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诗歌鉴赏 > 李清照《玉楼春》赏析 正文

李清照《玉楼春》赏析

2017-01-18 06:13:06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李清照词“愁”情特色浅析(修改版)

李清照词“愁”情特色浅析

【摘要】李清照遗留下来的词虽然不多,但有其独特的风格。靖康之变后,其词大多写“愁”,把个“愁”用细腻的文笔写得情真意切、婉转凄切,而又清新宜人,没无病呻吟之感,而有浓郁的时代特征。本文就多年教学和读词之所得,就李清照词中浓浓的“愁”情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

【关键词】李清照 词 愁情

李清照(公元1084年——公元1155年),自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我国文学史上北、南宋之交杰出的女词人。 李清照遗留下来的词虽然不多,但有其独特的风格,创立了她自己的体式——“易安体”。缪钺在《词散论.论李易安词》中说:“李易安生于北宋末年,其前后词家甚众,而易安开径独行,无所依傍。”柯敦伯所著《宋文学史》中也称:“清照之词至宋室南渡后,声名尤著,辛弃疾《稼轩词》中,尝有效李易安体者。”“易安体”最大的特色,就是善于抒写“愁”情。李清照的词大多写“愁”,把个“愁”用细腻的文笔写得情真意切、婉转凄切,而又清新宜人。没无病呻吟之感,而有浓郁的时代特征。其“愁”情的美可概括为“景”、“情”、“物”三方面;其“愁”情的思想内容可概括为自身人格追求与家事、国事之恨。

一、凄清绚丽的“愁”景中的“愁”情

李清照词的“愁”情特色,首先体现在他为愁情营造出一幅

—1—

幅凄清而绚丽的“愁”景。李清照描写景物,擅长用白描的手法进行铺叙。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全文只一个“愁”字,但全篇愁意绵延不断,词人写淡酒、急风、黄花、过雁、梧桐、秋雨,给我们组合出来的是触目皆愁的愁景,而景中皆渗透了一股悲悒情怀,景中有情,把情写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淡酒”不敌浓愁;深秋的“急风”吹得人骨冷,让人愁上添愁;“过雁”,旧时相识的大雁如同词人自己漂泊的身影,同病相怜,又勾起了词人思乡的伤感和流离的苦痛,勾起伤心事,表现出词人的极度哀愁;“黄花”满地,一片萧疏景象,真是眼前尽是伤心景,心中尽是伤心事,梧桐、细雨属典型的深秋景物,进一步渲染出一个伤心女子寂寞地守在窗前,忍受着黄昏的清冷,静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秋雨点点滴滴地打在梧桐叶上。这情景,氛围使人何等的愁苦,无边无际,无尽无休。词人通过白描的手法,衬托的铺张叙述,给读者渲染出一幅凄清的“愁”景,表现了词人的艺术才华。

李清照描写景物,善于通过审美的移情作用,拟人的艺术手法来表达她的真情实感。如《多丽》(“小楼寒”)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秋天的夜晚,又寒冷又漫长,寒冷倒不在乎,最恼人的是无情的风雨摧残了那美玉似的白菊。“夜来揉损琼肌”,这“琼肌”二字写出词人对菊花的怜爱之情,感情色彩十分浓厚。接着,运用两组对偶句:一句是“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与白菊对比,既是拟人又是用典,兼用多种艺术手法,

—2—

赞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的天生丽质,洁白高雅的自然之美,接着写白菊的容颜、风韵、香味,突出了白菊的冰清玉洁的资质。另一句是“似愁疑、汉牟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句,词人觉得白菊似乎在发愁流泪。作者以白菊自喻,表明自己禁受不起人世冷暖变化及种种打击下折磨的愁苦之情。美丽的白菊要在明朗的月光、清爽的晚风、浓浓的烟雾、凄暗的秋雨中度过,自然使其姿容憔悴凋零,即便想方设法爱惜照护它,也难保它存留更长的时间,是多么的让人凄婉怜惜。

