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读书笔记 >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笔记 正文 本文移动端: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笔记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笔记

2017-05-05 07:01:43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事业编制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笔记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

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一)物质观的发展

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的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6、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

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各种物质运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高级运动包含低级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同时并存、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运动是无条件的和绝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 物质运动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具有如下共同点:规律具有稳定性;规律具有普遍性;规律具有可重复性。

7、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对无限多样和永恒运动着的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对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共同基础的科学反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8、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无机物的反映特性进化为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进化为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动物心理进化为人的意识。

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劳动促进了人脑,促进了语言的产生,促进了意识的形成。

9、意识的本质

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意识不等同于客观事物,而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的观念形态。

10、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

联系的复杂性、多样性: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发展产生不同影响和作用,所谓规律,就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主要作用。

系统论扬弃了先分析后综合的传统科学方法,开拓了从整体出发,从事体与部分的有机联系中认识把握事物的新方法。它要求人们综合地、系统地考察事物,并在动态中协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向整体的最优化方向发展。系统论运用和证明了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原理,有力地驳斥了孤立、片面地认识事物的形而上学观点

11、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发展是指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事物的相互联系产生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的发展与事物的联系同在,具有客观普遍性。

发展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任务事物都作为过程而存在,整个世界就是“过程的集合体”,对具体事物来说,过程是这一事物产生、发展、死亡的历史;对整个世界来说,过程就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历史。

12、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及其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互相依存、互相联结及互相转化的性质;矛盾的斗争

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性质。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动因的基本观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的事物及其各个侧面,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其矛盾各有特点:不同质的事物的矛盾有其特点;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矛盾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矛盾的各个侧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1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唯物辩证法是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为基本特征,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原因在于:

(1)对立统一学说提示了事物辩证法的根本内容。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对立的联系,归根结底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这个联系,是事物最本质、最根本的联系。

(2)对立统一学说阐明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事物的发展,是自身矛盾所引起的自已运动和自我发展。

(3)对立统一学说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它规律之中。

1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可知论和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的基本立场。

马克思主义哲学引进了科学的实践观和辩证法,阐明了认识的本质,解决了怎样才能认识世界的问题,从而消除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实现了认识论的根本性革命。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消除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所造成的认识脱离社会实践的消极直观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辩证法贯彻于认识过程,阐明了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运动的过程,消除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僵死不变的形而上学缺陷;由于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的引入对历史发展和历史意识问题作出了唯物和辩证法的解释,实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15、实践及其基本形式

实践及其特点: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是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

(1)生产实践: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其它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2)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中最为主要的实践形式是建立和调整生产关系的实践活动,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和处理阶级关系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

(3)科学实验:

16、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7、认识的辩证发展

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表面现象的反映,是来自客体的各种刺激和主体的感知系统的相互作用的产物。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的低级形式,具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

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主体运用人所特有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形成对客体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的认识。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需要的条件:

(1)必须把理发认识即理论同具体实践相结合;

(2)要将理性认识转化为指导人们实践的计划、方案、办法;

(3)要将理论、计划、办法交给群众,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必然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错误。

在认识过程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是认识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发展规律。

18、真理和谬误的相互转化

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主要分为两种情形:

(1)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和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是绝对的。另一方面,在不同条件下,不同的范围内,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谬误也可能转化为真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又是相对的。

(2)失败和错误为正确的认识、为成功准备条件。

19、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属于认识范畴,是一种意识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其内容是客观的,其形式是主观的。客观性是真理之所以成为真理的根本条件,是真理的本质属性。

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客观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能有一个,是惟一的,真理多元性以认识的多元性取代真理的一元性,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实质上否认了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可能性,必然导致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

20、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客观性和无限性。

(1)任何真理都具有不依赖于主体的、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发展是无限的,绝对的。

21、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限性和条件性。

真理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是有限的。

2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神学史观、英雄史观、人道主义史观属于历史唯心主义。

23、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决定性因素。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构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生产方式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主要表现在:

(1)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3)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革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更替和变革

24、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社会意识的构成可分为:

按社会意识的主体构成: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按社会意识的结构划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心理还可分为个人心理和群体心理,阶级心理是阶级社会中一种主要的群体心理,民族心理也是人类社会十分重要的群体心理;社会意识形式是一种抽象化、系统化的,具有相对稳定形式的、自觉的社会意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它们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另一类是各种自然科学以及一部分社会科学,它们本身没有阶级性,可为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阶级服务。

25、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

生产力对生产力具有决定作用,它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形式和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体现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相对独立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作用两个主要方面。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只有那些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才构成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两个部分。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政府机构、党团、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制度和设施。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思想、宗教思想、文艺思想等意识形态诸种形式。

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上层建筑的性质,直接受经济基础的决定,间接受生产力的制约。

26、阶级和阶级斗争

篇二:2016事业单位招考公共基础毛泽东思想笔记篇

政治篇

一、毛泽东思想概论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概论

第一节,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

一、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例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二、 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

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三、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毛五、邓四、三三)

①萌芽时期(1921—1927)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到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

