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儿童心理问题常见案例 正文

儿童心理问题常见案例

2017-01-03 06:17:56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儿童心理学案例分析

儿童心理学案例分析:当犟儿子遇上倔爸爸习惯成自然,习惯一旦养成往往很难再改变,在帮助孩子克服不良习惯的过程中,家长需注意方法的运用。只有运用正确科学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儿童心理学案例。

儿童心理学案例:

今年上一年级的小华不但做事拖拉、粗心,而且特别犟,不管怎么教导他就是屡教不改。更令人苦恼的是,犟儿子遇上了倔爸爸。小华的爸爸整天都紧盯着孩子的这些问题不放,不失时机地训斥。最近,家里的矛盾开始升级了,这父子俩都有点“掐”上了:儿子很反感爸爸说他,只要爸爸一开口,儿子索性就捂上耳朵,还说“不喜欢爸爸”。

儿童心理学案例分析:

这是一起比较典型的因教育方式不当而引起幼儿逆反情绪的案例。结果导致父子矛盾升级——孩子跟爸爸较上劲儿了。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人的个性是可以遗传的,在这对父子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相似的个性特点。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之后,孩子的自我意识不断发展,主观能动性逐渐增强,对成人的一些要求有了自己的判断,他们不再是一味地顺从于他人,有点儿“我行我素”。家长如果不了解孩子的这些心理特点,一味训斥,甚至打骂,就容易使孩子在个性发展上走向两个极端:或遇事唯唯诺诺,谨小慎微,胆小怯懦;或执拗任性,胆大妄为,目中无人。

教育孩子必须遵循教育规律,了解儿童心理。在本案例中,孩子被爸爸无休止的、“马拉松”式的说教所包围,以至于产生逆反心理,抵触爸爸的教育。

面对孩子的逆反表现,这位爸爸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我的孩子为什么烦我?我的教育方式妥当吗?我了解孩子多少?我的孩子为什么不听我的话?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孩子所乐意接受的呢???想明白了这些问题,自然就有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应对措施:

正确认识儿童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儿童内心世界的一种真实再现,并非是可怕的“洪水猛兽”,它是儿童自我意识强化的一种表现。作为家长,应该了解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正确看待孩子的逆反行为。在逆反期内,家长尤其不要跟孩子斗气较劲,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尊重孩子,发扬家庭民主,多听各方意见,给孩子辩解的机会和改错的时间,不要以家长的“威严”压制孩子,降服孩子。

赏识孩子,肯定孩子。

在家长赏识的目光里,教育充满了希望。得到家长的赏识,孩子心情愉悦,信心倍增,内心充满了幸福感,更容易接受家长的意见,克服自身的小毛病。如果家长只是一味地数落、训斥孩子,对孩子吹毛求疵,不仅影响自己的情绪,而且还会使孩子陷入自卑的泥潭之中。

蹲下身子,耐下性子。

在平等的交流氛围中,孩子更乐于接受家长的观点,也有利于教育信息的正向传递。面对倔强的孩子,家长要有耐性,不要跟孩子硬碰硬。家长要不怕在孩子面前丢面子,肯在孩子面前放下架子,耐住性子,学会“蹲”下来和孩子讲话,学会倾听孩子声音,以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孩子。或许只是短短的几分钟,暖暖的几句话,轻轻的几次抚摸,孩子的心结就已解开。

把握好爱的尺度。

给孩子恰当的爱。如果孩子实在顽性不改,给他一些适度惩罚。说服教育并非是教育的唯一手段,必要的惩戒还是需要的。

跟着感觉走,成为你自己——武志红你必须自己开始。假如你自己不以积极的爱去深入生存,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去为自己揭示生存的意义,那么对你来说,生存就将依然是没有意义的。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

跟着感觉走,成为你自己

《跟着感觉走》是十多年前流行的一首歌。这首歌出来后,风靡全国,但也遭到了评论界的大肆挞伐,一种集中的意见是人必须做理性的人,感觉是不可靠的。但是,NLP专家、广州朴实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培训师舒俊琳说,在一定程度上讲,“跟着感觉走”的确是卓越的人的一种心智模式。

