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说课稿 正文 本文移动端:《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说课稿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说课稿

2017-05-05 06:53:24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说课稿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新经济政策的主要要点;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

(2)理解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原因、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以及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条件;

(3)探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及对当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4)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客观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历史作用及弊端。

2、过程与方法:

(1)在师生对话中,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通过循循诱导,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2)通过历史比较,引导学生探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不同,从而了解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确立,都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都要跟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

(2)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手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 难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教材分析:

教材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进行的艰苦探索,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不仅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巩固,而且使苏联迅速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但与此同时,斯大林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其弊端也日益暴露,最终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颠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十月革命后,英、法、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出兵苏维埃俄国,并支持俄国国内的反革命势力,企图颠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战争爆发后,苏维埃政权控制的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1/4,粮食和煤炭的主要产地都在敌对势力的控制之下,粮食等物资极度匮乏。在这种特殊的形势下,苏维埃政府在经济领域采取一系列非常措施,史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教学时请教师组织学生看影片《列宁在1918》片段,使学生能够比较直观地感受苏俄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环境,从而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府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为适应国内战争的需要而采取的非常措施。

2、内容:1918年9月,苏维埃政府宣布国家进入战时轨道,提出“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

敌人”的口号,开始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9年形成特殊经济体制,1920年这种经济体制进一步强化。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实行余粮收集制,农民必须按国家规定的价格和数量交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

②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国家不仅将大型企业,也将中小企业收归国有,国家通过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及其下属的各总管理局,对工业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严格的集中领导;

③取消自由贸易,实行粮食和日用工业品的配给制;

④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这些政策是在战争年代,为了保证战时物资供应而实行的应急措施,它所规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取消商品贸易和货币流通、实行劳动义务制,与马克思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非常接近,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因此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教材分析了它的弊端和效果;工业国有化政策,分配政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严格的配给制;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3、作用及评价:

①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粉碎敌人三次大规模武装进攻,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②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利于生产的发展,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建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学思之窗】提供的材料,抓住列宁引言中的关键词“战争条件”和“基本正确”进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实事求是地评价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进而说明在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消极影响日益严重,以列宁为首的布尔维克党领导人不得不正视现实,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1920年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经济危机:连年战争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战争使2000多万人丧生,农业生产直线下降,1920年的粮食产量只及战前1913年的一半。日用物品严重缺乏,粮食和原材料的短缺使多数工厂无法开工,1920年的工业产值只及战前的13.8%。

政治危机:经济困难引起政治危机。生活的困苦引发人民的不满情绪,广大农民、工人对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特别是农民强烈反对余粮收集制,要求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在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爆发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在乌克兰、顿河流域、西伯利亚等地区,农民暴动频繁发生。一直是布尔维克党可靠基地的喀琅施塔得驻军发生反政府兵变。叛乱虽然被平息,但形势的危急使苏维埃政权不得不思考克服危机的办法。

2、实施: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报告,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3、内容:

①农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粮食税额比余粮收集额低,税后余粮归自己支配,还可把余粮在市场上自由买卖或换需要的工业品,允许农民个体地经营自己的经济,允许市场的存在,这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工业:解除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于国家暂无力经营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这项措施有利于苏俄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恢复和发展本国工业。列宁对美国青年企业家哈默说:“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车轮再次转动起来。”

③商业:允许自由贸易,恢复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促进了市场繁荣。

④分配: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同之处:“战时共产主义”的特点是用强制性经济统制手

段来管理经济,违背经济发展规律;而新经济政策则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就是苏维埃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条件下,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与资本主义,来提高生产力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建成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新经济政策是对小农经济占主要形式的情势下解决过渡时期经济发展的长期性战略政策。

4、作用:

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满足广大农民、工人的经济要求,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稳定社会秩序,消除了政治危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②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25年,苏俄的粮食作物产量超过战前(1913年)的水平。

③它探索了一条在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家向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和创新。

【合作探究】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三、斯大林模式:

1、背景:苏联的成立(1922年12月)、斯大林领导地位逐步确立和新经济政策被逐渐

取消。

苏联的成立:1922年12月30日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首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斯大林在会上作关于成立苏联的报告。列宁因病未出席大会,被推为大会的名誉主席。大会通过了苏联成立宣言。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南高加索、乌克兰和自俄罗斯等4个加盟共和国。