李清照描写景物往往是层层布景,如层峦叠嶂,景景呈新;借景抒情,情随景迁,景景生悲。如《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中有“藤床纸帐朝眠起(景),说不尽无佳思(情)”、“沉香断续玉炉寒景(景),伴我情怀如水(情)”、“小风疏雨萧萧地(景),又催下千行泪(情)”、“吹箫人去玉楼空(景),肠断与谁同倚(情)”等句子,每层均前景后情,借景抒情,情随景迁,景景生哀,表现了词人技巧的高超娴熟,构局的精工佳绝,虽几经更换景物,但有一气卷舒之妙,把梅作为全词的线索,着力描写了自词人丈夫去世后寂然冷清孤寂的生活和凄凉悲绝的愁情。 李清照描写景物,往往还借助明丽的景物反衬离愁。清代吴衡照在《莲子居词话》中说:“言情之词,必借景色映托,乃具深婉流美之致。”如《怨王孙》(“帝里春晚”)中,上片是一幅“暮春黄昏深院楼上怀远图”:“帝里春晚,重门深院。草绿阶前,暮天雁断。”那“晚”、“重”、“绿”、“暮”,传神地写出了暮听春庭

—3—

院地凄寂景象,烘托出离别之恨;下片是一幅“寒食夜阑离愁难遣图”,结句“秋千巷陌人静,皎月初斜,浸梨花”,以景结情,“静”、“皎”、“浸”将夜地环境渲染得很美。良辰美景不能与爱人同度,使女主人的“绵绵”离恨倍增,况且梨花将要凋谢,春天又要逝去。如此结句,使读者无法分清是景语还是情语,可谓亦景亦情,奇妙绝千古,达到了“画面隽雅,愁浓语淡,情景悠然的境界”。

二、真诚含蓄的情感中“愁”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李清照词的“愁”情是那样的凄婉、浓烈,其感人之处,不只是词人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美不胜收的景致,而且还表现出了她那真诚含蓄的深情。她把愁情写得如此的美,是因为他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永恒的主题——爱。张金玲《词后·婉约之宋的李清照》中说:“李清照是个永恒的女性,十足的女人,温柔典雅,??她所表现的乃是女人唯一的天职——爱。”词人所表达的“愁”情,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描写与丈夫别离的清愁,一是故居流浪的悲苦。

前者是蜜一样的清愁,是旖丽的、心心相印的,无计排遣的爱情剖析。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即属于这样的作品,写出了少妇在丈夫离家后的相思之情。词人本身与其丈夫赵明诚志同道合、情深意笃,一经离别,自然倍感寂寞,难耐相思之苦。词的上阙借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红色荷花竟然凋零了,只剩下余香来缘情布景,烘托出别后的思绪,反映失伴鸳鸯的依

—4—

恋凄怆和怀念之情。下阕则写别后相思之情的难堪和无法排遣。“花自飘零水自流”,既是景物描写,也是为烘托离愁别苦,突出别后两处相思之苦。因为只有爱得越深,才思之越切、愁得越苦。这是对爱情的大胆书写和歌颂,其思想感情是纯真而细腻的,其情可谓是清丽婉约而精秀卓越的。这类作品比较多,在《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中,让人读后看到一个情深意切,多愁善感,回肠千转,深沉美好的内心世界:慵懒,满腹心事,近来消瘦的她,原来都是思恋自己爱人的心情导致的。《念奴娇》(“萧条庭院”)则是写出了闺中思妇的寂寞慵懒之心,其情思之细密与意境之高妙,读之使人低徊不尽。在《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句,刘乃昌称之为是全词的高潮,也是千古名句(《李清照词鉴赏情浓意蜜离恨深》),因为人们都公认其言美妙无比:其一,以帘外黄花与帘内之玉人相比拟、映衬,境况相类,创意极美;其二,人瘦胜似黄花瘦,最深至最含蓄地表达了词人离思之重,与词的主题妙合无间,给人以余韵绵绵,美不胜收之感,写出了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艺术魅力,特别是作者所抒之情是男女两情相悦的夫妻之纯真感情,离愁别绪则是她创作的永恒主题,有着一种凄婉质朴的美。她抒写愁情的词多半是他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追求爱情的内心世界的直接吐露,从而把“愁”情表现得如此清新瑰丽极富人情味。

