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优美的文章3 (800字)
燕草如碧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唐。李白《春思》
你怎么啦,艾文?这几天每到夜晚,你总是眉弓紧锁,心事重重,对着写字台上的那本《李白诗集》发呆。我问你“何事”,你置若网闻。我抢过书来看,那一页恰是李白的情诗《春思》,那诗的头两句下面深深地画了一条极深又粗的直杠,看那内容正是“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啊!明白了,你在想一凡。哈哈,这真是!古有痴妇怨男,今有痴男怨妇,你也在学着李白笔下秦地的那个少妇,思念着远在塞外的征夫啊!可是你是大丈夫,能学那古代的小女人么!
我知道,一凡出差已过一周,按照《诗经》上说的“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在你的心里已经是二十载的岁月了。过去出外旅游,你们总是出双入对,黄山的奇景,九寨沟的秀水,湘西的十里画廊,海南蔚蓝色的大海,都留下你们的足迹,那是何等的愉悦!可是这次她却是孤雁远征,又是到那“一片孤城万仞山”的漠北,你不放心,想陪她去,可她是公事,又有两个同事相随,你也只有爱莫能助了。她走时你送到火车站,握别之时你几乎要流下泪来,可是她却若无其事地向你挥挥手说“拜拜”,就像普通朋友那样。你回来有两天想不通,对我说:“那一时刻倒像我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女人,她倒成了堂堂的男子汉了。”
人到烦闷之时,总想找一个挚友倾诉衷肠,于是我就成了你最恰当的倾诉对象了。你拿出她新近写成的游记《碧水润青山》让我看,是写九寨沟山水之美的,其观察之细腻,感情之丰富,文辞之优美,令我钦佩。文中处处洋溢着与游伴亲密无间的浓情蜜意,显示着热恋之中女人的那种自信与满足。你说,你们在清灵澄碧的池水旁不住地拍照,有好几张都是你平生最满意的照片。你一张一张地拿出来让我看,其中有一张是她站在桥上的单人照,天蓝色衣裙,大红色阳伞,衬上一色碧绿的山水背景,嫣然仙女下凡,你的眼光盯着这张照片久久不愿离开。此时我猜想,你一定是又回到那鸳鸯游的幸福氛围之中了;我恍惚之间也受到你的感染,似乎也把自己融入了其中。我说:“?堪羡优伶有福,可叹公子无缘?。你能与所爱有此一游,亦是不虚此生!可惜我已无望了。”你一脸的幸福,憨笑着说:
“那是老天的眷顾了!”
接着,你又拿出了两个碟片,说是一凡的播音作品。这时我也想起,一凡还是一位相当不错的播音员。你把碟片装进电脑主机,轻点鼠标,音箱里响起一个音色优美的女声,市上几个旅游点的景致、特色、韵味,在碟片的转动中缓缓呈现在我的面前。我说:“太美了,情景交融,声情并茂,风景美,声音美,感情更美啊!”你说,这些广播稿都是你精心撰写的,为此你还翻阅了大量的图书资料呢!言谈之间显示着难以抑制的骄傲与自豪。
说到一凡这次出差,你开始颇有异议。本来这次到山西内蒙一带考察,申请去的人很多,她完全可以不去。你说,那漫天黄沙,千里不毛之地,有什么风景可看?可是酷爱旅游的她偏要去,她说不是要看青山秀水,也不是要看花好月圆,就是要看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丽景色,要看那“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历史遗迹,看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粗旷与开阔。你看,她的感情,有时细腻的像一根丝线,这时又粗旷的像关东大汉,颇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那样的豪气。你无可奈何地说:“我怎么能劝得住她呢,只好由她去了。好在随她去的两个女伴,都是爱舞文弄墨的,算是?臭味相投?吧!为了投其所好,我特意为她找寻了几本塞外记游的书,让她带上作为参考,也算是我陪在了她
的身边吧。这几本书都不厚,以她看书那样快的速度,我想她有两三个晚上就能看完了。这对她回来写游记,还是有用的。”当你述说时,你的表情坦然而自信,显然你对自己的表现是满意的。
你最焦心的还是燕地的气候。你说,曾经在山西太行山一带同日寇浴血奋战的朱德总司令写过一首寄蜀中家乡父老的诗,其中有两句:“伫马太行侧,十月雪飞白”;唐朝大诗人岑参也有“胡天八月即飞雪”的诗句。可见那里气候要比我们关中冷得多,不然李白怎么会写出“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的那样对比鲜明的诗句呢!现在我们这里才是“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时候,桑枝上刚刚吐露新芽,塞北可能还是天寒地冻,连碧丝般的春
草也见不到啊!她走时虽然也带了一件毛衣,可是能抵得住凛冽的朔风么?你说你此时此刻,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思念一凡,她那单薄的身体,能受得了吗?她会不会生病?她最容易感冒头疼,经常头疼粉不离身,可是不到实在受不了的时候,她总是忘了吃药啊!
