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礼仪知识 > 古代礼仪 正文

古代礼仪

2017-04-18 06:54:02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古代文明礼仪

我国古代文明礼仪

我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社会的各个方面。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礼之用,和为贵”。他教育他的弟子们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古代礼仪形成于“三皇五帝”时代,到尧舜时,已经有了成文的礼仪制度。后经过夏、商、周这三个奴隶制社会国家1000余年的总结、推广,日趋完善得多了,形成了“五礼”。这“五礼”指的是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和嘉礼。

“五礼”的内容:

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 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分。

一、古代政治礼仪

政治礼仪包括祭天、祭地、祭宗庙、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

1.祭天

始于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古人首先重视的是实体崇拜,对天的崇拜还体现在对月亮的崇拜及对星星的崇拜。所有这些具体崇拜,在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才抽象为对天的崇拜。周代人崇拜天,是从殷代出现“帝”崇拜发展而来的,最高统治者为天子,君权神授,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祭天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结束。

2. 祭地

夏至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汉代称地神为地母,说她是赐福人类的女神,也叫社神。最早祭地是以血祭祀。汉代以后,不宜动土的风水信仰盛行。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祭土神、谷神、社稷等。

3.封禅,封为“祭天”(多指天子登上泰山筑坛祭天),禅为“祭地”(多指在泰山下的小丘除地祭地);古人认为群山中泰山最高,为“天下第一山”,因此人间的帝王应到最高的泰山去祭过天帝,才算受命于天。秦始皇、汉武帝等都曾举行过封禅大典。封禅活动实质上是强调君权神授的手段。

4.宗庙之祭

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左而右寝。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庙中的神主是木制的长方体,祭祀时才摆放,祭品不能直呼其名。祭祀时行九拜礼:

【九拜】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日空首,四曰振动,五日吉拜,六日凶拜,七日奇拜,八日褒拜,九曰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如丘迟《与陈伯之书》:“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丘迟顿首。”

【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

用此大礼。

5. 对先师先圣的祭祀

汉魏以后,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唐代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唐宋以后一直沿用“释奠”礼,作为学礼,也作为祭孔礼。南北朝时,每年春秋两次行释奠礼,各地郡学也设孔、颜之庙。明代称孔子为“至圣先师”。清代,盛京(辽宁沈阳)设有孔庙,定都北京后,以京师国子监为太学,立文庙,孔子称“大成至圣文宣先师”。曲阜的庙制、祭器、乐器及礼仪以北京太学为准式。乡饮酒礼是祭祀先师先圣的产物。

6.宾礼,即邦国间的外交往来及接待宾客的礼仪活动。如天子受诸侯朝觐、天子受诸侯遣使来聘、天子遣使迎劳诸侯、天子受诸侯国使者表币贡物、宴诸侯或诸侯使者。

【揖让】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一指禅让,即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长揖】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拱】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论语·微子》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路拱而立。” 7.军礼,即国家有关军事方面的礼仪活动。如《周礼》所举大师(召集和整顿军队)、大均(校正户口,调节赋征)、大田(检阅车马人众,亲行田猎)、大役(因建筑城邑征集徒役)、大封(整修疆界、道路、沟渠)。

二、古代生活礼仪

在生活礼仪中,丧礼的产生最早。丧礼于死者是安抚其鬼魂,于生者则成为分长幼尊卑、尽孝正人伦的礼仪。

生活礼仪包括诞生礼、成年礼、(也叫冠、笄礼)、婚礼、飨燕饮食礼仪、五祀(指祭门、户、井、灶、中)。

1. 诞生礼。

诞生礼,顾名思义就是婴儿出生的礼节,在婴儿出生之后,便要陆续为他举行“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等仪式表示庆贺。

三朝,指诞生后第三天。要为婴儿洗澡,俗称“洗三”,然后接受各方面的贺礼。

满月,又称“出月”、“弥月”。这一天要为婴儿剃头。又因为胎发是从娘胎里带来的,所以不能全剃光,一般要在额顶上留一簇,或者留在脑后,前者称为“聪明发”,后者叫做“撑根发”。这一天,亲友上门送礼祝贺,主人则享神祀祖,设宴款待亲友,称为“满月酒”。这种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百日”时行认舅礼,命名礼。

“周岁”是孩子的第一个生日,在这一天有一个特别的仪式,叫做“抓周”。在桌子上陈列各种玩具,让孩子任意抓取,抓到什么即表示孩子可能会有的旨趣、性情,甚至是前途。这一天也要享神祀祖,设筵款待宾客。

