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工作计划 > 孔雀东南飞计划 正文

孔雀东南飞计划

2017-03-19 05:45:12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孔雀东南飞》文言知识专题训练及答案

《孔雀东南飞》文言知识专题训练(120分)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23分) 1.仕宦于台阁() 13.时人伤之() 2.头上玳瑁光() 14.五里一徘徊() 3.交广市鲑珍() 15.三日断五匹() 4.孔雀东南飞() 16.自名秦罗敷() 5.手巾掩口啼() 17.府吏马在前() 6.卿当日胜贵() 18.新妇车在后() 7.晚成单罗衫() 19.逆以煎我怀() 8.留待作遗施() 20.贫贱有此女(9.千万不复全() 21.理实如兄言(10.足以荣汝身() 22.槌床便大怒(11.以此下心意() 23.便利此月内(12.戒之慎勿忘()

二、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13分) 1.汝是大家子() 8、还必相迎取(2.何言复来还() 9、渠会永无缘(3.誓天不相负() 10、箱帘六七十(4.仕宦于台阁() 11、赍钱三百万(5.今日被驱遣() 12、杂彩三百匹(6.为仲卿母所遣() 13、从人四五百(7、会不相从许()

三、指出下列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54分) 1、为 ⑶四体康且直;(⑴为诗云尔;() 4、自 ⑵非为织作迟;() ⑴自可断来信;(⑶始尔未为久;() ⑵本自无教训;(⑷阿母为汝求;() ⑶好自相扶将;(⑸时时为安慰;() ⑷物物各自异;(⑹自名为鸳鸯;() ⑸不图子自归;(⑺君家妇难为;() ⑹自君别我后;(⑻为仲卿母所遣;() ⑺我自不驱卿。(⑼十七为君妇。() 5、何 2、相 ⑴何乃太区区;(⑴及时相遣归;() ⑵隐隐何甸甸;(⑵会不相从许;() ⑶何意致不厚;(⑶好自相扶将;() ⑷何言复来还。(⑷登即相许和;() 6、谢 ⑸誓不相隔卿;() ⑴谢家来贵门;(⑹相见常日稀;() ⑵阿母谢媒人;(⑺儿已薄禄相。() ⑶多谢后世人。(3、且 7、若 ⑴吾今且报府;() ⑴今若遣此妇;(⑵且暂还家去;() ⑵腰若流纨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孔雀东南飞》文言知识重难点突破(答案)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仕宦于台阁 (名词“仕”作动词:做官) 2.头上玳瑁光 (名词“光”作动词:发光) 3.交广市鲑珍(名词“市”作动词:购买)

4.孔雀东南飞 (方位名词“东南”作“飞”的状语:朝东南方向) 5.手巾掩口啼 (名词“手巾”作“掩”的状语:用手巾) 6.卿当日胜贵 (名词“日”作“胜”的状语:一天天) 7.晚成单罗衫 (名词“晚”做“成”的状语:在晚上) 8.留待作遗施 (动词“遗施”做名词:遣施之物,纪念品) 9.千万不复全 (形容词“全”作动词:保全)

10.足以荣汝身 (“荣”形容词使动:使----荣耀) 11.以此下心意 (“下”名词使动:使??委屈)

12.戒之慎勿忘 (“戒”,动词意动用法:以??为警戒) 13.时人伤之,为诗云尔(“伤”,为动:为...哀悼) 14.五里一徘徊 (名词“五里” 作动词:飞五里) 15.三日断五匹 (名词“三日”作状语,隔三日) 16.自名秦罗敷 (名词“名”作动词,取名) 17.府吏马在前 (名词“马”作动词,骑马) 18.新妇车在后 (名词“车”作动词,坐车)

19.逆以煎我怀 (动词“煎”使动用法,使??受煎熬)

