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旧时堂前燕 正文

旧时堂前燕

2017-04-22 08:16:13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祭奠过去,押韵了如今 (自动保存的)

祭奠过去,押韵了如今

我曾一度幻想,在我最美的青春年华里,一个人,一首歌,一缕阳光,一个步调,背起行禳就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去看那太阳东升西落,春荣秋枯。而如今,时光踩着年轮的肩膀,岁月吹皱了春水,我却站在了青春的尾巴上,用苍白的文字祭奠逝去的年华。

---题记

红樱桃,绿芭蕉,旧时堂前燕,翩翩又飞回。春未老,夏将至,转眼又秋凉。

接到老爸的来电时,我正宅在被窝里云里雾里的把李宇春的《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按到了单曲循环。耳朵里充斥着单纯的钢琴旋律带着女孩独有的敏锐轻柔,这让我想起了我的青春在过去的那段岁月里已渐渐苍老得斑驳的记忆。我喜欢这种近似一种温柔的劝说,却也带点hiphop节奏的隐忍不耐,把躁动不安的疯狂一点一点抽丝剥茧,露出原型的感觉。

彼时的我已经来到学校一年多了,正值大二。在大家都在为以后的实习工作努力学习的时候,我却颓废的一塌糊涂,懒散成了我致命的弱点。当初选专业时我们都把未来想得如何如何美好,如今的现实却把我们打击得七零八落。身边的同学都开始沉溺在各自的自我批判和对当时选择的无限忏悔里,怨恨着当初是被忽悠来这选择了这样的专业。当时的想法仿佛是给自己如今现状最好的嘲讽。

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会这样,但仍旧想不明白。我不知道我本应该风华正茂的青春是如何一步步在青灰苍凉的年华里苟延残喘的,我也不明白在这条人生最璀璨的时光里我究竟失去了些什么,而我又得到了些什么。我看见有很多很多个早晨和好多好多个下午,青春在时间里流淌,在被窝里安葬。

老爸的电话仿若一声炸雷把我突然之间从沉睡中醒来,意识到时光流逝的如此之快!似乎回眸间,去年开学时夏的旺盛仍在泛滥,还未来得及转头,今年的秋便直接来到了巷子深处。他在电话里告诉我家里一切都好,其余大多是些要好好照顾自己之类的叨念,最后才说秋凉要多穿些衣服,家里的稻谷已变得金黄金黄了,有收获的激情和希望。 我推开窗,窗外阳光正好,歌声仿若被折射出一圈圈的光晕向外扩张打在我的脸上。我想起那无数个日夜里我做的梦,在那些夜里,我总是觉得自己像一个年轻的公主,穿着华美的袍,站在悬崖上歌泣。脚下有众多的子民,都是自己的影子,天真的落寂的善良的罪恶的。像是一场纸醉金迷的盛大演出,灵魂飘没。 我看着自己在接近十几岁的尾巴的时候,在时光的路途上转身倒着前行,我以为如此便可高兴地看到经历过的青春越来越长,进而掩耳盗铃地忽略剩下的青春越来越短。然而,人生很短,人世很长。我在中间,我应该干什么呢?

若说,一梦为天堂,半梦是花开。我是我自己世界里的国王,在自己的世界里纵横跋扈。我曾一度任性的以为我可以一个人背起行禳去肆意流浪,去看那太阳东升西落,春荣秋枯。然而现实是我什么都没有背起,我什么都没有做。

这时我忽然记起曾在杂志上看到的那段话:“在歌舞升平的和平年代,青春在一代又一代人中老去,又在一代又一代人中成长,回望起来,不只华衣与爱情,不只学习与时尚,不只鲜血和革命,不只奋斗与理想,不只英雄与奉献。” 是的,我们的青春有时在大多数人中都是这样延续着的,有时候沿着一个陌生人的生命脉络向深处追溯,就清晰地感到每个人灵魂深处的雷同。我们都太容易让一首歌带自己对号入座,听见一首歌的时候,好像自己就正行走在歌词里。

“夏天已经擦身而去 ,树叶还绿,发丝还青,时光却从不曾逆行,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没有回忆怎么祭奠呢,还有什么永垂不朽呢 ”歌声在空气里徜徉,旋律中这种以打击乐和贝斯的配合表达出世间鲜活都可以弥新,除了年轻,所以趁未老,要努力疯狂的情绪四处弥漫。

我辜负了所有的期望,又在这些期望里成长成一个不一样的自己。耳朵边又回想起父亲刚说的话,家里的稻子已金黄金黄了,秋天也快过去了。他还说人都会长大 ,就算是鸵鸟也会有一天要昂首阔步追太阳的。 写到这里,我已打算与过去做个道别。因为我们被岁月冠以一个温暖如花的名字——年轻人,而祝福是对苦难的祭奠,我们隐忍地活着就是甜蜜地对痛苦进行复仇。所以我渐渐开始学着去追悼那些在大大小小绝望里努力的岁月,悼念那些青灰苍凉的年华,并试图为他们重新安葬一次,树立一尊华丽的墓碑,以纪念我的一些失去。