我说:“你也操的心太多了,像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妈妈!”
你听了我的话,也感到有点赧颜,扑哧一声笑了。你说,过去读李白的《春思》,只觉文辞优美,并未深思。现在重读,才体味到其情之真、思之切。“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真是入木三分。虽然两地都在相思之中,显然“妾”的思念要更加深切,“君”只是有回归的思念时,而“妾”早已相思得肝肠寸断了。你也看到了,一凡才走了一周,我就已愁肠百结,要是她像征夫那样多年争战不回,我将当何以堪!
“如果爱情可以有沧海桑田,我一定陪你到海角天边??”正在我们相对倾诉之时,你的手机突然奏出了一支优美的歌曲,这是一凡来电的铃声。你接完电话,笑了笑说:“她来电话说,明天坐飞机回来,让我到机场接她。”我说:“哈哈!苦日子到头了。?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看来我这股?春风?也该知趣地消失了。明天是个好日子,祝你们?在铺满金色阳光的大地上,爱恋的熊熊烈火?越烧越旺啊!”
篇二:800字高中美文
1.绿
我独处在我的楼上。
我的楼上?—一我可曾真正有过一座楼吗?连我自己也不敢断言,因为我自己是时常觉得独处楼上的。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这个我很爱,这也就是我的楼上了。
我独处在我的楼上,我不知道我做些什么,而我的事业仿佛就是在那里制造醇厚的寂寞。我的楼上非常空落,没有陈设,没有壁饰,寂静,昏暗,仿佛时间从来不打这儿经过,我好像无声地自语道:“我的楼吗,这简直是我的灵魂的寝室啊!我独处在楼上,而我的楼却又住在我的心里。”而且,我又不知道楼外是什么世界,如登山遇到了绝崖。绝崖的背面是什么呢?绝崖登不得,于是感到了无可如何的惆怅。
我在无可如何中移动着我的双手。我无意间,完全是无意地以两手触动到我的窗子了(我简直不曾知道有这个窗子的存在),乃如深闺中的少年妇人,于无聊时顺手打开一个镜匣,顷刻间,在清光中照见她眉宇间的青春之凋亡了。而我呢,我一不小心触动了这个机关,我的窗子于无声中豁然开朗,如梦中人忽然睁大了眼睛,独立在梦境的边缘。
我独倚在我的窗畔了。
我的窗前是一片深绿,从辽阔的望不清的天边,一直绿到我楼外的窗前。天边吗?还是海边呢?绿的海接连着绿的天际,正如芳草连天碧。海上平静,并无一点波浪,我的思想就凝结在那绿水上。我凝视,我沉思,我无所沉思地沉思着。忽然,我若有所失了,我的损失将永世莫赎,我后悔我不该发那么一声叹息。我的一声叹息吹绉了我的绿海,绿海上起着层层的涟漪。刹那间,我乃分辨出海上的萍、藻,海上的芰荷,海上的芦与荻,这是海吗?这不是我家的小池塘吗?也不知是暮春还是初秋,只是一望无边的绿,绿色的风在绿的海上游走,迈动着沉重的脚步。风从苹末吹入我的窗户,我觉得寒冷,我有深绿色的悲哀,是那么广漠而又那么沉郁。我一个人占有这个忧愁的世界,然而我是多么爱惜我这个世界呀。
我有一个喷泉深藏胸中。这时,我的喷泉开始喷涌了,等泉水涌到我的眼帘时,我的楼乃倾颓于一刹那间。
2.那月那月
那晚那月.
