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寒战》影评
法制与规则
——解析影片《寒战》
寒战,初一听到这个词你有可能以为是一种疾病的名称,由于感觉寒冷的同时伴有全身不由自主的颤抖的表现。其实不然,现在有一部很火的的香港电影也叫“寒战”。这是一部以片中香港警方特别行动代号“寒战”为名的电影。
作为亚洲金融中心的香港被称作“最安全的城市”,岂料警局接到一通匿名电话,对方声称劫持了警队的一辆前线冲锋车以及车内的五名警员和武器装备。此次事件引起了香港警队高层的高度重视,适逢处长(王敏德饰)出访国外,此时由鹰派人物行动副处长李文彬(梁家辉饰)与年轻的管理副处长刘杰辉(郭富城饰)一起负责这次案件,并将行动命名为“寒战”,李文彬任总指挥。李文彬的儿子(彭于晏饰)也是人质之一,刘杰辉因此对李文彬父子产生怀疑。与此同时,匪徒展开了进一步行动:警察被杀、爆炸案频发……到底是谁在将整个警队玩弄于鼓掌之中?香港真的是“最安全的城市”吗?
这是一部题材非常好的警匪片,或者也可以说是一部悬疑片更为准确一些,从一开始导演就开始埋伏笔,既能让观众紧跟电影的节奏,吸引观众的眼球,又能引人深思。突出正义的力量,诠释一个城市的法制健全对社会的影响。也是在向观众述说社会的规则,就是每一个机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不管明夜好暗也好,都是需要人们去掌握的。不然你就跟不上社会的节奏,终将被社会抛弃。
这部电影的节奏很紧凑,从影片一开始就没有什么废弃情节,紧跟主线,一层一层的推进。片中演员演技非常好,梁家辉就不用说了,郭富城的进步很大;拍摄非常好,整篇的镜头,剪辑,配乐已在原来水平上取得质变(这里原来的水平是指以往的港片)。
影片大概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影片开始到冲锋车被劫持;第二部分是李文彬任‘寒战’行动总指挥期间;第三部分是刘杰辉任‘寒战’行动总指挥开始到徐永基(钱嘉乐饰)死亡;第四部分就是高潮部分了,一步一步的解开影片前面埋下的伏笔。而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之间有一个过渡,也是影片中的一个低潮,大家都为徐永基的死而伤心。第五部分也是最后一个部分,给观众留下一些悬念,为续集埋下伏笔,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影片开头以一种很特别的方式讲述了影片中的人物,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用进入计算机系统(警队内联网)的方式讲述了影片中的主要人物和派别。行动组的成员有:李文彬(警务副处长),邝智立(副处长高级总警司),石米高(飞虎队行动指挥);管理组的成员有:刘杰辉(警务副处长),徐永基(副处长高级总警司),梁紫薇(公共关系科),杜文(信
息系统总监)。整个故事的展开是有一名幕后黑手(大BOSS)在暗中操作,而在故事最后,这名大BOSS并没有被抓获。这也是要看懂这部影片,理清逻辑关系的一个难点,要真正看懂这部片子,既不能把复杂的事情想得太简单,也不能把简单的事情想得太复杂。
影片正式开始就抛出一个惊天阴谋,然后让观众陷入到情节中去,不断追索谜底。香港警务处两位副处长:文职管理组的刘杰辉和鹰派行动组的李文彬。他们面对的是警务处处长即将退休并且在国外度假,而他们之间有一个即将上位成为正职。这时候,一个惊天大案爆发,李文彬被任命为行动组组长,拥有了决定香港市民生命安全的重大权力。而两人的矛盾观点就在这场大案处理上爆发了。
