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作文大全 > 满分作文 > 材料作文导写训练 正文

材料作文导写训练

2017-02-18 05:04:07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写作练习五材料作文导写及例文

写作练习五材料作文导写及例文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从中引出一个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小孩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跳下去把他救起。这个小孩的父亲很感动,于是送了一头牛给他表示感谢,他高兴地接受了。当时一头牛价格昂贵,类似现在的一辆豪华摩托车。大家议论纷纷,认为他太贪心,这让他很苦恼。孔子听说此事后对这个学生说,你做得对,因为你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心安理得地收下,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

春秋时鲁国政府有一条规定,鲁国人到国外旅行,凡是看见在外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可以先垫钱把他赎回来,回国后再到政府去报账。孔子的一个学生把一个沦为奴隶的人赎了回来,没有到官府报账,人们都夸他品格高尚。孔子听说此事后,不仅不为自己的学生受称赞而高兴,反而非常生气,很严厉地批评了他一顿,说他的行为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赎回来,因为人们假如垫钱赎回了奴隶,不报账自己会蒙受损失,而报账了则说明自己的人格不如孔子的学生,于是以后只好假装没看见。

【写作提示】材料的主要内容是孔子表扬学生见义勇为后收取贵重酬谢礼品、批评学生赎回奴隶后不到官府报销的故事。

材料的叙述对象是孔子和他的两个学生。

材料中的两位学生只是议论的对象,材料主要是表述孔子对这两件事的看法而不是重点写这两位学生的行为。所以材料的主要陈述对象是孔子。

选取角度应是孔子对这两件事的评价。

抓关键就是抓住孔子对这两件事的评价的关键句。孔子赞成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心安理得地收下,因为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孔子反对学生赎回奴隶后自己报账。因为人们假如垫钱赎回了奴隶,不报账自己会蒙受损失,而报账了则说明自己的人格不如孔子的学生,于是以后只好假装没看见。

辨明是非就是要明确孔子表扬学生接受奖赏、批评学生自己报账,这种做法是否正确。 分析原因:为什么别人批评学生而孔子表扬?为什么别人表扬学生品德高尚而孔子却很生气?这两件事究竟有什么联系?

由以上分析可以确定如下立意:

1.善举应该得到酬报,不让行善之人蒙受损失。

2.道德和利益统一。

3.符合义理,追求财富。

4.理智看待利益与道德。

5.利益和道德要追求社会价值最大化。

【例文】

道德旗帜下的沉思

抚卷于案,初对孔子的话语感到不解:义救鲁奴而不报账的学生受责备,同样是救人一命却收下谢礼的学生反得表扬。掩卷沉思,方觉意义深远。

看问题做事情应以谁为最大受益者为出发点。个人虽然收了贵重酬劳,但最大受益者却是国家和社会,孰大孰小,不言而喻。其实德与利的关系并非完全对立,只是因为在我们的心中高树道德旗帜,使我们对一切与之稍有偏差的行为做出错误的判断。

古人云:“格超梅之上,品在竹之间;德馨心必正,质雅品自高。”的确,道德是高尚的品格。从古到今,道德是永恒的话题,它是做人的基础,无德者不立。但是我们在推崇道德的时候又往往过激,好像道德与金钱是天生的不共戴天的敌人似的,在评价某个人的道德是否高尚时总会把所有的目光聚集在金钱上,这是不智的,甚至可以说是完全错误的。

千禧之年,袁隆平教授接受了500万元的首届“最高科学荣誉奖”,若照以上之论,那我们便应认为他没道德吗?不,袁隆平的二系法杂交稻技术的推广,让中国让世界多养活了亿万人口。相比之下,这500万对于他的贡献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国家之所以设此重奖,便是以此激励科学家为国做出更大贡献,让世人明白中国是个尊重人才的国家,从而吸引更多的本国人才、留学者和外籍科学家来华工作。“重奖效应”在这几年也确实卓有成效。

雅典奥运会中国取得历史性突破,赛后国家重奖了获金牌运动员,这件事引起很多议论,责难之语充盈于耳。但我认为重奖是一种催化剂,可以激励更多的运动员创造佳绩,说不定我们2008年还会因此夺得金牌总数第一呢。不能认为运动员拿了奖金就丧失了道德,女排队员不是集体捐款给慈善机构了吗?无独有偶,来华赚得巨资的皇马队员不也在去年SARS流行时将集体签名出售球衣的巨款捐给了中国慈善协会了吗?

当然,我们不能见利忘义,应该正确看待和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前不久在雷州海岸面对落水渔民有人喊出的“先收费后救人”的话,不免让人寒心,韩国某明星借“慰安妇”之名出“写真集”的事件更是让人为之愤怒,这种重利轻德,一心往钱里钻的行为令人不齿。

在许多情况下,只有将个人的“道德和利益”和整个群体、整个社会的公德和利益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处理好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在市场经济形势下,我们不应偏颇地盗用道德概念,而应理性地看待和处理道德问题。

朋友,让我们用社会公德去审视个人的品行,用民族利益去维护社会公德吧!