如今我淡然地坚持以苍白的语言尽我所能刻画出过往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内心深处库存已久的冷漠与希望、决绝与妥协,是真实真实再真实不过的青春,我可爱的青春。而在以后的无限岁月里里,我们也将毫不保留地绽放生命的光彩,用点滴岁月编织自己的心梦,把青春肆意绽放,把每次生活的拖沓干净利落地收尾,开出似火般的年华。

篇二:想你的时候,亲爱的为什么不在我的身边

报春花绽放的时候

你对我说 我想你

每一个清晨 我对着你的方向凝视一片又一片 不要太久

在每一个黄昏 我会来到你的身边 那座山很高 但高不过我的双脚

那条小路很陡 但阻挡不了我得信念, 与你相逢 是这个春天最美丽的故事 与你相逢 是人生风景中最温柔的缠绵 报春花 开了 谢了

你的身影 却一直没有出现

听见田野里杜鹃的悲鸣了吗

一声声 都是我不觉的思念

看见风中飘零的落叶了吗

一片片 都是我憔悴的容颜

想你的时候

亲爱的

为什么不在我身边

蝉声响遍树梢的季节

你对我说 我想你

天上每一朵白云

都是你寄来的信件

一江春水东流去

每一朵浪花都来自相思之泉

从我们约定的那一天

我就开始动手做一艘坚固的航船

任它波涛汹涌 任他风口浪尖

我相信没有跨越不了的艰险

在蝉声中等你

亲爱的 我会一路向前

潮涨潮落 一天又一天

流水千寻 红尘万丈

你却依然在天边

知熟冷落的街头 独对寂寞的星辰 我走过人群 走过荒野

捕捉你的气息

想你的时候

亲爱的

为什么你不在我身边

大雁南飞 原野金黄

思念的果实挂满枝头

给你的信收到了吗

为你送上的祝福可曾默记心间 电话的那头 你久久沉默

不用说出口

我明了其中的万语千言

不说 我们不说 那些海誓山盟 不问 我们不问 那些世事变迁 听那云中的歌哨 多么清脆明亮 看那林中的枫叶 已经染透了半边天 让一个女子沏一杯清茶

寥寥水雾中 几缕清香 几丝苦涩 我细细的流连

好想给你一个拥抱

用我的体温 温暖季节的很凉 好想给你一个吻

让我的真诚

抚平你密密的伤痕

风也萧萧 云也纤纤

想你的时候

亲爱的

你为什么不在我身边

转眼间 大雪纷飞 梅花娇艳 你对我说

亲爱的 我常常梦见你

你的欢笑 你的泪痕

不要放弃 不要心灰意冷

来 轻轻的闭上眼 我就在你的身边 我始终坚信 冬天来了 春天已经不远 下一个春天 你可否记得旧时堂前燕 下一个春天 诺言是否真的能实现 就让我对着神虔诚跪拜

为了前世今生不了的尘缘 只要真情不变

总会有相逢的那天

只要用心守望

生命里年年有春天

想你 在每一个季节

想你 日出日落 月缺月圆 想你 心痛心酸 岁岁年年 想你的时候

亲爱的

为什么你不在我身边

篇三:中国传统文化展示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课题研究报告

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

团队成员: 许庶 王怡豪 刘倩楠 祝献捷 范楚璇

2015年5月

文房四宝和汉字相伴相随已经1700多年了,它既承载了中华文化,也是最具中国元素的符号之一。我们不能眼看着这个“国宝”衰弱。

——姜昆 笔、墨、纸、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因其融中国绘画、书法、艺术雕刻、文化装饰为一体的特性,成为中华文化之“宝”,统称为“文房四宝”。安徽是文房四宝的故乡,徽笔,宣笔,徽墨,宣纸,歙砚,所以文房四宝均源于安徽。笔、墨、纸、砚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文房四宝”是笔、墨、纸、砚的雅称,在我国多个地区拥有品牌,其中尤以湖笔、徽墨、宣纸、端砚等闻名。可以说,“文房四宝”是中国式书写的基础,也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文房四宝”赖以存在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逐渐失去其实用性,远离了普通人的生活,市场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小。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文房四宝”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亲身前往北京琉璃厂参观的旅途中,我们有幸亲自瞻仰到一位国画大师亲自创作的过程。行云流水,挥洒自如,一笔一点描绘出中国山水之间的幽静。然而,在创作的过程中,这位大师也向我们表达了对文房四宝,对中国传统文化深深的担忧,一部分是社会的现状,一部分是我们当代人年轻人对传统文化认知的不足,还有就是继承与发扬的问题。