NLP的全称是神经语言程序。舒俊琳说,NLP是研究卓越的心理学,找到卓越者之所以卓越的NLP,即他们之所以卓越的心理机制、心理特征、心理活动模式。一句话,就是寻找健康的人的心理模式,它们就是治疗的药方。

舒俊琳说,卓越的人和普通的人之间的差异,首先是评价机制的差异。卓越的人有一个内在的心理评价机制,普通的人有一个外在的心理评价机制。卓越的人从自己的身上寻找答案,时刻倾听内心的声音,听从直觉的指挥。普通的人从别人的评价中寻找支撑,排斥或忽略自己内心的体验、感觉,做决定的时候,也容易迷失在缜密但摇摆的理性中。 案例:“我很赞同你自杀的选择”

舒俊琳讲了去年秋天他做过的一个心理咨询案例:

一个电信公司的大客户经理Anne(化名,下同),31岁,漂亮迷人又精强能干。几个月前,丈夫卢冽突然提出离婚,她一下子觉得自己的世界崩溃了。

Anne和卢冽是大学同学,10年前相识并相恋,都是初恋。虽然经过了一些波折,但两人还是在她26岁的时候走进婚姻的殿堂。Anne一方面是干练的女强人,一方面又是典型的传统女性,非常恋家,认为家比工作重要,对卢冽也从来是言听计从。她很想吃海鲜,但因

为卢冽不喜欢吃,她就从不吃海鲜,似乎吃一次海鲜就是对卢冽的背叛。结婚后,在卢冽的要求下,无论有什么工作应酬,她每天晚上都不会迟于10时30分回家。

结婚五周年时,小两口专门从广州飞到杭州西湖度假,那时候一切看上去是那么完美。但就在回来的第三个月,卢冽就提出了离婚,无论Anne怎么努力,卢冽都无动于衷,铁了心要离开Anne,而且不讲什么原因。Anne偷偷请了一个私家侦探,才发现卢冽是有了第三者,而且那个女孩无论在相貌、气质、家庭背景、收入和持家能力等方方面面都不如她,Anne实在想不明白,卢冽为什么要离开她。

Anne认为,爱一个人就要尊重他的选择,所以很快和卢冽离了婚。但离婚后,Anne整个人立即垮了下来,“既然10年的感情都可以毁于一旦,既然最亲密的人都不可以信任,那么这个世界还有谁可以信任,还有什么可以依靠?”Anne决定自杀,但一次割腕一次上吊都被亲友发现并救了回来。

这时,朋友向Anne推荐了NLPSKY的公益工作坊,她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加入了。舒俊琳老师的课给了她很大震撼,她决定请舒老师给她做一次心理治疗。

在工作坊中,Anne已经讲过了她的故事,舒老师知道该怎样对症下药。他邀Anne去一个安静的西餐厅做咨询。

在西餐厅中,简单的寒暄后,舒老师直截了当地对Anne说:“我很赞同你自杀的选择。”

听到舒老师劈头扔来的这样一句话,Anne惊讶得目瞪口呆。

“你心中有没有一些遗憾”

舒俊琳说,Anne的身上有两种力量:生的力量与死的力量。死的力量让她两次自杀,而生的力量又让她活下来,不仅鼓足勇气在培训课上袒露了她的伤痕,也决定求助。这两种力量看起来势均力敌,但Anne的亲人朋友和同事肯定都毫无例外地和她生的一面对话,用尽各种办法强化她生的力量,而死的力量,人们却很容易忽略,不知道怎么处理,也不敢去碰。但这又是同样重要的力量,所以舒老师决定和它对话。

舒老师对记者说,面对自杀的人,和他死的力量对话是很重要的。否则,这股力量会令自杀者和拯救者作对。

舒老师问Anne:“活着太痛苦了,所以你决定去死?”

