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存在主义 正文

存在主义

2016-12-07 13:19:03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海德格尔的的存在主义

意的栖居: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漫谈

引言:现代人的六种不良心理:

一是群体焦虑状态:对自己焦虑,对他人焦虑,对环境焦虑。北京上班族月收入7500

元没有安全感?

二是弱势心态蔓延:影响。不光是工人农民感觉自己是弱势群体,连党政干部、公司白

领和知识分子都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

三是人们互不信任:对人不信任,商家不信任,甚至对公权力也不信任。CPI,GDP

四是情感特别冷漠:对自己没有情感,对他人没有情感,对环境也没有情感。

五是浮躁心态泛滥:当钱作为一切价值的标准时,什么真、什么善、什么美啊,统统都

不再具有价值。良心:多少钱一斤?艺术,值多少钱?学术:赚了多少钱?

六是暴力情绪激增:幼儿园有暴力,中学有暴力,大学有暴力,连政府机关常常遭遇暴

力欺骗?

为什么出现这些问题?人们的回答往往是,社会风气不好?是个人价值观出现了问题?

但是,究竟为什么社会风气不好,为什么价值观出问题,根源在哪儿,真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今天,我想用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来剖析这个现象,来回答这个问题。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1889.09.26-1976.05.26),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

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代表作《存在与时间》。

——1889年:清朝光绪帝新政时期。这一年,中国的李大钊、英国的卓别林、德国的

希特勒诞生。

——1976年:唐山大地震,周恩来、朱德、毛泽东先后逝世。海德格尔逝世。

——马克思主义: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认

识的、人可以利用规律改造世界。

——存在主义:世界是存在的,存在是以为中心的,宇宙是没有意义的,人生也没有

意义,但人可以自由选择,活得精彩。

——代表人物: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萨特《存在与虚无》,加缪《》

一、存在的根本:此在。人是存在的看护者

1、西方传统哲学的缺撼:无根的存在

海德格尔认为:西方传统哲学最大的问题就是,只研究什么是存在者,不问存在本身是什么?只研究谁是存在者,不问是谁在问存在者这个问题?这种存在,是一种无根的存在。 例如:当西方最早的哲学家回答:世界的本原是水、是火、是气、是数、是原子、是物质、是意识的时候,他们只是在回答存在着什么东西,没有回答什么是存在本身,并没有回答什么是存在的意义,是谁给予存在以意义?

2、海德格尔的回答:人是存在的根本

海德格尔说:“岩石在,但它们并不存在。树木在,但它们并不存在;马匹在,但它们并不存在;天使在,但他们并不存在。上帝在,但他并不存在。”

“存在着的物就是人。唯有人存在着。”为什么说,岩石不存在呢?因为岩石没有自由意识,是一种固定的现成的存在?为什么说,只有人存在呢?因为,人的存在是一种具有自由意识的,一种可能的存在。

海德格尔这样说,并不是一种彻头彻尾的人类中心主义者,恰恰相反,他是为了让人担负起

存在的责任。所以,他还说,“人,是存在的看护者”。

海德格尔把人呢,取了一个专有名词,叫“此在”。

此在有三个特点:

特点一:此在不是一种现实的存在,而是一种可能的存在。空,有,生。

事物:贺知章:回乡偶书: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但是人不一样:现在可能穷困潦倒、一无所有、默默无闻,三年之后有可能:飞黄腾达、叱咤风云、世人皆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特点二:此在不是外在的存在,而是一种内在的存在,恰恰就是我的存在。

一块岩石、一棵树,可能是风让他到这儿的,但人不一样,虽然环境影响人,但人主要靠自己。人既可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可以“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特点三:此在是一种自由的存在,有意志自由。

人既可以选择地理环境,也可以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既有孟母三迁,也可以像李煜那样,只做诗人,不做皇帝。

——海德格尔的这种思想,跟佛家不一样:因为佛教强调,一切皆空,四大皆空(,不是酒色财气,而是地、水、火、风)。在佛家看来,世界的根本就是一个字,空。

——海德格尔的这种思想,跟道家不一样:因为道家强调,一切都是有,都是由道产生的。所以叫“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并不是说天地是从无而来的,而是天地之始没有名。所以,在道家看来,存在的根本就是“道”。 ——海德格尔的这种思想,也根西方基督教不一样:因为在基督教看来,世界是由上帝创造的,前五天创造出天地万物,第六天造人,第七天休息。