“道”亦有“道”

第一个“道”是道德,第二个“道”是道理,这样一来,文题便清晰了许多。

自古法律用来维护社会的安定,而道德才真正意义上保证社会的秩序,而对道德的理解和评鉴又总能左右一个社会中普遍的思潮。而真正定义道德的是行为,可见一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既是由于社会的规范,又同时可以改变社会面貌。孔子的两个学生正是一种对社会道德的行为定义,而孔子的指教正在于告诫大众:一种道德的诠释需要更全面地考量对社会的影响。

我想孔子的具体说法读者都能理解,而这种说法的内在缘由我也在上段有了描述,那在这样一个要考量道德方式的前提下,所谓“道”亦有“道”才可以真正展开??

我便以中国作为背景,随着十年文革动荡与改革开放的骤变,中国人对于道德的思维方式一直在快速地衍变中,同时也不断有因道德影响而产生的争论发生在媒体中,而其中绝大多数的道德事故都是针对个人的,很多民众总愿想当然地认为某个处于舆论一时焦点的对象该作出什么行为,但正因道德只是一种规范准则而非法律,因此道德只应提倡而非强制。其实即使乌托邦式的道德传扬都要比就事论事地道德说教要聪明得多,前者是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而后者则是影响了社会心理,心若变,生活则会有所动荡。

道德的道理,在于非原则性的指导,在于社会的尝试和步进,是一种有机的调剂。比如在不久前的大地震后,很多诸如:“某明星身价很高却捐款甚微”的说法在日常交流中产生。而这样的指责往往能达到孔子指责的第二个学生的行为效果。即是你可以赞颂捐款多的人,但不应把捐款数量作为道德标准去卡所有捐款者的道义指数。这种道德规范便是无道理的,有缺憾的,社会需要的是有更多捐出爱心的人,而不是一个人捐得更多。这其间便存在着道义的选择,亦是“道”亦有“道”。

我想孔子高明就在于看清了道德的本质,不是标榜个人,而是引守群体,所以道德的铺设方向,是一个社会是否成熟的直接表现。

评论:“道德回报”也需要制度表达

七旬老人15年资助13名贫困学子,晚景生病无人助。75岁老人沈兆骅,自1992年以来,先后资助了13位贫困学子,2006年,他被评为山西十大新闻人物。但他的善举并没有得到家人的支持,被资助的学生不是境况不好无力照料老人,就是因为资助中断而再不跟老人联系。如今,老人身体每况愈下,陷入无人照料的境地。

《吕氏春秋》里有个“子贡赎人”的故事:孔子的学生子贡,赎了一个流落国外的鲁国籍奴隶,战国时期人口稀少, 国君鼓励大家赎买外国奴隶来本国,因此按规定子贡是可以向鲁国国库“报销”的,但子贡偏自己埋单,孔子很严肃地批评了他——孔子认为他开了一个很坏的先例,鲁人以后再也不肯替同胞赎身了。这个逻辑很简单:子贡是大款,绝大多数鲁国人根本没法像他那么“大方”,子贡这么做只会逼得大伙不敢再有行善之举。换句话说,古人早就给正常道德行为确立了经济学的价值准则:即任何道德行为、向善之举都离不开一定的“补偿机制”,道德选择也有一个“成本核算”或者“边际效用”的考量。

我们要反对“道德行为制度化”、倡导“道德回报制度化”。好在沈兆骅老人的遭遇是个例,也好在我们终究可以发现并弥补这种道德回报缺失后的酸涩。道德行为是无法制度化的,它更多地出于一种内心自觉,这个世界可以宣扬“在巨富中死去上一种耻辱”,但我们永远没办法制订一套“行善制度”来归置任何人的社会生活,善行是权利、而不是义务。黑格尔曾提及一种社会现象:有道德的人常常遭受不幸,而不道德的人往往万幸。道德人的不幸在于社会构架与社会秩序本身疏漏四出,即正常的社会安排有了缺失,对遵守社会规范的社会成员在付出与回报的安排上放任了偏颇;不道德人的幸运则是非制度化社会安排起了作用,一种逆向的激励分配机制为那些失范者提供了更多的获利机会,失范者在这种社会结构中有着更大的自由活动空间与可能,社会结构却没有规范(或有规范却没有力量来限制失范者的作为)——正因如此,“道德回报”尤需要制度化表达,玛丽o道格拉斯在《制度是如何思维的》一书中指出:制度是社会“公义”的体现,它超出了个人功利性或自私性,而建立在人们共同接受的基本理念规范之上。“制度化道德回报”就是以利他主义的价值理性来纠偏道德行为失衡的成本收益预期——若想使真善美的价值信念被信奉,就得设法让真善美与利益相统一:我们无法强迫他人行善,但我们起码应做到让行善者不吃亏。

政府需要成为“道德回报”制度化表达的主导,这也是“以德治国”的基本要义。沈兆骅老人所资助的,不正是推动这个社会、这个时代进程的劳动者吗?道德一旦要求直接受益人必须如何,就可能异化为一种值得警惕的道德暴力;但道德若不能从间接受益人(政府、社会)

