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自古雄才多磨难 正文

自古雄才多磨难

2016-12-29 06:33:03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李嘉诚商道真经_第一章 自古雄才多磨难 ——李嘉诚谈人生磨砺

人的志向是由儿时的幻想到以后成长中的实际情况决定的,也是一个纵向发展的过程,这其中就涉及到两个环境:其一是你自己的理想所造就的;其二是现实生活所给你的。这两个环境就是你无法抗拒的,他们相互斗争的过程,也是磨砺你意志的过程。

别样家教传授做人道理

李嘉诚如是说:人的志向是由儿时的幻想到以后成长中的实际情况决定的,也是一个纵向发展的过程,这其中就涉及到两个环境:其一是你自己的理想所造就的:其二是现实生活所给你的。这两个环境就是你无法抗拒的,他们相互斗争的过程,也是磨砺你意志的过程。

精彩解读

李嘉诚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从曾祖父开始到李嘉诚的父亲,都是以教学治学为生涯。在书香世家里长大,李嘉诚具有了许多成功人士具备的良好的品质和素养。在传统文化下成长,李嘉诚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的熏陶从而铸就了他的成功品质。

据李氏族谱载,明末清初,一世祖李明山,为避战乱,举家由福建莆田迁至潮州府海阳县(今潮州市)。家史再往前溯,李氏家族的祖先在中原。从一世祖李明山定居潮州,传至李嘉诚这一辈,正好第10世。1928年7月29日(农历6月13日),李嘉诚出生在广东潮汕地区韩江之畔的祖屋里。李嘉诚的曾祖父李鹏万,是清朝甄选的文官八贡之一。在李家门前还有一座3米高的碑台,上插贡旗,以记其事。李氏家族,世代教学治学,闻名乡里,深得四野乡村人崇敬。李嘉诚的祖父李晓帆是清末秀才,也是饱学之士,无奈未能求得功名,只好在村中做了一个教书先生。20世纪初,软弱无能的清政府饱受西方列强欺凌,人民痛苦不堪。同时,西方的先进文明成果也逐渐渗透进来。饱读四书五经的李晓帆梦想教育救国,他毅然送儿子李云章、李云梯东渡扶桑(日本)留学,一个学商科,一个念师范,他们学成回国后,分别在潮州、汕头从事教育工作。李嘉诚的父亲李云经,从小聪颖好学,1912年(15岁)以优异成绩考入省立金山中学,中学毕业后,由于家境贫寒,无缘继续求学,他便受莲阳懋德学校之聘,开始了执教生涯。他学识渊博,教学有方,深得上司的赏识及当地百姓的好评,在乡邻四野颇受尊重。1935年春,他被聘请为庵埠宏安小学校长。

李嘉诚早期接受的教育就来自于父亲李云经的传统文化教导。深厚的家学培养了李嘉诚许多优秀品德。不可否认,这些优秀品德对他后来的发展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少年时代所受的教育如何,有时的确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李嘉诚3岁就能咏《三字经》、《千家诗》等。李嘉诚正是在这些童蒙读物中,最早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5岁的时候,李嘉诚在父亲的引导下,祭拜孔圣人,进了潮州北门街观海寺小学念书。当时新文化运动已经历10多年的风风雨雨,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正在经受工业革命的洗礼。而这个学堂俨然还是以“之乎者也”为内容的传统教学。在这样的古旧学堂里。李嘉诚不满足于老师所讲的诗文,他对陌生的诗文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对那些千古流传的爱国诗篇,他虽然似懂非懂,竞也能沉醉其中。

就是在这所学堂里,李嘉诚初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当时课堂的墙壁上,贴着一副醒目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天天看,天天念,这对联早已烂熟于心。虽然根本不懂得何谓“国事”,但是对于一个5、6岁的孩子来说,这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后来,李嘉诚在课外的书籍里逐渐接触很多爱国教育的诗文。李氏家族古宅里的藏书阁,给小小年纪的李嘉诚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天地。每日放学回家,李嘉诚便泡在藏书阁,孜孜不倦地阅读诗文。他涉猎甚广,《诗经》、《论语》、《离骚》、唐诗、宋词、元曲??他尤其喜欢文天祥、陆游、岳飞、辛弃疾等人的诗词,渐渐地,他也能体味出其间

