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 正文

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6-12-18 22:04:02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__八年级上册__知识网络图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第一课鸦片战争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1、时间:1839年; 人物:林则徐; 事件:虎门销烟;地点:虎门海滩 2、虎门销烟的影响?

虎门硝烟维护了民族尊严,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勇气和决心。 二、鸦片战争

1、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直接原因

英国工业革命迫切需要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根本原因 2、发动者:英国 3、 时间:1840—1842年

4、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5、鸦片战争影响?

①政治: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的民族危机开始出现。 -+-

②经济:封建经济开始瓦解,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③思想: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 6、鸦片战争战败原因?

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三、《南京条约》 时间:1842年8月

性质:《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内容:1.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元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协定关税

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外忧:英法和沙俄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1、时间:1856—1860年 2、发动者:英法

3、目的: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4、性质:这次战争实际上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5、英法罪行:①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②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二、沙俄趁火打劫

1、罪行:沙俄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万平方千米 2、签订的条约

1

內患:太平军

一、洪秀全金田起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1、时间:1851年 2、领导人:洪秀全 3、地点:广西桂平金田村

4、发展情况:①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好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②1853年,定都南京,改名天京,建立起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5、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

①1860年8月在青浦击伤华尔②太仓大捷③1862年在慈溪战役击毙了华尔 6、太平天国的双重性质:反侵略反封建

第三课边疆危机与收复新疆

一、边疆危机

背景:1.19世纪60至70年代,新疆成为列强争夺的目标 起因:1865年阿古柏带兵侵入新疆,1867年,阿古柏公开宣布建国,自立为汗。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 时间:1876年4月

结果:1878年初,除伊犁外,新疆重回祖国怀抱

伊犁回归:经过6个月的谈判,争回了伊犁南部地区,但在重新签订的《伊犁条约》中,沙俄依然强行割占了中国新疆地区

的一块领土。

管理方式: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

一、原因:日本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把对外扩张作为基本国策。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导火索。 二、时间:1894—1895年 三、发动者:日本 四、著名战役:

1、战争开始:1894年丰岛海战

2、简述邓世昌事迹:1894年黄海海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与日本吉野舰斗争,最终壮烈殉国家 3、战争结束: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

五、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1、时间:1895年

2、签订双方:中方代表李鸿章,日方代表伊藤博文。

3、性质:《马关条约》是继中英《南京条约》后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4、内容:①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割地

②.赔偿日本军费 白银2亿两——赔款 ③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开设工厂 ④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通商

5、危害

割地:割地增多,破坏主权,刺激瓜分; 赔款:加重中国人民负担; 通商: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开设工厂:日本以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 6、影响:①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②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 ③它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更多的主权

7、战败原因:①政治腐朽

②避战自船

③清政府封建制度的落后

8、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发展才是硬道理,要坚持改革开放,努力提升综合国力,勿忘历史,以史为鉴。第五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注: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可称为帝国主义 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嫌弃瓜分中国的狂潮,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兴起 2、时间:1900—1901年

3、发动者——八国联军:英、法、俄、德、日、意、奥、美 4、原因:①维护在华利益——根本原因

②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直接原因 或者=目的: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维护在华利益 5、主要战役:廊坊战役、天津战役

6、罪行:慈禧太后、光绪皇帝西逃,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7、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二、《辛丑条约》 1、时间:1901年

2、主要内容:①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经济

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政治

③清政府拆除大沽口到北京的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军事 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外交

3.危害

经济:使清王朝经济将长期受制于列强 外交:便于列强控制清王朝的内政外交

军事:使清王朝丧失了军事自主权,便于列强长驱直入 政治: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4、影响

①中国的民族危机全面加深

②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3

③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器物:经济上—工业化??????洋务运动

制度:政治上—民主化??????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思想:思想上—自由化、民主化??????新文化运动

近代化探索特点:由器物变革到制度变革到思想文化变革,由表及里,层层递进。

第六课洋务运动

一、鸦片战争后魏源睁眼看世界

1、鸦片战争后,魏源在编写的《海国图志》中提出“以夷制夷”和“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2、《海国图志》主要介绍了西方各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状况和许多先进的技术,如火轮船、地雷等新式武器的制造和使用等。

3、“以夷制夷”和“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1)意思是充分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来捍卫国家独立,要学习外国的科学技术等长处,以抵御外侮 (2)影响:突破了长久以来禁锢人们思想的华夷观念 4、魏源被誉为“近代中国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先驱之一” 二、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忧外患。内忧:太平天国运动;外患:列强侵入 2、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3、目的: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统治 4、代表人物:中央代表:奕?

