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手势的四十五种含义
手势的四十五种含义
文中人
在日常交流中,我们往往缺少不了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的帮助。拥有丰富的肢体语言,会让我们的交流更顺畅,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更浓郁。笔者列举了四十五种常见的手势语言,诠释出它们的含义。你觉得是这样吗?如果认同,不妨试试看。
1、大拇指向上翘起——表示欣赏。
2、中指向内摆动——表示挑衅。
3、立起小拇指——表示藐视。
4、食指水平前指——表示引领。
5、食指弯曲下指——表示鸟瞰。
6、食指和中指同时立起——表示胜利。
7、食指、中指、无名指同时竖起——表示提醒。
8、手臂上举左右挥动——表示辞别。
9、手掌在耳际左右摆动——表示怀疑。
10、大拇指与食指曲卷成圆,余下三指立起——表示同意(OK)。
11、向内挥动四个手指——表示召唤。
12、向外挥动四个手指——表示滚蛋。
13、单拳紧握——表示自信。
14、双拳紧握——表示愤怒。
15、单拳曲臂向上冲——表示高兴。
16、指尖触及对方额头——表示警告。
18、双手两侧平摊——表示无助。
19、双掌胸前合十——表示祷告。
20、双掌合十缓缓上抬——表示敬畏。
21、左掌、右拳靠拢拱动——表示赐教。
22、三指腋前比划——表示警惕。
23、握手——表示友好。
24、食指立于唇前——表示安静。
25、双手膝前向两侧摊开——表示为难。
26、食指顶住左手掌心——表示停止。
27、单拳用力下击——表示果断。
28、双手连续击掌——表示欢迎。
29、双手瞬间点击——表示激动。
30、高举右拳——表示不满。
31、拍击胸口——表示惊恐。
32、拍打对方背部——表示相知。
33、双手胸前扇动——表示燥热。
34、双手交叉护胸——表示恐惧。
35、双手交叉抱肩——表示畏寒。
36、双手猛然击膝——表示警醒。
37、单掌上扬滞空——表示且慢。
38、摩擦手心——表示尴尬。
40、轻刮下巴——表示厌烦。
41、双手交叉抱肚——叫傲慢。
42、双手交叉藏于腋下——叫阴险。
43、手掌触及晚辈的额——叫爱抚。
44、触及长辈的头——叫无礼。
45、触及异性的脸——叫挑逗。
原创作者:谢显富 工作单位:云南省楚雄市东瓜镇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13769298997电子邮箱:1424254190@qq.com
篇二:老外常用的18种手势
老外常用的18种手势 我们中国人常用“绘声绘色”、“指手画脚”、“眉飞色舞”等来形容一个人说话生动的情景,有时也会用“使眼色”、“摆手”等一些肢体语言。英美人使用的肢体语言也很丰富。因为肢体语言的使用,使语言不仅生动有趣,还有了直观的视觉感受。下面我就来谈谈英语中的肢体语言。
to thumb a lift
to thumb a lift 在英美等西方国家,有时会看到有人站在马路边,朝驶过来的车辆伸出一只翘起大拇指的拳头。这是请求搭便车的表示。所以搭车也可以说"to thumb a lift"。但是在希腊,这却是一种侮辱人的手势。
to crook a finger
to crook a finger 朝某人弯曲食指。在美国,这是招人过来的意思;在南斯拉夫和马来群岛,这就是个招呼动物过来的手势;而在印尼和澳大利亚,这则是招呼妓女的手势。
更有趣的是英美人还用大拇指(thumb)做出许多其他不同的表示。
to thumb one's nose
to thumb one's nose 以大拇指按鼻,其余四指张开,表示轻视。在英美等国家,你会看到这种手势经常用在调皮的孩子们中间。他们用大拇指点着自己的鼻子,而其他四指张开不停地摇动,表示轻蔑或嘲弄。也可以说"to cock a snook at somebody"。
to twiddle one's thumbs 无聊地交互绕动着两个大拇指。表示无所事事,懒散。
Example:
They kept the manager busy and left me twiddling my thumbs。
他们让经理忙得不可开交,而置我于无所事事之中。
thumbs down 大拇指朝下。表示反对或拒绝的手势。
thumbs up 翘起大拇指。表示赞成或夸奖。
the ring gesture
the ring gesture 在美国这就是OK,great的意思;在日本这个手势代表money;在法国代表zero 或是worthless;在突尼斯这个手势的手语就是: I'll kill you!