3、胡塞尔现象学的启发:是人激活了存在。

胡塞尔说,世界的意义是由人,由人的“先验自我”通过意向方式赋予的:

“一块矿石,由物理学家来看时它就会成为一种物理对象,由艺术家来看是就会成为一

种审美对象,而由经济学家来看时它就成为一种价值对象。再如,我们还可以以感觉、表象、判断、期待、怀疑等不同的意识方式看这块矿石,随着我们看的方式不断改变,这块矿石就会随之成为感觉的对象、表象的对象、判断的对象、期待的对象、怀疑的对象等不同的对象。”

胡塞尔的现象学:从根本上颠倒了西方传统认识论的主宾关系,它使我们认识论的兴趣

重心从客体转向主体。

其一,从非我转向我,是我激活了非我,是我赋予非我以意义。

其二,我已经不是再是空虚地看,一种器量狭小的知识的容器,我毋宁说已经成普照万

物、赋予万物以生机的太阳,成为非我意义之发源地。

其三,人不仅可以为自然界立法,而可以为自然界立身;人已经成为自然界真正的生命

形式,而自然界则是这一生命形式的具体体现。

4、王阳明:心外无物。

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出去游玩,朋友指着山中的花树问他:“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

树在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5、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万物的意义对我来说,都是由我激发出来的。

6、现代人:没有成为存在的看护者,而是存在的破坏者。

为什么沙逼北京、猪投上海?为什么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要圆?为什么我们的PM2.5的

测量要爆表?

——我们没有担当起存在看护者的责任。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觉得无家可归,不仅如此,

我们甚至没有看护好自己的存在,让自己的心灵同样无家可归。

二、存在的结构:人烦忙着却不免焦虑

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人并不是先于世界而存在。像上帝那样。而是就在世界之中存在着。

1、在世界之中存在

在世——在世界之中存在Being-in-the-world

——在世即依寓:在家

这种“在之中”并不意味着一个现成的东西以空间的方式“一个在一个之中”,就像水在杯

子之中,衣服在柜子之中一样。

也不是一个叫“此在”的存在者同另一个叫“世界”的存在者“比肩并列”,就像桌子依着门,

凳子挨着墙那样。

它仅仅意味着对熟悉之所的“依寓”。并不是一种客居他乡的异在,而毋宁说就是一种亲

切的“在家状态”。

——依寓即烦忙:在手

依寓方式:利用,放弃,浪费,谈论,考察,规定等。概括为“烦忙”。其为“操作着,使

用着的烦忙。”

世界不是“自在之物”,而是“在手的家伙”。森林是林场,山是采石场,河流是水力,风

是扬帆之风。自然已经成为“为我的自然”。

——人与世界的关系从看转向用:

看锤子与使用锤子,哪种方式更能把握锤子?

2、与他人共在

——他人也在世。共在是先验规定,命中注定。在世必然导致共在。我在这个世界中,

他人也在这个世界中。我的此在,必然打上他人的烙印。

——共在即我们。在世,意味着把世界作为我所用的话,那么,共在并不意味着把他人

作为我所用的东西,而是意味着把其当作与我同类的“人”。他人是和我一样的此在,这种共于是就成为一种“共同存在”即“我们”。

——体现对他人的尊重,不像萨特:他人即地狱

3、存在现身的情态:烦

——此在之于世界的在世方式是烦忙,此在之于他人的共在方式是烦神。二者都是烦。

烦已经成为此在与在世、共在的交汇点。

——烦是我的烦:是积极的烦。是烦造就了人,人一出生,就永远要烦。“俱生我执”。

——烦即不圆满:表明此在总是有种东西悬欠着,处于尚未的进行状态,所以此在就是

一种可能的存在,是一种能在。唯其不圆满,才使人不断地贪新务奇而具有一种永无止境的追求精神,才使人生真正成为“人生”。

佛家的烦:出世哲学,贬义的烦,不破烦恼,不入涅槃。

海德格尔的烦:入世哲学,褒义的烦,烦造就了人生。

——烦的女神用泥土塑形成人,请朱庇特神把灵魂赋予人,土地神给了人泥土之身,三

人命名争执不下:农神裁决:朱庇特在人死的时候得他的灵魂,土地神在人死的时候得到他的身躯,人活着的时候,女神烦占有他,人的名字就叫:homo(人),因为是由humus土制作成的。

4、焦虑:(畏惧)

