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政治理论常识 正文

政治理论常识

2016-12-17 07:44:25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政治理论常识

1、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远大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走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

3、党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4、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5、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6、三个代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全党同志要牢牢把握这个根本要求,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二)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三)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四)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总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发展的、前进的,内涵是相互联系、统一的。全党必须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使我们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7、现阶段性质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8、现阶段主要矛盾

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

9、党在社会主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0、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11、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要从根本上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领域的改革。

开放包括对外对内的全面开放。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更多更好地利用外来资金、资源和技术,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西方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改革开放应当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在实践中开创新路。

12、社会主义建设根本任务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① 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②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③ 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

13、党的工作中心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中,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

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实施科教兴国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做到效益好、质量高、速度快,努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14、党在现阶段的要务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各项工作都要将三个有利于作为出发点和检验标准。

三个有利于: 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5、十六大主题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16、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战略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

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依然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未变,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没变,党的中心工作没变。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

① 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

② 到2020年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基本实现工业化;

③ 到2050年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1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020目标)

(1)小康社会目标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二0二0年力争比二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实现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目标,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局面。

① 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② 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③ 合理的分配格局形成,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④ 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⑤社会管理体系完备, 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⑥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

⑦ 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

⑧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完成这个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工作要有新举措。各地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实现这个目标。

(2)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

①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 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

③ 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④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⑤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

⑥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向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⑦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⑧ 千方百计口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3)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篇二:政治理论基础知识重要考点

内蒙古教师考试

政治理论基础知识重要考点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又可以表述为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或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思维与存在谁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意识的能动作用,也叫主观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形成主观观念,并且能动地指导人们进行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是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对立统一规律。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两个因素,即商品二因素。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或叫抽象劳动)。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交换过程的必然产物。货币使商品循环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要经历两个阶段或两次形态变化: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W—G(W指商品、G指货币),即卖;货币形式转化为商品形式,G—W,即买。货币具备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价值规律是商品运动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交换。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二、毛泽东思想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完整概括和系统论述。《决议》将毛泽东思想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独创性理论概括为六个方面: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关于政策和策略,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关于党的建设。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进行三湾改编时,确立了党领导军队的组织制度,首创了把“支部建在连上”的重要原则,从组织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制度。

1939年10月,毛泽东发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阐明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三个基本问题。

内蒙古教师考试网

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精辟地概括了人民军队的宗旨,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深刻阐述了这个宗旨对于军队建设和进行人民战争的深刻意义。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事业中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阶级性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也是由党的先进性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又是经过长期斗争考验形成的。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1.邓小平理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活的灵魂,它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邓小平理论的全部内容,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指: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是指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3.科学发展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科学发展观的是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内蒙古教师考试网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5.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篇三:政治理论知识

政治理论知识

2011-04-23 21:27:22| 分类: 公务员考试辅导 | 标签:主义 社会 邓小平 生产力 政治|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单项选择题

1. 什么是哲学?简单地说: ( )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B、哲学是关于人生观的学问

C、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

D、哲学是关于待人处世的学问

2.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C、无限和有限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3. 邓小平理论从理论上初步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社会主义所处的初级阶段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党的基本路线

4.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5. “三个有利于”标准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其中最基本的是( )

A、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B、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C、增强综合国力D、发展生产力

6.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中世纪经院哲学

C、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D、17、18世纪英法资产阶级哲学

8.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A、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C、发展生产力 D、向共产主义过渡

9. 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保证,是坚持( )

A、四项基本原则B、改革开放

C、公有制为主体D、以法治国

10.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可知性B、无限性C、客观实在性D、永恒性

11. 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是( )

A、战争与革命B、和平与发展

C、改革与开放D、改革与发展

12.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 )

A、客观实在性B、质的规定性 C、运动 D、时间和空间

13. 邓小平理论的根本出发点是( )

A、实行改革开放 B、吸收利用外资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4.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一切方针政策的基本原则,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 )

A、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发达

B、人口多,底子薄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建立还不完善

D、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5.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其含义是指:( )

A、运动是事物的质变,静止是事物的量变

B、运动是客观的,静止是主观的

C、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

D、运动是有限的,静止是无限的

16.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邓小平理论强调( )