处谋求到基本保障与尊崇,则道德选择的成本必将日益高昂、道德行为的示范性必将凌空高蹈而丧失生命力。给“道德回报”一个制度化的出口,就是放“道德行为”一条生路。

拾金有奖真君子——“伦理制度化”一议

与这个故事类似,我在多年前曾在报上看到过这样一件真实的事:有个老外在宁波乘坐出租车时,不慎丢了一个软件包,十分着急。无奈之下到电台与报社求助,发布了一则寻物启事:声明谁捡到并归还软件包,他将重金报答。启事见报后,捡到失物的出租车司机果然通过媒体向失主归还了软件包,并接受了老外的酬金。本来,这事到此为止有了个比较完满的结局,双方皆大欢喜。但是宁波的媒体却对司机的表现颇不满意,认为出租车司机不该拿这笔报酬,于是对他们口诛笔伐。在宁波的媒体看来,拾金不昧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司机事先不主动向公安机关交还失物,却要等到外国人许诺丰厚的报酬才肯归还,这是不仁不义的行为,而且此事关国际友人,司机的行为简直是大大破坏了宁波人的形象。

以上两个故事耐人寻味。同样对待好人好事,为什么会有不同看法?到底是谁错了?对我们每一个人而言,“做好事不留名”是从小就开始接受的教育,可孔子却不这样看。共同的价值取向,却有不同的行为规范,令人深思。它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那就是“伦理的制度化”。

伦理与制度是不同的两种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持的软约束,而制度是通过法律法规形式确定下来的一系列行为准则,是一种硬约束。它们各司其职,在社会行为规范中有着不同的功用。伦理规范要求每个人都像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行为做事,是一种高要求。而制度规定了每个人不能像品德恶劣的人一样胡作非为,它是社会最起码的约束。

“做好人好事”是一种道德要求,但如果通过立法来奖励“好人好事”,这就变成了一种硬性约束。本来是伦理规范的内容就成了一项制度,这就是“伦理制度化”。所谓伦理的制度化是指把相对抽象的伦理要求、道德命令具体化为社会成员所必须遵循的一系列可操作的行为规范。它是为倡导特定的伦理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所制订的鼓励与惩罚的规则,本质上是一种保障和促进道德建设的监督机制。

奖励好人好事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比如我们许多地方设有“见义勇为奖励基金”。在西方,许多国家还通过立法实现了伦理的制度化。日本的法律就规定:如果有人拾到东西归还失

篇二:材料作文导写训练

作文训练分析

一、原题回放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青蛙和雄鸡比赛歌喉,由村民们当评委。青蛙鼓着腮帮子,唱了一整夜;雄鸡快要到天亮的时候,伸长脖子,唱了一遍。评委一致判定雄鸡胜出。对青蛙的评语是:“聒噪,非时。”对雄鸡的评语:“动听,知时。”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字数800字以上;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二、审题

1.材料解读:

这是一则寓言型新材料作文,材料讲的是青蛙和雄鸡比赛村民判雄鸡胜出来的故事。材料中有三个元素,即青蛙、雄鸡、村民。从此可以确定出立意的三个角度:从青蛙角度看,“唱了一整夜”说明非常努力,“非时导致失败”说明没有把握住时机;从雄鸡的角度看,“唱了一遍”说明费时费力较小,“知时获得胜利”说明把握住了时机,掌握了获取胜利的关键;从村民的角度看,“聒噪,非时”“动听,知时”。

对象事件相关要素事情的结果 结果产生的原因

青蛙 比赛歌喉, 青蛙唱了一整夜 雄鸡胜出聒噪,非时

雄鸡 在快天亮时, 唱了一遍 动听,知时

2.要求解读:

相对于以往的新材料作文,此篇作文在要求中少了一个“自选角度”,而只是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作文,因此,在立意角度选择上最好围绕提示语进行,即肯定知时,否定非时。

三、立意参考:

“知时”“非时”只是材料中的提示语一部分,“知时”可以理解成懂得时间、知道时间、适应机遇、把握时机;“非时”则刚好相反。立意时围绕“肯定知时、否定非时”先将话题变成一个观点句,如:

胜在知时,败在非时

知时是成功的关键

非时是成功的阻碍

成功要抓住问题关键

把握住制胜核心因素方可赢得胜利

努力要抓准方向方可成功

学会审时度势以追求胜利

识时务者为俊杰

四、常见离题立意

胜利留有给准备的人 费力不讨好 人应知时与负责 同样的东西有不同的看法

五、素材链接

素材一 小泽征尔审时度势一举夺魁

小泽征尔有一次去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在进行前三名决赛时,他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参赛。评委交