那晚的月,不是秦时月,不从关山来。
是柳永酒醒杨柳岸,摇一只桨橹,从二十四桥驶来悠悠。
清清又柔柔,潇潇又洒洒。
横贯中天。
那冷艳,那孤傲,那矜持,那凄婉,都化作淡淡的晕,随天远遁。
只留朗朗,一半天上,一半人间。
那晚的月最是风情。
知人寂寥,遣晓风一行,邀我平湖相对。
常看蜗居窗前月。
被木格的窗框在一方,满天霓裳缀着星光,甩一水袖云遮雾挡,不经意,
那月羞怯怯临了你窗前。
李白客居他乡,夜不成眠,见月从青莲来,诗兴大发,挥毫泼墨于墙头,只涂出四句: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那月已过飞檐,独教清白人间。
也独自抱膝阁楼望月。
那是一轮瘦月,踽踽独行,自远山而来。弯弯的钩不成一片云,不挂一盏星
除风的呜咽,松的低语,霜天无色,冷月无声。
松月下,东坡居士亡妻冢前摘一朵小令作千古想,临风绝唱: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古孤坟,无处话凄凉。
即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寒蝉凄切,吟罢,已泪湿青衫。
那晚的月,来得好寂寞,走得好凄凉。
平湖观月,毋需仰脖,俯首即得。
那月就静静的躺在湖面。
空里流霜,似江南丝竹。于无声处听音韵,清辉如横笛竖箫,自苍穹隐隐飘下,
溅落湖心,拨弄琵琶三两声。
横断的风,操阿炳一弦,把个一湖秋水一轮秋月唱得细腻委婉,阴柔流转。
思念伊人于这样的夜,这样的月,这样的湖。
此情此景依旧,不见人约黄昏后———— 对月,仰俯之间,无以遣去寂寞,更添一处闲愁。 问婵娟,潮起潮落,月月知为谁圆? 婵娟不语,任月明人尽望。秋思缕缕,离恨深深。
人曰:得月者为高洁。我叹:得月者为情伤。
3.四叶草
(1)生命
终点是不可言喻的静默,起点是无端莫名的痛苦。
于是,你呱呱坠地,你默默逝去。在一切未静止前,你总想尽办法去动,于是,有喜剧,有悲剧??生命一片喧哗。
在不该挥霍的时光,你挥霍着错误和悔恨,时间似水流长,而生命却要归还。怎样经营,亏盈得失是自己的事,生命不过是上苍借你一用的资本。
(2)雨
旱的时候,想雨。
雨的时候,又盼望阳光。
就像并不讨厌悲剧,只怕自己串演悲角,其实,并不是在乎落雨,只是怕走这一条泥泞的路。
眼前的乌云这笔,看不到穹苍的光亮,丹总该相信雨后必有晴天;如你痛苦,也该相信
泪后的人生才有水洗的清明,踏稳脚步,尽管泥泞的路在雨中。
(3)秋已走过
云,一心想流浪,急急的,急急的带走了秋。
小小的,小小的桂花苍白地落在泥泞的地上。秋已走过。
秋阳似酒,把果实都催熟了,所有光谱上了色彩,田野里的风一一点收。
只是回首的时候,满阶都是喟叹
想找秋的时候,秋已走过,想来想去,想少了青春。
刚要成熟,又要老去。时光,总是如此不经用。
(4)窗
连一只鸟儿都不来访,有什么关系,总有阳光、月色和可爱的繁星做伴。
一扇轻窗,能框住雨露多变的昏晨,却框不住清风送来的花香;能看见人生寻常的悲喜,却参不透浮世曲折的沧桑。
还是打开窗吧,总比玻璃内朦胧的想象好。
你老忙着从外面擦拭那些蒙尘的玻璃,总不见明亮,有一天,你从心里去擦拭,却蓦然洁净了。
4.荒凉的寂寞
这一年,秋天依旧无法挽留,寂寞已失决意。
冬天的温暖被湿热的眼泪散开,缓缓走过心里泛黄的记忆,我在冷冬的小雨里,看见过往泪流满面。被秋天安葬的寂寞,复苏在我杂乱的心里面,那些失落再也难以模糊带过。每一个冷风过后的叹息里,被眼泪邂逅的疼痛还在紧紧拥抱着我的灵魂,我在想什么时候才是我的尽头,时间慢慢滴出了无奈。
