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九年级物理练习册 正文

九年级物理练习册

2017-01-02 09:33:02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人教版九年级初三物理上《配套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 物理配套练习册 九年级 上册

第十三章 内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基础知识 1分子,原子,不停,无规则,引力和斥力。2互相接触,进入对方,分子在运动,间隙。3引力,斥力。4运动,升高。5A6B7A8A

能力提升 9樟脑的分子在运动,升华。10扩散,加快。11D12D13C14B15A16A

探索研究 17分子间的距离太大,吸引力太小,分子在不停地运动。18碳分子和钢铁分子之间发生了扩散现象。19油珠从钢瓶分子间渗出来。因为钢瓶分子间有间隙,在高压作用下,油分子便能渗出来。20用乳胶黏合木制家具时,乳胶液体分子与木头分子充分接触,彼此只有微弱的引力作用。只有当乳胶干了,变成固态,分子间的距离变小,引力作用增大,木头才粘得结实。21因为用手抹几下,可以使胶带与纸之间的距离变小,增大胶带与纸的引力,才能揭干净。

第一节 内能

基础知识 1热运动,分子势能,焦耳,分子的热运动,相互运动,越大。2内,减少,具有,增加。3(1)增加(2)增加(3)增加。4(1)做功(2)热传递(3)热传递(4)做功(5)热传递(6)做功。5(1)×(2)×(3)×(4)√(5)×(6)√。6减少,热传递。 能力提升 7D8D9D10B11B

探索研究 12“冒烟”或“冒出火苗”都是因为温度升高,甚至高达木材的燃点,这一现象的产生是由于通过做功的方法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木材温度升高的缘故。13不是这样。因为热传递是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盖棉垫子是为了防止外界的热量向冰棒传递,这样冰棒不容易融化。14由于空间站穿过大气层反回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做功,使其升温而熔化。15用打气筒打气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导致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所以气筒壁会发热。16啤酒瓶内的气压大于外界的气压,当瓶盖开启时,里面气体膨胀对瓶盖做功,导致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也就看到“白烟”。

第二节 比热容

基础知识 1热量,质量,升高的温度,C,J/(kg · ℃)。2特性,一般不同,1kg的冰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是2.1*103 J。3热量,比热容,质量,初温,末温,cm(t-t0),cm(t0-t)。4、70,比热容,热量。5比热容,低于

能力提升 6C7B8B9C10A11B12B13C14、6.3*104J。15、65℃

探索研究 16(1)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质量有关(2)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温度的变化有关(3)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种类有关(4)物质的种类、质量及温度变化的多少。17、7.072*105J。18(1)0.46*103J/(kg · ℃)。(2)铁

第十三章 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 1(1)分子(2)间隙(3)无规则运动(4)引力,斥力。2小于,分子间有间隙。3间隙,斥力。4扩散,无规则,温度。5内,热传递,电。6、455.4。7做功,热传递。8ABFG。9、4.2*105。2.1*103。10、6.3*105,6.3*105

二、选择题 11B12A13A14B15C16D17A18A

三、探究题 19(1)水量多,水的比热容又大,所以不宜升温(2)增大绿化面积

20(1)质量相等的海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的热量,哪一个温度升高得快,哪一个吸热本领强?(海水和沙子吸热升温快慢相同吗?)(2)略(3)吸收相同的热量,沙子温度变化得快(或水和沙子吸热温度变化随着时间延长而减小;或沙子和水,温度越高时升温越缓慢)。(4)例如:早稻育秧,晚间往稻田灌水,白天将水放出;夏天阳光照射下的柏油马路比水泥人行道热得多等。

四计算题21、8.4*105J。22、0.46*103J/(kg · ℃)。铁。23(1)100kg (2)2.52*107J(3)5.04*106J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第一节 热机

基础知识 1化学,化学,内。2热机,内燃机,柴油机。3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4喷油嘴,空气,功率。5A6B