给他一张乐谱,在演奏中,小泽尔征突然发现乐曲中出现不和谐的地方。开始他以为是演奏家们演奏错了,就指挥身边的乐队停下来重奏一次,仍觉得不自然。这时在场的权威人士都郑重申明乐谱没有问题,而是他的错觉。面对几百名国际权威,他不免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动摇。但是他考虑再三,审时度势,意识到眼前的一切完全有可能是评委们故意给他设置的题目,于是他坚信了自己的判断,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他的吼声一落,评委们立即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夺魁。原来,这正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试探指挥家们在发现错误而权威人士不承认的情况下,是否能坚持自己的判断。

小泽征尔的成功正是出于对眼前形势的敏锐判断,于是他审时度势,终于一举夺魁。

注意:对上述材料不能照搬全用,要选取和观点相关的片段,概括运用。

素材二 大卫·奥格威审时度势成为广告教皇

世界最大广告公司创始人大卫·奥格威做过推销员,当过农夫,任过外交官,后来移居美国,同时不断来往于欧洲大陆。这时的奥格威,雄心勃勃,他有两个最大的心愿:一是拥有一部劳斯莱斯汽车;一是获得爵士爵位。每当黄昏时分,他便来到英国国会下院,坐在观众席里倾听别人辩论,希望有朝一日那里也会成为自己的讲坛。但是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自己对这一切失去了兴趣。他审时度势,对自己说:“我不能再这样幻想下去了,我应该抓住时机,看清形式,我的位置在商海。”然后就站起来,以一种轻松而坦然的心情走出下议院。

在感到一种解脱之后,38岁创办了一家广告公司,后来他被称为现代广告教皇。

素材三马寅初审时度势提出惊人学说

新中国成立以后,马寅初先后出任许多要职,为经济建设献计献策,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1957年,马寅初在“人口越多越好”的论调背景下,通过大量的分析调查,认识到人口增长的危机,审时度势发表了“新人口论”,强调人口增长与国民经济、物质生产必须协调发展。他以一颗赤子之心,坚持自己的计划生育主张。在猛烈批判和多方劝说下仍然坚持不改,结果戴上了“攻击社会主义”的帽子,成了右派,含冤受屈二十年。1979年终于昭雪平反,他的论断为我国“控制人口,实行计划生育”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了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和教育学家。

素材四 希拉里审时度势攀登另一种巅峰

一位攀登者和他的向导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世界之颠的珠穆朗玛峰,在此之前,世界上没有人到过这样的高度。

世界之巅与他们只有短短的两米,其中一个人只要向前跨几步就可以成为这个世界的第一,而这几步,对于谁来说都易如反掌。从新西兰来的攀登者审时度势,他觉得珠穆朗玛峰的征服者应该属于她的家乡人,于是果敢的对向导说:“这是你的家乡,你先上吧。”

这位老实的夏尔巴人并没有听清楚戴着氧气罩的朋友的话,只是从他的表情和恭让的手势中明白了他的意思。丹增向前走了几步,登上了世界之巅,他在那里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脚印——他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人。攀登者随后跟上,他们在世界之巅紧紧拥抱,他们高呼着:“我们成功了!”

攀登者名叫希拉里,向导叫丹增,他们冲顶的时间是1953年5月9日。身居都市的希拉里知道这几步对于自己的意义,他最大的理想甚至是活着的最大希望就是能够第一个登上顶峰。但在巅峰前的几步,他战胜了自己的欲望,而把这个饥会让给了身居此地的夏尔巴人,他认为只有和珠峰朝夕相处的夏尔巴人才有资格第一个登上珠峰。

素材五大科学家不审时度势,葬送了自己的科学前程

经典物理学理论体系的创立者牛顿声名赫赫,但他的后半生却令人惋惜。他不但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力图证明上帝的存在,从上帝那里寻找大体运行的“第一推动力”,而且,他冷淡了科学的奋求,“追求飞黄腾达看做他生平的第一要务”。

大化学家戴维,曾发明煤矿中用“安全灯”。但当他的学生法拉第依据现场检验、向有关当局如实地提出了这种灯并不绝对安全的报告时,戴维却耿耿于怀。后来,法拉第被提名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的候选人。在进行表决时,惟一反对的就是法拉第的老师、皇家学会会长戴维。这一反对票当然并不以伤害法拉第的声望,却大大地玷污了戴维自己。

大发明家爱迪生有过1000多项改变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发明,被誉为“发明王王”和“一代英雄”。但在他的晚年,由于越来越严重的“骄傲”情绪,使得恰恰是在他最志得意满的领域里,犯了形而上学的大错误。他固执地坚决反对交流输电,一味坚持直流输电,结果导致惨败。原来以他命名的公司不得不改为“通用电器公司”。而实行交流输电的威斯汀豪斯公司至今仍保留着。这真是“英堆迟暮,骄则自误”。

在化学上作出卓越贡献的大科学家拉瓦锡。政治上却毫不足取,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因他曾担任封建王朝的包税官,并站在反对立场上反对革命,终于被革命法庭送上了断头台。

