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中国近代交通工具的变迁手抄报 正文

中国近代交通工具的变迁手抄报

2017-04-06 06:42:50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交通工具的变迁

交通工具的变迁

三仓镇小学 杨宇晨

现在已是21世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代在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衣食住行都有了巨大的变化。“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出门坐汽车”,过去人们的这种美好的想象如今都变成了现实。

早上,我还在睡梦中,爸爸就出去了。不一会儿,我醒了。一轮鲜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整个大地都被染红了。我趴在阳台上,欣赏着这令人惊叹的美景。“嘀”的一声,一辆宝马车从远处驶来,在朝阳的映照下金光闪闪。我看得呆了,我是多么的羡慕啊,要是我家也有这么一辆汽车,那该多好啊。突然,我听到了妈妈的叫喊声。我赶紧跑下楼去,只见爸爸从汽车里走出来。真是我家买的啊!爸爸喜滋滋地说:“这车是我刚买的,帅吧?”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说:“帅极了!”

第二天早上,刚醒来,我就缠着爸爸开车去东台玩。爸爸爽快地答应了。我们发动汽车,一路上风驰电掣,一会儿就到了东台。在路上,我看到的也都是汽车。我和爸爸去了大润发超市,买了许多好吃的、好玩的。今天我太高兴了,恨不能一蹦三尺高。突然,妈妈的一声“快起床了”惊醒了我。原来是一场梦啊。

其实也不是梦,现在小汽车已经“飞”进了寻常百姓家。汽车再也不是发达国家老百姓的专利了,中国的老百姓也买得起汽车了。以前人们到远方去只能坐马车、乘船,现在人们可以坐汽车、乘飞机了。还有高速铁路、地铁,甚至有人到太空旅行,那就只能乘宇宙飞船了。2010年暑假,我跟爸爸去上海看世博会,就亲身体验过坐地铁的感觉。那叫一个“快”啊,几分钟就到目的地了,还没有拥堵。

我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会出现更加先进的交通工具。到那时,人们甚至可以在星际间旅行呢。

篇二:中国交通工具的演变

中国交通工具的演变

内容提要:所谓交通工具的变迁,指的是人们代步工具的演变。人类最原始的交通工具是人的双脚,之后又出现了畜力、风力等交通工具。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列强的殖民扩张,西方先进的交通工具传入中国。一些爱国的仁人志士不甘落后,努力创建自己的交通事业,在陆地、航空、水运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关键词: 交通工具工业革命 殖民扩张 水陆空交通

一、陆上交通

人类最原始的交通工具是人的双脚,此后人类又驯服一些动物如马、驴子等作为乘坐工具或乘坐工具的动力。与此同时,以人力作为动力的轿子和以风力作为动力的帆船也作为一种交通工具与畜力交通工具长期并存。

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的侵入,上海最先开埠,一些近代交通工具纷纷涌入。人力车应是日本的舶来品,1874年,一个叫米拉的法国人,从日本引进,故又称东洋车。最初是用铁皮包着木头轮子,后改为充气胶轮。为求醒目计,车身一律漆成黄色,故又名黄包车

自行车于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首先拥有它的是在沿海做生意的西商。 上海第一个拥有脚踏车的华人,据埃米莉·哈恩《宋美龄传》说,是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宋耀如。

1902年3月,上海人议论最多的是一种能够在街上自动行驶的四轮怪物,这就是汽车。据说是寓沪西医为求出诊方便,大约在1901年时由一位叫李恩时的匈牙利人引进到上海的。从那时起,上海乃至中国才有了汽车。

上海最早引进的公共交通工具是有轨电车。1908年3月5日,自南京路外滩到今西藏中路率先通车。最早的电车为一节车厢,车速很慢,乘客可随时上下。但由于封建传统的约束,老百姓怕“触电”,不敢乘。经过一再宣传和保证,乘的人多了,就分成头等和三等票价,头等多为洋人所坐。

中国在1914年引入无轨电车,由上海的英商最先在租界内营运。1950年之后,不少中国的城市都开始建造无轨电车系统。

1934年,上海又出现双层公共汽车,还有双层码头、双层轮渡,被称为上海“双层交通工具”。

新中国诞生后,1956年7月14日8时,在吉林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总装线上,依次驶下第一批12辆“解放牌”载重汽车,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诞生。