20.贫贱有此女 (形容词“贫贱”作名词,贫穷、没地位的人家) 21.理实如兄言 (名词“理”作状语,按道理) 22.槌床便大怒 (名词“槌”作动词,敲) 23.便利此月内(形容词“利”作动词,吉利) 二、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13分) 1.汝是大家子 (判断句) 2.何言复来还 (宾语前置) 3.誓天不相负 (宾语前置) 4.仕宦于台阁 (状语后置)

5.今日被驱遣 (被动句)【以“被”为标记】

6.为仲卿母所遣 (被动句)【以“为??所”为标记】 7、会不相从许(宾语前置)

3

8、还必相迎取(宾语前置) 9、渠会永无缘(宾语前置) 10、箱帘六七十 (定语后置) 11、赍钱三百万 (定语后置) 12、杂彩三百匹 (定语后置) 13、从人四五百 (定语后置)

三、指出下列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54分) 为

为诗云尔(作;动词) 非为织作迟(是;动词) 始尔未为久(算;动词) 阿母为汝求(替;介词) 时时为安慰(作为;介词) 自名为鸳鸯(叫做;动词) 君家妇难为(做;动词) 为仲卿母所遣(表被动) 十七为君妇 (成为;动词) 相

及时相遣归(代“我”;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会不相从许(代“你”;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好自相扶将(代“她”;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登即相许和(代“他”;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誓不相隔卿(代“你”,与“卿”复指;衬词,无意) 相见常日稀(相互、彼此;副词) 儿已薄禄相(相貌;名词) 且

吾今且报府(将要;副词) 且暂还家去(暂且;副词) 四体康且直(又;副词) 自

自可断来信(既;副词) 本自无教训(是;副词) 好自相扶将(亲自;副词) 物物各自异(无意;助词) 不图子自归(自己;介词) 自君别我后(自从;介词) 我自不驱卿(本来;副词) 何

何乃太区区(愚拙;疑问代词) 隐隐何甸甸(何等;副词) 何意致不厚(哪里;疑问代词) 何言复来还(什么;疑问代词) 谢

谢家来贵门(辞别;动词)

4

5

篇二:教学计划

2013年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唐坊高中语文备课组

王思越

高一上学期,是一个重要学习阶段的起始,也是高中三年语文学习的黄金时段。为让学生掌握高中语文学习的思路特点,热爱并投入地学好这门课程,不仅扎实基础,学习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素养使其终身受益。为此,本备课组制定以下计划。

一、教育教学指导思想

贯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树立科学的、民主的、开放的、以人为本的语文教育观念,不断地探索能适应学生发展和学生实际需要的新教法。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有步骤地落实语文组的人文化的语文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升高二进高三入社会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高中语文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掌握知识点的学习方法,为终身学习准备好必备的能力。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教法,把课堂的研究性阅读推向深入,把新课标配套的“自学——探究——反思”模式新课型并加以完善。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确实存在基础普遍不够扎实的问题,阅读能力、分析鉴赏能力及对文章整体感知能力均令人担忧,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语文。所以,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探索改进讲与练的方法并努力提高效益,就成为这一阶段教学的重中之重。

考虑高一学生要进行军训,国庆放假等方面的影响,影响教学计划的实施,更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实际,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和积极性。

三、使用教材

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

四、教材分析

新教材的体系和构建,在试验修订本的基础上作了“四大改革”:一是建立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三线并行的教材编写体系;二是破除了比较复杂的记叙、比较复杂的说明、比较复杂的议论三个阶段模式,阅读部分不再以文体为中心编排,而是结合能力培养目标和课文本身实际组织单元;三是编写了与教材相配套的《语文读本》,作为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供学生在课外阅读;四是设计了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必修2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前3个部分纳入课内学习计划,“名著导读”可在课外自主安排。

(一)、必修1“阅读鉴赏”部分所选的课文,既有写景抒情的诗歌散文名篇,也有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文章。4个单元分别是:情感与意象(现代诗歌),提要钩玄(古代叙事散文),品人与品文(记叙散文),博观约取(新闻、报告文学)。“表达交流”中的写作部分主要从写作内容的角度训练记叙文的写 作,写作专题分别是:《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人性光辉 写人要凸显个性》《黄河九曲 写事要有点波澜》。“口语交际”专题为《朗诵》。“梳理探究”设计的专题有:《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名著导读”介绍了《论语》和《大卫?科波菲尔》。

