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诗歌鉴赏 > 外国文学赏析 正文

外国文学赏析

2017-04-19 07:00:09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外国文学赏析

文学是个严肃的话题,我不敢妄下结论,不过在这里我简单谈一点对当代作家郭敬明的两本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和《悲伤逆流成河》的想法。说实话,感觉两者都各有所长吧。

我认为前者的成功在于它运用了诙谐的写作风格,迎合了新一代年轻人的主流思想,作者以敏锐的触觉捕捉到社会的思潮,并加以运用使此书畅销一时。作者对社会潮流敏锐的感知度是作品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它并不意味着这可以成为一个经典。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反映了某个时代的人们的生活状况和大众诉求,可是作品如果只是抓住潮流,却无任何深度和广度,一切都只是昙花一现,并不会名垂千古,并不会在人心中留下太深的印记。

记得我的一个朋友曾给我说过,她不喜欢《悲伤逆流成河》,她说这本书似乎只是在竭力地寻找和极力渲染叛逆的下一代和虚伪丑陋的弄堂文化,只是一味地将生活的阴暗面放大,试图寻找所谓的深度。她认为作者已经被上海那个“十里洋场”同化得小资了,没有以前写《幻城》时的那份真情和感动。

然而对于我而言,我较喜欢悲伤一点的文字,觉得挺适合我的口味的。虽然这本书写了社会的阴暗面,但这是事实,如果一味追求美好的东西,而忽略悲伤阴暗的一面,看不到真实,其实是自己欺骗自己。另外每个作者都有他们自己的成长过程,不免在其中的那个阶段,写作风格会有一定的改变,难道你期望他一直停留在同一个位置吗?尽管这本书中透露的那种悲伤有点让人喘不过气来,让人不住的感叹命运的不公和无奈,可是我认为只有悲伤的文字才会给人留下最深的感触

和共鸣。可能因为每个人都不同,如果一本书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种不同的感想,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吧。

篇二:外国文学名着赏析材料

大卫·米切尔(David Mitchell )1.《Ghostwritten》 (译作《幽灵代笔》2.《Number9Dream》 (译作《九号梦》3.《Cloud Atlas》 (译作《云图》4.《Black Swan Green》 (译作《绿野黑天鹅》5.《The Thousand Autumns of Jacob de Zoet》(译作《雅各布·德佐特的千秋》,2010)一经出版即问鼎英联邦作家奖

米歇尔·法柏(Michel Faber)1996年,他发表第一篇小说《鱼》(Fish) 1998年,他的短篇小说集《雨必将落下》(Some Rain Must Fall)出版2000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皮肤下》出版这部小说的出版,也奠定了他在英国文坛上的地位。 《199级阶梯,玻璃瓶里的秘密》是他的第三本书 他的第四本书《勇气伴侣》(Courage Consort)2002年1月问世。法柏以生动有趣和深情款款的手法呈现出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荒谬的一面。本书获得绝佳的好评。他的第五本小说为2002年推出的《腥红色的花瓣和白色》(The Crimson Petal and White)

1马丁·艾米斯被评论家认为是新一代小说家中的佼佼者,

与伊恩·麦克尤恩、朱利安·巴恩斯并称英国“文坛三巨头

马丁·艾米斯并未继承父亲金斯利·艾米斯的现实主义文

风,他的作品实验色彩浓郁,在叙事技巧上有很大创新。

他想象奇特,文采飞扬,作品融喜剧、黑色幽默、讽刺批

判于一身。1991年出版的小说《时间箭》就别出心裁,在

这部作品中,他将“时光之箭”的走向颠倒过来。“倒叙”这

种写小说的手法早已司空见惯,然而,在《时间箭》中,

整部小说就好像把一部影碟从尾到头倒着播放了一遍,于

是读者面前出现了一个接一个匪夷所思的场面,小说从一

个纳粹医生富兰德里去世开始,一直写到此人重回娘胎。

小说将因果律打破,让结果替代原因的位置,有罪的人变

得无罪,引人深思。马丁还直言不讳地承认,他在创作上

受到卡夫卡、纳博科夫、乔伊斯、博尔赫斯、拉什迪等人

的莫大影响,因此他的创作风格非常多变:意识流、黑色

幽默、魔幻现实主义。但他同时也继承了父亲金斯利的现

实主义叙述手法,并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这种结合时

英国小说近来最有特色的发展。

2 “kitchen sink realism”is referred to as the works of play.

