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意思 正文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意思

2016-12-12 07:34:16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唐诗名句赏析之一七七: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唐诗名句赏析之一七七: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是岑参《逢入京使》中的句子。全诗如下: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首诗作于公元749年,时年34岁的诗人功名极不如意,无奈之下诗人选择了出塞任职。这是诗人第一次出塞,远赴西域到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军中任幕府书记。一介书生,告别在长安的妻儿,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光奔赴安西。经过长途跋涉,诗人在前行路上终于碰到一个返回长安的旧相识。两人立马而谈互嘘寒温,感伤之余诗人请朋友捎信回长安以报平安,于是就写下了这首诗。

上句“马上相逢无纸笔”写诗人遇到入京使者时想要捎信回家但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十分传神。下句“凭君传语报平安”写得非常简单,但简单之中蕴涵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之所以如此处理,十分贴切地反映了诗人当时的心理。一方面诗人对帝京、对故园、对家人无比眷恋相思,另一方面诗人也十分渴望在边塞建功立业,这种柔情与豪情的相互交织,值得我们对盛唐时期的边塞诗人做一体味。

篇二:宁波市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高真模拟3

宁波市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高真模拟3

语文试题

一、书写(5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积累运用(30分)

1.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字。(4分)

是缘分让你和朋友相遇,他可以可以陪你过浅滩沟hè( ),也陪你看高山巍峨;

他可以帮你展示人生xuàn( )丽的风采,也可以帮你抹去心中不散的阴mái()。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不会忘记朋友的别情依依;无论身在何处,我们都不会忘记相聚时的无言默qì( )。

答案:壑、绚、霾、契

2.古诗文名句填空。(10分,每格1分)

①窈窕淑女, 。(《诗经》)

② ,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

③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

所破歌》)

④王维在《使至塞上》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描绘了边塞的壮美,而范仲

淹在《渔家傲》中用“千嶂里,”描写出边塞的悲凉。

⑤常言道:“平安易老,磨难长生”,孟子就有与这一看法相同的

话: , 。

⑥2013年7月1日,宁杭甬高铁正式通车运营,宁波进入“高铁时代”。列车时速达

到300公里,宁波到杭州只需47分钟,真是“ , 。”(用郦道元《三峡》中的句子回答)

⑦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写“马”的诗句脍炙人口,请举一例(连续的两

句) ,____ __。

参考答案:①君子好逑 ②八百里分麾下炙③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④长烟落日孤城闭⑤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⑦如:示例: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等

3.名著阅读。(6分)

①友谊的主要效用之一就是使人心中的愤懑抑郁之气得以宣泄。这些不平之气是各种的

情感都可以引起的。闭塞之症于人的身体最为凶险,这是我们知道的;在人的精神方面亦复如此。你可以服撒尔沙以疏肝,服磁铁粉以通脾,服硫磺粉以宣肺,服海狸胶以通脑。然而,除了一个真心的朋友之外,没有一种药剂是可以通心的。对一个真心的朋友,你可以传达你的忧愁、欢悦、恐惧、希望、疑忌、谏净,以及任何压在你心上的事情,有如一种教堂之外的忏悔一样。

这段关于“友谊”的精妙话语出自 (填书名 1分)

②《水浒》更是一部写出朋友间真情义的书,让人百读不厌。请你根据下面的介绍,

写出“他”是谁。(3分)

(1)在他看来,对朋友的两肋插刀,只是针对宋江一个人的,绝对是单纯而真挚的,

即使要他的命也在所不惜。

(2)他对待朋友肝胆相照、赤诚一片,对待兄弟甘洒热血、以命相交。当得知施恩落

水而的死讯时,一向以大英雄示人的他,竟然当众“大哭一场”,足可见他对待朋友的真情,绝非停留在口头,而是深藏于心中。

(3)在卢俊义春风得意之时,他悄然静侯于左右,从不争宠邀功;在卢俊义蒙冤受难

之时,他不畏艰险舍身相救,虽万死而不辞。他是卢俊义的忠仆,是卢俊义的义子,是卢俊义的爱徒,更是卢俊义此生最真挚的兄弟。

(1) (2)(3)

③《傅雷家书》又说“父子如朋友”,傅雷和傅聪无话不谈,以下内容不属于这对朋

友交流内容的是:( )(2分)

