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免费论文 > 社会科学论文 正文

社会科学论文

2016-12-27 06:19:08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社会科学研究论文

使用行为分析法浅析转型期中的社会道德问题

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转型期的社会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新的矛盾和冲突。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急剧变迁,社会道德俨然已经遭遇着一场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在这错中复杂的人人关系和群体关系中,社会道德又将何去何从,又以什么样的社会道德建设才能适合这飞速前进中的社会变革。转型中的奇特群体行为,又暗示了什么样的内在因素。本文试图用行为分析的方法研究近年来社会中出现的奇特现象和社会道德的内在联系。尝试揭示这些行为背后所展示社会道德状况,看清目前社会道德的严峻形势,进而帮助建立一个积极的充满正能量的社会道德规范。

社会研究(social research)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进而理解我们周围的社会世界,预测社会发展、变迁的趋势。其中行为分析方法发端于生物学、心理学等对人的行为规律的研究。行为分析认为,研究人的行为是理解社会现象的钥匙,而人的行为又是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描述、实验、分析而获得规律性的可靠认识。考究行为分析的利弊得失将有助于行为分析在社会科学研究上的应用和发展。公正客观的进行行为分析又将对预测社会科学的发展,变迁的趋势产生积极的影响。

行为分析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主要体现为两大方面。第一,价值中立论。行为分析的绝大多数研究都将有关价值问题排除在在研究范围之外,拒绝研究伦理道德问题,提出应当完全摒弃意识形态,排除所有的价值判断,要用“不偏不倚”的方法研究人类行为,严格防范研究者的价值观念介入研究过程,反对把科学和道德、伦理问题混在一起,主张完全“价值中立”,以使各门学科成为一门“经验科学”、“纯科学”。这集中表现在研究对象、研究者和研究目的应当“价值中立”。在行为主义者看来,传统科学研究的最大危害就在于受研究者个人的思想倾向和感情特点影响之深,妨碍了科学的自主性和客观性。对于行为分析来说,“价值中立”不仅是一种原则、一种理想,而且还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现实目标。为了做到完全“价值中立”,不仅研究者要自觉约束自己,克服个人偏见、主观好恶,而且还要对研究方法进行革命,改变既有的研究对象、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

第二,行为分析提出了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这具体包括四个层次的内容:一 是强调必须不断地探究人类行为的规律以及与此相关的变量,以此来使各门学科研究真正成为一门解释和预测的科学;二 是强调科学研究的基础是实际可观察的现象,因此科学研究要建立在可观察的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借助现存的理论体系和学者们的思维加工,提出有关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假说或假设,用经验材料验证假说;三 是强调科学研究的资料应当量化,并主张只有量化才能发现规律及各种内在的关系。按照达尔的观点,定量资料的一个好处就是它们大大方便了因果分析,另一个好处是可以用来进行比定性资料更有效地分析,从而检验命题是否成立;四 是强调社会科学研究应当破除学科间的界限,效法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技巧、技术和概念,建立跨学科的方法联合。

道德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的道义基础,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实践证明, 在制约社会和谐的各种力量中, 由道德价值观凝聚起来的精神上的和谐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人们只有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追求, 面对社会的诸多矛盾和利益冲突, 才能达成谅解、形成共识、理顺情绪、疑结意志和力量、协调行动, 步调一致地去化解矛盾、消除冲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内在要求,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不仅引起了我国经济生活的重大变革, 也引起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的一系列深刻变化。作为人类社会道德进程中的一个环节。如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 是伦理学不能回避的问题。

十八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研究古罗马时期的贵族生活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道德与社会的二律背反。卢梭认为物质文明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精神不平等的深化和道德的堕落。反

思卢梭在十八世纪提出的社会发展的道德困境,我们不难看出当时的西方世界在商品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道德水平的下降。当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突飞猛进的时期,我们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是否也会遭遇西方发展经济所付出的道德代价。

2010年1月10日早上,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许大妈去菜市场途中摔倒。年过60的她因膝关节不灵活,自己爬起来很费力。当她向周围的人投去求助的眼神时,却无人愿意上前搀扶。最后,她不得不用了很多时间才自己挣扎着站了起来。类似的事情或许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上演。2010年末福州一位八旬老人摔倒路边后猝死的悲剧事件。据当地媒体报道,老人摔倒后,聚集了不少围观路人。一位好心女子欲上前翻看老人是否随身携带急救药物,但被人“好心”劝阻。此后再无人上前施救,直至老人生命终结。2011年9月2日上午,湖北省武汉市,88岁的李大爷在离家不到100米的菜场门口迎面摔倒后,围观者无人敢上前扶他一把。一个半小时后才被送医院救治,李大爷终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社会上诸如此类的不道德的事情太多太多,每天各大报纸都有报道类似的事情,为什么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道德却在滑坡呢?