我们再来说说与nod(点头)相关的肢体语言:
英美人的点头,可以表示多种意思。
to nod consent 点头表示同意。
to nod one's farewell 点头表示告别
to nod as a sign of agreement or as a familiar greeting 点头表示赞同或打招呼
Examples:
He gave me a nod as he passed。
他走过时向我点头。
He nodded me into the room。
他点头示意要我进房间。
to hold one's head high 昂首挺胸(表示趾高气扬)
to shake one's fist 挥动拳头(表示威胁)
to shake one's head 摇头(表示不知道)
Example:
He shook his head in answer to my question。
他以摇头来回答我的问题。
to show a V sign 由食指和中指构成字母"V",而"V"是victory的第一个字母。因此,这一手势是祝愿胜利或庆祝胜利之意。
to wink at a person 向某人眨眼睛
Example:
Father winked at Dick as a sign for him to keep still。
父亲向狄克眨眼睛,叫他不要动。
to shrug one's shoulders 耸耸肩膀(表示冷淡或怀疑)
to make a face 面部露出厌恶的表情
Example:
Every time I mentioned taking a swim in the lake he made a face。
我每次提出到湖里游泳,他就做出厌恶的表情。
to keep (or have) one's fingers crossed 把中指叠在食指上交叉着,作十字状。这是暗中希望上帝保佑自己正在做的事成功。
手势语言
现在世界上通用的特种部队手语为世界著名反恐部队德国GSG_9边境警察部队的战斗手
语。
这套手语有48个词汇,在执行任务现场,都可以用一只手来完成,另一只手用来握持武器。 另外在发出手语时无须面向受讯者,因为在紧张的情形下发讯号的队员要时刻监视危险的方向,不能持续回头向后方队员作出指示。
此套手语为世界通用,就算是讲不同语言的特警都可以通过他来交流。
1.指挥官: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排伸直,横放在另一手臂上。
2.我:以食指指向自己的胸膛。
3.我们:用食指向受命的人物前方打圈。
4.你:以食指指向受讯队员。
5.检查弹药:手执一个弹夹,举到头顶高度,缓慢地左右摆动。
6.指令已收到:伸开手,大拇指和食指呈圆形状,同“OK”的手势相同。
7.我知道:用食指及姆指做一个圆圈。
8.我看见:用食指及中指指向自己双眼。
9.看见:掌心稍微弯曲并指向接受信息的队员,手指间紧闭,将手掌水平放置在前额上。
10.听到:举起手臂,手指间紧闭,拇指及食指触及耳朵,掌心微曲,并且向着受讯队员。
11.向我靠拢:伸开手臂,手指间紧闭,然后向自己身躯的方向摆动。
12.掩护我:把手举到头上,弯曲手肘,用掌心轻力搞打自己的头颅顶。
13.集合:手腕作握拳状,高举到头顶上,食指垂直向上竖起,缓慢地作圆圈运动。
14.侦察:掌心向目标方向扫过。
15.注意:用拳头轻力搞打自己的太阳穴。
16.安静:作握拳手势,竖起食指,垂直置于唇上。
17.戒备:举高拳头于空中。
18.安全:握实拳头,姆指向上。
19.方向:手掌垂直向所指示的方向劈两次。
20.目标:伸开手臂,用食指向对象或地方。
21.明白:手臂向身旁伸出,手肘屈曲,手腕举至面颊高度并作握拳状,掌心向着受讯者或发令者。
22.不明白:略为屈曲手臂,掌心向上,举至肩膀高度,并耸耸肩。
23.不用理会:以掌心向着受讯者,手指间紧闭,并且左右摆动。
24.向前:屈曲手臂,掌心向前方,向前推。
25.推进:屈曲手肘,前臂垂直指向地上,手臂成L形,手指间紧闭,然后从身后摆动向前方。
26.下来:手臂向身旁伸出,手肘屈曲,掌心向下摆动至腰间高度。
27.过来:食指向内屈曲。
28.慢蹲:掌心慢慢向地压下。
29.散开:近头处打开拳头。
30.赶快:手部作握拳状态,然后弯曲手肘,举起手臂作上下运动。
31.慢行:掌心向地作波浪式动作。
32.进入:紧闭指间,伸开手臂,横向身后摆动,像在拨开窗帘的动作。
33.停止:伸开手臂,以掌心向着受讯队员。