素材六 伽利略审时度势写出更伟大的天文学著作

伽利略是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家,他用自己改造的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发现哥白尼的学说是正确的,于是他提出了自己的天体理论。但是他的天体理论完全和教会的理论是矛盾的,于是受到了宗教裁判所的处罚,他开始面临着一个坚持真理和保住生命的考验,我们希望他坚持真理,哪怕被火烧死。但是伽利略的情形不是这样的,他忏悔了,他在宗教裁判所的严刑逼供下,他两次受审,两次屈服,并发誓:“我以我双手所按的《圣福音书》为誓,我揖弃并憎恶我过去的异端邪说??我现在宣布并发誓说,地球并不环绕太阳而运行??他的忏悔使得意大利的科学家很难过,我们的大师居然也忏悔了,由于他的忏悔使意大利的科学后来一直一蹶不振,人类的科学进程也因此而延迟。

伽利略尽管忏悔了,后来他被流放了,但在流放中他写出了一部更伟大的天文学的著作。

六、范文欣赏

审时度势很重要

青蛙,只要适时一唱,就有可能胜出;雄鸡,如果非时一鸣,便有可能惨败。胜者败者,皆因知时非时,知时者,即会审时度势;非时者,即不识时务。正因为青蛙的不识时务,才输了比赛,正因为雄鸡的审时度势,终赢得声誉。可见,懂得审时度势,适时而作很重要。

抉择两难时,审时度势很重要。

人生难免会遇上进退两难的时候,是进是退?是坚持是放弃?常让我们左也心痛,右也为难。这个时候,不妨看清现实,审时度势,或许“柳暗花明又一村”。

伽俐略提出与教会相悖的天体理论,面临要么忏悔,要么接受宗教所死刑裁决的两难境地,他审时度势,他清楚地知道,他还有许多的事情要做,还要完成更伟大的天文著作,为了这理想,即使遭受世人白眼,即使忍受难耐的寂寞也在所不惜,于是,他选择了忏悔。

也许你会说伽俐略是软弱的,但为什么不可以说他又是明智的?谁说有志者不可以暂时低头,屈服?懂得审时度势,那难以言与人知的屈辱终会化作点点雨雪消融!

追求理想的时候,懂得审时度势很重要。

世界广告巨头奥格威曾经有一个梦想:成为一名议员,但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对这一切失去了兴趣,怎么办?他及时审时度势,对自己说:“我不能再这样幻想下去了,我应该抓住时机,看清形式,我的位置在商海。”于是,一个伟大的事业诞生了。很多人与当初的奥格威一样,不乏远大的理想,也不乏实际的行动,但是,最终在追求的路途中一败涂地,垂头丧气,也许仅仅因为不善审时度势,不懂得及时调整方式与策略。奥格威告诉我们:审时度势,成功就在彼岸。

面临考验的时候,懂得审时度势很重要。

只要再跨出一步,只一步,他便可以实现心中最大的梦想——成为登上珠峰的第一人。然而,此时的他,身边还有一位质朴的向导——与珠峰朝夕相处的夏尔巴人单增。他的内心在挣扎:是跨出这一步实现梦想,还是战胜私欲,把“第一”的机会让给与珠峰最熟悉最亲密的当地人?一番斗争,一番审时度势之后,他认为最有资格第一个登上珠峰的当属当地人,于是,他微笑着从容让出了“第一”。他是希拉里,一位登峰让步者,也是一位善于审时度势终显宽广胸怀的智者,在面临人性考验的时候,他懂得审时度势,从而在成就同伴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的同时,也把自己推至人性的巅峰。

聪明的人总是像伽俐略,像奥格威,像希拉里一样,懂得审时度势,懂得在适时的时候做适当的事情。

或许我们也应该记住青蛙和雄鸡,青蛙,因为非时的一夜聒噪,输了比赛,雄鸡,因为适时的一早清鸣,终获好评。人生就如这场歌唱比赛,每个人都是参赛者,谁能审时度势,适时而作,谁就有可能是最终的赢家,反之,将是赛局中的被淘汰者。

鉴此,谁能说审时度势不重要呢?

把 握 时 机

青蛙鼓着腮帮子苦唱一夜,遭来“聒噪,非时”之评;雄鸡毫不费力在天亮时高歌一曲,却能赢来“动听,知时”之赞,为什么青蛙和雄鸡的命运却截然相反呢?因为选择不同的时机,造就不同的结果,由此可见,把握时机是成功与否的关键。

创业者把握时机,可以铸就事业上的财富。

事业的成功往往不是缺少坚定的信念与努力的付出,而是不能把握时机!所以把握时机很重要! 年轻的创业者陈天桥惊人地用了5年的时间创造了150亿的奇迹,他放弃了成为政府官员,却把握了网络的商机,开办自己的网络公司,把握了当今时代的科技商机,再加上他的勇气,眼光,学识及近乎病态的执着,他成功了!

由此可见,成就事业的财富,不仅仅靠勇气,眼光,学识和努力拼搏,更需要把握时代的商机!如青娃不懂把握好演唱的最佳时机,结果徒劳无功反被人讥为“聒噪,非时”,而雄鸡就是因为懂得把握天亮人起之时的好时机演唱,结果成功了!同样,陈天桥也是把握着时代的商机,再加上个人的努力与学识,他成功了!把握商机,赢得财富!

