之施泽于民”相照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3分)

A.作者认为理想中的士大夫应该既施泽于民,又寄情于山水。

B.苏轼作为“古之杰魁之士”,只能做到钟情山水而轻于轩冕。 ②①

篇二:静安区2014年高三语文一模试卷

静安区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质量检测2014.01

语文学科试卷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答题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注意,不能错位,不要遗漏。

3.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 阅 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7分)

书与画的关系 启功

①书与画的关系问题。这是一个大马蜂窝,不可随便乱捅。因为稍稍一捅,即会引起无...

穷的争论。但又不能避而不谈,只好说说纯粹属于我个人的私见,并不想“执路人以强同”。

②我个人认为,“书画同源”这个成语最容易为“书画相关论”者所引

用, 。

③我认为写出的好字,是一个个富有弹力、血脉灵活、寓变化于规范中的图案,一行一篇又是成倍数、方数增加的复杂图案。写字的工具是毛笔,与作画的工具相同,在某些点划效果上有其共同之处。最明显的例如元代柯九思、吴镇,明清之间的龚贤、渐江等等,他们画的竹叶、树枝、山石轮廓和皴法,都几乎完全与字迹的笔划调子相同,但这不等于书画本身的相同。

④书与画,以艺术品种说,虽然殊途,但从审美欣赏的角度看,却有共同之处。一幅画供人欣赏,一幅字也无二致。我曾误认文化修养不深的人、不擅长写字的人必然只爱画不爱字,结果并不然。一幅好字吸引人,往往并不少于一幅好画。书法直到今天还在受国人爱好,必有它的特殊因素。而且越来越多地受到并不使用这种文字的兄弟国家民族的艺术家们注意。为什么?这是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⑤我认为如果能找到书法艺术所以能起如此作用,能有如此影响的原因,把这个“因”和画类同样的“因”相比才能得出它们的真正关系。这种“因”是两者关系的内核,它深于、广于工具、点划、形象、风格等等外露的因素。所以我想与其说“书画同源”,不如说“书画同核”,似乎更能概括它们的关系。

⑥有人说,这个“核”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它包括哪些内容?甚至应该探讨一下它是如何形成的。现在就这个问题作一些探索。一、民族的习惯和工具:许多人长久共同生活在一块土地上,由于种种条件,使他们使用共同的工具;二、共同的好恶:无论是先天生理的或后天习染的,在交通不便时,久而蕴成共同心理、情调以至共同的好恶,进而成为共同的道

德标准、教育内容;三、共同表现方法:用某种语辞表达某些事物、情感,成为共同语言。用共同办法来表现某些形象,成为共同的艺术手法;四、共同的传统:以上各种习惯,日久成为共同的各方面的传统;五、以上这一切,合成了一种“信号”,它足以使人看到甲联想乙,如“对竹思鹤”,同时它又能支配生活和影响艺术创作。合乎这个信号的即被认为谐调,否则即被认为不谐调。

⑦所以我以为如果问诗书画的共同“内核”是什么,是否可以说即是这种多方面的共同习惯所合成的“信号”。一切好恶的标准,表现的手法,敏感而易融的联想,相对稳定甚至寓有排他性的传统,在本民族以外的人,可能原来无此感觉。但这些“信号”是经久提炼而成的,它的感染力也绝不永久限于本土,它也会感染别人,或与别的信号相结合,而成新的文化艺术品种。

⑧当这个信号与另一民族的信号相遇而有所比较时,又会发现彼此的不足或多余。所谓不足、多余的范围,从广大到细微,从抽象到具体,并非片言可尽。姑从缩小范围的诗画题材和内容来看,如把某些诗歌中常用的词汇、所反映的生活,加以统计,它的雷同重复的程度,会使人吃惊甚至发笑。某些时代某些诗人、画家总有爱咏、爱画的某些事物,又常爱那样去咏、那样去画。彼此影响,互相补充,也常出现新的风格流派。

⑨这种彼此影响,互成增减的结果,当然各自有所变化,但在变化中又必然都带有其固有的传统特征。那些特征,也可算作“信号”中的组成部份。它往往顽强地表现着,即使接受了乙方条件的甲方,还常能使人看出它是甲而不是乙。