A. 用自己的人生经验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

B. 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

C. 教会儿子英国式拳击,使他在受到挑衅时得以漂亮的反击;

D.日常生活如何劳逸结合,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如何正确理财;

答案①《培根随笔》② 李逵 、武松 、燕青 ③ C

4.综合性学习(10分)

2013年3月15日晚,由著名戏剧导演郭小男执导,著名表演艺术家茅威涛主演的新概

念越剧《江南好人》在宁波大剧院拉开帷幕。某校小记者团前往剧院进行采访活动,现在邀请你一起参加。

活动一:拟写宣传语

到达剧场后,小记者们浏览了剧场宣传栏,了解到越剧是我们宁波人喜爱的一种传统戏

曲艺术形式,有“中国第二大剧种”之称。《江南好人》改编自德国著名戏剧家贝尔托特〃布莱希特的《四川好人》。在宣传栏中,小记者看到了关于该剧的宣传语。大家一时兴起,也纷纷学写宣传语。

请把你拟写的宣传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活动二:

在观看演出中,小记者发现演员们似乎不局限于越剧腔,评弹、江南小调时常响起,重

唱、三拍子频繁使用。当RAP和爵士也多次出现时,观众的越剧视听感受早已支离破碎。大家对这个戏的看法还真像是人们对榴莲的态度有得一拼:老年人直呼受不了,年轻人爱得不得了。而主演茅威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说,“原来我们甚至想过不确定剧名,演到什么地方就叫什么好人,那就更多一层间离了。”茅威涛反复提到的“间离”是指让观众在看戏的时候不进入剧情,而是时时通过导演故意设置的“机关”意识到自己是在看戏。这种戏剧理念十分“西方”、“现代”,也因此营造了一次次剧场“笑果”。

请你选择一个采访对象,设计两个采访问题。(4分)

采访对象:

采访问题:活动三:

采访结束后,请你写一条关于《江南好人》上演反响报道的导语。(3分)

参考答案:

活动一:中西合璧,好戏连连。江南好人,精彩纷呈。

活动二:

例:老年观众,“爷爷(奶奶),您能接受这样新形式的越剧吗?为什么?”“这样的越

剧跟您过去看过的越剧不同在哪儿?你做怎样的评价?”(重点突出对传统戏曲区别的问题设计)

年轻观众,“哥哥(姐姐),你喜欢这样的越剧吗?为什么?”“你对该剧中哪些内容很

感兴趣?”(突出对时代新文化元素追求的问题设计)

主演者,“茅老师,您认为您在该剧中最大的突破是什么?”“在今后的越剧表演中,您

还打算做怎样的尝试?”(突出艺术家对传统戏剧革新的问题设计)

活动三:新概念越剧《江南好人》首演遭热议;观众众说纷纭,毁誉参半。

三、阅读理解

(一)浅春(14分)

春深了的时侯,满眼是绿,绿,绿,满眼是墨绿;满眼是雷霆也炸不碎的绿;今天

如此,明天如此,后天亦复如此;万物都是踌躇满志的样子,万物都似乎懒得再动一动了,那,有什么好呢?

眼前可好,是浅春。

这浅春,猛一看去,土坡是灰黄的一片,树是灰黄的一片,似乎要使人绝望了;可

是细瞅那坡上,树的枝丫间,也有绿:初起的绿,惊醒的绿,跃动的绿。这绿虽然不多,却给人十分有力的点化。仿佛到处都闪烁着一些什么信息。仿佛到处都包藏着一些什么暗示。它使你不能不像孩子一样,想跑,想跳,想探明一些什么奥妙。而当你甩开胳膊迈开腿的时分,你浑身的每个关节,仿佛都在不由自主地歌唱了。

起风了,你向前走去;下雨了,你照样向前走去。因为你知道:那初起的绿, 惊醒的绿,

跃动的绿,风雨是抹不掉的;它们只会在风雨中健壮起来,繁衍开去。

看看这片风雨中的草坪吧!一簇一簇细长的枯叶,依然长在地上,像拖把上的烂布条一

样,厚厚地堆了一层,连雨珠儿的晶莹装饰也不能使它变得稍许好看一些;而就在这枯叶的缝隙,像阳光射穿僵死的云层,像琴声飞出残破的窗口, !枯叶就像是一片废墟,而绿芽就像是蓦然耸起的幢幢高楼;枯叶就像是一片荒漠,而绿叶就像是直指云天的枚枚火箭。这情形,立即给人一种非常强烈的新生的感觉,崛起的感觉,无可抗拒的感觉。