企业家把握时机创造了中国发展的辉煌大厦。

面对国际贸易的机遇与挑战,中国更需要把握时机,把握机遇。张瑞敏把握着中国进入WTO的机遇,把握着时代企业创造的机遇,把握着融入世界品牌的机遇,以自己的创新与开拓在美国树立了来自东方的产品品牌——海尔!把握着时机打造出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倘若张瑞敏当初没有把握好融入世界品牌的机遇,那么今天美国纽约还存在着海尔大厦吗?倘若他没有把握与时俱进的时机,那么今天能打造

出自己的企业品牌与文化吗?答案是必然不能的,所以说,把握时机创造了中国发展的辉煌大厦。

青蛙与雄鸡的演唱比赛尚且如此,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当今面临众多挑战与机遇的21世纪,我们缺少的不是付出,而缺少的却是学会把握时机!把握时机是我们成功的指路灯,是我们成功的基础,更是我们事业事半功倍的有力保证!

事业财富的创造需要把握时机;

国家发展的辉煌需要把握时机;

个人成功的发展需要把握时机!

知时者胜 非时者亡

雄鸡报晓,“闻说鸡鸣见日升”,这是晨晓的宣告;青蛙合唱,“听取蛙声一片”,也未尝不是丰年的预兆。为什么雄鸡的声音被认为动听而获胜,然而青蛙被指聒噪而失败呢?因为雄鸡知时,而青蛙不知时也。

物犹如此,人亦然.人要知时,懂得在恰当的时候做恰当的事,这样,才可以在人生航程上不走向迷失与落魄,而是一路高歌,收获绚烂的人生。

常常为凡高感到遗憾。这个天才的荷兰画家,它的色彩与用笔极为大胆。深红,靛蓝,明黄,亮紫,苍绿,大胆的色彩配以简单拙朴的线条描绘了鸢尾花,向日葵,星空,村庄,吃土豆的农民,拾麦穗的妇人。可是,那个时代的人根本不可能 理解他,因为他超越了时代做着那时代不该做的事。他的激情,他的亢奋,他的不安,像一颗被揉搓的灵魂,无法稀释和调匀,不知时的他无法穿越孤独。最终,他在阳光充沛的田野上,对自己开了一枪,捂着伤口在弟弟提奥的怀里死去。如果他知时,顺应时代,他可以是很优秀的画者,有足够的声望和物资作为他向艺术更高的圣殿虔诚地进发的资本,又怎会在百年之后才被世人理解?

然而,又有什么可以遗憾呢?非时,与时代脱钩注定要失败的。与其说他生不逢时,不如说他没有融入时代,了解时代的艺术需要。

为什么不像毕加索那样呢?毕加索无疑是一个知时的人。早在西班牙的早期创作中他已经对新的艺术动向有所了解,但他更明白时代需要他做什么。他靠传统油画,版刻在世界上获得了极高的荣誉,毕竟那是迎合时代的。后来他移居艺术之都巴黎开创了现代派。那个时候,由于世界大战的阴影,资本主义的危机,人们开始对世界产生怀疑,开始反思传统,挑战传统。而毕加索准确地了解时代,用新年的视角去看物体,研究色彩,使现代派成为时代的主流。他的一生风格多变,但都被人们认可。难道只是他运气好,赶上时代吗?不,是他知时知世才获得非凡的成就。当我欣赏他的名作时,心里常有感动,为他的才华而动,更为他知时而动。

屈原低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睡我独醒”愤投汨罗江;李白高唱“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去官游天涯。可是如果他们知时,一定会在人格上矗立高峰,在艺术 上完成主动性的升华,不是吗?

让我们做知时的雄鸡,为时代呼唤黎明吧!

审时度势

青蛙和雄鸡在比赛歌喉,青蛙放声唱了一整夜,而雄鸡就在黎明时唱了一遍。结果评委一致裁定雄鸡胜出,理由是雄鸡“动听,知时。”意思是说雄鸡在适当的时候叫了。可见,只有能审时度势,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篇三:2012高考材料作文范文及写作指导训练(5)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相声百年经典》一书中,作者记述了著名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的一段往事。在排演相声《关公战秦琼》时,他特地去请教了京剧表演艺术家这样一个细节问题:关公那个代表性的亮相姿势,究竟是左手捋髯、右手背在身后,还是右手捋髯,左手背在身后?对大师的这种做法,人们无不称叹,你又有何感受?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拟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材料作文审题是关键。阅读这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去揣摩材料内涵,可以得出不同的作文立意:一是抓住“细节”二字,可以得出“细节决定成败”的哲理;二是抓住“请教”二字,可以得出“要虚心求教”的观点;三是体味侯宝林先生探究问题的特点,得出“要有认真的态度,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作文立意。