⑩再总括来说,前文所谓的“核”,也就是一个民族文化艺术上 的一种“信号”。

(选自《启功全集》第三卷《论诗书画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版,略有改动)

1.解释第①段加点词“马蜂窝”在文中的意思。(2分)

2.联系上下文,分析第⑤段“书画同源”的含义。(3分)

3. 第⑥段说“信号”能“由甲联想乙”,如“对竹思鹤”,下列与此最接近的一项是(▲)(3分)

A.望梅止渴B.饮水思源 C.见鞍思马D.见花思蝶

4.概括上文内容要点,填入第⑩段空缺。(2分)

5.依据全文内容,填入第②段横线处的句子,语意连贯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按神话说,人类同出于亚当、夏娃,源相同了。

②可见“当流说流”是现实的态度。

③因此,源不等于流,也无法代替流。

④但同“源”之后,当前的“流”还同不同呢?

⑤为什么后世还有国与国的争端,为什么还有种族的差别,为什么还要语言的翻译呢?

A.①⑤②③④B.④①⑤②③ C.①⑤③②④ D.④①③②⑤

6.分析本文的结构思路。(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1分)

麻雀·猫 布封

①先说麻雀。在荒漠或远离人群的地域内,几乎从来见不到麻雀的踪影。这些鸟同鼠类一样,总是眷恋人类的住所。它们不喜欢树林,也不愿生活在广袤的原野上。它们追寻有人群的地方生存,懒惰而且贪嘴,总是靠吃别人现成的东西生活:一切收藏或分发谷物的场所,如粮仓谷囤,鸡舍鸽楼,都是它们最喜欢光顾的地方。它们既贪得无厌又数最众多,干尽蠢事而且一钱不值,羽毛毫无用处,肉也不能作美味佳肴,叫声聒噪烦人,行为无所顾忌,十分令人讨厌。

②麻雀最招讨厌的地方不仅是它们数量多,而且在于它们诡计多端:狡狯多疑,冥顽不化,从不舍弃呆惯了的老地方。麻雀很狡猾,胆大不怕人,难以引诱它们上当;它们能轻而易举地逃避设下的陷阱,让捕捉者白费心机,磨掉耐心。麻雀窝外用干草,内铺羽毛,如果将其毁掉,一天之内它们就可以另搭一个。麻雀窝里的蛋通常是 5-6 枚,或者更多,一旦窝毁蛋打, 8 -10 天内还能再产一窝。假如它们在树上或屋槽下遭到袭击,便会更隐蔽地躲藏在粮仓的屋顶内。麻雀耗粮惊人,有人通过笼养的麻雀计算过,两只成年麻雀每年需要消耗约二十斤谷物。每当农民耕地撤种,开镰收割,打谷入仓时,甚至当农妇撒食喂养家禽时,它们总是紧随其后,巧取豪夺。

③麻雀也吃蜜蜂,喜欢毁灭对我们唯一有益的昆虫。正因为麻雀如此作恶多端,无法无天,缺乏教养,所有的人皆想方设法消灭它们。

④一般来说麻雀栖息在舍瓦下,屋檐内,墙洞里。有时也常在枯井内或在有百叶窗护栏的窗台上做窝。有的麻雀还把窝搭在树上。麻雀把窝搭在树梢,同样外用干草,内铺羽毛。也有个别的麻雀窝比较特殊,其顶部加一个盖,用以遮风挡雨,盖子上留有一个出入口。但如果窝是搭在洞内或已有遮挡的地方,麻雀便不去费力做这个没用的窝盖。从这一点倒也可以看出麻雀有些理性:它会比较两种不同的情况。不难发现,麻雀的习性多种多样,性情比其他鸟类更复杂完善,也许正是因为它们经常与人为伍,近似驯化却从未屈从或依赖人类。

