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我心目中的群众观征文 正文

我心目中的群众观征文

2016-12-26 06:17:50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我心目中的群众观

我心目中的群众观

昆明市中华小学 尤跃

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的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凡是脑子里只有人民、没有自己的人,就一定能得到崇高的荣誉和威信。反之,如果脑子里只有个人、没有人民的人,他们迟早会被人民唾弃。

——《雷锋日记》

我做为一名教育岗位上的普通教师,时刻以党员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勤奋努力,做到爱学生,爱学校,爱教育,作为一名党员,在实际行动中密切联系群众。当然,要做到认真贯彻密切联系群众,我认为首先要深刻理解密切联系群众的必要性,明确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因此,我将围绕密切联系群众的必要性和要求这两个方面来谈我心目中的群众观。

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之一

密切联系群众是指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坚持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并坚持把这些原则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坚持实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建立了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鱼水关系。总结这种经验,毛泽东在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中提出了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共产党之所以坚强有力,之所以不可战胜,关键就在于党坚持了群众路线,同人民群众结成了密不可分的鱼水关系。在深化改革、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要更加自觉地继承和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切实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工人阶级政党只有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取得人民群众的拥护,才是不可战胜的。列宁曾经指出:“群众生气勃勃的创造力是新社会的基本因素。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 “只有相信人民的人,只有投入人民生气勃勃的创造力源泉中去的人,才能获得胜利并保持政权”。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全部活动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建党后,就明确提出,党的任务是为中国广大人民的利益而奋斗,进行革命活动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1934 年1 月,毛泽东在江西瑞金召集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指出:“要得到群众的拥护要群众拿出他们的全力放到战线上去吗?那末,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并强调要注意“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还说:“假如我们对这些间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

为了给群众谋利益,革命根据地的党政组织和党员干部领导群众打土豪、分田地,为群众修桥、筑路、打井、办教育。在抗战时期,党坚持抗日;实行减租减息,扶助农民,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减轻人民负担;组织起来,办合作社、运盐队,活跃城乡经济;帮助人民提高文化水平等等,这宗宗件件都是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需,得到了群众的衷心拥护。从党成立的那天起,党就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中国人民的彻底解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共产党员,为解救人民的苦难,赴汤蹈火,流血牺牲,以自己的模范行动,赢得了中国人民的信赖和支持。正是在这样长期艰苦

的斗争中,党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党执政以后,继续注重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毛泽东在论述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时指出:“所谓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就是我们党从来经常说的走群众路线的间题”, “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 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中强调指出:“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

事实说明,党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与密切联系群众分不开的。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坚持群众路线的历史。

密切联系群众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执政地位得以巩固的根本保证。一切革命的政党,其生命力的根本源泉,都在于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和支持。得民心者兴,失民心者亡。这是历史的经验,也是历史发展的规律。

回顾建党以来的实践,在处理党群关系间题上,既有丰富的经验,也有极为深刻的教训。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密切,党就有蓬勃的生机和无限的活力,党领导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不好,党群关系受到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受到威胁,党领导的事业就要遭受挫折。如1958 年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运动就是有力的例证。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同群众的关系,总的来说是好的,大多数党员不愧为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的公仆。但是,也不能不看到,在一些党员干部中确实存在着不倾听群众意见,不关心群众疾苦等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个人主义不良倾向和损害、侵犯群众利益的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等腐败现象,严重地侵蚀着党的肌体,影响了党的形象,降低了党的威信,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从根本上损害了党群关系。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2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消极腐败现象严重干扰改革开放,群众是很不满意的。如果不采取坚决措施加以克服,任其发展,就会葬送改革开放大业,最终也会危及党的执政地位。”只有认真纠正脱离群众的种种不良行为,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使党的执政地位得到巩固,使党领导的事业立于不败之地。

从现在改革开放的现实生活来看,密切联系群众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邓小平1992年初视察南方谈话和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我国的形势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目前正处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为保证转轨顺利进行,全党同志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入到群众中去,进一步宣传十四大精神,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群众,使群众认识到深化改革是自己的根本利益所在。同时要关心群众,了解群众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弄清群众政治、思想、情绪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发现间题,及时解决。对于群众最关心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凡是能办到的,一定千万百计帮助解决,切实做好稳定社会的基础工作。现在我

