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诗歌鉴赏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意 正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意

2017-01-17 11:36:01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一)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所以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其诗中多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后世将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

二)文意赏析

注释:故人:就是老朋友,指孟浩然;

辞:辞别,黄鹤楼在扬州的西方,所以说是“西辞”;

烟花:阳历三月是春天最好的时节。春天百花盛开,田野上常有迷蒙蒙的雾气,古人称为“烟花”,形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

下:顺流直下,可见船走得很快;

碧空:湛蓝的天空;

尽:消失;

天际:天边;

译文:在春光烂漫的时候,老朋友孟浩然要离开李白,到扬州去了。孟浩然的船出发了,李白站在黄鹤楼前,眼看那挂帆的孤舟,带着老朋友越走越远,终于消失在蓝天的尽头;只见浩荡的江水,滚滚地向天边流去。他的心似乎也跟着孤帆,随着江水追着朋友向远方去了。

鉴赏:这是一首送别诗,但它不同于其它的送别诗,诗中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仅点明了诗人李白和孟浩然两人的关系——两人是好朋友,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广陵,

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的气氛。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情境中诗意的气氛涂抹得更加浓郁,让我们感受到的不只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迷人的春景。 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而且将诗人渴望去扬州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的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要注意的是,“孤帆”并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说诗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好友乘坐的那只帆船上。同时,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由此也可见目送时间之久。

“唯见长江天际流”,虽然描写的是眼前景象,但又不单纯是写景。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诗人的心潮起伏,正像滚滚东去的一江春水。

总之,这是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将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将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

三)阅读测验

1.背诵古诗,在田字格里默写“孟”、“浩”、“陵”、“辞”和“唯”几个字,注意其注音和正确写法(每个字写2遍);

2. “之”的意思是();

3. “广陵”是现在的();

4. 这首诗表达了李白对老朋友()之情。

5. 李白和杜甫被合称为“大李杜”,那“小李杜”是哪两位诗人的合称?

篇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我能掌握生字词,读通诗句。

2、我能通过诵读感悟诗歌内容,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3、我能感情朗读诗歌,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1、想象画面,体验情感。

2、读中悟情,读中生情。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背景音乐:《高山流水》

2 热身活动:赛背古诗。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积累了这么多古诗。你知道我们刚才被的故事都是谁写的吗?今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李白的一首诗。(课件出示课题)

二、读懂诗题。

1、读准题目

① 题目中有生字(出示卡片“黄鹤楼”),谁来读一读?

大家一起读。读准音。

② (出示卡片“孟浩然”)谁来读一读?( “孟”的后鼻音读法)

全班一起来读.

孟的第一笔是什么(横撇)。我们一起写写这个字(板演)

③ 题目中有生字(出示卡片“广陵”),谁来读一读? ( “陵”的后鼻音读法)

大家一起读。读准音。

2、质疑读题

① 你从题目读懂了什么?

☆什么地方送?介绍黄鹤楼。(课件)

☆强调“送”,为什么呢? 对,是一首送别诗。

☆强调“孟浩然”,孟浩然是李白要送的人,也是李白的好朋友。 ☆ 强调“广陵”,广陵是要去的目的地。扬州是唐朝最繁华的城市。 ☆ “之”是什么意思?

3、感性读题

古代交通不方便,离别之后就很难再相见。于是,写诗送别成了一种习俗,

当时的送别诗就和现代的流行歌曲一样多。然而,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的这一送却引起了轰动,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千古一别,或三名一别。名是著名的名。(手指课题)在名楼:黄鹤楼,送名人孟浩然,到名地:广陵。正是这“三名”使得这首诗在“送别诗”中独放异彩,成为历来传颂的名篇。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想再读一遍题目吗?

对,我们这才算真正“读懂诗题,知晓诗题的含义”。(贴卡片“知诗题”) 总结学古诗的步骤:读懂诗题是学好古诗的第一步。

三、自主学习,读通诗句。

(出示卡片)“通诗句”。

1、自由读

读通诗句的要求是“认清字形,读准字音”,同学们能做到吗?

带着要求,读一读诗句。

2、指名读(强调“倾听”)

3、读出诗的节奏感

古人读诗讲究节奏感:“故人/西辞/黄鹤楼”—这是二二三节奏。谁能接着往下读?

4、指名读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5、全班齐读。

四、小组合作,理解诗意。

1、诗读得这么好,诗句的意思你能读懂吗?读懂古诗有个好助手,就是书上的注释。借助注释,我们就可以逐字逐句地读懂古诗,(出示卡片:“明诗意”。)

同学们,请你们组内进行合作交流,尝试自己说出古诗的含义,请听好要求,先交流词语的解释,再交流诗句的意思。

2、汇报交流

①先来交流前两句诗的含义,哪个小组先来?展示方式:

我们查到“故人”的意思是老朋友,所以第一句诗的意思是?