小孩的命名,一般是在孩子出生的三个月之后,选定吉日,由父亲取名。除了父亲所取的名字外,还有小名,小名又叫乳名,乳名一般都寄托了家人的期望,希望孩子顺利成长,为了这个目的有时候故意给婴儿取恶名以镇邪,如“狗儿”、“耙儿”之类的;或者按照生辰八字,取名补足五行之缺陷,如“闰土”、“水生”这样的名字。乳名一般在家人间称呼。除了正式的名之外,以后还要取字,一般在冠礼时取。

2. 成年礼。

男子成年要行冠礼。所谓冠礼,是指男子的成年礼仪。男子加冠后就被承认为成年男子,从此有执干戈以卫社稷等义务,同时也就有了娶妻生子等成年男子所拥有的权力。行冠礼的年龄,一般为20岁。加冠在古代是人生一件大事,一般在宗庙里举行,由父或兄主持。冠礼前,要以蓍草占卜,选定加冠的良辰吉日。冠礼时,“大宾”(主持人)要给受冠者加三种形式的冠:先加缁布冠(用黑

麻布做成),表示从此有治人特权;其次加皮弁(用白鹿皮制成),表示从此要服兵役;最后加爵弁(用葛布或丝帛做成) ,表示从此有生人之权。每次加冠毕,皆由大宾对受冠者读祝辞。祝辞大意谓:在这美好吉祥的日子,给你加上成年人的服饰;请放弃你少年儿童的志操,造就成年人的情操;保持威仪,培养美德;祝你万寿无疆,大福大禄。然后,受礼者拜见其母。再由大宾为他取字。

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古代女子在15岁许嫁时举行的成人礼仪叫“笄礼”。笄礼由女性家长主持,负责加笄的是女宾。女宾将笄者头发挽成发髻,盘在头顶,然后用簪子插住。加笄后也要取字,以示成年及身有所属。

3.婚礼

婚礼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礼仪。“冠礼”和“笄礼”的举行意味着他们就可以结婚了。婚礼便是他们生活中又一次重要的礼节。结婚仪式虽然是一天就可以举行的,但结婚的前前后后尚有很多礼仪需要遵守。总起来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六礼”:

一为纳采,是指男家请媒人到女家正式求婚,此时要携带一份礼物。所携带的礼物是一只大雁,因为大雁的配偶是终身专一的,象征坚贞和谐。

二为问名,是指男方请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名字、出生日期、籍贯等。女方将情况写在贴上,交给媒人。这个帖子就叫“庚贴”。男方根据庚贴请人推算,这叫“合八字”。

三为纳吉,男方将所合吉兆八字的情况通知女方并送礼订婚。《仪礼?士昏礼》“纳吉用雁,如纳采礼。”所送的礼物跟纳采是一样的。这就是所谓的定亲。

四为纳征,指男方向女方送聘礼,后世称为“彩礼”。

五为请期,男方送过聘礼之后,然后请人选择一个黄道吉日举行婚礼,之后将日期告诉女方,以征求女方意见。《仪礼?士昏礼》“请期用雁。”

六为亲迎,是正式举行婚礼的仪式。新郎亲自驾车到女家迎娶新娘的,一般是傍晚黄昏之时,所以称为昏礼。这是婚礼的核心,没有这一步便不算正式的婚姻。在婚礼举行的当天仍然有很多礼节,如拜堂、合卺(交杯酒)、洞房等;婚礼后还有“回门”之礼,有些一直流传到现在,可见其生命力。

4.飨燕饮食礼仪。

飨在太庙举行,烹太牢以饮宾客,重点在礼仪往来而不在饮食,燕即宴,燕礼在寝宫举行,主宾可以开怀畅饮。燕礼对中国饮食文化形成有深远的影响。节日设宴在中国民间食俗上形成节日饮食礼仪。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节吃冷饭寒食,五月端阳的粽子和雄黄酒,中秋月饼,腊八粥,辞岁饺子等都是节日仪礼的饮食。在特定的节日吃特定的食物,这也是一种饮食礼仪。宴席上的座次,上菜的顺序,劝酒、敬酒的礼节,也都有社会往来习俗中男女、尊卑、长幼关系和祈福避讳上的要求。

