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免费论文 > 管理会计论文 正文

管理会计论文

2017-04-18 07:00:14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管理会计论文1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毕业论文

2013学年第 二 学期

论文题目:管理会计方法在企业中的运用

指导老师:童桂玲

系 部:管理系

班 级:航会1001

作 者: 苗艺馨

青 岛 远 洋 船 员 职 业 学 院

2013年 5 月 12 日

内容摘要:

掌握企业经济命脉的会计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资金调动的合理与否影响着企业的运转状况,会计管理工作就是对资金活动的的有效管理,尽力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使利润最大化,保证企业正常有效运转,会计管理方案在现代企业中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在推广和应用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就会计管理方案的发展进程和推广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会计管理,发展现状,趋势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逐渐转向集约型。其中,中小企业占有量在不断扩大,它活跃了市场,注入了活力,增加了供给,更重要的是它解决了大量城镇就业人口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但是中小企业面临发展中的问题与矛盾,不外乎除宏观条件外,主要是企业经营能力和企业资金困难困扰着他们自身的发展。因此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企业一项迫切完成的任务。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始终是资金管理。企业要维护正常的经验运作就要拥有适量的营运资金周转,营运资金对企业利润目标的实现也有着重大的影响。

1、管理会计的产生

从英国产业革命开始,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原有的单凭经验管理企业的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的迅速发展。1911年,被西方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罗发表了著名的《科学管理原理》,开辟了企业管理的一个新纪元。 在西方管理会计学中,出现了两个萌芽:标准成本计算和预算控制。都是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一方面是由于当时美国在经济实力等方面取代了英国的统治地位,经营管理研究的中心转移到了美国,因而能够产生出这些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当时应付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萧条而产生的一种方法。 管理会计由西方传入我国不过20 年时间,但发展较快,目前已越来越为企业所重视,很多高校已将其列为会计专业核心课程。管理会计的发展对于指导和改进我国经营管理、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管理会计在中国形成和发展的时间毕竟不长,尚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

1.1、 方法在实务中的运用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由于传统管理会计的理论是依据特定的经济环境而建立起来的,所确定的定量模型和假设在变化着的现实经济生活中有许多并不能成立,很难运用这些理论和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本量利分析、保本分析等所建立和使用的模型就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必须假设。

1.2、 货币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关于货币资金的管理制度在企业实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尤其是在对库存现金的内部控制实施情况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对库存现金的限额管理几乎没有企业去实施另外还存在着对现金清查工作的不重视很多企业在对现金的管理上对外严格对内放松对现金清查工作不彻底导致白条的存在很多本应该用转账支付的款项却用了现金支付对于大额货款的支付手段更是不按要求执行。

2.3、 我国管理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3.1、管理会计中使用的某些方法与实践脱节

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应用是与一定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相关联的,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又会引起管理会计实务发

生变化,最终导致管理会计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相应地发生变化。而对于我国目前管理会计的研究而言,主要集中于介绍引进国外最新研究成果上,西方国家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发展是有其高度发达的经济背景的,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发展应当立足于自身的经济条件,建立在自身的经济、社会环境基础之上。

2.3.2、管理会计的发展不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

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等物质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由主要集中于生产制造过程转向信息活动,产品也由劳动或资本密集型向信息技术密集型演化;企业管理对象由对实物资产的管理转向对信息技术资产和信息技术活动的管理;企业组织结构有多层次等级管理结构转向系统网络管理结构;企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也大为提升。行业类型的多样、企业形式的演变、经营状况的不定要求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更加全面、及时。但是,我国现行的管理会计教材当中,大都是以工业企业为例进行讲解的,研究领域比较狭隘,理论创新没有跟上经济环境的这种变化。