34.停火:掌心向正前方上下摆动。
35.撤退:用食指划过自己的喉咙。
36.撤退:胳膊垂直向下,握拳向后摆动。
37.V字队型:前臂和身体垂直,手掌左右向下摆动。
38.单纵队:举起手臂,手肘弯曲,手掌垂直,前后作劈砍动作。
39.双纵队:手肘弯曲,手举起至头部,并且作握拳状,食指和中指伸出作钩状,前后摆动。
40.横向纵队:手部作握拳状,水平横向伸出手臂。
41.门口:用食指由下方向上,向左再向下,作出开口矩型的手势。
42.窗户:用食指由下向上,向右,向下再向左作出一个闭合矩型的手势。
43.转角处:手臂水平伸开成L形,从身后横摇向身前。
44.敌人:握实拳头,姆指向下。
45.嫌疑犯:以拇指和食指作成圆圈状,套在另一握持着武器的手臂上,状似扣上手铐。
46.人质:用手卡住自己的脖子,寓意是被劫持的人质。
47.男性:以掌心在自己面颊上作上下擦拭动作,寓意代表男性的胡子。
48.女性:掌心向着自己胸膛,手指分开成碗状,寓意是女性的胸部。
49.成人:手臂向身旁伸出,手部抬起倒胳膊高度,掌心向下。
50.小孩:手臂向身旁伸出,手肘屈曲,掌心向下固定置于腰间。
51.狗:垂下手来,手掌置于腰间高度,掌心向上,手指分开成抓状。
52.狙击手:手指屈曲,像握持着圆柱状物体,放于眼睛前,像狙击手透过瞄准镜进行观察般。
53.手枪:伸直大拇指及食指,互成九十度,作手枪姿势;也可以食指向着自己的枪或手中握持着的手枪来示意。
54.步枪:高举手臂,食指和拇指伸直成九十度,如发讯者正好手持步枪,则只需以食指指着自己的步枪便可。
55.自动武器:手指弯曲呈抓状,在胸膛前上下扫动,像弹吉它一样。
56.霰弹枪:手指屈曲,像握持圆棒状的物体,手部举至肩膊高度,然后上下运动。
57.霰弹枪:如发讯者是手持霰弹枪者,只需以食指指向自己的武器便可。
58.催泪弹:手指分开呈碗状,罩住面部的鼻子和嘴巴。
外国人的18种手势语言
商务人员少不了要出差,懂外语的还好,不懂外语的就只能看手势了,下面介绍在外国通常能遇到的18种手势语言含义。
1、付帐(cash)手势语言:右手拇指、的食指和中指在空中捏在一起或在另一只手上作出写字的样子,这是表示在饭馆要付帐的手势。
2、“动脑筋”(use your brain)“机敏一点”(being clever)手势语言:用手指点点自己的太阳穴。
3、“傻瓜”(fool)手势语言:用拇指按住鼻尖摇动其四指,或十指分开。也常常食指对着太阳穴转动,同时吐出舌头,则表示所谈到的人是个“痴呆”“傻瓜”。
4、“讲的不是真话”(lying)手势语言:讲话时,无意识地将一食指放在鼻子下面或鼻子边时,表示另人一定会理解为讲话人“讲的不是真话”难以置信。
5、“太古怪了”(too queer):在太阳穴处用食指划一圆圈。
6、自以为是(complacent assertion)手势语言;用食指往上鼻子,还可表示“不可一世”(overbearing)。
7、“别作声”(stopping-talking)手势语言:嘴唇合扰,将食指贴着嘴唇,同时发出“hush”嘘嘘声。
8、侮辱和蔑视(insulting and scorning)手势语言:用拇指顶住鼻尖儿,冲着被侮辱者摇动其它四指的鸡冠或手势。
9、赞同(agreement)手势语言:向上翘起拇指。
10、祝贺(congratulation)手势语言:双手在身前嘴部高度相搓的动作。
11、威胁(menace)手势语言:由于生气,挥动一只拳头的动作似乎无处不有。因受挫折而双手握着拳使劲摇动的动作。
12、“绝对不行”(absolutely not):掌心向外,两只手臂在胸前交叉,然后再张开至相距一米左右。
13、“完了”(that’s all)手势语言:两臂在腰部交叉,然后再向下,向身体两侧伸出。
14、“害羞”(shame)手势语言:双臂伸直,向下交叉,两掌反握,同时脸转向一侧。
15、打招呼(greeting)手势语言:英语国家人在路上打招呼,常常要拿帽子表示致意。现一般已化为抬一下帽子,甚至只是摸一下帽沿。
16、高兴激动(happiness and excitement)手势语言:双手握拳向上举起,前后频频用力摇动。
17、愤怒、急燥(anger and anxiousness):两手臂在身体两侧张开,双手握拳,怒目而视。也常常头一扬,嘴里咂咂有声,同时还可能眨眨眼睛或者眼珠向上和向一侧转动,也表示愤怒、厌烦、急燥。
18、怜悯、同情(pity)手势语言:头摇来摇去,同里嘴里发出咂咂之声,嘴里还说“that’s too bad.”或“sorry to hear it.”
