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 .................................................................................................................................................... 1 【速记口诀】: .............................................................................................................................................................. 3 几个特别解释的地方 .................................................................................................................................................... 4 中国历史上十八个朝代名称来历 ................................................................................................................................ 5 国号的分类 .................................................................................................................................................................... 6 历史上我国有哪些封建政权是有少数民族建立的? ................................................................................................. 7 各朝代皇帝顺序 ............................................................................................................................................................ 8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
【速记口诀】: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中国朝代历史顺序表】: 华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 尧 舜 禹
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商纣亡国,达妲
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
(周幽王,煲姒周历王周平王东迁,开始出现各诸侯国,出现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诸子百家)
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秦始皇,秦二世残暴诱发农民起义),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汉高祖(刘邦)->汉文帝->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刘邦死后,吕后专权) 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公元220-280 年刘备、曹操、孙权争夺天下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东晋 南北朝--公元386-581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
唐朝--公元618-907年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
宋朝--公元960-1279 年,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南宋(赵构)(公元1127-1279年)。 元朝--1271年-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
清朝--公元1644-1911年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几个特别解释的地方
需要说明的是,汉高祖既非刘邦的庙号,也非谥号。作为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庙号为“太祖”,谥号为“高皇帝”。但自汉武帝时代的史学家司马迁开始,称刘邦为“高祖”,后世多沿用之,因此史称“太祖高皇帝”、“汉高帝”或“汉高祖”。刘邦死于公元前195年,终年62岁(虚岁),葬于长陵,谥号高皇帝。 王莽既无庙号也无谥号,虽然自称新朝皇帝,但后来刘姓君主并没有对王莽进行追封,所以王莽也是封建王朝进行之中唯一一个没有追封庙号的君主,但王莽在位时为前代多个皇帝追封庙号,庙号也从他这一代开始泛滥。
“前秦”既然是在秦朝的后边,为什么不叫“后秦”而叫“前秦”?前秦的“前”是指其在十六国中是前,十六国里有两个秦,氐族苻健的前秦和羌族姚苌的后秦。后秦是反前秦建立的,也自称秦,故以前后秦区分。“前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北方的非汉民族政权,且像孙功达《氐族研究》所称,还是“最早尝试由少数民族来统一全国”的历史政权。“先秦”通常指秦始皇建立的秦朝之前,特指春秋、战国时期。
北燕的第一代皇帝是高句丽人高云(高句丽王族,高云的祖父高和,是高句骊族群的分支。慕容宝收以为养子,赐姓慕容,因又名“慕容云”,称帝后恢复原姓高),实际的建立者是鲜卑化的汉人冯跋(太祖文成皇帝)。
慕容泓在前燕时期慕容俊在位时被封为济北王。慕容泓在位时虽未正式称燕王或燕帝,且原本有意归附慕容垂,惟建立年号已表示有独立于其他政权之意,故一般以慕容泓为西燕之建立者。
西蜀,有时亦称后蜀、谯蜀,由汉人谯纵建立的政权,不属于传统定义下的十六国之一,其统治地区大抵以四川盆地为范围。
北魏后来和汉族融合为汉族。命令鲜卑贵族改姓汉姓,与汉族大地主通婚,学习汉语,穿汉服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改说汉语,三十岁以上的人改口比较困难,可以暂缓,三十岁以下、现在朝廷做官的,一律要改说汉语,违反这一条就降职或者撤职;规定官民改穿汉人的服装;鼓励鲜卑人跟汉族的士族通婚,改用汉人的姓。北魏皇室本来姓拓跋,从那时候开始改姓为元。魏孝文帝名元宏,就是用了汉人的姓。魏孝文帝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北魏政治、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鲜卑族和汉族的融合。
李世民一家祖籍在今河北省赵县,而李渊生于关陇,自称祖居关陇,是西凉王李皓的后代,借以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其中,在历史上还有这一段插曲,本来西魏以前以山东地区的李姓一门为望族,这一地区有五大望族姓氏--王、卢、崔、李、郑,其中李姓又是鲜卑族中的一大姓氏。而自西魏宇文泰以关中为根据地建国,由此就硬性规定了关陇李姓为望族。有人据此认为李氏一门是破落贵族,还有人说李氏是鲜卑族大野部的姓氏。
根据可考证的历史资料证明,唐太宗李世民的祖母、即唐高宗李渊的母亲独孤氏,是隋文帝的一名后妃的姐妹,属于非汉族,所以李世民和隋炀帝之间还有着姨表关系。唐太宗李世民的母亲窦氏也是鲜卑族人。而李渊一方的血统还没有足够的历史证据进行论证。历史上有以下几种说法:赐姓大野部、河南破落李姓、老子李耳的后代等。其中最有可能性的说法是李世民是受胡人影响比较深的汉族人。现在一般的习惯说法是,唐太宗李世民是各民族的混血儿,民族大融合的产物。