(二)、必修2“阅读鉴赏”部分4个单元分别是:情趣与理趣(中外抒情散文),含英咀华(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歌),情景交融(古代抒情文),对话与交流(演讲辞)。“表达交流”中的写作部分主要从写作方法的角度进行记叙文的训练,写作专题分别是:直面挫折学习描写,美的发现学习抒情,园丁赞歌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想象世界学习虚构。“口语交际”专题为演讲。“梳理探究”设计的专题有:成语,中华文化的缩微景观;修辞无处不在;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名著导读”介绍了《家》和《巴黎圣母院》两部长篇小说。.

五、教育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作品,感受其思想,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引导学生能围绕教学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具体对象,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会整合,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

六、教学构想

(一)、继续贯彻国家课程标准计划的教学思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新教材的“减负增效”尤为重要,加强探究性阅读教学和创造性作文教学的实践和总结,共同研究课堂三种方式的变革(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

(三)、阅读教学要以“点”带面,关注能力培养的不同层级目标,不断

反思教学的实效性。写作、口语、文言等内容可作穿插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语言的感悟、文言的积累、文化的积淀、文学的评鉴等教学要点的夯实。

(四)、自由写作实践活动也纳入正常的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之中,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活动。此外,在常规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等语文实践性能力的培养。

(五)、继续探讨新教材活动课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式。

七、教材处理

(一)、以单元教学为“点”,以读写实践为“链”,拓展常规教学思路。 新编语文教材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单元”,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编排,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单元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还应注意“阅读”部分与“写作、口语”部分的交替式(穿插)教学,避免单一的直线式重复性教学。

(二)、精讲“教读课”,指导“自读课”,逐步形成探究式能力课型。 每个单元精讲1—2篇“教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自读课”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可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单化 “一刀切”的办法处理。

(三)、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本学期的学习重点还是应放在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增强学生文化功底之上。计划将文言文单元穿插到现代文单元中进行教学,本学期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抓好诵读和默写指导,并适当为其补充有关文言知识。

(四)、推荐课外阅读书籍,扩大学生阅读量,不断提高语文积累和素质。 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学生的课外阅读,必须安排一定的课时,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提出具体的阅读意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效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或点评或自读或检测或讲座或串讲??因材施教,因“校”制宜,将课外阅读教学落实到实处。本期推荐课外阅读书籍篇目有《呐喊》《彷徨》《唐诗三百首》《红楼梦》《论语》《孟子》。

八、具体措施

(一)、积极研究课改实施办法。

认真学习语文新课程内容,探究其精神。充分利用每周的备课组活动时间,

有计划、有步骤地讨论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操作程序、教学方法。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而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为了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我们提倡并实施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组织学习小组,开展合作性学习。落实课前预习疑难问题收集制。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努力创设交流、表达空间。

(三)、多阅读,开阔眼界,陶冶情操。

除教学上安排的阅读内容外,充分利用《语文读本》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积极开展周末阅读活动,每周精选较有思想性、篇幅短小的现当代美文和文言短文,提供给学生阅读,努力通过学生的自身积累和教师的指导,从阅读习惯、语感等多方面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上的资源,让学生阅读更多的课外知识,同时要求做好摘记,写读后感、随笔等,这样,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理解文章内容的水平,训练学生学会自己找资料,既达到开阔学生的视野又积累资料的目的。课前语文活动突出成语、古诗词、好书等介绍。

(四)、加强备课组合作交流,统一教学和复习进度、统一练习等。 加强备课组内听课评课活动。为完成教学目标,在集体备课、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电子备课、电脑教学的优势,努力探索并走出一条课改的路子,使学生真正想学、乐学和会学,真正爱上语文这门课。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同心协力,面对新教材、新内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实行备课资料资源共享,备课方式各施所长。同时,通过相互听课、评课,相互促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五)、注重初高中知识衔接,充分利用课前3分钟。