2.3.3、会计人员总体素质较低

管理会计的运用最终要通过会计人员加以实施,具体运用到企业的日常经营中去,因此会计人员的素质对于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会计人员的素质是指会计人员的知识层次、知识结构、价值观和职业水准。现阶段会计人员的总体素质比较低,突出表现为知识层次低,知识结构不合理、在专业教育方面层次低。由于会计人员素质跟不上,就使他们没有精力去实践管理会计。虽然有些会计人员学习过一些管理会计知识,但大多数处于纸上谈兵阶段,没有进行系统的实际操作。

2.3.4、管理意识薄弱

管理会计行为是对企业的管理行为,而不是对企业的核算行为,既是对管理者价值观的一种挑战,也是对管理者管理意识的检测。目前由于受到传统做法和习惯势力的影响,管理意识较为薄弱。其一,管理会计工作地位低下。一些会计人员和经营决策者认为,会计就是算帐、报帐,至于管理、经营决策是企业领导的事情。财务会计一直是会计人员工作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而管理会计属于副业,有精力和条件的零星分散的搞一些,否则干脆弃置不管。其二,企业经营决策者管理意识不高。企业经营决策当局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管理会计在企业中能否普遍应用。现代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家不仅要懂经营,更要懂管理,其中包括会计和财务管理,而目前,多数企业经营者离这一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并且有些经营者受传统等级观念的影响,“长官意志”较重,使得管理会计提供的方案、资料无法发挥实际效力,从而影响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

2、 管理会计在营销管理中的地位

2.1、 管理会计为营销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管理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需要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决策,营销管理也不例外,管理会计可以为营销管理者提供有利于他们预测和决策的会计信息,据此作出有利于企业的营销决策,同时,其本身作为一项管理活动,管理会计人员应该直接参与营销管理活动,成为企业强有力的管理人员。

2.2、 管理会计应用到营销管理中是顺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当今全球竞争加剧,尤其是经济的竞争尤为突出。现今国外管理会计无论是在的理论和方法还是实践都有了较快发展,特别是把管理会计的应用扩展到市场领域,并且建立了适时供应制、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目标成本法、战略管理会

计、市场会计等理论和方法。然而,我国的管理会计,却只停留在为生产领域提供一些管理会计信息的阶段,通常被历史成本和预算分析所缠住。由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处在开放的竞争环境中,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的管理会计也必须扩宽应用空间,将管理会计的服务领域逐渐从生产领域延伸到市场相关领域。

2.3、管理会计在营销活动中起到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关键作用。

管理会计从企业内部入手,是管理与会计相结合的企业内部会计,强调成本管理与控制。主要为企业管理者们提供战略、战术、日常业务运营决策支持服务与绩效管理等。在营销活动中,管理会计可以对产品线(或产品)进行盈利分析,考察是否继续增加产量还是减少产量甚至停掉;通过对客户、销售渠道、市场区域等盈利分析,来确定营销策略;新产品开发,在保证公司预期利润前提下,如何设计新产品,控制新产品目标成本等等,管理会计在这些活动中的应用足以证实,为确保营销活动的效果,管理会计是必不可少的。

3、 管理会计在营销管理中的应用

3.1、 管理会计在营销中应用的理论研究。

管理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应该为营销管理者提供有利于预测和决策的会计信息。同时,管理会计本身作为一项管理活动,管理会计人员应该直接参与营销管理活动,成为企业强有力的管理人员。管理会计人员通过对各种会计资料信息的处理进行预测分析、决策分析和全面预算等:

3.1.1、 通过预测分析了解企业的生产前景和经济发展趋势, 分别确定未来一定期间的销售目标、利润目标、成本目标和资金需求量目标。

3.1.2、 进行决策分析是指判断对一计划中的项目是否应该采取行动或从几项计划中选择最优方案。通过对有关可行性方案的经济效果进行计量分析和评价, 为扩大经营能力和促进生产发展、选定产品开发、技术改进、设备购置与更新等制定最佳决策的行动方案。

