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肉鸡饲料的管理
肉鸡饲料的管理
肉鸡饲料是肉鸡饲养中的重要一环。每日的肉鸡饲料的饲喂关系到肉鸡的生长,肉鸡的健康状况,从而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也就是说,要想养好肉鸡,饲料是关键。
影响肉鸡的食欲除了温度、饲料气味、料型以外,应激因素也可以影响。在都到影响后,肉鸡对饲料会有所选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挑食。
肉鸡挑食很多时候与应激有关系,例如,在育雏期,大部分养鸡户都采用颗粒料进行饲喂,而进入育成期,为了降低成本,就会使用粉料。由于对颗粒饲料有很强的依赖性,当鸡群换到粉料的时候,就会造应激,从而引起挑食。(本文出自中国养鸡网养鸡技术频道栏目)
如果因为更换饲料而引起的挑食,可以通过这么几个方面来调整。一是更换饲料要循序渐进,尽可能降低应激影响。二是要适度调节饲料的粒度,玉米的粒度不要太大,要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增大,豆粕除非特别大的团块,一般都不需要在进行粉碎操作。三是提高饲料均匀度。 饲料配比合适,分阶段的配比饲料。合理降低养殖成本,提高鸡群免疫力,提高经济效益。
篇二:肉鸡的基本知识与饲养管理
商品肉鸡的基本知识与饲养管理
一. 商品肉鸡的基本知识
品种(标准化鸡场):AA+、罗斯308、艾维茵、科宝。..
饲养周期:35日龄—50日龄。1.目标体重(大、小)。
2.鸡群健康状况。3.天气。
饲养阶段(生理):1—21日龄育雏期(510号);22—35
日龄中鸡饲养(511号);35日龄—出栏大鸡阶段(513号)。1-21日龄体温调 节中枢不健全,适应能力差,此阶段对温度要求高,需
人工调温,无论冬夏都应如此,以保证雏鸡对环境温度的需求。
22-35天体温调节中枢逐渐完善,可逐渐通过产热散热来适应外界温度的
变化,但在前期温度达不到要求时仍需加温。
35天后,对温度要求不严格,而且完全可通过产热散热来适应外界温度的
变化,但育肥期极不耐热。高于 30度可导致热应激 ,甚至死亡。环境温度低于15度时也不利于生长发育,易发疾病。最佳性能温度为22-24度。
体温:鸡的体温为40.3-41.9℃,出壳时低,4日龄后
开始升高,7-10日龄达正常温度。
体重:初生重 38-48克,1 周 末 170-200克,2周末
430-480克,3周末830-900克,4周末1300-1400克,5周末1900-2000克,6周末2500-2600克 ,7周末 3200克,此阶段为初生重的66倍,料肉比为1.90-2:1。
饲养密度:10—15只/㎡。密度决定于:目标体重、季
节、通风系统、饲养管理水平。
二、商品肉鸡的饲养管理
1生物安全:将病毒、细菌等一切病原微生物拒之于鸡
舍之外。
做好生物安全重点是:1防鼠、防鸟,最好在鸡舍门口
放上挡鼠板。2人员进入鸡舍前一定要对胶靴、服装及手进
行彻底消毒。3 场内通道定期消毒(每周两次)。4 做好鸡舍
空气消毒。5 对进入鸡场的车辆消毒。
2环境控制:给鸡提供最适合生长的条件。根据鸡不同日
令调整好温度(高-低)、湿度(高-低)、通风(小-大)、光
照(强度、程序)。
温度:育雏温度第一天为33℃, 以后温度每天降
0.4℃ ,至28日的 22℃止,保持至35日龄,35日龄以后,
一般不低于19℃。
22-24℃是肉鸡实现最佳生产性能温度。
注意:1看鸡施温,要看鸡群的分布状态,不能只看温
度计.2舍内温度应稳定均匀,不忽高忽低,上下温差应小于
3度。
湿度:湿度指空气中的相对含水量,通常以百分数表
示。湿度对鸡的生长发育很关键。雏鸡生长日龄不同,对湿
度要求不一。
湿度的控制:育雏前三天空气湿度控制在55%-70% ,
有利于保持体热,防止体热散发。低于50%会脱水,均匀度
差,影响生长 。湿度低应加湿。可采用自动喷雾线和喷雾器
加湿。
尤其进鸡前应先加湿达75%后再进鸡,否则难以达到理
想湿度。