3 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is the masterpiece of

JohnFowles

4 an article on “the observer”describes the bursting of all

these young poets as a kind of “the movement”.

5 The novel time’s arrow told a story of a Nazi war

criminal, in this novel Martin Amis set the narrative clock

in reverse.

6 satanic verses was written by salman Rushdie who was

born in a muslin family in Bombay, India.

1.《苔丝》

故事梗概:

苔丝是个美丽的乡村姑娘,纯洁,善良,又有韧性且善恶分明。由于家境贫穷,给与自己同姓的贵族德伯家打工。结果她被主人家的儿子亚历克·德伯诱奸,并生下了一个私生子。由于这个“罪过”,苔丝很受鄙视。在巨大的压力下,再加上小孩夭折,苔丝离家来到一个牛奶场工作,遇到了牧师的儿子安吉尔·克莱尔。两人相爱并结婚。但在新婚之夜,苔丝向他坦白了自己的过去,安吉尔竟将她抛弃,独自去了巴西。生活困苦,备受侮辱的苔丝苦等安吉尔回来无果,无奈成为了亚历克的情妇。就在这时,安吉尔抱着忏悔的心情,来到苔丝身边想和她重新在一起。这时苔丝杀死了亚历克。在他们逃亡的途中,苔丝被警察抓到,被判了死刑。

人物形象:苔丝

她有着美的灵魂,清纯,天真,善良,勤劳,纯净自然,就像纯净水一样干净透明。但是她的人生是多舛的,甚至可以说是充满悲剧色彩的。后天的经历造就她坚强,刚毅,敢于与命运斗争的性格,但那时代的环境以及当时的处境也使她在斗争的同时也向命运妥协。苔丝经

历了人际关系的重大变故,从而她的社会性格具有明显的双重性——反抗与妥协

9《哈姆雷特》

故事梗概:

描述丹麦王驾崩,守夜卫兵看见老王幽魂出现,告知哈姆雷特王子。而叔父克劳迪服丧未满,即娶其兄嫂继承王位。王子与幽魂对话,获知叔父谋害父王之真相,王子装疯卖傻为证实真相,导演一出老王被毒杀短剧,请新王与新后观赏,叔父当场色变,母后以为王子疯了,奥菲莉亚遭情人失踪及丧父之痛投河自杀,引起雷奥提斯心头之恨,与克劳迪王共谋比剑时涂剧毒于剑锋,酒内下毒,加害王子,不料被葛楚皇后误饮,雷奥提斯自己亦为毒剑所伤,临死告知王子真相,王子报了父仇,自己亦壮烈牺牲。

人物形象:

《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极具代表性的悲剧之一。莎士比亚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犹豫、懦弱、多疑、没有决心的性格人物。通过哈姆雷特的性格缺陷,上演了一出文艺复兴时期人的性格悲剧。哈姆雷特有几次很好的复仇机会都因为他的犹豫而错失。最后在比剑中,随同克劳狄斯、皇后、雷欧提斯的死,自己也因中剑负毒死去。悲惨的气氛笼罩着丹麦的王宫,阴森的风吹出血腥的气息,四具王公贵胄尸体躺在横流的血泊中。悲剧的产生不仅仅在于人的道德伦理,人的性格或者某种外在的必然性,所以,哈姆雷特的悲剧结局不能简单的归结为悲剧主人公性格上的弱点。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哈姆雷特对人类的命运有着强烈的关怀,之所以迟迟没有复仇,在于他看到了“丹麦像一座监狱”的人类命运的普遍性,但是即使这样,主人公仍怀有希望,这就是我们从悲剧中所感受到的悲剧精神和力量,即为崇高。

悲剧冲突的结局走向了敌对双方的失败和毁灭。由此,我们也不难发现,正是这种正义力量与敌对势力的抗争,抗争演化的具体形态——行动和对抗主体的最终毁灭构成了悲剧哲学的主要内容。

