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读莎士比亚戏剧:《李尔王》有感 正文

读莎士比亚戏剧:《李尔王》有感

2017-04-04 07:02:10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莎士比亚戏剧》

《莎士比亚戏剧》 四大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第十二夜》

四大悲剧:《麦克白》、《奥赛罗》、《李尔王》及《哈姆雷特》

第二天,罗密欧去见附近修道院的神父,请代为帮忙。神父答应了罗密欧的请求,觉得这能化解两家的矛盾的一个途径。罗密欧通过朱丽叶的奶娘把朱丽叶约到了修道院,在神父的主持下结成了夫妻。这天中午,罗密欧在街上遇到了朱丽叶的堂兄提伯尔特。提伯尔特要和罗密欧决斗,罗密欧不愿决斗,但他的朋友(和平主义者)觉得罗密欧没面子,于是他的朋友和提伯尔特决斗,结果被提伯尔特借机杀死。罗密欧大怒,拔剑为朋友报仇,因此提伯尔特被罗密欧杀死了。

经过多方协商,城市的统治者决定驱逐罗密欧,下令如果他敢回来就处死他。朱丽叶很伤心,她非常爱罗密欧。罗密欧不愿离开,经过神父的劝说他才同意暂时离开。这天晚上,他偷偷爬进了朱丽叶的卧室,度过了新婚之夜。第二天天一亮,罗密欧就不得不开始了他的流放生活。罗密欧刚一离开,出身高贵的帕里斯伯爵再次前来求婚。凯普莱特非常满意,命令朱丽叶下星期四就结婚。

朱丽叶去找神父想办法,神父给了她一种药,服下去后就像死了一样,但四十二小时后就会苏醒过来。神父答应她派人叫罗密欧,会很快挖开墓穴,让她和罗密欧远走高飞。朱丽叶依计行事,在婚礼的头天晚上服了药,第二天婚礼自然就变成了葬礼。神父马上派人去通知罗密欧。可是,罗密欧在神父的送信人到来之前已经知道了错误的消息。他在半夜来到朱丽叶的墓穴旁,杀死了阻拦他的帕里斯伯爵,掘开了墓穴,他吻了一下朱丽叶之后,就掏出随身带来的毒药一饮而尽,倒在朱丽叶身旁死去。等神父赶来时,罗密欧和帕里斯已经死了。这时,朱丽叶也醒过来了。人越来越多,神父还没来得及顾及朱丽叶,就逃走了。朱丽叶见到死去的罗密欧,也不想独活人间,她没有找到毒药,就拔出罗密欧的剑刺向自己,倒在罗密欧身上死去。两家的父母都来了,神父向他们讲述了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故事。失去儿女之后,两家的父母才清醒过来,可是已经晚了。从此,两家消除积怨,并在城中为罗密欧和朱丽叶各铸了一座金像。

《仲夏夜之梦》 书中讲述了由“魔汁”引起的冲突及冲突被解决、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有两个男青年拉山德、狄米特律斯同时爱上了女青年赫米娅,而赫米娅恋着拉山德,她的好友海伦娜又恋着狄米特律斯。赫米娅为了反对包办婚姻和情人私奔,来到约定好的森林里。海伦娜将这一消息告诉了狄米特律斯,二人也跟着赶到了森林里。这个森林里本来住着仙王、仙后和侍奉他们的小仙、精灵,此时仙王、仙后正因为一个“换儿”(传说中仙人常于夜间将人家美丽的小儿窃去充做侍童)而不和。仙王为了让仙后做出让步,便派小精灵迫克去取来魔汁(西方一朵纯洁的白色小花因为误中了丘比特的爱情之箭,受创伤后而流出的汁液)以戏弄仙后。这种魔汁有这样的魔力:如果它滴在睡者的人的眼皮上,无论男女,醒来一眼看见的生物,就都会发疯似的爱上它。

因为魔汁的出现,整个故事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魔汁滴在睡着的拉山德的眼皮上,他醒来时一眼看见的是误闯进来的海伦娜,因此而“移情别恋”,对海伦娜大献殷勤,这让可怜的赫米娅伤心万分;而狄米特律斯醒来时一眼看见的恰是被精灵引来的海伦娜,因而“旧情复燃”,这让可怜的赫米娅苦恼万分。两个同样美丽、善良的女孩如今一个被悲伤逼得要发疯、一个被惊喜冲昏了头脑,于是开始恶意地揣测甚至中伤起对方。而另外两个痴情的热血青年又在愤怒中为海伦娜而决斗。