5. 五祀。指祭门、户、井、灶、中溜(中室)。周代是春祀户,夏祀灶,六月祀中溜,秋祀门,冬祭井。汉魏时按季节行五祀,孟冬三月“腊五祀”,总祭一次。唐、宋、元时采用“天子七祀”之说,祀司命(宫中小神)、中溜、国门、国行、泰厉(野鬼)、户、灶。明清两代仍祭五祀,清康熙之后,罢去门、户、中溜、井的专祀,只在腊月二十三日祭灶,与民间传说的灶王爷腊月二十四朝天言事的故事相合,国家祀典采用了民间形式。

【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汉书》载,西汉将领李广利率军队出击匈奴之前,“丞相为祖道,送至渭桥”。《荆轲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文中的“祖”就是“祖道”,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送别。

【斋戒】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斋戒”。“斋”又称“致斋”,致斋三日,宿于内室,要求“五思”(思其居处、笑语、志意、所乐、所嗜),这主要是为了使思想集中、统一。“戒”又称“散斋”,散斋七日,宿于外室,停止参加一切娱乐活动,也不参加哀吊丧礼,以防“失正”、“散思”。古人斋戒时忌荤,但并非忌食鱼肉荤腥,而是忌食有辛味臭气的食物如葱、蒜等,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祭祀时口中发出的臭气,对神灵、祖先有所亵渎。

三、我国古代岁时节日礼仪

岁时节日是中国千百年来遵从的习俗活动,是我国古代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众多的礼仪不能离开风俗一样,岁时节日礼仪也是以民俗信仰为基础的。春节贴对联、燃放爆竹,端午节赛龙舟,中秋节赏月,重阳节插茱萸、登高等岁时节日礼仪,都和古人的禁忌、自然神崇拜、祖先崇拜、农业祭祀等相关,因而也使我国的岁时节日礼仪具有浓厚的伦理观念与人情味、农业文化特色和娱乐功能等特点。

岁时节日礼仪经历了长期的形成、发展、传承和变异过程。许多节日习俗早在周秦时代或之前即已萌芽。流传至今的春节、端午、中秋等节日中的礼俗,在那时已经形成,有的习俗还被统治者以“礼”的形式规范化。至汉代,岁时礼俗基本定型。魏晋时期,注入了宗教因素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因素。唐宋时向娱乐和礼仪方面过渡。元明清融入北方游牧、游猎文化色彩。近年来虽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在传统中国人的心目中,岁时节日礼俗仍占有重要地位。

1. 春节

春节是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因此节仪也相当丰富。祭祖是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之一。正月初一要将祖宗遗像或牌位供在正厅,摆供、点香、燃烛。全家人在家长的带领下共同祭拜本家祖先。如果是大家族,族人还要在族长的带领下,去祠堂或坟前祭祖。祭祖后,按历书所示吉利方向,点灯笼火把,燃香鸣炮,迎接喜神,祈求一年顺利。

春节的另一项重要活动是驱鬼。民间认为腊月二十四诸神上天述职后,各种妖魔纷纷出动,行妖作怪,残害百姓,因此,除夕是个典型的“恶日”。除夕之夜的驱鬼活动正是因此而设。驱鬼方式很多,贴门神、贴对联、放爆竹、庙里打鬼、宫中跳傩,都能达到驱鬼的目的。

春节也是联络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节日,春节期间的重要仪式之一便是拜年。拜年又叫“探春”或“走春”。

初一一早给长辈拜年,叩头,祝长辈身体安康,万事如意。长辈也趁这个时候给孩子们压岁钱。之后,晚辈在长辈带领下,前往亲朋家拜年,若拜之不及,也可遣家人或子弟代贺,或遣仆人送一种名为“飞贴”的贺年片以示贺年之意。

初二既是继续拜年的日子,也是媳妇“归宁”、女婿看望老丈人的日子。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对于姻亲关系的重视。初二的另一项节目是祭财神。这天半夜,人们就要倾城而出,到财神庙借“元宝”,以求一年财运。

相传初三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民间都要贴“老鼠娶亲”的年画。这天晚上人们除了要在地上撒米、撒盐给老鼠张罗饭食,还要早早熄灯上床,以免搅了老鼠的好事。

初四是民间迎神的日子。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民间都要送下界诸神升天向玉帝述职。初四这天诸神述职完毕,返回人间。因此,人们要在这天下午举行迎神仪式,迎接诸神降临。迎神时,不但要点香摆供,燃放鞭炮,还要烧神马天兵,让诸神骑神马下凡。