许多人将这场悲剧的根源归咎于社会道德的沦丧,然而何以保障社会道德不沦丧,显然制度是基础。一个好的机制是能起到“扬善抑恶”的作用,可以调节、约束人们的行为,引导、鼓励人们见义勇为,托举向善的力量。然而在很多时候,这些都缺乏明确的制度规定。甚至在某些时候,我们的机制起到了“扬恶抑善”的作用,成为冷漠的催化剂。一般说来宏观上的制度保障应包括:法律明确责任;政府的积极投入;法院杜绝“彭宇式”的冤案;发达的民间组织、律师给予帮助;舆论的坚定支持等等。而没有制度上的兜底,所有的人都会自顾不暇,道德将会成为空谈。

18路人对小悦悦幼小生命的冷漠,其实不过是最近一两年来所谓“老人倒地扶不得”这一社会现象恶性发酵的后果。现在的人们丧失了原有的信仰,导致自我泛滥,缺少约束和统一的精神支柱,没有统一规范的道德意识和真理意识。最近几十年来,在功利化的世界观指导下,在极度自私的人际规范中,这个社会已经陷入了信仰沦丧、诚信缺失的扭曲状态,这才是当前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愈加紧张的医患、官民关系和商业中的诚信问题无疑是社会道德丧失的直接体现。

有人曾经说过,自己给老人让座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家里有老人,而自己有一天也会成为老人。道德其实就这么简单,帮助别人,也需要别人的帮助。这个观点看起来有些自私,但正是在这种给予和期待中,我们每个人学会了推己及人、换位思考,从而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不再需要过多的利益算计,就能出于本能伸出援手。道德没有敌人,它的敌人只是我们自己,是每个人内心“皮袍下面藏着的小”。就是这个“小”,让一些人变得自私、胆怯,把自己的

利益看得无比重要,把极端事件无限放大、延伸,以至于在面对别人的苦难时变得薄情寡义,总是为自己找各种推托的理由,总是期待有别人替遭难者解决问题,也“顺便”替自己化解内心的道德愧疚。每个人都有“社会人”的职责,这份职责要求我们能推己及人,将别人的困难看成是自己的困难,视无私助人为自己的分内之事。只有每个人都做到了这些基本要求,我们的社会才能不再冷漠,互帮互助的社会公德也能因此得以发扬。

也许,人性并没有我们想象和期望的那么崇高。英国大哲学家罗素说过:人之所以有道德,是因为受的诱惑太少。没有利益的考验,人性中卑劣的一面没有机会展现。人性本来就有一定程度的善变性,尤其是在巨大利益诱惑之下或生死攸关的时刻。而今,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在突如其来纷繁复杂的诸多利益面前,人性中的贪婪和私欲肆意滋长,如果没有坚定的信仰恐怕很难经得起诱惑。

从造就道德巨人回归到培育有责任感的公民。道德教育不能仅仅以完美的道德巨人作为范本,而是充分考虑到芸芸众生随时可能出现的人性弱点。不能奢望人人都能成为舍己忘我的道德楷模,但人人成为一个负责任、识大体的公民,还是可能的。任何职业道德规范都是基于“人性恶”,各种职业道德要求也正是为了激发人们的责任意识,有了责任意识就可以帮助我们克服人性的弱点和丑陋。如果人人都能讲责任、讲诚信、讲良心,践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守住道德底线,整个社会的道德氛围将会愈加积极,和谐社会建设便会愈加顺畅。

