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篆刻印章印稿
篇二:中国传统文化——篆刻
2010级金融5班 20104050526 唐旭阳
中国传统文化——
篆刻艺术简介 篆刻是一种从古至今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
私人用印统称“印”。
篆刻的「篆」字,古时写作「瑑」在古代凡属于雕玉、刻石、镂竹、白文印(阴刻、阴文)传统有"七分篆三分刻
2009月《人类非物质文化 篆刻艺术概述
2010级金融5班 20104050526 唐旭阳
所谓“篆刻艺术”,不是简单地用“篆书”这一载体去刻印就是篆刻艺术。历数历史上有建树的篆刻家,他们首先是有风格、有个性的篆书家,亦即“以我书入我印”,如:邓石如、吴攘之、赵之谦、黄士凌、吴昌硕、齐白石。
传统的篆刻艺术,它的标准是:只有在形成了个性色彩和具有审美价值的篆书艺术以后,才可以催生出有个性色彩和具有审美价值的篆刻艺术作品。
石料等。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是石料。
中国的篆刻艺术之所以丰富多彩、流派纷呈,,就是入印文字的形体美在起作用。由于千百年来的演变和发展,,术性。从体式来看
,分为真、草、隶、篆;,才使得
篆刻这门以文字书
写形式为表现内容
的传统艺术,有了
取之不尽、用之不
竭的源泉。
入印文字的采
用,一般以大篆、小
篆和汉篆(即缪篆)
为主。宋元之后,用
字范围渐有拓宽,
隶书、楷书,甚至行
楷等,有时也被引
人印章。即以篆书
,无一不在篆刻创作的文字取资之内。特别是明清之际,流派作,,使篆刻入印文字的借取空前广博,
,就有好多门类。秦以前的统称大篆;秦统一后的文字,称小篆(即秦篆、斯篆);汉代则出现了一种专用于摹印的书体称缪篆。属大篆范畴的,有金文、石鼓文、籀文;秦篆类的包括诏版、权量书体;汉篆则还有汉砖、碑额书体。而且在篆书中,一个字往往出现多种写法,有的甚至多达百余种。但是不论篆书有多少类别和多少写法,归根结底却“万变不离其宗”。
2010级金融5班 20104050526 唐旭阳
篆刻艺术溯源
的表现性艺术。 篆刻艺术从明清流派算起已有 500厚的基础。所以,篆刻艺术史可追溯到2000
古玺是古代人们在交往时,做为权力和凭证的信物,反映了社会实用生活习俗和朴素的审美价值观。在河南安阳殷墟曾发现3枚类似的实物, 据此有人推断古玺的起源当在商代,但尚须进一步探讨。前三方只有图案记号,第四方为战国古陶文“甘司徒”。到了秦代,般人的则称印。秦体之一的摹印篆,印文庄重秀丽。在方“口”字格和“田” 上加“日”字格,
,其余都称印。在官印中有的称章或印章,印无论从内容到形式比以前都更为丰富,以缪篆体入印,这种字体与汉代隶书的兴起有关系,结体简化,笔画平整方直。汉印中还有以鸟虫书入印的,装饰性很强,是古代的一种美术字体。
汉印分铸、凿两种。西汉印章多为铸造,其中以新莽时期的印章制作最为精美。
2010级金融5班 20104050526 唐旭阳
东汉印章以凿印最有特色。因社会动荡,战乱不已,文武官员常调动,封拜频繁,印章来不及铸造,就在印坯上临时刻凿,印文不加修饰,便为急就章。
汉代铸印庄重雄浑,凿印健拔奇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都对后世的篆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古代使用玺印时还出现一种封泥,又名泥封。封泥初发现时,曾被误认为印范,其实是玺印使用时留下的印蜕。在纸张未发明以前,古人多在简牍上书公文、加上软泥,成“朱” 的特殊效果,不刻意地表现了古拙厚重的艺术特色。
制”。
篆书的优美法度。
为金石书画。
此外,、《宣
和印史》、、
,但硬度高,坚涩难刻。早在古代的玺印中,曾发现印,及明代文彭用灯光石(即冻石)刻印,就为文人和艺术家用刀刻印开辟了新的天地,为篆刻艺术发展提供了极好的物质条件。
篆刻流派形成于明代中叶。此时印章从实用品、书画艺术的附属品,而发展成为独特的篆刻艺术品。篆刻一词原为比喻书写篆字和精心为文,“篆谓篆书,刻谓雕刻文章也”
。
2010级金融5班 20104050526 唐旭阳
汉扬雄《法言》一书中说“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也”,指谓作赋修辞时苦心孤诣地雕章琢句,以后演变成镌刻印章这一艺术的名称。
篆刻艺术明清两代之际好手如林、派别繁多。篆刻流派一般是以篆刻家的籍贯、姓氏、师承关系及活动区域来命名的。明代中叶到晚清近500年间,出现了篆刻艺术繁荣时期。 快自如,章法安排颇具匠心。
刻艺术“一时靡漫,畅开风气”芳、程邃、朱简、苏宣等人。与文彭齐名的何震,的“集大成者”
董涧、沈风等人。
明代文彭《琴罢倚松玩鹤》清代金石学盛行,
、何(震)旧习”,富有创础。
豫钟、,
位篆刻家也
篆刻艺术赏析深入浅出、溯流求源
印章一道,始于殷商,兴于秦汉、盛于明清。
篆刻印章的鉴赏,简言之,宋元以前以时代论风
篇三:关于部门印章的申请
关于部门印章的申请
公司领导:
由于*****部设立之初未办理部门印章的申领事宜,现根据部门业务开展的需要,申请篆刻部门印章一枚。 申请部门印章图样见附件1。
特此申请,请批示!
*****部
二O一三年十二月四日
《篆刻印章》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3727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