雏鸡在1-2周 不低于60-65%,雏鸡在3-4周要求达
55-60%,雏鸡在5周以后,湿度应在50-55%,此阶段如果
湿度过大(>70% )会导致散热困难,加大呼吸引起肺炎诱
发呼吸道疾病和大肠杆菌病。过小(<50%)空气过于干燥
呼吸道病多。整个过程最好控制在50-70%之间。
通风:
通风的目的:
1保证氧的供应以利于新陈代谢(最小通风量)。
2排出有害气体,灰尘。二氧化碳>0.15%易发生腹水症;
一氧化碳>10ppm易中毒;氨气>20ppm易发呼吸道病;硫化
氢:硫化氢比重大,愈接近地面的浓度愈高。如果在鸡舍的
稍高处嗅到硫化氢气味,则表明鸡舍内的硫化氢已经严重超
标。当鸡舍中出现以下情况时可判定空气中确有过量的硫化
氢存在:①铜质器具表面生成硫酸铜而变黑。②镀锌的铁器
表面有白色沉淀物。③黑色美术颜料褪色;环境粉尘含量应
不大于10mg/m3。
3排出湿气降低湿度。湿度>70% 影响生长 ,<50% 粉
尘多,易诱发呼吸道病 。
4调节舍内温度。冬季要处理好通风与温度的关系,在
冬季不可因保温而减少通风,但也不可加大风量,以防止冷
应激。
通风的原则:14日龄前以保温为主,适当换气。14日龄
以后保温的同时,适当加大通风量,通风量的大小要根据具
体情况制定。总之,要使鸡舍内始终保持一个好的空气质量。
通风方式:
横向通风:小窗口进风,横向风机排风,目的是换气。
负压10-20之间。
纵向通风:关闭小窗,湿帘处进风,纵风机排风,目
的是降温,用于大日龄(不早于14日龄),至少要开3个大
风机。达不到降温目的时应采用湿帘加水,风速不低于2米
/秒。
光照 :光照与采食、生长发育相关。
连续光照和短时黑暗交替使用可以获得最大日增重,
光照过强过弱,过长过短都会影响生长发育。
光照强度:1—4日龄30-40Lx,4—出栏5-10Lx。
光照程序:1-2日龄24小时,3-4日龄23小时,5日
龄-出栏根据情况制定。
3垫料管理:主要是稻壳,厚度要求5-7cm。防止水线
漏水,造成垫料发霉。
4日常操作:
擦洗集水杯、检查水线乳头(漏水或赌赛)。
调节水线高度(最初两天将乳头调节到小鸡眼部高度,
第三天提升水线,使雏鸡以45度角饮水。第四天起,逐渐
升高水线,到第十天时鸡只应以70--80度角由饮水器下方
饮水)。
调节料线高度(进鸡时降到最低、一周后料盘格栅的
上缘与鸡背的平均高度相平)。
调节料位高度(开食时调到最高,随着鸡的日龄增大,
要逐渐降低料位,以鸡能吃足饲料,料盘周围不出现散落饲
料为准)。
冲洗水线(饮水管道被彻底清洗和消毒是改善饮水质
量,改变生产结果的首要步骤)。
挑拣死逃鸡。
三防病治病:
防治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常发疾病:病毒病:新城疫、传支、法氏囊、禽流感;细
菌病:白痢、大肠杆菌、肠炎;另外还有霉形体、球虫等。
免疫:免疫的方式:点眼、滴鼻、喷雾、注射(皮下)、
饮水。免疫程序:5-7日龄初免(点眼滴鼻、皮下注射)、13-14
日龄法氏囊饮水免疫、19-21日龄新城疫饮水免疫。预防用药:细菌性疾病、霉形体病以及球虫。
治疗用药:首先要正确诊断,才能合理用药。
总之,在整个饲养过程中,只有把各个方面的因素适时
的综合在一起,才能发挥出肉鸡的最佳生产性能。
篇三:肉鸡日常管理及注意事项
进鸡后的日常管理及注意事项
1、0-7日龄
1.1温、湿度:温湿度是育雏的关键,而育雏的成败又决定了整个饲养过程的成败。尤其是1-3日龄,适当的高温高湿是符合鸡的需要的。适当的高温可促进雏鸡活动,促进采食饮水,促进卵黄物质的吸收。而适当的高湿则利于鸡的羽毛生长,也利于雏鸡采食。所以1-3日龄,我们把握的原则为,温度宁高不低,一般以垫料温度不低于32度,60cm高度温度35-36度为标准,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
1.2 光照:第一周目的是尽可能增加体重,达到出生重的4倍以上,所以光照强度应稍大一些,一般以40-50LUX为宜。光照时间,第一天24小时,其它几天为23小时,闭灯1小时的目的是为了使雏鸡能适应因停电而造成的黑暗。.