幸福的斗争是如此艰难,天命弄人,可是这种斗争的过程并非一种痛苦,一种悲剧,而是一种有着快乐意味的戏剧性的东西。而在这个故事中,最具戏剧性的情节恐怕要数仙后在魔汁的作用下与一个闯入林中的织工荒唐的“相爱”。这个滑稽可笑的织工本来是和几个同是手艺人的伙伴们来林中来排戏,小精灵迫克使织工变成了一头更可笑的蠢驴,而仙后在接触魔汁后一觉醒来时正是看见了这个可怜的家伙。于是对于织工而言,“横祸”又变成了“横福”,

因为他得到了尊贵的仙后的恩宠。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又显得多么滑稽!而这一切都取决于魔汁的威力、仙王的旨意和小精灵迫克的顽皮。后来也正是按着仙王的旨意,魔力得以解除、情人终成眷属、仙人和好如初,仙界、人间复归太平。

《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为帮助朋友巴萨尼奥向贝尔蒙特名媛鲍西娅求婚,借犹太高利贷者夏洛克三千元,因妒恨而与安东尼奥存有宿愿的夏洛克便趁机报复,假意不收利息,契约到期不还,债主有权剜割一磅债务人胸口之肉。此时,夏洛克发现女儿杰西卡因不堪家教管束幽禁,携财宝与情人私奔。老头正气急败坏,适借债人的商船未归,误了还款日期,他即诉诸法律,索要其肉,巴萨尼奥等人前往法庭援救不下,安东尼奥危在旦夕。此时,已与巴萨尼奥成婚的鲍西娅乔装法官,出现在威尼斯法庭,巧运用律文而妙判,挫败原告,救出被告。

安东尼奥是一个高尚、正直、慷慨的人,一出场他就是一个闷闷不乐的形象,或者说有一些杞人忧天“我把这个世界不过看作一个世界,每一个人必须在这舞台上扮演一个角色,我扮演的是一个悲哀的角色”。他是一个憎恶贪诈,尤其是心地善良,更是一个重情谊的人,如他对巴萨尼奥所说“只要您的计划跟您向来的立身行事一样光明正大,那么我的钱囊可以让您任意取用,我自己也可以供您驱使;我愿意用我所有的力量,帮助您达到目的。”他同样是一个放高利贷者,但他从不收取穷人的利息,即使在法庭上面对着夏洛克的豺狼面孔和毒辣的手段后仍为之求情,也说明他是一个心胸宽广不记仇的人,但他也是一个歧视他人的一个人,在自己得意之处也会用有色眼光去看待别人。

巴萨尼奥,他同样是一个重情重义,为了朋友不顾一切的人。当安东尼奥与夏洛克签订契约时,他阻止过,他宁愿安守贫困也不让安东尼奥为了他签订这样的约,当得知安东尼奥遇难,他想尽一切办法去拯救安东尼奥。“安东尼奥,我爱我的妻子,就像我自己的生命一样;可是我的生命,我的妻子以及整个世界,在我的眼中都不比你的生命更为贵重:我愿意丧失一切,把它们献给这恶魔做牺牲,来救出你的生命”。巴萨尼奥的话,诚恳又坚定,面对凶残的夏洛克,无论怎样,他都要救出自己的朋友安东尼奥,甚至不惜以自己所有的一切去交换。

鲍西亚是一个新时代女性形象,是活泼、开朗、大方、幽默的人,她在选偶的时候为了自己心爱的人,不惜做手脚,而当他面对咄咄逼人的夏洛克的时候,是从容不迫,一步一步地让对手落入自己的圈套中。在许多人看来是一件奇案一筹莫展时,却让这位妙龄少女快刀斩乱麻地解决了,在她的身上闪耀着女性觉醒时代的曙光。

夏洛克是一个贪得无厌、一毛不拔、吸血鬼的形象,又是一个守财奴“让一个靠不住的奴才看守着门户,有点放心不下”,夏洛克不能说是这部喜剧中的悲剧人物,仆人饿了,跑了投奔了自己嫉恨的人,而女儿更是抱着自己的财产和情人私奔了,最后甚至是输掉了自己的剩余的一部分财产,他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更是一个嫉恶如仇的人,为了报复安东尼奥的辱骂之仇,可以不收利息让他一步一步地钻入圈套里,为了就是要得到他的一块肉,可是他得到肉又能怎样?他却说“拿来钓鱼也好”。其实安东尼奥也是挡住他财路的一个拦路虎,为了自己的财路必须要把这个除掉。

