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短篇民间故事 正文

短篇民间故事

2016-12-17 07:59:17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民间传说(二)】故事小短集

两兄弟的摇钱树

从前,有个老汉领着两个儿子过日子,老大老实憨厚,老二油滑。老汉死后,老二想把老大撵出家门,提出要分家。

老二说:“哥呀,我身子扳不硬实,房子和地就都给我吧,你身板好,力气大,自己盖房子,开荒种地把!”

老大说:“中!”扛了一把锄头提了一把斧头就上山了。在山上找了快避风的山窝,砍了些树木,搭起窝棚,就开始开荒种地,种上粮食,吃用不尽的就拿到镇里去换点钱。 老二好吃懒做,不久就把家里的存粮吃光了,还卖田卖地。

一天,老二心血来潮,上山去看哥哥,走进去一看,惊呆了。青砖瓦房,花红柳绿,鸡鸭鹅狗,几个粮仓都装得满满的。老二心想:是不是我那个死老爹偏心,留了什么宝贝给哥哥,就问老大:“咱爹是不是给你啥宝贝了?”

老大说:“爹给了我一颗摇钱树,缺啥少啥,摇一摇就有了。”

老二心想,哪天你不在家我就来偷。

老大又说:“我这摇钱树有两颗,各分五个叉,随身带着,想丢下都不行。” 老二说:“哥,你让我看看呗!”

老大把双手一摊,说:“这就是摇钱树,只要两手勤快,肯干,啥都会有!”

老二非常惭愧,从此之后一改以前的坏习惯,也勤勤恳恳地干活,两兄弟也变得和和睦睦,都娶了老婆过上了好日子。

相关整本阅读http://yuedu.baidu.com/ebook/0c4f091e0066f5335a8121cd.html 其里和其外

从前,有个齐员外,前妻得病死了,留下一个儿子名叫齐外,齐外聪明伶俐。齐员外后来又娶了一个老婆,也生了一个儿子,名叫齐里,从小又调皮又笨。

齐员外的后妻只爱自己生的儿子,害怕将来齐外要跟自己儿子抢家产,把齐外看成眼中钉肉中刺。

一天,后妻突然病倒在床上,齐员外非常着急,到处请医问药也不见好。最后,后妻好像奄奄一息快要死了,她说:“你也不要请医生买药,我这是心病,如果你真的想我好,就把齐外的心挖出来给我吃了。”

齐员外开始不同意,可看到后妻在床上奄奄一息,可能立刻就会死,最后下来狠心,答应了。

第二天,齐员外领着齐外走到荒郊野外,员外把后妻要吃人心的事情跟齐外说了,齐外一听就明白了,他说:“奉心救母,儿应尽孝道。爹先上街买个猪心,就说是我心,母亲如果吃了不好,再取儿心不迟,儿就在这里等三天。”