能力提升 7做功,内,机械。8D9C10D11B12C13B

探索研究 14汽油机的顶部有火花塞;吸入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体;点火方式为点燃式;用在小汽车上、低速飞机上。 柴油机的顶部有喷油嘴;吸入空气;点火方式是压燃式;用在载重汽车、火车、轮船、拖拉机上。

第二节 热机的效率 基础知识 1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质量,q,J/kg,J/m3,Q=mq。2

内,机械,有用功。3乙4C5D

能力提升 6C7D8A9D10C

探索研究 11、6.3*105J,3kg。12、8.7*109J。13(1)锅炉效率低的原因:①锅炉冒出大量的黑烟说明煤燃烧不完全;②锅炉周围的温度很高说明向周围散失的热量太多。改进措施:①加大送风量,将煤块磨成煤粉,使煤在炉膛内尽可能燃烧完全;②在锅炉的外面包裹一层不易散热的材料,减少热量散失。(2)可以加大受热面

第三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基础知识 1能量,产生,其他形式,其他物体,总量。2功,能量。3机械,内,机械,内。4内能的转移,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5(1)电能转化为机械能(2)机械能转化为内能(3)机械能转化为内能(4)化学能转化为内能(5)机械能转化为内能(6)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然后转化为机械能(7)光能转化为化学能(8)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能力提升 6B7D8C9D10D11D12A13A14B

探索研究 15在滚摆运动的过程中,由于摩擦不可避免,总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整个装置的机械能不守恒,但总的能量(即机械能和内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16用嘴对着手心哈气是热传递过程,是内能的转移;两手相搓是做功过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第十四章 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 1内能,机械能,做功。2、8.4*107,7.。3方向,不可能。4热值高,污染小。5C,A二、选择题 6A7D8B9C10C11A12B

三、探究题 13(1)?(2)25℃

四、计算题 14解:水所吸收的热量为

Q吸=c水m水Δt=4.2*103J/(kg · ℃) * 40kg * 52℃=8.7*106J,

因为Q放=Q吸,Q放=mq焦炭,所以m=Q放/q焦炭=8.7*106J / 3*107J/kg=0.29kg。答:略 15 解:水吸收的热量为Q吸=c水m水Δt=4.2*103J/(kg · ℃) * 225kg * 40℃=3.78*107J, 设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为η,由题意知,Q吸=P0Stη,即

η= Q吸/P0St=3.78 * 107J / (1.4*103J / (m2 · s)* 3m2 * 8 * 3600s)=31% 答:略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一节 两种电荷

基础知识 1同种,异种。2电荷,摩擦起电。3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同种电荷,互相排斥。4甲。5正,失去,两金属箔片因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负。6带电。7正,正,负。8A9D10A 能力提升 11摩擦起电。12不一定,一定。13不变。14失去。15D16D17C18D19D

探索研究 20塑料笔杆因摩擦起电而带有电荷,能够吸引轻小的碎纸屑;碎纸屑被吸引后,与塑料笔杆带有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又很快跳离笔杆。 21(1)同种电荷互相排斥(2)小球偏离的角度与什么因素有关?22(1)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2)正,负(3)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

第二节 电流和电路

基础知识 1电池,发电机,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2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3略。4从正极到负极。5C6D7A8B

能力提升 9D10B 11略

探索研究 12 ①②⑥,导, ③④⑤, 绝缘。13略

第三节 串联和并联

基础知识1首尾。2一,互相,多,互不。3并。4串。5B6C7B或D 待查8A9B 能力提升 10不变,干。11S2,S1、S3。12B13D 14略

探索研究 16略。 17拧掉一个灯泡,闭合开关,若另一个灯泡不亮,则亮灯串联;若另一个灯泡亮,则亮灯并联。 18略 19略

第四节 电流的测量

基础知识 1(1)电流强度,I,安培,安,A(2)mA,μA(3)10-3,10-6 2题3,2,1,0.1,0.2,0.02。3题2.4,0.48.。4量程,最大,试触,电源两极。5C