3.1.3、 全面经营预算是企业经营目标的具体化, 既是规划、决策的综合, 又是控制、考评的起点。通过编制全面预算, 建立起包括生产、供销、财务等在内相互联系的预算指标体系, 以实现企业内部各部门和生产经营各环节的协调配合, 保证既定经营目标的完成。

3.2、 管理会计在营销管理应用中的核心—营销成本的管理。

营销支出在多数行业的成本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时至今日,营销成本管理和管理会计的研究文献对营销成本领域仍然关注甚少。营销界的研究也较少涉及营销成本问题的讨论。借鉴西方有关学者的研究, 结合我国战略管理的实践, 营销成本管理可以有以下程序和内容:

3.2.1、 企业的自我评估。根据企业掌握的资料, 评估企业现有的强、弱项, 评估过去推行策略实施的效率、竞争中的优势和劣势, 为确定战略目标提供信息资料。

3.2.2、 价值链分析。价值链理论认为, 在企业众多的价值活动中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创造价值, 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实际来自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

3.2.3、 战略定位分析。主要是通过对外部环境、竞争对手、顾客、企业业绩、员工薪金水平等信息进行分析,制定有利于创造竞争优势、并适应环境变化的策略。

3.2.4、 成本动因分析。从价值链的角度看, 每一项创造价值的活动都有独特的成本动因, 它用来解释创造价值活动的成本。营销成本管理的成本动因, 包

括结构性成本动因和执行性成本动因。

4、 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

当前,我国企业管理模式尚处于构建之中,管理会计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部分,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实践中均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理论上尚未形成一套较为科学的管理会计体系。管理会计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且方法庞杂,缺乏独特性。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的理论创新没有跟上经济环境的发展步伐。

第二,方法在实务中的运用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由于传统管理会计的理论是依据特定的经济环境而建立起来的,所确定的定量模型和假设在变化着的现实经济生活中有许多并不能成立,很难运用这些理论和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观念陈旧,不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传统管理会计的某些方法所赖以立足的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变得陈旧。

第四,目光短浅,只重视眼前利益。传统管理会计在制订经营目标,进行决策分析或成本控制时,往往只关注企业内部环境及现有产品的降本节流等问题,其所关心的是眼前利益,追求的是短期利润最大化,而忽视对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忽视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内部环境的影响以及非货币计量因素的影响,忽视追求长期的综合程度更高的股东价值最大化。

5、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

第一,在观念上求创新。为适应当代瞬息万变的客观经济环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首先要更新观念,密切注视市场动向,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动及时调整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以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其次要以具有整体优势作为基础和条件,把管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树立整体观念,整体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管理活动。最后要建立以价值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第二,加强管理会计教育。理论界要针对高等教育的各个阶段与管理会计理论的最新发展,编写与之相适应的教材,经济院校不仅要把管理会计作为专业主干课设置在会计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还要在其他相关专业中开设这门课程,力争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并掌握管理会计理论。只有让企业领导对于管理会计具备一定的基本认识,使其意识到管理会计在企业未来生存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他们才会在今后的工作关注管理会计在预测、决策、规划、控制中所发挥的作用,才会真正地将管理会计理论应用于企业的自身实践。

第三,总结管理会计的经验,形成自己的管理会计体系。中国式管理会计体系要走典型案例研究的道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从中找出管理会计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利于管理会计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将成为应用主流。目前,我国许多企业都是采取多品种、小批量方式生产,以这些企业为试点单位,并随着企业自动化程度提高以及会计和管理人员成本管理观念及水平的提高,市场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及大范围推广运用,形成全国范围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这不但能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且有利于制订科学有效的经营决策、投资决策,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增加企业价值,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作业成本法势必成为我国未来成本管理的核心方法。

第五,财务和非财务指标的平衡成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杜邦评价指标体系在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应用较广,其中投资报酬率指标已成为引导企业投资、筹资、收益分配的有力工具,因而高投资报酬率也往往成为绩效优良的代名词。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部门体系的日益庞杂,报酬率指标呈现出较大