为什么焦虑?人在选择时,既是自由的,又意识到这种自由。对选择还是不选择的正当性产生怀疑,于是焦虑。

虚假的人——逃避焦虑:通过自欺或者虚假的信仰来逃避。

真正的人——面对焦虑:意识到现实与可能之间的差别,激发潜能,增加创造性。

焦虑的意义:“正是通过焦虑,人认识到自由;换句话说,焦虑是自由生存的方式,而这种自由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意识”。

——我们这个焦虑啊,层次太低。

——善待世界、善待他人、正确认识烦

三、存在的命运:人抗争着却不免堕落

1、第一阶段:被抛

人是从虚无、无根据的地方被抛入到这个世界。虽对人是异己的世界,但不可避免地被

抛到这个世界。因为人是在世的存在。

2、第二阶段:筹划

人要反被抛弃,不满足于被世界规定的状况,自由的规定、计划自己,体现人的自由本

质,强调人是可以自己规定的存在。

马克思:社会关系。相亲,找工作,考察干部。

海德格尔:可能性。习近平、毛泽东、朱元璋、孔子。

《琵琶记》元末南戏作者:高明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萨特:自由选择。

一英国小伙参加“非诚勿扰”节目: 一女首先发问:是独生子吗? 答:不是独子,有个哥,

刚结婚(数盏灯灭) 又有女问:有房吗? 答:有房,不过是上世纪的老宅子(数盏灯灭) 又有女问:婚后住哪? 答:和奶奶、爸爸、后妈、哥哥、嫂子一起住(数盏灯灭) 又有女问:你干啥的? 答:我是大兵(数盏灯灭) 又有女问:你爹在哪单位? 答:我爸没工作(只剩一盏灯) 最后的女孩问:结婚有宝马奔驰接吗? 答:没……我奶奶肯定不同意,马车……行吗? 女孩嗤之以鼻,回:宁在宝马里哭,不在马车上笑! 灯全灭...... 英国帅哥羞臊难当,泪流满面离开现场 次日,英《泰晤士报》头版头条新闻标题为:我皇室成员哈里王子参加中国电视征婚首轮即遭淘汰。

3、第三阶段:沉沦

此在避开自身,沉浸于日常分心事务中,与俗世共浮沉。

海德格尔认为人有两种存在状态:一是自己做主的本质状态,一是常人专政的非本真状态。每个人都要孤独地面对世界、面对他人、面对死亡。如果他采取决断的态度,勇敢地承担自己的惟一性和个体性,那么他就进入了切已本真的状态。在本真状态中,我是居先的、承担自己的责任的。一个人在面对死亡时,才真正显露出自己的本真状态。

假如一个人畏惧死亡,隐入众人或匿名的人们之中时,那么他就进入了非本真的状态,

也就是常人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人们居先,人失去了自己的生存。

常人专政:“常人怎样享乐,我们就怎样享乐;常人对文学艺术怎样阅读怎样判断,我

们就怎样阅读怎样判断;竟至常人怎样从大众中抽身,我们也就怎样抽身;常人对什么东西愤怒,我们就对什么东西愤怒。”

这个常人就是失去个性的、平均化、普通化的人,这个常人就是“查无此人”, 这个常

人有一个托词:人家,成为逃避自己选择的托词,把人通向自我的道路完全封死。它宰着世界,一切都是常人,人们不仅把自己的存在让位于常人,甚至连死也让位于常人;人们活着他人的活,死着他人的死。

——人如何走出沉沦状态?

萨特给出的办法就是:自由选择。英雄是自己选择成为英雄的,懦夫是自己选择成为

懦夫的。

海德格尔给出的办法:勇敢的向死而在。

四、存在的界限:人追求永生忘记本真

1、存在的界限即死亡

——存在的界限即死亡:向死而在。

人的此在是尚未的存在,最终有一终结即死亡。表明人的生命的完成。“有漏”

——对死的体验是一种终极性的体验,即焦虑或者“畏”。

人只有体验到死亡时,才真正认识到此在的性质。

2、死亡的三个特点

其一,绝对的:不可抗拒、不可挽回的力量。“死亡提示了自己是最固有的无条件不可越过的可能性。”“死亡是一种不可能的可能性”,“死亡面前,人人平等”。

其二,个体的:死是把此在作为个别东西来要求此在。属于个人所有,是别人无法替代的。“死亡是最自在的”。

是对传统哲学的批判:传统强调大我。海认为:死,证明了小我不能还原为大我。社会再强大,也不可能代替个体死亡。

其三,偶然的:没有道理可言,任何时候都可能出现。正因为其不可预设性,才体现出生命的魅力所在。“人生下来就有老死的时候”。

3、死亡的三个意义

一是本真感。

二是畏惧感。

三是意义感。

海氏使死亡处于绝对性、个别性和偶然性的交汇点,只有人面对死亡的时候,才能体会

到死亡的个体性、独特性、不可重复性、偶然性,体会到此时此刻的存在,具体,有限的存在,也是绝对的存在。所以,人只有自觉到死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的价值。