友谊的珍贵,爱情的真谛,人性的善良。

《哈姆雷特》

法国斯达尔夫人认为,哈姆莱特的疯癫不是假装出来的,而是“真正的疯癫”。在她看来,剧本只是描绘了一幅“人类精神在生活风暴超过了自己的力量而遭到毁灭时的最动人的图景。” 有些评论家则认为哈姆莱特自始至终是一个清醒的正常人。他头脑清醒富有智慧,思想敏捷,善于判断;对复杂而危险的形势应付自如;巨大的悲伤并没有使他丧失意志,愤

怒的火焰也没有烧毁他的理智;严肃的自我解剖乃至对自己的咒骂,只是为了激励自己的意志;苦苦的深思和反复的权衡,完全是为了寻找完成理想大业的最佳途径;即使貌似癫狂的言谈,也寓有深奥的哲理和对颠倒混乱世界的讥评。

哈姆莱特性格的复杂性充分表现出来了。他“柔弱”,柔弱到不能起来行动;他有自我批判能力,但并不能克服他的柔弱心理,更说明柔弱是他性格最大的弱点。他柔弱到甚至怀疑起父亲鬼魂的真实性,他所以要命戏子排戏试探叔父,是要证实鬼魂的话是不是真的。这真是柔弱到了极点,和第一幕的那种一往无前的复仇精神不可同日而语。

“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哈姆莱特对母亲在厄运面前表现出的屈从的揶揄,涵盖了女性在命运面前常常表现出的脆弱的性格特点,这成为世人对女性的共性认识。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哈姆莱特对生死的严肃思考,后成为人们面对两难抉择尤其是生死抉择的共同心声。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哈姆莱特对人的礼赞,成为人文主义最经典的宣言。 《哈姆莱特》中共有三个复仇者,哈姆莱特、雷欧提斯、小福丁布拉斯,他们复仇的差别:哈姆莱特复仇既是为了父亲也是为了整个王国,是正义和邪恶的较量,是人性善与恶的交锋,其中夹杂着一个思想者、年轻人的爱与恨的痛苦与困惑,最具人生价值。雷欧提斯复仇是为了父亲,为了复仇他煸动民众,为了复仇他不择手段,复仇炽烈的怒火也毁灭了自我,最没价值。小福丁布拉斯为了父亲的荣誉和土地复仇,当受到强有力的阻碍时,他便停止了复仇行动。他的复仇最具有功利性,也最不坚定,但也最理智。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句话揭示了阅读的神奇和成果的多元,所能读到的两个截然不同的哈姆莱特形象:

一说:哈姆莱特出身高贵,举止优雅;接受人文主义的教育,博学多才,深受百姓的拥戴。他敬爱父亲,深爱母亲,但突如其来的变故将他变得忧郁,母亲的背叛令他痛苦,复仇的艰难令他焦虑、失常。但他逐步坚定起来,最终战胜了自己的弱点,惩治了罪人。

一说:哈姆莱特是勇敢的,也是不怕死的;但是,他由于敏感而犹豫不定,由于思索而拖延,精力全花费在做决定上,反而失却了行动的力量。他一直未能主动履行复仇的使命,而是在命运的帮助下完成了使命。

一说:一个美丽、纯洁、高贵而道德高尚的人,他没有坚强的精力使他成为英雄,却在一个重担下毁灭了,这重担他既不能掮起,也不能放下。他被要求去做不可能的事,这事本身不是不可能的,对于他却是不可能的。他是怎样的徘徊、辗转、恐惧、进退维艰,总是能触景生情,总是回忆过去;最后几乎失却他面前的目标。

篇二:莎士比亚戏剧欣赏

《莎士比亚戏剧欣赏》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人、戏剧家。

2.莎士比亚家乡的全称是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福。

3.本·琼生称赞莎士比亚是“时代的灵魂”,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4.莎士比亚受到多种文化的孕育,分别有民间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和文艺复兴当代文化。