社会科学的研究既要有宏观的视野,也要有围观的聚焦。一方面要研究具体的社会问题,要有现实感,时代感,另一方面社会科学又要有宏观的视野,要对国家,社会民族的长远,根本的发展有战略思考。显而易见,当前社会道德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变革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的确一方面,我们的思想道德培养脱离实际,脱离生活,没有发挥道德培养应有的作用和效力,重理论灌输,轻能力培养,重道德说教,轻行为养成;另一方面,出现道德极端化,即拔高社会道德水准的极端现象,一味强调共产主义道德的宣传教育,无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现实条件和社会成员的认知觉悟水平。因此,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要适应这个时代的特点做出相应的改变。这些改变让我们更加体会到社会道德的重要性。我始终相信社会道德在向前发展,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特别是行为分析方法所追求的价值中立论及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将为社会道德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将愈加发挥着强而有力的推动作用。

篇二:社科类论文模板

分院名称:

学生学号:

长春师范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

(社科类)

题 目:

专 业:

姓 名: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年 月

长春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作者承诺保证书

本人郑重承诺:本篇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真实、可靠。如果存在弄虚作假、抄袭的情况,本人愿承担全部责任。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长春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承诺保证书

本人郑重承诺:我已按有关规定对本篇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与内容进行指导和审核,坚持一人一题制,确认由作者独立完成。如果存在学风问题,本人愿意承担指导教师的相关责任。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摘 要

当代中国社会正由封闭的传统农业社会向开放的工业社会转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这必然带来婚姻观念的变化与婚恋行为的多元化,新的婚恋文化静静的激荡着传统的婚恋模式。恋爱低龄、离婚率上升、婚外恋增多、未婚同居及婚外性行为等使爱情、婚姻与生育由原先的统一而到今天的日趋分离,“闪婚”这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正在我国悄然兴起,并流行成为一种时尚。闪婚与传统的婚姻相比,它的特点在于“快”,即从认识,相爱到结婚都是在相当短的时间内进行的。那么,简化后的爱情究竟是浓缩的精华,还是绚丽的空壳,这倒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闪婚这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已经引起了国内外一些学者的注意,但是外对于闪婚现象的系统研究国内外几乎还是一片空白。社会学家李银河从文化相对论的角度,评价闪婚现象,她认为婚姻关系的解体与重组是否频繁,与社会的稳定性无关。从文化相对论的视角看,不能评价一种文化,任何一种文化的出现都有其利弊,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它满足了一部分人的需求,符合人性,是人性化的需求。社会学家郝麦收教授说:“闪婚是一种快餐式的婚姻,缺乏理性,时间短,激情高,离婚快,婚姻需要感性,理性的双轨发展,才能持久。

本文从文化认知的独特视角,分析了闪婚现象。根据认知理论,任何行为都是心理的外化,而一个民族一个人心理方式的形成则由一个社会文化决定的。同时,婚姻作为一种文化,必然也受到中国其他文化的影响。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塑造了国人特有的心理感受和思维习惯。本人通过大量的时间阅读梳理相关文献,然后制作问卷,进行调查,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整理,得出一些重要的结论。农民工选择闪婚,有其社会转型期的总体影响,有来自社会和经济上的压力,但是这些都是外化的环境的因素,还是要通过内化的东西对个体起作用。这就是文化认知对行为的影响。农民工选择闪婚是他们基于对自身的认知,对社会的认知的结果。是社会文化最终作用于个体自身的结果。

“闪婚”是人们非理性和理性冲突的结果,因此它具有不稳定性,如果不加以合理的引导,它的蔓延和发展将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指导下,青年个人应加强自身的理性培养,而社会则应该注意加强教育和引导,从而保障社会的稳定和思想的稳定。

关键词:婚姻 闪婚 农民工 认知 文化

Abstract

The Contemporary China society by the seal traditional farming society to open industrial society reforming, is being excessive by the planned economy to the market economy, this brings the marital idea inevitably the change and the love and marriage behavior multiplication, the new love and marriage culture static swings is striking the traditional love and marriage pattern. The love low age, the divorce rate rise, the adulterous love affair increase, unmarried live together and outside the marriage the sex act and so on cause love, the marriage and the birth separate day by day at the present by the original unification.