后者是在其寡居流浪时期,她的情思是严肃的、悲苦的,体

—5—

篇二:李清照有关酒的词赏析

李清照有关酒的词赏析

李清照号称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女作家,她的行为举止与士大夫无二致。她敢写所谓的“巷荒淫之语”(王灼的《碧鸡漫志》卷二)词;敢历评诸公歌词,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她那篇女性千古第一论-----《词论》,文中她指出前辈大作家其词的种种弊病,令后世男性文人极度不满,招惹来喋

喋不休的谩骂和攻讦,最终世人还是公认了其文的不朽价值和非凡的意义;她还敢骂皇帝“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直呼赵构应自刎方可谢国;她对赌博之热枕也非常人可比,“予性喜博,凡所谓博者,皆耽之,昼夜每忘寝食??使千万世后,知命辞打马,始自易安居士也。”(《打马图经序》),《打马图经》是一本博书,单独流传于世,这在李清照作品流传史上称得上大幸事。①至于喝酒那对李清照来说,简直是小菜小碟,小小意思啦!她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女酒鬼,可以与酒仙李白比酒量的女中酒豪。何以见得?待细细说来。

她的词流传至今不足六十首,仅五十首多点,而其中与酒能搭上边的有其下26首。

1、《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次句便称“浓睡不消残酒”,可谓厉害吧,喝了那么多的酒,美美睡了一晚,第二天醒来时头还隐隐作痛。男人酒喝多了也仅不过如此,又知

道这首词是她早期作品确实的说是新婚前后或少女时代的作品。

2、《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的“沉醉不知归路”,你看都醉到不知该怎么回家,跌跌撞撞,以至后来划舟误入荷花丛中,惊起一滩沙鸥飞起。这首词则是她少女时代的作品,如果说是婚后的作品,那她的行为就更为出格,这种女人放在今天,谁都无法管得住,只有她管你的份,而决没有管她的份。她简直就是通了诗文的王熙凤似人物,哪把男人放在眼里。也正是这种开明的家庭中,让李清照才能得到最大程度发展。在这不得不说起,我迷恋李清照的原因。初二年,老师讲解完此词后,我的心就开始砰砰跳:喝醉了酒的小姑娘家,还把船划到荷花丛中,太可怕了里面不是有蛇吗?天还快黑了,怎能找到回家的路?天哪!还扑沙沙飞起一群苍鹭来,是我肯定会放声哭出来。就这么为她担心着,直至到上了高中。当领略到李清照词中那种永恒的魅力时,

今生今世就再出不来了!

3、《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中“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绿蚁就是酒,她一边喝着酒与大家或丈夫在赏梅,还时兴起吟词一首,多浪漫多风雅的生活。她写梅又是如此的冰洁纯粹-----“玉人浴出新妆洗”。没有美酒,这首咏梅词说不准还写不出来呢!

4、《庆清朝慢·禁幄低张》结拍三句“金尊倒,拼了尽烛,不管黄昏。”,她又是在狂饮的情形下挥笔(此词为咏

牡丹或芍药,山人以为易安居士此词吟咏的是芍药。),管它时间晚不晚,就是不回家,喝,喝个痛快。这种性格的女人,基本都会把男人整死掉!她名流千古,却是以世间所有的男儿低头做代价。把她迎娶回家,有什么好,男女地位就得改写了!

5、《念奴娇·萧条庭院》中“险韵读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这里的“扶头酒醒”有两种解释,一种为喝了扶头酒,醒来。一种为酒醒后扶头的姿态。反正无论那种解释,这句话都是李清照酒喝太多了醉粘粘地醒过来的意思。她一个人在家,一边喝酒一边写险韵诗(不好押韵的诗,如‘黑’这样的韵脚,人就称其为险韵,不容易押的贴切。),还嫌没事干,东瞧西睇,什么“日高烟敛,更看今日睛未。”,睛天后,一定得去游玩一番才成。难怪赵明诚遇见此等事,就称苦也!老赵在今天也算是个高级知识分子,可与老婆相比,其文学水平差距也太大了些。一个是超级式轰动式的人

篇三:李清照诗词鉴赏论文

李清照诗词鉴赏论文:

李清照诗词中的女性意识

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浅谈李清照词中所表现出的女性意识。引论部分指出李清照作为一个文化女性具有与一般女子不同的生命意识;正文部分从李清照诗词对外美和内美的观照、李清照诗词中流露的男儿气概和李清照身处乱世坚持独立人格三个方面去透视李请照作为一个文化女性对人生世事、美好情事、环境际遇所持的态度,从中揭示其独特的女性意识。

关键词:女性意识 外美 内美 气概 独立人格

李清照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婉约词的杰出代表。我们读着她那一首首清丽旖旎的词作,仿佛闻到了一缕缕檀香、梅香、酒香,感受到了作者那一丝丝令人心醉的愁情,真有“坠情者醉其芬馨,飞想者赏其神俊”之感。不少论者在赏玩之余,却不免惊异感叹其为一妇人却能卓然一家。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曾写道:“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帙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可见,赞美之词溢于言表。李清照何以在中国古典文学历史上享有如此美誉呢?细究其作品,我们不难发现,李清照在其作品中以其独特的心理感受和细腻的词人气质打动了世人,她真实地反映了作为女性的自我,自然地流露出自我的女性生命意识,从而形成李清照独特的艺术魅力。所谓女性意识,就是指女性对自身作为人,尤其是女人的价值的体验和醒悟。对于男权社会,其表现为拒绝接受男性社会对女性的传统定义,以及对男性权力的质疑和颠覆;同时,又表现为关注女性的生存状况,审视女性心理情感和表达女性生命体验。那么,就让我们来仔细探讨李清照的女性意识。

写作,是人类本真经验的表达,可女性的写作一开始就处在一种极为尴尬的境地。为了使女性写作的纯粹性浮现出来,一个女性作家首先要做到的恰恰是拒绝历史,拒绝文化。也只有拒绝文化,通过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悬隔的策略,女性作家才能够从男性文化无处不在的经验领域中抽身而出。她们已别无选择,只有回到“一间自己的屋子”,审视自己,更注重自身的感触。李清照崇尚自我,作品中流露出对自我生命价值的观照。我们说人的觉醒和对自我的认识常常从自身开始的。魏晋时期人们就开始重视个人才能、智慧和自身的形体美。到了唐代,人们已能发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壮语,这说明人们对自我生命价值的认识更进了一步。这样的历史渊源,当然对宋代的这位才女有着很深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李清照对自己外在美的认识。在封建男权社会里,“三从四德”是对女性的要求。女性的生存必须得依赖于男性,所以“女为悦己者容”成为女性们遵循的一条定则。女性对自我生命价值的认识似乎完全以男性的认识为评判标准,而李清照却是封建社会里的一个“异类”。她拒绝封建男性文化,她对自我生命的价值有着充分的认识,在其作品中大胆地展示女性青春美、形体美,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从而我们就能窥见李清照的女性意识。 在李清照作品中,以花喻人是她惯用的手法,我们就选几首来看清照是怎样认识自己的外在美的。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划金钩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

这首词上片为我们刻画了一位天真活泼、累态可掬的娇美少女形象。她有似锦的青春年华充满生命的青春之美。词中“露浓花瘦”语意双关。“露浓”表明时间是在早晨,“花瘦”说明花未开,含苞待放。未开之花更富于魅力,再加上露珠的镶

嵌和晨曦的映照,五彩缤纷,晶莹剔透,美不胜收。这不正是作者拿如花似锦的青春年华的象征吗?词的下片为我们展示这个少女的性格特征。她见到客人时有羞怯的一面,又有“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机灵顽皮。在封建社会,女子是不准抛头露面的,而身为大家闺秀的李清照却刻意渲染“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顽皮可爱,这可看到李清照对封建礼教的轻视,透露出对女性生命意识的观照。由此看出,李清照毫不掩饰自己的青春美,对自我的认识已比较清晰。

我们再来欣赏一首词:“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渔家傲》)