10《简爱》

简·爱是个孤女,被送进罗沃德孤儿院。毕业后简谋求家庭教师职业。桑恩费尔德庄园的女管家聘用了她。一天黄昏,简外出散步,与归来的主人偶遇。当罗切斯特向简求婚时,简答应了他。婚礼进行时,突然有人出证:罗契斯特先生的妻子就是疯女人。法律阻碍了他们的爱情,简离开了罗契斯特。后来,简回到桑恩费尔德庄园,那座宅子已成废墟,疯女人放火后坠楼身亡,罗契斯特也受伤致残。简找到他并和他结了婚,得到了自己理想的幸福生活。

它写一个孤女个人的奋斗故事,作者本人生活中的悲哀、忧患、紧张和勇气在小说中得到了强烈的反映。襁褓中父母双亡的简爱被舅舅收养,舅舅死后,舅母一家人百般虐待她,最后将她送入慈善学校,在那里备受凌辱摧残。成年后,她被聘往桑费尔德庄园当家庭教师,与主人真诚相爱;及行婚礼,发生不测,主人被证明早已结婚,其妻因疯病被私关密室。简爱不愿作人情妇,只身远离,流浪途中昏倒在风雨之夜,被一青年牧师圣约翰救回家,在其两个妹妹的照顾下恢复健康。牧师准备去印度传教,他认为简爱坚强而耐苦,可以作个好帮手,就向其求婚,但遭拒绝,因为简爱情有所钟。爱情又使她返回桑费尔德庄。这时女人已将庄园烧毁,自己也被烧死,主人抢救她时还弄成了残废,两人终于幸福地结合。此外,简爱意外地得浪迹海外的叔父一笔遗产,同时被证明她圣约翰原是姑表兄妹。

2. 简爱的性格特点及其具体表现

2.1.自尊自主、叛逆反抗

简爱,在寄居的舅妈家里,和骄横残暴的表哥约翰发生冲突,瘦小的她敢于和表哥扭打.

简爱非常的重视自我,她说:"我是自己的主人",当一对恋人的结婚计划被粉碎时,罗彻斯特提议到法国去过同居生活,尽管这个方案对于热恋中的人来说具有无可争辩的诱惑力,但是她拒绝了----"我关心我自己。越孤独,越没有朋友,越没有人帮助,我越要自重。"因此她逃离了。

2.2.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平等

当简爱发觉她深深地爱上了主人后,在地位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她却敢于去爱,因为她坚信人在精神上都是平等的。一个穷教师斗胆爱上一个上流人物,在等级深严的社会观念看来,无异于乞丐万奢望国王,所以这本身就是向社会及偏见的大胆挑战。惟其如此,它也就意味着遭受嘲笑或侮辱,只有像简爱这样并不把权贵放在心上的人才能去坦坦荡荡地爱。当罗切斯特为了试探她而假意要娶某贵族小姐时,她愤怒地说:"你以为,因为我穷,低贱,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就如我们站在上帝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基于此,她表达爱情的方式才不是甜腻的赞美,温柔的絮语,更不是祈求,诱惑或勾引,归根结底,她追求的是两颗心的平等结合。

2.3.感情炽烈,敢于追求真正意义上、完整的爱情

简爱对罗彻斯特情感非常的追求非常的真诚和专一,这主要表现在对她对罗彻斯特执着而强烈的爱情上。当圣约翰向她提出求婚,要她作为他的助手一起去印度传教时,简爱虽然认为"他是个好人",但还是拒绝了他的求婚。因为在简爱看来,他爱的并不是自己,他更爱的是上帝。更重要的是,无论他对她如何,她心里爱的仍是罗彻斯特。因为牧师对他的爱是不完整的。可是在得知罗彻斯特还有疯了的合法妻子,她还是拒绝了他的爱,她不愿作人情妇,她要的还是一份真正意义的完整爱情。然而,当简爱离开了罗彻斯特后,并没有在感情上抛弃他;相反,她的爱情像殉道一般,专一到打算为其作

永远的牺牲,贫困时是这样,富有后仍是这样,更不会因为罗彻斯特身体上的残缺而弃之不顾。以下是罗彻斯特在庄园被烧毁,眼睛瞎了后,向简爱求爱的一独白。

从中可看到简爱所追求的爱情不是物质财富,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纯洁爱情,不含半点虚假造作。