请听我们来读一读:多种方式展示朗读

A.理解“故人西辞黄鹤楼”的意思。(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老朋友在黄鹤楼上和我辞别了。

B.理解“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意思。(烟花:花开的繁茂。看图理解。下:到。顺流直下。)在春光烂漫的三月,老朋友坐船顺流而下去扬州。

C.“烟花三月”是什么样子?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在这繁花似锦,杨柳如烟的三月,你最想干什么?

正是郊游的好时节,可诗人却没有心情去欣赏,因为他的老朋友要(课件出示前两句诗)引读

此时你的心情如何?(沉重、伤心、难过,舍不得,指导朗读)

②再来交流后两句诗的含义,哪个小组来展示?

C.理解“孤帆远影碧空尽”的意思。(孤帆:单独的一条船。远影:远远的影子。碧空:晴朗的天空。尽:消失了,没有了。)船越走越远,好像消失在天边。

D.理解“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思。(唯:只。见:看见。天际:天边。只看见浩荡的长江水,滚滚向天边流去。)

五、展开想象,体验诗情.

1、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李白目送着孟浩然走到江边,登上小船;帆船缓缓离岸,渐渐远去,此时,李白离去了吗?(生:没有。)

师:他在干什么?(生:他久久地不愿离去,仍注视着帆消失的地方。) 师:李白看见了什么?

A:生:滚滚的长江水向天边流去。

师:这滚滚流去的仅仅是长江水吗?

生:更是李白对孟浩然的深情厚谊。

B:生:孤帆

师:唐朝盛世长江是主要的交通渠道,按理说江南三月长江上一定是千帆竞渡的繁华景象,为什么李白会说“孤帆?”

生:因为此刻李白所有的注意力都在朋友的身上

生:因为李白只注意到朋友的船

师:他的心里、他的眼中只有孟浩然、全是孟浩然。从这儿你感受到李白和孟浩然的感情-------非常深厚。是啊,正是这份浓情厚意让李白伫立江边,目送友人,久久都不愿离去啊。

师:此时孤帆已尽,可什么没尽呢?(板书“情未尽”)

师:帆尽情未尽,同学们把“碧空尽”和“天际流”音调降下,读得慢一点,就更有味道了,来一二三组读——(我仿佛看到了李白那如长江水般的深情)

四五六组读--(我仿佛感受到了绵绵不断的厚意)

2、同学们,(音乐起)你们的深情仿佛把老师带到了长江边上,我的眼前是一个个翘首东望的李白,你是李白,你是李白,你们都是李白。

A帆船远去,已成帆影。李白没有离去,他望啊望啊,心中涌起诗句—— B帆船远逝,消失在蓝天碧水的尽头,李白还不肯离去,他望啊望啊,心中默念——

C帆船消失,只剩下滚滚东流的长江水,想起与友人相处的美好时光,他踮

起脚来,望啊望啊,心中再次默念——

师:知己离别是惆怅的、是忧伤的,但不忍别、终要别。女同学让我们一起送送孟浩然,这是柔情地相送。男同学你们也来送送他,这是豪迈地送别。

全体起立,让我们随着李白伫立在江边,用深情的朗读送一送孟浩然吧!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六、拓展,延伸。

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总是情。一样的送别,不一样的情怀,老师整理了一部分送别诗送给同学们,同学们读一读,比一比,感受感受古人淳朴的情怀,体验深情厚谊带给我们的感动和温暖。

江下行 李白

去年下扬州,江送黄鹤楼。

眼望帆去远,心逐江水流。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七、总结:愿我们都能珍惜朋友之间的友情,也愿我们的友谊能够天长地久。 板书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情未尽 孟浩然

知诗题 通诗句 明诗意 悟诗情

教材分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开元盛世,阳春三月,文人知己,江南名楼,繁华都会——这样的创作背景使这次离别在感伤之外,更充满了少年人青春昂扬的气息,色彩明丽,体现了盛唐独有的精神风貌。因此,在“送别诗”中独放异彩,是历来传颂的名篇。 学情分析:

四年级是中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桥梁,已经初步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有了一定数量的语言积累,初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阅读习惯。

孩子能收集相关语文学习材料,但面不广,收集材料较散。平时能积极发言,但公开课上表达欲望和自信心不稳定。在语言感悟方面深度不够,语感一般。 设计思路:

1、根据学情,放弃原先上组诗的想法。

2、引导学生诵读是经典诗词教学之根本, “读”是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读准、读通、读出节奏、读出诗韵、读出诗情,层层递进。随着对古诗语言逐步深入的品味,随着放飞想象产生的多彩体验,学生的古诗诵读能力渐渐趋于个性化,成熟化。

3、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归纳、积累学习的方法,以培养学生今后独立阅读古诗的能力。

4、注重氛围的创设,注重引导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

自我反思:

1、初读古诗时,韵味还是没有出来。有些学生读的音不准,有些学生读的不够流利,有些学生的感情不够,怎样有价值地去评价学生的朗读并加以有效地指导是我以后要着重加强的地方。

2、理解诗意部分花费的时间太多。在学生借助注释读古诗之后,先问他们读懂了什么,又问还有什么地方不懂的,大家交流了以后又找学生说说整首诗的意思,有些地方学生都说重复了,以至于后面没有充分的时间去感悟诗情,以后还要注意把握好课堂上的时间。

3、诗品得不够。由于前面花费了较多的时间,让学生想象画面去品诗部分就品得不到位,对“烟花三月”、“孤帆”等画面的理解都不是很深入,学生到最后快下课时才慢慢地有点入境。

4、课堂上的评价性语言要好好练习。讲课时要专注地倾听学生,要及时地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和反馈,对有些答案要进行追问,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

第一次尝试上古的公开课,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整个过程还是收获颇多,我以后会更加努力。

篇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完整版)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目标:

1、认识“鹤、孟、陵、辞、唯”五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的内容,想象诗所描绘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

教学难点:

感悟诗境,指导朗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课前播放李叔同的《送别》。

1、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板书送别,你们还记得之前我们学过李白的一首送别诗吗?《赠汪伦》(生齐背)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好,背的真不错。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送别诗的传世之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理解课题

1、齐读课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他这一个题目里面可包含了很多内容,你看出了什么呢?看看哪个同学最聪明(举手回答)

生1:从题目中我知道了在黄鹤楼送孟浩然

师:你读懂了送的地点。

补充:湖北的黄鹤楼是江南的三大名楼之一,它与江西的滕王阁、湖南的岳阳楼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生2:从题目中我知道了要送孟浩然到广陵。

师:你读懂了孟浩然此行的目的地是 广陵,真不简单呀!那你知道广陵是哪里吗?(扬州)你们从哪看出来的?广陵就是现在的江苏省扬州市。

师:那你们知道是谁送谁吗?

生3:李白送孟浩然。

师: “之”是什么意思?(去,到)

师:这次是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广陵,跟孟浩然告别。你们知道这首诗背后的故事吗?想听吗?那老师就来给你们讲一讲。

三、读通古诗

简介背景资料:话说,李白年轻的时候风流潇洒,挎一把宝剑、带一个洒壶离家出走,云游天下,路过湖北湘阳的时候,认识了当时名满京城的大诗人孟浩然,这孟浩然比李白整整大了12岁,但年龄的差异丝毫没有影响两人的交往。他们一见如故,相见恨晚,整天在一起游山玩水,饮酒作诗,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他在诗中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有一年春天,孟浩然要到扬州做事,这对于多愁善感的诗人来说,对于朝夕相对的好朋友来说,真是难舍难分呀!

1、 李白为好友孟浩然送别,心情如何呢?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把诗句读通读顺。

2、这首诗里面有五个生字,我们先和生字朋友打声招呼,我们开火车来读一读。(孟、浩、陵、辞、唯)

3、齐读生字

4、谁能把这首诗读一读。

(1)随机纠正字音。(选两个学生)

(2) 一直在听你们读,老师也忍不住想要读一读了。我读给你们听听好不好?你们觉得我读得怎么样?好在哪里?你们觉得怎样才能读好一首古诗呢?(要有感情,有节奏,有重音,有抑扬顿挫)

(3) 出示节奏(让我们来看看,这首诗的节奏是怎样的)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4) 齐读

(5) 谁来读一读?

(6) 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并结合下面的注释,自己理解一下诗句的意思,可以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一下,看能不能解决。还是不懂的就圈出来。

5、逐句讲解

(1)学习第一句诗

师:接下来老师要考考你们了,你们知道故人是什么意思吗?(老朋友)

师:那么这个故人指的是谁呢?(孟浩然)

师:“辞”是什么意思?(告辞、辞别)“西辞”呢?这个问题可不简单,看看哪位同学理解能力最强!(出示ppt上的地图)看地图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所以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孟浩然要从西边到东边去,所以要向西边告辞。

师:谁来完整地说一下这句诗的意思?(1、2生)

Ppt出示:我的老朋友在黄鹤楼和我辞别,

师:好,再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句诗和它的诗意。

(2)学习第二句诗的意思

师:齐读一下第二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孟浩然去扬州的时间是在 三月。它这里用了一个词“烟花三月”,这里的这个烟花是我们过年的时候家里放的那种烟花吗?(不是)好,那谁来说说这里的“烟花“是什么意思?(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可是花怎么会像烟雾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江南的烟花三月到底是一番怎样的景色。(出示江南春图)

师:这烟花三月美不美?谁能用你知道的四字词语来形容一下它的美?(万紫千红,草翠花开,百花争艳,杨柳依依??)