初五也叫“破五”。这天家家户户吃“破五饺子”。破五之后,年节活动告一段落。人们这才可以将这几天积攒下的垃圾倒掉,将祭祖供品撤掉。此外,初五还是五路财神的生日,是日商家祭财神,在幌子上挂红布,准备开张营业。

2. 立春

又称“打春”,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春天的到来。迎春仪式通常在东郊举行,祭祀春神句芒。届时还要做土牛一匹,令众人鞭之。抽碎后分献各乡绅大户,名曰“鞭土牛”。立春这天还有吃生萝卜、吃春饼、饮春酒、吃五辛盘的习俗。五辛盘又称“春盘”,是由葱、蒜、椒、姜、芥等五种辛辣调味品制成的就餐佐料。吃五辛盘的目的,是叫歇了一冬的人们赶紧醒来,开始春耕。

3. 元宵节

元宵节起源于汉代。据说汉武帝时,在汉长安城东南方建了一座太一祭坛。一年分春秋两季用三牲祭祀。后又在长安西北的甘泉宫修建太一祠坛专祭太一,其中尤以正月十五日夜最为隆重。这一天,人们从黄昏开始,用盛大火炬祭祀太一。历史上人们多认为元宵所祭的太一就是北极星。

至晋代已有张灯习俗。进入隋唐后,元宵佳节的观灯习俗也得到了空前繁荣。唐代宵禁虽严,但元宵节期间也还是特许弛禁三日的。唐代都城长安不但出现了高达20丈的巨型灯轮,还出现了灯树、

灯楼。上行下效,很快,这种奢靡的节日习俗便风靡全国,赏灯成为元宵佳节的主要娱乐形式。

至宋,节期由3日改为5日,灯笼制作也比唐代更加讲究,出现了所谓“灯山”。此外,走马灯、绘图灯笼以及灯谜的出现,更进一步增强了元宵节的文化内涵。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火药的发明,这一时期不但出现了爆竹,同时也出现了焰火,为元宵佳节的喜庆气氛,平添了一丝新意。

明代,元宵节已从宋代的5天改为10天。灯笼的制作工艺也有了很大发展,绘有人物、动物、植物的各色花灯成为灯节主角。这一时期的焰火也出现了众多的品种。

清代在继承明代灯艺传统的基础上增加了冰灯。在节日活动方面也继承了历史上舞狮、舞龙、闹社火、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腰鼓等一系列民俗传统,使元宵佳节成为一个展示民间工艺、民间美术和民间文艺的大舞台。此外,元宵是正月十五特有的节日食品。

4. 上巳节

最初在每年三月上巳日举行,魏晋以后固定在每年阴历的三月三日。上巳节起源何时已无法考订,但从时间上看应与远古春社有关。古之春社在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即清明前后举行,离上巳日相去不远。春社源于祭土,在古人观念中,世上万物都是大地孕育的结果。为增强大地的生育能力,人们在春社这天,除祭土外,还要通过男女交配的方式,促进土地的孕育能力并获得农业丰收,于是,社日无形中又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性开放的节日。无论婚否,人们都可在这天获得最大的性自由。

在这个性开放的日子里,人们祭祀的主神除土地神外,自然还有高媒。但高媒究竟是谁,其说不

一。从字面上看,它似乎并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泛指主管生育之事的女神。殷人的简狄,夏人的修己,周人的姜嫄都可视为高媒。今天,我们从河南三月三人祖会上所看到的祭伏羲仪式,壮族三月三歌圩(xū)以歌为媒去寻找配偶的仪式,仍能感受到几千年前人们令会男女祭祀高媒的壮观场景。

去河边沐浴,吃鸡蛋,也是上巳节的重要内容。这一习俗源于殷商女始祖简狄沐浴水中吞燕卵而生契的故事。以后,这一习俗又逐渐演化为临水浮卵、浮枣,曲水流觞等娱乐活动。因上巳节在时间上与清明节、寒食比较接近,唐代前后,上巳节已与寒食一道,渐渐融人清明节,而成为清明节男女同游,踏青郊饮诸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了。