“flash marriage” this kind of special social phenomenon our country metropolis to emerge quietly, and becomes one fashion popularly. flash marriage and the traditional marriage compares, its characteristic lies in “quickly”, also from the understanding, falls in love to the marriage is carries on the quite short time. Then, actually after simplified love is the concentration essence, the gorgeous skull, this but actually the question which is worth considering. “flash marriage” this kind of special social phenomenon already to bring to the domestic some scholar's attention, but outside regarding “flash marriage” phenomenon system to study domestic and foreign is a blank nearly. Sociologist Liyinhe from the cultural theory of relativity's angle, the appraisal flash marriage phenomenon, she thought that the marriage ties the disintegration and reorganizes whether frequently, to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society's stability. Looked from the cultural theory of relativity's angle of view that cannot appraise one culture, any culture's appearance has its advantages, has its existence reason, it has met a part of person's need, conforms to the human nature, is the user-friendly demand. Sociologist Professor Hao wheat harvest said: “flash marriage is one kind of fast-food-like marriage, the deficient rationality, the time is short, the fervor is high, divorces quickly, the marriage needs the perception, the rational two-track development, can be lasting.

This article from the cultural cognition's unique angle of view, analyzed “flash marriage” phenomenon. According to the cognition theory, any behavior is psychological outside, but a national person psychology way formation by

a society's cultural decis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marriage takes one culture, inevitably also receives Chinese other cultures the influence. The Chinese glorious culture tradition has molded people's unique psychology feeling and the thought custom. Myself comb the related literature through massive time reading, then the manufacture questionnaire, carries on the investigation,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with the SPSS software to reorganize, draws some important conclusions. The peasant laborer chooses dodges the marriage, has its social transition period overall influence, has from social and the economical pressure, but these are outside the thing which the environment factor, these factors affect chooses to the peasant laborer flash marriage's behavior through these outside the thing transform internalize. This is a culture. Is the cultural cognition to the behavior the influence.

“flash marriage” is the people non-rationality and the rational conflict result, therefore it has the instability, if does not perform the reasonable guidance, its spread and the development will give individual and the society bring some disadvantageous influences. Therefore, under the construction harmonious society thought's instruction, youth individual should strengthen own rational raise, but the society should pay attention strengthens the education and the guidance, thus safeguard society stable and thought stability.

Key Words: marriage flash marriage peasant cognition culture

篇三:社会科学论文

社会科学论文

共生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

【内容摘要】自从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1879年提出―共生‖概念,共生引起了生物学界的普遍关注。世界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物质组成,所以共生现象不仅存在于生物界,也广泛存在于社会系统中。20世纪中叶以来,―共生理论‖很快在社会科学领域得到了借用。本文在回顾生物学中共生理论的基础上,归纳了共生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如哲学、工业生态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中的应用。在社会科学领域中,运用共生现象的―普遍性‖和―互惠性‖观点来看待人类社会中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关系,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这些关系存在的客观性,按照共生原理不断推进社会协同进化、和谐发展。

【关 键 词】共生;共生理论;社会科学;和谐社会。

【作者简介】杨玲丽,法学博士,上海政法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讲师,主要从事经济社会学、生态社会学研究。

―共生‖概念最早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ton de Bary,1879)提出,作为生物学研究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了,现在生物学中研究种间关系都要用到共生概念。1970年,美国生物学家马格里斯提出―细胞共生学‖,―共生学说‖由此更加盛极一时。目前,生物学中研究种间关系都要用到共生概念。世界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物质组成的,所以共生现象不仅存在于生物界,也广泛存在于社会系统中。因此,作为一种视野独特、方法简明地描述生物种间关系的方法论,20世纪中叶以来,―共生‖的思想和概念很快在社会科学领域得到了借用。