5.在莎士比亚去世之后,他的同事约翰·海明斯和亨利·康德尔为了纪念他,把莎士比亚一生写下的戏剧,收集编辑成一个集子,由杰格德父子和爱德华·布朗特一同出版,这就是著名的1623年的第一对开本《莎士比亚戏剧集》,共908页。

6.从体裁上划分,莎士比亚的剧作可分为历史剧、喜剧、悲剧和传奇剧。

7. 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代表作是《亨利四世》。

8.在《亨利四世》中,莎士比亚使用了他最拿手的平行结构。剧中有两条线索,一条描写了宫廷的政治事件,主要是表现亨利四世与叛乱贵族之间的斗争;另一条反映了平民的生活,表现了以没落骑士福斯塔夫和亨利王子为首,在伦敦东市猪头酒店里集结的一群寻欢作乐的人们。

9. 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中创造的最光辉的喜剧人物。被称为“一支狂欢之夜的长明烛”。他鲜明的喜剧性格是吹牛撒谎、随心所欲,又幽默风趣、满嘴俏皮话,有着把一切变成一场玩笑的本领。

10.莎士比亚在历史剧《理查三世》中塑造了理查三世这样一位暴君形象,尽管他是一头吃人的怪物,但是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不愧为一个恶天才。他的惯用手法是表演,剧中他曾扮演过虔诚的圣徒、痴心的情郎、仁义的好兄弟等角色。

11.在莎士比亚的喜剧中,被称为“娇艳明媚”三部曲的是《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和《无事生非》。

12.《皆大欢喜》中有一个理想世界,它的名字叫“亚登森林”。剧中有三条情节线索:一是老公爵被他的弟弟篡夺了爵位并被放逐到亚登森林;二是奥兰多被他哥哥夺去产业,还要谋害他的生命,因而被迫逃进森林;三是老公爵的女儿罗瑟琳被其叔驱逐,其女儿西莉娅却随同罗瑟琳一起投奔森林。

13.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哈姆莱特》、《奥塞罗》、《李尔王》和《麦克白》。

14. 苔丝狄蒙娜是《奥塞罗》中的人物。

15. 《奥瑟罗》中,文艺复兴时期新产生的社会罪恶的体现者是 伊阿古 。

16.李尔王小女儿的名字叫考狄莉亚。

17.开启李尔王心智的因素有傻子、埃德加、大自然中的风雨雷电等。

18.《李尔王》这部悲剧中也存在两条重要的情节线索:一是李尔王和三个女儿的故事,这是主要的情节线索;二是葛罗斯特一家人的遭遇,这是附属的情节线索。两条情节紧紧交织在一起,后者是用来加强前者的一种手段,起到了陪衬、对照、烘托和加强的作用,突出了悲剧的普遍性质。

19.李尔王的性格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即由“非人性”到“人性”的复归过程表现出来的。他原来是一个专横暴戾、喜怒无常的暴君,在失去权力之后,逐渐获得了清醒的头脑、纯洁的心灵。李尔这种性格上的变化有着作者理想的成分。

20.《麦克白》在四大悲剧中被称为是“最阴暗的一部悲剧”,主人公麦克白被称为是“清醒的作恶者”。

21.麦克白夫人对麦克白的毁灭结局负有很大的责任。是她催发了麦克白野心的萌芽,又是她教导麦克白使用险恶的手段去实现自己的野心。她大胆、凶恶、残忍,与女性身上常见的怯懦、柔弱和善良之天性形成鲜明的对照。

22.《麦克白》中表现了大量的超自然因素,如魔王、女巫、鬼魂等等。超自然因素的运用并不是有意宣扬鬼神迷信和宿命论思想,而是为了艺术表现的需要:一是渲染悲剧的恐怖气氛;二是为主人公激烈的内心冲突提供一种陪衬的外在形式。

23.著名莎评家布拉德雷曾说过:“在莎士比亚所有角色中,麦克白展示了最卓越的心理发展过程。”

24.《麦克白》中的主导意象是黑暗和血。黑暗是一切恶势力的化身,是代表善与美的光明的死对头。一切惧怕光明的恶行都要在黑暗的遮蔽下进行。血则象征着麦克白夫妇所犯下的具体罪行,也是使他们的精神永远处于恐惧状态的标记。

