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后杂感 正文 本文移动端:《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后杂感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后杂感

2018-11-06 10:55:23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后杂感

  王金战,在教育界充满传奇的一个名字。2003年,他作为人大附中高中12班班主任,把全班55名学生中的37人送进了清华和北大,10人送进了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美国耶鲁大学等名校,成就了一段高分低能的传奇。

  他的成功固然源于出类拔萃的学生,源于得天独厚的人大附中实验班,源于本就是精英荟萃的一个集体。但是,当你有幸看到这本书,王金战老师的教育之道及行事方式,对每一个翻开这本书的人来说都不无裨益。这本书既有王金战老师做思想工作的成功案例,还有他的学生们的学习经验总结,以及他的工作反思和心路历程的描述,并融进自己独特的思考,用流畅的笔触娓娓道来,值得一读。

  掩卷沉思,发现王老师也并非什么神人,他只不过把最基本的教育原理用到了极致,他书中的核心的朴素教育思想有两条:

  一、心态成就优秀:

  王老师认为是心态是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而心态的关键是自信。

  二、用看“星”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孩子。

  在王老师眼里没有差生,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星。这在“应试”教育的今天,是难得可贵的。其实,差生也会成才,就看老师怎么引导。

  然而,即使这些朴素的教育思想在老师心目中扎根,如果没有成功实践,也只是纸上谈兵。

  书中提到一位女生在高考前已经填了北大志愿后,在做老师下发的模拟题时,平素一向130分左右的她竟然考不到110分,然后就慌了,想改志愿,可是志愿已经录入电脑不能更改。这女孩情绪沮丧,非常苦恼。这位家长经人介绍来找王金战。“在你不会的问题已成常数的情况下,你是希望在考前让问题暴露得越多越好呢,还是让不会的问题都隐藏起来好呢?”“在考前这么宝贵的时间里,你好不容易做一套题,居然一个问题都发现不了,那么你的时间浪费得太可惜了。”一番简短的分析后,这位女生高高兴兴地走了,结果以超出录取线30分如愿考上北大。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中,其中消解学生内心困惑(心理问题)最能考验一个老师(尤其班主任)的教育水平,如何为学生“解惑”,除了学习先进而求实的教育理论,老师睿智的反应润物无痕的教育艺术值得毕生去追求。

  一个老师切中要害的片言只语往往就能影响孩子的一生,然而作为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应该是全方位而更细致的。王老师说,“问题孩子往往出自问题家庭,”使孩子变笨的高招有,过分苛责、处处干涉、限制游戏、揠苗助长等,好多家长在自觉不自觉地用这些招数,来扼杀孩子原本有的好奇心、上进心。家长帮助孩子调适心理,比敦促他们做作业,或辅导他们,要重要得多。

  王老师的女儿原本也不是很优秀,但最后考上了北大。王老师提醒我们家长,“知道你的孩子需要什么吗?要换位思考!“我对我的学生要求,包括我的孩子,星期天只要回家,睡觉能睡到几点就睡到几点。之所以能睡着,说明你需要,生理上需要。本来,学习之道,一张一弛。”对于我们这些看到孩子周末赖床就焦急呵斥孩子偷懒不上进的家长,确实值得反思。同时,与孩子谈话,倾听往往比说教重要。人,内心深处的最大渴望是被人理解,被人尊重,孩子当然一样。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家长。”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

  “没有什么学习差的学生,只有暂时落后的学生。”

  虽然这些话,我们很多同行认为不敢苟同,毕竟教育实践中总会遇到一些让人头疼的特例学生,但我们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绝对要有信心,这本书里王金战老师很多朴素的教育思想熠熠生辉,他睿智的言行值得我们效仿、内化,让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也更多一点技巧性和艺术性。如果只钻进成绩的狭笼,分数的桎梏,只看到眼前,只看到孩子的错误,每天就会在重复中掏空自己的耐心。没有思想行为习惯的教育投入,孩子就没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心,老师和家长的教育培养就不会有事倍功半的效率,就不会有良好稳定的习惯,更不会有我们所期望的成绩。所以,教育的投入降低教学的成本。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后杂感》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8466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