一、生物学中的共生理论

对于共生的概念,生物学界存在很大争议,引起了学者的激烈讨论。德贝里(Anton de Bary,1879)最早将共生定义为不同生物密切地生活在一起(living together)。这就对共生下了一个非常宽泛的定义,为学者的争论埋下了种子。按照德贝里的定义,很多现象都可以被理解成共生,如寄生、腐生、共存等。1884年,德贝里又进一步论述了共生、寄生、腐生的关系,提出了生物间的多样共存方式,并分析了共生和非共生的区别、寄生与共生的区别等,从而使人们对共生的理解更加清晰。可见,德贝里最后对共生的定义是一种狭义共生,不包括寄生、腐生关系。斯格特认同德贝里的定义,明确地提出共生是两个或多个生物,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程度达到平衡的状态,而不是一方依赖另一方的关系(Scott,1969)。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欧洲学术界曾把共生的概念限于两个有机体互利的范围,因此将寄生与共生严格区别。但是,也有学者把共生概念广义化,格瑞德就把共生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把种间关系,如捕食(predation)、携播(phoresis)、互利共生(mutualism)、共栖(com-mensalism)、寄生(parasitism)统统归于共生之内(Gerald,1977);原生动物学家戴维斯也把共生定义为几对合作者之间的稳定、持久、亲密的组合关系(Dale.S.Weis,1982)。较多的寄生虫学家倾向共生包括寄生、共栖。虽然不同学者对共生的定义不同,但是,在欧洲学术界,多数学者将共生的概念定义为限于两个或多个有机体在一起相互有利的范围,因此认为寄生与共生有着严格的区别。苏联大蠕虫学家斯克刊亚平(K. N. CKjJHGNH)就抨击了西方的寄生虫学家把寄生和共生的概念混为一谈,在修改寄生的定义时,特别强调―给宿主带来危害‖这一点;而认为共生则不会给对方带来危害。随着共生学说的研究与发展,国际生物学界对―共生理论‖越来越重视,国际共生协会(the International Symbiosis Society,ISS)于1997年4月在美国Woods Hole, Massachusetts成立,并已经在不同国家召开国际共生学术会议六次,促进了各国共生研究人员在各个共生子领域的交流,

加强与其他领域(如生态学和一般生物科学)的联系与沟通。鉴于共生的广泛影响,Claire Ainsworth等(2005)将共生列为生命界最重大的十项顶级创造之一 。

从生物学的共生视角来看,现代生态学把整个地球看成一个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生物圈内,各类生物间以及与外界环境之间通过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密切联系起来,形成共生系统。生物间的能量转换存在于食物链与食物网之中,它们在生态系统的关系表现为生产者、消耗者和分解者。能量总是来自太阳,自然无所谓循环,而物质则不是这样,物质是通过生态循环保持着生物圈的继往开来、生生不息。这是广义的共生,即自然界就是一个共生体,其中的动物、植物、人类之间需要相互和谐,才能共生共荣。而狭义的共生是指生物之间的组合状况和利害程度的关系,指由于生存的需要,两种或多种生物之间必然按照某种模式互相依存和相互作用地生活在一起,形成共同生存、协同进化的共生关系(洪黎民,1996)。现代生态学者深刻体会到群落中生物相互关系的复杂性,鲜明地揭示了个体或群体胜利或成功的奥秘,在于他们在这个群体中共生的能力,而不是强者压倒一切的―本领‖。

二、共生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

自然科学影响社会科学的效应机制是类比和借用、联想和借鉴。社会科学中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等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类似于生物学的共生关系。因此,共生现象不仅仅存在于自然界,同样存在于社会科学领域,比如夫妻之间、雇主与雇员、父母与子女、教师与学生、供应链上的企业、联盟企业之间均是一种共生关系。20世纪中叶以来,共生理论开始被广泛借用到社会科学领域,下面从发展的视角进行梳理。