李大钊、瞿秋白、邓中夏等党早期领导人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初步而独到的论述。

②初步形成时期(1927—1935)土地革命战争的前中期

“八七会议”(1927年8月)提出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基本路线;“三湾改编”(1927年9月)提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③基本形成时期: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提出

④成熟时期(1935—1945)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

指导思想:中共七大 (1945年)

继续发展(1945—1976)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以后:突出表现在: 1、

2、

3、 总结了十大军事原则, 提出了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第三节: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类容:两革命+三建设+思想文化+政策和策略(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军队建设,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政策和策略)

一、 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著作有:(分析+报告

+燎共产党+新民主主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

南运动考察报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共产党人)

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

二、 毛泽东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的著作有:

(纠正党内错误思想+都含战);《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

想》《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的战略问

题》,《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

三、 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的学说著作有:(三反对+四党+两学习)《反对本本主义》、《反对自由主义》、《反对党八股》、

《中国共产党在战争中的地位》、《整顿党的作风》、《关于

健全党委制》、《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改造我们的学习》、

《学习和时局》

第四节: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群众路线是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工作路线,独立自主是原则,是基本立足点。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1930年5月,《反对本本主义》第一次提出思想路线的问题)。

线,其内涵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第五节: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

一、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 中国革命建设的科学指南。

3、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一、 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概括总路线内容为:无产阶级领

导(革命的领导核心)人民大众的,(革命的动力)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革命的对象)(小资产阶级是动力,大资产阶级是对象)

1、193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科学概念,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

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革命性和妥协性

第二节:(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阐述,包括经济纲领,政治纲领,文化纲领

1、经济纲领:一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二是没收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义国家所有;三是保护民族工商业。(两没收一保护)

2、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3、政治纲领: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提出

1.革命的统一战线2、革命的武装斗争3、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革命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是:领导权问题

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问题是:土地问题

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

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建设红色政权。

新型人民军队的建设的基本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惟一宗旨;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

二、 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革命的武装斗争,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

的农民斗争

第三节,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思想建设(中心环节),组织建设,作风建设,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主要是坚持马宁主义教育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提出党的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我们党最大的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

延安整风的主要内容:反对主观主义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1、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思想

是一个过度性的社会,1949-1956,这个过渡时期提出总路线,“一化三改造”(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一化是主体,三改是前提

一体两翼” 一体是指:把握一个主体工业化。两翼是指(三大改造)

1956年,中共八大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53-1956三大改造,实质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总结:

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对农业改造思路:

原则,

道路。

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第五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篇三:公务员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笔记

第一篇 政治篇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1.哲学概述

哲学是和人们的世界观联系在一起的。哲学就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或者说,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它所涉及的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本质、存在方式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问题。

哲学既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同时又是一种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理论。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又可以表述为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或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有两个基本的方面。

(1)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是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二性。这里所谓的第一性与第二性,包括时间上的谁先谁后;发生上的谁为本原,谁为派生物;因果上的谁决定谁;内容上的谁反映谁。对于思维与存在谁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凡是承认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精神是物质的派生物的哲学都是唯物主义哲学;凡是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精神的派生物的哲学都是唯心主义哲学。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客观唯心主义,一种是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虚构出某种独立于人类与自然界之外的“客观精神”,并把它当作世界万物的本原,认为世界万物都是这种客观精神本体的派生物。如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先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而存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观念外化或异化的结果。宗教神学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一种比较粗糙的形式,它宣扬世上万物都是由神或上帝创造、统治的,其所谓的神或上帝实质上也就是一种客观精神本体。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意识当作世界万物的本原,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如我国明代哲学家王守仁认为“心外无物”,月亮、太阳以及世界上的万物都存在于人心之中,都是心之意念的产物。“唯我论”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极端表现,它主张“我”就是唯一的存在,就是一切,除此之外,什么都不存在。

哲学史上各种各样的哲学家、哲学流派无不公开或不公开地或者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或者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由此形成了哲学上界限分明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这就是哲学的党性。

(2)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第二个方面,是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是否具有同一性,也就是人的意识能否正确认识现实世界、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

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凡是肯定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可知的,就是可知论;凡是否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就是不可知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归根到底,是世界的本原或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与这个问题紧密相关的,还有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包括: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普遍联系的,还是彼此孤立的;是变化发展的,还是静止不变的;如果是变化发展的,那么为什么会变化发展、如何变化发展等。这个问题是关于世界的存在方式、世界“怎么样”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于事物自身的矛盾,因而主张用联系、发展和全面的观点看待世界。形而上学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是彼此孤立、静止不变的,否认事物包含了矛盾,因而主张用孤立、静止和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

经典真题

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先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而存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观念外化或异化的结果。这种观点属于( )。(单选)

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 C。主观唯物主义D。客观唯物主义

【答案】B。

二、物质和意识

意识与物质分化与统一的现实基础是人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劳动这一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带来了人类意识的产生及其与物质的分化。另一方面,意识也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对物质世界能动的反映和改造。