1925年,中亚地区新建的土库曼和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入。

1929年,由于原属乌兹别克共和国的塔吉克自治共和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被升格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于1931年成为苏联的第七个成员国。

1936年苏联新宪法对加盟共和国的条件作了具体规定,根据新宪法,俄罗斯联邦的哈萨克自治共和国及吉尔吉斯自治共和国,南高加索联邦中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都符合了加盟共和国的条件。上述五国于1936年12月5日新宪法生效之日,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南高加索联邦建制被取消。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由7个发展到11个。

二次大战爆发后,为了防御德国。早在德波战争期间,苏联即着手建立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黑海之间防备德国进攻的所谓东方战线,企图通过扩大西部疆域加强防御德国侵略的战略地位。1939年11月苏联入侵芬兰。翌年3月苏芬和约将列宁格勒附近苏联国境线向北推移150千米,苏联将获取的4.1万平方千米领土并入俄罗斯联邦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又将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升格为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然后接收为第12个加盟共和国。

1940年6月,苏联以立陶宛政府违反苏立互助公约,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组成反苏军事联盟为由,出兵占领波罗的海沿岸3国。8月初,三国被迫加入苏联。斯大林对当地民族不满者采取了罕见的“集体惩罚”措施,或流放或驱赶到国外,受害者达数十万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由此从12个发展到15个。但此后数十年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始终存在谋求脱离苏联独立的斗争,使历代苏联领导人不安。它们在戈尔巴乔夫时期率先独立绝非偶然。

1940年6月,苏联以国际形势要求用最快速度解决历史遗留的领土问题为由,出兵占领罗马尼亚管辖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后将比萨拉比亚并入1924年建立的摩尔达维亚自治共和国,从而建立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苏联的第16个加盟共和国。1956年,苏联政府以“以卡累利阿--芬兰共和国形式出现的我们共和国的目前结构已不符合居民人口的民族构成”为根据,将其降格并入俄罗斯联邦。这一行动不仅损害了卡累利亚民族的自主权,而且在其他少数民族中造成了很不良的影响。其他民族担心会在某个时候遭到和卡累利亚族同样的命运,从而增强了它们对联盟中央的离心倾向。至此,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数量固定为15个。

斯大林领导地位逐步确立:1922年12月中旬列宁中风瘫痪。1923年3月列宁再次中风丧失语言能力。1924年l月21日下午5时30分,列宁的病势突然加重,进人昏迷状态,经抢救无效于当天下午6时50分逝世。列宁的逝世在国内外引起很大震动,为了表示对列宁的怀念,俄共(布)中央决定将彼得格勒改名为列宁格勒,并将列宁的遗体永久保存,安放在莫斯科红场的列宁墓中供人瞻仰。

列宁逝世后,苏联领导层的斗争进一步趋于激化。l924年5月召开的俄共(布)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批准了党的第十三次代表会议决议,会议前夕举行的中央全会在宣读克鲁普斯卡妮移交的列宁《给代表大会的信》的同时,决定不按照列宁的建议撤换斯大林,而是再次选举斯大林担任党的总书记。

1925年l月26日,苏维埃中央执委会主席团解除托洛茨基陆海军人民委员和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职务。接下来,斯大林与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的矛盾开始凸现。1925年4月召开了俄共(布)第十四次代表会议,决定继续按照新经济政策的方针进一步放宽农村政策。会后,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表示了对党的方针、政策的不同看法,认为新经济政策可能助长忽视富农危险的倾向,并导致党的蜕化。他们也不同意斯大林在会议报告中提出的可以在一国范围内建设社会主义的论点。同年10月召开的中央全会上,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索柯里尼柯夫、克鲁普斯卡妮联名致信党中央,正式亮出自己的观点,要求重新讨论党的方针政策,这一行动被认为形成了"新反对派"。"新反对派'与斯大林为首的中央主流派的斗争在1925年12月举行的党的十四大上全面展开。斯大林在会上作了中央委员会的政治报告,支持"新反对派"的列宁格勒代表团不赞成这个报告,他们推举季诺维也夫向大会作副报告,于是,会上出现了激烈的争论。