25.莎士比亚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啊,吵吵闹闹的相爱,亲亲热热的怨恨!啊,无中生有的一切!啊,沉重的轻浮,严肃的狂妄,整齐的混乱,铅铸的羽毛,光明的烟雾,寒冷的火焰,憔悴的健康,永远觉醒的睡眠,否定的存在!我感觉到的爱情正是这么一种东西??”,这段台词属于矛盾修辞法。

26.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存在两个宿怨极深的家族,分别是蒙太古和凯普莱特。

27.《哈姆莱特》中两个女性的名字叫乔特鲁德、奥菲利亚。

28.奥塞罗是摩尔人。

29.《安东尼和克里奥佩特拉》中展现了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即纵情声色的埃及宫廷世界,和冷酷无情、充满阴谋的罗马政治世界。

30.“这荒凉的世界没有你,简直是猪圈!”是是莎士比亚戏剧中克里奥佩特拉的语言。

31.《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喜剧中最具有社会批判意义的剧作。

32.《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喜剧创作走向成熟的标志。

33.《奥瑟罗》的女主人公是苔丝狄蒙娜,考狄利娅是《李尔王》中的人物。

34.《麦克白》是一部揭露和鞭挞野心的悲剧。

35.《暴风雨》是莎士比亚后期的代表作。曾被评论家认为是莎氏“诗的遗嘱”。

36.哈姆莱特与克狄劳斯的冲突,是悲剧《哈姆莱特》主要的戏剧冲突。

37.请补充完整哈姆莱特对“人“的赞美:人类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38.哈姆莱特在剧中有一句台词,既成了名言,又能体现其犹疑延宕的性格。它是:“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39.《暴风雨》的主人公叫普洛斯彼罗,他的女儿名叫米兰达。

40.莎士比亚后期传奇剧的共同特征是:带有浪漫色彩的传奇故事、悲剧情节在其发展过程中突然转向喜剧的结局、和谐宽恕的主题、带有空想性质的乐观精神和积极信念等。

41.《威尼斯商人》中鲍西亚有金、银、铅三个匣子,上面分别写着一段箴言: “谁选择了我,将得到众人所希求的东西。”“谁选择了我,将要得到他所应得的东西。”“谁选择了我,必须准备把他所有的一切献出并牺牲。”构成这三句箴言最根本的单词,前两个是“得到”(gain,get),后一个是“献出”(give)。

42.《皆大欢喜》中“三分忧郁七分深沉”的杰奎斯发出了“世界是一个大舞台”的人生感慨,把人生分为七个阶段,每个人都扮演着七个不同的角色。

43.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共有154首。其中前126首写给一位年轻的同性朋友;127-152首则表达了对“深肤色夫人”的情欲和爱恨交织的心情。

44.“荣誉是什么?不过就是一个词儿。”是《亨利四世》中福斯塔夫的名言。

45.“一匹马!一匹马!拿我的王国换一匹马!”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中理查三世绝望的呼号。

46.历史剧《理查二世》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如,“我是个雪地里堆成个国王般形状的雪人,正站在布林波洛克的阳光下,全身一点一滴地融化成一滩水。”是理查二世被迫逊位后对自我的准确定位和认识。

47.“围绕在老人家身边的本来应该是/尊敬、爱戴、孝顺、余人和朋友,/这些我都不用指望了;代替这一切,/只有诅咒—声音不大,可咒得凶。/人世间还有什么是值得看重的/生命的美酒,点滴不剩了。”这段台词出自《麦克白》

48. 莎士比亚两部长诗是《维纳斯和阿多尼斯》(Venus and Adonis,1593)和《鲁克丽斯受辱记》(Rape of Lucrece,1594)。

49.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全由抑扬格五音步所组成。

50.奥菲利亚主要的性格特征是柔顺和无主见。

51.莎士比亚 Sonnet.18是表达艺术与时间抗衡思想的代表性诗篇。它有着双重主题:一是赞美诗人爱友的美貌,表达了对他的怜爱之情;二是歌颂了诗歌艺术的不朽力量,体现了诗人诗歌创作的自信。

52.莎士比亚 Sonnet.130《我情妇的眼睛一点不像太阳》是献给“黑肤女郎”(Dark Lady)的。它一反彼特拉克的作风。该诗的主要特征是对一些流行的空洞浮夸的比喻进行了讽刺,对一般意义上的可能出现的空洞的比喻进行否定,反而由衷地赞美了一个活生生的、平凡的、真实的女性。