1.共生现象的哲学抽象与升华。哲学层面的―共生‖,概括起来,核心是―双赢‖和―共存‖,基本上属于互利共生现象的哲学抽象,个别时候也可以包括偏利共生。日本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黑川纪章1987年出版《共生哲学》一书,将共生思想应用到建筑领域,共生思想成为其城市设计哲学理念的主体。他预言,共生一词在 21 世纪,将会成为时代的关键词。他的共生哲学的含义涵盖了社会与生活的各个领域,其核心是兼容并蓄的共存理念。1993年,哲学家花崎皋平出版了《主体性与共生的哲学》,阐述了生态学的共生思想与作为社会哲学的共生思想的区别,探索在生活的具体场所实现共生而构建―共生的道德‖―共生的哲学‖的可能性。之后,尾关周二在《共生的理想》一书中,从哲学意义上探讨了―共生‖与―共同‖概念的区别,认为―共同‖意含当事者具有某些相同的价值、规范和目标;而―共生‖则是以异质性为前提,正是由于当事者在价值、规范、目标方面有所差异才能够建立起―相互生存‖的关系(尾关周二,1995;中译本1996)。近年来,久负盛名的学术出版社岩波书店也广泛关注―共生‖问题的研究。在岩波书店推出的八卷本《新哲学讲义》中,第六卷就冠名为《共生》。东京大学还设立了共生哲学国际交流中心。―共生‖一词在日本已经成为流行语,它不仅仅是学术用语,而且成为生活用语(卞崇道,2003)。―共生‖思想正好迎合了日本企业的分包制生产模式(企业与其分包商建立起紧密的共生关系,在共生中共同繁荣、共同成长),这一模式曾经推动日本制造业的快速成长,带动了日本经济的腾飞,后来被美国等其他发达国家所学习。韩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一直在学习日本模式,因此韩国学者对共生哲学也非常重视,李承律(2005)宣扬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时代,企业乃至国家之间你死我活的―零和竞争‖理论正逐渐被双赢的―正和比赛‖理论一―共生‖所替代,因此宣扬企业之间要从竞争走向共生。因此,韩国企业的经营模式是以大企业为核心,与中小企业形成共生网络、共生共荣、共同发展,从而有了韩国近几十年来经济的快速成长。 随着我国―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共生哲学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所关注(吴飞驰,2002; 李思强,2004; 李燕,2005; 唐远华,宋英俊,2008)。其中,最全面、详尽阐述共生哲学的是李思强(2004)从哲学意义上把―共生‖看作一个宽泛的概念,泛指事物之

间或单元之间形成的一种和谐统一、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命运关系。他还借用―太极图(‖《易经来注图解》所附《伏羲太极之图》),引申出―泰慧图‖(如图1)作为―共生构建说‖的图徽。泰慧图以阿拉伯数字6和9叠合而成,9为阳,6为阴,首先喻示中华易理关于阴阳氤氲、万物化生的根本哲理,它吸纳阿拉伯文化,借鉴西方当代科学,展示了―共生‖是融合人类古今一切成果的结晶;其次,泰慧图为我们表达了一种完美的和谐对称观,展示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仅是自然界的规律,更是人文层面中的重要规律,人类所有追求的最终收获并不是我们发出的直接作用力,而是强于原始作用力的反作用力。2000年,复旦大学社会学系胡守钧教授首次在国内提出要以共生论来指导社会,告别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斗争哲学,走向呼唤和谐的社会共生论(胡守钧,2000)。这些共生哲学理念对于我国协调经济发展所引起的各种社会矛盾,如城乡对立、贫富差距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作用重大。

图1 ??泰慧图

2.对生物学共生方法的直接借用:工业共生。正如生物共生是生物种群生态学种间关系分析的方法论工具一样,工业共生(Industrial Symbiosis)理论也成为工业生态学(industrial ecology)的一个重要分析工具。对工业共生理念产生重要影响的是1989年的两个重要事件。一个是Frosch and Gallopoulos(1989)首先提出了新的工业发展观——―工业生态系统‖(industrial ecosystems)的设想:一个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和物质可以在另一工业生产过程中被充分运用,从而减少消耗。另一个是,这一年丹麦的卡伦堡(Kalundborg)出现了几家当地重要企业如发电厂、炼油厂为了应对淡水短缺和能源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危机开展了相互利用废水、废气方面的合作(Knight,1990;Barnes,1992)。而Frosch and Gallopoulos(1989)的工业生态系统概念正好为卡伦堡出现的工业共生的迹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1989年以后,卡伦堡开始出现了多种方式的企业间的共生,成为第一个被成功发现的工业共生的案例,带动了工业共生的理论发展和工业实施(Chertow,2007)。卡伦堡公司出版的《工业共生》一书中所下的定义认为:―工业共生是以共生理论和工业生态学相关理论为基础研究不同企业间的合作关系,通过这种合作,共同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和获利能力,实现对资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在这里该词被用来着重说明企业因相互利用副产品而发生的各种合作关系。‖