Anne肯定地点了点头。

“但你想没想过,你选择的死的方式仍然很痛苦?”舒老师这一句话让Anne又一次目瞪口呆。接下来,舒老师先描绘了割腕自杀的痛苦和上吊自杀的惨状,又绘声绘色地讲了十几种不太痛苦的自杀方式。

大概讲了30多分钟后,Anne的惊讶完全消失了,开始陷入沉思中。舒老师知道,这是Anne身上死的力量得到了一定的安抚,不再认为人们都是来和它作对的。

这时,舒老师知道,是该和Anne生的力量进行交流了。他不再谈自杀方式,一起和Anne沉默了几秒钟。然后,他问Anne:“死是很容易做的选择,但在再次自杀之前,你心中有没有一些最简单的遗憾?把它们完成了再去死,不留遗憾地去死。”

Anne想了想,说出了两个遗憾:第一,从来没有去吃过海鲜;第二,每天晚上都是10时30分之前回家,从没破过例。

“既然这样,那我们今天晚上就弥补这两个遗憾吧。现在去吃海鲜,你请客,我们大吃一顿,反正你快死了,留着钱也没用。”舒老师对Anne说。

“活着是多么美好”

Anne欣然同意,两人去了广州最出名的一家海鲜店大吃了一顿。饱餐后,舒老师又带着Anne去了一家非常热闹的酒吧蹦迪。其实,舒老师不会蹦迪,只是坐在旁边看,而Anne在舞池里蹦得非常忘我,蹦到最后,号啕大哭起来。以前,她虽然自杀过,但却很少放声痛哭过,但哭是最好的一种治疗,可以宣泄不良情绪。否则,不良情绪郁积下来,最终化成了死的力量。

等Anne的情绪平静下来,已是夜里一点钟了,Anne的两个遗憾都弥补了。在回去的路上,舒老师问Anne,除了这两个已经弥补的遗憾,她还有多少本可以实现的愿望,却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去做?Anne想出了好多个,舒老师建议她回家好好整理一下,把它们清楚地写在一张纸上,列个清单,并规定完成的期限,明天当作作业交给他。

Anne第二天交出了“愿望清单”,都是一些并不难实现的,譬如和顶头上司吵一架,在那个电信公司工作了6年,Anne一直抱着无论如何都不能得罪领导的观念,从未惹领导不高兴过;譬如去北京旅游,工作后,Anne一直有去北京看香山红叶的愿望,但因为刻意要做一个完美的妻子,她总是抽不出时间;譬如痛痛快快地吃川菜、湘菜和东北菜等,卢冽是典型的广东人,只喜欢吃粤菜,所以Anne一直没有吃过这些味道很痛快的菜??Anne一共列了10个愿望,规定是三个月内完成。

第一个愿望很快实现。她向顶头上司请假,并借机和他吵了一架。出乎她的预料,顶头上司并没有怎么生气,而且准了她一个长假。她一个人依次去了四川、上海和北京等地旅游。

篇二:儿童常见20种心理问题3-6岁

3-6岁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对于3-6岁的孩子,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身体健康,很容易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发展。而儿童期的心理健康是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个体感知觉发展、情绪情感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发展以及人格形成的起始阶段。俗话说好的开始时成功的一半,所以在儿童期奠定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方向对于孩子的一生至关重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家长的忽视和社会宣传的缺乏,大家对儿童期孩子的心理健康认识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随着自闭症、多动症等儿童期心理问题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儿童期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引起了家长和社会的关注,为了帮助家长了解儿童期孩子心理发展的轨迹,做好孩子的心理保健预防以及矫正工作,我们特意录制了本片。

以下介绍的主要是6岁以下的孩子常见的心理疾病:

1 咬指甲

【案例】

洋洋(化名),男,5岁,性格内向、胆小、怕孤独、不合群,尤其受到成人指责时表现得紧张。上课、睡觉时,经常将手指放在口中,入神地咬指甲。从周岁起,他先是吃衣角、咬被角,后来由于大人阻止,虽不再吃衣角、被角,但产生了吮吸手指的行为。洋洋出生后由于母乳不足,由人工喂养,1岁半后由外婆抚养。父母在外打工,每周到外婆家去看望他一次。长大一些后,跟父母同住,但大多数时间都是一个人在家玩耍。