十四大后,托洛茨基和"新反对派"逐步接近,形成了反斯大林的政治联盟(通称"托季联盟',)。1926年7月召开的联共(布)中央联席会议上,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等13名反对派分子联合发表声明,对党内外重大问题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份声明被认为是托季联盟的政治纲领。斯大林和联共(布)中央对托季联盟的活动进行了严厉打击,在这次会议上,季诺维也夫被解除政治局委员和共产国际的领导职务。接着,10月中央全会决定,解除托洛茨基的政治局委员和加米涅夫的政治局候补委员职务,并对其他反对派分子提出了警告。

11月7日,托季联盟的一些支持者借十月革命纪念日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举行反斯大林的游行示威,此举立即被指控为反党政治事件。11月14日,中央联席全会决定,把托洛茨基和季诺维也夫开除出党。随后,对其他反对派分子也采取了严厉的组织措施。1927年12月召开的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凡参加反对派和宣传其观点的人都不能留在党内。按此精神,大会决定把加米涅夫、皮达可夫等75名托季联盟的骨干分子开除出党。至此,列宁逝世后爆发的党内斗争暂告一段落,斯大林确立了自己在党和国家领导层中的最高地位。

为了防止被打倒的反对派东山再起,斯大林对最危险的对手托洛茨基采取了专政手段,1928年1月,托洛茨基被流放到中亚的阿拉木图,1929年1月,苏联政府宣布将托洛茨基驱逐出境,1940年8月,托洛茨基在流亡地墨西哥遇刺身亡。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皮达可夫等其他反对派分子在向党中央承认错误后,于1928-1929年间陆续恢复了党籍。但不久之后,他们全都在30年代的"大清洗"中遭到镇压。

2、表现: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备课资料】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与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

优先发展重工业,是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这一方针的确定,不仅对苏联,而且 对其它一些国家也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十月革命前,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产品只占国家全部产品的l/3,农业产品 则占国家全部产品的2/3。1914年沙俄的工业产品只占世界工业产量的2.46%。如果按人口平 均计算,当时俄国的工业产品产量和落后的西班牙不相上下。俄国不仅在经济技术上要依赖于工业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且还要从国外输入大量的机械设备等。一战后,1920年,工业产品只有战前的14%,农业状况更加严重,其产量只及战前的60%。

列宁在《论粮食税》这一著作和他的合作社计划中,在阐明建设社会主义的计划时,都 强调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1925年12月,在苏联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斯大林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必须把国家 变为经济上不依赖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国的迫切任务。他强调指出:?把我国从农业国变成 能自力生产必需的装备的工业国,——这就是我们总路线的实质和基础?。第十四次党的代表大会,批准了党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方针。

在整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实施的过程中,苏联党和政府,正是遵循这一方针,规划着社会 主义建设的蓝图。在计划中规定的重工业增长指标都是较高的。比如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 中重工业与轻工业的发展速度之比为1.85:1,即重工业增长241%,轻工业则增长130%,以 后尽管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种种困难和阻力,产生各种错误和问题,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方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还是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工业化开始的头两年,工业中的社会主义部分,从1924—1925年的81%增长到1926—1927年的86%。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到1932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同1913年相比增加近二倍,工业产量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五年计划初的 48%增加到1932年的70%,制造生产资料的工业比重,从1928年的43%上升到1932年的53.3%。同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就工业发展速度来讲,苏联已占世界第一位;就工业产量来说,苏联已上升到世界第二位。第二个五年计划执行的结果同样地取得了很大成绩。到1937年,工业总产值比1932年增 加了1.2倍,比1913年几乎增加了五倍。重工业在全部:工业中占57.8%。和资本主义世界相比,1937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比1913年增长44.3%,而苏联在同一时期则增长了7.5倍, 比资本主义世界发展速度快了14.3倍。

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和第三个五年计划头两年计划的实施,在苏联已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1940

篇二: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说课教案(人教版必修2)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新经济政策的主要要点;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

(2)理解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原因、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以及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条件;

(3)探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及对当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4)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客观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历史作用及弊端。

2、过程与方法:

(1)在师生对话中,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通过循循诱导,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2)通过历史比较,引导学生探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不同,从而了解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确立,都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都要跟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

(2)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手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 难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教材分析:

教材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进行的艰苦探索,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不仅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巩固,而且使苏联迅速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但与此同时,斯大林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其弊端也日益暴露,最终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颠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十月革命后,英、法、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出兵苏维埃俄国,并支持俄国国内的反革命势力,企图颠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战争爆发后,苏维埃政权控制的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1/4,粮食和煤炭的主要产地都在敌对势力的控制之下,粮食等物资极度匮乏。在这种特殊的形势下,苏维埃政府在经济领域采取一系列非常措施,史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教学时请教师组织学生看影片《列宁在1918》片段,使学生能够比较直观地感受苏俄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环境,从而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府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为适应国内战争的需要而采取的非常措施。

2、内容:1918年9月,苏维埃政府宣布国家进入战时轨道,提出“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的口号,开始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9年形成特殊经济体制,1920年这种经济体制进一步强化。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实行余粮收集制,农民必须按国家规定的价格和数量交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 ②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国家不仅将大型企业,也将中小企业收归国有,国家通过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及其下属的各总管理局,对工业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严格的集中领导;

③取消自由贸易,实行粮食和日用工业品的配给制;

④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这些政策是在战争年代,为了保证战时物资供应而实行的应急措施,它所规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取消商品贸易和货币流通、实行劳动义务制,与马克思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非常接近,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因此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教材分析了它的弊端和效果;工业国有化政策,分配政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严格的配给制;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3、作用及评价:

①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粉碎敌人三次大规模武装进攻,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②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利于生产的发展,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建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学思之窗】提供的材料,抓住列宁引言中的关键词“战争条件”和“基本正确”进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实事求是地评价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进而说明在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消极影响日益严重,以列宁为首的布尔维克党领导人不得不正视现实,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1920年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经济危机:连年战争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战争使2000多万人丧生,农业生产直线下降,1920年的粮食产量只及战前1913年的一半。日用物品严重缺乏,粮食和原材料的短缺使多数工厂无法开工,1920年的工业产值只及战前的13.8%。

政治危机:经济困难引起政治危机。生活的困苦引发人民的不满情绪,广大农民、工人对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特别是农民强烈反对余粮收集制,要求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在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爆发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在乌克兰、顿河流域、西伯利亚等地区,农民暴动频繁发生。一直是布尔维克党可靠基地的喀琅施塔得驻军发生反政府兵变。叛乱虽然被平息,但形势的危急使苏维埃政权不得不思考克服危机的办法。

2、实施: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报告,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3、内容:

①农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粮食税额比余粮收集额低,税后余粮归自己支配,还可把余粮在市场上自由买卖或换需要的工业品,允许农民个体地经营自己的经济,允许市场的存在,这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工业:解除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于国家暂无力经营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这项措施有利于苏俄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恢复和发展本国工业。列宁对美国青年企业家哈默说:“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车轮再次转动起来。”

③商业:允许自由贸易,恢复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促进了市场繁荣。

④分配: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同之处:“战时共产主义”的特点是用强制性经济统制手段来管理经济,违背经济发展规律;而新经济政策则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就是苏维埃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条件下,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与资本主义,来提高生产力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建成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新经济政策是对小农经济占主要形式的情势下解决过渡时期经济发展的长期性战略政策。

4、作用:

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满足广大农民、工人的经济要求,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稳定社

会秩序,消除了政治危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②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25年,苏俄的粮食作物产量超过战前(1913年)的水平。

③它探索了一条在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家向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和创新。

【合作探究】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三、斯大林模式:

1、背景:苏联的成立(1922年12月)、斯大林领导地位逐步确立和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2、表现: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3、特点:

(1)生产资料所有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取消一切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2)管理体制:以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管理取代市场调节,开创了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全新的计划经济体制。

4、成就:

(1)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可以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较短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国的崛起》:?苏联的一枝独秀和它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一时之间,‘计划’成为最时髦的名词。?