能力提升 6(1)200(2)0.05(3)10-4(4)106。 7C8D9B10C11B12D

探索研究 13略。14(1)灯泡亮,但开关不能控制灯的亮灭(2)灯不亮,电路短路,电源和电流表可能烧坏。15电流表与灯泡串联,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第五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基础知识 IA=IB + IC。2题0.3,0.3。3题2,1,热,化学能。4C5C6C7A8B9C 能力提升 10题 = 。11并联,0.5A,0.5A,12C13B

探索研究 14因为0.25A + 1.5A + 0.1A + 0.32A + 2.17A < 3A,所以可以同时使用。15该实验方案存在三个不足:(1)电源的电压与灯泡的额定电压不匹配(2)只选择了一组规格相同的灯泡(3)只根据一次测量数据得出结论不恰当。 改进措施:(1)选用2节干电池串联做电源并增加一个滑动变阻器;(2)应选用多组不同的灯泡做实验(3)应分析多次测量的数据得出结论。 16略 17(1)0.4A(2)两电流表选择的量程不同,不能根据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直接去判断串联电路电流的大小(3)可行,不可行(4)?接的是0-0.6

A 量程,读数时却按0-3 A 量程读数?所选量程太大,读数不精确 18(1)C、D断路(2)a 此步骤操作有可能造成电路短路。

第十五章 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

1、150。2串,并。3、0.9,0.5, 0-3A 。4等于。5、0.6, 3。 6、L1、L2、L3

二、选择题 7D8C9D10D11D12C

三、探究题 13、0.1, 0.5, 2.5

14(1)图略电流表A1的接线柱接反了(2)选取量程大些的电 ??? 表

(3)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15(1)图略 (2)按照小林的解释,闭合开关S后,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先后经灯L2、灯L1,电流逐渐变小,应该是灯L2较亮,灯L1较暗。但小欢所做实验现象仍然是灯L1较亮,灯L2较暗,这说明小林的解释是错误的。

四 应用题

16能

17导线 图略

18器材:导线、开关、电流表、灯泡和蓄电池

方法:用导线将上述器材串联成电路,闭合开关看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从而确定电源正、负极。

19并,乙更符合实际情况,理由略

第十六章电压 电阻 第一节 电压

基础知识 1电压,电源。2、U,伏特,伏,V,千伏(kv),毫安(mv)

3、(1)1.5(2)2(3)220(4)不高于36。4电压高低, ???? 5、并联,负,正,大于。6题、“3”“—”

能力提升 7题:之和,相等。8、0 - 15, 0 - 3, 2.5 。9C10D11A12B

探索研究 13 图略 14 、12V。 15、B金属片是电池的正极。16、a???b???c???d 17电流表:将正、负接线柱分别接D、C处,开关断开,无示数,则灯泡断路;若电流表有示数,则灯泡短路。电压表:将正、负接线柱分别接A、B处,开关闭合,若电压表无示数,则灯泡短路;若电压表有示数,则灯泡断路。

第二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基础知识 1题、4,串。2题、2.4, 9.5, 2.4, 7.1, 9.5。 3题、74, 是。 4题、6 能力提升 5B6D7B8A9C10C11D

探索研究 12 ACBD 13略14 图略

15 把电压表的一端固定在M端,另一端依次接在A点B点C点D点??当电压表突然无示数时,则该点左边离它最近的小灯泡断路。也可用电压表逐一测量每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当电压表有示数时,表明此时电压表所测的小灯泡断路。

第三节 电阻

基础知识 1小,大。2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性质,R,欧姆,欧,Ω

3略 4、控制变量法,材料,长度,横截面积。5铜线,镍铬合金导线

能力提升 6D7B8A9C10C

探索研究 11(1)f(2)g(3)d 12相同长度和横截面积的铁导线比铜导线、吕导线的电阻大几倍,铁导线导电性能较差。

第四节变阻器

基础知识 1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A.2、c。 3、左,大。

能力提升4A5C6A7B8C

探究研究 9 图略

第十六章 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

1题、串,并。2题、6, 8 。3题、串, L1 ,L2, 3.6 , 1.2 ,4.8 。4题、长度,左。 5题、大,小 。6题、橡皮,塑料直尺。7题、BC。 8题、镍铬合金,较大 。