5. 寒食节

节期并不确定,一般在每年清明节的前一天举行。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国外,介子推鞍前马后为其护驾19年。一次,他们迷路山中,炊断粮绝,重耳奄奄一息。这时,介子推毅然决然地割下自己的腿肉,用火烤熟,为重耳充饥。重耳复国后,封赏功臣,却独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悦,退隐山林,不肯复出。重耳想通过放火烧山的办法逼子推出山受封,不料介子推却抱树而死。重耳见状伤心至极,遂发布禁火令,从此有了一年一度的寒食。这种说法最早起源于两汉之际的桓谭的《新论》:“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虽有疾病缓急,犹不敢犯,为介子推故也”。三国魏周斐《汝南先生传》以及曹操的《明罚令》中均有类似提法。

其实,在民间信仰中寒食之俗虽与介子推有关,但寒食一节之起源,并非源于纪念介子推,而是沿袭了远古的改火旧习。即《周礼》所谓“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为什么一定要仲春禁火呢?因为在古人的观念中仲春正是大火星出现之时,若不禁火,无异火上浇油,酿成灾害,因此寒食期间必须禁火。据《后汉书》讲,最初的寒食节时间很长,最长的长达105天,最短的也要禁一个月。寒食期间不得生火,只能生食,给人民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危害。魏武帝曹操当政后,下《明惩令》云:“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寒食之风至此才有所收敛。但寒食之风的真正衰落期则出现在南宋以后。随着“寒食”之风的消失,寒食节也渐渐融人到了清明节中。

6. 清明节

又称“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合称“三冥节”。与祭祀鬼神有关。历史上,清明节与寒食节本是两个节日,但因时间上过于接近,所以到了唐代两节日合流。从节日的功能看,清明节的主要功能是扫墓祭祖,其真正动机是增进族群间的血亲意识。随着上巳节的踏青郊饮、会男女、祭祀高媒、祈子祓禊等习俗的融入,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也变得越发繁杂。