篇二:管理会计论文范文

管理会计论文范文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2-17

责任会计管理在企业中的具体运用

【摘要】随着新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规模的扩大,业务结构的复杂,会计的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会计作为一门古老科学,随着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进步,促使会计科学改变传统思想观念和方法。几十年来,会计的新学科曾出不穷,责任会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责任会计是指在企业内部建立若干责任中心,并对各责任中心负责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与考核,将会计工作同经济责任制度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企业管理的有效制度,责任会计能够大大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它在我国的应用和推广无疑对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结合我国企业管理的实际,就责任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具体运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责任会计;企业管理

一、当前在企业中实施责任会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在企业中实施责任会计的必要性

财政部在1995年发布的《会计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指出:要建立以责任会计为主要形式的会计管理体系。为了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现代企业的管理科学水平, 有必要建立一套比较健全的责任会计制度,以适应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实现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会计工作本身来看,推行责任会计体现了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具有管理职能,是从传统的记账报账型发展为经营管理型的重要标志,是会计工作发挥管理作用、更好地为企业管理服务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是企业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会计改革的重要内容。所以说有基础的企业要尽快推行责任会计,基础不完善的企业也要创造条件,加快改革步伐,把企业经济核算纳入责任会计轨道。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成为市场竞争主体。要解决好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必须确定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总体目标,并对其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科学的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责任会计能很好地发挥这方面作用。因为责任会计需要将企业总体目标中的价值指标进行分解,按照经济责任归属传递、控制、考核、报告经济信息,并对经营活动的业绩与规定的目标进行比较分析,形成全员参与,保证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责任会计强调按确定的经济指标进行事前、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考核,做到经济责任、经济权利、经济效益、经济利益相结合,并把企业资产和生产资料的使用、经营管理落实到每个职工,充分发挥其作用,这样就能有力保证企业经济效益有新的增长,企业资产能保值增值。因此现代企业制度迫切需要建立责任会计。

在企业中实施责任会计的可行性

在我国企业推广责任会计不仅必要,而且也有可能。我国的责任会计是建立在厂内经济责任核算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企业就开始实现“两级核算、三级管理”,实行内部计划价格。60年代初,在企业推行经济技术指标层层分解,资金成本分解归口管理。70年代处,推行内部结算。80年代处,推行厂内经济责任制、厂内银行等。8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责任制的建立和西方管

理会计的引进,中国责任会计理论和方法得到发展。到上个世纪90年代,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涌现出了以邯郸钢铁总厂创造的“模拟市场核算,成本否决”为代表的一些责任会计新形式,有的企业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责任会计雏形。这些都为我们在企业推广责任会计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建立责任会计的程序

划分责任中心,确定责任范围

责任中心是为了贯彻经济责任制而建立的,是责任会计的基础环节。对责任中心的正确划分标志着企业能否有效实行责任会计。不同类型的企业应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所能控制的范围和承担的不同责任以及管理的需要建立不同的责任中心,。一般来说,企业通常将它所能控制的区域和责任范围划分为三大责任中心,即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成本中心只对可控成本负责;利润中心既要对成本负责,又要对收入和利润负责;而投资中心既要对成本、收入和利润负责,又要对投入资金的运营效果负责。

编制责任预算,确定责任目标

责任单位建立后,就要编制责任预算,确定各责任中心的责任目标,实行目标成本管理,进行责任成本包干核算,工资奖金与责任指标挂钩。各责任中心在确定责任指标时要切合实际,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制定出有利于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益的责任指标。

编制业绩报告,进行业绩考核

责任预算和责任目标确定后应对其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根据日常的记录来编制业绩报告,用实际完成的责任指标值与计划责任指标值进行比较,据此对各责任中心的业绩进行评价,同时肯定各责任中心的业绩,研讨各责任中心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制定措施。另外,在每个会计期末还应该核算经营成果,评价经济效益,为下一会计期间制定责任指标提供依据。