在旺角拥挤的剧院里,一个炸弹爆炸。几乎同一时间,一个傲慢的醉酒司机开着车在高速公路上,这时五个警察开着一辆冲锋车感到现场??之后,之后就是警察和冲锋车消失了,无论利用多么昂贵、复杂的技术根本无法追踪到这辆高科技的冲锋车。最要命的是,李文彬的儿子还是这5个警察中的一个人。镜头转换到香港警署办公室,李文彬非常激动地表示:香港进入一级戒备。同时,他严厉拒绝了他的新闻官(杨采妮饰)向公众发布信息。这违反了香港法律条款,使他得对手刘杰辉介入进来,并且在政治上得到了众人支持,给前者施加了压力。
紧接着,电影有一段简短而残暴的凶犯逼迫警察的戏份,提出了一个问题:到底要人治还是法治?这真正触及到香港法律的核心,也是香港警匪片的又一高度,因为和美国电视剧对美国警察描绘不同,香港影视作品中对香港警方经常描述成高效率和零腐败,即便其中有一些不良分子,但是最终肯定是被处罚。可这次《寒战》不同,电影中没有谁对谁错,观众会意识到导演其实是为了电影更加好看才如此设计。于是,刘杰辉开始掌管“寒战”。他的上司,保安局局长(刘德华饰)给了他充分的权力,让他领导这次大案。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影片的小高潮,也就是刘杰辉亲自带着3333万的现金和歹徒(O记成员)进行交换人质。在这一个片段中沿用了香港电影中交换人质的一贯情节,就是歹徒要求刘杰辉不断的变换交换的地点,其中刘杰辉的一举一动都在歹徒的监控下。这时电影的节奏很紧凑,狠揪人心,这里突出歹徒的狡猾和警察的反应能力和机动性,也是一个深深吸引观众眼球的地方。最后天桥枪战,徐永基殉职结束这一片段。
如果简单到这里停止,其实也能成为一部电影。但《寒战》意在指向香港法治建设。于是,基于英国联邦法律而建立的廉政公署出现。在这其中,由李治廷出演的年轻有活力,对案件有钻研精神的调查员针对“寒战”行动开始了一系列调查。他的介入,真正让香港司法这些机构之间的权力冲突成为电影真正的主题。而与此同时,快速而激烈的动作场面也并未
停止。
由林家栋饰演的邝智立带队,对O记的成员进行围剿。这次的拍摄场景是在一栋摩天大楼的天台上,匪徒以很多事先准备好的的大型烟花为武器与警方的飞虎队发生火拼。最后以双方全体阵亡结束。没有给警方留下过多的证据,这点也可能是导演特地设的一个伏笔吧。 这段拍摄中,镜头切换的很快,以此突出打斗的迅猛,火爆。再加上时不时的有大型烟花炸到飞虎队的士兵身上,将其身体炸开花,突显出场面很血腥。片中使用的道具都很逼真,看不出过多的假象。
郭富城扮演的刘杰辉,眼睛瞪大,工作认真。很多人都喜欢他,这个角色也一直在电影里做出艰难决定,特别是要求用巨额赎金赎回失踪警察时。而梁家辉扮演的李文彬则颇有绅士士风格,比如送一支特警队冲入停靠在港口的可疑船只,他既展示了肌肉,又展现了其抢镜的逻辑和演绎能力。刘杰辉的严肃和李文彬的坚定构成了完整的《寒战》。
这部电影虽然是一部警匪,悬疑片,但也出侧面映射出了很多东西。香港是一个资本主义味道浓厚的地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执政方式基本为多党竞选,民权这种东西就变得十分强大,而执法人员就成了一个很尴尬的角色,警察首当其冲。政府对待公务人员都是采取‘高薪养廉’的政策,为的是确保执法队伍的纯粹性。对于传统香港警队管理方式已经根深蒂固的警察来说,是不能够接受的。全香港有两万多名警察,他们是捍卫香港安全的最坚实力量,正是由于他们的勇敢和专业,香港才被誉为亚洲最安全城市。这种转型,让他们觉得,这是对他们长久以来努力的一种变相抹杀,质疑自己奋斗的事业。正如影片里所说的,香港之所以被称为亚洲最安全城市,是因为它还没有碰到他真正的敌人,就是自己人——警察。而这种事发生了,一些掌权的警察联合实力,选择了极端的方式,从警队高层到行动指挥官,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势力,共同策划了这次案件。
虽然这部影片看起来很费力,但只要围绕法制和规则这两方面来思考,或许会容易想明白一些。要真正看懂这部片子,既不能把复杂的事情想得太简单,也不能把简单的事情想得太复杂。
香港最珍贵的,就是它的法制精神,无论时代怎么变,管理怎么变,法制精神不要变!我想这也是导演想要呈现给观众的吧!
