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2015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南充市二O一五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数 学 试 卷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都有代号为A、B、C、D四个答案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根据正确选项代号在答题卡对应位置填涂.填涂正确记3分,不涂、错涂或多涂记0分. 1.计算3+(-3)的结果是()
(A)6 (B)-6 (C)1 (D)0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3x-2x=x (B)2x?3x?6x (C)?2x??4x (D)6x?2x?3x
2
3.如图是某工厂要设计生产的正六棱柱形密封罐的立体图形,它的主视图是()
(A)(B) (C) (D)
4.学校机房今年和去年共购置了100台计算机,已知今年购置计算机数量是去年购置计算机数量的3倍,则今年购置计算机的数量是()
(A)25台(B)50台 (C)75台(D)100台
5.如图,一艘海轮位于灯塔P的北偏东方向55°,距离灯塔为2 海里的点A处.如果海轮沿正南方向航行到灯塔的正东位置,海轮航行的距离AB长是()
(A)2 海里 (B)2sin55海里(C)2cos55海里
(D)2tan55海里
?
?
?
6.若m>n,下列不等式不一定成立的是() (A)m+2>n+2 (B)2m>2n(C)
mn
? (D)m2?n2 22
7.如图是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正六边形转盘,其中三个正三角形涂有阴影.转动指针,指针
落在有阴影的区域内的概率为a;如果投掷一枚硬币,正面向上的概率为b.关于a,b大小的正确判断是()
(A)a>b (B)a=b (C)a<b(D)不能判断
8.如图,PA和PB是⊙O的切线,点A和B是切点,AC是⊙O的直径,已知∠P
=40°,则∠ACB的大小是()
(A)60°
(B)65°(C)70° (D)75°
D
E
第8题图 第9题图
9.如图,菱形ABCD的周长为8cm,高AE长为3cm,则对角线AC长和BD长之比为() (A)1:2 (B)1:3 (C)1:2(D)1:3
10.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2n?0有两个整数根且乘积为正,关于y的一元二次方程y?2ny?2m?0同样也有两个整数根且乘积为正.给出四个结论:①这两个方程的根都是负根;②(m?1)?(n?1)?2;③?1?2m?2n?1.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0个(B)1个 (C)2个 (D)3个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请将答案直接填写在对应横线上. 11.计算8?2sin45 12.不等式
?
2
2
2
2
x?1
?1的解集是______. 2
13.如图,点D在△ABC边BC的延长线上,CE平分∠ACD,∠A=80°,∠B=40°,则∠ACE的大小是_____度.
C
14.从分别标有数-3,-2,-1,0,1,2,3的七张卡片中,随机抽取一张,所抽卡片上数的绝对值小于2的概率是______. 15.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2x?3y?k,
的解互为相反数,则k的值是____.
?x?2y??1
16.如图,正方形ABCD边长为1,以AB为直径作半圆,点P是CD 中点,BP与半圆交于
点Q,连结DQ.给出如下结论:①DQ=1;②
13PQ3
③S△PDQ=;④cos∠ADQ=.其?;
85BQ2
中正确结论是_________.(填写序号)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2分) 17.(6分) 计算:(a?2?
52a?4
)?. a?23?a
18.(6分)某学校为了了解学生上学交通情况,选取九年级全体学生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画出扇形统计图(如图),图中“公交车”对应的扇形圆心角为60°,“自行车”对应的扇形圆心角为120°。已知九年级乘公交车上学的人数为50人. (1)九年级学生中,骑自行车和乘公交车上学哪个更多?多多少人? (2)如果全校有学生2 000人,学校准备的400个自行车停车位是否足够?
19.(8分)如图,△ABC中,AB=AC,AD⊥BC,CE⊥AB,AE=CE
. 求证:(1)△AEF≌△CEB;(2)AF=2CD.
BD
20.(8分)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1)(x?4)?p2,p为实数. (1)求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p为何值时,方程有整数解.(直接写出三个,不需说明理由)
21.(8分)反比例函数y?