清朝(公元1616年~1911年),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后金天命元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清太宗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简称“清”,1644年清军入关,同年清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的统治者。
中国历史上十八个朝代名称来历
我国历史悠久,朝代更零星纷繁。每朝的创建者要首手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朝代名称)。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称号。《史记·五帝本纪》:“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 朝代的名称是由什么决定呢?大致有五个来由:由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来自创建者原有卦号、爵位;源于创建者原始所或政权统治的区域;源于宗族关系;寓意吉祥。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中国历史上具体的国号及其由来:
夏:据传禹曾受卦于夏伯,因用以称其政权为“夏”。另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
商:相传商(今河南商丘南)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卦于商,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名。后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称。 周: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今陕西岐山)。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后来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因在镐的东方,就有“西周”和“东周”的称号。
秦:据《史记》记载,本为古部落,其首领非子为周孝王羊马有成绩,被周孝王赐姓为“嬴”,并赐给了一小块土地(今甘肃天水县,另说是陇西谷名)。后来襄又救周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皇统一六国,始建秦国。
汉:项羽封刘邦为汉王,以后刘邦击败项羽,统一中国,国号称“汉”。汉朝前期都长安,后期都洛阳,故从都城上有“西汉”和“东汉”,从时间上有“前汉”和“后汉”之分。
魏:汉献帝曾封曹操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汉后便称“魏”。以皇室姓曹,历史上又称“曹魏”。 蜀:刘务以四川为活动地区,蜀指四川,其政权帮称“蜀”。历史上也称“蜀汉”。汉指东汉的继续。 吴:孙权活动于长江下游一带,历史上曾建吴国,曹魏曾封孙权为“吴王”,故史称“孙吴”;又以地位在东,也称“东吴”。
晋:司马昭逼魏帝卦他为“晋公”,灭蜀后进爵为晋王。后来他的儿子司炎继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为皇帝,国号“晋”。
隋: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隋文帝后袭用此卦爵,称为“随朝”。他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为“隋”。
唐: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卦为“唐国公”,爵位传至李渊。太原起兵后,李渊称“唐王”,后废杨侑建唐朝。
辽:辽原称“契丹”,改“辽是因居于辽河上游之故。
宋: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史,归德军驻宋州(今河南商丘),赵匡胤为宋州节度使。故陈桥兵变后,发迹在宋州,国号曰“宋”。
篇二: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Excel
朝代 夏朝 商朝(殷商) 周 春秋 战国 秦朝 西汉 汉 新朝 东汉 魏 三国 蜀汉 吴 晋 五胡十六国 宋 南朝 齐 梁 陈 北魏 西晋 东晋 西周 东周起讫年代 约前 2070-1675 年 约前 1675-1046 年 约前 1046-771 年 前 770-256 年 前 770-476 年 前 475-221 年 前 221-206 年 前 206-公元 8 年 9-23 年 25-220 年 220-265 年 221-263 年 222-280 年 265-316 317-420 304-439 420-479 479-502 502-557 557-589 386-494 494-534都城 安邑 亳 镐京 洛邑今地 山西夏县 河南商丘 陕西西安 河南洛阳开国皇帝 禹 汤 周武王姬发 周平王姬宜臼详细介绍中国历史上第一王朝。“大禹传子”宣告“禅让制”结束。 与夏、周并称为中国的“三代”。 中国远古社会的鼎盛时期。 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性大分裂形成的时期。秦、楚、燕、韩、赵、魏、齐七国称为“战国七雄”。咸阳 长安陕西咸阳 陕西西安始皇帝嬴政 汉高祖刘邦 王莽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帝制国家。秦国自建国前后仅历十五年。 中国第一个统一强盛的帝国。 中国历史上很短命的王朝。 始于光武帝刘秀,终于汉献帝刘协,共 12 帝。 自赤壁之战(公元 208 年)起,至西晋统一中国(公元 280 年)止。期间,曹氏的魏国,刘氏的蜀国和孙氏的吴国三国 鼎立,故而,称为三国时期。 魏国司马氏建立起来的国家,以强大军事力量统一中国。 东晋自晋元帝司马睿建国共历十一帝,前后一百零三年。 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十六国指前凉、后凉、南 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 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 东晋之后建立于南方的四个朝代的总称。 自公元 420 年东晋王朝灭亡之后, 在南方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国家, 而它们存在的时间都相对较短。洛阳 洛阳 成都 建业 洛阳 建康河南洛阳 河南洛阳 四川成都 江苏南京 河南洛阳 江苏南京汉光武帝刘秀 魏文帝曹丕 汉昭烈帝刘备 吴大帝孙权 晋武帝司马炎 晋元帝司马睿建康 建康 建康 建康 平城 洛阳 邺 长安 邺 长安 大兴 长安 汴 洛阳 汴 汴 汴 开封 临安 皇都 太和城 太和城 兴庆府 会宁 中都 开封 大都 北京 北京 南京 北京江苏南京 江苏南京 江苏南京 江苏南京 山西大同 河南洛阳 河北临漳 陕西西安 河北临漳 陕西西安 陕西西安 陕西西安 河南开封 河南洛阳 河南开封 河南开封 河南开封 河南开封 浙江杭州 辽宁 云南大理 云南大理 宁夏银川 阿城(黑) 北京 河南开封 北京 北京 北京 南京 北京宋武帝刘裕 齐高帝萧道成 梁武帝萧衍 陈武帝陈霸先 魏道武帝拓跋珪北朝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534-550 535-556 550-577 557-581 581-618 618-907魏孝静帝元善见 魏文帝元
篇三:中国历史朝代口诀及其顺序表
中国历史朝代口诀及其顺序表
三皇五帝始, 尧舜禹相传。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民国再共和,代代往下传。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4396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