2000年,中国终于跻身世界汽车十强之列。2002年,全国汽车产量325万辆,成为世界五大汽车生产强国。2011年中国汽车产量连续三年居全球榜首。

火车的引进比汽车要晚,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淞沪铁路,不久就被拆除。80年代初,清政府开始修筑唐胥铁路,从国外引进蒸汽机车。由于清政府视先进的蒸汽机车为怪物,尤其害怕它隆隆的震颤声惊动了附近皇陵,就让骡马充当“火车头”,出现了“马拉火车”的天下奇闻。

新中国成立后,国产“解放”型蒸汽机车开始取代进口机车。1958年,中国试制成功第一台内燃机车。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我国现在基本告别了蒸汽机车,普遍使用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高速列车和磁悬浮列车已经崭露头角。2007年4月18日,中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正式付诸实施,主要干线开始“时速200公里”的高速运行,中国铁路开启“追风时代”。

二、水上运输

在陆地交通工具发展的同时,水上交通工具也逐渐成型,从人力划的板船到风力带动的帆船,再发展到用蒸汽机为动力的汽船、轮船。

中国造船的历史虽然悠久,但16世纪以后,航海和造船的技术已渐渐落后于西方。清朝雍正年间(1723一1735)蓝鼎和《鹿洲初集》云:"番人造船比中国更固。" 鸦片战争后,轮船进入中国,1842年英国“魔女”号抵达上海,这是国人见到的第一艘轮船。 19世纪70年代初,李鸿章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首次打破列强的垄断局面。1865年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20世纪90年代,随着公路、铁路和航空业的发展,逐渐萎缩。有的转向高档旅游服务业。

三、航空事业:

二十世纪最重大的发明之一,是飞机的诞生。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驾驶“飞行者”号试飞成功,人类从此实现了自由飞翔的梦想。

1909年9月21日, 中国人的第一架飞机──由冯如制造并驾驶的飞机在美国的奥克兰市郊区试飞成功,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1949年有52条民航线。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中国成为民航大国。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周围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给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陆地上的汽车,海洋里的轮船,天空中的飞机,大大缩短了人们交往的距离;火箭和宇宙飞船的发明,使人类探索另一个星球的理想成为了现实。也许不远的将来,我们可以到太空中去旅行观光,我们的孩子可以到另一个星球去观察学习。

[教师点评]:本文小作者通过查找资料,学习探究,从人类最原始的交通工具出发,探索了中国交通工具的变迁。从陆上交通、水上运输、空中事业三个角度阐述了中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史,史料翔实,文笔简洁,充分体现了小作者尊重历史,论从史出的历史素养。

中国交通工具的演变

姓名:赵佳

学校:陕县二高

班级:131班

辅导教师:崔小红

联系电话:13939879871

篇三:交通工具的变迁

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的第一架飞机;福建巡抚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

(2)通过对身边的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变化感受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归纳各个时期交通和通讯工具变化的特征结合生活实际分析各种交通方式的优缺点。

2、过程与方法:

(1)从学生最熟悉的事例出发,提出历史问题让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搜集有关宜万铁路与宜万高速公路的相关资料,从资料中生成相应的问题并尽力加以解决,促进学生掌握交通工具的发展过程;

(3)通过实例分析,体会到我们所享受的现代社会生活,是科技进步的结果。科技的进步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推动着社会的前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关注生活的态度,形成历史观和历史态度。

(2)放开学生思维的翅膀,让他们尽情遨游。通过学习,陶冶热爱科学的情操,增强国际意识,为以后走上社会、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做好准备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而得出“只有新中国的建立和改革开放,才能实现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发展”的结论。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变化

难点:交通工具发展的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和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杜牧的诗句导入:

《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相传唐玄宗的爱妃杨玉环喜食岭南的荔枝,由于岭南离当时唐都长安路途遥远,唐玄宗为了防止荔枝在长途运输中变味,于是命令每年飞骑传送,走数千里,马死无数而荔枝原味不变。这个故事说明古代长途运送新鲜果品实在太难了,不过,这类事情放到现在就不难了。现在,岭南的荔枝从树上摘下来用不了6个小时就可以摆上西安超市的货架了。古今对比,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二、讲授新课

(一)铁路与公路:

【交通史回眸】

人类利用外物制造器械,让自己架乘或者运输物品,这种器械就是交通工具。从原始人类借助一般漂浮的木头,顺流而下开始,至今千万年来,交通工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起了巨大的变化。古代交通工具跟现代交通工具相比较。根本的差别在于使用动力的不同。古代交通工具借用的是人力畜力或者是自然力——风,水流。

相传早在5000多年前,黄帝时代就已经发明了指南车,当时黄帝曾凭着它在大雾弥漫的战场上指示方向,战胜了蚩尤。西周初期,当时南方的越棠氏人因回国迷路,周公就用指南车护送越棠氏使臣回国。三国马钧所造的指南车除用齿轮传动外,还有自动离合装置,是利用齿轮传动系统和离合装置来指示方向。在特定条件下,车子转向时木人手臂仍指南。在技术上又胜记里鼓车一筹。指南车是古代一种指示方向的车辆,也是古代帝王出门时,作为仪仗的车辆之一,以显示皇权的威武与豪华。

真正的交通工具出现于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史蒂芬孙的火车头拖着一长列客车和货车前进,时速达25公里。

1、古代传统交通运输工具:

(1)特征:因地而异、路途遥远

(2)表现:

①南方——水路:船是主要运输工具;

②北方——旱路:以乘坐马车为主;

③平民百姓外出:步行。

2、近现代铁路交通运输业:

(1)近代铁路交通的起步:

1)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从吴淞口到上海的淞沪铁路;

2)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山—胥各庄铁路(即唐胥铁路)——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

3)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2)新中国成立后铁路交通的发展:

1)在“一五”期间(1953~1957年)建成了陕西宝鸡到四川成都的铁路——宝成铁路;

2)“二五”期间(1958~1962年)又建成了甘肃兰州到新疆乌鲁木齐的铁路——兰新铁路;

3)到“九五”(1996~2000年)期末,京九铁路全线通车。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4)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彻底竣工并通车。

(3)机车制造有进展:

1)近代中国:使用从国外进口的蒸汽机车;

2)新中国成立后:国产“解放”型蒸汽机车→第一台内燃机车(1958年)→第一台电力“韶山”号机车(1958年)

3)改革开放以来:

①20世纪90年代末,高速列车“蓝箭”号开始在广(州)深(圳)铁路运营; ②2003年,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列车在上海投入商业营运;

③1997~2007年全国铁路六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的效率。

④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3、公路交通的发展:

(1)近代:公路交通发展受限制

1)原因:政治腐败、民生凋敝、汽车和油料依赖进口等;

2)表现:

①20世纪初:在上海等大城市开始出现汽车(仅为权贵、富绅的代步工具); ②民国时期:陆续修建一些公路,发展受限制。

【资料再现】民国时期公路交通发展情况

民国十年,邑人穆湘瑶与南汇朱祥绂合组上南交通事务局,推举朱祥绂为局长,修筑上[海]南[汇]县道,由公司垫款筑路,与交通局缔结租路有轨行车契约,以三十年为期。路自浦东周家渡浦滩起,南经杨思桥、三林塘,又南至天花庵南而入南境百曲,以达周浦为第一段,计路线长二十四华里,在邑境者十六里,向南经沈庄、杭头以抵新场为第二段,再向东南至大团、泥城为第三段。路面宽四十英尺。十年十月兴工,十一年六月工竣,九月开始行车,十三年冬改用铁道,修建水泥桥六座,十四年春改驶钢轮,每小时一班,与浦东轮渡衔接,人咸称便。──引自黄苇、夏林根:《近代上海地区方志经济史料选辑》

(2)新中国成立后:公路运输发展快

①建立汽车制造厂:如长春“中国一汽”(生产解放牌卡车、东风牌轿车、新解放、红旗世纪星、奥迪、捷达等)、湖北十堰“中国二汽”( 生产“东风牌”卡车、“富康牌”轿车以及后来的“爱丽舍”轿车等)、上海大众、北京汽车制造厂等。

②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以国道为主干,连接城乡,辅以高速,形成密集的公路网。

③黄河、长江等江河上架设了一座座公路大桥:如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 ④偏远山区也通了汽车:如新藏公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滇缅公路等。

(二)水运与航空

1、水运:

(1)近代:起步

1)原因:列强的侵略;洋务运动的开展。

2)表现:

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控制中国水上运输;

②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

3)作用:推动了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进程。

(2)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萎缩、改制

①发展:国家统一管理

②萎缩:20世纪90年代后,铁路、公路和民航快速发展的冲击;

③改制:由轮船运输转向高档旅游服务业。

2、航空:

(1)近代:序幕

①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②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 到1949年,中国民航共有国内外航线52条,航线总长度近八万千米。

(2)新中国成立后:

①成立初期:乘飞机有限制,民航发展有限

②改革开放后:逐步放宽并最终取消了一些限制,航线和航班不断增加,并开通旅游航线和直通航线;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合作探究】请同学们归纳一下四种交通方式——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优缺点各是什么?

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但修筑铁路造成价高,消耗大,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运输——速度快,灵活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输——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但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航空运输——速度快,运输效率高;但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三)通讯工具的变迁:

1、近代电讯业的变迁:

(1)电报:

①丹麦电报公司在上海建立电报机房(19世纪70年代)

1871年4月,英国、俄罗斯、丹麦大北公司铺设的香港至上海、长崎至上海的电报水线违反清政府不得登陆的规定,由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将经由西伯利亚的有线电报电缆,在未得到清政府允许的情况下,擅自通过海路沿扬子江、黄浦江铺设到上海市内登陆,并在南京路12号建立了第一个电报机房。6月3日开始通报。这是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第一条电报水线和在上海租界设立的电报局。

②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用于军事; 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利用去台湾视察的机会提出设立台湾电报局,自旗后(即今高雄)造至府城(即今台南),全线长95华里。这是中国人自己修建、自己掌管的第一条电报线,开创了中国电信的新篇章。1875年,丁日昌又积极倡导创办电报局。1875年,在福建船政学堂附设了电报学堂。这是我国首所电报学校。

③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设立无线电报局(20世纪初)——用于官商通报。

【材料再现】张之洞议电报之利

有事之际,军情瞬息变更,倘如西国办法有电线通报,径达各处海边,可以一刻千里,有内地火车铁路,屯兵于旁,闻警驰援,可以一日千数百里,则统帅尚不至于误事,而中国固急切办不到者也。今年台湾之役,臣与沈葆桢函商调兵月余而始定,及调轮船分起装送,又三月而始竣,而倭事业经定议矣。设有紧急,诚恐缓不及事。故臣尝谓办洋务、制洋兵,若不变法而徒鹜空文,绝无实济,臣不敢明知而不言也。 ──张之洞《筹设炼铁厂折》

这是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出于国防方面考虑要求架设电报的奏折。

(2)电话:

①上海招商局开通第一部(早期对讲)电话(1877年):

1876年,美国科学家贝尔发明电话。翌年,上海轮船招商局已装用简易传声器(即早期对讲电话),至清光绪七年(1881年)租界内已有外商在外滩等处立杆架设对讲电话。19世纪80年代初,上海最早的电话线路是采用单线架空裸线,以大地作回路。清光绪十年(1884年),英商中国东洋德律风公司开始用铜线代替部分铁线,使电话通话音质得到改善。

注意:教材标的时间(1875年),显然是错误的。

②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19世纪80年代):

1882年2月,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上海开通了第一个人工电话交换所。当时有用户二十多家,每个话机的年租金是银元150元。

③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20世纪初):

2、新中国成立后电讯事业的发展:

①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

②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到2003年末);

③还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

3、通讯事业变迁与发展的影响:

①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

②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三、教学小结:

本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近代以来我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交通工具的发展,通讯工具的变迁。这些内容一方面说明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另一方面也说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同时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

四、布置作业

请谈谈,火车机车的不断改进,给国民经济发展、百姓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五、板书设计

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中国近代交通工具的变迁手抄报》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2097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中国近代交通工具的变迁手抄报

    中国交通工具的演变中国交通工具的演变内容提要:所谓交通工具的变迁,指的是人们代步工具的演变。人类最原始的交通工具是人的双脚,之后又出现了畜力、风力等交通工具。随着工业...

  • 中国近代交通工具的变迁手抄报

    交通工具的变迁交通工具的变迁三仓镇小学杨宇晨现在已是21世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代在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衣食住行都有了巨大的变化。“楼上...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