不同的手势,表达不同的含意。那么我们在运用手势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一是注意区域性差异。
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由于文化习俗的不同,手势的含意也有很多差别,甚至同一手势表达的涵义也不相同。所以,手势的运用只有合乎规范,才不至于无事生非。
掌心向下的招手动作,在中国主要是招呼别人过来,在美国是叫狗过来。翘起大拇指,一般都表示顺利或夸奖别人。但也有很多例外,在美国和欧洲部分地区,表示要搭车,在德国表示数字“1”,在日本表示“5”,在澳大利亚就表示骂人“他妈的”。与别人谈话时将拇指翘起来反向指向第三者,即以拇指指腹的反面指向除交谈对象外的另一人,是对第三者的嘲讽。
OK手势。拇指、食指相接成环形,其余三指伸直,掌心向外。OK手势源于美国,在美国表示“同意”、“顺利”、“很好”的意思;而法国表示“零”或“毫无价值”;在日本是表示“钱”;在泰国它表示“没问题”,在巴西是表示粗俗下流。
V形手势。这种手势是二战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首先使用的,现在已传遍世界,是表示“胜利”。如果掌心向内,就变成骂人的手势了。
举手致意。它也叫挥手致意。用来向他人表示问候、致敬、感谢。当你看见熟悉的人,又无暇分身的时候,就举手致意,可以立即消除对方的被冷落感。要掌心向外,面对对方,指尖朝向上方。千万不要忘记伸开手掌。
与人握手。在见面之初、告别之际、慰问他人、表示感激、略表歉意等时候,往往会以手和他人相握。一是要注意先后顺序。握手时,双方伸出手来的标准的先后顺序应为“尊者在先”。即地位高者先伸手,地位低者后伸手。如果是服务人员通常不要主动伸手和服务对象相握。和人握手时,一般握上3到5秒钟就行了。通常,应该用右手和人相握。左手不宜使用,双手相握也不必常用。
双手抱头。很多人喜欢用单手或双手抱在脑后,这一体态的本意,也是放松。在别人面前特别是给人服务的时候这么做的话,就给人一种目中无人的感觉。摆弄手指。反复摆弄自己的手指,要么活动关节,要么捻响,要么攥着拳头,或是手指动来动去,往往会给人一种无聊的感觉,让人难以接受。
篇三:超级实用演讲中的肢体语言
演讲中的肢体语言
手势是人的姿态中最重要的部分。姿态是指说话时身体的样式和动作,即头态、身姿、脚距、臂势、手势等。姿态具有传情达意的作用,是人体内在情感的外露。例如走路昂首挺胸是表现骄傲、自豪;见人时身体微微前倾,表示对人的谦虚和恭敬;步履稳健、潇洒、英姿勃发的人必定对生活充满自信和追求。反之,垂头丧气,别人就会觉察到你这个人在生活中一定遭到挫折或失败。
(一)手势动作在演讲中所起的作用
手势,是演讲者运用手指、手掌、拳头和手臂的动作变化,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态势语言。它是态势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在身体的各部分中,手的表达能力仅次于脸。讲话中的冲动,也往往可以从手的动作幅度、位置、紧张程度等方面表现出来。在演讲中,手势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恰当地运用手势,对于加强口语的语势,补充口语的不足,表现演讲者的体态形象,增强演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都有着重要作用。
(二)手势动作的分类
1、按表达功能特点分类:
(1)情意性手势。在演讲中运用较多,表现方式也极为丰富。这种手势语,主要用于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内容,能表达出演讲者的喜、怒、哀、乐。它的表达情深意切,感染力强。
(2)指示性手势。这种手势主要用于指示具体人物、事物或数量,给听众一种真实感。它的特点是动作简单,表达专一,一般不带感情色彩。指示性手势有“实指”和“虚指”之分。实指涉及的对象是在场听众视线所能看到的;虚指涉及的对象是远离现场的人和事,是听众无法直接看到的。