(2)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已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3)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5、弊端:

(1)经济发展不均衡,片面发展重工业,使轻工业和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2)对农民的剥夺太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长期执行指令性计划严重削弱了企业的生产自主权,不利于发挥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计划经济体制确立后,没有随着社会的变化进行调整,二战后逐渐僵化,丧失了自我完善的功能,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

【合作探究】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及经验教训:

积极:①使苏联迅速实现了 工业化

②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 物质基础 。

消极:①政治:高度集权,破坏了 民主与法制 ;

②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使 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苏联经济的发展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成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斯大林模式带给我们的经验教训:

①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

②要从国情出发;

③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

④制定农业政策必须考虑农民的利益。

★斯大林模式基本适应了当时苏联的生产力水平,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本身高度集中的体制所带来的弊端,斯大林模式后来成为阻碍苏联发展的最大障碍。

★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结合列宁的话,我们应当如何看待“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答案提示:

为粉碎国内外敌人进攻,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并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苏维埃政府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当时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它集中了全国的财力、物力,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保卫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制,脱离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家取消商品生产,实行平均主义的配给制,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因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简述苏俄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原因。

参考答案: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1921年,苏俄的一个海军基地发生兵变。这一事件引起列宁等人的高度重视,他们决定调整政策。同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学习延伸

在了解了这两种观点后,谈谈你如何认识“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过.

答案提示:

应该用历史的眼光客观看待“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过。“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绩在于:它开辟了一条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使国家统一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迅速实现工业化,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在于:片面发展重工业,使轻工业和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对农民的剥夺太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忽视消费品的生产,导致人民的物质生活长期没有得到重大改善;长期执行指令性计划,严重削弱

了企业的生产自主权,不利于发挥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篇三: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程标准】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归纳该政策的特点,理解这一政策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列表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教师准备相关材料,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掌握和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体制的的内容、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课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很好素材,通过学习,明确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调整和创新是历史发展永恒的主题,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活力。苏联从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之外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其探索与实践都是人类社会的伟大创举。联系我们国家的改革发展之路的史实,体会到国家发展与国民幸福之间的关联。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难点:对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经济体制的认识。

【教学方法】

(1)情景导入法:通过多种材料设置情境,进行直观教学,再现历史,让学生走近历史,感悟历史。

(2)史料分析法:指导学生对相关的图片资料、文字史料进行处理分析,使学生自主地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

(3)问题导学法:设置问题链来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和判断。

(4)情感教学法:情感升华。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导入新课】

以邹城市实验中学校园春色导入。刚才同学们欣赏了咱们学校的满园春色,你对春天有何感想?..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承载着希望,承载着梦想,也充满了幸福的期待。今天我们就来讲述一个向往春天、追逐春天并期待春天的故事。

【教学过程】:

课前综述::我们通过三个篇章(向往春天——春天来了——春天还在吗)来了解这段历史……

过渡: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颁布了《和平法令》《土地法令》,人民要“和

平与面包”的口号成为了现实,苏俄人民期盼着更为温暖更为明媚的春天来临。 第一篇章:向往春天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三个历史细节:难忘1918+“背口袋的人”+从“立战功”到“调枪口”。 我们通过三个历史细节来走近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揭开神秘的面纱,还原真实的历史!

细节1:难忘1918

(师过渡)1918年怎么了?1918年对于苏俄人民意味着什么?

展示:1918年苏俄面临的形势图

十月革命胜利, 苏俄单独与德国签订条约退出一战,引起了协约国的不满。一战结束后,协约国和苏俄境内的反革命势力勾结起来,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发动了武装干涉——这就是1918年的苏俄形势图。(自动播放)干涉军兵分三路进攻苏维埃政权,试图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之中;这片红色部分就是苏维埃实际控制地区,仅占当时俄国国土的四分之一。南部产粮区(激光笔点击南部地区)也被反动势力白军控制。

设问: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一种什么样的形势?

同学回答….