二、选择题9D10D11D12B13B14D15C16A17B18B

三、探究应用19、略。20、(1)电压表与灯泡串联。(2)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21、

(1)电流表正负极接线柱接反了。(2)导线都接在滑动变阻器上面两个接线柱了。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第一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基础知识 1越大,越小。2控制变量法。(1)电阻(2)电压

能力提升 3、亮, 大 。4、C

探索研究 5(1)0 - 3 (2)图略 6(1)电阻,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得电阻的大小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从而改变电阻R两端的电压(2)5(3)略(4)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7(1)略(2)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第二节 欧姆定律

基础知识1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两端的电阻成反比 I = U/R2题1:1, 5:2, 1:1,2:5.3题6,1,6,。4题35, 0.2, 5

能力提升 5B6A7A8C9D10D,11图略,道理:两个电阻串联相当于两根导线串联,总长度比其中一个电阻的长度长,所以总电阻一定比分电阻大。

探索研究12、8Ω。13、30Ω。办法略。14、(1)4V(2)R1=15Ω,R2=10Ω(3)25Ω.

15、(1)0.5A(2)R1=40Ω,R2=24Ω(3)15Ω

第三节 电阻的测量

基础知识1电压表,电流表,R=U/I。2串,断开,阻值最大(1)改变电路中的电流(2)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3暗,小,小

能力提升 4、40,>。5、10,0.25. 6A7C8C

探索研究 9(1)欧姆定律,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小灯泡,图略(2)0.28,12.5,44.6. 10(1)略(2)电路中电流超过了电流表的量程或电流表选用量程太小(3)4,较小,时大时小,导体的温度。11(1)电压(2)12.5(3)一次测量有偶然性,再侧几次求平均值。12(1)连接电路时开关闭合了(2)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上面两个接线柱上(3)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下面两个接线柱上。

第四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基础知识 1、30 2、8 , 8 。3D4D

能力提升 5、 1 。 6、5 。7、1:2 。8、 15

探索研究9解:因为R1、R2并联,所以U=U1=I1R1=0.4A * 30Ω=12V,

U2=U1=12V, R2=U2/I2 = 12V/0.8A = 15Ω

即电源电压为12V, R2 的阻值为15Ω

10、解(1)U1=IR1=0.3A * 10Ω=3V;(2)U2=U-U1=12V-3V-9V。

11 解:(1)当S1、S2闭合时,电路中的电阻R1被短路,电阻R2与灯泡L并联。通过灯泡的电流IL = UL / RL = 6V / 12Ω = 0.5A,

通过电阻R2的电流IR2 = I1-IL = 0.9A - 0.5A = 0.4A ,

电阻R2= UR2 / IR2 = 6V/0.4A = 15Ω

(2)当S1、S2都断开时,电路中电阻R2被断路,电阻R1与灯泡L串联,电路中的电流 I2= U/R1+RL = 6V/18Ω+12Ω=0.2A,灯泡两端电压为UL=I2R1=0.2A*12Ω=2.4V 12 解: (1)电压表示数U2为8V时,电流表示数I=U2/R2 = 8V / 80Ω=0.1A;

(2)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U1=U-U2=9V-8V=1V,

滑动变阻器的电阻R1=U1/I = 1V/0.1A = 10Ω

(3)当电流表的示数达到0.3A时,R1两端电压U1’=I’R1=0.3A*10Ω=3V,电压表的示数U2’=U=U1’=9V-3V=6V。

第十七章 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 1串,20. 2、3.5 , 2.5 , 6 。3、 0-15 , 0-0.6 , 左