二、选择题

1.在下列人物中,指出出自莎士比亚悲剧的形象: ①②③④⑤

①伊阿古 ②考狄利娅 ③朱丽叶

④苔丝狄蒙娜 ⑤邓肯

2.指出属于《哈姆莱特》这部戏的人物:①②③④

①波洛涅斯 ②霍拉旭 ③乔特鲁德

④福丁布拉斯 ⑤鲍西娅

3.指出《哈姆莱特》中三条复仇的情节:①③④

①哈姆莱特为父复仇 ②霍拉旭为哈姆莱特复仇

③雷欧提斯为父为妹复仇 ④福丁拉布斯为父复仇

⑤波洛涅斯为女复仇

4.《哈姆莱特》中背叛友情,甘当奴才与帮凶哈姆莱特的同窗学友是:①② ①罗森格兰兹 ②吉尔登斯吞③雷欧提斯④霍拉旭 ⑤福丁布拉斯

5.指出属于《奥瑟罗》这部戏中的人物:①②④

①伊阿古 ②凯西奥 ③里根 ④苔丝狄蒙娜 ⑤薇奥拉

6.莎士比亚喜剧创作的高峰,是以三部“欢快喜剧”为标志的,这三部喜剧是 ②④ ⑤

①《错误的喜剧》 ②《无事生非》 ③《仲夏夜之梦》

④《皆大欢喜》 ⑤《第十二夜》

7.《李尔王》描绘了两个家庭的悲剧,这两个家庭是: ②⑤

①凯西奥 ②李尔 ③班柯 ④福丁布拉斯 ⑤葛罗斯特

8.指出下列人物中的人文主义者形象:①④

①鲍西娅 ②李尔③泰门④霍拉旭⑤乔特鲁德

9.下列属于莎士比亚的传奇剧的是:①②⑤

①《辛白林》 ②《暴风雨》 ③《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④《裘力斯·凯撒》 ⑤《冬天的故事》

10.莎士比亚的喜剧有:①②③④⑤

①《威尼斯商人》②《第十二夜》③《仲夏夜之梦》

④ 《错误的喜剧》⑤《驯悍记》

11.莎士比亚的悲剧有:①②③④⑤

①《雅典的泰门》②《裘力斯·凯撒》③《奥瑟罗》

篇三:名著导读莎士比亚戏剧

名著导读《莎士比亚戏剧》导学案

出题人:沈中科

【学习目标】

1、了解莎士比亚和他的作品。

2、了解莎士比亚作品的主要内容

3、了解莎士比亚戏剧特点。

4、赏析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

【学习重点】 了解莎士比亚作品的主要内容,赏析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

【学习难点】了解莎士比亚戏剧特点。

【课时安排】二课时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速读全文。要求勾画出重点字,注意字音字形字义。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辍学 ( ) 酝酿 ( )庇护 ( ) 铿锵有力 ()

悲怆 ( ) 挑唆 ( )忐忑 ()大腹便便( )

刚愎 ( ) 专横 ( )牴牾 ()脍炙人口( )

2、写出下列注音字的字形。

闻名xiá( )迩声名qua()起 hóng () 沟 cāng()桑 mai( )力

迷wǎng ()跌 dàng ( )打 hùn () cuàn ()位 sǒng() 恿

3、解释下列词语

闻名遐迩:

令人瞩目:

声名鹊起:

推陈出新:

浓墨重彩:

不拘一格:

出类拔萃:

大腹便便:

百家争鸣:

栩栩如生:

二、整体感知,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莎士比亚戏剧这篇文章都介绍了哪些内容?

合作讨论

1、莎士比亚作品的创作背景

2、莎士比亚作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莎士比亚戏剧的特点是什么?

4、莎士比亚的剧作语言有何特色?

交流展示

一、小组内先自我展示交流,(按顺序将要代表本组上台展示的同学做好记录)

二、各组代表上台展示(展示内容可采用抽签方式)

1、莎士比亚作品的创作背景

2、莎士比亚作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莎士比亚戏剧的特点是什么?

4、莎士比亚的剧作语言有何特色?

