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买田阳羡吾将老” 正文

“买田阳羡吾将老”

2017-03-10 08:14:15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包含-”买”-字的成语

1▲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bǎwànmǎizhái,qiānwànmǎilín △典故:比喻好邻居千金难买。 △出处:《南史·吕僧珍传》:“宋季雅罢南康郡,市宅居僧珍宅侧。僧珍问宅价。曰:‘一千

一百万。’怪其贵。季雅曰:‘一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例子:~,人生孰若安居之乐?(宋·辛弃疾《新居上梁文》)2▲博士买驴 △bóshìmǎilǘ △典故:博士:古时官名。博士买了一头驴子,写了三纸契约,没有一个“驴”字。讥讽写

文章长篇累牍而说不到点子上。△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

训·勉学》:“邺下谚曰: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 3▲隔山买老牛△g?shānmǎilǎoniú △典故:比喻人办事冒失,没有弄清情况,就轻易决定。 4▲买菜求益 △mǎicàiqiúyì △典故:比喻争多嫌少。 △出处:《高士传·严光》:“买菜乎?求益也。”5▲买椟还珠 △mǎidúhuánzhū △典故: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

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例子:不善读书者,昧菁英而矜糟粕。~,虽多奚益?改用白话,决无此病。(清·裘廷梁

《论白话为维新之本》)

6▲买空卖空 △mǎikōngmàikōng △典故:买卖双方都没有货款进出,只就进出之间的差价结算盈亏。也用来比喻政治上招摇

撞骗的投机活动。△出处:清《宣宗圣训·清道光

帝上谕》:“奸商开设太和字号,邀群结伙,买空卖空。” △例子:因为多年~的结果,文界就荒凉了,文章的形式虽然比较的整齐起来,但战斗的精

神却较前有退无进。(鲁迅《准风月谈·由聋而哑》)

7▲买田阳羡 △mǎitiányángxiàn △典故:指辞官归隐。 △出处:宋·苏轼《菩萨蛮》词:“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 8▲卖剑买牛 △màijiànmǎiniú △典故: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 △出处:《汉书·龚遂传》:“民有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椟。” △例子:惟有躬耕差可为,~悔不早。(宋·陆游《贫甚作短歌排闷》诗) 9▲千金买笑 △qiānjīnmǎixiào △典故:花费千金,买得一笑。旧指不惜重价,博取美人欢心。 △出处:南朝宋·鲍照《代白纻曲》:“齐讴秦吹卢女弦,千金雇笑买芳年。” △例子:苏小小,张好好,~,今何在玉容花貌?(元·张可久《春思》)10▲千万买邻 △qiānwànmǎilín △典故:指好邻居的难得可贵。 △出处:《南史·吕僧珍传》:“一百万买宅,千万买邻。”11▲一锤子买卖△yīchuízimǎimài △典故:只做一次生意。多指价钱贵,货色次,服务态度不好,顾客不愿再来打交道。 12▲招兵买马 △zhāobīngmǎimǎ △典故:旧时指组织或扩充武装力量。后比喻组织或扩充人力。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于是遂起军往汝南驻扎,招兵买马,徐图征

进。” △例子:我们人手不足,需要~了。13▲郑人买履 △zhangr?nmǎilǚ △典故: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篇二:浅析苏轼和辛弃疾词的意象差异 对外汉语 论文

线

┊ 浅析苏轼和辛弃疾词的意象差异 【摘要】 词因意象的的存在而存在,也因意象的生发而升华到美的境界,从艺术的客观角度来看,意象是组成美感境界的重要艺术质素,鲜明独特的意象往往体现出诗人的个性风格。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者中,苏轼与辛弃疾都是承前启后的文学大家,二人的词中意象却有所不同,苏轼词中“月”“菊”“江河”等意象反映出文人的高雅和旷达,而辛弃疾词中的“金戈”“铁马”则彰显出英雄的豪迈,我就从意象的角度探本逐末,来探讨苏辛二人的词意象的差异 【关键词】苏轼 辛弃疾 意象 差异