挑战 传统工艺与现代市场的冲撞

我国各个产业的生产都在快速地现代化,但是笔墨纸砚的生产技艺基本上是传统的手工方式。在宣州,宣纸生产要经过108道工序,仅处理原料青檀皮就要三蒸四洗,还要经过日晒雨淋,竹条鞭皮、捶打,历时一年。其中,捞纸工双手整天浸泡在水中,体力消耗大;而烘纸工则常年处于高温作业之中。尽管耗费了那么大的体力和精力,但市场销售并不理想。除宣纸外,笔墨砚的产量都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砚,被古人誉为“文房四宝之首”,而今歙砚的生产,基本上是依托少数几位良工来维持。墨的生产方式原始、陈旧,规模难以做大,市场更小。 挑战 产业发展与后继乏人的冲撞

让人揪心的是,由于从事笔墨纸砚生产的工人普遍工资水平低于其他行业,从业者日渐稀少,后继乏人。上世纪90年代初,仅湖州善琏一个地区的制笔从业者就有2000多人,而到了2009年,整个湖州地区的从业者只剩下499名。糟糕的是,有些关键工序的技术人员,近10年都招不到人,只能延聘退休人员。其中的高端技艺,如徽墨墨模、徽砚的雕刻,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核心内容,

有些还是著名传承人的看家本领。这些高端人才已经完全呈现老龄化的趋向,直接影响到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挑战 传统书写与电脑书写的冲撞

考察“文房四宝”由盛而衰的历史,可知主要是因书写方法在近代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深刻的变革。“文房四宝”在近现代遇到的第一次冲击,是铅笔、钢笔、圆珠笔等硬笔书法的普及。第二次冲击,是机械打字机的推广。第三次冲击,也是最大的冲击,就是当下电脑和手机等数字化书写工具的广泛运用。今天,“文房四宝”的市场急剧萎缩的要因,就是数字化时代带来的书写方式的革命,使得“四宝”从原来的高度普及变成了如今极少数人的书画专用。特别是墨和砚,由于书画家已经广泛使用成品墨汁,它们几乎成了收藏品。这种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之间的冲撞,显然不能用孰对孰错、孰好孰坏这样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来分析或评判。

挑战 当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认知的不足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影响,中西方交流日益频繁,西方文化大规模入侵,渐渐为中国人所接受。圣诞节、情人节在中国流行起来;麦当劳、肯德基、披萨成为许多人喜爱的食品;西装成为各种正式场合的服装??但是,却仍有人不知道重阳节,不清楚过年吃饺子这一习俗的由来,不了解唐装、汉服是什么样子??我国传统文化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但是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已经被许多人淡忘,民族文化遗产面临着极大的考验。

对策 引千年老树发新枝

怎样促进“文房四宝”的发展呢?有这样一件事启发了我们,在上海世博会期间,湖州的周公笔庄开发生产了各种世博纪念毛笔,不仅扩大了销路,还促进了产业升级。对“文房四宝”,既有对传统文化形态的传承、保护、推广、发展的问题,也有把传统文化资源、文化积累转变成现代产业元素,转变成文化创造力的问题。

对策 宝要“藏”更要“用”

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笔墨纸砚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将“宣纸制作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湖笔制作技艺”、“宣笔制作技艺”、“徽墨制作技艺”、“宣纸”、“竹纸制作技艺”、“端砚制作技艺”、“歙砚”都已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但是,宝要“藏”更要“用”,让“文房四宝”走进我们的生活。扩大书法教育,推动

书法进中小学课堂,弘扬中华文化,保护传统文化产业。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脊梁,中华民族有着如此深厚悠久的历史,有着如此丰富灿烂的文化,这是中国人共同享有的财富。我们不必时时刻刻做一个传统的人,但我们不能忘记传统。从现在开始,作为学生的我们,都应该用心地去阅读那些被尘封已久的史书典籍,用心去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更应该保护和宣扬中国传统文化,这样,才不愧为一个中国的学生。


旧时堂前燕》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3447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旧时堂前燕
相关文章
  • 旧时堂前燕

    三天情,今生泪网络沉浮三天情,婵娟落尽今生泪月影独醉共谁舞,晓风轻吹烛泪滴孤灯月下何所依,婵娟不眠心寂寂网中才郎今何在,婵娟魂牵梦亦绕忍踏芳心来复去,更深独坐愁思旧。为...

  • 旧时堂前燕

    祭奠过去,押韵了如今(自动保存的)祭奠过去,押韵了如今我曾一度幻想,在我最美的青春年华里,一个人,一首歌,一缕阳光,一个步调,背起行禳就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去看那太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