4、V,0-15 , 12.5 , 2.5 , 0.1 。5、0.5 。6、< , =

二、选择题 7D8B9C10A11C12A

三探究题 13(1)略(2)5. 14、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5、(1)电流(2)①温度越高,铅笔芯的阻值越小;?相同温度,2B型铅笔芯比H型铅笔芯电阻小。

16、 图略。将两个电流表分别与R0、RX串联,闭合开关,测出通过它们的电流表I0、IX,通过计算式RX = I0R0 / IX , 可算出R X的阻值。

四计算题

17(1)4V(2)0.667A(3)4.5Ω

18 (1)6V(2)0.2A(3)30

19 0.3A,0.3A,12.7

20 (1)防止电流过大而烧坏电流表(或保护电路)(2)0.1(3)当电流为0.6A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R1=R总-R0 = U/I - R0 = 3.0V / 0.6A - 5Ω=0Ω,电阻线长度的改变

篇二:初二物理练习册1-60页

第一章常见的运动 第一节机械运动(A)

一、填空题

1.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 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定另外一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 。

3.物体在运动中,如果 不变,运动路线是 的,这个物体的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

4.某人坐在顺水而下的竹排上,观察者以岸为参照物,竹排上的人是的; 以竹排为参照物,竹排上的人是 的;以水为参照物,竹排上的人是 的。 5.“在中秋的夜晚,看到月亮在云中穿行”这句话描述的是 在运动,参照物是 。

6.用传送带将货物运往高处,货物随传送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以传送带作参照物,则货物是 的。

7.小李坐在匀速行驶的火车车厢里,以车厢为参照物,小李是的。(填“运动”或“静止”) 二、选择题

1.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作参照物(B)运动的物体也可作参照物 (C)参照物的选取是可以任意的

(D)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无论怎样选取参照物,其结果一定相同 2.直升飞机在降落过程中,飞行员看到地面在上升。他选择的参照物是(D) (A)地球 (B)太阳 (C)天空 (D)飞机

3.小船在河水中逆流而上,船上坐着乘客,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C) (A)以岸为参照物,河水是运动的(B)以水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C)以小船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D)以乘客为参照物,小船是运动的 4.下列的物体运动,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是(C)

(A)在空中自由下落的石块 (B)投出去的手榴弹 (C)直升飞机速度大小不变竖直上升(D)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动 5.有时夜晚会看到月亮在云层里穿行,这是因为选定的参照物是( B) A.地球B.云层 C.月亮D.其它星球

6.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描述,所选择的参考物分别是( B ) A.风和水 B.船和地面 C.山和水 D.风和地面

1

第一节机械运动(B)

1.航天飞机在太空与宇宙空间站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___________。此时两物体间彼此处于相对__________状态。

2.在假期中,小华乘坐“和谐号”旅客列车外出旅游。列车行驶中遇到一列货车迎面驶来,当两车错车时,小华感觉到自己乘坐的列车好像在突然之间速度加大了。他产生这种错觉的原因是以__________________为参照物。

3在新型飞机的研制中,将飞机放在风洞中不动,让模拟气流迎面吹来,便可模拟空中的飞行情况。以模拟气流为参照物,机舱里的飞行员感觉飞机是 的。 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驾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只小昆虫在游动,他顺手抓过来一看,竟然是一颗子弹,你认为这可能的原因是( C ) A.子弹是静止在空中的

B.子弹前进的方向与飞机飞行的方向相反,但子弹运动的很慢

C.子弹前进的方向与飞机飞行的方向相同,并且子弹运动的速度与飞机一样 D.这件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

5.如图1,受油机与大型加油机在空中以同样速度向同一方向水平飞行,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

(A)相对于地面来说,受油机是静止的(B) 选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C)相对于加油机来说,受油机是运动的 (D)选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6.如图2所示,坐在汽车里的乘客是否运动,司机和路旁的小学生谁说得对?为什么?