k
(k?0)与一次函数y?mx?b(m?0)交于点A(1,2k-1). x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若一次函数与x轴交于点B,且△AOB的面积为3,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y
O
篇二:2016四川宜宾中考数学试题(图片版)
篇三:2012-2016四川省中考诗词鉴赏汇总
一、(2012年四川南充)
诗词鉴赏(3分)
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⑴三、四两句诗中的两个“一何”,表达上各有什么不同?(1分)
⑵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诗词鉴赏(3分)
⑴第一个“一何”突出谷中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一何”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意近即可)(1分)
⑵象征手法(1分)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从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意近即可)
二、(2012年四川成都)
早梅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在诗人齐己笔下,“早梅”具有怎样的特点?请概括作答。(2分)
答:
2.诗歌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后将其中的“数枝”改为“一枝”,请谈谈这样修改的妙处。(2分)
1. (2分)示例一:“悬”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咸阳雨景的雨脚如麻,连绵不绝的特点。 示例二:“隔”是隔开,写出了“钓船”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景致,营造了一种烟雨空濛的意境。
2. (2分)示例一:诗人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诗中一、二句实写眼前的咸阳雨景,
三、四句虚写心中境。全诗用“还似”一词将一北一南、一实一虚两幅图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描绘出了空濛飘渺的雨景。(答出“虚实结合”即可得满分)
示例二:诗人运用了联想的表现手法。诗人由眼前的咸阳雨景联想到洞庭春水色,描绘出了空濛飘渺的雨景。(答出“联想”即可得满分)
三、(2012年四川眉山)
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回答下列问题。(4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词的上片诗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诗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一个是。(2分)
(2)指出下面词语或句子所表达的情感。(2分)
①“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
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情感:
(1)又恐 何似 (2)①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或:抑郁、悲伤、痛苦之情;或:希望和亲人团聚的愿望) ②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乐观旷达的情怀(只要答对一点即可)
四、(2012年四川泸州)
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答题。
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①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②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注】①陂(bēi)塘:池塘。②飏(yáng):飞扬,飘扬。
1. 填空:这首词随作者的展开景物描写,作者笔下的景色具有、的特点。(3分)
2. 这首词的白描手法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5分)
答:
四、1.(共3分)春游(游览)顺序或游踪 色彩明丽 生机勃发或欣欣向荣(一空1
分,意思对即可)
2.(共5分)这首词语言简洁,极少修饰;(2分)如“红、白、黄;啼、舞、忙”,有静有动(1分),有色有声(1分);描绘出一幅百花盛开,莺歌燕舞的美好图画。(1分)(切合题意,举出实例,分析具体即可)
(二).【2013年·四川省成都市】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题。
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1)请简要赏析上片“破纸窗间自语”一句。(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概括作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此词写于1182年,作者被免官闲居信州后,在博山寺旁筑“稼轩书屋”,时常往来于信州到博山的路上。
(1)上句“破纸窗间自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屋外狂风急雨,吹动窗上破纸,瑟瑟作响,就像自言自语一样,这样就把风吹动纸响给人格化了,生动形象;特别是“自”字衬托了诗人“独宿”博山的孤寂心情,渲染了凄凉破败的氛围。(1分)
(2)诗人平生为了国事操劳奔走于塞北江南,终老时却落得罢官闲居,壮志未酬的结局,辛酸之情跃然纸上。他半夜惊觉,眼前的景象不再是沙场点兵而是饥鼠蝙蝠,残灯破窗和自己的满头白发,落差之大可悲可叹。(1分)上片荒凉孤寂的景物为结语“眼里万里河山”的无限感慨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可见他失意时心系的不是自身处境的艰难而是中原统一的大业,表现出诗人志在千里的理想和崇高的报国热情。(1分)
【2013年·四川省乐山市】
10.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4分)
渡荆门送别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①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100字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品味该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0.(4分)①诗人乘舟顺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一样伴随小舟而行,它们在广阔的原野处消失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涌向前,流入了广阔无际的原野,他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 (能清楚地描绘景象,语言通顺得2分)
② “送”字直接点题(扣题),(1分)“送”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1分)
【2013年·四川省凉山市】
六、诗歌鉴赏(6分)
20.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这是一首咏物诗,诗歌标题是《赠从弟》而内容却写“松”,请你简要分析作者的用 意何在。(3分)
(2)请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连用两个“一何”的表达作用。(3分)
答案:(1)本诗以松柏为喻(使用象征手法),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表达了作者自己坚守的品格及对从弟的劝勉之意。
(2)第一个“一何”突出了风之大,第二个“一何”突出了松柏的雄健挺拔(坚韧),合起来表达了松柏顽强的生命力。
【2013年·四川省南充市】
7.诗词鉴赏(3分)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⑴这首诗首句描写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展现了一幅 的画面。(1分) ⑵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1)凄冷、迷蒙
(2)对统治阶级荒淫无度生活的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深重忧虑。
【2013年·四川省泸州市】
三、诗词品读(8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7.“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两个比喻句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其妙处。(4分)
8.词的下片抒发了哪几种情感?请概括作答。(4分)
答案:7.(4分)词人把流水喻为美人流转的眼波,把山峦喻为美人蹙集的眉峰,将无情的山水化作有情,极言浙东山水的美丽可爱。(一点1分,共4分)
8.(4分)惜春之情和送别之情以及对朋友的祝福之情。(前两点任意回答一点2分,最后一点2分,共4分)
【2013年·四川省资阳市】
10.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边的题。(3分)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无言独上西楼”句中“独”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结合全词理解“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中“一番滋味”的具体含义。 ▲
答案:10.(1)孤独寂寞(2)离愁别恨,亡国之愁。(3分,其中(1)题1分,(2)题2分,言之有理即可。)
【2013年·四川省宜宾市】
(三)古诗文阅读(15分)
Ⅰ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6-17题。(5分)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6.本诗颔联中用得最传神的两个字是(1分)
17.在诗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泰山之高的?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同答。(4分)
答案:
16.钟、割
17、一是“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泰山苍翠的山色掩映着齐鲁大平原,借齐鲁两地烘托泰山参天耸立的形象;二是“阴阳割昏晓”,写出泰山横空出世,遮天蔽日,山北山南,一阴一
《四川中考信息网》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6216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