A、改革是一场革命

B、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变革

C、改革是局部的社会变革

D、改革是为了重新调整人们的利益格局

17. 时间、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因而:( )

A、时空是一种纯粹的形式

B、时空与运动着的物质是不可以分割的

C、时空是度量物质运动的尺度

D、时空的具体特性是绝对的

18. 中共十五大的历史性决策和历史性贡献是( )

A、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C、确立以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D、重新制定党的基本路线和纲领

19. 时间的一维性是指( )

A、无限性B、不可逆性C、顺序性D、持续性

2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要经历( )

A、80年 B、50年 C、100年 D、30年

21. 空间的无限性是指:( )

A、存在着绝对空虚的空间

B、空间是永恒的

C、空间是不可计量的

D、空间三维的广延性是无限的

22. 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政治制度 D、意识形态

23. 意识的本质是指:( )

A、意识的能动作用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物质的反映

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意识与物质彼此独立,互不依赖

24. 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前提是( )

A、消灭剥削 B、消除两极分化

C、共同富裕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5. 意识的能动性的含义是指:( )

A、人的意志是万能的

B、人类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C、人具有感觉的能力

D、人具有改造规律,摆脱规律的制约的能力

2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D、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

27.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 )

A、存在 B、矛盾 C、物质D、宇宙精神

28. 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 )的观点。

A、客观唯心论 B、形而上学

C、庸俗唯物论 D、主观唯心论

29. 我国改革的重点是( )

A、政治体制改革 B、经济体制改革

C、精神文明建设体制的改革 D、政党制度的改革

30. 辩证联系的含义是:( )

A、概念之间的相互判断,推理等逻辑关系

B、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C、事物发展逻辑中直接的本质关系

D、事物或现象之间界限的不确定性

3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说是( )

A、计划经济 B、政府主导型经济 C、法制经济D、产品经济

32.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

A、事物的普遍联系

B、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

C、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事物的变化不仅有量的增减而且有质的变化

33. 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是坚持( )

A、改革开放 B、四项基本原则

C、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D、依法治国

35. 质变指的是事物:( )

A、处于统一,相持,平衡状态 B、渐进过程的中断

C、在度的范围内的持续和扩展 D、发展的连续性

34.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是( )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36.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38.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灵魂是( )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37. 从物理状态上看,水凝固为冰,这是:( )

A、质变 B、量变 C、阶段性的部分质变 D、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39. 区别量变和质变的标志是看:( )

A、事物的变化是否突破“度”

B、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C、事物是否发生数量的增减

D、事物是否发生非本质属性的变化

40.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 )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C、形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

主义文化

D、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41. 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是:( )

A、肯定和否定B、量变和质变 C、运动和静止 D、同一和斗争

42.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实践第一的观点 B、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43. 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党的这种领导地位是由( )

A、党的宗旨决定的 B、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的

C、党的路线决定的 D、党纲党章规定的

44.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根本的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C、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

D、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批评和自我批评

45. 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 )

A、革命B、改革C、政治运动 D、阶级斗争

46. 辩证的否定就是扬弃,它是指:( )

A、新事物全盘抛弃旧的事物 B、事物发展的连续性

C、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D、新事物对旧事物全盘继承

47.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

A、共产党的一党制

B、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联合执政的多党制

C、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多党合作制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48. 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揭示了:( )

A、矛盾发展过程中平衡性和不平衡性的关系

B、事物发展的新陈代谢的基本趋势和具体道路的关系

C、事物发展过程中连续性和间断性的关系

D、事物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关系

49.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的是( )

A、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

B、坚持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C、把党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

D、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50.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个观点是:( )

A、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正确观点

B、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

C、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51.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 )

A、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B、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C、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D、转变工作作风,不搞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52. 唯物主义认识论是( )

A、先验论 B、反映论 C、天才论 D、经验论

53.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然经历的起始阶段

B、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

经历的阶段

C、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D、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54.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 )

A、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C、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享受经济繁荣的成果

55.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

A、真理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

B、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

C、真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客观的

D、真理的内容及其检验的标准是客观的

56. 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C、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D、坚持自力更生不动摇


政治理论常识》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4826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政治理论常识
相关文章
  • 政治理论常识

    政治理论常识1、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