师:你能把这么美的季节带到诗句中去吗?齐读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

师:接下来老师有疑问了,李白为什么不说“烟花三月去扬州”而用了

烟花三月“下”扬州呢?(因为那里的地势西高东低,所以孟浩然是乘船 自西向东 顺流而下)

师:谁来完整地说一下第二句诗的意思?

Ppt出示:在鲜花烂漫的三月去往扬州。

(3)接下来谁来说说第三句?孤帆远影碧空尽。

师:再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三和第四句诗。“孤帆”是什么意思?(一条船)

师:在唐朝盛世,长江是主要的交通渠道,按理说,江南三月,长江上一定是千帆竞渡,有很多很多船,可李白为什么说是“孤帆”呢?(虽然江上的船很多,但是李白心里记挂的却只有他的好朋友 孟浩然。)

师:对,此时此刻,李白的心里只有他的好朋友 孟浩然,所以李白自然只看到孟浩然的 “孤帆”。真可谓是“过尽千帆皆不是,眼中只有孟浩然”!

师:当时的李白孤孤单单地站在那里,看呀看呀,一直看着帆影越来越远在碧蓝的天空里尽了。“尽”是什么的意思?(消失)船怎么会消失了呢?(船越远越小,最后就像消失了一样,看不见了)

师:“唯”的意思是(只),“天际”是(天边)。

师:谁能把这后两句诗的意思一起说出来?

Ppt出示: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浩浩荡荡的江水向天边奔流。

师:在这被称作四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上,在这如诗如画的江南春天,诗人本该和老朋友孟浩然共饮美酒,吟诗作对。可是他们能吗?(不能)因为他的好朋友孟浩然 要离开了。他非常 。指名回答 难过(请你带着难过的心情来读一读这两句诗)在这美丽的烟花三月他的好朋友却要跟他分别了,他非常 。指名回答 伤心(请你带着伤心的感觉来读一读这句话)

师:从这两句诗里,我们可以看出李白浓浓的不舍和依依惜别之情。于是他久久地站在那里,看呀看呀,一直看到帆影消失不见,他也不肯离开。但孤帆虽尽,什么未尽呢?(友谊、情谊)真是“帆影尽而情不尽”呀!(板书:孤帆尽、情永在)

师:这是多么深的情谊呀!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这两句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练习,排列句子及意思

师:诗意我们已经学完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做几个小游戏巩固一下吧。

师:你能说出这些词语的意思吗?(分4组,看哪一组答出来的人最多)

师:根据诗句的意思,你能说出相应的诗句吗?

师:天啊,这些句子怎么都乱了,大家能帮老师按顺序整理好吗?(好)那我可要谢谢你们了,拿出练习,写出每个句子相对应的诗句。指名读

将打乱的句子按诗的顺序排列起来。

四、朗读并背诵古诗

(1) 齐读古诗

师:接下来让我们看着图片一起把这首诗完整地读一遍,要读出烟花三月的美和诗人依依不舍的心情。

(2) 背古诗

师:现在老师想要考考你们,去掉古诗中的几个词,你们还会读吗?

师:我再提高难度,去掉一整句话,看你们还行不行?

师:果真是聪明的学生,我还有更高的一招,再看大屏幕,还能读吗?(表扬表扬你们自己。但是老师还是不服气,谁能自己站起来背一背,我就彻底服你了。

五、拓展

1、黄鹤楼这一别,别出了李白与孟浩然的深情,别出了孟浩然与李白的厚谊。时隔一年,李白仍久久不能忘怀,又为这次送别写下了一首五言诗。出示:

《江下行》

李白

去年下扬州,江送黄鹤楼。

眼望帆去远,心逐江水流。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帆去远,心相随!多么的情深意长呀!

2、一首诗就是一首歌,老师给你们推荐了一首歌曲。你们想听听这首诗是怎么唱的吗?(播放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五、作业

出示作业:

1、李白看着孟浩然的船渐行渐远,可能会对孟浩然说些什么呢?动笔写一写。

2、回家把这首诗背给家长听。

六、 板书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意》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7168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作者介绍李白(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