篇二:我的群众观征文

实行校务公开是群众路线的关键工作

板市中心学校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能力的有力措施,我觉得学校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首当其冲是校务公开。校务公开是指学校管理的一切事务,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涉及广大教职工以及学生利益的事务,实行民主决策与公开,保障广大群众依法享有更多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建议权,依靠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促进教育系统民主政治建设的民主管理制度,我下面就校务公开工作谈谈自己肤浅的认识。。

实行校务公开的作用:

一、校务公开是反“四风”的重要表现,有利于推进廉政勤政建设

当前,校务公开对学校班子成员反“四风”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对树立学校和干部良好形象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现,校务公开使校务管理者更加廉洁自律,使学校教工没有了靠关系才能使自己各方面得到发展的思想。从而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上能够预防和治理腐败。

二、校务公开有利于提高学校办学效益与管理效率

校务公开,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使学校领导与教职工,以及师生之间增加了解,更加稳定、和谐,广大师生拥有了对学校各项校务的知情权和民主管理权利,激发了广大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校务公开能够促进绩效工作的全面科学地开展实施。校务公开令学校管理更加科学与规范,提高了办学的效益和管理效率。

三、 校务公开有利于拉近干群关系

校务公开,密切学校党群、干群关系,加强了领导与师生之间的了解,使学校更加稳定、和谐。增强了学校的活力和凝聚力,有利于学校形成一种浓浓的民主的氛围,从而推进了学校的民主政治建设。

四、校务公开有利于完善学校的监督制约机制

校务公开,提高了学校的决策和管理水平,推动了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使职权行使较为规范,措施实施得力,形成组织机构健全,工作职责明确,一级

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制,形成党支部统一领导、行政主抓、工会协调监督、有关部门齐抓共管、教职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有利于形成一种有力的学校监督制约的机制。

学校推行“校务公开”是加强学校学校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必然要求,也是以人为本抓管理的一种积极地模式。学校党政领导和工会组织大都比较重视,广大教职工业大都能够广泛参与。然而,在实践中,许多学校的校务公开工作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还没有发挥其真正的积极效应,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随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化,理性地审视校务公开面临的发展“羁绊”和“瓶颈”,对于进一步理清校务公开的发展路径,进一步推进校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也是有着极为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 当前校务公开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够:

没必要费心:有些领导思想认识上对校务公开政策理解不到位,认为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没有必要让职工来评头论足,对校务公开的实践,一些领导没有亲自去抓,而是由工会去简单公开、简单落实。

胆怯穿小鞋:不少教职工有“领导咋说咱咋办”“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习惯,自己无职无权,教好书,管好学生,对校务公开提出真想法,意见不一的话,弄不好被“穿小鞋”“戴小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麻烦增负担:有些人认为校务公开工作本身麻烦,甚至干扰决策加重学校负担,不想公开。同时,作为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由于大量的教育教学业务管理工作的压力,往往也不同程度存在忽视或有心无力的问题。认为公开与不公开没有多大的区别,因此后来疏于公开。

见不得阳光:有些领导把职权作为谋取私利的机会,怕校务公开影响自已或单位利益,少数领导民主意识差,怕校务公开“亮相揭底”,群众对自已不信任,难以开展工作。有的本来做的事情就属于“暗箱操作”见不得阳光,故而不敢公开。敏感的、不利己的、“不宜公开”,群众知道的,无关紧要的“公开”。教职工和社会特别关心的收费、财务、人事、领导廉洁自律等关系到学校教育发展

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内容好比“雾里看花”,难见其庐山真面目,这就更谈不上群众参与民主管理了。甚至校务公开成了个别领导营私舞弊的“遮羞布”,欺骗群众的“障眼法”。

二、实际操作不规范:

1、 公开内容不全面,一些学校公开的项目与实际收费不符。由于校务公开缺乏明确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公开项目不规范,数字不具体。有些学校在校务公开时只公布几张统计报表,对老师真正关心的热点,如学校大型建筑或维修项目的审批与承包、教师职称评定、人事任免、招待费开支等问题,却没有公开。

首先,按规定不同内容的公开应选择相应的方式,作出合适处理,如大型校舍建设、大笔校务开支,都应在实施前先向教工公布,听听群众反映,不能仅仅事后公布。其次,现在常用的上墙或展板公布的表现形式,有的没有固定的宣传场所,有的没有固定的内容要求,有的没有按时定期公开,让群众摸不着头脑。