图2

2

1

一、填空题

1.物体运动得快慢用来表示。

2.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内通过的。其计算公式是 。

3.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 4.完成下列速度单位变换:

15米/秒= 千米/时,54千米/时= 米/秒。 5.根据体育教学大纲对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考核的标准,初二男生1500米长跑成绩6分40秒属及格水平,则获得这个成绩的学生,在长跑中的平均速度是___3.75___米/秒。 6.喷气式飞机的速度为1800km/h,炮弹离开炮口的速度为1000m/s,则___________的速度大。 二、选择题

1.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路程多少的 (B)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

(C)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路程一定长 (D)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时间一定短

2.甲、乙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走了30千米,乙走了25千米,走得较快的是(D) (A)甲 (B)乙 (C)快慢相同 (D)不能判断 3.“骑车的速度比步行速度大”,这句话表示( CD ) (A)骑车通过的距离比步行长 (B)骑车所用的时间比步行短

(C)在相同时间内骑车通过的路程比步行长 (D)通过相同的距离,骑车比步行所用的时间短 4.甲、乙两个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V甲:V乙=4:1,t甲:t乙=3:2,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A (A)6:1(B)4:1(C)1:6 (D)3:2

5.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通过的路程是乙通过路程的3倍,甲运动的时间是乙运动时间的1/3,则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 C) (A)1/3 (B)3倍 (c)9倍 (D)1/9 三、计算题

1.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10分钟内通过的路程是1200米,则物体运动的速度是多少?

2.根据天气予报,台风中心以20千米/小时的平均速度向距150千米的某地接近,预计多长时间后到达该地?

88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米/秒,太阳距地球5×10千米,太阳发出的光经多少秒可到达地球?

3

1.目前普通列车的速度约为100千米/时,而磁悬浮快速列车设计速度约为500千米/时,南京到上海的路程为300千米,按以上速度计算,磁悬浮列车从南京到上海需______0.6______小时,比普通列车从南京到上海缩短_______2.4_____小时。

8

2.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是以光速传播的。若光在光缆中传播速度为2?10米/秒,地

7

球的周长约4?10米,电子邮件在光缆中绕地球一周大约需要___0.2___秒。

3.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看到图1中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要___12___分钟。

1

4.2007年4月18日铁路大提速后,我国主要城市间的旅行

时间将大幅压缩,其中北京至福州的时间压缩最多。北京西至福州全程2334km,以往,北京西至福州全程运行时间长达33h以上,提速后全程运行时间约为20h。提速后这趟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 116.7 km/h。

5.如图2所示,小文骑自行车向右做直线运动,通过AB、BC、CD三段路程所用的时间都是2s,他从A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是 5 m/s。

图2

6.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后悔不已,在整个赛跑过程中( D )

(A) 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 (C)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

7.甲、乙两同学从家到学校所用时间之比是5:3,从家到学校的路程之比是3:2。甲、乙两同学从家到学校的速度之比是B

(A)5:2 (B)9:10(C)10:9 (D)3:5

8.水中游得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千米/时,陆地跑得最快的猎豹,每秒可跑40米,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千米,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C) (A)猎豹最大 (B)旗鱼最大 (C)褐海燕最大(D)三者一样大 9.一般人步行10分钟所通过的路程最接近(C)

4

(A)7米 (B)70米 (C)700米(D)7000米

10.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为S=vt.在图3中,甲、乙两直线分别是两运动物体的路程S和时间t关系的图象,由图上可知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A(A)v甲>v乙 (B)v甲<v乙

(C)v甲=v乙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11.图4是表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这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休

息(静止)的时间是__3__h;它从出发至到达目的地,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4.5___km/h。 12.如图5所示,是小车沿直线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在0s到12s这段时间内,

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7m/s。

50 40 30 20 10

图3

图4

图5

13.图6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根据图像判断,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时间是_____7___s。

14.如图7所示,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的变化图像。根据图像判断,物体甲的运动 是匀速直线运动(选填“是”或“不是”),经过2h

物体乙通过的路程是100 km

5

015图6

篇三:九年级上物理配套练习册答案(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练习册》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6063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九年级物理练习册
相关文章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