三、责任会计在企业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存在问题

1.照抄西方的责任中心设置方法。我国企业在划分责任单位过程中,往往效仿西方责任会计的模式,把企业内部各组织单位划分为三个责任中心,即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作为责任会计主体。这种做法虽然简单明了,能够突出重点控制目标,但都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第一,不能充分体现经营宗旨和经营效果,这种做法对生产部门具有一定的意义,但对人力资源管理、产品研发等部门简单地采用费用指标作为控制要点,无法反映出所费成本与所产生效益之间的内在联系,也难以考察其工作业绩的优劣。第二,不能对各责任单位进行全面的考核,容易导致各责任中心片面的追求单一的责任指标,而无视其他方面的责任。第三,也不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企业内部每个组织单位都担负着一定任务,为了完成这一任务,都会发生一定的成本费用,所以都应是对成本费用负责的单位,同时也是对其资金使用情况负责的单位,还可能是一个利润中心。

2.责任指标的制定不够公平合理。不同责任单位的性质不同,相互间业绩比较缺乏统一的尺度,同样的指标完成率并不意味着为企业做出了同样的贡献,难以使各部门感到公平合理,不能充分调动劳动

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做出迅速的反应。责任指标的制定过程中实际上是企业最高管理层将市场信息和相应的经营决策传递给各责任单位的过程,是间接的缓慢的,不利于全体员工迅速了解市场需要,切实感受市场竞争压力并形成强烈的市场价值。

3.内部转移价格可靠性不强。内部转移价格是责任中心之间转移中间产品时计价结算的依据,也是责任会计核算的基础。内部转移价格制定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责任中心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积极性。一个不合理或者难以发现的内部转移价格不但不能节约交易费用,反而增加了责任中心之间交易的难度或制约了他们的积极性。我国企业实施责任会计时往往采用企业总部制定的内部计划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与外部市场价格相差很大,因而不能如实反映责任中心的经营成果,同时也无法反映出责任中心的实际支出水平,使该承担的费用没有承担,这样不利于责任中心积极性的发挥,不能诱导他们从挖掘内部潜力去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来多创效益。

4.考评体系不够健全。责任会计的可控性原则难以落实,如目前相当多的企业严重超员,隐性失业不同程度地存在,机器设备开工不足,生产达不到设计的能力。这种资源的闲置浪费,引起单位产品工资和折旧等固定成本的提高,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并对各责任单位的绩效指标会造成不同程度地影响,使责任会计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单一的成本评价指标容易导致逆向激励,如采购部门为了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往往购入价低质次的材料,大批量采购以获得折扣,增加了料废品率和资金占用;生产部门为了降低成本不能保证质量、交货期。这与适时生产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的经营理念不相适应。

5.责权利未能有效结合,激励机制不能发挥作用。责任会计的生命在于责权利的有机统一,但现实经济生活中责权利中的权力落实不充分,这一点在国有企业中尤为明显。尽管人浮于事,企业领导要想解雇职工也是很困难的。平均主义痼疾难以根除,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企业间、部门间、个人间的收入分配档次逐步拉开,这对实施责任会计制度无疑是颇有益处的。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收入差距幅度从总体上看还不够大,尤其是各级管理人员的收入与他们所承担的责任、所所付出的代价和所做出的贡献仍然难以合理匹配,这不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不利于以责权利紧密结合为基本原则的责任会计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二)解决对策