(师)肯定学生回答,出示:政权危机、粮食危机

于是苏维埃政权发出了”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口号,并采取了与之相适应的战时政策,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措施的内容如何,是否有人民所期盼的春天? 请大家迅速浏览一下教材

二、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措施

细节2、背口袋的人

1919年2月开始每人每天由国家定量分配粮食, 6月, 全国各地的集市买卖被查禁,市场被取缔。城市居民不得不悄悄去农村用口袋背粮回来,于是“背口袋”活动盛行起来。

“背口袋的人”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人。在整个国内战争期间,供应城市的粮食约有一半是由“背口袋的人”运进城里的。

——闻一《俄罗斯通史》

材料略,师设问:①为什么会出现背口袋的人?(导出取消自由留易、实物配给制);

②反映当时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导出余粮收集制)

工业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导出企业全部国有化)

师问:这四项措施中,哪些措施体现“一切为了前线”的迫切性?(生)余粮征集,能够最大限度地供给前线。师引导:也正是当时战争的特殊环境,实行普遍的工业国有化、取消一切商业贸易,显然不是战争急切且必要实行的,那么,它还包含了布尔什维克政党的何种期盼?

教师补充资料: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理想预设是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师引导学生得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马克思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非常接近,体现了列宁追随马克思主义的理想.试图通过此项经济政策实现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目的。所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

师过渡:1920年主要战役基本结束。出示两幅图红军凯旋,列宁称赞其为“一个英勇的奇迹!”这表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打退了反动势力,巩固了新生的政权。

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赢得了战争,但赢得了人民了吗?苏俄人民是否迎了向往的春天? 出示图表,表略,通过图表对比,你能发现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

学生自发回答问题。

师总结:于是1921年,农民的暴动几乎遍及全国;甚至这种不满还影响了军队。 细节3 从“立战功”到“调枪口”。

1921年2月28日,波罗的海海军总部,曾在“十月革命”中打响第一炮的喀琅施塔得水兵起义…苏俄又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

于是列宁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群体进行了如下反思:

为什么在艰苦卓战争年代,人民冒着杀头、坐牢的危险,勒紧裤腰带跟着我们走,而在用鲜血与生命换来和平之后,布尔什维克政权却面临被人民抛弃的危险?

我们在经济进攻中前进得太远了……没有给自己留下足够的基地

我们在夺取政权后就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我们必须根据实验做出判断。

请同学们走进列宁,走进列宁的内心,揣摩列宁的心理,读出下面的几段话。应该读出:困惑、遗憾、坚定。

过渡:于是列宁又开始了另一场伟大的实验,对经济政策进行了勇敢的调整---苏俄人民期盼的春天终于来了!

第二篇章:春天来了

——新经济经济政策

三个历史细节:勇敢的调整+远方的客人+苏俄(联)的春天

三个细节了解新经济政策.同学们先浏览一下教材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细节1、勇敢的调整:

俄共(布)十大后,政府宣布,1921年-1922年经济年度的粮食税额为2.4亿普特.这个数字比原定的1921-1922年余粮收集额4.23亿普特低了很多.粮食税政策受到人民的欢迎,他们看到,扩大耕种面积,多打粮食就能多得粮食,吃不了的粮食可以拿到集市出售,农民生产积极性于是大大提高,工农关系重新稳定。 —吴于廑《世界现代史》

读完后先让学生思考,然后分别点击,引导同学们说出粮食税和恢复自由贸易. 细节2、远方的客人

亚蒙〃哈默是美国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长,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1921年,哈默走进了克里姆林宫。列宁将政府无力经营的石棉矿以租让的形式交由哈默开发。此后,哈默联络了30多家美国公司与苏俄(联)做生意,对于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起了重要作用。列宁亲切地称他为“哈默同志”。

——丹尼尔《哈默传》

教师提问学生:从刚才”远方的客人”故事中,你发现了苏俄哪个新的经济政策?接着提问学生,当时政府对待中小企业有什么变化?除了这些措施之外,新经济政策还有什么措施?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回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提出问题:二者进行对比,有什么新特点?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新经济政策特点

教师讲解:新经济政策利用外国资本主义因素发展社会主义,正如列宁所说“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不久,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从此苏俄变成了苏联。

“新经济政策”施行后,咱们看一下苏联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

出示图表,让数据说话,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新经济政策实施后,粮食产量增加,工业生产恢复,苏联人民迎来了真正的春天。