2.4.意志坚强,智慧过人

在盖茨海德府,简爱是童话里的"灰姑娘"、弱小、丑陋、怪僻、胆小、任人摆布,是个没有明确地位和身份的"小家伙",是个"外来人",是个"异种人",是个"比不上佣人"的小姐。一切力量都压迫她,残害她的天性,扼杀她的成长,但简爱的心却并没有被丑恶的现实所摧毁,她的精神却因粗砺的生活而锤炼得顽强,她的意志被磨砺得坚决,非凡的处境培植了她非凡的勇气和洞察力,十岁的孩子似乎具备了成人的智力,而这种超绝的智力促使她无所谓惧地去反抗压迫者。

"你没有权利拿我的书。妈妈说你是个靠别人养活的人;你没有钱。"

"我的里德舅舅在天上,你做的一切和和想的一切,他都看得见,我爸爸妈妈也都看得见;他们知道你整天把我关起来,还巴不得我死掉。"

在劳渥学校的悲惨体验,更表现了简爱的坚强和惊人的意志力。简爱刚刚摆脱舅妈的虐待,就被送到寄宿学校读书,和其他孩子们一起,经常挨饿受冻,挨打罚站。学校里传染病夺取了好多孤儿的生命,简爱却凭借顽强的生命力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呆了10年。

" 当我们无缘无故挨打的时候,我们应该狠狠地回击;我肯定我们应该回击----狠狠地回击,教训教训打我们的那个人,叫他永远不敢在这样打人。"这是简爱在言语上对打他的人有力回击,也是在精神上维护自己受伤的心灵。

她所受过的教育和经历使她拥有一个富有智慧、善良敏感、坚强独立的高贵灵魂,在这一点上,她与主人相比毫不逊色,甚至使其有时感到惭愧。

3. 结语

从上文的分析可见,简爱是一个贫苦低微、其貌不扬、性格倔强、感情丰富、独立自尊、勇敢执着、聪慧过人的女孩,她对自己的命运、价值、地位的思考和努力把握,对自己的思想和人格有着理性的认识,对自己的幸福和情感有着坚定的追求。从简爱身上,我们看到了当今新女性的形象:自尊、自重、自立、自强,对于自己的人格、情感、生活、判断、选择的坚定理想和执着追求。

11《罗马假日》

作为20世纪50年代的电影,《罗马假日》的社会背景比如今保守许多,某国公主安妮莅临罗马,生性活泼的她早已烦透宫廷的桎梏,在罗马的第一个晚上便偷偷跑出戒备森严的官邸径直到了罗马街头。夜色里,她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自由。在街上可以大摇大摆的走路,丝毫不用在乎贵族的繁文缛节。以往矜持的性格变得荡然无存,当其大意的躺在街头石阶上

昏昏欲睡时,如果不是碰到派克饰演的记者,天真的公主恐怕就过不了后来的假日了。人只有在昏迷的状态里才会展示自己最原始的本性,就算公主也不能幸免。因为在逃跑时御医打的安定剂使夜游罗马的计划未遂,昏沉的状态里的她更显亲切、可爱。《罗马假日》童话般的叙事也从她和记者的奇遇展开。虽然那是个无名记者,但在她昏睡的时候他就像把自己领回家的丈夫,男人成熟俊美的外表使其“甘心”被带走,这梦幻般的巧遇在现实生活里显然是极少见的。但电影作为被编织成的梦,有义务提供一种美丽的情感供人享用。派

克饰演的记者显然是个好男人,开始还不知道夜宿街头的女孩就是公主。某个时候,他还以为女孩是暗娼。只是当看到那纯净的眉宇中所透出的天真和可爱后便打消了抛开女孩的念头,也就是从那时起,属于他们俩的假日开始了。

