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读后感 > 苏格拉底之死读后感 正文

苏格拉底之死读后感

2016-12-21 06:34:28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苏格拉底之死》读后感

《苏格拉底之死》读后感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70岁的那个年头,被人控告不敬神灵和蛊惑青年。面对这种莫须有的指控,苏格拉底并没有逃走,还是接受了。在辩护中,苏格拉底大义凛然,刚毅不屈,驳斥了对他的指控,因而激怒法官,最后被投票判处死刑。

后人想不通:在这么一个自由的社会里,怎么可能发生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呢?当时的社会,难道没有对人才、对知识的尊重吗?以投票的形式定罪公平吗?

现代人关于那现代的民主来衡量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因此,苏格拉底之死用现代人的眼光看是对个人自由与权力的践踏。

其实,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同现代世界形形色色的民主政治并不同。在现代的民主政治中,个体一面属于群体,一面却享有作为个体的独立性,享有自由。但在古希腊,个体完全属于群体,他没有脱离群体之外的自由。当时在雅典是不存在个人权威的,既没有知识的权威,也没有道德的权威,一切都得服从人民群体。

雅典社会是一个民主社会,但不是一个法治社会。苏格拉底之死正是有民主而无法治造成的悲剧。

为了减少类似多数人犯错误的可能,为了避免民主社会堕落为暴民社会的危险,现代社会都在践行着制度化的民主―法治。后世的思想家和实践家都认为只有法制才能制止多数人对正义的威胁,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是以这个为奋斗目标的。

对雅典民主的发展史,对法国大革命,对我国“文化大革命”等进行反思后,我们并不能充分否定哪种性质的理论学说,但可以提出新的主张以供发展的实践去证实或证伪。法治的民主观就是反思后的结论之一。

制定法律,建立市场经济,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过多方面长期不懈的努力,我们才能逐渐地迈向民主与法治的国度。

只有安定的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只有法治的民主才具有权威,具有生命力。苏格拉底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为我们提供了“前车之鉴”,我们不能仅仅成为雅典悲剧的看客。

篇二:苏格拉底的申辩读后感

虽然看起来《苏格拉底的申辩》记述得是苏格拉底为他的清白所做的申辩,其申辩对象是雅典的五百人陪审团,但其实本篇对话录是柏拉图在借苏格拉底之口为哲学所做的申辩,其申辩的对象乃是政治。贯穿于整个《申辩》的线索便是政治与哲学之间的张力。

柏拉图几乎所有的对话篇的主人公都是苏格拉底,在柏拉图的对话篇中,苏格拉底和他的对话者们探讨着各种问题,与其说苏格拉底所探讨的“是什么”的问题是他的哲学,倒不如说苏格拉底的哲学就是他的生活方式,是他对善的追寻。在苏格拉底这里,哲学的目的便是要实现一种善的生活。所谓苏格拉底的生活方式就是一种审慎的、不断追问的生活。在《申辩》中,当有人提出流放苏格拉底,条件是让苏格拉底放弃爱知,苏格拉底对此断然拒绝,说道:“(a5)一个未经省察的生活是不值得人过的生活”。正因为此,苏格拉底整天在市场上和别人对话,省察那些自以为知的人,通过一个个的诘难指出他们的无知。也正因为这样,苏格拉底才得罪了雅典公民,最终导致了苏格拉底之死。

苏格拉底为何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故意去得罪雅典人?在《申辩》中,苏格拉底着重谈了他所省察的三种人--政治家、诗人和匠人,而这三种人恰恰又是在当时雅典社会中占据着主流话语权的人物。苏格拉底之所以会得罪这些人,当然不仅仅是出于苏格拉底对他们妄知的愤慨,而是因为这是神赋予苏格拉底的使命。在《申辩》中,苏格拉底大篇幅地谈到了所谓的“神谕事件”。神谕显示苏格拉底是世上最智慧的人,原因在于苏格拉底是唯一认识到自己无知的人。在苏格拉底看来,智慧是人所不能拥有的,她只有神才能拥有,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去爱智慧。故而苏格拉底自觉到神赋予他的任务就是去省察那些自以为知的人,让他们也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因为人在自知无知的基础之上才能去爱智慧,才能实现对善的追寻。然而,苏格拉底的省察活动(也就是他的生活方式),在当时的雅典人看来却是一种烦扰,苏格拉底自己也把这种烦扰比喻为一只牛虻在不停地叮咬一匹昏昏欲睡的大马。这种烦扰最后招致了雅典人的报复,他们判了苏格拉底死刑。这种烦扰和报复便凸显了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对立。