我在小林间的石道上摸到了冷漠的轮廓,那种蚀骨的眼神,吮吸了我所有的快乐和精力。好想就那样静静躺在石甬道上,如果不用刻意在乎那些路人的疑问,我可以静静翻开我的落寞。同学说冬天真的来,我看着那些依旧翠绿的树叶心疼得说不出话来,未来得及褪下那层永恒的绿色,冬天却将他们生生脱离幸福。在未暖热那些青春的时候,时间已将我搁在了一个黑暗的角落,那里上色着很多寂寞,长的,短暂的···
我不知道那树叶的绿色为什么要逗留到冬天,那种意外的苍老,总是让那些难受缠绵我的多愁善感。还是那大树来不及放手,而树叶却借着冬天的理由,没有难分难舍,追寻着她自己所谓的宿命。我听得到那些枫树的憔悴,那些枫叶再也没有了艳红,就那样带着满身藏绿飘过挽留。好像故事刚开始,就已经在慢慢结束,我看着那些躺在地上的绿色枫叶,该怎么才不会去在乎这些无穷的寂寞。
南方的小雨依旧是缠绵悱恻的,可是好像落错了雨期,那种纤细的雨棉哽住了我的眼眸。这种带着春天气质的绵绵雨,绵长而纤细,短暂而悠远,间歇在这个冰凉的校园。我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看错了老天的眼神,那种寂寞的沉沉灰色,看着那些未来得及凋谢的绿意,错误的以为春天就在了。是否冬天刚来,春天就开始策划她不停歇的工作,一心想把我抛弃在季节的后面。还是我本身就一直被时间抛弃,一直生活在时间遗留给我的寂寞里。
当我从箱里拿出那厚厚的外套,那种熟悉而陌生的感觉又从远方溜回,好像很多年,很多年以前的冬天我也是这样用颤抖而冰凉的手探到箱壳的尘埃,只是换了地点,换了时间。我感觉那时候自己像个虔诚的佛教老人,孤单的从年少怀念到迟暮,不要伴侣,不要爱情。在那些寂寞里,在那些无数个长夜里,将眼睛湿润,那种脱俗的眼泪,好像是我唯一停留在世间的依靠。
我知道我的每一个笑容都很僵硬,快乐已经不再火热,很多年以后的感慨是否会抹上遗憾。我已经用了太多精力来伪装我的笑脸,这种寂寞的纠缠实在难以说抱歉,放弃了一切就
应该都不去在乎。
不能免俗的寂寞依旧静静的看着我,不是简单的路过,我看到他们狡黠的阴笑,像是多年以前的老友让我忍不住去想拥抱。在岁月面前我是自由的,在寂寞面前我是缠绵的,我无法超越他的范围,就好像我可以用安眠药结束我的生命,却依旧无法阻止寂寞对我灵魂的讨伐。
我有很多次回头,却没有一次可以重来。
我有无数次想流泪,却滴不出淌不出。
回首后面的,我已渐淡漠;看着前面的,我身疲心惫。
我只好躺在这片土地上,那里种植着各种寂寞,让我不敢接触我记忆里熟悉的东西。于 是,那些寂寞,他们荒芜而忧郁。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5.一剪梅舟过吴江
迷离的夜空,灰黑色的天际悬着一轮金色的孤舟,载着满仓的梦想,驶向云层深处;凉风微微的吹袭着黑夜的素纱,掸掉岁月的风尘;融融的月光静静的流淌,冲断记忆的决堤;零星点点,柔柔的洒在树叶上,泛出浅浅的绿;如华的银色裹住一丝清凉,铺设一地的奢华。河畔的柳枝轻轻的摇曳,拨弄着记忆的琴弦。尘封的岁月是一湾被搁浅的死水,静静的沉淀,再慢慢的发酵,冒出珍珠一样的泡沫,被虚无缥缈的未来击破。岁月的文字,总在日记本里静静的躺着,是为了记录过去的失意,还是为了宣泄往昔的情感?沧海变桑田的时候,又会有多少的落寞、惆怅在这里定格?
记忆是挂在窗前的风铃,总会伴随岁月的风轻轻的摇曳,发出银铃般的声响。当你在羡慕她的清脆悦耳时,却忘了她也在接受着岁月的考验。“雕栏玉砌应尤在,只是朱颜改”,记忆也会随着岁月的风慢慢的褪色,她也会在“灿烂中死去”,却无法在“灰烬里重生”。遇见了,忽视了,流走了,又懊悔了!每天都是在这种相互交错,却又永远平行的矛盾的情感漂移不定。任岁月留下一串串泪痕,想要擦掉,却烙在了心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能是感叹,感叹,感叹!“空悲切,白了少年头”啊!