细节3:那年春天

出示材料:学生有感情阅读,感悟。

苏俄农民叶莲卡在日记中写道: “1922年春天,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

对于俄罗斯的男人而言,比饿肚子更可怕的事情是没有伏特加喝,所以,前几年,不得不搞点医用酒精来解馋……

1922年春天,自由贸易后,随处都可以“畅饮”了……

过渡: 苏俄人民的春天来了,可惜这个春天有点短.--正当苏联人民沐浴在新经济政策的春风中时,1924年1月21日,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与世长辞.《真理报》发布了一条短文:工人阶级成了孤儿、党成了孤儿,我们如何前进?我们能找得到道路吗?列宁的逝世让苏联人民迷航了。——斯大林,一位以“钢”作为自己姓氏的强硬男人以强硬的手段终结了新经济政策,探索出了一条迥异于西方的独特的工业化道路,苏联人民的春天还在吗?我们看一下第三篇章:春天还在吗.

第三篇章:春天还在吗

——斯大林体制

一个特别的模式+一个惊人的奇迹+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过渡:斯大林接手苏联政权后,,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走出一条迥异于西方的独特道路.这条独特的工业化道路独特在哪里? 请阅读课本,搜集有效信息。 细节1、一个特别的模式

教师讲解:1925苏(共)布通过了工业化方针;1927年苏(共)布通过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1928年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苏联走这样一条道路是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及自身国情分不开的,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她走向这条独特道路的原因?

国际视角看必然,请同学观看视频,思考:概括斯大林模式形成原因?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孤零零的苏联受帝国主义的包围,发展重工业,增强国防力量是必然选择;避免中国的命运,必然增加国防力量。

国内视角看近切,出示材料,先让学生思考后再让学生说出,落后的小农经济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的需要,苏联全面推行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资金.

秉性视角看可能,先让学生思考后再让学生说出,民族性格,需要英雄以及斯大林个人性格.

教师总结:正是源于国际背景下的必要性;国内背景下的迫切性;独特的民族秉性及个性特点,促成了苏联发展工业化的独特性。

过渡:大家知道,西方国家完成工业化历经多长时间?(50至100年的时间),那么,在当时的情境之下,允许苏联用这么长的时间靠自身生成而过渡到工业社

会吗?

生:不会;

师:那么,当时的苏联要快速完成工业化进程,应该用什么样的手段? 生:强硬手段、独裁手段

师:这恰恰就是斯大林模式的几大特点:看课本快速归纳:五个特点。 过渡:正是在这一独特的模式下,苏联人民创造了一个惊人的奇迹! 细节2:一个惊人的奇迹:

教师出示表格、图片,引导学生总结出斯大林体制所取得的成就。

过渡:苏联工业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发展似乎如春日骄阳,光芒万丈,但是人民生活的实际又是如何呢?让我们来思考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弊端 细节3: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经济各部门发展的状况 1937年比1928年的增长率:农业产值8.1%,轻工业产值 210%,重工业产值 550%。

—— 闻一《俄罗斯通史》

表格略

学生思考回答: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提高。

教师:这种以牺牲农业、农民利益为代价、“先飞机大炮后胶鞋面包的工业化发展模式,这种着眼于让人民勒紧裤腰带时刻准备打仗的工业化必然会影响到苏联人民的生活,到斯大林逝世的时候,人均粮食产量、人均肉类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时代的水平。.面对着如此坎坷的命运,苏联人民最想说得就是”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出示图片:西方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说过,我们可能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当初为什么而出发。当年马克思最早提出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方案时,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人的解放。苏联的教训告诉我们,民生问题是多么的重要!”民维邦本,本固邦宁””.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

小结: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从新经济政策再到斯大林模式,从人们对春天的向往到享受春光无限,从对春天充满期待再到黯然神伤。历史用它无语却又坚定的表情让我们深思。

过渡:对历史的反思与叩问必须用大视野、大角度来衡量。

大道行思:

提供给学生思考角度二,一国家发展的终极目的到底为了什么?二国家强大与人民生活应该是怎样的关系?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感悟,感怀一首:春天在哪里(诗朗读)

苏俄(联)的春天在哪里

在壮美广袤的西伯利亚土地里

在激流汹涌的伏尔加河浪花里

在农夫瑟缩的耕作里

在纤夫沉重的叹息里

……

我们的春天在哪里

洋溢在人们温暖的笑颜里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说课稿》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4411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说课稿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新经济政策的主...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