【行为表现】

咬指甲是儿童时期很常见的不良行为,男女儿童均可发生。程度轻重不一,重者可引起局部出血,甚至甲沟炎。爱咬指甲的孩子常伴有睡眠不安和抽动。

【形成原因】

孩子爱咬指甲,有时反映一种心理情绪,如紧张、抑郁、沮丧、自卑感、敌对感等情绪状态,其根源可能是受关注不够或缺乏安全感。而有些孩子,由于咬手指甲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训斥,反过来又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成为继发性精神刺激因素。

【专家支招】

纠正孩子咬指甲的习惯可采用心理疗法和行为矫正法,以耐心说服和鼓励为主,平时多给予孩子心理上的关注,消除造成孩子紧张的因素。引导孩子多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多交朋友,如让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块做游戏等,转移其注意力。

家长要有耐心和信心,千万不可体罚,不可大声训斥,不要粗暴地强行将孩子的手指从嘴里拉出,这样可能会在潜意识中加重孩子咬指甲的习惯。

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常修剪指甲,对大一点的孩子,可通过讲道理告诉他们咬指甲的危害。

纠正孩子咬指甲的毛病需要一个过程,年龄越小越比较好纠正,所以,家长发现孩子有咬指甲的毛病时就要尽早矫治。

矫正方法具体步骤为:

(1)教给孩子分辨识别习惯性行为出现的情况,例如想办法让孩子知道自

己什么时候最爱咬手指头。

(2)教给孩子掌握在习惯性行为出现时运用的对抗反应,例如对自己说“妈妈说了,咬指甲容易生蛔虫。我不要长虫子。”

(3)让孩子想象用对抗反应控制习惯性子行为时的情景,如想象肚子里不再有蛔虫,不再闹肚子疼了。

(4)父母要给予必要的督促,当孩子成功地使用对抗反应不再出现习惯性行为时,一定及时给以表扬,这叫作社会支持。

2吮吸手指

【行为表现】

在婴幼儿时期,吮吸手指是一种很常见的不良行为,到2-3岁以后,这种现象大大减少,但是有一部分儿童在饥饿、寂寞无聊、焦虑不安、疼痛或身体不大舒服的时候,仍然会吮吸手指。如果偶然发现这种行为,或持续时间不长,属于正常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消失。如果孩子这种不良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那么,这种不良行为就会固定下来。但如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依然吮吸手指玩乐,说明孩子出现了行为上的偏移形成顽固性的习惯。

【形成原因】

导致儿童长期经常吮手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六方面:

(1)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由于父母工作太忙,对孩子要求过严,家庭成员关系紧张等原因,使孩子得不到充分的爱和关注,特别是母爱。

(2)缺少同龄伙伴。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住在单元式的房子里,当孩子从学校、幼儿园回家后,常常是一个人在家做作业、玩玩具、看电视,但感到

孤独、寂寞、乏味时,便不自觉地去吮手指,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习惯。

(3)适应困难。当孩子适应新环境感到困难时,或在紧张焦虑的状态下,也会产生这种行为。

(4)模仿。有的儿童是在幼儿园、学校里从同伴那儿模仿学来的。

(5)教育不及时。当孩子从吮吸手指的过程中得到一种快感后,便会时刻想着去吮吸手指,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这种行为不及时进行教育和制止,而是“看”之任之,也易使孩子养成习惯性行为。

(6)其他原因 。如在饥饿、身体有疼痛或有其他不舒服的表现时,吮吸手指可以转移分散对饥饿、身体疼痛和不舒服的注意力。若这种饥饿、疾病等不良情景经常出现,则可能使这类动作变成习惯性动作。

【专家支招】

(1)尽量满足孩子被爱被关注的需求。如多与孩子交流感情,进行肌肤接触,如陪孩子做游戏,带孩子郊游;睡前给孩子以温情,让他能愉快安详地入睡,使孩子有一种安全感、满足感与幸福感。