的豪情与忧愤。在书房的小小天地里,李嘉诚常做着状元及第、衣锦还乡的美梦,他对那些精忠报国之士尤其敬佩不已。他还经常缠着父亲给他讲解不懂的诗文、历史背景、人文故事等。

李嘉诚的父亲虽居住在世外桃源般的潮汕,但是时刻不忘着为国效忠。他重义轻利,热衷于教育事业,希望能通过教育振兴中华。他在李嘉诚小的时候,就经常给他灌输爱国思想。李嘉诚从小就聪明好学,不仅悟性极高,而且还勤勉刻苦,深得父亲的喜欢。到了1934年,李云经受聘担任宏安小学校长不久,李嘉诚便转入宏安小学就读,从此父子俩有机会天天相聚。父亲时常向他讲起日本侵占东三省的暴行。随着父亲娓娓的话语和忧郁的神色,李嘉诚仿佛看到忧国忧民的屈原,仰天吟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壮怀激烈的岳飞,仰天长啸“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还有位卑不敢忘忧国的杜甫,在寒冷的秋夜,对着自家的破茅屋,高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父亲的这种爱国精神时不时地激励着少年时的李嘉诚。年少的他,将父亲奉为自己的楷模。李嘉诚父亲的许多优秀品质就这样慢慢地渗透到李嘉诚的内心。父亲不仅知识渊博,而且还忧国忧民。深受其影响的李嘉诚就暗地里立志:勤勉苦读,出人头地,报国为民。

可以看到,李嘉诚后来在商业道路上许多做人的品质,都来自他儿时所接受的教育,以及他父亲的影响。父亲教给李嘉诚丰富而珍贵的做人道理。比如“贫穷志不移”;“做人需有骨气”;“求人不如求己”;“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失意不灰心,得意莫忘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等等。父亲的熏陶和教育,李嘉诚永志不忘,并延展为从商的准则。李嘉诚是有口皆碑的儒商。

一个人要有一个成功的人生就必须有远大的志向。立志对于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有着重要的作用。立志就是制定人生的大方向,有了方向,在人生的奋斗之中才不至于迷失。这个大志向跟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立志宜高远,这样,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自尊自爱;即使身处贫贱也不会自轻自贱,而力求改善不利处境,以获得受人承认的成就和受人尊重的地位。

有记者问李嘉诚,你今天的成功说明你是一个非常有志向的人,你认为志向是不是天生的?李嘉诚回答说,以哲学的角度而言,事物都是发展的。人的志向是由儿时的幻想到以后成长中的实际情况决定的,也是一个纵向发展的过程,这其中就涉及到两个环境:其一是你自己的理想所造就的;其二是现实生活所给你的。这两个环境就是你无法抗拒的,他们相互斗争的过程,也是磨砺你意志的过程。就拿我自己来说,童年的时候,父亲教育我要学习礼仪或遵守诺言,而我呢,也受到父亲的熏陶,自小便很喜欢念书,而且很有上进心。那时候,我就暗暗地发誓,要像父亲一样做一名桃李满天下的博学多知的教师。但是后来环境一改变,贫困的生活迫使我孕育一股更为强烈的斗志,就是要赚钱。可以说,我拼命创业的原动力就是随着环境的变迁而来。当我14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我要肩负家庭的重担,因为我是长子,而父亲并没有留下什么给我们,所以读书是绝对不可能了。赚钱是迫在眉睫的必须,这样志向就有了改变。而且,在接下来进入社会开始工作的日子里,我有韧性,能吃苦,因为我不计较个人得失,只是勤备工作,努力向上,再加上忠诚可靠,反而一路进步.薪金也一路增加。

智慧小语:追究一个成功人士的成功之处,家庭背景往往是一个重要的考察因素。中国人历来都重视家传,很多家庭都有‘‘耕读传家”的训条。家庭是一个人的启蒙学校,一个人的

篇二:高考作文立意训练

明翰教育

作文立意训练

1.有人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请以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到达金字塔顶”即意味着取得成功或目标实现;老鹰到达顶端,归功于它有一双矫健、敏捷的翅膀;蜗牛能到达顶端,则归功于它的吃苦耐劳和执著精神。