点拨升华

1、对xx同学或某题的展示,我有以下看法或纠正、补充(他人展示时,及时在以上题目下做好自己看法的记录)

2、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和点拨

检测达标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是“英国戏剧之父”,本·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被称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虽然莎士比亚只用英文写作,但他却是世界著名作家。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其剧作也在许多国家上演。1616年5月3日病逝。如今,在他的故居,已竖起了近200多个国家的国旗,每一面都代表一个国家翻译了他的作品。他的名声也可想而知。就像中国人研究“红学”一样,对莎士比亚的研究也成了一门学问,叫做“莎学”。

B、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两部长诗、一部十四行诗集、37部剧作。他的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早期(1590——1600):

长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鲁克丽丝受辱记》《十四行诗集》

九部历史剧——《亨利六世》(上中下)、《理查三世》、《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代表作)、《亨利五世》、《约翰王》

喜剧代表作是《威尼斯商人》

悲剧代表作是《罗密欧与朱丽叶》 ,这是一部带有喜剧色彩的悲剧。

2、中期(1601——1607):七部悲剧、四部喜剧

“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

《雅典的泰门》也很著名。

3、后期(1608——1612):传奇剧

《辛白林》 《冬天的故事》《暴风雨》

C、莎士比亚的戏剧大都取材于旧有剧本、小说、编年史或民间传说,但在改写中注入了自已的思想,给旧题材赋予新颖、丰富、深刻的内容。在艺术表现上,他继承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英国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戏剧的三大传统并加以发展,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创造性革新。他的戏剧不受三一律束缚,突破悲剧、喜剧界限,努力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深入探索人物内心奥秘,从而能够塑造出众多性格复杂多样、形象真实生动的人物典型,描绘了广阔的 、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并以其博大、深刻、富于诗意和哲理著称。

莎士比亚的戏剧是为当时英国的舞台和观众写作的大众化的戏剧。因而,它的悲喜交融、雅俗共赏以及时空自由 、极力调动观众想象来弥补舞台的简陋等特点。

D、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变化多端,娴熟灵巧的遣词择句勾勒出给人无尽遐思的丰富意象、扣人心弦的剧情发展和各具特色的鲜明的人物特征。莎士比亚根据人物身份与处境的不同而选用不同语体的语言:文雅或粗俗,哲理或抒情,从而使人物的语言形象化,使剧中三教九流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舞台上。在莎士比亚所有的这些形象化的语言中不可或缺地运用了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丰富的人物独白、双关语、比喻等的手法。

2、以下是莎士比亚名言,请选择感受最深的一条,谈谈你的体会。

· 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

· 惟有埋头,才能出头,急于出人头地,除了自寻苦恼之外,不会真正得到什么。

· 你还能说‘苦啊,最苦没有了’你的苦,还不曾苦到底呢。

· 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容易看出一个人的气节。

· 对众人一视同仁,对少数人推心置腹,对任何人不要亏负。

· 衣服新的好,朋友旧的好。

· 酒食上得来的朋友,等到酒尽樽空,转眼成为路人。

· 我们宁愿重用一个活跃的侏儒,不要一个贪睡的巨人。

· 时间是审查一切罪犯的最老练的法官。

·报复不是勇敢,忍受才是勇敢。

· 千万人的失败,都有是失败在做事不彻底;往往做到离成功尚差一步就终止不做了。

·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 时间会刺破青春表面的彩饰,会在美人的额上掘深沟浅槽;会吃掉稀世之珍!天生丽质,什么都逃不过他那横扫的镰刀。

· 思想是生命的奴隶,生命是时间的弄人

· 名誉是一件无聊的骗人的东西;得到它的人未必有什么功德,失去它的人也未必有什么过失。

· 名字有什么关系?把玫瑰花叫做别的名称,它还是照样芳香。

· 青春的特征乃是动不动就要背叛自己,即使身旁没有诱惑的力量。

· 好花盛开,就该尽先摘,慎莫待美景难再,否则一瞬间,它就要凋零萎谢,落在尘埃。

· 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

· 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反思感悟

1、 本课我的收获是:

2、 存在的疑惑是:

今后的措施及建议是:

该文章转自[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jajx/xrb/bxsi/201206/61331.html


读莎士比亚戏剧:《李尔王》有感》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1924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读莎士比亚戏剧:《李尔王》有

    《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读后感《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读后感我读了这本《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知道了这本书是一本故事集,他是莎士比亚写的。这本故事集里面有许多精彩的故事,...

  • 读莎士比亚戏剧:《李尔王》有

    《莎士比亚戏剧》《莎士比亚戏剧》四大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四大悲剧:《麦克白》、《奥赛罗》、《李尔王》及《哈姆雷特》第二天,...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