1.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合理划分责任单位。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企业提高盈利水平的途径也呈多元化局面。因此企业要在鼓励降低成本的同时建立起能有效激励内部单位扩大销售,多创利润,提高投资效率,降低投资风险的机制。这就要求企业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根据企业规模,生产经营的具体情况和内部单位的职能属性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利润中心,投资中心,赋予它们与其经济责任相当的决策权,以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盈利能力、投资能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划分责任中心的目的之一是避免搭便车,每个责任中心都有明确规定的权利和责任,就有效地避免或减少了车间之间、班组之间、甚至个人之间互搭便车的机会主义行为的倾向。所以划分责任中心时应尽可能地把互相依赖互相牵制的车间、班组等划分为不同的责任中心,各责任中心确有存在于一个企业的必要,如果某个责任中心与其他责任中心之间可以进行纯市场化的交易,并且这样更节约交易成本,那么分拆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许多著名的企业都有将内部某个分厂、分公司分拆出去的记录,而且事实证明是非常成功的。

2.建立经济责任制,使责权利落到实处。第一,制定责任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根据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市场、资金筹措等情况,制定企业经营目标,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的责任目标应围绕着总目标来制定,对总目标层层分解落实。第二,统筹安排,分解职权。在责任单位的责任已定的情况下,还应根据以责定权的原则,赋予各责任单位相应的权力。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责任单位,究竟要放哪些

权,放到什么程度,需要根据科学合理的原则周密考虑。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考虑人员素质的高低,二是掌握好放权的力度,做到放而不乱,活而有序;三是责权对等原则。第三,明确责任,签订合同。各责任单位应明确责任人,责任人对责任单位的责权利负全责。

3.以市场价格为基础,合理确定内部转移价格。制定内部转移价格的原则有二:一是凡成本中心之间提供产品或劳务,以及有关成本中心的责任成本转账,一般按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二是凡企业内部产品或劳务的转移以及责任成本转账涉及利润中心或投资中心,则尽可能采用市场价格作为内部价格的基础,而市场价格是指根据产品和市场的供求关系的供应价格作为计价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为企业采用市场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市场价格可以及时取得,并且能客观公正地反应责任中心产品或劳务的获利能力和竞争能力,因而可以促使责任中心改善经营管理,降低成本费用以获得更多利润,另外采用市场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也能使责任中心更加贴进市场,直接参与市场竞争,从而提高企业对市场反映的灵敏度。

4.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评价与考核责任中心的业绩是责任会计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责任会计实施奖励的重要环节。因此企业在进行绩效考评时必须考虑到其科学性、合理性、综合性。对于不同的考核对象,要用不同的方法。比如成本中心,主要考核成本或费用,生产制造部门可采用标准成本,非制造部门可使用费用预算作为考核标准;对于利润中心,主要考核收入和支出的差额,通常用企业预算来确定利润中心的标准;对于投资中心,主要考核其投资效果,如投资收益率等。具体来说要遵循以下原则:(1)要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利益。对责任中心不能仅以短期内的经营成果作为判断其优劣的标准,还要看它的行为是否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2)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相结合,两者缺一不可,如果只片面强调一种,往往会产生不良效果。例如对投资中心进行考核时,只以利润作为标准就无法了解投资效率如何;只以投资效率为标准又往往会使投资中心拒绝那些会降低它的投资利润率而实际上对企业有利的投资项目。(3)价值指标与非价值指标相结合。能用货币表现的绩效固然重要,但是对不能或很难用货币表示的绩效也要加以考核,这样才能做到公平合理。(4)可控性原则。即进行考核时要把责任中心无法控制的因素排除在考核指标之外,责任中心只对可控制部分承担责任。