虽然苏格拉底反复提到自己拒绝从政,但苏格拉底并不反对政治,因为政治的目的也是要实现一种善的生活,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政治与哲学一样都是以善为目的的。但是,政治与哲学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哲学是原始性的,而政治则是次生的。哲学作为一种对善的追问是直接指向善的,而政治虽然也以善为目标,但已经退化为一种手段。在哲学那里,手段与目的是不分的,人们既是通过哲学追问进而向善进发,并且哲学追问本身也就是一种善的生活。而在政治那里,手段与目的完全分离,政治只是一种为了实现善的生活的手段,因而在政治生活中,人们看起来似乎已经完全忘却了对善的追寻。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对立,在这一意义上就可以说是一种面向上对立,前者直接面向善本身,后者只面向有益于实现善的事物。正是哲学与政治这一点对立才进一步衍生出其它方面的对立。对于哲学而言,由于其直接面向善,因而她力求以真理取代意见;而对于政治而言,由于它仅仅作为一种以实现善为目的次生性的手段,它需要以意见为基础,最终由意见逐步上述到对真理的探寻,因此,它才需要一些“高贵的谎言”作为政治生活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

尽管哲学与政治有着根本的不同,但政治作为一种实现善的生活的手段却又是必要的,因为城邦中每个人的禀赋有所不同,他们对真理的接近程度也因而有所不同。我们不能奢望城邦中每个人都像苏格拉底一样过着一种哲学的生活,对于这些暂时不能达到真正爱知境界的人,其生活的根基只能建立在正确的意见之上。所以就这一点而言,苏格拉底并不反对政治。既然苏格拉底并不反对政治,那么他为什么又要倾其一生去省察和烦扰那些雅典城邦中的“政治人”,甚至还为此付出了生命呢?这看似是一种悖谬,实则并非如此。苏格拉底反对的并非是政治,政治作为一种在城邦之中实现善的生活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苏格拉底真正反对的是政治作为一种手段的目的化,也就是政治忘却了它原本真正的目的,而把手段本身目的化了。在苏格拉底看来,政治是实现善的手段,虽然它会因此形成种种具体的制度,这

种制度可能看上去十分具体和琐碎,但是这些作为手段的政治始终都一如既往地以实现善的生活为其目的。但是,在当时的雅典城邦之中,种种不正义的制度戕害着人们的善生,这使得苏格拉底意识到当时的政治已经偏离了它本来的轨道,已经忘却了它本然的目的,信以为政治的目的就是权力或者权术。所以,苏格拉底才自诩为牛虻,不停地叮咬这雅典城邦这匹大马,不断地警醒雅典公民要把善作为其政治生活的真正目标。

篇三:斐多篇读后感

——读《斐多篇》有感

20131011322 杜莹莹

《斐多篇》主要记录了苏格拉底在临近死亡那一天与他的朋友和学生们关于死亡的充满了哲理的谈论,谈论的主要内容是正义和灵魂。苏格拉底认为灵魂是永恒的,并深信生前行善的人死后会在另一个世界获得幸福。此外,他还表明:作为哲学家,需要抛却肉体享受,让自己的心灵纯净、透明,没有杂质。这个清洁心灵的过程,他称之为学习如何死亡的过程。只有经过学习死亡,本质上纯正善良的灵魂和充满着欲望、肮脏的肉体才能彻底分离。如此才能得到真正的超脱,到达天神所在之地。而苏格拉底不畏惧死亡的原因,也正是他自信自己已经完成了这个过程,雅典人对他的处死,只是送了他一程——向着美好且永恒的天神之处。

在没有读过《斐多篇》和关于苏格拉底的其它著作之前,我对苏格拉底之死的了解,仅限于高中课本上那张苏格拉底一手端着毒酒,一手指向上方的油画了。关于他的死因,也就是他拒绝逃跑的最主要原因,是他为了维护雅典的民主制度和法律的尊严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但是当仔细地读过《斐多篇》之后,我对苏格拉底和他的思想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中西方思想的异同有了更多的了解。

对于《斐多篇》体现的苏格拉底的一些思想和行为方式,有很多我都深深地赞同、钦佩,也有一些我不能很好地理解、认同。

首先,苏格拉底不仅思想深邃,他的教授方法也别具一格。由于《斐多篇》通篇都采取了对话的方式,所以,“苏格拉底式对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苏格拉底就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接生”知识。他的助产术,在《斐多篇》中最突出的表现应该就是“诘问式”了——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学说、命题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很少给出被提问者带有自己想法的、具有主观色彩的意见。他在教学生获得知识时,不是把这种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进行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他的谈话充满了艺术,就像助产士为人接生一样——助产士本身并不是生孩子的人,她只是帮助别人接生而已。同样地,苏格拉底的工作就是帮人们“生出”正确思想,他认为真正的知识来源于人的内心,而不是来自别人的传授。同时,惟有出自内心的知识,才能使人拥有真正的智慧。这种对话的方式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苏格拉底是能够给予别人智慧的精神导师。

并且,朴素的辩证法在苏格拉底与学生的对话中也多有体现,如从“美是丑的对立面,正确是错误的对立面……凡有对立面的事物必定从其对立面中产生……”等观点中,都可以看出苏格拉底有很强的抽象能力并且善于归纳总结,他的思想也因此具有很强的思辨性。