默默的伫立在荒芜人迹的草地,望着深邃的苍穹,静静的思索。无数昨天的昨天悄然无息的在我的指尖流走,带着迷惘,带着哀伤,我走过了昨天,走过了四季,无数个春夏秋冬向我展现了她们永久不衰的生命气息。可我的心却像是滴落到冰箱的水滴,过度的寒冷让她冻成了冰,凝固了所有的回忆。
岁月是一池春水,泛起过层层记忆的涟漪。也曾有过“大鹏一日同风起,博摇直上九万里”的激昂,“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撒尽还复来”的豪迈;也曾有过“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的感伤,“花自飘零水自流,一滴相思几时愁”的惆怅;也曾有过“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困挫,“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挤沧海”的信念;更喜“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韵致,“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悠”的空灵??但无论怎样去感怀身世,去悲春伤秋,都只能像枯枝残花,终将凋落,化为尘土,掩埋与世??
6.旷野与城市
城市是一粒粒精致的银扣,缀在旷野的黑绿色大氅上,不分昼夜地熠熠闪光。
我听说的旷野,泛指崇山峻岭,河流海洋,湖泊森林,戈壁荒漠??一切人烟罕至保存原始风貌的地方。
旷野和城市,从根本上讲,是对立的。
人们多以为和城市相对应的那个词,是乡村。比如常说“城乡差别”“城里人乡下人”,其实乡村不过是城市发育的低级阶段。再简陋的乡村,也是城市的一脉兄长。
惟有旷野与城市永无声息地对峙着。城市侵袭了旷野昔日的领地,驱散了旷野原有的驻
民,破坏了旷野古老的风景,越来越多地以井然有序的繁华,取代我行我素的自然风光。城市是人类所有伟大发明的需求地,展览厅,比赛场,评判台。如果有一双慧眼从宇宙观看夜晚的地球,他一定被城市不灭的光芒所震撼。旷野是舒缓的,城市是激烈的。旷野是宁静的,城市喧嚣不已。旷野对万物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城市几乎是人的一统天下??人们为了从一个城市,越来越快地到达另一个城市,发明了各工各样的交通工具。人们用最先进的通讯手段联结一座座城市,使整个地球成为无所不包的网络。可以说,人们离开广义上的城市已无法生存。
我读过一则登山报道,一位成功地攀上了珠穆朗玛峰的勇敢者,在返回营地的途中,遭遇暴风雪,被困,且无法营救。人们只能通过卫星,接通了他与家人的无线电话。冰暴中,他与遥距万里的城市内的妻子,讨论即将出生的孩子的姓名,飓风为诀别的谈话伴奏。几小时后,电话再次接通主峰,回答城市呼唤的是旷野永恒的沉默。
我以为这凄壮的一幕,具有几分城市和旷野的象征,城市是人们用智慧和心血,勇气和时间,一代又一代堆积起来的庞然大物,在城市里,到处文明的痕迹,迟到于后来的人们,几乎以为自己被甲执兵,无坚不摧。但在城市以外的广袤大地,旷野无声地统治着苍穹,傲视人寰。
人们把城市像巨钉一样,楔入旷野,并以此为据点,顽强地繁衍着后代,创造出溢光流彩的文明。旷野在最初,漠然置之,甚至是温文尔雅的接受着。但旷野一旦反扑,人就一筹莫展了。尼雅古城,庞贝古城??一系列历史上辉煌的城郭名字,湮灭在大地的皱褶里。 人们建造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城市,以满足种种需要,旷野日益退缩着。但人们不应忽略旷野,漠视旷野,而要寻觅出与其相亲相守的最佳间隙。善待旷野就是善待人类自身。要知道,人类永远不可能以城市战胜旷野,旷野是大自然的肌肤。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7.柔 和
“柔和”这个词,细想起来挺有意思的。先说“和”字,由禾苗和口两问部分组成,那涵义大概就是有了生长着的禾苗,嘴里的食物就有了保障,人就该气定神闲,和和气气了。这个规律,在农耕社会或许是颠扑不破的。那时只要人的温饱得到解决,其他的都好说。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达进步。人的较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单是手中的粮,就无法抚平激荡的灵魂了。中国有句俗话,叫作“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可见胃充盈了之后,就有新的问题滋生,起码无法达到完全的心平气和。
再说“柔”这个字。通常想起它的时候,好像稀泥一滩,没什么盘骨的模样。但细琢磨,上半部是“矛”,下半部是“木”——一支木头削成的矛,看来还是蛮有力度和进攻性的。柔是褒义,比如“柔韧、以柔克刚、刚柔相济、百炬钢化作指柔??”,都说明它和阳刚有着同样重要的美学和实践价值。
记得早年当医学生的时候,一天课上先生问道,大家想想,用酒精消毒的时候,什么浓度为好?学生齐声回答,当然是越高越好啦!先生说,错了。太高浓度的酒精,会使细菌的外壁在极短的时间内凝固,形成一道屏障,后续的酒精就再也杀不进去了,细菌在壁垒后面依然活着。最有效的浓度是把酒清的浓度调得柔和一些,润物无声地渗透进去,效果才佳。于是我第一次明白了,柔和有时比风暴更有力量。
柔和是一种品质与风格。它不是丧失原则,而是一种更高境界的坚守,一种不曾剑拨弩长,依旧扼守尊严的艺术。柔和是内在的原则和外在的弹性充满和谐的统一,柔和是虚怀若谷的谦逊啊。不信,你看看报上征婚广告净是征询性格柔和的伴侣。人们希望目光是柔和的,语调是柔和的,面庞的线条是柔和的,身体的张力是柔和的??