(3)象形性手势。这种手势主要用模拟演讲中的人或物的形状、高度、体积、动作等,给听众以生动、明确、形象的印象。这种手势常常略带夸张色彩,不能机械的模仿,不能过分的夸张和有过多的表演痕迹。
(4)象征性手势。这种手势的含义比较抽象,如果能配合口语,运用准确、恰当,则能启发听众的思考,引起听众的联想,给听众留下鲜明的具体的印象。
2、按活动的区域分类:
(1)肩部以上,称为上区手势。手势在这一区域活动,一般表示理想、希望、喜悦、祝贺等;手势向内、向上,手心也向上,其动作幅度较大,大多用来表示积极肯定的、激昂慷慨的内容和感情。
(2)肩部至腰部,称为中区手势。手势在这一区域活动,多表示叙述事物、说明事理和较为平静的情绪,一般不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其动作要领是单手或双手自然地向前或两侧平伸,手心可以向上、向下,也可以和地面垂直,动作幅度适中。
(3)腰部以下,称为下区手势。手势在这一区域活动,一般表示憎恶、鄙视、反对、批判、失望等。其基本动作是手心向下,手势向前或向两侧往下压,动作幅度较小。
3、按使用单、双手分类:
单手做的手势叫单式手势;用双手做的手势叫复式手势。它们能在不同程度上辅助口语的表情达意。在运用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感情的强弱。一般来说,讲到批评或表扬,肯定或否定,赞同或反对时,其情感特别强烈时,则可用复式手势。在一般情况下,用单式手势较为合适。
(2)听众的多少。一般来说,会场较大,听众较多的场面,为了强化手势的辅助作用,激发听众的情感,可以用复式手势。反之,用单式手势较为合适。
(3)内容的需要。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这是决定用单式手势或复式手势的最根本的依据。如果离开了内容的需要,即使会场再大,听众再多,也不宜用复式手势。同样,根据内容的需要,应该用复式手势时,如果使用单式手势,则显得单薄无力。
1、手指的运用
在演讲中手指的动作是十分常见的,运用起来人人都会,简单明了。但有一点,不少演讲者都不太注意,那就是不能用手指直接指听众、指他人,这是一种缺乏礼仪常识和不礼貌的举动。因此,在演讲中、生活中每一个人都要避免用手指直指他人的习惯。手指的运用主要能表示以下几种情况。
(1)表示数目; (2)表示态度; (3)指点事物或方向;
(4)凝聚注意力; (5)表示微小或精确;
2、手掌的运用
(1)推掌——表示坚决、否认、果断、排斥、势不可挡等意
(2)伸手(单或双掌心向上)——表示请求、交流、许诺、谦逊等。
(3)抬手(单或双手心向上、两臂抬起)——表示号召、唤起、祈求、激昂、愤怒、强调等。
(4)摆手(掌心向下)——表示否认、蔑视、不屑一顾等。
(5)压手(掌心向下)——表示要安静停止或气愤、激动等。
(6)挥手——表示兴奋、果断、鼓动、呼吁、前进、致意等。
(7)手掌放在胸前——表示自己、祝愿、愿望、心情等。
(8)两手心相对——表示距离、物状、说明、描述等。
(9)手掌放在身体一侧——表示憎恨、鄙视、气愤、指示人和事等。
(10)两手由分而合——表示亲密、团结、联合等。
(11)两手平端向上挥动——表示鼓动、号召、激励听众行动等。
3、拳头动作
拳头的动作在演讲中,一般表示无比激动、坚定信心、充满自豪、力量、斗争、奋斗、义愤、仇恨等。拳头动作有较大的排他性,一般在演讲尽量少用。
(四)、手势动作必须遵循的原则
1、雅观自然
运用体态语言、动作要做到端正、高雅,符合生活美学的要求。人们听演讲,除了获得信息,受到启迪这外,也需要获得美的享受。演讲的体态动作要做到姿态优美、恰如其分,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演讲者的手势贵在自然,自然才见感情的真实流露,自然才能真实地表情达意,才能给人以美感。优美自然的体态语言还必须符合演讲者的性别、年龄、经历、职业及性格等特征。
2、保持三个协调
第一、手势与全身的协调。演讲者的手势从来不是单独进行的它的,它的一举一式,总是和声音、姿态、表情等密切配合进行的。演讲以讲为主,以演为辅,没有动作的演讲只能讲话而已,但动作要和演讲者的体态协调才美。