用细节绽放美丽

孟凡琦

用心做好每一个细节,成功的玫瑰终将绽放出最动人的美丽。

——题记

山间的花儿知道,自己只能盛开一次,因此,它细心地张开每一片花瓣,细心调整每一片花瓣的角度和色彩,最终绽放出令人惊叹的高雅。

天上的彩霞知道,自己只能绚烂一次,因此,它细心地铺开每一片云霞,用心设计每一片云霞的浓重轻淡,用心舒卷霞光的灿烂和风采,从而成就了上帝领空那最美的花园。

青春的我们知道,我们只能年轻一回,所以我们必须认真把握好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节,静静地守候成功殿堂的幸福花开。

细节决定成败,成败系于细节。

遥想战国时代,蔺相如大智大勇而又慎于细节,把握好献璧于王而请指示于王的关键时刻,方能够有礼有节,不辱使命,完璧归赵。而一代剑客荆轲虽刚勇过人,但在“执秦王之手,握秦王之袖”的关键之处犹豫徬徨,致使良机错过,酿成了刺秦不成,荆魂归阴,血溅

秦廷的莫大遗憾,亦为千古之人敲响了“切莫疏于细节”的警钟。

细节决定成败,成败系于细节。

放眼航天事业,我国“神州七号”之所以能够发射成功,是因为航天人细心严谨,认真把握飞船发射的每一个数据,每一个程序,每一个细节。而美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后不幸失事坠毁,七名宇航员全部罹难,究其原因,仅仅是因为一个细节没有做到位。小小的细节失误,造成惨重的航天事业损失,令人惊愕,令人扼腕沉思。

细节决定成败,成败系于细节。

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长于幽默而慎于细节,终成为相声表演艺术大师;贝多芬才华超人而又慎于细节,注重推敲每一个音符,他的交响曲才成为最美的“天堂之音”;我国历代的伟大人,文采雄奇而又秉承“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原则,才有了“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的潇洒飘逸,才有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新奇别致,才有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睿智哲理。

细节决定成败,成败系于细节。

当然,这里的慎于细节并不是不辨本末;这里的细致入微,并不是要畏首畏尾。胸有全局而又慎于细节,大智大勇而又细心慎重,这才是人生成功的有力保障。

山间的花儿,用细心描绘高雅;天空的云霞,用细心泼洒绚烂。我们——风华正茂的莘莘学子,也一定会用“慎于细节”绽放人生的美丽。

[名师点评] 本文的突出亮点是立意清晰、深刻。“细节决定成败,成败系于细节”的主旨红线句,在文中屡屡出现,使作文立意鲜明。文章后半部分“辩证归纳”段行文精警深刻,新颖独到;结尾段,既巧妙地照应了开头,深化了主旨,又颇有诗情画意,含蓄而隽永,令人回味无穷。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与梦想相伴,能使荒漠上升起一片绿色,空白处填充一片色彩,孤独时呈现一片活力。与梦想相伴,大地就会多一分生机,生命就会多一分鲜活,心灵也就会多一分慰藉。与梦想相伴,前程会更加光明。

你对“与梦想相伴”有什么体会、经历或见解呢?请以“与梦想相伴”为标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梦想”是指美好的理想。“与梦想相伴”一要谈论树立美好理想对于人生的意义,二要阐述人一旦树立了美好理想,就要时时刻刻用这种“梦想”与精神追求来要求自己,鞭策自己,激励自己,使自己永远朝着美好的目标前进。

与梦想相伴

陈振华

梦想能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憧憬,让我们拥有无限动力。与梦想相伴,我们的生命旅程就不再荒凉,不再单调,不再孤独,而是处处充满生机,时时拥有活力。

与梦想相伴,我们就会不断努力,不懈奋斗,不停拼搏。若是生活在梦想中,我们会很幸福,但若缺乏朝着梦想奔跑的动力,那它永远只能停留在空想的“温床”上,枯死在瞎想的荒野中。

朝着梦想奋进的人,常常不怕困难,不懈努力,最终攀援上成功的巅峰。明朝文豪宋濂小时候就心怀梦想。因为家贫,他总是想方设法借别人的书,然后再手抄下来,刻苦攻读。他在求学路上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但所有的困难都吓不倒他。他不羡慕别人优越的生活,长期不懈地坚持读书,从而成就了自己,铸就了人生的辉煌。从他留下的文章《送东阳马生序》中,我们感受到主人公奋斗不息的精神,并从中汲取了无限的动力。

与梦想相伴,宋濂使自己人生的荒漠升起一片片绿色;与梦想相伴,我国游泳健将张琳也给祖国增添了一分光彩。张琳与梦想相伴,历经非常艰苦的训练,遭遇诸多的失利,他也绝不气馁,而是不断在生命中涂抹努力拼搏、不懈奋斗的色彩,最终他成功了。在2009年世界游泳锦标赛男子800米自由比赛中,他将世界记录提高了6秒53。

可以设想,如果宋濂因为自己家境贫寒,读书毫无条件可言,就孜孜于温饱,愍愍于哀叹,他就不会有上进的动力,就不会成为伟大的文学家。

我们也可以想象,张琳如果因为看到我国男子游泳项目从来没有出现过世界锦标赛冠军和奥运冠军的“严酷现实”,就放弃梦想,失去追求梦想的勇气,不去刻苦训练,那么他

肯定不会取得如此好的成绩。

与梦想相伴,经过努力、奋斗和拼搏,我们的世界将处处是绿色,处处是绚丽的风景;与梦想相伴,我们的人生就会多一分生机,生命就会多一分鲜活,心灵也就会多一分慰藉。与梦想相伴,我们的人生将永远充满阳光!