5.以行为科学为基础,完善激励机制。责任会计管理是否有效,关键在于能否调动各责任中心的积极性,能否激励他们为完成企业整体目标而努力。责任会计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激励做保障,即使计划再周详,核算再精确,控制再严密,考核再严格,也只能事倍功半,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应把激励作为责任会计最基本的职能,责任会计制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激励职能能否得以实现。责任会计应以行为科学为基础,充分考虑责任人的行为,根据责任人的行为实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完善激励机制。如通过工资分配,使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工作业绩与经济效益挂钩。相对于月薪制而言,对责任中心管理人员实行年薪制更有利于在企业内部形成利益激励机制,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力。年薪制最大的特点就是责任中心管理者的利益与下属职工分离,而与责任轻重、风险大小、经营成果挂钩,以责任中心一个生产经营周期(通常为一年)为单位进行考核确定其收入水平。责任中心管理者的收入包括“基薪”和“浮动收入”两部分。其中基薪反映市场上管理者的一般收入水平,而浮动收入则与责任中心的责任风险、经营成果挂钩确定。年薪制能够使责权利更加紧密地结合,有利于形成管理者的激励机制。在激励与补偿方面,国外企业有许多可以借鉴的方面。如世界上最大、也是最成功的餐饮服务企业——麦当劳曾尝试过一种较为有效的激励方案:连锁店经理每年的报酬包括基本薪金和季度奖金。地区经理每月对连锁店经理从六个方面进行评分,这六个方面是:质量、服务、整洁、培训、销售收入和利润。对于每个方面,不满意为0分,满意是1分,优秀是2分。总分是12分的经理,可以基本薪金的40%作为奖金,11分的经理奖金为35%,以此类推。年底对本年的两个半年总分加以平均,总分为12分的经理薪金涨12%,11分的经理薪金涨11%,以次类推。几乎所有较为成功的企业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这也是有才能的人员愿意留下来的主要原因。我们很少听到外资企业人才大量涌进国内企业,这是很值得让人深思的。

责任会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现代企业管理不能没有责任会计。有效施行责任会计,必须有效到责任会计的每个方面,不应只强调其中的一方面,责任会计的各个方面都是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缺一不可的有机组成部分,希望我们的各种组织机构都能更新观念并仔细规划责任会计的各个环节,重视责任会计,让责任会计更好地为企业管理服务。

责任会计的激励职能已在西方国家作为内部管理制度取得巨大成就,而且在我国少数企业也已初见成效。所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洋为中用”、“外为我用”,将作为企业的一种内部管理制度而加以确定和实施,对于提高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其国际竞争力,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秦晓霞 、王成元,谈责任会计的应用,山西财税,2003,3:21-22.

[2]汤蕙,略议有效实行责任会计的企业内部因素,中南财政法大学学报,2005,4:92-94.

[3]脱威,试论责任会计及其在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应用,财政金融,2004,1:52-53.

[4]刘杰瑜,推行责任会计制度完善企业经营管理,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3:168-169.

[5]王静,浅议我国企业责任会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北方经贸,2005,7:49-50.

[6]张宏丽,实施责任会计提高企业效益,科技资讯,2006,7:219.

[7]何忠勇、汪华林、武娟,中小企业实施责任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6,4:98-100.

[8]乔玉梅,运用责任会计合理评价责任人工作业绩,集团经济研究,2005,1:155-156.

[9]姚巧英,浅谈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责任会计,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2:142-143.

[10]金梅,谈责任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中州审计,2004,5:29-30.

[11]杨军芳,商业银行责任会计核算制度浅探,财会月刊,2006,12:34-35.

[12]徐志全,论责任会计体系在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中的运用,经济问题探讨,2002,3:110-113.

[13]李公杰,浅谈责任会计的推广应用,齐鲁珠坛,2003,

篇三:浅析管理会计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论文大纲

论文大纲

1. 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

2. 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

3. 管理会计的主要方法

4. 管理会计在实务中的局限性

5. 我国企业中的管理会计的应用现状及问题描述

6. 举例某公司管理会计应用实践和存在问题分析

7. 解决企业中管理会计实务中问题的对策建议

8. 企业中管理会计未来发展趋势

9. 结论


管理会计论文》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3140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管理会计论文
相关文章
  • 管理会计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1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毕业论文2013学年第二学期论文题目:管理会计方法在企业中的运用指导老师:童桂玲系部:管理系班级:航会1001作者:苗艺馨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