夜里,还是很冷。你不能不生起炉子,蜷缩到被窝里去,连胳膊也盖得严严实实。你不

由想起古人“乍暖还寒时候”的诗句,对我们祖先的绝妙概括发出由衷的赞叹。第二天早晨出门一看,嗬呀!屋顶上, 树上竟铺着霜了!一些绿芽也被冻成了蔫溜溜样子了!可是,忧伤的心情还来不及散开的时候,强占你心头的,却是一片喜悦。在暖洋洋的太阳光中,那些被冻蔫了的绿芽,又都恢复了充沛的生气。而且,就在山崖下那蓬荆棘丛中,出现了愈加令人鼓舞的新意——开了几朵嫩金灿灿的蒲公英的花儿。在那儿,闪耀着多么鲜活的斗争者的欢欣。

这时候,你的心上生出了什么样的欲望?你难道不想让蓬勃向上的精神注满你的周身,

去探索,去创造,去促使这时代像浅春一样,变幻出愈来愈美的色彩么?(作者刘成章,摘自《文苑(经典美文)》2008年08期)

5. 文章题目是“浅春”,但文章开头却从深春写起,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3分)

6.从甲乙两句中任选一句填入文中的空白处,并说明选填此句的理由。(4分)

【甲】一支支鲜活而刚毅的绿芽,于腐朽间,于疮痍中,冲出来了!蹿出来了!拼着搏

着站起来了!

【乙】一支支鲜活而刚毅的绿芽,于腐朽间疮痍中,冲蹿出来了!拼搏着站起来了!

7.“ 枯叶就像是一片废墟,而绿芽就像是蓦然耸起的幢幢高楼”这个句子比喻用得特

别,你认为这个比喻用得妥当吗?为什么?(4分)

8. “眼前可好,是浅春”,通读全文,简要说说浅春好在哪些地方?(3分)

参考答案:

5. 作者从深春写起,是为与下文写浅春形成对比,以深春之不变与慵懒衬托浅春之好。

(“对比”1分,“以深春之不变与慵懒衬托浅春之好”2分。)

6.例:我选甲句,与乙句相比,甲句每个分句更短,反复更多,读起来更有气势,更有

节奏感,又能充分表现新芽鲜活而刚毅的形象。(选甲句,能充分说明理由的,得4分。)

我选乙句,与甲句相比,乙句整个句子意思与甲句相同,但它整体比甲句更为简洁。(选

乙句,能充分说明理由的,得3分。)

7.例:我认为用得妥当。把枯叶比作废墟,形象表现了浅春时节枯叶满地,给人所带来

的死气沉沉的感觉,与前文对枯叶的描写相照应;把绿芽比作蓦然耸起的幢幢高楼,形象表现了绿芽于枯叶间长出来时所具有的强烈的新生感,又能与后文“崛起”一词相照应。(认为妥当,能充分说明理由的,得4分。)

我认为用得不妥当。因为“枯叶”与“废墟”,“绿芽”与“高楼”,在外形上不够

相像

(认为不妥当,能充分说明理由的,得2分。)

8.(1)浅春的绿不多,却给人十分有力的点化。

(2)浅春的绿风雨抹不去,只会在风雨中健壮起来,繁衍开去。

(3)浅春,冻蔫的绿能在阳光中恢复生气;浅春,还能变幻出越来越美的色彩,鼓舞

人心。(一点一分,共3分。)

二、关于“倒逼机制”的主题阅读(16分)

【倒逼定义】

“倒逼”是一种被动行为,是“迫使”、“推动”等词的升级版,该词强化了反常规、

逆向促动之义。上面不想动的时候,以下逼上,这叫“倒逼”,逼,是带着威力的压迫力量。现代管理常常就用“倒逼”的方法实施管理。有时也叫目标定位。某件事情寻找一定的途径必须要完成,并且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同时要求要达到一定效果。

【倒逼现象】

现象一:

最近,全国大范围连续出现的雾霾天气,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居住环境、空气质量的高