2、简单形式化,把校务公开简单理解为财务公开,认为财务公开主要是针对不廉洁领导的,只要自已清廉,没有必要搞校务公开。于是“雷声大,雨点小”,“口号多,行动少”,“说一套,做一套”是校务公开存在的一种不可取的现象。

公开形式单调,敷衍了事,重结果轻过程,重教师轻学生,重公开轻反馈。有些学校只是公开栏一贴内网上一挂或者弄个展板在校园几日了事,群众是否看到是否有话要说敢说就不管了。

三、监管制约薄弱:

1、监管跟不上,由于公开监督主体不明确,校务公开工作应由谁抓落实,不明确。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组织的作用不能真正发挥,维护职工民主权益的职能得不到切实保证。校务是否按时公开,公开是否规范,公开得好不好,应由谁来监督检查?应由谁来进行评价?监管主体不明确,督导评估机制的控制力软弱,处理力度不够,造成了校务公开的随意性,影响了校务公开的效果。

2、效果不理想,有的地方在实行校务公开时搞形式主义,走过场、欺上瞒下、避重就轻、数字游戏、甚至搞假公开,使校务公开失去应有的效果和作用。这样的校务公开变成了一种虚设的东西,不可能拥有真正的效果。

如何开展校务公开工作的几点想法:

一、提高对“校务公开”的作用和意义的认识。

1、要充分认识到校务公开的优势

要积极宣传全面推行校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实行“校务公开”可以调动教工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对学校领导班子有一种更高的要求,好的校务公开实际上是对领导班子有一种督促和警示的作用。实行“校务公开”可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制止腐败现象,同时也增大各项工作的公开性、透明性,避免暗箱操作,让人民群众知根知底,人人心里有个谱,人人当家作主。

2、无论是领导还是教工要放下思想负担

校务公开”作为学校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充分发挥其民主政治教育,深化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捆绑的十根筷子比一根筷子难折断”,学校的兴衰与发展实际涉及到全体教工的利益,无论是领导还是教师,在校务公开上,都应该上下形成一股合力,要珍惜民主的权力,促进学校的改革和创新的发展。领导应该更加拥有先进的科学的管理理念,与专权与独断说再见。教工应该珍惜主人翁的地位与民主权利,义不容辞地参加学校的“校务公开”工作,说主人翁话,尽主人翁责任,积极为办好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

校务公开是一种阳光工程,只有在阳光下,才能充分调动每个人的主人翁地位和积极性。

二、完善校务公开的机制和执行的力度

1、扩大完善校务公开的参与范围

增强意识,校务公开要面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及家长,要集思广益,要在事情开始、过程、结果都要进行公开,特别是重大的财经,敏感利益问题,一定要给广大教工一个清晰的全程公开,保证民主性,使广大师生和有关社会群众享有知情权,能够真正有参与介入和发挥作用。并且有了一定的监督作用。

2、创新校务公开形式

传统的教职工代表大会、教师例会、家长会、座谈会、听证会、接待日、公示栏、公示墙、公开信、明白卡、办事指南以及文件通知等载体的基础上,充分

利用通信网络技术开设校务公开网页、设立电子信箱、创建网上留言板等,提高工作透明度,拓展公众对校务公开的范围和内容。公开形式讲究实用有效,杜绝浪费与虚华。

3、协调、全面、统一的公开

校务公开载体有教代会、文件、会议、公开栏等,基本形成了对内和对外公开相结合,部分公开与全面公开相结合,过程公开与结果公开相协调,校务公开与解释说明相统一的工作格局。校务公开一定要把握整体性,避免单一和粗略。

4、“要害”要公开,“真实”是关键

“校务公开”真正成为学校凝聚人心的阳光工程,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公开的内容。公开内容涉及学校发展前景教工的利益,拥有很多项目,学校应该进行科学详实的公开内容策划。因为学校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只有把握命脉内容,狠抓落实,才能取得成效。首先要把与学校教育管理、改革密切相关和涉及教职工、学生切身利益的事项全部公开,教职工最为关心、反映最为强烈、社会最为敏感、容易引发矛盾的热点作为公开的重点。在公开的同时,必须还要注意加强监督力度,力求公开全面、真实。

三、强化和落实校务公开的监督和制约

1、充分发挥实“教代会”的作用

应该充分调动教职工代表大会作为“校务公开”的基本载体的作用,应该制定有效地科学的选举手段,比如无记名投票方式,能够有效地真实地反映教工真实的意愿和责任感,做到真正的民主,而不是举手或者鼓掌等等,同时能够保障教工的隐私的安全与积极性。必须建立校务公开的监督保障机制,以确保校务公开科学严密,不走过场。