线

┊前言宋代伟大的词人苏轼和辛弃疾,他们词的风格既有同,又存异。苏轼以他豪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怀,改变了晚唐五代的词家婉约的作风,开创了豪放词派的风格;辛弃疾则继承发扬了这种豪放的、浪漫主义词风,又创造了更为雄奇阔大的意境,他的词风生动突兀,笔酣墨饱,气势飞舞,正是他们的这种豪情壮志,决定了苏、辛词的独特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展现了不同的意象,本文通过分析两人不同的性格和经历来探究苏辛词意象方面的差异。一 苏轼的生平简介苏轼(1037-1101)是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嘉佑进士,任凤翔府签判,主张改革弊政。神宗时反对变法,但在密州、徐州任上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后以“谤讪朝廷”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出知杭、颍、扬、定四州。徽宗初遇赦召还。诗、词和散文都代表北宋文学最高成就。 苏轼的诗大都抒写仕途坎坷的感慨,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现实黑暗之作。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 苏轼是一位承前启后的文学大家,“天下之至公也”,他以革新精神和丰富广泛的创作实践转变了从晚唐五代以迄宋初婉约绮靡的词风,打破了诗词界限而“以诗为词” 。①在用词描绘壮阔雄浑的形象和意象方面,苏轼在北宋词史上是开了先河。他在营造意象的同时,体现出在特殊时代背景中所透射出的创作者个体独特的生命体验和人

格神韵,从而形成了具有独特美感的意象组合体系,这正是苏词旷达的集中体现。

二 辛弃疾的生平简介

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原

线

┊ 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由此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 王国维曾说:“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②辛弃疾以其特有的眼光观物,任何普通的景物都能幻化、创造成军事意象。在他军人的意念中,静止的青山能变成奔腾飞驰的战马,林间的松树也幻化成等待检阅的勇武士兵。抒情意象军事化,是辛弃疾词所独具的艺术特色。辛弃疾所创造的战争和军事活动的意象,又使词的意象群出现了一次大的转变。三 苏辛词意象的差异苏轼与辛弃疾有着不同的经历与性格,因此,他们在意象的运用上是有所差异的。苏轼年幼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年少成才,服膺儒家经世济民的政治思想,生性疏狂,与词作之中常流露出“致君尧舜”的人生理想和匡国济民的诚挚愿望。《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是苏轼被贬密州时所作。词中描写词人“为报倾城随太守”出外打猎的热闹场面,在浩荡的狩猎队伍中,刻画了一位“亲射虎”“射天狼”的英雄形象。此时的苏轼,虽然“鬓微霜”,但又何妨呢?词人还等着有一天,朝廷能够重新举用自己,到时就能够为朝廷、为黎民百姓挽开“如满月”的雕弓,“西北望,射天狼”,击退辽夏

异族的侵扰,稳定北宋的边疆。世人常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来概括表现东坡词的风格。殊不知,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更能展现东坡的积极用事、驰骋边疆、以身许国的凌云壮志。是苏轼词之所以为后人评为“豪放”的诠释。

苏轼词的创作高峰是在被贬黄州期间。苏轼被贬黄州后,失去俸禄,于是向当地知府申请东坡上一块地,自己下地耕作,以解日常柴米油盐之需。也是在这段期间,苏轼留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临江仙夜·归林皋》等众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以辛弃疾为首的辛派词人受到苏轼词风的影响,继承和发展

线

┊ 了苏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宏壮气象和豪放风格。 词人不同的人生旅历是造成作品意象不相一致的主要原因之一。与苏轼的出生经历不相同,辛弃疾出身行伍,曾经组织、参加过抗金的义军,后从北方回归南宋朝廷,寻求报国之门,与苏轼词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辛词里,多出现战争和军事活动的一系列意象。“吴钩”“旌旗”“马上琵琶”等意象群在辛词中频繁出现,创作出一幅幅宏伟壮阔的军事景象,浸透一股股昂奋豪放的情怀。《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剑”、“吹角”、“连营”、“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弓”等军事意象密集组织在一起,构成雄豪壮阔的审美境界。“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急凑、跳跃的节奏唱跳出战争的激烈和残酷,洋溢男儿征战沙场、誓死不惧的豪迈。在这里,血性男儿的力度美和崇高美铸就了辛词惯有的阳刚之美、豪放词风。辛弃疾词豪放,意象多与战争有关,也表现为选用意象的宏伟壮阔,如:“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高搂”“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等等。不论是写人还是物,总写的如此有气势,这是与苏轼词相似的。但更主要的是表现在思想内涵上,他“大声鞋鞘,小声铿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的雄豪之气正是苏轼所不具备的,也是其独到之处。辛词往往是既描绘壮阔的意象,又袒露豪壮心志,在一首词中它们是统一的。其《水调歌头·寿赵潜介庵》“一筋为饮千岁,江海吸流霞。问道清都帝所,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写饮酒借用的意象极有气势,但他不是借酒消愁,而是抒发收复山河的凌云壮志。辛弃疾是文武兼备的英雄,一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其词也充分展现出他的英雄情怀和英雄个性。出身行伍的辛弃疾有横戈杀敌的战斗经验,既熟悉军事生活,又时刻准备着重披战袍,跃马横枪,再建奇功。正由于如此,过去亲身经历的战斗场景,不能不时时激发他的情,涌上他的笔端。一首《鹤鸽天》仅仅用四句就生动的概括了战役的全过程:“壮岁族旗拥万夫,锦檐突骑渡江处。燕饼夜捉银胡翰汉箭朝飞金仆姑。”充分反映了这次战役的激烈神速。《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也是其代表作之一,词中“唤取红巾翠袖,摄英雄泪”