第二、手势与口头语言的协调。手势的起落应和话音的出没是同时的、同步的,不可互为先后。如果话说出去了,手势还没有做;或话已讲完,手势还在继续,不仅失去了它的意义,而且也使听众感到滑稽可笑。第三、手势与感情协调。演讲中感情激昂时手的幅度、力度可大,否则小一点,手势幅度和感情是成正比的。
例如:下面这段演讲词的动作幅度就应该大:
如果说,中国是头沉睡的雄狮,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用热情去唤醒,让他咆哮,让他呐喊! 如果说,中国是条俯卧的巨龙,就更需要我们做主人的用双手去托起,让他腾飞,让他振兴,让他永远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到那里时,我们都将会自豪地说:“我是中国的主人。”
而下面的一段演讲词的动作幅度就必须小:
青年人有青年人的脚步,老年人有老年人的脚步,但不管是谁,无论你迈的是什么样的脚步,都是凭着两只脚,一步一步地走完漫长而短暂的人生之路的。朋友们,我们正在走着这条路,请经常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脚步,更不妨仔细想想,在未来征途中,我们的双脚该怎样迈步,往哪迈步?
3、适宜、适量、简练
一是与演讲内容相适宜。手势动作只有在与口语表达密切相配合时,其含义才最为生动具体。演讲者的手势必须随演讲的内容、自己的情感和现场气氛自然地表现出来,手势的部位、幅度、方向、力度都应与演讲的有声语言、面部表情、身体姿态相适宜,协调一致,切不可生搬硬套勉强去凑手势。
二是手势的多少要适量,要不多不少。手势动作过多了,一两句话一个动作就会显得轻挑作态、喧宾夺主,会使听众感到眼花缭乱,听众甚至会拿演讲者的动作开心。但是,如果演讲者在台上从头到尾都不运用手势,那样就会显得局促不安就会失掉演讲的感染力和活力;演讲者的气质、风度也就无法体现出来,使听众不能深刻理解演讲的思想内容而感到枯燥无味。 三是手势动作要简单精练。体态语言毕竟是口语的辅助手段,使用时切忌过多过滥,毫无节制,而应尽量做到少而精。正像说得多不一定就表明语言能力强一样,态势语言表演过多,不一定能加强演讲效果。所以演讲中的手势动作应简练、得体,宁少勿多。演讲者每做一个手势,都要力求简单精练、清楚明了、干净利索、优美诱人,不可琐碎,不可拖泥带水。小动作、碎动作千万不要做,重复动作也不要多做。
4、因人制宜
在演讲中态势语的恰当运用可以表现一个人的成熟、自信、涵养、气质和风度。演讲者要根据自身条件,选择符合自己的身份、性别、职业、体貌的、有表现力的、合适的手势。就性别而言,男性的手势一般刚劲有力,外向动作较多;而女性的手势主要是柔和细腻,手心内向动作较多。就年龄而言,老年演讲者因体力有限,手势幅度较小,精细入微;而中青年演讲者身强力壮,手势幅度较大,气魄雄伟。就身高而言,个子比较矮小的演讲者可以多做些高举过肩的手势来弥补不足,这样可以自己形体显得高大一些,而个子较高的演讲者,可多做些平直横向动作。
对于在什么情况下该打什么手势,做什么动作,是无法确定的,全靠自己摸索、模仿。但初学者一定要注意:不要去追求那种千人一招、万人一式的模式化的态势动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突出自己的特点并美化定型就行。
(五)、演讲中忌讳的动作
演讲手势贵在自然,切忌做作;贵在协调,切忌脱接;贵在精简,切忌泛滥;贵在变化,切忌死板;贵在通盘考虑,切忌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除此之外,以下一些手势动作切忌不能在演讲中出现的:
1、拍桌子;2、拍胸脯;3、拍手掌;4、拳头对听众;5、手指向听众指指点点;6、双手插入口袋;7、背着手;8、双手交叉在胸前;9、双手插腰;10、双手乱动或乱晃;11、挠痒痒、抠鼻子、揉眼睛、抓耳挠腮等;12、摆弄衣角钮扣等;13、乱动话筒;14、拿桌上的东西;15反复用手摸头发。
《肢体手势图片》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7157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