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试题答案 > 《张无垢勤学》阅读答案(附翻译) 正文

《张无垢勤学》阅读答案(附翻译)

2017-01-12 06:19:00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原谤》阅读答案(附翻译)

原谤

天之利下民,其仁至①矣!未有美于味而民不知者,便于用而民不由者,厚于生而民不求者。然而暑雨亦怨之,祁寒②亦怨之,己不善而祸及亦怨之,己不俭而贫及亦怨之。是民事天,其不仁至矣!天尚如此,况于君乎?况于鬼神乎?是其怨訾恨谤③,蓰④倍于天矣!有帝天下、君一国,可不慎欤!故尧有不慈之毁,舜有不孝之谤⑤。殊不知尧慈被⑥天下,而不在于子;舜孝及万世,乃不在于父。呜呼!尧、舜,大圣也,民且谤之;后之王天下,有不为尧舜之行者,则民扼其吭⑦,捽⑧其首,辱而逐之,折而族之,不为甚矣!(节选自唐·皮日休《皮子文薮》)

【注释】

①至:极,最。②祁寒:大寒。③怨訾(zǐ)恨谤:怨恨诽谤。訾:诋毁。谤:诽谤,说坏话。④蓰(xǐ):五倍。⑤尧有不慈之毁,舜有不孝之谤:尧把天下传给舜,不传给他的儿子,所以有人说他不慈爱;舜的父亲偏爱小儿子,几次想杀死舜,父子关系很坏。舜即位后并不记仇,还是落下不孝的罪名。⑥被:覆盖。⑦吭(háng):喉咙。⑧捽(zuó):揪住,扭住。

【译文】

上天为百姓造福利,它的仁心可以说达到极点了!没有一样美味的东西百姓不知道的,没有一样便于使用的东西百姓不利用的,没有一样使生活充裕丰富的东西百姓不去追求。即使这样,到了酷热、阴雨的季节百姓也抱怨天,到了大寒时百姓也抱怨天,自己做了错事导致灾祸来临也抱怨天,自己不节俭导致贫穷也去怨恨天。这样看来,百姓对待天,不讲究仁,也算是达到极点了!对天尚且是这样,何况对待君主呢!何况对待鬼神呢!这样看来,对君主、对鬼神的怨恨诽谤,比对天要多上好几倍!做天下的帝王,做一国的国君,能够不慎重吗?所以有“不慈”的毁谤加在尧身上,有“不孝”的毁谤加在舜身上。这些人根本不知道,尧的仁慈之心覆盖整个天下,而不仅仅在于对待自己的儿子;舜的孝心延及万代人,而不仅仅在于对待自己的父亲。啊!尧、舜是伟大的圣人,百姓尚且要去毁谤他们;后世那些在天下称君称王的人,有不做尧、舜那样政事的,那么百姓掐住他的喉咙,揪住他的脑袋,侮辱他,扭逐他,打倒他,消灭他的家族,一点儿也不过分。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其仁至矣

(2)便于用而民不由者

(3)尧、舜,大圣也,民且谤之

(4)后之王天下

2.下列与“辱而逐之,折而族之”一句中的“族”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B.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C.君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

D.籍吏民,封府库

3.“舜孝及万世,乃不在于父”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舜的孝敬延及万代人,人们的孝心不在于对待自己的父亲。

B.舜的孝道润泽万代人,却不孝敬自己的父亲。

C.对舜的孝敬延及万代人,而不在于仅仅对待自己的父亲。

D.对舜的孝敬延及万代人,(人们)不孝敬自己的父亲(而孝敬舜)。

4.这篇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5.这篇文章运用得论证方法有哪些?请举出两种。

【参考答案】 1.(1)极,极点 (2)用 (3)尚且 (4)称王

2.D3.C

4.帝王必须施仁爱民

5.例证法正反对比论证

篇二:《好问则裕,自用则小》阅读答案(附翻译)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石琚以年老衰病固辞,上曰:“朕知卿年老,勉为朕留,俟一二年,朕将思之。”上谓宰臣曰:“朕为天子,未尝敢专行独断,每事遍问卿等,可行则行之,不可则止也。”琚与平章政事唐括安礼奏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陛下行之,天下幸甚。”居一年,复表致仕,乃许。

【注释】

①石琚:字子美,定州人,沉厚好学,博通经史、词章。②唐括安礼:本名斡鲁古,字子敬。贞元中累官临海军节度使,后官至右丞相。进封申国公。③裕:宽宏。④致仕:交还官职,即辞去官职。

【译文】

石琚以年老多病为由坚决要辞去官职,皇上说:“我了解你年龄大了,我仍然希望能为了我的缘故留职,等一二年,我会思考这个问题的。”皇上对丞相说:“我身为天子,从不敢独断专行,每件事情都要询问你们,你们认为可以做就做,不可以做就不做。”石琚和平章政事唐括安礼上奏说:“喜欢向人发问请教就显得宽宏大量,只采用自己的意见就显得气量狭小。陛下能这样做,是天下的大幸啊!”过了一年,石琚又上奏辞去官职,皇上才答应了。

【阅读训练】

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义。

(1)石琚以年老衰病固辞

(2)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3)居一年,复表致仕

(4)复表致仕,乃许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朕知卿年老,勉为朕留,俟一二年,朕将思之。

(2)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陛下行之,天下幸甚。

3.石琚为什么要辞官,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4.文中“上谓宰臣曰”一句,似乎可以删去,请说说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1)坚持辞官 (2)只采用自己的意见 (3)过了 (4)答应