“…请你们指出,有什么办法可以改进我的解释…”苏格拉底待人谦虚严谨,这是有利于他在哲学之路上不断前行的。一个民族,不管文化多繁荣,都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这个民族的文化才能长盛不衰。同样地,一个人,不管多博闻强识,都要虚心接受身边人的意见,这个人的思想才能不断丰富。苏格拉底正是这样,虚心接受身边人的意见,无论是对手,是朋友,还是学生。我想,苏格拉底在与学生进行讨论甚至辩论的同时,伴随着思想的碰撞,和学生对新知的汲取,苏格拉底自身也在成长,因此,他与学生的交流,也是教学相长的过程。

《斐多篇》中,对话的主要内容是苏格拉底通过对话引导他的学生坚信人死后有灵魂,这虽然在本质上是带有宗教色彩的,但在当时,这种说法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古希腊民主政治的运行。在智者学派兴起之后,他们所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等一些思想被普遍接受,实际上是人的觉醒、人文主义的兴起,但是当这些主张被误读,就导致了雅典民众重视享乐,骄奢淫逸,世风日下,城邦民主制走向衰颓。但是,如果人们相信死后是有灵魂的,并且,只有生前行善,死后灵魂才会得到幸福,再次为人时才会拥有智慧和高尚的品德时,人们必定会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善人更善,而恶人,考虑到作恶之后灵魂的下场,想必也会收敛许多。因此,无论苏格拉底的初衷是什么,但从结果上看,当时,这种方法在维护社会稳定上确实起到了作用。当然,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用宗教维持社会秩序这种方法已经逐渐淡化。

此外,虽然说苏格拉底不惧怕死亡是因为,他坚信作为一个哲学家,自己生平的作为是良好的,可以让灵魂不受苦难,死亡是另一种生命的开始,他生前关于死亡和灵魂的论证以及临死时那句“克利托,我们必须向阿斯克勒庇俄斯进献一只公鸡”都可以证明他对灵魂永生的信仰。但苏格拉底面临死亡时的镇定和阔达还是为他平添了几分人格魅力,也正因如此,当他牺牲在雅典的民主制下时,他的学生感到“我们像是失去了一位父亲,我们的余生都将过着一种孤儿般的生活”。

苏格拉底的大义凛然固然可敬,但我认为,在某种程度上,他的做法和思想是矛盾的。在谈论死亡时,苏格拉底表示他反对自杀,他认为,诸神是人的看护,如果诸神未让你死去,而你却自杀了,这是对诸神的不敬,灵魂就是有罪的,这种观点有些类似于中国的传统观念:“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二者都是反对自杀的。苏格拉底反对自杀,但他在利用众多方法都可以实现不死的情况下,却仍旧选择了去死,抛开他的目的不说,这是不是一种变相自杀呢?

除了在有些方面自相矛盾,我认为,苏格拉底的有些推论还过于主观,具有随意性和唯心主义倾向。

例如,苏格拉底用希腊神话故事来讲述人死后的经历时,没有任何实在的凭据,完全凭借神话和想象告诉他的学生人死后的去处——“天堂”或是“地狱”。他把人死后的去处描写得那样生动逼真,彷佛他曾经去过,毕竟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在我看来,如果说之前的对话中,苏格拉底仅凭借论证推理就得出灵魂永生这一结论还可以勉强被接受,那么对于任何一个未曾到过“天堂”或是“地狱”的人,都是不具备资格谈论那里的情况的——如果它们真的存在的话。

从东西方文化对比来看,他的这种思想和东方的佛教思想又是类似的——在中国,佛教也提出了因果业报的概念:一个人如果生前不行善,死后是会下十八层地狱,接受层层折磨的,这也使众多佛教信徒笃定积德行善是使灵魂得到超脱的不二法门。

此外,他在论证灵魂永生时,简单地将世间万物分成了单一的和组合的两种,就急于进行以后的论证,我认为这也是不妥当的,因为划分标准不同,世间万物的种类也会千差万别,就算是最抽象的划分,也不止“单一事物”和“组合事物”这两种,因为按照他的说法,灵魂无形但是永生,我们是不是还可以将世间万物划分为“有形的”和“无形的”、“暂时的存在”和“永恒的存在”呢?

“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虽然对于苏格拉底的很多思想我都存在怀疑,

但《斐多篇》向我们展现的苏格拉底——一代思想文化巨匠,所带给我们的思考,是永远不会停止的。灵魂是否存在?若是存在,是否永生?这些问题至今也没有明确的答案,且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争论不休,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它是引发的人们关于人本身和世界万物的思考,也同样,至今仍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苏格拉底之死读后感》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5213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苏格拉底之死读后感
相关文章
  • 苏格拉底之死读后感

    《苏格拉底之死》读后感《苏格拉底之死》读后感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70岁的那个年头,被人控告不敬神灵和蛊惑青年。面对这种莫须有的指控,苏格拉底并没有逃走,还是接受了。在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