立意提示: 1 、持之以恒的努力,能弥补先天的缺陷(着眼于蜗牛)

2、成功离不开超群的实力(着眼于老鹰)

3也不排斥仍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勇气(着眼于老鹰和蜗牛)

参考标题:

1、 创业中的蜗牛精神(着眼于蜗牛)

2、 凡人想成功,该走蜗牛路(着眼于蜗牛)

3、 是只蜗牛又何妨(着眼于蜗牛)

4、 用坚持向成功挺进(着眼于蜗牛)

5、 6、

7、

2.800字的议论文。

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主人公蜗牛想干什么?它干了没有?最终是什么结果?

沿着材料分析,会明确:蜗牛想干“惊天动地”的事,可因为两个目标都太遥远,使宏伟的计划流产.放弃了大目标后的蜗牛“十分悲哀,什么也不肯做,一蹶不振,死于草丛.

蜗牛的悲剧原因是什么?

- 1 - / 21

明翰教育

一是立志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一是不肯脚踏实地,从平凡的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就是寓意,是材料的主旨.

蜗牛的悲剧对人来说应该吸取那些教训,有哪些启迪?这就是确定目标要恰当,勇于拼搏,永不放弃;正视现实,笑对人生;干大事要从小事做起,人贵有实干精神. 心动不如行动

3.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

第一种人大老远看了,赶紧绕道而行,他们一点也不愿接近,生怕不小心会中毒。

旁圈上篱笆,注明有毒,以此避免危害到路人。

至于第四种人,在看见这棵树的时候,会说:”他们开

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文化现象。联想到我们学过的课文,鲁迅先生在《拿

参考标题:

1、

2、

3、 归来吧,慈悲之心(着眼于第三种人) 4、 我们要有创新精神(着眼于第四种人)

5、 换个角度看问题(着眼于第四种人) 6、 成功之道:化腐朽为神奇(着眼于第四种人)

7、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着眼于全部材料) 8、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着眼于全部材料)

4.请看下面的作文材料:

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2 - / 21

明翰教育

广为人知,郭沫若曾仿拟曹诗写成《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上肥。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曹植用“豆与萁”来比喻手足相残,郭沫若则认为,若站在豆的一面,“可以感到萁的煎迫未免过火”,但若站在萁的一面,“又是富于牺牲精神的表现”。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合适的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只要认真阅读所给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分析,就能化难为易了。材料中曹植的《七步诗》“广为人知”,便点出了是一种传统的认识法。而郭沫若的《反七步诗》同。这样一分析,就不难确定出所给材料的主要意思:1、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也会不同。3、不能用传统的眼光看待问题等等。

5.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按要求作文。

800字。

,可立意为:“在模仿的基础上要进行创新” “要批判地继承” ;二是从猴子这个角度,可立意为: “吃一堑,长一智” “要进行创新”等;,可以从模仿与创新﹑ 经验与创新 ﹑守旧与创新﹑ 继承与创新等角度立异,,但重在论证要敢于创新.

6.

材料一:阿基米德是古希腊数学家、力学家。在他75岁的时候,一天正蹲在地上看他画的几何图形,残暴的罗马士兵闯进来,拔出了利剑。阿基米德坦然说:“等一下杀我的头,给我一会儿工夫,让我把几条定理证完,不能给后人留下不完整的定理呵!”可是罗马士兵的剑已经砍下,阿基米德大叫:“我还没完成——”便离开了人世。

材料二: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无数次失败后,终于成功地发明了黄色炸药。在进行最后一次火药制作实验时,火药爆炸了。他从爆炸的火与硝烟中跑出来,全身多处都流着鲜血,而他却高兴地大呼:“我

- 3 - / 21

明翰教育

成功了!”