2.(1)我了解你年龄大了,我仍然希望能为了我的缘故留职,等一二年,我会考虑这个问题的。

(2)喜欢向人发问请教就显得宽宏大量,只采用自己的意见就显得气量狭小。

3.石琚以年老为由而辞官,是为了让贤。

从国家大局出发,不计个人得失。

4.看上去似乎与石琚辞官没有关系,然而这一句写出了皇上知人善任,而且不滥用权力。这更能说明石琚辞官也是对朝廷十分放心。因而这一句不可删去。

篇三:《袁家渴记》阅读答案(附翻译)

袁家渴记

由冉溪西南水行十里,山水之可取者五,莫若钴鉧潭。由溪口而西陆行,可取者八、九,莫若西山。由朝阳岩东南,水行至芜江,可取者三,莫若袁家渴。皆永中幽丽奇处也。

楚、越之间方言,谓水之反流①者为“渴”,音若衣褐之褐。渴,上与南馆高嶂合,下与百家濑②合。其中重洲、小溪、澄潭、浅渚③,间厕④曲折,平者深黑,峻者沸白⑤。舟行若穷,忽又无际。

有小山出水中。山皆美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⑥。其旁多岩洞。其下多白砾⑦。其树多枫、柟、石楠、楩、槠、樟、柚,草则兰、芷,又有异卉,类合欢而蔓生,轇轕水石⑧。

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⑨众草,纷红骇绿⑩,蓊葧香气;冲涛旋濑⑾,退贮溪谷;摇颺葳蕤⑿,与时推移。其大都如此。余无以穷其状。

永之人未尝游焉,余得之不敢专⒀也,出而传於世。其地主袁氏,故以名焉。

【注释】

①反流:水反向流,此处指西流。②百家濑(lài):水名。③渚:水中小洲。④间厕:交错夹杂。⑤峻:急流;沸:沸腾。⑥蔚然:草木茂盛貌。⑦白砾:白色碎石。⑧轇轕(jiāo gé):交错纠缠貌。⑨掩苒:弱草倾倒。苒:轻柔。⑩纷红骇绿:花纷乱而惊骇,叶惊骇而纷乱。⑾冲:冲激。旋:回旋。濑:流在岩石上的溪水。⑿葳蕤:草木茂盛,枝叶下垂貌。⒀专:独自享用。

【译文】

从冉溪向西南走水路十里远,山水风景较好的有五处,风景最好的是钴鉧潭。从溪口向西走陆路,风景较好的有八、九处,风景最好的是西山。从朝阳岩向东南走水路到芜江,风景较好的有三处,风景最好的是袁家渴。它们都是永州幽静美丽奇异的地方。

楚、越两地之间的方言,水的西流叫做“渴”,(读“褐”音)。渴的上游与南馆的高山会合,下游与百家濑汇合。其中岛屿、小溪、清潭、小洲,交错夹杂,蜿蜒曲折。水流平静的地方深黑色,急流的地方像沸腾一样冒着白沫。船好像就走到了尽头,忽然河水又看不到尽头了。

有座小山从水中露出来。山上都是好看的石头,上面绿草丛生,冬夏都浓密茂盛。山旁有许多岩洞。山下有许多白色的碎石。山上的树木多是枫树、柟树、石楠、楩树、槠树、樟树、柚树,小草则多是兰草、芷草,又有许多奇异的花卉,类似合欢树但是长出许多茎蔓,缠绕着水中石头。每当有风从四面山上吹下来,摇动大树,倾倒小草,红花绿叶纷乱摇摆,香气浓郁,山水冲激而下,在岩石上回旋着,水流在溪谷停留满贮,水波荡漾,倒映着四面风貌的植被倩影,各种美景随季节而变化。风景大都是这样的,我没办法都描述出来。

永州不曾来这里游玩,我来到了这里,不敢独自享受。回来写出文章告诉世人。这里土地的主人姓袁,所以我叫它“袁家渴”。

【阅读训练】

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义。

(1)音若衣褐之褐

(2)舟行若穷,忽又无际

(3)冬夏常蔚然

(4)类合欢而蔓生

(5)余无以穷其状

(6)余得之不敢专也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⑨众草,纷红骇绿⑩,蓊葧香气;冲涛旋濑⑾,退贮溪谷;摇颺葳蕤⑿,与时推移。

3.上题语句,苏轼称造语“入妙”,更妙的是“以一风统众景”。请作鉴赏。

4.联系柳宗元的身世,请深入品味“永之人未尝游焉,余得之不敢专⒀也,出而传於世”所蕴含寄托的寓意。

【参考答案】

1.(1)麻质粗布衣服(2)到尽头(3)茂盛的样子(4)像(5)描写尽(6)独自享用

2. 每当有风从四面山上吹下来,摇动大树,倾倒小草,红花绿叶纷乱摇摆,香气浓郁,山水冲激而下,在岩石上回旋着,水流在溪谷停留满贮,水波荡漾,倒映着四面风貌的植被倩影,各种美景随季节而变化。

3.以“以一风统众景”,结构顺畅,静物动写,风采纷呈:树动、花摇、草掩,濑旋中见丰茂山色;能听到清音远韵,能嗅到浓郁香味??字里行间传达着作者赏景时的欣喜之情。

4.首先是袁家渴之景美,不为外人知道,连“永之人”也“未尝游焉”,所以要让大家知道,不敢独自享用。其次,寄情于景,以美景自比,既为未被人知的人才呼吁,有寄托自己有才识而壮志难酬的伤痛之情


《张无垢勤学》阅读答案(附翻译)》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6840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张无垢勤学》阅读答案(附翻

    《原谤》阅读答案(附翻译)原谤天之利下民,其仁至①矣!未有美于味而民不知者,便于用而民不由者,厚于生而民不求者。然而暑雨亦怨之,祁寒②亦怨之,己不善而祸及亦怨之,己不俭...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