7. 端午节

篇二:常礼举要——中国古代礼仪

(一)居家

一、为人子不晏(晚)起,衣被自己整理,晨昏必定省。

二、为人子坐不中席,行不中道。

三、为人子出必告,反必面。

四、长者与物,须两手奉接。

五、徐行后长,不疾行先长。

六、长者立不可坐,长者来必起立。

七、不在长者座前踱来踱去。

八、立不中门,过门不践门限。

九、立不一足跛,坐勿展脚如箕,睡眠不仰不伏,右卧如弓。

十、同桌吃饭不另备美食独啖。

十一、不挑剔食之美恶。

十二、食时不叹,不训斥子弟。

(三)处世

一、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二、家庭之事,不可向外人言。

三、口为祸福之门,话要经一番考虑再说。见失意人,不说得意语;见老年人,不说衰丧话。

四、交浅不可言深,绝交不出恶声。

五、不侮辱人,不向人开玩笑。

六、与残疾人会面,须格外恭敬。

七、于肩挑小贩苦力,莫讨便宜。

八、施恩求忘,受恩必报;开罪于人须求解,开罪于我应加恕。

九、善人自当亲近,须要久敬;恶人自当敬而远之。

十、遇事要镇静,做不到的事,莫妄逞能。

十一、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十二、凡事要合理智,不可偏重感情。

十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十四、凡求教他人的事,必须造门请问。

(四)聚餐

一、座有次序,上座必让长者。

二、入座后不横肱,不伸足。

三、主先举杯敬客,客致谢辞。

四、主人亲自烹调,须向主人礼谢后食。

五、主人敬酒毕,正客须回敬主人。

六、举箸匙,必请大家同举。

七、用箸夹菜,只取向己之一方者,不立起向他角器中取菜。

八、箸匙不向碗盘顶心取菜取汤。

九、公食之器,不用己箸翻搅。

十、匙有余沥必倾尽,方再入公食器中。

十一、自己碗中之肴菜,不可反回公器中。

十二、箸匙所取肴菜,不倍于他人。

十三、食勿响舌,咽勿鸣喉。

十四、公食以不言为原则,须言亦应避免唾沫入公器中。

十五、咳嗽必转身向后。

十六、勿叱狗,不投骨于狗。

十七、碗中不留饭粒。

十八、不对人剔牙齿。

十九、客食未毕,主人不先起。

二十、起席,主逊言慢待,客称谢。

二一、宴毕,主人进巾进茶。

(五)出门

一、衣冠不求华美,惟须整洁。

二、见长者,必趋致敬。

三、登高不呼,不指,不招呼。

四、路上不吸烟,不嚼食物,不歌唱。

五、乘车见长者必下,见幼者亦须与之颔首为礼。

六、夜必归家,因事不能归时,必先告家人。

七、车马繁杂冲区,不招呼敬礼。

八、不立在路上久谈。

九、不走马路中间,越路须先向左右看清,不可与汽车争路。

十、行走时,步履宜稳重,并宜张胸闭口,目向前视。

十一、遇妇女老弱,应尽先让路让座。

十二、途次有人问路,须详为指示;问路于人,须随即称谢。

十三、一人不入古庙,两人不看深井。

十四、逢桥先下马,过渡莫争船。

十五、在舟车上或飞机上,不探首或伸手出窗,并不得随便涕痰。

(六)访人

一、先立外轻轻扣门,主人让入方入。

二、入内有他客,主人为介绍,须一一为礼,辞出时亦如之。

三、入内见有他客,不可久坐;有事,须请主人另至他所述说。

四、坐谈时见有他客来,即辞出。

五、坐立必正,不倾听,不哗笑。

六、不携一切动物上堂。

七、主人室内之信件文书,概不取看。

八、谈话应答必顾望。

九、将上堂,声必扬。

十、户开亦开,户阖亦阖;有后入者,阖而勿遂。

十一、主人欠伸,或看钟表,即须辞出。

十二、饭及眠时不访客。

十三、晋谒长官尊长,应先鞠躬敬礼,然后就座;及退,亦然。

十四、与长官尊长,及妇女行握手礼时,应俟其先行伸手,然后敬谨与握。 十五、访公教人员,必先问明其上班钟点,不可久坐闲谈。

十六、访客不遇,或留片,或写字登留言牌。

(七)会客

一、见先致敬,熟客道寒暄,生客请姓字住址。

二、及门先趋,为客启阖。

三、每门必让客先行。

四、入门必为客安座。

五、室内有他客,应与介绍,先介幼于长,介卑于尊,介近于远,同伦则介前于后。

六、敬茶果先长后幼,先生后熟。

七、主人必下座,举杯让茶。

八、客去必送致敬,远方客必送至村外或路口。

九、远方客专来,须备饮食寝室,导厕所,导沐浴。

十、远方客去,必送至驿站,望车开远,始返。

(八)旅行

一、将远行,必辞亲友,祭祖辞亲。

二、远到目的地,必先拜访有关人士。

三、归来必谒亲友,或略送土物。

四、远行之亲友辞行,必往送行,事前或赠物,或宴饯。

五、远方客来拜访,须往答拜,或设宴接风。

六、旅人归来拜,须诣回拜,或设宴洗尘。

七、受人之送行及饯别,达到所在地,须一一函谢。

八、人之接风或洗尘毕,须还席。

九、入境问禁,入国问俗,入门问讳。

十、入国不驰,入村里必下车马。

(九)对众

一、他人正谈话,不在中间插言。

二、两人对谈,不向中间穿走。

三、不高声喧哗扰乱他人视听。

四、不横坐,不横腿,不扪脚。

五、不隔席谈话。

六、坐不掀起椅凳之后方。

七、衣帽不加于他人之衣帽上。

八、不向人喷水吐痰。

九、不向人呵欠,舒伸,嚏喷。

(十)馈赠

一、礼尚往来,来而不往,往而不来,皆非礼也。

二、赐人不曰来取,与人不问所欲。

三、赠人物品,必谦必敬。

四、赠人物品,外必用包裹,婚丧庆寿例外。

五、平素赠物,座有他客,须避观听,远来及初晤,可不避。

六、受赠先略谦辞后受,称谢,逾日须往拜。

七、长者赐,不敢辞。

(十一)庆吊

一、参加吉礼,不谈衰丧话,不戚容,不啼泣。

二、居丧不参加吉礼,只送仪物。

三、丧服不入公门,不观吉礼。

四、贺婚在众宾前,辞不谐谑。

五、临丧不笑。

六、里有殡,不巷歌。

七、饭于丧家,酒不赭颜。

八、佩会葬徽章者,礼终即卸去,不佩带他往。

(十二)称呼

一、初见面之人问姓,曰贵姓,问名,曰台甫。自说姓曰敝姓某,说名曰草字某某。

二、有亲戚世交者,应各以其名分彼此相称。普通称人曰先生或某兄,自称曰弟。老者长者,称曰老先生,自称曰后学,或称自名。

三、称人之父曰令尊,母曰令堂。向人称自父母,曰家严,曰家慈。见朋友之父,称老伯,母称伯母,自称晚或侄。

四、称人之祖,曰令祖公,祖母曰令祖太夫人。向人称自祖曰家祖。祖母曰家祖母。见人之祖父祖母,称太老伯,太伯母。自称己名即可。

五、称人之兄弟,曰令兄,曰令弟。向人称自兄弟,曰家兄舍弟。称人之姊妹,曰令姊令妹。向人称自姊妹,曰家姊舍妹。见人之兄弟,称几先生,或几兄,自称小弟。见人之姊妹,统称几姐,称自曰小弟。(书款则称侍)