⑤再说猫。猫是一种不忠的家畜。这种动物尽管挺可爱,尤其小的时候,但是天生就奸狡,性情虚假,本性邪恶,而且年龄越大越糟,进行教育只能促使其掩饰。这种动物本来是窃贼,接受良好的教育之后,只会像骗子那样变得曲意逢迎了。猫和骗子都同样机灵,同样精明,都具有同样作恶的爱好,同样搞小诈骗的倾向。猫也像骗子,善于掩饰自己的行为,

隐藏自己的意图,窥探机会,等待并选择行动的时刻,然后逃避惩罚,跑开,在远处等待人们重新呼唤它们。

⑥它们很容易养成同人交往的习惯,但是绝不接受人的习俗。它们的依恋仅仅是表面现象:从它们侧身行走的姿态、恍惚不定的眼神,就能看出这一点。猫从不正面看它所喜爱的人:不知是出于戒虑还是虚假,它总绕着弯接近人,寻求爱抚。

⑦它们喜欢窥伺,攻击、咬死弱小的动物也不在乎,像小鸟、小家兔、小野兔、老鼠、青蛙、壁虎和蛇,都是它们攻击的对象。猫不追赶已经看不见的动物,它们并不出猎,而是守候,再突然袭击。它们抓住小动物,耍戏好长时间,然后就咬死,即使毫无必要。它们吃得极好,根本不用吃这种猎物充饥。猫虽然住在我们家中,却不能说它们完全是家畜,甚至可以说,它们完全是自由的。它们随心所欲,若是想离开一个地方,怎么也留不住,多留一会儿也不行。

⑧不过,猫的样子好看,身子轻盈敏捷,爱清洁和享乐,喜爱舒适,总选择最柔软的家具,在上面休息或者打闹。小猫活泼欢快,看着又可爱,如果爪子还不可怕的话,也非常适于逗孩子乐。猫喜欢晒太阳,总找最暖和的地方趴着,如壁炉后身,或者炉灶里面;它们也喜欢香味。猫的睡眠很轻,睡眠的时间也不像给人的印象那么多。它们走路脚步极轻,几乎总是悄无声息。它们到远处,躲藏起来排泄,并且用土盖上。它们爱洁净,皮毛总是干的,亮晶晶的。

(选自《布封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4月版,有改动)

7.第②段列举了“麻雀最招讨厌”的原因,概括原文内容,填写下面空缺。(3分)

第一,它们数量众多,诡计多端;第二,狡猾:胆大不怕人,不会轻易上当;

第三, ;第四,。

8.第④段对麻雀做窝的细节描写,目的是什么?(3分)

9.第⑦段画线句的含意是(3分)

10.第⑧段内容对刻画猫的形象有什么作用?(3分)

11.对本文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第③段说麻雀吃蜜蜂毁灭了有益的昆虫,文中“有益”或“无用”是以人为核心的评判。

B.第⑤段说对猫“进行教育只能促使其掩饰”,与后文说猫善于曲意逢迎的特点相印证。

C.第⑥段说猫“寻求爱抚”,强调了猫内心对人的极不信任,即使接近人也只是为己所用。

D.布封本是博物学家,他细致的观察和准确的细节描写,使他的文章成了优美的文学作品。

12.本文写动物渗入鲜明情感,后人对此褒贬不一,任选下面一句话,简析并进行评价。(6

分)

(1)它们既贪得无厌又数最众多,干尽蠢事而且一钱不值,羽毛毫无用处,肉也不能作美味佳肴,叫声聒噪烦人,行为无所顾忌,十分令人讨厌。(见原文第①段)

(2)猫是一种不忠的家畜。……天生就奸狡,性情虚假,本性邪恶,而且年龄越大越糟,进行教育只能促使其掩饰。(见原文第⑤段)

(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倩何人,,揾英雄泪?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3)彼童子之师,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韩愈《师说》)

(4) ,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

(5)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6)青天有月来几时, 。(李白《把酒问月》)

(7) ,客有可人期不来 (陈师道《绝句》)

(8)无情最是台城柳, 。 (韦庄《台城》)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4-16题。(8分)