课上,引导学生动起来,质疑问难,深入探究,师生一起切磋学问,砥砺思想;课外,通过少而精的作业,积累知识,激发兴趣,培养能力。课堂内外,都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

(六)、注重基础知识和积累和阅读能力的提高相结合,注重鉴赏水平和表达能力的提高,讲练结合。

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利用好早读、早自习和课间时间。作业精选精批,

篇三:《孔雀东南飞》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文学常识,了解汉乐府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分析归纳,掌握几个常用古今字、偏义复词,以及“相”、“迎”(“谢”“见”)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分析人物形象,掌握叙事诗通过人物塑造表达主题的特点。

4、评析人物,了解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摧毁青年男女的爱情的罪恶。

教学重点

1、掌握几个常用古今词、偏义复词的意义和用法。

2、分析人物,了解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爱情的摧残。

教学难点

1、掌握几个常用古今词的意义和用法。

2、理解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在摧残青年男女爱情上的罪恶。

教学设想

1、与本文内容类似的女子被弃、青年男女有爱情却不能终成眷属的故事,在民间流传较广的有梁祝、《氓》、《钗头凤》等。利用这些故事引入,有利于学生理解故事主题。

2、由于文章较长,不宜堂上串讲,但文中注释比较详细,学生可自行疏通字词并理解课文内容,所以只须适当对情节进行疏理。

3、由于课文细节较多,会对人物分析造成一定困难,因此,计划播放配图配乐的FLASH影片后再分组讨论,最后得出人物性格。

4、考虑到封建家长制与封建礼制对人们美好情感的摧残影响深远,文学、文化价值高,所以课后练习主要围绕对相关事例的了解与分析布置任务。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工具:多媒体电脑、挂画

第一课时

一、教学重点

1、了解乐府诗的一般特点及文学地位。

2、通读全文,疏通文章脉络。

3、掌握几个常用古今字、偏义复词的意义和用法。

二、教学难点

掌握几个常用古今字以及文中“相”、“迎”在不同语境下的意义和用法。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当今时代,人人倡导自由恋爱,爱情男女来来去去,离离合合都无人干涉。但大家是否知道,自由的恋爱方式脱胎于漫长黑暗的封建时代,当中有多少有情人付出了高至生命的代价? 压迫与抗争,一个贯穿数千年的爱情主题,在梁山伯与祝英台身上出现过,在陆游与唐琬的

爱情故事里演绎过,在宝玉黛玉肩上仍承载着。到底是什么促成了一个又一个凄美爱情故事的诞生?今天,让我们跟随一对五彩孔雀,走进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故事里看个清楚。

(二)了解汉乐府的相关文学常识

回顾本单元学过的《〈诗经〉两首》和《离骚》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特色,引出汉乐府诗在古典诗歌乃至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明确:

乐府:原指西汉武帝刘彻始设的专管音乐的官署,兼及创作、收集民间歌谣,以供朝廷制礼作乐之用。

乐府诗:中国古代官署(乐府)中配乐演唱的诗歌。

汉乐府:主要反映广大人民的生活和爱情的乐府诗歌,以五言为主,句式灵活,语言流畅,继承发展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和《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主要保存在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中。《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

(三)分角色朗读,理清文章脉络

1、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提示注意注释中的几个重点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2、学生分角色朗读全文,根据情节划分课文层次。

明确:

课文按情节内容可划分为六部分:

托物起兴

兰芝被遣

夫妻誓别

兰芝抗婚

双双殉情

告诫后人

(四)小结:文言知识积累

1、归纳文中出现的偏义复词(作息、公姥、父兄、父母、弟兄)

2、归纳文中古今词的意义(可怜、守节、自由、教训、驱使、区区、来信、处分、便利、逢迎、纷纭、交通、多谢、共事)