地方代表:曾国潘,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5、阶级派别:地主阶级洋务派 6、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7、内容:(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 ——创办了安庆内机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2)海防:北洋、南洋和福建三只海军正式组建成军

(3)后期:以“求富”为口号——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张之洞船板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一批近代民用企业。

(4)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1862年),派遣留学生,培养新式人才 8、工业转民用的原因? 解决财政经费和原料供给问题。

9、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10、败因:没有彻底变革落后的封建制度(=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不触动封建制度,导致其最终破产)。 11、性质: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12、影响: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它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为

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对列强的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御作用。

三、新式交通与通讯工具的出现(与12课内容相关) 伴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和近代工业的兴起:

1、19世纪60年代后,靠蒸汽推动的小火轮、钢甲船逐渐出现。 2、1881年建成唐胥铁路,是中国人自己兴办的第一条铁路。

3、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主持设立电报总局(次年,天津至上海设立了电报局),到20世纪初年,全国各大中城市基本上都设立了电报局。

第七课戊戌变法

4

一、公车上书 1、 时间:1895年 2、 人物:康有为和梁启超 3、 事件:公车上书

即1895年康有为和梁启超“公车上书”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二、警世洪钟《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介绍:严复翻译出版的《天演论》中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观点 2、政治主张:效法西方,变法图强

3、作用:为维新派的变法运动提供了理论武器 三、百日维新(也称戊戌变法) 1、时间:1898年6月(农历戊戌年)

2、内容:1.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政治方面 2.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经济方面

3.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教育方面 4.创办报刊,开放言论——文化方面 5.训练新式军队——军事方面 3、结果:变法失败

4、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败因:①顽固派过于强大

②只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③没有发动群众

6、意义: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第八课辛亥革命

一、兴中会成立 1、时间:1894年 2、地点:檀香山 二、中国同盟会成立 1、时间:1905年2、地点:日本东京

3、性质: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4、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中国同盟会创办了机关刊物《民报》,孙中山在其发刊词中把同盟会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合成为“三 民主义”。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面旗帜 二、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1、时间:1911年10月10日 2、地点:湖北武昌

3、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影响:①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②清王朝崩溃,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结束,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③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推动了近代社会风尚的变化

三、民国诞生

1、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成立,中华民国以南京为首都,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为民国元年。

2、1912年2月12日,宣统皇帝下诏退位。第二天,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5

篇二: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 知识网络图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 知识网络图

(适用于2010年秋季)姓名:ER00000020

第一单元 知识网络图

侵略与反抗 一.鸦片战争原因:罪恶的鸦片走私受到中国的抵制,英国政府决定发动侵略战争

时间:1840年6月 标志: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时间:1842年

内容:1.割让香港给英国

2.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协定

鸦片战争意义:1.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封建社会

2.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虎门销烟时间:1840年6月3日

地点:虎门海滩

意义:1.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 引起者: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经过:攻占广州—北犯天津—进入北京 制造的事件:火烧圆明园

俄国在期间得到的好处: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注意:阅读并背诵课本P8页下方的《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表》)

太平军建立时间:1851年 领导人:洪秀全 地点:广西桂平金田村

经过: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1862年9月,太平军击毙华尔,严惩洋枪队。

三.收复新疆背景:1.19世纪70年代后,中国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争夺的目标之一

2..英俄都想争夺新疆

起因:1865年,中亚浩罕国的陆军司令阿古柏带兵侵入新疆,占领喀什葛尔(ka shi ge er 咖时隔而),随后攻

占天山南路各城。最后,擅自建国,自立为汗。几年后,又攻占乌鲁木齐,吐鲁番等地,把势力扩张到北疆

左宗棠收复新疆时间:结果: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重回祖国怀抱

收复伊犁时间:19世纪80年代

管理新疆方式: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四.甲午中日战争背景: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对中国发动侵华战争

时间:1894年

主要战役:1894年9月的黄海大战 牺牲的英雄:邓世昌

1

结果:签订的条约:中日《马关条约》

时间:

签订双方:李鸿章和伊藤博文

主要内容:1.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 白银二亿两

3.4.增辟通商口岸 意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背景:中国爆发义和团运动

时间:结果:签订的条约:辛丑条约

时间:1901年

主要内容:1.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

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3.清政府拆大沽口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4.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意义:1.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巧记八国联军国名的一句话:一个日本婴儿做美发,真得意噢。