长沙过贾谊宅 唐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①诗人因公务南至湘中,瞻仰贾谊故宅写下此诗;此前,才华横溢的诗人曾因?刚而犯上?被贬。②栖迟:淹留。③楚客:指贾谊。贾谊曾被汉文帝重用,后被疏远,任长沙王太傅。

14.依现代汉语来看,这首律诗不押韵;但按唐代的读音,此诗是合乎律诗规范的。推测一下,本诗的“悲”“崖”和在古代是押韵的。(1分)

15.下列对作品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首联写贾谊被贬长沙三年,有志不伸,心境悲凉,奠定了全诗抑郁沉重的感情基调。

B.颔联写诗人步入贾谊故宅所见之景,渲染了寂寥的氛围,为下文抒发感慨做了铺垫。 ②③①

篇三: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015学年第一学期上理工附中高三月考一语文卷 2015.10

命题人:朱静

阅读(共8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题。(17分)

①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包含着某种普遍性。

②艺术,例如歌、绘画、音乐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如李白在《把酒问月》中写道:“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令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令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而三百多年后,苏轼作了《水调歌头》,他写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咏诵这些诗的时候,它们的相似之点和不同之处同样感动着读者。尽管李白、苏轼生活的时代和今天的社会已经完全不同了,但这些几百年乃至一千年前的诗歌在今天人们的心中仍然能够引发强烈的感情共鸣。

③同样,我们现在阅读莎士比亚的著作,或者观赏莎士比亚的戏剧,不论是原文或译文,也有着和几百年前英国的读者观众相似的情感共鸣。 ④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⑤科学,例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这种抽象通常被称为自然定律。定律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就越深刻。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却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

⑥在科学中,人们研究物质的结构,知道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原子又都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中子组成,质子、中子又由夸克组成等。人们认识了物质的基本结构,进而去认识世界和宇宙。

⑦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这就是科学的普遍性。在l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科学上有两个关键性的发现,它们看上去似乎有些神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无关。一个是迈克耳孙和莫雷在1887年做的光速实验,另一个是普朗克在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前者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实验依据,后者为量子力学奠定了基础。正是有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20世纪的科技发展,如核能、原子物理、分子束、激光、X射线技术、半导体、超导体、超级计算机等,才得以存在。因此,科学原理应用越广泛,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也越多样化。

⑧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不同于自然现象的普遍性,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适用于所有的自然现象。它的真理性植根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是这个外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也是外在的,植根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尽管科学的普遍性和艺术的普遍性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之间有着很强的关联。

⑨因此,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联的。对艺术的美学鉴赏和对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随后的感受升华与情感又是分不开的。没有情感的因素和促

进,我们的智慧能够开创新的道路吗?而没有智慧的情感能够达到完美的意境吗?所以,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的,两者都在寻求真理的普遍性。普遍性一定植根于自然,而对自然的探索则是人类创造性的最崇高的表现。事实上如一个硬币的两面,科学和艺术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

1.第④段中“反响”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2.作者在文中列举李白、苏轼的诗词,还举了莎士比亚的戏剧,其作用是(3分)

3.第⑦段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2分)

A.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变化B.科学原理应用广泛

C.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两个关键发现 D.科学原理的普遍性

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人类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情感是人类创造力的基础。

B.相对论与量子力学推动了核能等20世纪新科技的发展。

C.举李白、苏轼作品为例,表明体裁不同的作品也能引起人的共鸣。

D.科学的深刻性及其应用的广泛性,与其定律阐述的简单性成反比。

5.作者认为“科学的普遍性和艺术的普遍性并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3分)

6.纵观全文,科学与艺术具有哪些共通性?(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7-11题。(21分)

梧桐树

丰子恺

①寓楼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因为它们和我隔着适当的距离,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它们的主人,对于它们的局部状态也许比我看得清楚;但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恐怕始终没看清楚呢。因为这必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才看见。唐人诗云:“山远始为容。”我以为树亦如此。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②当春尽夏初,我看见新桐初乳的光景。那些嫩黄的小叶子 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注:按作者故乡一带的风俗,人死后须在尸场上靠近头的一端点起树灯,树灯是一种点着许多油灯的树形灯架),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植物的生叶,也有种种技巧。有的新陈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换青黄。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由秃枝变成绿叶。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