(一)物质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的这一物质定义,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不同,哲学的物质范畴是一个抽象程度最高、范围最广的范畴;第二,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看,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就是说,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但能够被人感觉到的。

经典真题

( )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单选)

A。精神B。联系C。物质 D。矛盾

【答案】C。

1.物质与运动

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变化的哲学范畴。物质与运动的关系是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设想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另一方面,物质是

运动的载体,是一切变化和发展的基础,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而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又是互相包含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事物在运动过程中总会在一定的时间里,不进行某种形式的运动、不改变与某一参考系的位置关系或保持质的稳定。但是,事物即使没有进行这种形式的运动,也在进行其他形式的运动;即使相对于这一参考系没有改变位置关系,相对于其他参考系也在改变位置关系;即使它的质的规定性保持不变,量的规定性也在变化。由此可见,静止只是运动的特殊状态。但这并不意味着静止不重要: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我们认识和利用事物的必要条件,也是测量和计算运动的尺度。

(二)意识

1.意识的含义及起源

(1)意识是指社会的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

意识的含义,从内容上看,人的意识是知、情、意三者的统一。“知”是指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情”是指情感,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评价,表现为喜、怒、哀、乐、爱、憎等心理体验、心理活动;“意”是指意志,是人类追求某种目的和理想时表现出来的自制、自强、自信等精神状态。

(2)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意识首先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科学研究表明,一切物质形态都具有反映的特性,即都能接受其他事物的作用并在自己身上留下这种作用的痕迹。物质的反映特性是随着物质结构的日益复杂而不断发展的,人类意识就是这一漫长发展过程的最后成果。从最原始的反映特性到人类意识的产生,其间经历了三次重大的转折:从无生命物质的反映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觉性,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觉性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意识更主要的是社会的产物。在人类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实践尤其是社会性的劳动。首先,劳动使抽象思维的产生和发展成为必要和可能。其次,劳动导致了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类获得了抽象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从而大大加快了人类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再次,劳动和语言一起推动猿脑转变为人脑并日益完善,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2.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意识的这一本质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其次,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活动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主要表现为意识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意识的所有形式都是人的主观世界特有的,但无论哪一种意识形式都联系着一定的内容,这些内容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都是人与世界及其相互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外部现象的反映,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的反映,情感是对人与事物之间关系的反映,意志则是对人与自身行动之间关系的反映。正确的意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错误的甚至荒诞的意识也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只不过它们是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经典真题

意识是指社会的人所持有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下面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B。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

C。意识有时不受事物发展规律的制约 D。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物质

【答案】ABD。

(三)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辩证唯物主义建立了科学的物质范畴,并把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与人的实践活动联系起来,从而科学地论述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部理论的基石,同时也为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提供了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告诉我们,我们依赖着、思考着和改造着的世界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统一体,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有客观的原因和规律,而统一的物质世界又是无限多样的。因此,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反对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必须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然后按照客观规律去行动,而不能仅仅从自己的主观愿望、需要和想象出发去虚构事物,盲目地行动。只有坚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做到求实“是”,说实话,办实事,才能搞好我们的各项工作。

经典真题

(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部理论的基石,同时也为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提供了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单选)

A。事物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规律

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D。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答案】D。

三、唯物辩证法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

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所谓联系,是指一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一事物和他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联系的普遍性,一是指每一事物内部的各要素、层次和环节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没有内部结构和内部联系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二是指一切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世界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其存在和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联系的多样性是指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从不同的角度看,可以分为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等。各种联系有着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唯物辩证法要求在全面把握事物的各种联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和处理事物的主要联系。

2.系统观

事物的普遍联系决定了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系统是由一定数量的相互联系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唯物辩证法的系统观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整体性原则和相互联系的原则。

任何事物,不论其规模大小,在特定的条件下,都可以看作一个系统。政党、军队、工厂、学校等,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影响系统整体性质和功能的,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要素的质和量,二是结构的合理与否,三是环境的好与坏。其中的结构是否合理,对系统的整体功能起着决定的作用。比方说,能不能对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决定了企业的效益。

(二)世界的永恒发展

1.发展是运动变化的总趋势

发展之所以是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是因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取代旧事物。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这是由新生事物的本质和事物发展的基本内容决定的:

第一,新生事物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因而具有广阔的前景。第二,新事物有着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它克服了旧事物落后、消极的因素,吸取了旧事物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内容,因而它总是更加适合于新的环境,具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在社会生活领域中,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因而必将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当然,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要经过曲折的过程。 所谓新事物,亦称新生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有着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反之,旧事物是指已经失去其存在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识别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不能以它出现的时间早晚、形式的新奇与否为标准,更不能以它表面上是否完善或强大为依据,而应该看它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是否获得或正在获得存在的客观根据。

2.规律

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是复杂多样的,按照其作用的范围大小,可以分为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体系,其揭示的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三)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1.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度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质和一定的量,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①质是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由于事物内在矛盾的多样性,事物的质也是多种多样的。事物的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通过事物的属性表现出来。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笔记》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4459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笔记
相关文章
  •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笔记

    事业编制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笔记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