[名师点评] 本文开门见山提出观点,显示出作者鲜明的态度。论述道理时一以贯之地围绕中心论点来选择材料,并对所举例子反复叙述。论证的形式多样化,论述深刻。作者很注意行文要求,文章结尾与开头巧妙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显示出扎实的写作功底。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从前有位农场主巡视谷仓时,不慎将一只名表遗失,因遍寻不获,便决定悬赏寻表,要农场上的小孩帮忙寻找,谁能找到手表,赏金500美元。众小孩在重赏之下,无不卖力搜寻,奈何谷仓内到处都是成堆的谷粒和稻草,大家忙到太阳下山仍一无所获,结果一个个都放弃了。只有一个小孩,为了那笔巨额赏金,仍不死心地继续寻找。当天色渐黑,众人离去,谷仓静下来之后,他突然听到一个奇怪的声音。那声音“滴答、滴答”不停地响着,小孩立刻停下所有的动作,谷仓内更安静了,滴答声也响得更为清晰。小孩循着声音,终于在偌大漆黑的谷仓中找到了那只名贵手表。

静是大自然的赏赐,静是一种奇妙的心态,静是一种和谐温馨的社会风情画…… 请以“静的魅力”为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 结合命题材料,尤其是材料第2段充满智慧的点评,认真审读文题“静的魅力”,可以体悟到,文题的中心语是“魅力”,关键的修饰语是“静”,此篇作文要以“静”为思维基点,以“静的魅力”即“静”所带给人们的美的享受和净化心灵、提升心灵为主旨下笔行文。

静的魅力

刘菲菲

静水流深,不显不露。静,以外观默默无闻的姿态隐藏着内在的力量、深刻的思想。一个“静”字,竟是如此深邃,如此富有禅意,富有魅力。

身静,方可心无旁骛;专心思索,方能得大智慧。佛家禅宗似乎是最早领悟到这一要诀的。禅宗的必修课,也是入门功夫——坐禅,就要修行者身静入定,诵经冥想。双目一闭,便将滚滚红尘、污垢尘埃尽闭于心门之外;身静入定,便不为外物所役而细品沉思。 自印度莲花大师始,不少僧人在喜马拉雅山挖洞面壁而居,饥餐荨麻,渴饮雪水,形容枯槁而终于“静”思得佛门真谛,成为一代高僧。面壁,或思过,或悟道,成功的前提就是身静。身如静水,不显不露,方能让思想纵横千里。

心静,方可遗世独立,羽化登仙。单纯的身静,心中依然万念错杂,自然不可得道。身静的同时,更要心静。不去想那人间的纷杂,只将一片冰心浸入雪水,感受静的冰凉怡人,放松精神。而到了更高层的境界,即便身不能打坐入定,心依旧可如止水。于是,你不必奇怪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感受,只因为他“心远地自偏”;你不必奇怪苏东坡被贬黄州,仍能于赤壁之下高歌放舟,只因为他从不变的静中,悟出了“物与我皆无尽也”的大境界,于是便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智者在静中修身悟道,在静中羽化登仙,在静中凝聚起了千年的智慧和深不可测的力量。但他们还是保留着那份静,或许是习惯已成为自然。直到有一天他们打破了沉默,你才惊讶他们的智慧与博大,于是才有那“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感慨。《天龙八部》中第一高手,竟是少林一个默默无闻的扫地僧;助魏公子窃符救赵的侯生原本也只是大梁夷门的一个守门人;智慧象征的诸葛亮,出茅庐之前也只是躬耕于南阳的农夫……他们往日的静正反衬出有朝一日力量爆发的可怕,就如同火山的静,那不是单纯的沉默,而是为了蓄积之后的爆发!

于是不难理解嵇康在面对前呼后拥,大讲排场来拜见他的钟会时,仍旧不理不睬,只在熊熊的炉火和铿锵的锤声中默默忙碌的举动。圣贤的静,岂容俗世的嘈杂来打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千年前的智者从深邃的静水中悟出了禅意。这禅意并非不可言传,只是现在,还有多少人能够静下心来去感悟呢?这也许是现代文明的悲哀。

[名师点评] 本文作者审题准确,文章的观点比较深刻,特别是结尾的一段文字,把古圣先贤静的心态与现代世俗之人浮躁庸俗的心态加以对比,巧妙发问,引人思考,使文章主


材料作文导写训练》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9027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材料作文导写训练
相关文章
  • 材料作文导写训练

    写作练习五材料作文导写及例文写作练习五材料作文导写及例文阅读下面两则材料,从中引出一个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