《罗马假日》里这个“假日”实质上是指记者和公主共同渴望的“自由生活”,把片名改成《罗马自由一日》罗马假日影片封面照(18张)更能说明影片主旨。在对待自由的追求上,公主开始是顽皮和不顾一切的享受自由;记者则是渐渐的被身边的公主所感染,其实在他那里,与公主“游玩”罗马最开始是作为职业计划的一部分,这充满名利熏心的计划是“反自由”的。如果没有之后对公主产生感情,他永远都是一个疲于奔命的记者,记者的使命便是发现新闻,这种使命作为个人欲望体现在其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不可能有享受自由的机会,因为记者这个职业就是扼杀别人自由和自己自由的刽子手。

在影片结尾,公主回到了官邸,翌日便举办了记者见面会。这时候,他最后一次看到美丽的公主,和第一次在街头碰见的女孩一样,只是此刻华贵的白裙将她牢牢包裹。紧接着影片最揪心的情节开始了,高高在上的安妮痛苦的装作不认识他,但眸子里射出依恋的光随时都通过空气反射到他心上.

《高老头》

故事简介:

主人公高利奥老头出身微寒,年轻时以贩卖挂面为业,后来当上供应军队粮食的承包商而发了大财。他疼爱他的两个女儿,让她们打扮得珠光宝气,花枝招展,最后以价值巨万的赔嫁把她们嫁给了贵族子弟,使面粉商的女儿成了伯爵夫人;然而两个女儿挥金如土,象吸血鬼似地榨取父亲的钱财,当老人一贫如洗时,再也不许父亲登门,使之穷困地死在一间破烂的小阁楼上,女儿们连葬礼都不参加。通过高老头的悲剧,作者批判了建筑在金钱基础上的“父爱”和“亲情”,对人欲横流、道德沦丧的社会给予了有力的抨击。

故事梗概:

《高老头》发表于1834年,是巴尔扎克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这部作品在展示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在反映作家世界观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方面,在表现《人间喜剧》的艺术成就和不足之处方面,都具有代表意义。

小说以1819年底到1820年初的巴黎为背景,主要写两个平行而又交叉的故事:退休面条商高里奥老头被两个女儿冷落,悲惨地死在伏盖公寓的阁楼上;青年拉斯蒂涅在巴黎社会的腐蚀下走上堕落之路。同时还穿插了鲍赛昂夫人和伏脱冷的故事。通过寒酸的公寓和豪华的贵族沙龙这两个不断交替的主要舞台,作家描绘了一幅幅巴黎社会人欲横流、极端丑恶的图画,暴露了在金钱势力支配下资产阶级的道德沦丧和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无情,揭示了在资产阶级的进攻下贵族阶级的必然灭亡,真实地反映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特征。

人物形象分析:

(-)拉斯蒂涅

[形象]

贵族子弟蜕变为资产阶级野心家的典型。

由贵族到资产阶级是他阶级属性的改变,由纯朴的外省青年变成寡廉鲜耻的野心家是他道德品质的坠落。

[蜕变]

1.起点:涉足巴黎上流社会。

他出生于外省破落的贵族家庭,是个涉世未深、未被污染的好青年。刚到巴黎就掉进了大染缸,产生了找女人作靠山向上爬的邪念。

2.两师教唆:在他向上爬、找女人过程中,遇到两个老师。

篇三:外国文学名著赏析

外国文学名著赏析

古代欧洲文学.

一、希腊神话和史

(一)希腊神话的特点

1、希腊神话中的诸神都住在希腊最高的俄林波斯山上,他们组成了一个高度组织化、纪律化的社会。

2、他们同人一样有爱、有恨、好嫉妒、爱虚荣,有时还来到人间同美貌的男女谈情说爱。

3、他们同凡人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长生不死,比人的力量大。

(二)荷马史诗

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

1、 史诗形成过程:公元前十二世纪末,希腊人和特洛亚人发生了一场为时十年的战争。最后,希腊人毁灭了特洛亚城。这是一次部落之间的战争,战争结束后,在小亚细亚一代便流传着许多歌颂这次战争的部落首领的短歌,在传诵的过程中,英雄传说又同神话故事交织在一起,由民间歌人口头传授,代代相传。约公元前八九世纪,盲诗人荷马以短歌为基础,予以加工整理,最后形成了具有完整情节和统一风格的两部史诗,至于用文字记载下来约在公元前六世纪。

2、 史诗情节梗概(略)