4、死亡哲学

评价:

死亡问题成为存在主义谈论的焦点。

古老话题:哲学始于人们对死的恐惧。

雅斯贝尔斯:哲学谈论的就是死亡。

川端康成:死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艺术。《雪国》《古都》

萨特:《墙》揭示死亡的偶然性。

托尔斯泰:《三死》死亡面前人人平等。最初发表于1859年第1期《读者文库》杂志。 小说叙述一个贵妇人、一个农民和一株白桦的死。

——我们对这个死亡的态度,太可笑

一个漂亮的女孩子,觉得自己过得很不幸,终于有一天她真的决定跳楼自杀。 身体慢慢往下坠,我看到了

10F恩爱著称的夫妇正在互殴。

9F平常坚强的Peter正在偷偷哭泣。

8F的阿妹发现未婚夫跟最好的朋友在床上

7F的丹丹在吃她的抗忧郁症药。

6F失业的阿喜还是每天买7份报纸找工作

5F受人尊敬的王老师正在偷穿老婆的内衣。

4F的Rose又要和男友闹分手。

篇二:对《禁闭》的存在主义解读

在“地狱”中拷问人性

——对《禁闭》的存在主义解读

袁雪琪 10300270072 法学

[关键词] 萨特 境遇剧 存在主义

《禁闭》作为法国著名哲学家、戏剧家萨特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蕴含了萨特丰富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独幕剧。该剧本将整体情境设定为“地狱”。地狱中的三人——加尔塞、伊内丝、艾尔黛丝——共处于“一间陈设为第二帝国时期风格的客厅”,放置着的仅是三把躺椅、一尊铜像、一把裁纸刀。在这样一个异境中,在现世中已沦为罪人的三个死人仍旧保持着罪恶的原欲,“像旋转木马似的一个追逐一个”,无休止地角逐和斗争,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在这样一个地狱里,没有尖刀刑具,没有皮肉之苦,只有彻夜通明的灯光和永不困乏的眼皮。三个人永远生活在其余两人的目光之下。那目光就是禁锢、就是折磨、就是永远无法逃脱的地狱。最后,他们终于领悟到——地狱中根本不需要其余的刽子手,“他人就是地狱”。

“他人即地狱”彰示了萨特的人际关系理论。而后世研究学者也大都把研究重点放在对该句的内涵解读上。萨特曾因法国天主教派断章取义的浅陋解读而辩解,他强调:他人即地狱是基于个人与他人的恶化关系的前提的,“我的用意是要通过这出荒诞的戏表明:我们争取自由是多么重要,也就是说,我们改变自己的行为是极其重要的。不管我们所生活的地狱是如何地禁锢着我们,我想我们有权利砸碎它。”观之中国学者的研究,其观点都大致集中在两个层面:一是相对自由,强调自我与他人的相互性。世界上不存在绝对自由,个人自由必须通过他人实现。谁为了个人自由恶化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谁就将受地狱之苦。二是“杜梅萨之眼”,自为存在的我由于他人的目光注视而僵化。作为意识主体的个人与同样作为意识主体的任何其他个人的他人之间的关系必然是敌对的。所以如果你不能正确对待他人对你的判断、不能正确对待自己,那么也将受地狱之苦。