齐员外去买了个猪心,后妻吃了之后马上病就好了。

齐外等了三天,不见父亲来找他,知道后母的病已经好了,就往外乡走,来到一户人家想要讨口饭吃,因为太累太饿,没等开口就晕倒在地。这家人搭救了齐外,还收齐外为干儿子。

自此之后,齐外发奋读书,二十岁就考中了状元。衣锦还乡的时候,来到齐员外家门前,继母看见他,大吃一惊,问齐外是人是鬼。

齐外说:“当年我父取了我心,我一疼,双手用力一捂肚皮就合上了,进京赶考就考了

篇二:新疆民间故事精选

新疆民间故事

本书收录了《尧与舜》、《仓颉造字》、《人是怎么来的》、《兄妹成婚》、《牛郎织女》、 《秦始皇焚书坑儒》、《臊子面的来历》、《人鞭》、

《红盖头》等流传在新疆地区的汉族民间故事。

主题

学科名称主题: 民间故事 作品集 新疆 民间故事

> 分类号相同的书

1. 中华传说, ,中国戏剧出版社,7-104-01244-3,I277.3

2. 尧乐娃子传闻录,张仁干,中国言实出版社,7-80128-300-7,I277.3

3. 中国民间故事,宜仁,中国友谊出版公司,7-5057-1623-9,I277.3

4. 金山院故事集,陈志娥,中国文联出版社,7-5059-3850-9,I277.3

5. 句容民间故事,丁永茂,江苏古籍出版社,7-80643-340-6,I277.3

6. 崂山的传说,张开明,青岛出版社,7-5436-2415-X,I277.3

7. 包公故事集,宗杰和,安徽人民出版社,7-212-01940-2,I277.3

8. 布依族短篇故事选,陆庆昌,贵州民族出版社,7-5412-0922-8,I277.3

9. 道教人物故事,陆林森,复旦大学出版社,7-309-02897-X,I277.3

> 作者编著的书

1. 新疆少数民族服饰与节庆,马雄福,中国旅游出版

社,978-7-5032-3466-8,K892.445

2. 哈萨克族民歌选,马雄福,新疆人民出版社,,I277.293.6

3. 情感游戏,马雄福,新疆人民出版社,7-228-08729-1,I2

> 相同出版社的书

1. 帕米尔历险记,扬哈斯本,新疆人民出版社,7-228-06031-8,N82

2. 天山之麓,黄汲清,新疆人民出版社,7-228-06237-X,N82

3. 中国名家诗词系列, ,新疆人民出版社,,I222-51

4. 辛弃疾诗词详注,辛弃疾,新疆人民出版社,7-228-06033-4,I214.42

5. 收复台湾,周全,新疆人民出版社,7-228-05896-8,I247.53

6. 五岳一奇,玉翎燕,新疆人民出版社,7-228-05485-7,I247.48

7. 勇闯无人区,邦瓦洛特,新疆人民出版社,7-228-05989-1,N82

8. 正确阐明新疆民族史,陈超,新疆人民出版社,7-228-06480-1,K280.45

9. 亚洲的脉搏,亨廷顿,新疆人民出版社,7-228-06235-3,K930.9

篇三:民间故事 -- 凤阳花鼓

一、简介

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但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著名,一般认为形成于明代。

凤阳花鼓主要分布于凤阳县燃灯、小溪河等乡镇一带。其曲艺形态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奏,边舞边歌。历史上艺人多以此为出门乞讨的手段,凤阳花鼓因此而传遍大江南北。清康熙、乾隆年间,许多文人的诗文记录了凤阳花鼓表演时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清中期以后,舞蹈因素逐渐从民间的凤阳花鼓中淡出,仅剩下唱曲部分,分为"坐唱"和"唱门头"两种形式。

凤阳花鼓早期演唱的曲目多为当时的"时调",主要有《凤阳歌》、《鲜花调》、《王三姐赶集》、《秧歌调》等,每一首都曾被广泛传唱。随着历史的发展,凤阳花鼓的鼓、鼓条乃至击鼓方法都在不断变革。20世纪50年代初,新文艺工作者对凤阳花鼓加以改革,增加采用了一些新的表现手法,剔除了小锣,专用小鼓伴奏演唱,同时根据击鼓用的鼓条特征,将其改称为"双条鼓"。

二、历史溯源

凤阳花鼓据说始创于明朝。有史料记载:朱元璋当年定凤阳为中都,因人气不旺,文化不盛,便移江南富民十四万户和天下数千文人墨客到凤阳安家,以繁荣都城经济和文化。在江南富民中大多数为地主权贵,把他们从沿海移入内地,是朱元璋削减地主势力的一项重大措施。因为这些地主失去了土地,也就等于失去了政治,失去了经济。由于这些人很不习惯淮河流域"走大江,过小河,马吃干草无水喝"的干旱和洪涝自然灾害生活,因而经常有人出逃回乡,官府发现后很快颁发禁令:"凡逃跑者格杀勿论。"所以胆小的不敢明逃,他们便想方设法暗中外逃。据老一辈人说,凤阳花鼓就形成于这个时期。相传,创始人最初用一个竹筒,两头蒙上羊皮,制成小鼓,又随意折两枝树条当鼓捶,这就成形了今天双条鼓的雏形。为了充实和完善这门艺术,他还自编了花鼓词,扮做讨饭者,边演唱边顺利地走上了回乡路。后来此办法被他人得知,于是大家就都学着唱,就这样凤阳花鼓便繁衍开了。有记载的最早歌词是:"家住庐州并凤阳,凤阳原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而今天所唱的歌词是:"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后首词与前首词乍看大同小异,但仔细品味,这里还大有文章。前首词第一句简要交代作者的原籍和目前的住地;第二句他告诉人们,目前的住地原本是个很好的地方;接着第三句便露出了作者对统治阶级的不满,指名到姓地对朱元璋移民政策的愤恨,因此到第四句就给朱元璋套上了一顶大帽子,说凤阳这块好好的地方,就因为他做了皇帝,好地方才发生了"十年倒有九年荒"的景况。其实这说法也只是作者在泄私愤罢了。朱元璋做皇帝,这是历史所赋予他的职责。至于自然灾害的发生,处于那个特定的科学不发达的时期,他又怎能去控制、怎能去左右呢?作者硬把这灾难的形成强加于朱元璋,这就很明显地吐露了他对朱元璋的刻骨仇恨;不过我们从词中也可品味到作者的悲观之心,也能隐隐体谅到作者对老家的深深思恋之情。