这首词上片写寒梅初绽,下片写月下赏梅。写梅亦是写人。作者对寒梅作了总体的勾勒之后,又以生花之妙笔点染了她的形象美和神态美,从而使读者进一步领略其象外之象,韵外之致。那么,词人是怎样展示梅花的形神之美的呢?在上片起首二句之后,也就是在总的勾勒寒梅形象的基础之上,紧接着用“香脸半开娇旖旎”比喻她含羞带笑,娇柔妩媚的美人面容;用“玉人浴出新妆洗”形容她如同刚出浴的美人那样娇洁。这里句句写梅也是句句写人,妙处是梅与人、景与情水乳交融,化为一体,把梅花写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从而也展示出青春少女晶莹剔透之美。结尾处又点出“此花不与群花比”,与众不同,自我欣赏生命之美。

当然,李清照还有很多以花喻人的作品,这里不再赘述。这些作品在写女性美或女性的春情时,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自我展示或自我需要,并非以男性为中心,将自己放在从属的被动地位。

其次,我们来谈谈李清照对自己内在美的认识。人们赞赏李清照,更注重其作品中的“神骏”,这才是李清照内在才情、格调的内美的体现。

前面我们举出了《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这首词,词末有“此花不与群花比”一句。这句堪与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比美,有异曲同工之妙。“此花”韵胜,格高,自然不屑于和这些“群花”类比的,言外之意,作者已将梅花人格化,实际上写出了作者本人那种贞洁自立,“冒雪报春”的坚美姿质和高贵品性,同时,作者那超人的才情,高雅的格调自然地流露出来了。还有《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中“不知蕴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这里作者也是将梅花视为知己,不仅将梅花人格化,而且将它个性化,作者的妙笔把高洁的梅魂与其超拔脱俗的情操两厢契合,融为一体。从这里,我们自然地感受到了作者的内在气质。当然李清照还有其他的“高洁”之句,如“自是花中第一流”、“疏影尚风流”等等。

以上我们是对李清照的内美的认识,实际上外美与内美是不可分的,它们融为一体,形成李清照独特的自我生命审美价值的观照。

我们谈到李清照在对自我生命价值认识时,不难发现作者是以一种“物化式”的抒情方式表达的。这种表达方式自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但我们能感受出这种表达方式有点内敛,没有现代女诗人那喷薄的气势。现代女诗人们则可以自由地抒发内心的情感体验,女性主体意识也得到了清晰的凸现。李清照在抒发情感时与客体物象同化为一,最后达到一种和谐、圆满的状态。黑格尔认为这是“主体没有达到内心生活的自由独立”的表现。李清照生活在封建社会,当然她的生活不能不受到一定限制,所以就反映在其创作上了。现代女诗人们的创作不乏有“自由式”的抒情,这种抒情方式专注于女性的精神世界,特别是女性意识的最深处,使女性主体意识得到清晰的凸现。现代女诗人的创作显示出现代知识女性对存在的冷静观照与深层思考。例如,王小妮的诗:

“就这样平凡地活着,

我的纸里

永远包藏着我的火。”

——《活着》

“我写世界

世界才垂头显现

我写你

你才摘下眼镜看我

我写自己时

看见头发阴郁,应该剪了。

能制作出剪刀

那才是真正了不起。”

——《应该做一个制作者》

这些作品里显示出作者强大的智性之思,反应出作者对生存和生活的冷静观照与思考,表达了对“人”主体性的寻找。这些较之于李清照作品,主体意识增强了,对自身价值的认识更为大胆,更为深刻了,这说明现代女性诗歌已在走向成熟。

李清照是一位非凡的女性,她有自己的理想,李清照表达自己的志向时大胆豪迈,表现出男儿气概。

李清照是一个拥有坚定志向的人,她生活在封建社会时代,这是她的不幸。封建社会禁锢人的思想,无情地窒息了女性精神上的自由意识和创新意识,作为女性的“自我”只能命定地满足于社会结构中预先规定好的地位与权益,然而李清照


李清照《玉楼春》赏析》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7176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李清照《玉楼春》赏析
相关文章
  • 李清照《玉楼春》赏析

    李清照词“愁”情特色浅析(修改版)李清照词“愁”情特色浅析【摘要】李清照遗留下来的词虽然不多,但有其独特的风格。靖康之变后,其词大多写“愁”,把个“愁”用细腻的文笔写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