不得不承认,“他人即地狱”是当今人类的普遍的境遇。而你的选择就是你的人生。除了萨特的人际关系理论,我还想从更微观的角度解读《禁闭》对人性

的剖析。

一、自我的迷失。可以看到“镜子”一词在剧中共出现31次,是具有象征

意义的重要意象。剧本中一遍遍强调地狱中没有镜子及主人公对镜子的

渴望与追求。艾尔黛丝说:“当我不照镜子时,我摸自己也没有用,我

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还存在。”可见镜子是主人公认知自我的重要媒介,

镜子即意味着自我存在,镜子的缺失意味着自我的迷失。于是人们不得

不从他人的眼中寻找自己,但同时又恐惧自己在他人眼中异化变形、不

得不通过他人之眼来修正自己的行为。正如艾丝黛尔会质问伊内丝:“您

跟我的审美观是一样的吗?”推广到普遍境遇,即人类永恒生存在寻找

自我的本能欲求与抗拒异化的矛盾之中。于是现代人们普遍面临自我认

同的危机,由此形成了焦虑、恐慌、空虚、绝望的心理状态。而这一切

都源于人性的不自知。

二、信仰的缺失。工业革命带来自然科学的高速发展。当人们沉浸在高科技

机械化快餐化的时代中时,一个声音告诉人们:“上帝死了”。原先处在

上帝庇护之下的心灵迷离失措起来: 不再有灵魂不死, 不再有道德极境, 不再有超自然的世界秩序。人失去了尊严, 人的肉体灵魂失去了根本价

值, 人的生存似乎都失去了重心。在禁欲时代的压抑与坚守后便是报复

性的纵欲——个人欲望被无限放大,个人自由被过度强调。而随之必然

带来的就是精神家园的荒芜与道德底线的沦丧。剧中三个主人公生前就

行径卑劣,死后入地狱仍有罪恶的要求。正因为他们都心怀自己膨胀的

欲望,从而处处受到其余两个鬼魂的牵制,陷入自己缔造的地狱。这三

个鬼魂就是现代社会中信仰缺失的体现。

三、认识自己的魔鬼。人类有窥视他人内心隐秘的好奇心,即使表面上伪装

得如何若无其事,内心的触角却总想知道更多,以便对他人有所掌握。这样自己才觉得安全。剧中三个鬼魂努力地去了解其余两人的生前过往,即了解自己的刽子手。正如加尔散所说:“你坦率讲出来,就可以免遭

厄运;要是我们能认识自己的魔鬼??说吧,为什么?”

四、生本能——自我救赎。存在主义强调“存在先于本质”,每个人都可以

通过自由选择达到自我救赎。正如剧中三个鬼魂认识到惩罚就是其余两

个人的存在。于是他们进行了选择——加尔散提议大家别说话,静静地

坐下来,闭上眼睛,尽量忘了别人的在场,但是却失败了。正如伊奈司

所说:“您的沉默灌满了我的耳朵。即使您闭上嘴,即使割掉舌头。难

道您就能够使自己不存在吗?您就能够停止您的思想吗?您的思想,我

听得见。它在吧嗒吧嗒地响着,像一只闹钟;我还知道我的思想您照样

也听得见。”于是他们又进行了另一番选择——他们企图打开门打破这

地狱般的人际关系——但当门打开时,却无人愿踏出去。最后他们的选

择是“让我们继续这样下去”。人们若选择惧怕未知,拒绝改变,那么

就亲手选择了自己的刽子手,亲手选择了自己的地狱。

值得注意的是,在《禁闭》中作者强调对“地狱”这一情境的刻画,是一部典型的“境遇剧”。而为什么萨特会如此注重情境并热衷营造这种“异境”呢?我想仍可从人性角度对此作解——实验人性。人性中的真、善、恶、残忍、欲望、悲悯等在没有被强烈挤压或扭曲的情况下往往被遮蔽,无法真正暴露。而营造异境则如同做实验:作者像建造实验室一般,在压抑、封闭、扭曲的极端环境下观察人性的变化,使剧中三人毫无顾虑地展示残缺人格、满足欲望、竞相追逐,剥离虚伪和浮夸。

[参考文献]

[1] 顾晓燕.合谋的禁锢——从萨特的《禁闭》看自我的“异化”[J]. 安徽文学.2008 ,""(10)

[2] 夏世华. 从《禁闭》看萨特的“他人就是地狱”[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2)

[3] 王一玫. 解读“他人就是地狱"的钥匙——萨特戏剧《禁闭》浅析[J]. 社科纵横.2006,21(10)

[4] 翁瑜. 从《禁闭》看萨特“境遇剧"的哲学意蕴.安顺学院学报[J].2010,12(3)

[5] 萨特.禁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篇三:存在主义

第四章 存在主义(提纲)

存在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中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一个哲学流派。它立足于揭示人的真正“存在”,阐释人的存在的意义和方式,从而揭示个人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是一种比较典型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潮。

第一节 存在主义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存在主义的产生和流行与20世纪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危机的日趋严重以及人的异化现象的加剧紧密相连,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危机的产物。存在主义以个人的存在为其哲学的基本问题,并以此为中心对人的问题进行了哲学反思,具有非常鲜明的人学特征。