这门艺术的鼓词四句一转,易记易唱,流传下来后,一直被穷苦人作为一种乞讨谋生的工具。听上辈人介绍,在旧社会艺人们乞讨表演时,他们三两为伍,一人卖唱,其余人挨门挨户讨粮讨钱;更令人伤痛的是,遇上大灾之年,穷人家因生活所迫的女子出门卖唱时,她们往往在双条鼓捶上系上布缨子,系红布缨子的表示只卖唱不卖身;系绿布缨子的,则表示即卖唱又卖身,也就等于是沦落风尘,任人摆布。其中一首鼓词中唱道:"家住凤阳老城埂,三年旱灾无收成,死了丈夫没指望,奴今不知是谁家人"。有钱人家或手头稍微宽余的浪人一听,马上就上前去"讨教",待一切谈妥后,卖唱者便即刻跟随他去,听其吩咐和使唤。如果卖唱者遇上身无分文的无浪鬼,那可就遭透了,她们被侮辱后,不仅丝毫未取,而且还会挨一顿臭骂,或被一顿毒打。这种事情在旧社会是屡见不鲜的。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凤阳花鼓这门

艺术才真正回到人民手中,也才真正有了她新的生命、新的价值和新的天地。她虽然古有悲哀,但今天却充满着更多的荣耀。几十年来,凤阳花鼓经过艺人们的不断加工,不断完善,演变到今天,流传到今天,已经成为了宣传人民、教育人民和鼓舞人民的播种机。在改革春风吹绿大江南北的时候,凤阳花鼓响彻四方:"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改革春风暖人心,家家户户喜洋洋。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实行联产责任制,家家户户屯满粮……"。歌词振奋人心,激昂奔放;鼓声催人奋进,荡气回肠。这门艺术今天已独树一帜,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登上了大雅之堂,这也充分展示了凤阳人民在创造历史上的艺术才能和丰功业绩。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凤阳花鼓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起了很大变化。凤阳花鼓成了凤阳人自娱自乐的工具。花鼓演唱在城乡更加普及,凡是遇到喜事,或接待宾客,凤阳人总要热情表演一番,以表达欢乐的心情。花鼓的打法、舞步、花势、演唱等揉进了现代歌舞的技巧,在保持浓郁的地方特色的同时,形式更加活泼多样,气氛更加热烈欢快,凤阳花鼓的名声也越来越大。近年来,凤阳民间花鼓艺术团体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民间艺术表演和比赛活动,参加多部影视片的拍摄,并在全国获奖。凤阳花鼓近年还走出国门,到日本表演,获得赞誉。

三、艺术特色

凤阳花鼓的表演道具很有讲究。早期使用的花鼓为小腰鼓,至清末,演唱者为外出卖艺方便,将腰鼓改为小手鼓。花鼓小巧玲珑,鼓面直径三寸左右;鼓条以两根一点五尺左右的竹鞭(或细竹根)为好。花鼓表演者单手执鼓,另一只手执鼓条敲击鼓面,"双条鼓"亦由此得名。 凤阳花鼓的表演服饰也有讲究。一般来说:姑,头戴红花扎红头绳,上身多穿花布大襟褂,下穿深色裤,腰系深红或深蓝色围裙,脚着黑色圆口带袢布鞋和粉红色棉纱长袜;嫂,头扎白色或花手巾,上着蓝士林平布大襟褂,下着深色便裤,腰系黑色围裙,脚穿黑色圆口带袢布鞋和豆沙色棉纱大袜。

凤阳花鼓还有一定的演唱程式。初期,花鼓人以卖艺、乞讨为主时的演唱分为"坐唱"和"门头唱"两种。"坐唱"为在街头、作坊、村头及私人客堂内坐在长凳上演唱,多为长篇叙事性故事。"门头唱"即沿门乞讨,即兴演唱短篇,内容基本是吉祥如意之类的奉承话。传统的凤阳花鼓由夫妻俩演唱,女子肩背花鼓,男子手提小锣,口唱小调。清代以后,演唱者通常为两位年轻女子,一女击鼓,一女敲锣,齐唱或对唱,或由三人表演,另有年老乐器师伴奏。二十世纪初,为了增强表演美感,小锣被减去。唱的时候,先打花鼓吸引观众,然后边唱边舞,唱完一节又打花鼓。建国后,凤阳花鼓多为群体演唱,边唱边舞,队形、打鼓方法和姿势也有变化。

凤阳花鼓演唱的曲调丰富。它源于当地的民间小调,又吸收了全国各地精彩的俚语,具有民族音乐的典型特征。艺人们在乞讨卖艺时,即兴将平时所熟悉的歌舞曲调加以利用,并吸收当地民歌精华,经长期融合而颇具凤阳地方色彩,有的甚至演变成一种新曲调。凤阳花鼓最著名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凤阳歌》、《王三姐赶集》、《十杯酒》等。

凤阳花鼓成功入选首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短篇民间故事》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4887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短篇民间故事
相关文章
  • 短篇民间故事

    【民间传说(二)】故事小短集两兄弟的摇钱树从前,有个老汉领着两个儿子过日子,老大老实憨厚,老二油滑。老汉死后,老二想把老大撵出家门,提出要分家。老二说:“哥呀,我身子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