2严格目标考评考核力度

明确监管的职责,制定一整套严格的考评细则,应该是严格、细致、科学、有效。校务公开应该是在纪检监察部门协助监督,其余部门各司其责,师生共同参与的体制与工作机制,坚持原则,严肃程序,杜绝职责不明、相互推诿现象。

3、重视和加强校务公开管理研究

篇三:xx的群众观征文

浅谈对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群众路线是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经济社会建设中的经验总结,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法宝,是党的根本路线,这是由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应该把党的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努力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在建设和发展中取得新胜利,才能完成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才能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坚持群众观点是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也是党的工作路线,更是对党员在新时期的更高要求。本人就新时期如何认识党的群众路线浅谈粗浅认识。

一、 深刻认识新时期下群众路线的重要内涵和意义

群众路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人根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独创。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是其根本态度和领导方法。一方面反应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即“一切是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另一方面,它是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在新时期下,群众路线仍是党的生命线,是党的重要法宝之

一,是党的重要领导方式、领导方法。90多年来,正是由于我们党一切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集中群众智慧,把群众的力量组织起来,才战胜种种困难,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最大危险。党要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做群众所需,把广大人民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从小大大、从弱到强、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传家宝,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基础。

二、 严肃面对目前群众工作中的新问题

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期,各种社会矛盾问题凸显,党的群众工作出现了新特点、新问题。面对群众工作问题,不少领导干部都说“太难”。认为都是“群众不配合、群众不理解”,什么责任都推到群众身上。恐怕群众工作难,问题并不在群众,而是在于领导干部本身。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党员干部对群众呼声置若罔闻,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的现象已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形式主义的要害是贪图虚名,不务实效,爱做表面文章,劳民伤财,搞“形象工程”受到损害的往往使群众利益。官

僚主义的要害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工作方式方法简单,作风粗暴,习惯与对群众颐指气使、发号施令、做官当老爷。有些干部甚至见利忘义、滥用职权、以权谋私、任人唯亲。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不仅不是过去那种“鱼水关系”、也不是报纸上批评的那种“油水关系”,而是“猫鼠关系”、“对立关系”。因此,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挑战,迫切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更加牢固地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走群众路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应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新时期下,领导干部要增进群众感情,心系群众,处处为群众着想,多为人民办实事,出实效,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鱼水”之情。让群众感知党的温暖。认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且自觉主动投身到社会主义伟大建设的事业中来。

三、 坚持群众路线是党员干部思想先进性的思想基础

领导干部对群众持何种态度,直接影响决策的价值取向。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把这个根本立场端正了,党员为民意识才有坚实的思想基础。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把这些任务和责任担当了,党员为民意识才有坚强的落实保障。如何防止因脱离群众而导致人亡政息的危险,是我党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历史性课题,把这个课题解决了,我党的执政地位将不

动如山。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最终要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这是衡量党的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也是衡量党员的先进性的根本标准。党员干部要自觉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毫不动摇地相信和依靠群众,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始终心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在三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一是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做好群众工作。人民群众是历史前进和社会变革的最终决定力量,是实践的主体。广大党员干部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以人为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三是必须坚持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基层是服务群众的大舞台。要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引导干部同群众朝夕相处,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了解群众疾苦和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深入一线与群众打成一片,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让群众对我们的工作看得见,感受得到。

四、 求真务实践行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

坚持和践行群众路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高度认识全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性,更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认真做好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

一是要善于问政体察民情。党员干部要认真研究经济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积极探索和掌握适应新形势下做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机制。多搞微服调研,多问基层百姓,要体味民情,就要切实做到“俯身接地气”。做到深入群众中去,与人民群众心相连、情相依。从人民群众热切盼望的具体事情做起,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二是要更新理念贴近群众。党员干部要加强知识学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不断增强宗旨意识、公仆意识,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践行群众路线,要以老百姓“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坚持群众路线的宣传教育,使党的群众路线深入人心。

三是要求真务实贴心服务。党员干部要树立“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工作”的观念,树立干部与群众平等的思想,突出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的基础地位,与时俱进地树立想群众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的群众工作理念。以一颗感恩


我心目中的群众观征文》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5516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我心目中的群众观征文
相关文章
  • 我心目中的群众观征文

    我心目中的群众观我心目中的群众观昆明市中华小学尤跃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