一、存在主义产生的背景

存在主义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 40年代到60年代广泛流行于西方社会。它的产生和发展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危机有密切关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存在主义的中心在德国,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是其创始人和最大的代表。

第二次大战爆发之后,法国成了存在主义的另一个中心,以萨特为最大的代表,其代表人物还有:梅洛—庞蒂(Merleau-Ponty 1908—1961)、马尔塞(Gabrie Marcel 1889—1978)、卡缪(Albert Gamüs 1913—1960)。

存在主义作为人本主义思潮的第三代,一直把描述和揭露在充满矛盾和危机的现代社会中人的个性的丧失,人的自由被剥夺,人为异己的力量所支配,人已不再是作为人而存在,把论证怎样使人获得真正的自由,摆脱异化状态,恢复人的个性和尊严,实现人的价值,作为其哲学的中心任务。

存在主义哲学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意志主义、生命哲学等,但作为其直接的思想渊源是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Soren Kierkegaard 1813—1855)的“孤独的个人”的哲学思想和胡塞尔的现象学。

二、存在主义的基本特征

存在主义的内部派别林立,仍然具有许多共同的理论倾向,从而构成一种哲学思潮。 第一,存在主义都反对主客二分的传统哲学,反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也反对实证主义思潮的观点。他们不排斥对本体论的研究,但主张以超越主客、心物二元论的存在论来取代传统哲学的本体论。

第二,存在主义认为真正的“存在”是个人的存在。他们认为个人的存在是哲学研究的对象和根本,以往的哲学没有抓住这个根本,是“无根”的哲学,并且对“存在”的解释也是错误的。存在主义哲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存在”作出本体论的分析,把个人的主观感觉、人生体验和态度作为哲学的中心问题,以揭示人存在的意义和方式,说明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

1

第三,存在主义贬低理性,主张以非理性的心理体验来认识存在,表现了它们的非理性主义倾向。由于他们认为存在不是实体性的存在,是一种纯粹的意识活动、是意识的意向性,因此,就不能以理性认知的方式来把握,而要通过孤独、烦恼、悲观、绝望等心理体验来获得对存在的认识。这也不同于近代传统的理性主义和现代的科学主义。

第四,存在主义都有较鲜明的悲观主义色彩。他们认为人的未来不可预知,人的当下又以孤独、烦恼、畏惧、绝望等为存在的方式,死亡始终控制着人生,因而,他们的哲学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悲观主义的人生画卷。

第二节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

生平:存在主义的创始人是当代最著名的德国哲学家马丁 · 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他出生于德国,早年在弗莱堡大学学习神学和哲学,期间深受胡塞尔哲学思想的影响。哲学著作主要有《存在与时间》(1927)、《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1929)、《什么是形而上学》(1929)、《真理的本质》(1943)、《论人道主义》(1947)、《林中路》(1947)、《形而上学导论》(1953)、《什么是思》(1954)、《通向语言之路》(1959)、《诗、语言、思》(1971)等等。

一、有根的本体论

海德格尔认为哲学本体论的基本问题是“存在”问题。他既反对柏拉图以来的西方传统形而上学本体论,也不同意象实证主义那样拒斥本体论。他认为哲学所应探索的只能是存在,真正的哲学是关于存在的哲学。

他的主要目标是批判和超越传统形而上学,特别是其本体论,用现象学方法建立新的存在哲学。

为了建立有根的本体论,海德格尔把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作为他本体论研究的基本方法。现象学的方法就是要求面对事物本身。存在主义将其用于本体论,就是把一切对象化的存在都还原为直接涌现、显示意义上的存在,也就是所谓真实存在的本身。

海德格尔认为几千年来哲学家们都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存在,他们把存在与存在者相混淆,把存在者当作存在加以研究。他认为两者有着根本的不同。