篇二:寒战影评
寒战影评
有两月没有看过电影,打开网络才发现今年的贺岁档大片不断,各种类型、各色演员都有,找了找寒战,有高清版了,省点钱吧,不去电影院,电脑上将就的看看吧。
一个半小时的电影,信息量很大,大部分的片段被强行咀嚼,没有消化,完后慢慢的回味,捋一捋,才有些回过神来的意思,简单剖析一下:
1、一遍就能完全看懂的人智商绝对也是在192以上,我智商测试139,没有跟上节奏。
2、部分看过此片的朋友,包括电视上一些影院采访都讲到和无间道的对比,个人感觉这就像海神号和泰坦尼克号的区别,虽然寒战也不失为一部节奏感强的电影,但是明显粗糙,人物刻画脸谱化。这让我想到了《隋唐演义》和《水浒传》的区别,隋唐也很经典,但是要划入四大名著是没有希望的。
3、如果寒战没有续集,只能说导演有些自作聪明,一味的追求新鲜和悬疑的效果,很多大家猜想的人都不是幕后,让李sir(梁家辉)的儿子李家俊(彭于晏)出来顶缸,这确实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但有虎头蛇尾之嫌。如果他是大boss,联合其他的警员为了让李sir 上位,就算他智商很高,也不可能有这样的社会活动能力;如果他不是,电影最后的那个电话就是夜宴上的那把飞刀,永远让观众搞不清楚。
4、这是一部为了争夺权力的暗战。李sir(梁家辉)和刘sir(郭富城)到底谁在搞鬼,其实就是在互搞。从种种迹象来看,开始是李sir占上风,让自己的儿子进入其中,使自己的鲁莽顺理成章,后做成被迫交权的假象,置身事外。应该说开始李sir没有想要杀警察,那个得哮喘的死了不能算,他们把他送回来是为了让他就医,结果死了,就算没有这出戏,哮喘了,治不好。而另一个刘sir的助手徐sir没有出卖刘,被流弹所伤,单行道上根本就没有想着他会上来,死是一个意外。让刘sir上天桥没有打算让他死,但是李家俊破坏了这个游戏,从前面的表现来看他有些嗜杀和自恋成性,所以在桥上
本来就结束了,李sir完全可以赢刘sir,也不会有下文了,李家俊自作主张要杀刘sir而后快,结果这一举动让刘sir惊觉到他们是要杀了自己,并直接联想到了李sir,而此时的李sir以为天下太平了,放松了警惕,接下来明暗位置互易,刘处于暗处了,结果反将一军,引入了ICAC和保安局,最后全面突破了李的防线,最终用天气的问题逼李不得不弃车保帅,进而只能下野来表示自己的高风亮节。
5、李家父子在家交流的那场戏,完全是高智商的典范,因为他们没有经过事先的排练,小李在厨房简单的权衡后,让李sir完全的撇清,完全堵住了其他人想要质问和怀疑李sir 的口,李家俊虽然被抓了,他老子还是有机会把他弄出来。
6、金库主管肯定告诉过徐sir,用不完的钱要拿回来,但是只告诉他一个人,他被安排出走国外,后听说徐sir死掉了,所以他放心的回来了,把责任推到了徐sir身上,李sir发现他回来了,这个人不是警队人员,而且知道内幕,就必须要死。这个事情也提醒了李sir要把所有知情的人都干掉才安全,就有了后来的天台火拼,他的目的达到了。最少他自己是安全了,因为他的儿子是不会出卖他的。
7、钱的问题不用说了,肯定是要拿5000万那部分的,这个都是老桥段了,没什么可说的。
8、而电影之所以这么纷繁复杂,保安局局长刘德华功不可没,很多只有高层才有可能掌握的情报为什么流出来?因为高层不想看着警局铁板一块,这样保安局的重要性就没有了,只有他们互相有矛盾,遇事才需要仲裁,才需要都去倚重保安局。刘德华的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直接导致了这个游戏必须精彩下去。
整体来说电影还是不错的,不是那种浪费时间的电影。期待这班人马拍出更好的片子。
篇三:寒战影评
透过寒战看香港的法治精神
现代人的生活离不开法律,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不能脱离法律的束缚。作为一种现代艺术形式与传播媒介的电影,也是如此,毫不夸张的说,就连电影制作本身,也必须是符合法律规范的一种社会行为。
寒战这部电影,从表面看,讲述的是警察智斗内鬼,最终破获案件的故事,但是我们通过观影不难发现,电影一直都在宣传香港作为亚洲最安全的普通法城市,具备了怎样的法治精神。我们可以来看几句电影中的台词:
“父亲的角色绝对不能凌驾于警察的身份之上”;“我相信邝Sir,还有半年他就是法律博士,他比我们更明白什么是法治精神”;“我不按照程序,只听你的命令,是人治,不是法治”;“我知道现在的新闻已经发展到什么都能问,但在问之前请你们先了解香港的法制和法治精神,这是香港可以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亚洲最安全城市的一个核心价值”。