3、 《伊利亚特》是一部描写战争的英雄史诗。史诗着重歌颂了氏族领袖的英雄品质。

4、 《奥德赛》描写特洛亚战争后,俄狄修斯返乡途中十年漂泊的经历和他家中纠纷的事。

5、 艺术特色

a) 结构巧妙,完整。

b) 善于塑造人物。

c) 语言质朴、自然,语调庄重昂扬。

(三)《伊索寓言》

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一个名叫伊索的奴隶所作。但今天流传的《伊索寓言》确是后人收集改写,其中掺杂了一些后代其他民族的故事。

《伊索寓言》共收集了三四百个小故事,主要反映的是受欺凌的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斗争经验和生活教训的总结。寓言通过描写动物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当时的社会关系,主要是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寓言作者谴责社会上人压迫人的现象,号召受欺负的人团结起来对恶人进行斗争。

二、古希腊戏剧

三大悲剧家:

1、埃斯库罗斯(公元前约525——456),被称为“悲剧之父”,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2、索福克勒斯(公元前约496——406),代表作《俄狄浦斯

王》

3、欧里庇得斯(公元前约485——406),代表作《美狄亚》 喜剧家:阿里斯托芬(公元前约446——385),被称为“喜剧之父”,代表作《阿卡奈人》0

古代亚洲文学

印度杰出诗人、剧作家迦梨陀娑(约公元330——432),代表作《沙恭达罗》

1、 情节梗概:

2、 思想内容:

a) 戏剧主题是赞美忠贞纯洁的爱情。

b) 戏剧也表现了剧作家进步的政治理想。

c) 戏剧还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罪恶。

3、 人物形象:

a) 沙恭达罗质朴、纯洁、美丽、善良。

b) 沙恭达罗性格温柔,但温柔中包含着刚强。

c) 在她身上既附丽光彩照人的阴柔秀美,又充盈着震动人们心灵的阳刚壮美。

d) 她也有顺天由命的弱点,这是剧作家世界观局限的反映。

4、 艺术特点:

a) 情节的完整性

b) 场景的多样性

c) 浪漫主义方法的运用

d) 语言优美并具有个性化的特征

中古欧洲文学

一、但丁及其《神曲》

但丁(1265——1321)意大利著名诗人,是中世纪最伟大的作家。恩格斯称“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个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1、《新生》是西欧文学史上第一部向读者剖露作者最隐秘的思想感情的自传性作品。

2、《神曲》是但丁的代表作。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诗人采用了中世纪流行的梦幻文学的形式,描写了一个幻游地狱、炼狱、天堂三界的故事。

艺术特色:

a) 《神曲》采用的是中世纪文学所盛行的象征、梦幻的手法,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内容。

b) 《神曲》具有宏大、严谨、端正的结构,并以此著称于世界文学。全诗分三部分,每部分包括33篇,加上《地狱篇》的序诗,共100篇。

c) 《神曲》在塑造人物和景物描写方面,也给人极为矛

盾的感觉。

d) 《神曲》用意大利语写成,在当时,正统的文学作品都是用拉丁语写作,但丁首创用意大利民族语言写作文学作品,对于促进意大利民族语言的统一和民族文学的发展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二、《列那狐故事》是中世纪法国城市文学的的代表。

中古亚洲文学

《一千零一夜》又译《天方夜谭》是中古阿拉伯民间故事总集,是阿拉伯民间文学的一座壮丽的丰碑。

1、 思想内容:

a) 《一千零一夜》许多故事反映了人民的智慧、善良、勇敢和对恶势力的反抗斗争。

b) 《一千零一夜》一些故事描写了下层人民的苦难、悲惨遭遇,反映出他们的不满和怨愤。

c) 《一千零一夜》许多故事揭露、抨击了统治者的腐败、残忍和昏庸。

d) 《一千零一夜》许多故事表现了善良人民的优秀品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e) 《一千零一夜》还有一些描写商人冒险经历的故事。


外国文学赏析》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3195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外国文学赏析
相关文章
  • 外国文学赏析

    外国文学赏析文学是个严肃的话题,我不敢妄下结论,不过在这里我简单谈一点对当代作家郭敬明的两本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和《悲伤逆流成河》的想法。说实话,感觉两者都各有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