海德格尔认为以往的哲学所探讨和研究的都是存在者,而不是存在这个根本性问题,因而,以往的哲学是无根的哲学。

海德格尔创建的是有根的哲学,这个哲学本体论的“根”就是人的存在。但他所说的人的存在又有其自身的理解。

海德格尔认为人的存在称之为“亲在”或“此在”。

海德格尔认为“亲在”比其他一切存在者有三层优先地位。

第一是在存在者状态上的优先地位。

第二是本体论的优先地位。

第三是作为一切本体论的可能性之“存在者状态”的本体论的条件。

因此,对此在的研究是最重要的,这是全部哲学的根本,是哲学研究的出发点。

海德格尔认为对亲在的认识或把握不能通过一般的理性认知方式来进行。而是在领悟存在、追问存在的过程中,存在就把自身显现出来,并由自我体验和感悟而得到。

2

海德格尔在进一步探讨亲在时,表明了亲在与世界万物的关系。

二、亲在的在世状态

海德格尔认为亲在总是处于烦、畏、死的状态。

由于人们终日沉湎于日常的世俗生活之中,通常意识不到亲在。海德格尔主张的是“先行到死亡中去”来面对死亡,领会人生的真谛。

亲在的时间性也是海德格尔亲在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海德格尔通过对亲在存在状态的论述,不仅说明了什么是真正的存在,而且也说明了如何去把握真正的存在;不仅指明了人的沉沦和异化的根源,而且也指出了如何摆脱这一境地,实现真正的自我。从中反映出西方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但海德格尔并没有真正解决这些问题。

三、存在与真理

海德格尔反对传统认识论中的关于真理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观点,即真理符合论。 他认为只有超出主客分立之外而又成为主客统一的基础的东西才使真理成为可能。 海德格尔就是要超出传统的符合论的真理论的界限去追问真理的这种基础和本质。真理就是对亲在的澄明,目的使亲在摆脱沉沦状态而自由地存在。

海德格尔的真理论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而是本体论意义上的,也可以说是他的存在论的又一种形态。

海德格尔在早期哲学思想中,他是通过对亲在的生存状态的分析来探究真理的,也就是个人对自己存在状态的领悟。离开了人,就谈不上真理

从30年代起,海德格尔所讲的真理是存在本身,而不再是亲在的状态,真理不再是亲在的真理,而是存在的真理,试图克服真理问题上的主观主义。

海德格尔又谈到亲在与存在的关系。存在不是作为亲在的人的产物,存在是绝对超越的,即存在不以任何亲在为转移。他认为一切存在还是存在者的存在,离开存在者无法探究存在,存在的问题仍然是存在者的问题。这表现了海德格尔后期转向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立场。

第三节 萨特的存在主义

生平:让 · 保罗 · 萨特(Jean Paul Sartre 1905—1980)是法国著名的作家、社会活动家和哲学家。他主要的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1943年)、《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6)、《辩证理性批判》。

萨特的哲学思想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主要目标是建立存在主义的本体论,提出了“反思前的我思”,论述了自在存在和自为存在的关系,力图以存在主义的一元论消灭传统哲学的主客二元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是《存在与虚无》;第二个时期的重点是阐明他的人道主义思想,提出“存在先于本质”,人是绝对的自由等观点,反对宿命论,宣扬选择自由,强调人的责任感,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是《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第三个时期主要是力图将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提出了人学辩证法和历史人本学等观点,代表作为《辩证理性批判》。

3

一、 现象学的本体论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一书中的主要目标是用现象学的一元论消除传统哲学的主客二元论,并用现象学的方法建立起他的哲学本体论。

萨特从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入手说明他的现象学的一元论思想。提出“反思前的我思”,即先于理性意识之前的意识。

萨特依据意识的意向性,从“反思前的我思”推出了“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萨特认为自在的存在可以呈现于意识中,成为现象的存在,但它不依赖意识,是独立自在的,它就是不以意识为转移的外部世界的存在。而自在的存在的显现就是自为的存在,就是意识的存在。自为的存在的特性与自在的存在正好相反。它最大的特点是非实在性,也就是一种虚无。

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并不是各自独立,相互无关的,而是统一的。在这两者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自为。

二、 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

在萨特的哲学中,现象学的本体论、存在主义、人道主义是相关概念。存在主义既是一种探索存在本性的本体论的学说,也是一种探索人的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学说。前者为这一学说的哲学基础,后者为这一学说的人本学的应用,两者的核心均为自由。

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为什么说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呢?