度重视。作为PM2.5的主要源头之一,汽车排放出的尾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顺应节能环保的要求,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行业转型发展的方向。(天津北方网)

现象二:

去冬今春以来,H7N9再度卷土袭来,一时间,本是禽产品消费旺季的春节,却成

为养禽企业的梦魇。H7N9与禽业未经证明的弱联系又一次误伤我国家禽养殖产业。这一波H7N9对养禽业的影响还在发酵,且不能排除未来再次发生的可能。在危机面前,家禽业唯有加快转型发展才能变危为机。损失已然造成,发展才是正道。养禽业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决心和行动,主动推进禽业转型发展。(中国网 何定明 张伟宾) 现象三:

广州市纪委对媒体表示,“公园内的高档餐饮项目,合同到期一个关停一个”,“高档

私人会所”也会相继停关。 “高档”一词也经常出现在中央和地方纪检部门的禁令中,纪委都如何认定“高档”呢?北京青年报记者通过对中央纪委网站的通报进行梳理,可以简单列出一份有关“高档”的官员吃、喝、行等方面的“负面清单”。

“盛宴”被明令禁止,“高档酒水”被点名批评,“豪华公车”严谨上路,“高档

消费”不能触碰。纪委向“高档”纷纷亮出红牌警告,高档消费变成了一道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人民网 2月21日)

现象四: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1月29日抵达南京考察青奥会筹备情况时指出,对于这

样的大会是有相应的环境指标的,如果空气当中的某些污染物超标,会真的影响到年轻人的身体健康,奥委会将安排赛事延期举行。南京面临的就是这种状况,他们开始对既有的城市整体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尤其是对空气有直接影响的煤炭削减、化工企业和露采矿山的搬迁、关闭等措施,也有其他如防止扬尘和治理汽车尾气的措施,还有绿化等生态修复和建设的措施。

【倒逼评论】

评论一:时下流行说“倒逼机制”,那意思其实跟“牛不喝水强按头”差不多,文绉绉

了一点而已。那么,倒逼着干什么,实际上意味着非常被动,不欲为之而不得不为之。

而在当下,“倒逼”似乎正在成为美谈,老大难的问题动辄倒逼,似乎“倒逼则灵”。 但

“倒逼”终归是一种被动行为,用句不好听的话说叫做“揣一脚才挪一步”, 因而无论哪个层级都根本不该流露出津津乐道的口吻,更不该视为屡试不爽的杀手锏。(潮白《“倒逼”意味着“被动”》有删改)

评论二:世事成因复杂,“倒逼”也以更加复杂的形式提示着人类治理的不足,以同样

严峻的方式催迫人们创新理念与行为方式,升级自己的大脑。因此每一次外部世界的倒逼,其结果都应该给我们的文明做一点增量,当然,前提是我们能像善治水的李冰一样,既有清醒的头脑和足够的胆气面对,也有不落窠臼的行动智慧。

“倒逼”的一个特点是过去的行事方式渐失灵验或者已不太灵验,不足以解决问题的根

本;第二个特点是刚性,矛盾抵近爆发点,要求必须正面应对,几乎没有回旋余地。善用“倒逼”者,往往可以借此另辟蹊径,开创新局面。 9.阅读材料,请用倒逼一词,对材料二拟一句话标题。(2分)

示例:材料一 雾霾倒逼汽车产业转型发展 材料二

10.根据材料,请你分析为什么“倒逼”会成为一个热词?(2分)

11.有人认为,材料三、四不属于倒逼现象,你怎么看?请任选一个材料结合文本说说

你的看法。(4分)

12.结合语境,说说文中加点词的含义和作用。(4分)

篇三: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训练21

限时综合规范训练21

(用时:45分钟 满分:47分)

一、语言基础知识(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经典作品,固然是历史的、传统的,但它同时又与当代发生千头万绪的联系,总是反....

映着人类的一些普遍观念和思想心理。

B.从那时起,赵红亮就和儋州市敬老院的老人和孤儿院里的孩子结下了一面之缘。他坚....持每周按时到敬老院、孤儿院做义工。

C.当谣言大行其道时,我们要身体力行地制止谣言的传播,劝告身边的家人、朋友,不....要轻信谣言,始终保持理性和镇定。

D.考古工作者只要能找到确实属于王陵区内的墓葬,便可缘木求鱼,会有更多的发现。 ....