八国联军成员: 日 英俄 美法 德意奥

第二单元知识网络图

近代化的探索 六.洋务运动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时间:19世纪60年代 目的: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代表人物:中央代表:奕䜣(yi xin 益新)

地方代表:曾国潘,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口号:前期:自强

后期:求富 主要内容: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海军,兴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 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性质: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评价: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生产经验,培养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

七.戊戌(wu xu 务须)变法背景:公车上书:时间:1895年

主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内容:反对同日议和,请求变法图强

结果:对清政府触动不大,却轰动全国

意义: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戊戌变法时间:1898年6月

主要内容:1.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2.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3.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

2

4.5.训练新式军队

帝,逮捕维新人士,变法失败

八.成立兴中会时间: 地点:檀香山

成立同盟会时间:1905年8月

地点:日本东京

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将纲领概括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时间:1911年10月10日

地点:湖北武昌

经过:19II年10月10日晚,革命党人占领楚望台军械库,10月II日,占领武昌,起义胜利 结果:1911年11月下旬,全国已有15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朝统治迅速崩溃

中华民国建立背景:1911年12月,独立各省代表在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成立时间:1912年元旦(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辛亥革命性质: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意义: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九.新文化运动背景:1.西方民主思想,科学文化传入中国

2.袁世凯为实现独裁与专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3.陈独秀等总结辛亥革命失败教训,主张根本改造国民性

时间: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口号旗帜:民主与科学

主要阵地:《新青年》

内容:前期: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四提倡,四反对)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评价: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条件。但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第三单元知识网络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十.五四爱国运动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爆发时间:1919年5月4日

中心:北京——上海

主力:学生——工人

结果:1.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2.罢免曹汝霖(cao ru lin 草乳林)等人卖国贼的职务

3.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意义: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3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立的条件: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中共一大时间:

地点:上海——嘉兴 内容:通过党的纲领,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 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十一。北伐战争:黄埔军校的建立时间:地点:广州黄埔

创办者:孙中山 校长:蒋介石

贡献: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北伐军进军原因: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时间: 北伐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lin 林)等三个军阀

主要战役:汀泗桥(ting si qiao 听四桥),贺胜桥,武昌战役 结果: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但在胜利进军时,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北伐失败。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时间: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结果:后来,南京政府统治全国

十二。南昌起义时间:1927年8月1日 地点:江西南昌 领导人:周恩来,贺龙,朱德 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秋收起义时间:地点:湘赣边界 领导人:毛泽东 重要决策:放弃攻打中心城市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农村包围城市)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时间:秋收起义之后 地点:井冈山 建立者:毛泽东 意义: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会师时间:会师部队: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队伍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的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十三。红军长征原因:博古和李德等人错误指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时间: 转移人员: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万多人

长征路线:中央革命根据地——敌人4道防线——贵州——遵义——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上的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甘肃会宁三大红军主力会师(长征结束)

两次会师:(1)时间:会师双方: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 地点:陕北吴起镇

(2)时间:会师双方:红一方面军与红二红四方面军地点:甘肃会宁 意义:完成战略转移任务,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4

遵义会议时间:

内容: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第四单元知识网络图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十四。九一八事变时间:1931年9月18日

起因:日军在自行炸毁这段铁路后,反诬是中国军队炸毁,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 进攻沈阳城 蒋介石意见:坚决不抵抗 结果:日军在四个月内侵占了东北三省,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千米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 西安事变原因: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

时间:

发动者:张学良,杨虎城 结果: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 意义: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十五。卢沟桥事变时间:1937年7月7日

地点:卢沟桥 原因:日军在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士兵失踪,要进城搜查,被中国军方拒绝。蓄谋已久的日本军队向中国守军进攻,炮轰县城 意义: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

南京大屠杀时间:

被害人数:30万人以上

十六。血肉筑长城:平型关大捷时间:

地点:山西平型关

作战军队:八路军一一五师

结果:消灭日军1000余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

意义: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台儿庄战役时间: 指挥者:李宗仁

作战军队:国民党军队

结果:共歼敌一万多人

意义: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百团大战时间:

地点:东北

总指挥:彭德怀

意义: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中共七大时间:1945年4月

地点:延安 讨论的问题: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会议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意义: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5

篇三: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下册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1页 第2页


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4960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
相关文章
  • 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__八年级上册__知识网络图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一课鸦片战争一、林则徐虎门销烟1、时间:1839年;人物:林则徐;事件:虎门销烟;地点:虎门海滩2、虎门销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