萨特认为,上帝是不存在的,也就没有由上帝创造的、先于人存在的人的本质;也没有18世纪法国无神论所说的先于具体人而存在的抽象的、普遍的人性;而且人与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先存在后有本质,物是先有本质后存在。

萨特的这些思想无论对于当时还是现在都有积极的意义。

他对上帝造人的否定,对抽象的、普遍人性的批判,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他由此而否定一切,否定有先于人存在的客观性,否定人类有其时代的某些共性,则是不正确的。 萨特从存在先于本质出发论述了他的自由观,这是他人道主义理论的核心。萨特认为自由是人所必然具有的,它不是在人之外的、为人所追求的东西,而是与人的存在一体的东西。、在萨特那里,自由就是存在,存在就是自由,两者不可分。

萨特认为,自由就是选择的自由,人的自由就体现在自由选择上。他认为自由选择有三个特征:(1)自我的选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自我的每一个行动都意味着自我选择,人不能处于选择之外。(2)自我的选择无任何普遍的和先验的标准,自我的每一个选择都是绝对自由的。(3)自我的选择是没有因果和逻辑关系的,没有任何的客观必然性束缚自我的自由选择。

萨特又十分强调要把个人的自由选择与所负的道德责任联系起来。

萨特认为自由是价值的唯一基础。价值就是人的自我选择,而这正是人的意义所在。所谓价值,就是人所挑选的意义。

萨特的自由以付诸行动为补充。

另外,萨特在说明人是绝对的自由的同时,也认为这样的人生充满了“烦恼”、“孤独”和“绝望”,但他对它们作了不同于海德格尔的解释。

萨特的绝对自由观前后也是有所变化和发展。

4

三、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萨特在50年代以后开始接近马克思主义,并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当代惟一不可超越的哲学。他在《辨证理性批判》(第一卷)中系统地论述了他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萨特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当代惟一有生命力的“哲学”,存在主义不过是寄生于其上的“思想体系”。但是,马克思的后继者把这种理论中的“人学”思想给消融了,把它变成了一种非人的人学。萨特批判了“现代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官僚主义,要用他的存在主义来医治马克思主义的这些弊端,使马克思主义重新成为一种有生命力的哲学。

萨特的历史人本学。他把社会历史描述为是一个从个人实践——群集——集团的历史过程。个人实践是社会实践、社会关系构成的起点。人——群集——集团——“官僚国家”。这样萨特就从个人实践推出了整个社会

萨特强调社会历史是实践的个人创造的,个人的实践在社会历史的更迭中起决定的作用。但他也认为个别人不可能孤立地去创造,它们的活动必须汇入社会总体中。但他最终依旧认为个人的存在是最真实的存在。

萨特坚持个人存在(自我)是第一性的,因而首先应对人进行分析。他特别强调精神分析对于了解人和人类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萨特坚决否定历史决定论,认为存在主义只能肯定历史条件的特殊性。对于唯物史观所说的社会历史的普遍性、规律性和必然性一概否定。

对存在主义主要观点的评价

在今天这个更高频率地使用“以人为本”一词的时代,存在主义作为以人为研究中心,对人的问题给予很多思考的哲学流派,应该给现代的人文建设以更多的理性借鉴。尤其它提出的人的存在、自由、价值等问题,仍然是今天要面对并思考的课题。

存在主义把当代西方社会中人的问题:人的生存、人的价值、人存在的意义等放在哲学的中心地位,这符合当代西方社会现实。

存在主义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描绘和说明也值得高度重视。

萨特把自由与责任联系起来的思想也是很深刻的。没有自由,也就谈不上责任。有自由,没有外在的强迫,自己是自己言行不可争辩的作者,因而就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由与责任相伴随。有些人只看到自由、权利,而无视责任和义务,只要权利,而不要权利实施后所应负的责任。所以在我们讲个人的自由、权利的时候,更应强调责任和义务。

但从总体上讲,存在主义的哲学观点是建立在主观唯心主义基础上。尽管萨特在后期对绝对自由等作了修补,但这个理论的极端个人主义、绝对自我的色彩依然可见。因此,应当对人的存在、人的自由等问题有正确的认识。

存在主义关于存在和人的本质观点是错误的。他们认为只有人才是真正的存在,其他的一切都够不上存在,同时,又认为人的真正存在,只能是与他人和社会偏离和孤立起来的个人的存在,并进一步归结为人的纯粹的主观性,其他一切物由此而生成,这表现出存在主义的主观唯心主义本质。个人与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个体永远无法脱离社会而存在,无论是人的物质需要还是精神需要都决定了人必然处于种种社会关系之中。萨特否定人有共 5


存在主义》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4099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存在主义
相关文章
  • 存在主义

    海德格尔的的存在主义诗意的栖居: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漫谈引言:现代人的六种不良心理:一是群体焦虑状态:对自己焦虑,对他人焦虑,对环境焦虑。北京上班族月收入7500元没有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