当我们轻轻念出“柔和”这个词的时候,你会觉得有一缕缕蓝色的温润,弥漫在唇舌之间。
篇三:高二作文汇总 (800字)
高二作文汇总(题目)
注:下面是高二全学年写作内容的汇总,不包括高二上学期的读书札记。要求根据下列题目的序列整理好自己已完成的习作,并保存至高三,以便总复习使用。
一. 按语
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这句诗用以说明,只有不断地吸收知识或学习新的事物或接纳新的东西等,才能获得生存,才能有进步,才能有发展。(可指个人、集体、国家、民族等)人不断学习犹如活水源源而来,心底的明镜也就打开了。想想看,人的发展与水的清澈,其原理是一致的啊。
2.韩愈在《进学解》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意思是说,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勉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奋刻苦,学业的荒废,在于嬉戏游乐;道德行为的成功在于深思熟虑,败毁在于因循苟且。
3.?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是曹操《短歌行》中的名句。诗句的意思是说,山永远不满足其高,水永远不满足其深,用以比喻招纳贤才,多多益善。这两句诗也可以说明:人对事业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人不应该满足已取得的成绩、成就。
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无题》诗意思是说,不认识庐山的真实面目,只是因为人正在这座山里面。用以说明当事人往往不能客观地看清全局。或说明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的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结果、答案。
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战国·楚·屈原《卜居》
解释:尺虽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虽比尺短,但和更短的东西相比,就显得长;事物总有它的不足之处,智者也总有不明智的地方。人或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不应求全责备,而应扬长避短。
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解释: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由此可知,一个人要胜任工作,必须首先学好本领。今日读好书,来日才能大展鸿图。
7.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家经)
8.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
子》)
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总是让人感到肤浅,真正要懂得或深刻
认识还得亲自实践。
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学业由勤勉而精进,由嬉闹而荒废;德行由思虑而成就。
10.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淮南子》)
比喻人的祸福可以转化,坏事可能变成好事。
二. 话题作文
词语类话题:(名词、动词、形容词)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树有根,有根才枝繁叶茂,葱郁参天;花有根,有根才经冬历夏,年
年花落花开。有人说,亲人的呵护关爱,师长的培养教育是我成长的?根?;有人说,家庭、学校、家乡,都留下了我美好的回忆,是我情感的?根?;还有人说,追求、奋斗、学习、合作、尊重、诚实、谦虚,是我安身立命的?根?……
?根?的含义太丰富了,今天是明天的?根?,真诚是交友的?根?,执著是事业的?根?,祖国是游子的根,母语是民族的?根?……请你以?根?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700字。
⑤不得抄袭。
2. 下面文字是词典对?风?字的相关解释,阅读后按要求作文。△ 风①跟大地大致平行的空气流动,是由于气压分布不平均而产生的,是天气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根据锋利的大小,从零到十二共分为十三级。②风气,风俗。③景象,风景,风光;④态度,作风,风度;⑤风声,消息;⑥传说的,风言风语,等。
请根据上面文字的内容,展开思索,并以?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⑤不得抄袭。
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脸?是大家熟悉的字眼,其内涵是丰富的。平时我们常会想起
与?脸?有关的情景,思考与?脸?相关的问题。
请以?脸?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4.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山清水秀靠的是自然的灵性,新陈代谢靠的是物质的活性;运动员获胜靠的是身体的灵活,科学家创新靠的是大脑的灵活。灵活多变是大自然和人类社会共有的法则。
请以?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5.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在世,每时每刻都需要?辨?,例如辨色,辨音,辨味,辨高低,
《优美文章作文800字》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1510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