3、归纳文中“相”“迎”(“谢”“见”)在不同语句中的意义和用法。

(五)布置作业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运用了特殊句式的句子。

2、在已划分五大部分内再细切层次,进一步理清故事发展的线索。

四、板书设计

孔雀东南飞(汉乐府民歌)

乐府汉乐府“乐府双璧”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全文层次:托物起兴

兰芝被遣

夫妻誓别

兰芝抗婚

双双殉情

告诫后人

第二课时

一、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封建家长制与封建礼制摧残青年男女爱情的罪恶。

二、教学过程

(一)明确作业第三题的答案,固巩前课

明确:

对各部分内容进行更进一步的层次划分后,全文的发展线索可归纳为:

托物“孔雀”起兴——兰芝自请回家——仲卿为妻求情——焦母怒而不许——兰芝辞别婆、姑——夫妻路口分手——兰芝回家见母——阿兄逼妹改嫁——兰芝、仲卿相约同死——两人双双殉情——合葬化鸟双飞

(二)品读细了,分析人物性格

1、欣赏配图朗读的FLASH影片,提醒学生注意其中的细节,在文中找出相应的细节描写的句子。着重提示学生注意文中对仲卿“黄泉共为友”的决心的不同表达,注意不同表达出现的情景。

明确:

文中表达仲卿“黄泉共为友”的决心的地方共六处:

①向焦母求情时,仲卿表示与兰芝永不分离的决心:“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②在焦母的压力下——“遣去慎莫留!”仲卿则表示了他坚定的信念:“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

③在焦母的淫威下,仲卿仍未改变初衷,对幸福生活还存一线希望:“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④在送别兰芝的途中,仲卿还是信誓旦旦:“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⑤在得知兰芝改嫁的消息后,一线希望已绝,他毅然表示:“吾独向黄泉!”

⑥兰芝已死,活着又有什么意义?于是他——“自挂东南枝。”

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伦理纲常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就规定有“七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等清规戒律。这正是焦、刘悲剧的根本原因。

面对儒家所规定的封建家长制度、封建礼教,在焦母的淫威下,焦仲卿敢于站在兰芝一边,表明与兰芝“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坚决态度,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2、根据仲卿言行分析其形象。用同样的方法分析刘兰芝的形象。

明确:

焦仲卿形象:忠于爱情,对幸福生活热烈追求,对封建礼教、封建家长专制充满叛逆精神。 刘兰芝形象:聪明、善良、爱劳动、重感情,忠于爱情的人。面对封建家长制的专横和凶残,她无所畏惧。(她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光辉的妇女形象之一。)

3、小结

明确:

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达主题,是汉乐府的特点之一。而以人物形象的准确分析,又来源于

对人物言语、故事细节的品读。因此,细读作品是准确分析的基础。

(三)课堂小结

汉乐府歌具有很强的叙述性,汉乐府塑造的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都体现为他们在诗歌中别具一格的言行。所以,必须加强细读作品的能力。

具体地,本文以丰富的情节塑造了焦仲卿和刘兰芝两个文学史长廊上的光辉形象,表现了封建时代,爱情青年男女面对封建家长制和封建家长制而无畏无惧地坚持自己追求的精神。

(四)布置作业

1、细读课文,体味人物性格。

2、课外再查找两至三个同反映青年男女反抗封建压迫的故事,收集两句名人对相关问题所作评价的评语

三、板书设计

孔雀东南飞(汉乐府民歌)

全文线索:

托物“孔雀”起兴——兰芝自请回家——仲卿为妻求情——焦母怒而不许——兰芝辞别婆、姑——夫妻路口分手——兰芝回家见母——阿兄逼妹改嫁——兰芝、仲卿相约同死——两人双双殉情——合葬化鸟双飞

焦仲聊性格(“黄泉共为友”)

刘兰芝性格


孔雀东南飞计划》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1157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孔雀东南飞计划
相关文章
  • 孔雀东南飞计划

    《孔雀东南飞》文言知识专题训练及答案《孔雀东南飞》文言知识专题训练(120分)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23分)1 仕宦于台阁()13 时人伤之()2 头上玳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