材料三:居里夫人成年累月在实验室里与镭、钍、铀等放射性元素打交道。由于长期受到放射性物质的照射,居里夫人后来患了恶性贫血而死。她所发现的放射性元素镭,曾用来治疗癌症,医好了许多病人,而她自己却死在镭的手中。

提示:

三位科学家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研究领域也各自不同,但他们有着相似点:那就是对所从事的科研事业,都具有执着忘我的可贵精神。抓住三则材料的“共性”,进行“求同概括”的中心论点了。

参考命题: 《可贵的执著精神》 《成功者的启示》

7.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太阳和风在争论谁更有威力。风说:比你更快地使他脱掉大衣。”

裹得愈紧。

掉大衣。太阳对风说:”

【提示】写作时要注间以下几点:

“暴力”作比较。

8. “看他长得多壮实,今后他一定会成为像你一样了不起的体育明星。”贝利听了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他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绝不会有我这样的成就,因为他现在很富有,缺乏先天竞争意识,而我小的时候却是非常贫穷的。”

请你根据这一段材料,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提示:

贫困是一笔财富,之所以说它是财富,是因为越是贫困越激励人们奋发向上,越是要改变生存环境,自然就产生了“人十之,己百之”的上进心。古代就有“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的说法;孟子曾

- 4 - / 21

明翰教育

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参考论据:

范仲淹两岁丧父,后随母亲改嫁,幼时读书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司马光也出生寒门;明代大学士宋廉家中一贫如洗;苏联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荷兰画家梵高也曾是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弟弟接济;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出身于鞋匠家庭;居里夫人刚刚满十岁就去打工,供姐姐读书?? 参考文题: 《贫困是一笔财富》 《自古雄才多磨难》

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译文:猫头鹰遇见了斑鸠,斑鸠问它:“你要到哪儿去呀?” ” 斑鸠问:“为什么呢?” 猫头鹰说:” 斑鸠说:“你改变”

(结果)枭搬到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

立意: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要找到完善自我的恰当的方法、赢得社会认同,在于完善自己。10.仔细观察它时,说道:”他思忖:”于是他请艺术家在弓上雕了一幅完整的行猎图。 ”这个人充满了喜悦,“你正应配有这种装饰,我亲爱的弓!

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弓为什么会断?原因在于猎人完全根据个人喜好、过分看中了弓的外表。

参考立意:①人们往往凭自己的主观好恶来判断或行动,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②重外表而轻内在,将会贻害无穷;③任何事物都会有残缺,不必事事苛求完美

11.半个多世纪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并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是:“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这句话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说的。

- 5 - / 21

篇三:自古雄才多磨难——如何开展幼儿逆境教育

宝剑锋自磨砺出

——如何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

1988年有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他们以?21

世纪的希望和威胁?为题展开讨论。席间,有人向其中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发问:?你在哪一所大学,哪一个实验室,学到了你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出人以外,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是在幼儿园?。这里的启示,实际上已不言自明。

世界的发展变化已经不是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他所经

历的童年时代了。今天,我们面临着激烈竞争和多种逆境的挑战,这需要未来社会的主人,也就是让今天的幼儿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优秀的品德和迅速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然而,今天幼儿的素质与这一要求相差较远,甚至完全相反,因为,在今天,我们必须面对特有的独生子女现象,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是曾出不穷。在家是?小太阳?一个孩子在几辈家长的呵护下长大,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一遇到问题就逃避,经不起挫折,受不得委屈。常能看到小学生因为同学的几句玩笑话或因为被老师批评,竟离家出走或自杀。发生这些事件,专家分析其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幼儿期的?挫折教育?,使得孩子对挫折和困难的承受力太弱。

所谓挫折教育,是指有意识地利用幼儿生活学习情境

中的挫折情境,通过引导和帮助,使幼儿正确认识挫折,并能积极主动地实施对策,从而不断增强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进而促进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社会性发展的教育。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所指出的那样,?在活动中,应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那么,在幼儿遇到真正的挫折时,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又应该如何适时地因材施教呢?