自从卡伦堡工业共生被发现后,Boyle和Baetz(1997)对美国特立尼达(Trinidad)岛上企业的工业共生进行了规划和模拟,该案例成为经过精密计算而形成的工业共生的典范。Keckler和Allen(1999)运用线性规划模型来评价Texas州Houston市的一个大工业园的水资源再利用方案,通过在园区内企业相互利用各种纯度的水,形成水的循环利用,发现工业园中存在大量经济上可观的水资源再利用机会。目前,工业共生已经成为一种有效解决工业生产中企业间的资源和能源浪费、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工业策略(Allenby,1994; Hawkins et al,1999; Ehrenfeld,2000; Cohen-Rosenthal,2004),工业共生可以使物质的用途被优化,废物的排放量减少到最小,并且显著减少生产和消耗对环境的影响(Frosch and Gallopoulos,1992; Chertow,2000; Cohen-Rosenthal,2000; Boons and Berends,2001; Korhonen,2002)。目前,面对资源枯竭与工业持续发展矛盾的日

益激化,工业共生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等地都规划了一批生态工业园,而我国也已经批准了二十六个国家生态工业园,如广西贵糖集团、浙江衢州、山东鲁北企业集团(鲁北化工)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08)。

随着生态工业园建设热潮的兴起,生态工业园的规划设计与运行成为生态工业园研究的主要方向。Ernest Lowe以及Hall J.等对生态工业园的设计与操作的研究颇有建树,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法体系。Audra J. Potts Carr则是结合Choctaw工业园的改造问题,对生态工业园的土地使用和景观设计进行实际探索,为生态工业园区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Chertow(2000,2007)深入剖析了工业共生的起源、定义、条件、可能性、动机、共生的好处、共生的障碍、共生成功的原因、共生失败的原因、政府及中介组织在工业共生中的作用等,为工业共生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虽然工业共生的好处很多,但是现实中工业共生却很难呢?会存在技术障碍、信息障碍、经济障碍、管理障碍、激励障碍等(Gibbs,2002),这就需要企业、政府部门和社会各部门共同合作,来促进生态工业园内工业共生的形成与发展,这其中,政府的作用尤为重要,因为政府手中掌握着大量的政策及财政资源。吉伯斯研究了六十三个生态工业园(其中:美国三十个,欧洲三十三个),他发现美国的生态工业园成功的较少,而欧洲的成功的较多,就是因为政府介入的时期比较合适,政府的政策引导得当(Gibbs,2003)。还有学者对工业共生发展的障碍、共生的稳定性、共生模式、共生对环境的作用等方面展开研究(Chertow and Ehrenfeld, 2001,2002;Chertow and Portlock,2002; Brings Jacobsen and Anderberg,2004; Brings Jacobsen,2006;Van Beers,2004,2005,2006,2007; Van Berkel,2004,2006)。美国久富盛名的耶鲁大学还出版一本在学术界影响力较大《工业生态学杂志》(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专门介绍工业生态学及工业共生方面的学术进展。工业共生在西方社会也得到了政府及环境组织的普遍关注,共同推动工业生态学近年来的研究与实践。

相比较而言,我国学者对工业共生的关注较少,近年来,有部分学者开始关注工业共生,主要是从共生网络和共生模式等方面研究,提出了两种共生模式:自主实体共生(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和复合实体共生(贵糖集团生态工业园)(王兆华,2002),四种共生网络模式:依托型、平等型、嵌套型、虚拟型(王兆华,2005),并对其网络的运作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张萌等,2008)。但总体来说,这些研究在学术界的影响力不是很大,也没有更多的学者加入进来拓展这方面的研究,因此还没有形成工业共生研究的学术氛围。

3.对生物学共生思想的借用-商业生态系统。将生物中的共生思想引入企业管理的研究最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90年代成为研究的热点。起初,学者将共生思想运用在企业共生环境中。1977年,汉南和弗里曼论述了组织与环境关系的―适应性理论‖(Adaptation Theories),初步提出了组织种群的生态模型,对―组织小生境理论‖(Niche Theory)等也做了阐述(Hannan&Freeman,1977)。该论文是组织生态理论产生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吸引了许多研究者加入到这一研究领域。90年代开始,商业生态学的研究成为热点,将消费者、企业、环境看成互动的共生系统,探讨他们之间的关系。1994年哈尔肯的《商业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的宣言》(Paul Hawken,1994)、1996年苏恩和泰斯的《企业生态学》(Enterprise Ecology)(Suan&Tan Sen,1996)专著中,都是利用共生思想探讨了商业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提出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和环境资源的可持续性。肯巴斯克提出了―市场生态‖概念,强调公司与市场要在共生中协同进化(KenBaskin,1998)。而詹姆斯则直接提出―商业生态系统‖(Business Ecosystem)概念,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是由