答案 C

解析 C项“身体力行”意思是亲身体验,努力实行。A项“千头万绪”形容事物纷繁,头绪很多。句中强调的只是联系十分紧密,应用“千丝万缕”。B项“一画之缘”指只见过一面的缘分。句中强调的是难以分开的缘分,此处应用“不解之缘”。D项“缘木求鱼”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此处属望文生义,应用“顺藤摸瓜”。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专家呼吁,人们要综合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大家的节水意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特别注意价格杠杆在其中的作用。

B.这部影片再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摇滚音乐风靡全国,让人们再一次激情澎湃,让人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C.柳永自从步入词坛以后,整个文学界面貌为之一新,出现了新的格律和更丰厚的创作内容,词坛有了第一位专业词人。

D.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一种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另一种是学术研究人才的高考。

答案 D

解析 A项“提高”与“意识”搭配不当,应将“提高”改为“增强”。B项成分残缺,应在“风靡全国”后加上“的场景”。C项中途易辙,应把“自从”放在句首。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传统美学理论所争论的问题之一,是画人容易还是画鬼容易。________。问题虽是从绘画方面提出的,其他艺术何尝不存在神与形的矛盾。________。艺术中的鬼虽是想象的产物,但虚构的依据仍然是人。________。________。这种虚中有实、富有真实感的形象,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________。

①神鬼虽是一种依靠想象和幻想而虚构出来的形象,但它的根据仍然离不开对人和鸟兽

的具体特征的观察、体验、改造与综合 ②而神与形的矛盾,在创作上往往形成了再现与表现的矛盾

③这一争论在今天看来不仅仍然具有学术意义,而且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④它和“照着葫芦画瓢”的再现方法有根本性的差别

⑤不论是描画印象中的人还是描画想象中的人或鬼,审美感受的深浅对于创作构思的得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作用

A.③②⑤①④ B.③⑤④②①

C.⑤①③②④ D.⑤②③①④

答案 A

解析 本文段以“画人容易还是画鬼容易”的争论谈艺术创作上“再现与表现”的关系,代词与连词的运用使论述环环相扣;第③句中的“这一争论”代指前句提出的争论问题;第②句开头“而神与形的矛盾”紧承上句的“何尝不存在神与形的矛盾”;第⑤句中的“不论??”承上句的“??依据仍然是人”;第①句中对“神鬼”的描述与后一句中的“这种虚中有实、富有真实感的形象”相呼应;第④句中的“它”代指①句中的“神鬼”,这一句指出“再现与表现的统一”和“照着葫芦画瓢”的纯粹再现有“根本性的差别”,是对整个文段论述的小结,应放在最后。

二、名篇名句默写(6分)

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2)其间旦暮闻何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

(3)_________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答案 (1)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樽以相属 (2)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 (3)浊酒一杯家万里 羌管悠悠霜满地

三、语言表达和运用(32分)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5分)

心理学家为了测定儿童的勇敢,设计了一个名叫“拾柴火”的教育性实验。实验者以保育院的40个小朋友为对象,把一些湿的柴火放在离宿舍不远的地方,而把一些干柴火放在山沟里。在冬天的夜晚,实验者要求儿童去取柴火,发现有些孩子勇敢地到山沟里去取柴,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几个月的时间里,通过教育,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仍有20多个孩子没有多大变化。这个

实验使实验者观察到,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而大部分孩子怕黑,宁愿就近取湿柴 ②敢于去山沟里取干柴的孩子逐渐增多 ③儿童在勇敢方面是有差异的

解析 仔细分析①处前面的内容,上文说“发现有些孩子勇敢地??”,实验的结果应该交代完整,①处应该交代另外一些孩子的情况,所以不难得出答案,但考生容易写成“而有些??”这样的句式,根据后文的“仍有20多个”可知,之前的“勇敢的”是少数,“不够勇敢的”是大多数。综合“通过教育”和“但仍有20多个??”这些信息可知,②处应该填“不够勇敢的”孩子的变化情况。要准确解答③处,需要综合整段文字信息,梳理该实验的整个过程:该实验是通过教育,改变了一些孩子的勇敢程度,但语段最终的语意重心落在“但仍有20多个孩子没有多大变化”,所以应该概括出类似于“其改变很有限”或者说“很难彻底改变”这样的信息。由此可得出③处“儿童在勇敢方面是有差异的”答案。