一、关爱幼儿健康成长,重视挫折教育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尤其是幼儿时期,一切活动对于他们都是新鲜的,有挑战性的。如果他们遇到困难时,发生放弃、逃避,或是不知如何面对等情况都是正常的,作为老师和家长的我们如何引导是至关重要

的。如果一味的庇护或迁就,会影响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例如晨间区角活动中我设计了布艺活动,这个活动通过孩子们穿针引线、缝制的过程,提高大班孩子的细心和手部的灵巧。但是通过观察发现,孩子们不太愿意去操作。究其原因,原来是小朋友觉得自己缝得不好,没兴趣做了。我觉得这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最佳时刻,要让他们战胜想逃避的心理。就拿起一个叫甜甜的小朋友的作品(其实就是在我们准备的布上随便缝了几个错乱的针脚)大加赞赏:?甜甜缝得可真

好,老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不会拿针呢!就怕扎到自己,一点都不勇敢。?又走到另外几个小朋友身边夸奖并鼓励他们。天真的孩子们听到比老师还厉害,就积极的又参与到活动中去了。

在体育活动中,我们练习跨栏跳,很多小朋友都积极

勇敢的跳过跨栏,可是我发现美美一直站在那里,我叫她过来跳,可是美美摇头说:?我不敢跳,我跳不过去。?这时我告诉她,?咱们可以试一试嘛!你看露露刚才也没跳过去,她在练习呢!?听到这话以后美美慢慢地走过去加入到练习的行列中。虽然几次都没能成功,但她不害怕了。其实在生活中,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我们要让孩子学会面对挫折。让他们知道?人的生命如洪水在奔流,不遇礁石难激起美丽的浪花,在生活中经不起挫折就成不了强者?每次活动中我都会让孩子们知道,只有克服挫折你们才会做得更好,面对挫折是不可以逃避的,应该动脑筋想办法去战胜它。所以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在教学活动、日常活动中要给孩子们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和探索,而不是嫌孩子做不好而帮孩子做,让孩子失去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二、挫折教育,需要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与途径

1、树立家长育儿挫折意识

陈鹤琴先生就说过,?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而很多家长送孩子到幼儿园时,总能听到家长的嘱咐,能给我的孩子贴一个小红花好吗?请帮我的孩子塞一下衣服;我的孩子不吃菜老师你就不要劝他吃了;今天有小朋友欺负我的孩子,请你帮着说一说等等。通过这些话,就可以看出家长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孩子的事。使孩子失去了自己解决问题和受挫的能力。

为了让家长正确看待经历挫折的教育价值,我进行了个别家长谈话、家园栏目和通过亲子活动让家长知道孩子受点挫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开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培养他们的自理自立能力、耐挫力、承受力。并在生活中培养孩子挫折意识,把挫折看成事磨练孩子意志、和提高孩子适应能力的好方法。教会孩子面对挫折,不要因为受一点挫折就放弃自己的想法。要勇敢面对挫折,努力解决的办法。

2、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提高幼儿的抗挫折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一帆风顺的?孩子们在这些困难面前自然会产生?逃避?的念头。对此,我们不能急于帮助孩子应对挫折,而是应帮助他们正

确地认识挫折,认识到挫折原本就是与顺境同在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十分注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适时地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在一次套圈的游戏活动中,班上的胡波小朋友总是没法将圈套在头上,班上的小朋友不时传出哈哈的取笑声,害得胡波失去了信心。胡波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好套的技巧,所以套起来很是困难。这时,我没有让他退缩,而是给他示范了一下使用的方法,然后鼓励他自己继续尝试。一次,两次……我都只是纠正他的使用方法。终于,他能够自如地套上圈并快速地从中走出来了。同时也树立了再游戏的信心。这样,不仅避免了帮助变代替的做法,而且也培养了胡波克服困难的意志,使他在游戏中亲身体验并尝试到了自己去克服困难的乐趣。虽然中间需要教师的一些帮助,但这毕竟是他认识和应对挫折的一次有益尝试。教育孩子从小懂得任何一种成功或是经验和教训都是用失败、挫折、痛苦换来的。

通过讲?学飞的乌龟?故事培养孩子心理耐挫能力。让孩子们知道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不能办到的,要让孩子们从小懂得不要坚持去做那些事实上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三、多鼓励,树立幼儿的信心


自古雄才多磨难》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5791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自古雄才多磨难
相关文章
  • 自古雄才多磨难

    李嘉诚商道真经_第一章自古雄才多磨难——李嘉诚谈人生磨砺人的志向是由儿时的幻想到以后成长中的实际情况决定的,也是一个纵向发展的过程,这其中就涉及到两个环境:其一是你自己...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