导演通过最直观的台词语言,告诉我们,在今天,香港警界是安抚市民的正能量制造机,无论发生什么样的危机,都会秩序井然的及时处理危机。当然,一切都必须是在不能触犯法律条件下而发生的。不仅是语言,在这部电影的情节构造里面,警务处出面处理案件、保安局出面处理外界的流言猜测、金管局对公职人员因公职需要而向银行借贷的款项进行跟踪管理、廉政公署部门对公职人员的不良行为进行监督与调查都是按照香港实际法律程序而进行的。这种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发展的线性结构,不仅完整地展现了现实法制与程序,提示受众这无处不在的法治精神,还使整部电影线索都更加有条不紊。
法律程序,是最为严格的程序,每一步骤都是经过严密论证后得出,纵观全片,导演极尽所能在每个细节对香港法治精神进行拆解和宣讲。首先,香港公民享有高度的言论自由。只要是香港公民,他就有权基于任何理由质疑政府的决定,要求政府予以说明,无需顾忌影响,如片中当饰演保安局长的刘德华召开新闻发布会时,记者以其对刘杰辉遭廉政公署调查是否系其“用人失察”为由询问其是否会引咎辞职,这种提问在大陆是难以想象的。其次,香港公民享有高度的知情权。无论新闻报道是否对高层部署或者社会治安有影响,新闻部门都有权对新闻事实进行报道,不受政府干预。如片中警队公共关系科负责人梁紫薇,在飞扬跋扈的上司李文彬要求其不许向市民发布紧急状态令时,她以“香港每一个居民都有权利知道他们居住地方的安全指数”果断予以回绝,并当面指出李的所作所为“是人治不是法治”。最后,香港政府是法治政府。香港的法律体系有严密的制度设计、繁琐的运行程序以及高昂的维护成本,没有人可以一手遮天,谁都无法凌驾法律之上。如香港警务处长是由保安局任命和监督的,保安局有义务对下属官员进行
品行鉴定并对其行为负责,而廉政公署则直接向特首负责,并对所有的公职人员的品行进行严格监督。各个执法部门互相配合、相互制约,共同维护港人治港下香港的繁荣与安全。
香港回归后,在“港人治港”和《基本法》的保障下,特区平稳度过许多风雨和坎坷,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多元文化、意识形态的融合碰撞,香港居民逐渐褪去了回归伊始的激动和憧憬,转而将情绪演化成一种对自身未来的担心和隐忧。2014年9月以来,长达79天的违法“占中”行动是对香港法治的实实在在的践踏,香港居民引以为傲的法治理念在少数“港独”分子破坏下荡然无存。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一个安全的城市乃至国家,必须依靠健全而严格的法律法规,以及相互监督制约的司法机构,才能实现真正的法治。任何希冀于绕开法律而单纯通过人去实现目的的行为,在法治社会里都不可能得逞。《寒战》中李文彬和刘杰辉的对立,实质上则是法治与人治的对立。李文彬在处理紧急危机时,试图利用时局和人脉达到自己独揽大权的目的,这是人治;刘杰辉理智而坚定地遵守警队各项规章制度,且在不触犯法律前提下,合理运用所谓的“游戏规则”,利用各项公共资源去侦破案件,这是法治。影片最后,李文彬整好西服,挺直腰杆,向刘杰辉敬礼,点出主题,即民主与法治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伯尔曼在《法律与宗教》一书中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法治可以保障人权,法治还能改善人性。法治精神,是人们发自内心去认同、信仰、遵守和捍卫法律。法治要成为一种精神,就必须在日常生活中把依法办事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当下,法治已经成为香港公认的价值观,法治精神则是香港社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也是香港人一直在表达的,引以为傲的主旋律。一部有思想深度的电影,必然不会满足于简单的视觉盛宴。《寒战》带给我们的思考,更多的是让我们去领悟法治精神如何在每个香港公民心中生根发芽。
《寒战影评》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5769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