六、称人之妻,曰令正或尊夫人,向人称自妻,曰拙荆或贱内。见人之妻称嫂,自称己名。(女子可自称妹)

七、女子称人之夫,曰尊府某先生,向人称自夫,曰外子。见人之夫称某先生,自以避免称呼为佳,如必要时,只称本人即可。

八、称人之子,曰令郎或公子,称人女曰令爱,或女公子。向人称自子,曰小儿,女曰小女。见人子称世兄,自称弟,称女曰世姐,自不称。

九、称人之孙及孙女,曰令孙曰令女孙。向人称自孙,及女孙,曰小孙,曰小女孙。见人之孙及女孙,称几公子几小姐。

十、称人或称自之已故上辈,统加一先字。如称人之故父母,曰令先尊令太夫人;称自之故父母,曰先严先慈之类。称人已故下辈不必另加字,只云「以前某兄」即可,称自故下辈,但加一亡字,或云「以前某某」亦可。

十一、称人之姑丈姑母,曰令姑丈令姑母。向人称自姑丈姑母,曰家姑丈姑母。见人之姑丈姑母,称老先生老太太;交厚者,可称老伯及老伯母。

十二、称人之舅父舅母,曰令母舅令舅母。向人称自舅父舅母,曰家母舅家舅母。见人之舅父舅母,称谓仿前。

十三、称人之岳父岳母,曰令岳令岳母。向人称岳父母,曰家岳家岳母。见人之岳父母,称谓仿前。

十四、称人之内侄,曰令内侄。称人之甥,曰令甥。称人之婿,曰令婿。向人称自内侄,甥,婿,曰敝内侄,曰舍甥,曰小婿。

十五、称人之亲友,曰令亲曰贵友。向人称自亲友,曰舍亲敝友。

十六、称人之师,曰令师,生曰令高足。向人称自师,曰敝业师。称自生曰敝徒。自称师,曰夫子或吾师。称自曰受业,或曰门生。

十七、称人之长官,曰贵某长(院部厅局等)。称人之属员,曰贵部下或贵属。向人称自长官,曰敝某长,称自属员,曰敝同事或敝属,称其某姓某职亦可。

十八、称人之主人,曰贵上,称人之仆,曰尊纪。向人称自主人,曰敝上;称自仆,曰小价。

(附说)

一、称呼一事,本甚繁杂,各地习惯,直接见面之称,尤多不同,故难备载。本编仅录其对外交际通常用者。

二、亲戚之间,称呼甚为微细,每有错一字而贻笑者。兹编本为举要,专为常用,故不详载。

古代政治礼仪

①祭天。始于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古人首先重视的是实体崇拜,对天的崇拜还体现在对月亮的崇拜及对星星的崇拜。所有这些具体崇拜,在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才抽象为对天的崇拜。周代人崇拜天,是从殷代出现“帝”崇拜发展而来的,最高统治者为天子,君权神授,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祭天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结束。

②祭地。夏至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汉代称地神为地母,说她是赐福人类的女神,也叫社神。最早祭地是以血祭祀。汉代以后,不宜动土的风水信仰盛行。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祭土神、谷神、社稷等。

③宗庙之祭。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左而右寝。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祭祀时还要卜筮选尸。尸一般由孙辈小儿充当。庙中的神主是木制的长方体,祭祀时才摆放,祭品不能直呼其名。祭祀时行九拜礼:“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宗庙祭祀还有对先代帝王的祭祀,据《礼记·曲礼》记述,凡于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喾、尧、舜、禹、黄帝、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自汉代起始修陵园立祠祭祀先代帝王。明太祖则始创在京都总立历代帝王庙。嘉靖时在北京阜成门内建立历代帝王庙,祭祀先王三十六帝。