表露作者的苦闷、失意、悲愤之情,然而词中亦透着豪气,“休说妒鱼堪绘,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借张季鹰和许祀的典故,说明自己不能像他们一样,不论个人多么失意,也不能忘怀国事,这种气概正是有别于苏轼的。苏轼在失意时想的是“买田阳羡吾将老”(《菩萨蛮》)。辛词豪放与苏词旷达之异,归根到底是入世与出世之别。辛弃疾的创作与现实政治、人民生活紧密结合,将其抗金报国、反对妥协的爱国激情与英雄气概,通过纵横自如、扫空万古的豪放词章倾吐出来,大量军事战争意象的出现正是他的卓具阳刚之美的豪放派恶词作能紧扣时代的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主旋律并尽显生活的力度。 辛弃疾豪放的胸襟不逊于苏轼,甚至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是,对于事故的通透达观,辛弃疾远逊于苏轼,苏轼年少除接受儒家学说的熏陶外,同时又广泛涉猎释、道两家学说,在北宋三教合一的思想氛围中游刃有余。苏轼早年思想里掺和老庄之道,这对他后来在仕途上屡遭贬斥、历尽坎坷,而仍然能坚定沉着、乐观旷达奠定思想基础。词人的人生态度是旷达的,是在人生困境中力求自我超脱、以最平常的心态来欣赏人生的风雨阴晴:“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今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故较之苏轼的能进能退,辛弃疾则陷入欲进不能,欲退不忍的两难境地,“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贺新郎·甚矣吾衰矣》)英雄无用的压抑感和壮怀豪情无人理解的孤独感成为辛弃疾心中无法排解的愁绪,“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只能将苦水往肚子里咽。在进退方面来说,苏轼之所以表现出与辛弃疾不一样的旷达,这是因为苏轼思想兼备儒、释、道三教,深悟实相,对人间世故练就旷达的通透,“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沁园春·孤馆灯青》)所以在屡遭贬斥、身处逆境时能够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秉持开怀通彻的胸襟,不至于和辛弃疾一般无从释怀,这正是个人性格使然。 总之,苏轼词的豪放主要表现为词中意象雄壮,他将意象之雄壮与心志之旷统一在一首词中;而辛弃疾的豪放,不仅表现在描写对象的雄伟上,更主要是表现在思想内涵的豪放,意象之雄与心志之壮和谐统一。

篇三:苏轼的农村词

《浣溪沙》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其一】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

【其二】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茜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其三】

麻叶层层檾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其四】

蔌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其五】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苏轼词集》第60、6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8月

《浣溪沙·徐州藏春阁园中》

惭愧今年二麦丰,千畦细浪舞晴空。化工余力染夭红。 归去山公应倒载,阑街拍手笑儿童。甚时名作锦薰笼。

——《苏轼词集》第6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8月

《浣溪沙》

十二月二日,雨后微雪,太守徐君猷携酒见过,坐上作浣溪沙三首。明日酒醒,雪大作,又作二首。

其一

覆块青青麦未苏。江南云叶暗随车。临皋烟景世间无。 雨脚半收檐断线,雪林初下瓦疏珠。归来冰颗乱黏须。

其二

醉梦醺醺晓未苏。门前辘辘使君车。扶头一盏怎生无。 废圃寒蔬挑翠羽,小槽春酒冻真珠。清香细细嚼梅须。

其三

雪里餐毡例姓苏。使君载酒为回车。天寒酒色转头无。 荐士已闻飞鹗表,报恩应不用蛇珠。醉中还许揽桓须。

其四

半夜银山上积苏。朝来九陌带随车。涛江烟渚一时无。 空腹有诗衣有结,湿薪如桂米如珠。冻吟谁伴捻髭须。

其五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尊前呵手镊霜须。

——《苏轼词集》第75-7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8月

《江城子》

陶渊明以正月五日游斜川,临流班坐,顾瞻南阜,爱曾城之独秀,乃作斜川诗,至今使人想见其处。元丰壬戌之春,余躬耕于东坡,筑雪堂居之,南挹四望亭之后丘,西控北山之微泉,慨然而叹,此亦斜川之游也。乃作长短句,以《江城子》歌之。