白。它们的枝头疏而粗,它们的叶子平而大。叶子一生,全树显然变容。

③在夏天,我又亲眼看见绿叶成阴的光景。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幛,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

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芭蕉叶形状虽大,数目不多,那丁香则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是数目很多。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上挂到树顶。窗前摆了几枝梧桐,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古人说“芭蕉分绿上窗纱”,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阶前窗下的所见而已。若登楼眺望,芭蕉便落在眼底,应见“梧桐分绿上窗纱”了。

④一个月以来,我又亲眼看见梧桐叶落的光景。样子真凄惨呢!最初绿色黑暗起来,变成墨绿;后来又由墨绿转成焦黄;北风一吹,它们大惊小怪地闹起来,大大的黄叶便开始辞枝——起初突然地落脱一两张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好像谁从高楼上丢下来的东西。枝头渐渐地空了,露出树后面的房屋来,终于只剩下几根枝头,恢复了春初的面目。这几天它们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我想起了古人的诗:“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现在倘要搜集它们的一切落叶来,使它们一齐变绿,重还故枝,恢复夏日的光景,即使仗了世间一切支配者的势力,尽了世间一切机械的效能,也是不可能的事了。回黄转绿世间多,但象征悲哀的莫如落叶,尤其是梧桐的落叶。落花也曾令人悲哀。但花的寿命短促,犹如婴儿初生即死,我们虽也怜惜它,但因对它关系未久,回忆不多,因之悲哀也不深。叶的寿命比花长得多,尤其是梧桐叶,自初生至落尽,占有大半年之久,况且这般繁茂,这般盛大!眼前高厚浓重的几堆大绿,一朝化为乌有!“无常”的象征,莫大于此了!

⑤但它们的主人,恐怕没有感到这种悲哀。因为他们虽然种植了它们,拥有了它们,但都没有看见上述的种种光景。他们只是坐在窗下瞧瞧它们的根干,站在阶前仰望它们的枝叶,为它们扫扫落叶而已,何从看它们的容貌呢?何从感到它们的象征呢?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

7.第②段写梧桐树的生叶时,文中说它“技巧最为拙劣”,其中“拙劣”一词用得是否恰当,为什么?(4分)

8.第③段画线句有何作用?(4分)

9.全文自始至终表露了作者鲜明的感情色彩,请具体说明作者情感的变化。(3分) 10.对本文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春尽夏初时,梧桐树的生叶与其他植物相比显得丑陋不堪。

B.“芭蕉分绿上窗纱”改为“梧桐分绿上窗纱”,凸现作者的欣喜之情。

C.面对落花和梧桐落叶,作者都产生了同样浓重的悲哀。

D.写梧桐落叶时,作者沟通了树与人、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内在联系。

E.文章结尾处,作者表达了对邻人的羡慕,羡慕他不必像自己一样感到落叶的悲哀。 F.本文运用了说明、描写、议论等方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梧桐树四季的变化。

11.文章结尾说“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你怎么理解?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

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6空)。(6分)

12.?,悠然见南山。

? 吴宫花草埋幽径,。

? ,病树前头万木春。

④ ,关河冷落, 。

⑤ 山光悦鸟性,。

⑥醉里挑灯看剑, 。

⑦ ,燕然未勒归无计。

⑧,草色遥看近却无。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3-16题。(9分)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①②[注]本文作者是宋代词人贺铸。《宋史·文苑传》载贺铸"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虽贵要权倾一时,少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人以为近侠。……竟以尚气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

①回塘:意即曲折回环的池塘。 ②别浦:即江河支流的水口。

13.首词的词牌应是( )。(1分)

A.声声慢B.水调歌头 C.踏莎行 D.雨铃霖

14.这首词咏叹的事物是□□ ,词上片描写的环境特点是□□ 。(2分)

15.对作品赏析最恰当的一项 (2分)