④对先师先圣的祭祀。汉魏以后,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唐代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唐宋以后一直沿用“释奠”礼(设荐俎馔酌而祭,有音乐没有尸),作为学礼,也作为祭孔礼。南北朝时,每年春秋两次行释奠礼,各地郡学也设孔、颜之庙。明代称孔子为“至圣先师”。清代,盛京(辽宁沈阳)设有孔庙,定都北京后,以京师国子监为太学,立文庙,孔子称“大成至圣文宣先师”。曲阜的庙制、祭器、乐器及礼仪以北京太学为准式。乡饮酒礼是祭祀先师先圣的产物。

⑤相见礼。下级向上级拜见时要行拜见礼,官员之间行揖拜礼,公、侯、驸马相见行两拜礼,下级居西先行拜礼,上级居东答拜。平民相见,依长幼行礼,幼者施礼。外别行四拜礼,近别行揖礼。

⑥军礼。包括征伐、征税、狩猎、营建等。

古代生活礼仪

①诞生礼。从妇女未孕时的求子到婴儿周岁,一切礼仪都围绕着长命的主题。高禖之祭即是乞子礼仪。此时,设坛于南郊,后妃九嫔都参加。汉魏时皆有高禖之祭,唐宋时制定了高禖之祀的礼仪,金代高禖祭青帝,在皇城东永安门北建木制方台,台下设高禖神位。清代无高禖之祭,却有与之意义相同的“换索”仪式。诞生礼自古就有重男轻女的倾向。诞生礼还包

篇三:古代礼仪

“中国古代礼制”期末课程论文

专业: 姓名: 学号: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国传统礼仪制度

内容摘要:当今,随着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与日俱增,这为中西方的各种交流提供了机遇。在跨文化交流中礼仪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尤其在当今东西方交流日益融合的时代,礼仪成为了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桥梁。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传统礼仪;行走之礼;见面之礼;饮食之礼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之称,“礼”在传统社会无时不在,出行有礼,坐卧有礼,宴饮有礼,婚丧有,寿诞有礼,祭祀有礼,征战有礼等等。这里的“礼”包含了传统礼制的精神原则与传统礼仪行为两大部分,礼义是礼制的精神核心,礼仪制度是礼义精神的外在表现,二者关系密切。这里只就日常生活中的传统礼仪择要介绍:

行走之礼——在行走过程中同样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因此有行走的礼节。古代常行“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这就是“趋礼”。传统行走礼仪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这样既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又可避让行人。

见面之礼——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如何与不同身份的人相见,都有一定的规。比如一般性的打招呼,在传统上行拱手礼。拱手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仪,方式是双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加于右手之上)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如果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揖让”。作揖同样是两手抱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时低头,上身略向前屈。作揖礼在日常生活中为常见礼仪,除了上述社交场合外,向人致谢、祝贺、道歉及托人办事等也常行作揖礼。身份高的人对身份低人的回礼也常行作揖礼。传统社会对至尊者还有跪拜礼,即双膝着地,头手有节奏触地叩拜,即所谓叩首。现今跪拜礼只在偏远乡村的拜年活动能够见到,一般不再施行。在当今社会人们相见,一般习用西方社会传入的握手礼。

入坐之礼——传统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何种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规,如果盲目坐错席位,不仅主人不爽,自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最好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东席上作。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

酒的晚辈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入坐的规矩是,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食时,身体尽量靠后,所谓“虚坐尽后”。有贵客光临,应该立刻起身致意。

饮食之礼——饮食礼仪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在先秦人们以“以飨燕之礼亲四方宾客”,后代聚餐会饮也常常是一幕幕礼仪活剧。迎宾的宴饮称为“接风”、“洗尘”,送客的宴席称为“饯行”。宴饮之礼无论迎送都离不开酒品,“无酒不成礼仪”。宴席上饮酒有许多礼节,客人需待主人举杯劝饮之后,方可饮用。

中国人的礼制精神是亲亲爱人,礼仪原则是自卑尊人。在与人交往时要放低姿态,谦恭待人、尊重他,以赢得他人的尊重。如果地位高的人屈尊结交比他地位低的人会得到很好的社会效果,“若要好,大敬”。并且敬人不仅是礼貌的姿态,或仅为礼仪性的表示,而是要有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尊重。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恭敬,礼节就成为了虚套,这就不符合传统的礼义标准。传统礼俗中诚敬谦让,和众修身的礼义原则在当代社会仍然值得提倡。当然现在我们对传统礼俗的继承是一个复杂问题,需认真辨析,择善而从。


古代礼仪》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3103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古代礼仪
相关文章
  • 古代礼仪

    古代文明礼仪我国古代文明礼仪我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