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日景,吾老矣,寄馀龄。

——《苏轼词集》第8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8月

《哨遍》

陶渊明赋归去来,有其词而无其声。余既治东坡,筑雪堂于上。人 俱笑其陋,独鄱阳董毅夫(钺)过而悦之,有卜邻之意。乃取归去来词,稍加檃括,使就声律,以遗毅夫。 使家童歌之,时相从于东坡,释耒而和之,扣牛角而为之节,不亦乐乎?

为米折腰,因酒弃家,口体交相累。归去来,谁不遣君归?觉从前皆非今是。露未晞,征夫指予归路,门前笑语喧童稚稺(音至)。 嗟旧菊都荒,新松暗老,吾年今已如此!但小窗容膝闭柴扉,策杖看孤云暮鸿飞。云出无心,鸟倦知返,本非有意。

噫!归去来兮,我今忘我兼忘世。亲戚无浪语,琴书中有真味。步翠麓崎岖,泛溪窈窕,涓涓暗谷流春水。观草木欣荣,幽人自感,吾生行且休矣!念寓形宇内复几时?不自觉皇皇欲何之?委吾心、去留谁计?神仙知在何处?富贵非吾志。但知临水登山啸咏,自引壶觞自醉。此生天命更何疑?且乘流、遇坎还止。

——《苏轼词集》第8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8月

《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苏轼词集》第11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8月

《满庭芳》

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李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

归去来兮,君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 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苏轼词集》第11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8月

《渔父》四首

其一

渔父饮,谁家去,鱼蟹一时分付。酒无多少醉为期,彼此不论钱数。

其二

渔父醉,蓑衣舞,醉里却寻归路。轻舟短棹任斜横,醒后不知何处。

其三

渔父醒,春江午,梦断落花飞絮。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今古。

其四

渔父笑,轻鸥举,漠漠一江风雨。江边骑马是官人,借我孤舟南渡。

——《苏轼词集》第127、12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8月

菩萨蛮

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来往一虚舟。聊随物外游。

有书仍懒著。水调歌归去。筋力不辞诗。要须风雨时。

——《苏轼词集》第12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8月

水龙吟

小沟东接长江,柳堤苇岸连云际。烟村潇洒,人闲一,渔樵早市。永昼端居,寸阴虚度,了成何事。但丝莼玉藕,珠粳锦鲤,相留恋,又经岁。 因念浮丘旧侣,惯瑶池、羽觞沈醉。青鸾歌舞,铢衣摇曳,壶中天地。飘堕人间,步虚声断,露寒风细。抱素琴,独向银蟾影里,此怀难寄。

露寒烟冷兼葭老,天外征鸿寥唳。银河秋晚,长门灯悄,一声初至。应念潇湘,岸遥人静,水多菰米。□望极平田,徘徊欲下,依前被、风惊起。 须信衡阳万里,有谁家、锦书遥寄。万重云外,斜行横阵,才疏又缀。仙掌月明,石头城下,影摇寒水。念征衣未捣,佳人拂杵,有盈盈泪。

——《苏轼词集》第165、16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8月

《浣溪沙》

倾盖相逢胜白头。故山空复梦松楸。此心安处是菟裘。 卖剑买牛吾欲老,乞浆得酒更何求。愿为辞社宴春秋。

——《苏轼词集》第19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8月

《浣溪沙》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苏轼词集》第20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8月


“买田阳羡吾将老”》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0544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买田阳羡吾将老”
相关文章
  • “买田阳羡吾将老”

    包含-”买”-字的成语1▲百万买宅,千万买邻△bǎwànmǎizhái,qiānwànmǎilín△典故:比喻好邻居千金难买。△出处:《南史·吕僧珍传》:“宋季雅罢南康郡,市宅居僧珍宅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