(2)为孩子提供合适的玩具和场所。借此鼓励儿童多与同伴一起玩耍,安排一些合适的手工活动,尽量使他们的手不空闲。

(3)厌恶疗法。可在孩子经常吮、咬的手指上放一些胡椒粉,或涂些黄连水等苦味剂,或缠上些胶布,使之在吮、咬时产生一种厌恶感,可减少或消除这种行为。

(4)负性活动练习。规定患儿在一段时间里反复不停地吮、咬手指,直至感到不舒服、不愉快,促使其慢慢改掉这一习惯。

(5)正确的教育与强化 。在对孩子进行矫治时,态度要亲切,语言动作

要轻柔,不要大声地呵斥、恐吓、打骂。另外,当孩子在矫治的过程中有所进步时,应及时给予表扬及鼓励。

3屏气发作

【案例】

欣欣,男,1周岁,晚上洗好澡躺床上,爸爸给他穿衣服的时候,好象很不开心,“嗯哼嗯哼”地叫,妈妈从他身边经过,没理他就走开了,这下他大哭了起来,嘴巴张着不出声的那种,好几秒钟过去了,还没有哭出声,妈妈从卫生间跑出来,爸爸拉着他的小手拉他坐起来,接着抱起来举高,欣欣还是那个样子,嘴巴张着没有声音。爸爸把欣欣放下来,横抱竖抱,还是一样,发现宝宝的嘴唇越来越黑,脸色越来越大青,妈妈摸小脚,小脚勾起来,僵硬,吓死爸爸妈妈了,爸爸妈妈高喊“欣欣欣欣欣欣欣欣”,几分钟之后,欣欣终于有微弱的声音哭出来了 ,两只眼睛盯着妈妈看,妈妈看得心痛死了。过了好几秒钟欣欣才放声大哭,妈妈这才放心了。

【行为表现】

屏气发作又称呼吸暂停症,是以情感因素诱发的发作性呼吸暂停为主要临床特征。此症最多见于2-3岁小儿。6个月以前和6岁以后发作者少见。屏气发作时,由于屏气导致高碳酸血症和脑缺氧,而且哭泣时脑血管收缩和继发性呼吸道痉挛,使心跳减慢引起血流量减少,最后出现昏厥及抽搐,严重者可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短则半分钟到1分钟,长则2分钟到3分钟,多见于2岁以内的孩子。

篇三:儿童心理案例报告

儿童心理案例报告

姚颖

北京市西城区顺城街第一小学

摘要:刘某是北京市某小学的一名三年级学生,今年9岁,由于家庭的过分溺爱和不当的教养方式,最终导致了他无法与伙伴正常交往,从此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来满足与人交往的心理需要,产生了攻击性行为。经分析、诊断求助者存在着人际交往障碍和攻击性行为,属于一般心理问题。经过双方共同协商,制定了咨询目标及咨询方案等。通过双方共同努力,最终实现目标,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人际交往障碍 攻击性行为错误认知 家庭教养方式

儿童案例报告

一般资料:

刘某,男,9岁,汉族。1997年出生北京,现正在北京一所小学就读,上三年级。父亲是部队的一名干部,常年不在家,母亲在家做全职太太,主要负责孩子的生活、学习,父母两人的文化程度均是大学。母子俩与老人同住。求助者是个比较倔强的孩子,从小就与人格格不入,但由于是剖腹产,因此家长怀疑这些“不好”的行为习惯是剖腹产的后遗症,觉得十分愧对孩子,加上孩子的父亲常年在外,不能尽到做父亲的责任,而刘某又是三代单传的“独苗苗”,全家人对他十分宠爱,在家里逞强霸道、无法无天,如果他的欲望得不到满足,他就会摔东西、尖声叫喊,有时还骂人、打人、咬人,渐渐地就出现了他自私、跋扈、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与人交往等问题。有一次在读幼儿园时被小朋友欺负了,脸上被抓伤,回到家后妈妈没有