1.3、饮水:真空饮水器、水线在进鸡之前一定要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提前放水预温(包括乳头水杯)。水线水压指示管调节器调整至10cm,水线要平,第一天水线高度以乳头平于雏鸡眼睛为宜,2-3天后调至45度角饮水。
1.4、喂料:小雏要少喂勤添刺激采食,一般前3天3-4小时加料一次,3天后4-6小时一次。料线应从首日龄使用。 1.5、注意事项:
a、育雏重在保温,所以该阶段一定不要使雏鸡受凉,鸡舍的两端温度一定要够。应该调整好加热系统,使舍内的昼夜温差以及鸡舍的不同部位的温差波动不能大,鸡舍漏风处一定要封好。
b、如果在寒冷季节,我们需要关注墙边,墙边的温度往往要和目标温度差7-8度,最好墙边用塑料布将鸡隔开。
C、对于采食饮水不好的小鸡挑到小鸡栏单独饲喂。
d、进雏后要教雏鸡饮水开食,轻轻敲打料盘水线吸引小雏的注意。 2、7-21日龄
随着鸡只增长,工作方向要调整,降低光照强度,缩短光照时间,整个饲养期23小时以上的长光照不适应现在的需要,持续6小时以上的黑暗会增加体内褪黑素的产生从而促进机体免疫系统的发育,协调骨骼和内脏器官的发展,控制这一段时间的生长速度是我们的目的,对于控制呼吸道病的发生和发展很重要。疫苗反应,通风不和适,风门或大或小,都会加速呼吸道病的产生。 3、21-出栏
这一阶段通风的问题最突出,也是大家所担心的。夏季涉及到降温,冬季涉及到加热保温。这对我们的设备和能力是彻底的考验。
3.1 冬季用最小化通风来解决加热的矛盾,节约热能,节省成本。
3.2 夏季要注意用纵向通风时侧墙的风门不能漏风,影响风速。水帘开启要注意前面的鸡群不能太凉。
3.3 整个饲养期要注意及时调整水料线,料线以料盘边缘和鸡素囊中部相平。
饲养密度和设备要求
1、饲养密度
1-7天35只/㎡ 距鸡舍前端28米 8-14天 28只/㎡ 距离鸡舍前端35米 15-21天 18只/㎡ 距离鸡舍前端55米 21天以后8只/㎡ 全部放开 2、设备
开食盘240个,饮水器120个。 3、育雏隔栏的制做。
为节省热能和方便小鸡找到水和料,育雏隔栏做6个。有一个小鸡栏,以便对弱小鸡雏单独饲喂。
4、雏鸡进舍24小时后检查鸡群,做到95%鸡嗉囊有料。
温度设定
饲养期温度(距地60c m)高度:
光照程序
水线高度
日工作安排
2011-7-15
《肉鸡挑食的管理介绍》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2887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