个体、组织和子系统组成,以组织和个体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组织和个体是商业生态系统中的有机体,其中,个体是指消费者个人,组织是指各类企业,子系统是指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等(詹姆斯, James F. Moore,1999)。这些都是源于对企业之间过度竞争反思的结果,使共生理念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国内学者在商业生态系统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管理范式,即―企业生态管理‖。企业生态管理的特点有:一是强调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将传统的直线型管理转向一种渐进式管理;三是强调整体性和系统性,要求认知到所有生命之间的相互依存,及企业生态系统内各组成部分彼此间的复杂影响,用整体论和系统论的思想来指导经济和政治事务,谋求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协调、稳定和持续的发展;四是强调更多公众和利益相关者更广泛的参与,它是一种民主的而非保守的管理方式(郑晓军,2007)。总之,―企业生态管理‖强调企业在商业系统中的―共生‖和―共同进化(co-evolve)‖,并有学者建立了数学模型对此进行了论证(赵红,2004)。

从共生的角度研究企业联盟也成为国内学者的热点,提出了企业联盟的―共生管理‖模式,并从共生条件、企业对共生模式的选择、共生机制等方面展开研究。如周柏翔等(2005)从供应链联盟企业的共生角度,分析了联盟企业共生的内在动因是联盟使共生系统能量不断增加,联盟可以实现资源优势互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降低交易成本,并从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均衡条件等分析了联盟企业共生的外部条件。卜华白(2005)认为在外界环境日趋动荡、企业竞争日趋残酷的今天,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已使社会付出了巨大的经济成本,在战略层次上追求企业的共生已是大势所趋。他运用共生进化理论,从联盟模式、联盟边界与界面、联盟动力能量系统三个方面研究了群簇企业共生进化的构筑。冯德连(2000)研究发现企业对共生模式的选择受企业家能力、产业的技术含量、内部与外部规模经济、产业的地理集中性、市场结构等影响。

4.社会科学领域―共生理论‖框架的形成。袁纯清(1998)和吴飞驰(2002)将生物学中的共生现象拓展为经济学中的―共生理论‖,建立了经济学领域共生分析的理论框架。袁纯清(1998)最早借鉴生物学的共生概念及相关理论,运用数理分析,构建了经济学分析的―共生理论‖框架:以共生三要素(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描述共生的本质,以共生密度、共生界面、共生组织模式(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共生行为模式(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和对称性互惠共生)分析共生关系状态。他也应用共生理论对日本、德国、美国、意大利、韩国和印度的小型经济进行了对比分析。后来,袁纯清(2002)又将共生理论引入金融领域,研究了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改革。我国学界前辈萧灼基对袁纯清所提出的共生理论做了高度评价,认为作者把共生理论研究与解决我国现实经济问题结合起来,运用共生理论研究我国小型经济,为我国小型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新的视角、新的方法。同时认为他在共生分析中得出的一些基本结论,诸如共生是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共生的本质是协同与合作,协同是自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对称互惠共生是自然与人类社会共生现象的必然趋势等等,将给人们提供一种对于自然、社会现象认识的新的境界、新的思维和的新的方法。南开大学吴飞驰(2002)把共生律看作是人类社会演化所遵循的基本生存规律,阐明了在市场经济中―看不见的手‖的本质就是共生律,从而解开了斯密悖论(即当人们尽量为自己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并且这样做不受阻碍时,他们最终共同使社会受益,即便那不是他们目的)。这是对经济学竞争理论的进一步挑战,认为共生才是经济生活中的基本规律。此后,陆续出现了一系


社会科学论文》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5601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社会科学论文
相关文章
  • 社会科学论文

    社会科学研究论文使用行为分析法浅析转型期中的社会道德问题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转型期的社会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新的矛盾和冲突。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急剧变迁,社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