A.前两句中用“杨柳”、“鸳鸯”来渲染,岸上、水中,一绿一红,色彩鲜艳。

B.因为“涨断莲舟路”,所以美丽不能被人发现,诗人以此暗指自己不被重用。

C.“依依似与骚人语”用了拟人的手法,“骚人”特指创作《离骚》的诗人屈原。

D.诗歌借景抒情,寄托个人身世的感叹,抒写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苦闷。

16.文中的画线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特点?请结合全诗进行鉴赏。(4分)

五、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7-21题。(16分)

娄师德,弱冠进士擢第。上元初,吐蕃强盛,诏募猛士以讨之,师德以监察御史应募。高宗大悦,授朝散大夫,专总边任。前后四十余年,恭勤接下,孜孜不怠,而朴忠沉厚,心无适莫。

狄仁杰入相也,师德密荐之。及为同列,颇轻师德,频挤之外使。师德知之而不憾。则天觉之,问仁杰曰:“师德贤乎?”对曰:“为将谨守,贤则臣不知。”又问:“师德知人乎?”对曰:“臣尝同官,未闻其知人。”则天曰:“朕之用卿,师德实荐也,亦可谓知人①

矣。”仁杰大惭而退,叹曰:“娄公盛德,我为其所容,莫窥其际也。”当危乱之朝,屠灭者接踵,而师德以功名终始,识者多之。

初,师德在庙堂,其弟某以资高拜代州都督,将行,谓之曰:“吾少不才,位居宰相,汝今又得州牧,叨据过分,人所嫉也。将何以终之?”弟对曰:“自今虽有唾某面者,亦不敢言,但自拭之,庶不为兄之忧也。”师德曰:“此适为我忧也。夫前人唾者,发于怒也。汝今拭之,是逆前人怒也。唾不拭将自干,何如笑而受之?”弟曰:“谨受教。”师德与人不竞,皆此类也。(刘肃《大唐新语》)

【注】①适莫:指用情的亲疏厚薄。

17.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颇轻师德 ?识者多之?此适为我忧也 ④是逆前人怒也 ....

18.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均相同的一组是(2分)

A.诏募猛士以讨之/师德以监察御史应募B.师德密荐之/朕之用卿 ....

C.师德知之而不憾/而师德以功名终始 D.庶不为兄之忧也/我为其所容 ....

19.翻译句子:(5分)

?娄公盛德,我为其所容,莫窥其际也。

?唾不拭将自干,何如笑而受之?

20.狄仁杰“大惭而退”的原因是(2分)

21.联系全文,对娄师德的性格特点作简要评价。(3分)

六、阅读下面语段,完成22-25题。(11分)

游凌云图记

刘大櫆

①知者乐水,仁者乐山,非山水之能娱人,而知者仁者之心常有以寓乎此也。

②南方固山水之奥区,而巴蜀峨眉尤为怪伟奇绝,昔苏子瞻浮云轩冕,而愿得出守汉嘉,以为凌云之游。古之杰魁之士,其纵恣徜徉而不可羁縻以事者,类如此欤! ③吾友卢君抱孙以进士令蜀之洪雅,地小而僻,政简而明,民安其俗,从容就理。于是携童幼,挈壶觞,逶迤而来,攀援以登,坐于崇岗积石之间,超然远瞩,邈然澄思,飘飘乎遗世之怀,浩浩乎如在三古之上。于时极乐。既归里闲居,延请工画事者,画《卢公载酒游凌云》也。古今人不相及矣;昔之人所尝有事者,今人未必能追步之也。乃子瞻之有志焉而未毕者,至卢君而遂能见之行事,则夫卢君之施泽于民,其亦有类于古人之为之邪?于是为之记。

[注释]①轩冕: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借指官位爵禄。②汉嘉,蜀地名。凌云山,蜀中名山之一。

22.文中与“卢君之施泽于民”相照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3分) ②①


青天有月来几时下句及全诗》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7336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青天有月来几时下句及全诗
相关文章
  • 青天有月来几时下句及全诗

    上海市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5学年第一学期上理工附中高三月考一语文卷阅读(共8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题。(17分)①艺术和科学的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