6.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写一段文字描述其内容,揭示其寓意。(6分

)

答:

答案 漫画内容:漫画的题目是“‘霾’伏”,整幅画都是灰蒙蒙的,画的中央是一座四四方方的似“霾”字构成的城,人们纷纷从两个城门出来,试图逃离被霾笼罩的城市。

漫画寓意:人人都是雾霾的受害者,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解析 题干要求考生对漫画内容进行说明并揭示漫画寓意,所以作答时首先要仔细观察漫画,明确其基本构成,然后联系现实总结其寓意。注意答案要顺畅,没有语病。

7.仿照画线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所选句必须含“马”字。(5分)

马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文人墨客以诗词颂之,武将骑兵以手足视之。沉淀进艺术领域的马,更寄托着文人墨客的复杂情感。对岑参来说,能使之传递乡思与问候的,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对陆游来说,能使之了却抱负与惆怅的,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对李白来说,能使之表达友情与别离的,是“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诗人和诗句对应正确,诗句中含有“马”字,意思基本吻合即可)

解析 题干要求另写两句话,并且引用有“马”的诗句。画线句引用了岑参的诗句,句子是先解释诗句蕴含的情感,然后写出具体的诗句。回答问题时,可以先想出相关的诗句,然后分析诗句体现的情感。

8.(2014·临汾一中四校联考)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最易丧失的也是“今”,因为最容易丧失,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今”最可宝贵呢?借哲人耶曼孙所说的话回答这个疑问:“尔若爱千古,尔当爱现在。昨日不能唤回来,明天还不确实,尔能确有把握的就是今日。”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宇宙大化,刻刻流转,绝不停留。时间,也不因为吾人贵它爱它稍稍在人间留恋。刚刚说它是“今”是“现在”,它早已风驰电掣一般,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所以更觉得它宝贵 ②为什么“今”最易丧失呢

③已成“过去”了

解析 作答本题,第一步是整体阅读,了解语段的主要内容。这段文字属于议论性文字,阐述了“‘今’(现在)最可宝贵”的思想。第二步是结合语境明确每处横线要填写的内容。第①处由横线后“为什么‘今’最可宝贵呢?”这一疑问句的提出,并据前句“因为最容易丧失”可知,应填写“所以更觉得宝贵”之类的观点句。第②处由前面“为什么‘今’最可宝贵呢?”的自问自答句式,并联系后句“因为宇宙大化,刻刻流转,绝不停留”的回答可知,应填写“为什么‘今’最易丧失呢?”之类的疑问句。第③处则由前面“刚刚说它是‘今’是‘现在’,它早已风驰电掣一般”可知,应填写“已成‘过去’了”之类交代变化、结果的句子。

9.下面的图表,是有关机构对十年内中国人体重指标变化情况的调查,数值越大,体重增加得越多。请根据图表反映的情况,用简明的语言补充下面文段中空缺的内容(不得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6分)

对十年内中国人体重指标变化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无论是年轻还是年老,所有中国人的体重指标都是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中国人体重指标变化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男性岁数大的体重__________,岁数小的体重__________;女性岁数小的体重

__________,岁数大的体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正数 中国人的体重都在增加(或:中国人都在变胖) 增加较少 增加较多 增加较少 增加较多

解析 首先,要看懂这个图表的内容。这个图表有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纵向是20岁~70岁各个年龄段体重指标的比较,横向是城市、农村不同性别人们的体重指标的比较。通过比较,不难发现中国人体重指标变化的一些规律。其次,在拟写答案的时候,注意语言要简明,上下文语意要连贯。

10.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句话。(5分)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便可拥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优雅闲适;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便可拥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外惊喜

解析 仿写时,追求“形似”只是其表,追求“神似”才是其根本,要注意在句式、语气、修辞、风格上与例句保持一致。对于本题来说,在仿写时要引用相关诗句,所引用的诗句要和诗句后面的内容衔接紧密。

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意思》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4449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

    唐诗名句赏析之一七七: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唐诗名句赏析之一七七: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是岑参《逢入京使》中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