问原委就训斥他:你怎么那么傻,他打你,你不会还手吗?下次再有人欺负你,你就打他,这样以后才不会受欺负!自那以后,他就经常用武力解决问题,他还特别喜欢看有武打镜头的影视节目,并常常模仿那些人物的动作,渐渐发展了挑斗是非的行为。上小学后,在学校经常对同学施予拳脚,每当与同学发生纠葛,便吹胡子瞪眼,以武力相威胁。有时,同学不惹他,他也会多事,不断制造冲突,欺负弱小同学,搞恶作剧等,吓得同学们四处乱跑,忙于躲避,他却以此为乐。因此,同学在远处望见他都急于避开他。学校老师也经常找家长解决孩子的问题,可还是没有任何作用,反而使孩子对老师也产生了不信任,不能接受老师的批评,各科老师都反映他违反课堂纪律,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家长此时才意识到孩子的问题十分担心,于是和孩子一起前来咨询。

主述和个人陈述:

父母主述:

孩子在学校经常与同学发生争执,而且时有动手发生,因此同学关系紧张,很少参加团体性活动,显得不合群。与老师很疏远,见到老师不会主动打招呼,并且对老师的批评感到反感,会在课堂上与老师争执。回到家中,不听父母的话,并且爱发脾气,不允许他人摸他的头,即使是亲戚们宠爱的表现,也会生气。因为经常怄气,所以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不喜欢的老师,更不要听课。作业不会,也不会问老师或父母,也不愿意父母管它的功课。因此,学习成绩逐日下降。 本人陈述:

刚上学的时候,“我”也想做个好孩子,想让大家都和“我”玩儿,让老师表扬“我”。可是跟他们一起玩儿的时候他们经常不听“我”的,连爸爸、妈妈、爷爷??都听“我”的,他们为什么就不听呢?所以,“我”就经常和他们吵架,为此老师经常批评“我”。后来批评习惯了,也就无所谓了,再后来,因为“我”经常给老师惹麻烦,老师就不让其他同学和“我”一起玩儿了,“我”一个人觉得没意思,就主动找他们玩儿,可是“我”一过去,他们就跑,真的没人理我了!有一次看到高年级的大哥哥打架,老师就去批评他,而且说了很长时间,于是“我”就开始打人、扔东西,这样,不仅同学们又“理”我

了,老师也“理”我了,虽然他们是批评“我”,那“我”也觉得总比没人理要好。所以,我就经常做一些别的同学都不做的事,为的就是让别人注意“我”、“理”我!家长说如果好好的,就奖励“我”,可是“我”怕大家又都不理“我”了,而且想改也改不了了,所以就一直这样。其实我心里也很难受,在学校我没有一个好朋友,同学们都不理我,老师也不喜欢我,有时候我真的不想来上学了。他们说“我”有心理问题,听说学校有心理小屋,还有咨询的老师,“我”也不知道这里是干什么的,想来又不敢,所以就让家长带“我”来了。 观察和他人反映:

求助者在咨询师面前态度比较友好,情绪比较稳定,体健,无任何躯体不适。通过陈述,可见本人思维是很清楚地,且有良好的“自知力”,而且知道自己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害怕别人不理他,所以采取了自认为比较好的方法来满足与人交往的需要。 据求助者的同学反映,求助者是一个聪明的学生。一年级刚开始的时候也得过一百分,但后来表现越来越不好,刚开始和同学发生争吵,,再后来毁人东西,老师都不让人理他,现在变得也敢与老师顶嘴,甚至骂老师。

求助者的一般资料:

1、求助者的人口学资料:

姓名:刘某某

年龄:9岁

受教育状况:小学三年级学生

联系方式:xxxxxxxx

2、求助者的生活状况:

与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一起居住;

父亲常年不在家,主要有母亲照顾其生活学习。

3、学习记录:

刚开始对学习有兴趣,后来由于不愿意学习,有问题也不愿意老师和家长,所以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4、社会交往:

没有好朋友,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5、自我描述:

对自己的长处、优点、缺点的言词、表情、语言、语调没有夸大和缩小。

求助者个人成长史资料:

婴幼儿期:剖腹产

童年生活:无重大疾病;父母长期两地分居,感情比较和谐;小时候因是三代单传,所以比较溺爱,任性,幼儿园时因为受小朋友欺负后家长引导其以牙还牙,又加上爱看带有武打的电影,所以已经有攻击性行为。

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交往状态:

1、精神状态:

感知觉、记忆、思维状态正常;

情绪比较低落,容易激动;

易激惹,不太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人格完整,相对稳定。

2、身体状态:无躯体异常感觉

3、社会交往:不能与同学正常交往,不想上学。

形成攻击性行为的原因

(一)家庭因素

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不当是刘某发生攻击性行为的直接诱因。年纪较小时一次不愉快的经历本来在孩子心中已产生怨恨的不满情绪。家长不是给孩子恰当的引导,而是害怕自己的孩子吃亏,利用言语鼓动他下次的行为,使刘某从小就缺乏是非感,为他后来的攻击性行为的发展和持续埋下了种子。当他再次受到欺负时,当然不甘被人欺而还手打人。这样的行为得到家长的允许,加上打赢后“胜利”的体验以及家长言语的赞扬进一步强化了他的这一行为。用行为主义的观点来说,被强化的行为在类似的情境出现时发生的可能性更大。所以刘某渐渐的发展了他的攻击性行为。

(二)心理因素

1、情绪、行为:刘某在家里就为所欲为,家长过分溺爱,使孩子逐渐养成了冲动、自控能力差,情绪稍有激动,就头脑发热,就

会与人发生争吵或动手打人。

2、心理发育不成熟:儿童分析能力差,容易被人挑唆怂恿,对他人容易表现出敌意、攻击和破坏行为。

(三)环境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攻击是观察学习的结果。由于儿童模仿性强,是非辨别能力差,常会受社会上一些不法青年的负面影响,如果没有人及时正确的引导这些孩子,他们就易产生攻击性行为。刘某的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和持续与他从小模仿电视电影的武打动作亦有关联。每当他看到影视节目中那些打赢的角色就以为他是英雄,是自己学习的榜样,对他的动作加以模仿,还希望在欺负别人中得到验证,从而养成了不良习惯。于是,遇事总是喜欢以攻击行为解决,使得同伴对他望而生畏,不敢靠前,结果被同学所讨厌和孤立。这样一来,导致他的行为更富有攻击性,产生恶性循环。 评估与诊断:

根据求助者又主动求医的行为,且“自知力”完整,能够完整地分析自己的情况,内容没有泛化,因此诊断为一般的心理问题。 求助者的主要问题是:人际交往障碍、攻击性行为、错误认知。 具体分析如下:

1、人际交往障碍

求助者从小娇生惯养,逐渐形成了凡事以“我”为中心的处事方法。在群体中,当与他人的意见不一致时,没有解决问题的策略,强行要求对方服从自己,因此经常与人发生争执,这些行为形成了他在别人眼中的“不良形象”。我们说,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动态变化的过程,交往的基础是“相互吸引”,即喜欢与接纳。而面对这样的人,谁愿意或谁敢轻易接近呢?

2、攻击性行为、错误认知

求助者的攻击性行为与错误认知是紧密联系的。求助者之所以会产生攻击性的行为,是由于幼儿园中发生的被欺负事件后家长的教育他谁打你你就打他,这样你就不会受欺负了的错误认知,以及上学后,由于他的行为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纪律,影响了其他同学,所以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都远离他,不理他,使他无法满足与人交往、希望


儿童心理问题常见案例》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6101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儿童心理问题常见案例
相关文章
  • 儿童心理问题常见案例

    儿童心理学案例分析儿童心理学案例分析:当犟儿子遇上倔爸爸习惯成自然,习惯一旦养成往往很难再改变,在帮助孩子克服不良习惯的过程中,家长需注意方法的运用。只有运用正确科学...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